歲首,意思是指一歲的首月首日。“歲”即“攝提”,又名“太歲”。天維建元,始於立春。立春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意味着新的一個輪迴由此開啓。“歲首”原是干支歷的概念,後亦用來稱呼其它曆法的首月首日。
- 中文名
- 歲首
- 拼 音
- suì shǒu
- 外文名
- the beginning of a year
- 注 音
- ㄙㄨㄟˋ ㄕㄡˇ
歲首釋義
編輯“歲”,即“攝提”,又名“太歲”,原始干支名,其與簡化後的干支在《史記》與《爾雅》等著作中均有對照關係的記載。如《爾雅·釋天》:“太歲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強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陽;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徐,……在亥曰大淵獻,在子曰困敦,在醜曰赤奮若。”觀象授時,星辰定歲。天維建元,始於立春。
在傳統的農耕社會,古人相當重視立春歲首,立春歲首對於傳統農耕社會來説,具有重要的意義。早在先秦時期中國一些地方便傳承着以立春歲首拜神祭祖、納福祈歲、驅邪攘災、除舊佈新等為主題的節慶活動,這一系列的節慶活動不僅構成了後世歲首節慶的雛型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遺存至今。
[4]
[6]
現通常用“歲首”來稱呼各曆法的首月首日,其實嚴格來講,“歲”是干支歷特有的概念,“歲首”是指一歲之始,即立春。“歲”和“年”,在古時是有嚴格區別的:從立春到下一個立春前,謂之一歲;從一月一日到下一個一月一日前,謂之“一年”。陰曆是以月相朔望變化為一個月,陰曆的首月首日多稱為“元朔”。陽曆或陰陽合曆的首月首日多稱為“元旦”。
[1]
[5]
歲首出處
編輯《三命通會》載:“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
《三皇本紀》:“天皇氏,木德王,歲起攝提。”
《太平御覽》卷17引《釋名》曰:“歲,越也。越,故限也,年進也,進而前也,祀巳也,新氣生,故氣巳也,載載生物也。”
《爾雅·釋天》:“太歲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強圉,……在子曰困敦,在醜曰赤奮若。”
·律曆志下》:“暨於秦漢,乃復以孟冬為歲首。”
[3]
- 參考資料
-
- 1. 立春養生要養陽氣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8-11-28]
- 2. 沈園物候:春寒料峭梅溢香 .新藍網[引用日期2018-11-28]
- 3. 資料 .漢典[引用日期2015-01-04]
- 4. 立春之歲時民俗 .中華龍都網[引用日期2023-02-04]
- 5. 二十四節氣:立春 .騰訊網[引用日期2023-02-04]
- 6. 節氣 | 立春:陽氣升發 萬物始生 .光明網[引用日期202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