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代小説

鎖定
16世紀中葉至20世紀,是中國小説史上繼明代之後又一個小説創作和傳播的高峯時代。明代許多偉大優秀的小説在這時都得到了重印以及更廣泛流傳的機會。清代文人作家也創作了數量眾多的偉大和優秀的小説,曹雪芹的《紅樓夢》、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和石玉昆的《三俠五義》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它們的出現,標誌着中國古代白話小説文言小説藝術的最高成就。從文學發展的歷史看,清代文學也是和這三部作品的名字密不可分的。
中文名
清代小説
類    別
中國小説史
代    表
曹雪芹的《紅樓夢
地    位
中國小説史上繼明代之後又一個小説創作和傳播的高峯時代
語言風格
文言和白話小説
創作時間
16世紀中葉至20世紀

清代小説總體成就

清代小説 清代小説
清代小説反映了更廣闊的生活面,上達封建統治階級人物,下及社會底層的勞動羣眾,紛紛在作品中登場。故事情節常常在日常生活的場景中展開,描寫的風格已由昔日的粗線條逐漸向細線條演變。如《紅樓夢》,可以説是中國封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它的筆端幾乎批判了整個封建社會上層建築和整個的封建統治階級,形象地、有預見地反映了封建社會必然沒落和崩潰的趨勢。《儒林外史》和《聊齋志異》,則獨特地選擇了知識分子這個社會階層的視角,通過對他們的生活遭遇和精神境界的描繪,入木三分地揭露了科舉制度的弊端和罪惡。有的作品以農民起義為題材,反映和歌頌了受壓迫、受剝削的人民羣眾的反抗、鬥爭。而《官場現形記》等,通過對封建官吏形象的刻畫,淋漓盡致地抨擊了官場的窳敗和黑暗。有的作品則表現了進步的民主思想,例如對男女平等或婦女解放的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在當時來説,都是彌足珍貴的。提起清代小説,不得不提以《三俠五義》為高峯的俠義派小説,進入鴉片戰爭失敗後的晚清,社會黑暗,世風日下,小説創作也被傳染了“時令症”,如魯迅先生所説,作者的人格和作品的文格都越來越下流。人情小説淪為狎邪,諷刺淪為黑幕,神話淪為迷信,講史已無藝術魅力。俠義小説出了《三俠五義》,又經大學者俞曲園潤色,遂成名著,為魯迅先生所稱道。但是,其先之《施公案》,同時之《彭公案》,此後之《小五義》、《英雄大八義》、《七劍十三俠》……則被魯迅先生判為:“大抵千篇一律,語多不通。”從晚清到新中國成立前夕,武俠小説中名氣較大的《三俠劍》、《十二金錢鏢》、《青城十九俠》、《鷹爪王》……都沒有達到《三俠五義》的水平,更不要説超過、發展、繁榮。《三俠五義》 作為中國最早出現的具有真正意義的武俠作品,對中國近代評書曲藝、武俠小説乃至文學藝術影響深遠,稱得上是武俠小説的開山鼻祖,由此掀起了各類武俠題材文學作品的高潮,對以後武俠小説之內容素材有決定性之影響。此後武俠公案、短打評書盛極一時,例如《五女七貞》、《永慶昇平》,民國《三俠劍》、《雍正劍俠圖》等紛紛問世,清末民初亦有大量知識分子投身武俠小説創作,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佳作,比如王度廬的《卧虎藏龍》,還珠樓主的《蜀山奇俠傳》,一直到港台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説都在它的影響之下。
清代小説 清代小説
清代許多優秀的小説作品取得思想深度的原因,除了比較嚴肅的創作態度之外,也和藝術表現手法有關。它們的作者着眼於人生社會,在給予封建社會生活百態以藝術的再現時,既有冷靜的分析,又有憤怒的抗議。

清代小説文學貢獻

中國小説形成六大門類,聳立六座高峯 [1]  ,有四部是清代小説,即:以《聊齋志異》為高峯的擬古派小説,以《紅樓夢》為高峯的人情派小説,以《三俠五義》為高峯的俠義派小説,以《儒林外史》為高峯的諷刺小説。

清代小説藝術特色

清代的小説樣式豐富多彩,有着長足的發展,《儒林外史》的問世流傳,意味着諷刺小説的成立,尤其是《儒林外史》的問世,如魯迅中國小説史略》所説,"説部中乃始有足稱諷刺之書"。惜乎此後的諷刺小説走入下坡路,逐步為"譴責小説"、黑幕小説所更替。《紅樓夢》一方面打破了以往的才子佳人小説千人一面、千部共出一套的槓框架;另一方面在描寫家庭、愛情生活時,筆端充滿了詩意的光輝,洗滌了晚明小説作品中給這種文學樣式所帶來的種種污穢,為人情小説樹立了楷模。然而人情小説的末流終於不免嬗化為狹邪小説。《三俠五義》的出現一肅晚清文壇上人情小説淪為狎邪、諷刺淪為黑幕、神話淪為迷信、講史已無藝術魅力的局面,清代大儒俞樾見到後驚呼:“如此筆墨方許作平話小説,如此平滑小説方算得天地閒另是一種筆墨 !”由此掀起了各類武俠題材文學作品的高潮,對以後武俠小説之內容素材有決定性之影響。此後武俠公案、短打評書盛極一時,直至現代武俠金庸古龍温瑞安作品都在他的影響之下。清代文言短篇小説中,有的作品融合了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説和唐代傳奇小説的風格和手法,有的作品使故事和議論結合一起,形成“筆記+小説”的格局。文言長篇小説的產生,更是小説園地裏的一個新品種。白話短篇小説繼承了宋元話本的傳統,深受"三言二拍"的影響,出現了更多的專題集。白話長篇小説領域中,原有的一些樣式繼續流行,還出現了新的趨勢。各體小説中或多少地糅進了神怪小説的因素。此外,歷史演義小説英雄傳奇小説交融,公案小説俠義小説合流,也同樣構成了清代小説的特色。這種種的演進、蜕變,既有自身的原因,又受到了時代、社會環境的影響,無不體現着文學發展過程中的規律性
《隋唐演義》 《隋唐演義》
給名著寫續書,成為一時的風氣,僅《紅樓夢》的續書,已達三十餘種之多;《三俠五義》的續書也是出現了《續俠義傳》《小五義》《續小五義》等等達到五十多種。歷史演義小説的敍事範圍業已補充完備,歷史上的各朝各代網羅迨盡,題材的積累還促成了一些集大成式的作品湧現,例如《説岳全傳》、《隋唐演義》,等於是對前代同一題材的小説(甚至還包括戲曲作品)的總結性的改編和創作。在語言上,清代小説更富有藝術表現力。作品中的人物語言更加註意追求個性化。而在作者的敍述語言上,無論是描繪景物、環境,刻畫人物行動,或是鋪敍故事情節的展開,許多白話小説都逐步擺脱了陳詞濫調,而顯得流暢、簡潔。語言更接近於當時的口語,也是清代許多白話小説的特點。直到近代,還有許多人把《紅樓夢》等作品奉為學習北京話的教材。
《説岳全傳》 《説岳全傳》

清代小説語言風格

文言和白話小説交融
文言和白話小説藝術表現手法的交融,也是清代小説對中國小説發展史作出的新貢獻。有的文言小説,例如《聊齋志異》等,在語文上接受了"三言二拍"等作品以及語錄體文字的影響,
人物的對話則有時儘量向着明白如話的方向努力,截然不同於作者敍述語言的風格。有的白話小説,如《紅樓夢》、《儒林外史》等,吸取了歷代文言小説的長處,用簡潔的字面表達了多層次的複雜的內涵;它們的作者還依賴於古典文學的素養,嘗試着引進了一些古典詩詞的技巧,使得小説描寫中出現不少古典詩詞的意境。

清代小説典型人物

水墨工筆《紅樓夢》 水墨工筆《紅樓夢》
清代小説中塑造了一些典型人物形象,例如《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等,《儒林外史》中的范進、匡超人、馬二先生等,《聊齋志異》中的楊萬石(《馬介甫》)等,《三俠五義》中的錦毛鼠白玉堂、翻江鼠蔣平等,《説岳全傳》中的牛皋等,他們列入中國小説史上的典型人物畫廊而毫無愧色。和明代小説比較起來,這些成功的人物形象更接近於生活,縮短了和讀者的距離。他們大多是平凡的生活中的平凡的人,讀者隨時隨地都可以在身邊周圍遇上,因而感到可親可信。作者在描寫時,沒有把他們神化,更沒有塗抹誇張的筆墨。清代小説從各個方面,都把中國古代小説的藝術發展向關推進了一步。從作品的質量和數量來看,尤其是從總的藝術成就來看,清代小説完全可以和明代小説並駕齊驅,有些甚至超過了明代小説。而把清代的小説主在整個清代文學中加以考察,也可以發現,它的成就遠遠地超過了清代的詩、詞、散文、戲曲等。

清代小説發展階段

清代小説發展的四個階段
順治、康熙時期
1644~1722
雍正、乾隆時期
1723~1795
嘉慶、道光、咸豐、同治時期
1796~1874
光緒、宣統時期
1875~1911

清代小説階段一

第一個階段,順治、康熙時期的小説,這是清代小説的繁榮時期。《水滸傳》的金聖嘆評本,《三國志演義》的毛宗崗評本,《西遊記》的汪象旭評本、陳士斌評本,《金瓶梅》的張竹坡評本,相繼在這個時期脱稿、出版或流傳。它們的評點有助於對作品內容和藝術的深入理解,受到讀者和小説作家們的歡迎。它們不僅在推廣和普及這幾部名著作出了自己的貢獻,而且還對當時以及後世的小説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一時期的文言小説,以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為代表,《聊齋志異》在藝術上接受了魏晉志怪小説和唐人傳奇的影響並有很大的創造、發展。其語言凝練、情節曲折多變、人物刻畫細膩,是中國文言小説藝術發展的頂峯。
白話長篇小説創作,則以歷史演義小説、英雄傳奇小説和才子佳人小説的成就為最高。其中成就比較突出的,有《説岳全傳》、《水滸後傳》(陳忱撰)、《後水滸傳》(青蓮室主人撰)和《隋唐演義》等。它們繼承和發展了《三國志演義》和《水滸傳》的優良傳統。歷史演義小説和英雄傳奇小説在兩個門類,在它們身上已難分畛域。從素材的攝取、剪裁,以及從整個藝術表現力看,作品對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的傳奇式事蹟的歌頌已超過了對歷史事件的記述。《説岳全傳》、《隋唐演義》的藝術成就已分別超過元、明、清三代有關岳飛故事、瓦崗寨英雄故事題材的小説、戲曲作品。人情小説,可觀者有《續金瓶梅》、《醒世姻緣傳》等。後者寫家庭夫妻關係的不和諧,還算有些新意。這類內容,在《聊齋志異》中亦屢次出現過,因此有人曾懷疑《醒世姻緣傳》的作者就是蒲松齡。和人情小説不同,才子佳人小説在這一時期大量出現。它是明代以來的人情小説的一個重要分支。它的內容,大抵以一見鍾情始,中間穿插小人的撥亂,離而複合,最後以大團圓收場。以《好逑傳》、《玉嬌梨》、《平山冷燕》等作品的成就較為突出。其中許多作品仿照《金瓶梅》之例,自書中主要人物姓名中取出三四字,組合成書名。才子佳人小説發展到後期,內容由單純而逐漸趨向蕪雜,已糅合了一部分神魔小説歷史演義小説、公案小説等的寫法。神魔小説發展到這一時期,已接近尾聲,有《後西遊記》、《濟公全傳》、《醉菩提》等。從內容看,稱之神怪小説更為恰當。以明代唐賽兒起義為題材的《女仙外史》則在分類上,歷史演義、神怪兼而有之。此外,諷刺小説轉入對人情世態的冷嘲熱諷,只有一部《斬鬼傳》,比較突出。它是從崇禎年間的《西遊補》到乾隆年間的《儒林外史》之間的橋樑。除此而外,繼承明代萬曆以來的餘風,還撰寫或刊印了不少的猥褻小説。
白話短篇小説創作,有總集及自撰專集兩類,分別走着"三言"和"兩拍"的路子。前者日益減少,後者日益增多,成為這方面的主流。其中,傑出的作品有《連城璧》、《十二樓》、《豆棚閒話》、《五更風》、《照世杯》、《閃電窗》等。《十二樓》收小説十二篇,每篇情節都圍繞着一座樓展開,標題也以樓為名。《豆棚閒話》也收小説十二篇,用豆棚下的十二次聚會和講述故事作為框架,把十二個故事串連起來,這都給小説的結構、佈局注入了新的因素。一種新的體裁,介於短篇小説與長篇小説之間,可稱為中篇小説,篇幅自十二回至二十回不等。它濫觴於明末,而在這時大量湧現。
這一時期,有幾位多產的小説作家在文壇上佔着重要的地位,並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天花藏主人、煙水散人都創作或改編了不少短篇小説和長篇小説。李漁有《連城璧》、《十二樓》、《肉蒲團》等作品;此外,他還是一位著名的戲曲作家、理論家。石成金的《雨花香》、《通天樂》,包含五十二篇短篇小説,在白話小説發展史上,他是第一個在作品中題署自己的真實姓名的作者。

清代小説階段二

第二個階段,雍正、乾隆時期的小説,依舊維持着繁榮的局面。《聊齋志異》首次刊行於乾隆年間。從這個時期開始,可以在小説界感受到它的影響力。首先,它的某些篇章改編或再創作,文言小説變成了白話小説。較早的作品有《醒夢駢言》。其次,在它的直接影響下,一系列的文言短篇小説陸續出現,比較著名的有《子不語》(一名《新齊諧》)、《閲微草堂筆記》、《諧鐸》、《夜譚隨錄》、《螢窗異草》等,多少都有模擬的色彩,未能完全擺脱前的窠臼,成就也未能超越於《聊齋志異》。其中,紀昀的《閲微草堂筆記》"高質黜華",有意區別於《聊齋志異》的"細緻曲折,摹繪如生",卻偏離了文學創作的規律。
白話短篇小説仍然可以分為總集和自撰專集兩類。有的總集專門從"三言二拍"與《今古奇觀》以來的名著中選擇一些作品,另行組合,改頭換面刊印,以迎合市場需要,達到牟利的目的。例如,基本上用《今古奇觀》拆成的《再團圓》、《人中畫》等書。另一種總集,如《四巧説》等,則是按照不同的故事情節性質或內容題材分類,選錄清初的作品,分別彙集出版。自撰專集以《五色石》、《八洞天》、《二刻醒世恆言》、《娛目醒心編》為代表。它們成就不高,説教的味道較濃,反映了白話短篇小説走下坡路的趨勢。
白話長篇小説收穫豐盈。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的《紅樓夢》,幾乎是同時出現兩座高峯,小説史上的這種感況可以和明初的《三國志演義》和《水滸傳》前後媲美。《儒林外史》"以公心諷世"(魯迅《中國小説史略》),是諷刺小説中的佳作。它集中地描寫和反映了科舉制度下的知識分子的種種心態和活動。在思想內容的深刻與廣泛上,已超越了《聊齋志異》以及前此的所有的題材相同的文學作品。和《儒林外史》相比,《紅樓夢》的成就更高,對當時及後世的影響也更大。從思想內容的深度與廣度看,它不愧為封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從藝術描寫的純熟看,稱得上中國古代小説最高的典範。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一回中及時地對才子佳人小説提出了中肯的批評。從這個時期開始,才子佳人小説作品的思想、藝術水平普遍下降,這一門類已失去了發展的前途,代表作有《駐春園小史》、《金石緣》、《水石緣》、《雪月梅》等。歷史演義小説中,《飛龍全傳》、《説呼全傳》、《反唐演義全傳》、《説唐後傳》、《徵西演義全傳》、《反唐演義傳》等作品吸收了民間傳説的成分,很多地方離開了歷史事實,寫法上英雄傳奇小説相近,風格粗獷,自成一路。《東周列國志》、《南史演義》、《北史演義》等仍遵循着舊的傳統。其中,蔡元放的《東周列國志》流傳較廣,影響較大,在當時完全取代了明代《列國志傳》的幾種不同的版本。《綠野仙蹤》和《野叟曝言》是兩部優秀的作品。由於內容繁富,很難把它們歸入任何一個單純的門類。《綠野仙蹤》受到了《儒林外史》的影響,有尖鋭的諷刺和大膽的揭露。在結構上,幾組不同的故事通過主角冷於冰的活動而貫串起來,很有特色。有温如玉和金鐘兒的故事中,妓院生活的描寫,細緻而又真實,嫖客、妓女和兩個幫閒人物的性格生動傳神,人情世態惟妙惟肖,過去的小説中還沒有這樣成功地表現過。《野叟曝言》篇幅龐大,多至一百五十四回;內容之廣,如其凡例所説:"敍事説理,談經論史,教孝勸忠,運籌決策,藝之兵詩醫算,情之喜怒哀樂,講道學,辟邪説……",幾乎無所不包。作者以小説庋藏學問文章,與後來的《鏡花緣》如出一轍。《歸蓮夢》以白蓮教農民起義為背景,才子佳人小説、歷史演義小説、神怪小説三種寫法兼有。《金蘭筏》屬於人情小説範疇,但其中關於清官微服私訪,以及羅致俠士麾下效力的描寫,對下一階段出現的公案小説、俠義小説無疑有着直按或間接的影響。

清代小説階段三

第三個階段,嘉慶道光、咸豐、同治時期的小説,進入了創作的衰微時期。主要表現為:沒有創作出偉大的撼動人心的傑作,讀到的多是思想和藝術上都很膚淺、平庸的作品;體裁不夠多樣化;題材大體上侷限在前人的範圍內,新意極少;作品的內容較少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現實。在小説刊印和流傳上,往往形式比較粗糙,甚至不堪卒讀,這自然也是小説創作不景氣的間接反映。
在這個時期中,最重要的作品要算《鏡花緣》。它有賣弄學識的一面,類似於前一時期的《野叟曝言》。但它的成就大大地超過了《野叟曝言》。它表現了烏托邦式的理想,特別是表現了尊重婦女地位的民主思想。它發展了諷刺的藝術表現手法,通過對幻想中的海外世界的描繪,來暴露和諷刺現實生活中的事物。
一百二十回的《紅樓夢》首次刊印於乾隆五十六年(1791)。幾年以後就開始出現了形形色色的讀書和仿作。續書和仿作的出現只能證明《紅樓夢》的重大影響的存在,就原書的思想和藝術而言,它們不能望其項背。
這時有人把一些小説和戲曲合稱為"十才子書"。其中有一半是此前的才子佳人小説,如《好逑傳》等。但純粹的才子佳人小説在這一時期已不多見。《品花寶鑑》用纏綿的筆調寫優伶與狎客,開了清代狹邪小説的先河,反映着才子佳人小説向狹邪小説轉變的趨勢。《花月痕》繼之而起,妓女替代了優伶,正式成為主角。倒是在人情小説中,有幾部值得注意的作品。《蜃樓志》寫到了廣東的洋行商人和海關官吏的生活,這是以前的白話小説沒有接觸過的題材。《林蘭香》把一個家庭的興衰歷史和當時的政治形勢的變化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來反映廣闊的社會生活,在這一點上可以看到《金瓶梅》、《紅樓夢》的影響。
《萬花樓》、《五虎平西前傳》、《五虎平南後傳》等作品以歷史人物為主角,與《楊家交》相仿,民間傳説成要增多,仍然保留着歷史演義小説的影子。《綠牡丹》、《粉妝樓》等作品已轉變成為俠義小説。《施案奇聞》(《施公案》)等作品則完成了俠義小説和公案小説的合流。有幾種《西遊記》評本出版。神怪小説也伴隨着出版了《雷峯塔奇傳》、《希互夢》、《飛跎全傳》等。
還有一些做翻案文章的小説。《紅樓夢》的續書為了彌補缺憾,改悲劇收場為大團圓的結局。《蕩寇志》的立意則是站在《水滸傳》的對立面,以"尊王滅寇"為主旨,完全是《水滸傳》思想傾向的反動。它代表着當時小説創作中的一股逆流。
這時屠紳先後寫了文言小説《瑣<蟲吉>雜記》(一名《六合內外瑣言》)和《<蟲覃>史》。後者長達二十卷,是初次出現的文言長篇小説。其後,類似的作品還有陳球的《燕山外史》,全用四六文體寫成。總的來看,這七十餘年的小説創作成就不高。

清代小説階段四

第四個階段,光緒宣統時期的小説。這是中國古代小説史上的最後收尾的時期。文言小説以《夜雨秋燈錄》、《淞濱漫錄》、《淞濱瑣話》等為代表。它們仿《聊齋志異》而作,但描寫的重點已不是狐鬼,而是煙花粉黛之事了。
《三俠五義》在同治時期就已成書,有各種版本如包公案、龍圖公案、俠義傳等各種名稱在民間廣為廣為流傳,光緒五年的定稿大量印刷出現一肅晚清文壇上人情小説淪為狎邪、諷刺淪為黑幕、神話淪為迷信、講史已無藝術魅力的局面,清代大儒俞樾見到後驚呼:“如此筆墨方許作平話小説,如此平滑小説方算得天地閒另是一種筆墨 !”由此掀起了各類武俠題材文學作品的高潮,對以後武俠小説之內容素材有決定性之影響。此後武俠公案、短打評書盛極一時,直至現代武俠金庸、古龍、温瑞安作品都在他的影響之下。《三俠五義》把官和俠客結合起來,宣揚行俠仗義忠君愛國的核心思想,以書育人,提倡愛國為民,反映了底層人民羣眾的某些思想和美好願望。《三俠五義》繪聲狀物,保留了宋元以來説話藝術的明快、生動、口語化的特點,刻畫人物、描寫環境,能與情節的發展密切結合。特別是對俠客義士的描繪,各具特色,多有性格,富於世俗生活氣息。魯迅説此書“而獨於寫草野豪傑,輒奕奕有神,間或襯以世態,雜以詼諧,亦每令莽夫分外生色”(《中國小説史略》)。而其先之《施公案》,同時之《彭公案》,此後之《小五義》、《英雄大八義》、《永慶昇平》、《七劍十三俠》……則被魯迅先生判為:“大抵千篇一律,語多不通。”而魯迅狹邪小説有《青樓夢》、《海上花列傳》等,以妓女為描寫對象,表現和反映當時的妓院生活。《海上花列傳》用蘇州方言寫成,是第一部吳語小説。
譴責小説的登場,給這個時期的小説增添了光彩。代表作為《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老殘遊記》、《孽海花》等。譴責小説進一點擴大了題材的範圍,描寫以官場為主,而遍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呼聲首次響徹於小説作品之中。在藝術表現手法上接受了西方小説的影響,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此外,《苦社會》、《黃金世界》等寫華工所受的奴役和迫害,《罌粟花》寫鴉片戰爭,《鄰女語》寫庚子事變,《黃繡球》寫婦女解放運動,也都是當時的優秀作品。譴責小説作品在清末出現甚多。當時報紙、雜誌的出版,以及印刷技術的進步,都對小説的創作和發表起到了促進的作用。中國小説史上的最後數年因之又出現了一個小繁榮的局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