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
- 西遊記
- 外文名
-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 作品別名
- 西遊釋厄傳
- 作 者
- 吳承恩
- 創作年代
- 明代
- 文學體裁
- 長篇小説
- 篇 幅
- 870000字、100章
西遊記內容簡介
編輯東勝神州傲來國海邊有一花果山,山頂一石,秉受日月精華,產下一個石猴。石猴在花果山做了眾猴之王,為求長生,出海求仙,在西牛賀州拜菩提祖師為師。祖師為其取法名孫悟空,並授與七十二般變化及翻筋斗雲之法。孫悟空回到花果山,佔山為王,號為美猴王。苦於無兵刃,遂去東海龍宮求取,龍王及兄弟送他一支如意金箍棒及一身披掛。孫悟空又去幽冥界把自己的名字從生死簿上勾掉。龍王,地藏王上天庭告狀,太白金星建議招安孫悟空,玉帝准奏。
玉帝封孫悟空做“弼馬温”,着他看管馬匹。孫悟空後得知此官職卑微,大怒,打出南天門,回花果山,自封為“齊天大聖”。
托塔天王李靖及哪吒三太子奉旨興師捉拿孫悟空,被孫悟空打敗,迴天庭復旨。太白金星奏請玉帝降旨封孫悟空為齊天大聖,但不給他事務與俸祿。玉帝准奏。孫悟空應太白金星之請,再入天宮。玉帝封其為齊天大聖,並賜齊天大聖府。孫悟空在天上無事,每日交朋結義,不論尊卑。玉帝怕他閒中生事,讓其看管蟠桃園。孫悟空偷吃蟠桃,又攪了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懼禍,回到花果山。
玉帝派天神捉拿孫悟空,雙方相持不下。觀音菩薩舉薦二郎神制伏孫悟空,孫悟空被二郎神擒獲。玉帝令天神將其處死,孫悟空卻毫髮無損。太上老君將其關入八卦爐,孫悟空不但不死,還煉就一雙火眼金睛。如來佛祖應玉帝之請,降伏孫悟空,將其壓在五行山下,讓他飢食鐵丸,渴飲銅汁。
如來因南贍部州之人貪淫樂禍,多殺多爭,令觀音菩薩去東土覓一人,來西天取經,以普渡眾生。
唐太宗開科取士,青年陳光蕊高中狀元,又娶相府殷小姐為妻。之後,官拜江州州主。陳光蕊攜妻赴任,路上,被賊人劉洪謀害,妻子被佔。殷氏產下一子,拋入江中,被金山寺寺僧搭救。此子十八年後受戒,法名玄奘。玄奘終與母親相見,又求見外祖父,報了血仇。
涇河龍王觸犯天條,罪當斬首,求唐太宗搭救。太宗允諾,但未能救起。龍王至陰間,告太宗允諾而食言,太宗魂被迫入陰間對質。還生後,太宗修建“水陸大會”,超度陰間所見孤魂。請玄奘主持法事,開經講法。這時,南海觀音亦至長安,尋找取經人,指化玄奘,令其去西天取經。唐太宗認玄奘為御弟,賜號三藏,送出長安。
唐僧西行,出離大唐邊界,便遇魔王寅將軍,被太白金星搭救。至五行山下,救出孫悟空,賜號孫行者。路上,孫悟空打死六個強盜,不堪唐僧數落,一怒之下去了龍宮。唐僧接受觀音贈送的用來鉗制孫悟空的兩件東西——嵌金花帽與緊箍咒。悟空聽從龍王勸告,回到唐僧身邊,無意間戴上花帽,卻再也摘取不下。唐僧唸咒,悟空頭痛。自此,悟空受制於唐僧。
二人至鷹愁澗,收了小白龍,小白龍化作白馬,供唐僧騎乘。在觀音院,悟空賣弄唐僧的錦褊袈裟,金池長老心生貪念,慾火燒唐僧師徒,卻被悟空弄法反燒了禪院。袈裟被黑風怪竊走。孫悟空求助觀音,設計讓觀音化作黑風怪的妖友,自己化作仙丹,誘黑風怪吞下,黑風怪降伏。
師徒繼續西行,至高老莊,得知莊主女兒被一妖怪強佔,悟空擒拿此妖,追至雲棧洞。知妖怪原是天庭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貶下界,錯投豬胎,故形貌像豬。經觀音收伏,賜名豬悟能,在此等候取經人。孫悟空引他拜見唐僧,唐僧收其為徒,賜號八戒。
過浮屠山,烏巢禪師傳授唐僧《多心經》。
過黃風嶺遇黃風怪,悟空請來須彌山靈吉菩薩,收伏此怪。
在流沙河,唐僧收被觀音點化的沙悟淨為三弟子,賜號沙和尚。師徒四人跋山涉水,往西天取經。
觀音欲試四人道心,與黎山老母等化成美女,招四人為婿。唐僧等三人不為所動,只有八戒迷戀女色,被菩薩吊在樹上。
到萬壽山五莊觀,悟空等偷吃人蔘果,並推倒仙樹,被拿獲。觀音應悟空之請,用甘露救活仙樹。
白骨精要吃唐僧,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不識妖怪,聽八戒讒言,錯逐悟空,自己又被黃袍怪拿住,並被其變為老虎。沙僧亦被捉。八戒經白龍馬勸説,到花果山用激將法請悟空救師傅。悟空救出師傅,師徒言歸於好。
平頂山蓮花洞金角大王、銀角大王捉住唐僧欲食其肉,悟空與之鬥智鬥勇,騙來妖精的五件寶貝,降伏二妖。
獅精把烏雞國國王推入井中淹死,自己化為國王。真國王鬼魂求唐僧搭救。悟空從太上老君處討來金丹,救活國王。
牛魔王之子紅孩兒據守火雲洞,欲吃唐僧。悟空懼其三昧真火,請觀音幫忙。觀音降伏紅孩兒,收其為善財童子。
孫悟空又請西海龍王太子幫助擒獲黑水河鼉龍。在車遲國,悟空與三位妖魔國師——虎力鹿力、羊力大仙鬥法,妖魔戰敗,現了原形。
經通天河,遇觀音座前蓮花池內成精為妖的金魚,金魚作法把唐僧攝入水府。觀音趕來,收走金魚。
太上老君的坐騎青牛偷了老君的金剛鐲下界為妖,在金兜洞把唐僧捉住。悟空請來天神助戰,不能取勝,找到太上老君處,責其收伏青牛。
唐僧、八戒飲子母河水受孕。悟空取來落胎泉水,解了二人胎氣。西梁女國王欲強招唐僧為夫婿,悟空等智賺關文,出關西去。
琵琶洞蠍子精攝走唐僧,悟空請來昴日星官,星官化作大公雞,使妖怪現原形而死。
六耳獼猴變成悟空模樣,又令小妖們化成其他三人模樣,欲上西天騙取真經。真假悟空大戰,眾多神佛不能分辨,直到西天雷音寺,如來説出獼猴本相,悟空打死六耳獼猴。
為過火焰山,悟空向鐵扇公主借芭蕉扇滅火。鐵扇公主恨悟空收伏其子紅孩兒,不肯借。悟空與鐵扇公主、牛魔王鬥智鬥勇,借天兵神力,降伏二怪,撲滅大火。
萬聖老龍和九頭蟲駙馬盜走祭賽國鎮國之寶舍利子。悟空鬥敗二人,奪回佛寶。
荊棘嶺,唐僧被樹精、木怪迷惑聯句對詩。
彌勒佛前黃眉童子下界作怪,假幻雷音寺,唐僧上當被擒。彌勒佛收伏為怪的童子。
過小西天,悟空打死蛇精。八戒用嘴拱開稀柿衢。
悟空為朱紫國國王治病,敗獬豸洞妖怪金毛吼,救回王后。
盤絲洞蜘蛛精纏陷唐僧,悟空打死蜘蛛精。黃花觀蜈蚣精又藥翻唐僧,紫雲山毗藍婆應悟空之請,消除此怪。
經獅駝山,又有青獅、白象、大鵬作怪,眾菩薩羅漢幫助降伏三怪。
比丘國王被壽星坐騎白鹿所化的國丈迷惑,欲用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小兒心肝做藥引,悟空解救嬰兒,打退妖怪,壽星趕來收走白鹿怪。
陷空山無底洞老鼠精虜唐僧,欲與之成親。李天王押走老鼠精。
滅法國王發願殺一萬僧人,悟空施法剃去國王、王后等人頭髮,國王回心轉意,改滅法國為欽法國。
隱霧山連環洞豹子精欲吃唐僧肉,被悟空用瞌睡蟲睡倒,八戒將其打死。
鳳仙郡大旱,郡侯張榜求雨。悟空勸郡侯向善,天降甘雨。
在玉華州,黃獅精盜走悟空等三人兵器。悟空等奪回兵器,黃獅精投奔九靈元聖,太乙救苦天尊收伏九靈元聖,此怪為天尊坐騎九頭獅子所化。
金平府,唐僧被玄英洞妖怪攝去,悟空請天上四位星宿幫忙捉怪,把妖怪斬首示眾。
月宮玉兔化為天竺國公主拋繡球給唐僧,欲招之為婿。悟空會合太白星君擒伏玉兔,救回真公主。
鎮台府地靈縣寇員外家遭劫,員外喪生。唐僧師徒被當作強盜收監,悟空入地府招回寇員外魂,真相大白。
師徒歷盡磨難,終至靈山,拜見佛祖如來,因不肯賄賂阿儺、伽葉二尊者,只取得無字經。燃燈古佛指使白雄尊者奪落經卷。四人又返回雷音寺,求有字真經。四人在回東土路上,經通天河,被老黿連人帶經翻人河中,經卷遭水,殘缺不全。
西遊記作品目錄
編輯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 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 |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 | 第四回 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 |
第五回 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 | 第六回 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 |
第七回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 | 第八回 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 |
第九回 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 | 第十回 二將軍宮門鎮鬼 唐太宗地府還魂 |
第十一回 還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蕭瑀正空門 | 第十二回 玄奘秉誠建大會 觀音顯象化金蟬 |
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雙叉嶺伯欽留僧 | 第十四回 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 |
第十五回 蛇盤山諸神暗佑 鷹愁澗意馬收繮 | 第十六回 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 |
第十七回 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 | 第十八回 觀音院唐僧脱難 高老莊大聖除魔 |
第十九回 雲棧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經 | 第二十回 黃風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 |
第二十一回 護法設莊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 |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淨 |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聖試禪心 | 第二十四回 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莊觀行者竊人蔘 |
第二十五回 鎮元仙趕捉取經僧 孫行者大鬧五莊觀 | 第二十六回 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 |
第二十七回 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 | 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羣妖聚義 黑松林三藏逢魔 |
第二十九回 脱難江流來國土 承恩八戒轉山林 |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 |
第三十一回 豬八戒義激猴王 孫行者智降妖怪 | 第三十二回 平頂山功曹傳信 蓮花洞木母逢災 |
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 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聖騰那騙寶貝 |
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獲寶伏邪魔 | 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處諸緣伏 劈破傍門見月明 |
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謁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嬰兒 | 第三十八回 嬰兒問母知邪正 金木參玄見假真 |
第三十九回 一粒丹砂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間生 | 第四十回 嬰兒戲化禪心亂 猿馬刀歸木母空 |
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敗 木母被魔擒 | 第四十二回 大聖殷懃拜南海 觀音慈善縛紅孩 |
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龍子捉鼉回 | 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運逢車力 心正妖邪度脊關 |
第四十五回 三清觀大聖留名 車遲國猴王顯法 |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強欺正法 心猿顯聖滅諸邪 |
第四十七回 聖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 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風飄大雪 僧思拜佛履層冰 |
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災沉水宅 觀音救難現魚籃 | 第五十回 情亂性從因愛慾 神昏心動遇魔頭 |
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計 水火無功難煉魔 | 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鬧金洞 如來暗示主人公 |
第五十三回 禪主吞餐懷鬼孕 黃婆運水解邪胎 |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來逢女國 心猿定計脱煙花 |
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戲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壞身 | 第五十六回 神狂誅草寇 道昧放心猿 |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 | 第五十八回 二心攪亂大乾坤 一體難修真寂滅 |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 | 第六十回 牛魔王罷戰赴華筵 孫行者二調芭蕉扇 |
第六十一回 豬八戒助力敗魔王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 | 第六十二回 滌垢洗心惟掃塔 縛魔歸主乃修身 |
第六十三回 二僧蕩怪鬧龍宮 羣聖除邪獲寶貝 | 第六十四回 荊棘嶺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談詩 |
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設小雷音 四眾皆遭大厄難 | 第六十六回 諸神遭毒手 彌勒縛妖魔 |
第六十七回 拯救駝羅禪性穩 脱離穢污道心清 | 第六十八回 朱紫國唐僧論前世 孫行者施為三折肱 |
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間修藥物 君王筵上論妖邪 | 第七十回 妖魔寶放煙沙火 悟空計盜紫金鈴 |
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觀音現像伏妖王 | 第七十二回 盤絲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
第七十三回 情因舊恨生災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 | 第七十四回 長庚傳報魔頭狠 行者施為變化能 |
第七十五回 心猿鑽透陰陽體 魔王還歸大道真 | 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歸性 木母同降怪體真 |
第七十七回 羣魔欺本性 一體拜真如 | 第七十八回 比丘憐子遣陰神 金殿識魔談道德 |
第七十九回 尋洞擒妖逢老壽 當朝正主救嬰兒 | 第八十回 奼女育陽求配偶 心猿護主識妖邪 |
第八十一回 鎮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眾尋師 | 第八十二回 奼女求陽 元神護道 |
第八十三回 心猿識得丹頭 奼女還歸本性 | 第八十四回 難滅伽持圓大覺 法王成正體天然 |
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計吞禪 | 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徵怪物 金公施法滅妖邪 |
第八十七回 鳳仙郡冒天止雨 孫大聖勸善施霖 | 第八十八回 禪到玉華施法會 心猿木母授門人 |
第八十九回 黃獅精虛設釘鈀宴 金木土計鬧豹頭山 | 第九十回 師獅授受同歸一 盜道纏禪靜九靈 |
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 | 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戰青龍山 四星挾捉犀牛怪 |
第九十三回 給孤園問古談因 天竺國朝王遇偶 | 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樂御花園 一怪空懷情慾喜 |
第九十五回 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 | 第九十六回 寇員外喜待高僧 唐長老不貪富貴 |
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護遭魔蟄 聖顯幽魂救本原 | 第九十八回 猿熟馬馴方脱殼 功成行滿見真如 |
第九十九回 九九數完魔滅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 | 第一百回 徑回東土 五聖成真 |
西遊記創作背景
編輯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25歲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遊學。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在那裏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讚譽。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轟動一時。後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但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沒有什麼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天大聖》等,這些都為《西遊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吳承恩也正是在中國民間傳説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完成了《西遊記》的創作。
[4]
西遊記人物介紹
編輯西遊記主要角色
- 孫悟空(心猿)
花果山頂有一塊仙石,因長期吸收天真地秀、日月精華,一日從中蹦出一隻石猴。他發現了花果山上的水簾洞,被眾猴尊奉為王,遂稱“美猴王”。他被菩提祖師收為弟子,習得了高強本領,還闖到東海龍宮,強奪了“如意金箍棒”作為自己的兵器。之後他手持金箍棒,自封為“齊天大聖”,大鬧天宮,將十萬天兵天將打得落花流水。玉帝請來西天如來佛祖解救,如來施法將悟空壓在了五行山下。五百年後,觀音菩薩將悟空度入佛門,讓去西天如來處取佛法真經的大唐高僧唐三藏將他救出。悟空從此成了唐僧的大徒弟。一路上,他和師弟豬八戒、沙和尚護佑師父跋山涉水,降伏了白骨精、蜘蛛精、牛魔王等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戰勝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成功取到了真經,修成了正果。他本人被如來封為“鬥戰勝佛”。
[5]
- 唐僧
唐僧,俗姓陳,小名江流兒,法號玄奘,號三藏,被唐太宗賜姓為唐。為如來佛祖第二弟子金蟬子投胎。他是遺腹子,由於父母悽慘、離奇的經歷,自幼在寺廟中出家、長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終遷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學,悟性極高,在寺廟僧人中脱穎而出。最終被唐太宗選定,與其結拜並前往西天取經。
在取經的路上,唐僧先後收服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並取名為:悟空(菩提祖師所取,唐僧賜別號行者)、悟能、悟淨,之後在三個徒弟和白龍馬的輔佐下,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從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經。功德圓滿,加升大職正果,被賜封為旃檀功德佛。
- 豬八戒(木母)
又名豬剛鬣、豬悟能。原為天宮中的“天蓬元帥”,掌管天河水軍。因在王母瑤池蟠桃宴上醉酒,逞雄闖入廣寒宮,企圖調戲霓裳仙子,霓裳再三再四不依從,東躲西藏心不悦,被糾察靈官奏明玉皇,惹怒玉帝,被罰下人間。但錯投了豬胎,成了一隻野豬,修煉成精,長成了豬臉人身的模樣,擁有投胎前的記憶和玉帝賞賜的兵器。在高老莊搶佔高家三小姐高翠蘭,被孫悟空降伏,跟隨唐僧西天取經。最終得正果,封號為“淨壇使者”。為人好吃懶做,憨厚,膽小,且貪圖小便宜、好色,但他又是富有喜劇色彩的,而且有時也立有功勞。
[6]
豬八戒的兵器是九齒釘耙,全名為上寶沁金鈀。豬八戒只會天罡數的三十六種變化。
[7]
- 沙和尚(沙僧)
又名沙悟淨、沙僧。原為天宮中的捲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惹怒玉皇大帝,被貶入人間,在流沙河畔當妖怪,受萬箭穿心之苦。後被唐僧師徒收服,一路主要負責牽馬。得成正果後,被封為“金身羅漢”。為人忠厚老實、任勞任怨。
[8]
- 白龍馬(玉龍)
又名玉龍(小龍王)。原是西海龍王敖閏之子,因縱火燒了殿上的明珠,被其父以忤逆罪告到天庭玉帝,被玉帝派人打了三百下,懸吊半空中,等候處理。觀音菩薩赴東土尋找取經人半路遇到後,向玉帝求情救下玉龍給西天取經人當腳力。因此,白龍馬也是以戴罪之身來贖前世的罪孽。與沙僧相比,他應該是罪孽深重,“縱火”是故意行為,與“失手”有主觀意願的不同;“明珠”是珍奇異寶,“琉璃盞”只不過是普通的器皿,因此,損失程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正是玉龍不知珍惜珍貴的珍寶,所以才需要他從前世令人景仰的飛騰“玉龍”變成今世任人騎乘的普通“白馬”。與其他三個師兄從神到妖再到人的轉變相比,玉龍是直接從神到獸,在西行取經之路上通過四腳走路,還經常遭到別人抽打,體會什麼叫“珍惜”。
[9]
西遊記其他角色
- 佛與菩薩:如來佛、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阿儺、伽葉、金蟬子、靈吉菩薩、彌勒佛、毗藍婆、地藏王菩薩、白雄尊者、十八羅漢、鬥戰勝佛、淨壇使者、金身羅漢、八部天龍。
- 神仙:玉皇大帝、元始天尊、靈寶天尊(玉宸道君)、太上老君(道德天尊)、齊天大聖、木公老祖(東華帝君)、王母娘娘(瑤池金母)、驪山老母、真武大帝、王靈官、千里眼、順風耳、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雷公、電母、風婆婆、雲神、五炁真君、太白金星、赤腳大仙、遊奕靈官、太陽星君、太陰星君、眾嫦娥(素娥仙子、霓裳仙子等)、四大天王、日遊神、夜遊神、托塔天王、金吒、木叉、哪吒、巨靈神、福祿壽三星、二郎神、四值功曹、二十八宿、天蓬元帥、捲簾大將、南斗六星、北斗七星、東海龍王敖廣、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順、西海龍王敖閏、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閻羅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轉輪王、菩提祖師、鎮元大仙、太乙救苦天尊、涇河龍王、百花羞。
- 妖魔鬼怪:混世魔王、寅將軍、熊山君、特處士、黑風怪、凌虛子、白衣秀士、虎先鋒、黃風怪、白骨精、黃袍怪、金角大王、銀角大王、壓龍大仙、狐阿七大王、獅魔王、紅孩兒、鼉龍怪、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靈感大王、獨角兕大王、如意真仙、蠍子精、六耳獼猴、鐵扇公主、牛魔王、玉面公主、奔波兒灞、灞波兒奔、萬聖龍王、九頭駙馬、赤身鬼、勁節十八公、孤直公、凌空子、拂雲叟、杏仙、黃眉大王、赤鱗大蟒(蟒蛇精)、有來有去、賽太歲、蜘蛛精、百眼魔君、小鑽風、青毛獅王、黃牙象王、雲程萬里鵬、國後、白鹿精(國丈)、金鼻白毛老鼠精、南山大王、黃獅精、猱獅、雪獅、狻猊、白澤、伏狸、摶象、九靈元聖、闢寒大王、闢暑大王、闢塵大王、玉兔精。
西遊記作品鑑賞
編輯西遊記思想內容
《西遊記》盡情地嘲弄、批判了統治階級的昏庸無能,荒淫殘暴。人間帝王,或崇信道教,或沉迷女色。就連天上的玉帝這個莊嚴的偶像,在《西遊記》裏也是一個賢愚莫辨、專橫獨斷的人物。他為了鎮壓孫悟空的造反行動,在太白金星、太上老君一夥的策劃和支持下,設騙局,搞陰謀,軟硬兼施,無所不用其極。
[43]
小説中“大鬧天宮”通過神話故事的形式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的人民的反抗。當然,幻想小説之反映現實帶有本身的特點,不同於一般直接反映現實生活的文學作品。“大鬧天宮”中的叛逆者豎起了“齊天大聖”的旗幟,並且提出“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號,十萬天兵天將望風而逃,天宮統治搖搖欲墜,以致玉皇大帝不得不向外求援,這些虛構和幻想的情節是以現實中的農民起義、農民戰爭作為基礎。如果沒有歷史上發生的許多次規模巨大的、猛烈地衝擊了封建王朝的農民起義、農民戰爭,“大鬧天宮”的情節不可能想象得那樣大膽,孫悟空作為一個叛逆者的形象也不可能塑造得那樣光輝奪目。“大鬧天宮”以孫悟空的失敗而結束,這和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所受的封建正統思想的影響有關。同時必須指出,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和以後的皈依佛法,也是情節發展上的必然要求。很顯然,花果山上的美猴王絕不會無緣無故地放棄洞天福地、自在為王的生活去幫助唐僧西天取經,不如此安排,就無法過渡到下面的取經故事。而且西遊記故事的基本輪廓早在吳承恩之前就形成了,作者很難在這種關鍵的地方進行根本性的變動。
在吳承恩的百回本中,大鬧天宮的結局雖然是悲劇性的,叛逆者的英雄形象卻創造得富有無限的生氣。相形之下,天宮統治者色厲內荏,可笑可憎。他們對孫悟空使用了各式各樣的陰謀詭計。孫悟空被鎮壓在五行山下,讀者一點也不覺得他“罪有應得”,相反地,對他十分同情,為之慨嘆。作者在這個故事裏所表現的反抗思想是當時的進步思想。它使得這七回成為《西遊記》的一個精華部分,給全書增加了不少的光輝。七回以後,寫如來説法、觀音奉旨、唐僧出世、魏徵斬龍、太宗入冥,這都是取經故事的前奏,它們主要是起情節上的組織作用,本身並沒有什麼深刻的思想意義。從第十三回起才正式開始西天取經的故事,它是全書的主體,作者一共花了八十七回的浩大篇幅。它在故事上和前七回的連接是描寫孫悟空被征服後的遭遇。他皈依了佛法,保唐僧取經,依舊以頑強勇敢的姿態出現,機警地應付路上的一切事變。它和前七回也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轉入了另一個故事,所描寫的是取經者和阻撓取經者之間的鬥爭,唐僧師徒四眾和各式各樣的妖魔之間的鬥爭。取經在這裏被當作一項了不起的事業,主人公為它經歷千辛萬苦,進行始終不懈的鬥爭,才達到了目的。
這個故事顯然表現了這樣的思想:要實現一個美好的理想,要完成一種偉大的事業,定會遭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而且必須戰勝這些困難。西天取經本身還包括四十一個小故事。絕大部分裏面出現了作怪的妖精。這些妖精來歷雖不同,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阻撓取經事業的進行。它們之中有許多其實是自然災害的幻化,但當它們化身成為妖魔,在戰鬥中作為邪惡勢力的一方而出現,本身就獲得了社會的意義。吳承恩所着力描寫的是西天路上每一場具體的戰鬥,是孫悟空如何在與阻撓取經的邪惡勢力作鬥爭中取得勝利。總起來看,西天取經的故事通過幻想的情節,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中國人民克服困難、勇敢前進的精神,反映了中國人民摧毀社會上一切邪惡勢力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願望和信心。
[10]
西遊記藝術特色
《西遊記》描繪了一個色彩繽紛、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創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塑造了孫悟空這個超凡入聖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態人情和世俗情懷,表現了鮮活的人間智慧,具有豐滿的現實血肉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西遊記》以它獨特的思想和藝術魅力,把讀者帶進了美麗的藝術殿堂,感受其藝術魅力。
《西遊記》的藝術特色,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小説通過大膽豐富的藝術想象,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創造出一個神奇絢麗的神話世界。《西遊記》的藝術想象奇特,豐富、大膽,在古今小説作品中罕有其匹的。孫悟空活動的世界近於童話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豐富多彩。浪漫的幻想,源於現實生活,在奇幻的描寫中折射出世態人情。《西遊記》的人物,情節,場面,乃至所用的法寶,武器,都極盡幻化之能事,但卻都是凝聚着現實生活的體驗而來,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氣息,折射出世態人情,讓讀者能夠理解,樂於接受。
[11]
《西遊記》的藝術魅力,除了它的奇異想象,就要數它的趣味了。在中國古典小説中,《西遊記》可以説是趣味性和娛樂性最強的一部作品。雖然取經路上盡是險山惡水,妖精魔怪層出不窮,充滿刀光劍影,孫悟空的勝利也來之不易,但讀者的閲讀感受總是輕鬆的,充滿愉悦而一點沒有緊張感和沉重感。
[11]
《西遊記》的奇趣,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相輝映。孫悟空豪爽、樂觀的喜劇性格;滑稽諧趣卻憨厚朴實的豬八戒形象。他們幽默詼諧,妙趣橫生的對話使文章增色不少。人物的性格常常通過富於諧趣的對話得到生動的表現,這也是《西遊記》充滿奇趣的又一大特點。在人物描寫上將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很好地結合起來,也是造成《西遊記》奇趣的重要原因。所謂神性,就是指形象的幻想性;所謂人性,就是指形象的社會性;所謂自然性,就是指所具有的動物屬性。《西遊記》展現了一個神化了的動物世界,同時又熔鑄進社會生活的內容。
[11]
西遊記後世影響
編輯西遊記國內影響
《西遊記》的出現,開闢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説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巧妙地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着諷刺小説的發展。所以説《西遊記》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説的高峯,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魔幻現實主義的先驅開創者。
[12]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説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説的巔峯,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
[1]
《西遊記》對後世神魔小説的創作有很大影響。明末就有人寫了《續西遊記》和《後西遊記》,內容大致模仿《西遊記》。另外,像楊志和的《西遊記傳》和朱鼎臣的《唐三藏西遊釋厄傳》也都和《西遊記》有直接的關係。明末董説寫的十六回《西遊補》,內容情節更自成局面,文筆也頗具特色。
[37]
西遊記國際影響
鴉片戰爭以後,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西遊記》漸漸傳入歐美,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斯(斯瓦西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語,
[1]
日文譯本最多約三十多種。海外對《西遊記》研究十分注重,多從主題思想、歷史背景、成書過程、語言特色、版本源流等方面進行探討,給作品以很高的評價。1988年5月在新加坡舉辦的“世界華文書展”上,《西遊記》讀物就有五十多種,連環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大鬧天宮》等使少年兒童愛不釋手。《西遊記》主人公孫悟空形象在日本的書籍、漫畫和電視廣告中頻繁出現。美猴王孫悟空的形象在韓國是家喻户曉的。美國樑挺博士編著的《超時空猴王》更是將科學技術與孫悟空聯繫起來,讓孫悟空在宇宙空間裏大顯神通。孫悟空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出現於中、法兩國電影工作者合拍的《風箏》中。豬八戒也不甘落後,以《豬八戒背媳婦》為名的木偶劇曾在匈牙利舉行的國際木偶節上獲得最高獎。大量事實説明,西遊文化已超出了作品本身和中國範疇,走向了世界。
[1]
西遊記衍生作品
小説 | 雜劇 | 京劇 |
---|---|---|
《西遊記前傳》——致寧著
[16]
| 《拜崑崙》 《鬧龍宮》 《美猴王》 《弼馬温》 《三打白骨精》 《車遲國》 《通天河》 《金兜洞》 《女兒國》(又名“女真國”) 《雙心鬥》(又名“真假美猴王”) 《琵琶洞》 《孫悟空大破玄虛洞》 《金刀陣》 《紅梅山》(又名“金錢豹”) 《禪悟》 《鬧天宮》 |
衍生影視動畫
作品名 | 年份 | 備註 |
---|---|---|
《盤絲洞》 | ----------------------------------------- | |
《西遊記》 | ----------------------------------------- | |
《鐵扇公主》 | ----------------------------------------- | |
《新孫悟空72變》 | 1976 | 中國台灣製作,劇情到孫悟空被壓五指山結束 |
《新西遊記》 | 1982 | 中國台灣版 |
《西行平妖》 | 1991 | |
《大話西遊》 | 1994、1995 | |
《猴王》(The Monkey King) | -------- | 美國,由Peter MacDonald導演,俗稱美版西遊記 |
《李世民遊地府》 | 1978 | 中國台灣版,沈雪珍、楊羣、岳陽、秦夢主演 |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 | 2014 | |
《西遊·降魔篇》 | 2013 | |
《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 2016 | |
《敢問路在何方》 | 2017 | 中國/美國,六小齡童、馬德華、遲重瑞、劉大剛主演 |
《西遊·伏妖篇》 | ------------------------------------------ | |
《悟空傳》 | ------------------------------------------ | |
《西遊記:女兒國》 | ------------------------------------------ |
作品名 | 年份 | 備註 |
---|---|---|
《西遊記》 | 1986 | |
《西遊記》 | 1996 | 張衞健飾演孫悟空
[48]
|
《西遊記》(貳) | 1998 | 陳浩民飾孫悟空,1996版的續集
[49]
|
《西遊記續集》 | 2000 | 86版西遊記幾個未拍故事的補遺。原班人馬出演 |
《西遊記後傳》 | 2000 | 曹榮飾孫悟空 |
《齊天大聖孫悟空》 | 2002 | |
《西遊記》 | 2010 | |
《西遊記》 | 2011 | |
《天真派西遊記》 | 2019 |
日本
名稱 | 年份 | 備註 |
---|---|---|
《西遊記》 | 1993 | |
《新西遊記》 | 1994 | 日本電視台重拍並播出,孫悟空由唐澤壽明扮演,內容包括金銀角大王、真假悟空等,設定提婆達多為唐僧師徒的主要對手。劇中加入大量CG特效並以此為賣點。 |
《西遊記》 | 2006 | 由富士電視台重拍並播出,孫悟空由香取慎吾扮演
[34]
|
片名 | 備註 |
---|---|
西遊記 | CCTV主導製作的動畫片,共52集。 |
天上掉下個豬八戒 | CCTV主導製作的動畫片,共52集。 |
美猴王 | CCTV主導製作的動畫片,共52集。 |
幼幼西遊記 | 東森幼幼台製作的動畫片,共10集。 |
片名 | 備註 |
---|---|
鐵扇公主 | 1941年 |
豬八戒吃西瓜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58年 |
火焰山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58年 |
大鬧天宮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64年 |
孫悟空奇遇小丁丁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0年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1年 | |
小八戒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3年 |
金猴降妖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5年 |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 | 聚合影聯,2015年7月10日 |
西遊記作品評價
編輯《西遊》曼衍虛誕,而其縱橫變化,以猿為心之神,以豬為心之馳,其始之放縱,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歸於緊箍一咒,能使心猿馴伏,至死靡他,蓋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明代詩人謝肇淛
[45]
《西遊記》至多不過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説、神話小説;他並沒有什麼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過有一點愛罵人的玩世主義。這點玩世主義也是很明白的;他並不隱藏,我們也不用深求。——現代文學家胡適
[46]
然作者雖儒生,此書實出於遊戲,亦非語道,故全書僅偶見五行生剋之常談,尤未學佛,故末回至有荒唐無稽之經目,特緣混同之教,流行來久,故其著作,乃亦釋迦與老君同流,真性與原神雜出,使三教之徒,皆得隨宜附會而已。——現代文學家魯迅
[47]
西遊記版本系統
編輯西遊記明代刊本
《西遊記平話》:明初的此部平話已有:如來欲傳經東土,觀音大唐尋取經人,唐僧身世,孫悟空孫行者,齊天大聖鬧天宮,和二郎神爭鬥,被壓山下,唐僧救出,沙和尚,豬八戒,車遲國,獅陀國,黑熊精,黃風怪,紅孩兒,白鼠精,蜘蛛精,蜈蚣精,獅子怪,火炎山,女兒國等故事。
《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遊記》:此本是現存諸版本中最重要者。因其中有“金陵唐氏世德堂校梓”字樣,故學界簡稱其為“世本”。此本間題“金陵榮壽堂梓行”、“書林熊雲濱重鍥”,故此本實是由兩種或三種版本混合而成。
[14]
西遊記清代刊抄本
西遊記作者爭議
編輯自章回小説《西遊記》誕生以來,有關該書作者之爭就未曾停歇,代表性觀點有丘處機、陳元之、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吳承恩等諸説
[55]
。《西遊記》明刊本不題撰人,至清初汪象旭《西遊證道書》始以為丘處機作,後吳玉搢據明天啓《淮安府志》及小説中的淮安方言推斷作者為吳承恩。
20世紀20年代初魯迅據歷代《淮安府志》及錢大昕、紀昀、丁晏、吳玉搢等的記載,確定吳承恩為《西遊記》的最後加工者。應該説,魯迅勾索古籍,排比眾説,所下的結論還是相當謹慎的,也因此得到了當時大多數學者的認同,自此國內學術界基本上接受了這一説法。在當時雖有人提出不同看法,如1933年俞平伯在《駁〈跋銷釋真空寶卷〉》中即對此提出質疑,然而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但在海外及台灣學者中,如田中嚴、太田辰夫、磯部彰、杜德橋、餘國藩、張靜二、鄭明娳等,則對吳承恩著《西遊記》一説持保留、懷疑甚至否定態度。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章培恆率先發表《百回本〈西遊記〉是否吳承恩所作》一文,提出現有材料並不能證明吳承恩確為《西遊記》的作者,打破了國內學術界多年以來在這一問題上的沉默,引發了一場關於作者問題的大討論。按諸學者爭論的出發點並結合其研究方法,可把有關討論概括為吳承恩説、丘處機説、陳元之説三大説。否定吳承恩著作權的有章培恆、楊秉祺、李安綱、黃霖諸人,維護者則有蘇興、劉懷玉、鍾揚、楊子堅、陳澉、劉振農、蔡鐵鷹等。重提丘處機説的主要是海外及台灣學者,如張易克、柳存仁、陳敦甫、陳志濱,國內倡此説者有金有景,吳聖昔則大力反駁。陳元之説的提出是伴隨着對“華陽洞天主人”的研究而出現的,九十年代以後,有些研究者在否吳、否丘的基礎上,把作者人選的範圍轉向陳元之,重新審視華陽洞天主人、陳元之、作者三者的關係,提出陳元之即華陽洞天主人即作者三位一體的觀點。首倡此説者為陳君謀,對之作了更深刻論述的是張錦池,但此説在提出新論的同時,也面臨着反駁,如廉旭、吳聖昔、宋克夫等都對此提出駁議。
在這三大説中,吳承恩説仍不易輕易否定,丘處機説與小説文本有鑿枘不合且難以自圓其説之處,陳元之説富有創見,但陳元之顯非真名,其人究竟為誰,仍是一個謎。可見,作者問題的真正解決還有待於學者們更深入地思考與研究。
[36]
- 參考資料
-
- 1. 滕雯主編.連雲港西遊記文化: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12:28
- 2. 李炳海主編.中學生30部必讀名著賞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第274-278頁
- 3. (明)吳承恩著. 西遊記[M]. 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2010.05.目錄頁
- 4. 蔡鐵鷹.讀懂《西遊記》[J]-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18(5)
- 5. 馮驥才主編,符號中國=SYMBOLS OF CHINA[M],譯林出版社,2015.04,第276-277頁
- 6. 蔡朔冰.淺析葉西遊記中的人物性格[J]文史研究.2013(32)
- 7. 張英偉編著.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講:南開大學出版社,2014.07:178
- 8. 姜克濱; 黃亮吉折中與世俗化的沙僧——略論《西遊記》中沙僧形象之演變[J]淄博師專學報.2007.12
- 9. 郭發仔責任編輯;楊森.明清刊本《西遊記》“語圖”互文性研究: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9.03:第84頁
- 10.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著.中國文學史 下: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05:779
- 11. 吳聖昔.涉筆成趣 妙在自然--論《西遊記》的詼諧性[J].文學遺產,1987,(第3期).
- 12. 任文醮.一部傑出的古代神魔小説——吳承恩和他的《西遊記》[J].三角洲,2002,(第2期).
- 13. 天真派西遊記 (普通話/原版/2019) .騰訊視頻[引用日期2020-04-15]
- 14. 曹炳建,齊慧源.《西遊記》版本研究小史[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第5期).
- 15. 劉大傑著.中國文學發展史:商務印書館,2017.12:第1007頁
- 16. 致寧著. 西遊記前傳[M]. 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2015.05.版權頁
- 17. 邵燕君,薛靜主編.中國網絡文學二十年 典文集:灕江出版社,2019.02:第90頁
- 18. 參考文獻格式 : 今何在著. 西遊日記[M]. 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2.07.版權頁
- 19. 蘇州市文化局,蘇州戲曲志編輯委員會編.蘇州戲曲志:古吳軒出版社,1998.10:第422頁
- 20. 魯德俊著.名人與戲曲: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08:第204-206頁
- 21. 盤絲洞 ( 1927 )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1-09-17]
- 22. 西遊記 Monkey Goes West (1966)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1-09-17]
- 23. 鐵扇公主 Tie shan gong zhu (1966)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1-09-17]
- 24. 西行平妖 Go West to Subdue Demons (1991)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1-09-17]
- 25. 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 ( 1995 )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1-09-17]
- 26.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 The Monkey King (2014)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1-09-17]
- 27. 西遊降魔篇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1-09-17]
- 28. 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The Monkey King 2 (2016)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1-09-17]
- 29. 西遊伏妖篇 Journey to the West: Demon Chapter (2017)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1-09-17]
- 30. 悟空傳 Wu Kong (2017)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1-09-17]
- 31. 西遊記女兒國 The Monkey King 3 (2018)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1-09-17]
- 32. 《CCTV空中劇院》 20190419 京劇《五百年後孫悟空》 .cctv[引用日期2021-11-29]
- 33. 俄羅斯首次播放中國動畫片《西遊記》 .國際在線[引用日期2021-12-12]
- 34. 西遊記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2-02-14]
- 35. 西遊記 ( 1993 )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2-02-14]
- 36. 《西遊記》作者之爭 .中國文藝網[引用日期2022-02-14]
- 37. 吳興勇.中國古代旅行家傳 玄奘:湖南大學出版社,2018.10:第315頁
- 38. 《CCTV空中劇院》 20161231 京劇《真假美猴王》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2-02-28]
- 39. [梨園闖關我掛帥]京劇《戲八戒》 表演:張淑景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2-02-28]
- 40. 《中國京劇像音像集萃》 20210318 京劇《智激美猴王》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2-02-28]
- 41. [美猴王爭霸賽展演] 京劇《十八羅漢鬥悟空》 20131201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2-02-28]
- 42. 京劇《十八羅漢收大鵬》黑龍江雞西市京劇團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2-02-28]
- 43. 吳承恩.西遊記: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12
- 44. 西遊記 ( 1986 ) .Mtime時光網[引用日期2022-03-20]
- 45. 蕭相愷.為有源頭活水來——《西遊記》孫悟空形象探源[J].貴州文史叢刊,1983,(第2期).
- 46. 竺洪波.西遊釋考錄:上海文藝出版社,2017.04:第140頁
- 47. 上海魯迅紀念館編.上海魯迅研究 2016 秋: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6.12:第44頁
- 48. Mtime時光網 —— 電影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2-03-22]
- 49. Mtime時光網 —— 電影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2-03-22]
- 50. Mtime時光網 —— 電影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2-03-22]
- 51. Mtime時光網 —— 電影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2-03-22]
- 52. Mtime時光網 —— 影片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2-03-22]
- 53. 田東江著,了無痕 報人讀史札記五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07,第236頁
- 54. 陳代湘.國學概論:湘潭大學出版社,2017.09:第266頁
- 55. 章回小説《西遊記》 作者之爭-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22-04-22]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