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詞條缺少概述图,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 本 名
- 謝肇淛
- 字
- 在杭
- 所處時代
- 明代
- 民族族羣
- 漢族
- 出生地
- 杭州錢塘
- 出生日期
- 1567年9月2日
- 逝世日期
- 1624年12月3日
- 主要作品
- 《五雜俎》《麈餘》《文海披沙》
- 主要成就
- 反對宋儒理學、批駁因果報應思想
- 祖 籍
- 福建福州
謝肇淛人物生平
編輯萬曆十六年(1588年)謝肇淛中舉,萬曆二十年(1592年)考中壬辰科進士,任湖州推官。湖州知府忌白衣,見穿白衣者均予逮捕治罪。謝肇淛作詩諷刺,知府大怒,調為東昌司理。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其父去世,謝肇淛回閩守孝三年。
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謝肇淛出任南京刑部主事。後升兵部郎中,又調任北京工部屯田司員外郎。萬曆四十年(1612年)大旱,謝肇淛上疏為民請命,指責宦官搜刮民眾行為,指出國家諸多浪費弊端,語氣懇切。神宗感其誠,曾傳旨嘉獎,但不能用其言。旋奉命巡視河道,治理河流。僅用一年時間,即完成疏浚河道任務,並在治河中寫成《北河紀要》,詳載河流原委及近代治河利弊。翌年春,神宗愛子福王就國,用船1200多隻。謝肇淛操小艇為之前導,沿途疏浚,船隊得以暢通,沿途百姓亦少受騷擾。其後出任雲南參政,又調廣西按察使。
天啓四年(1624年)十月二十三日病卒於萍鄉官邸,葬於長樂縣下洋村大象山麓。咸豐五年(1855年)鹽商魏傑在鼓山新建桃巖精含,內祀五賢,五賢即“曹學佺、徐熥、徐火勃、林弘衍與謝肇淛”,故名五賢祠。
[2]
謝肇淛主要影響
編輯謝肇淛收藏家
謝肇淛酷嗜藏書,收集宋人文集頗富,秘本較多,貯於“小草齋”中,藏書名耀於東南,與徐火勃 、曹學佺稱福建藏書“鼎足三家”。曾有家藏數目為《小草齋書目》,今已不詳。筆記《五雜俎》、多記掌故風物。對宋版圖書的版本有獨到研究,稱:“書所以貴宋版者,不惟點畫無訛,宜亦且箋刻精好,若法帖然。
凡宋刻有肥瘦二種,肥者學顏,瘦者學歐。行款疏密,任意不一,而字勢皆生動”。
家藏抄本頗多,親手抄寫有宋楊大年《武夷新集》、宋陳襄《古靈集》《金瓶梅》《沈下賢集》《王黃州小畜集》《竹友集》《稼軒長短句》《後村大全集》《北磵集》《論語意原》《寓簡》等,藏書印有“小草齋抄本”、“晉江謝氏珍藏圖書”等。編撰有《晉安藝文志》《滇略》等。
[3]
謝肇淛所著作品
謝肇淛滿清時代的禁書《五雜組》
“俎”又作“組”。分為天部二卷,地部二卷,人部四卷,物部四卷,事部四卷,共十六卷。因全書由五部組成,故名為“五雜組”。
謝肇淛學貫古今,有着很清醒的頭腦,對歷史和時局有着獨到的見解。他在明朝尚且強盛的時候,就看到了邊疆最大的隱患——正悄然發展起來的“蠻夷之族”女真。
不但如此,謝肇淛早在萬曆年間就已提出了制服夷狄的策略,就是“以夷攻夷”離間他們,防止他們聯合。
謝肇淛哲學觀點
反對宋儒的“天理説”
宋儒認為“理即是天”,他認為恰恰相反,二者有着本質的不同。在他看來,“理”是客觀世界的規律,是後於天而存在的,因此,言理即是天,就否認了“天”先於“理”存在的客觀真理,是不正確的。“理者虛位,天者定體,天有毀壞,理無生滅”,不能將二者混淆。
他舉了個例子説,眼睛是用來看東西的,耳朵是用來聽聲音的,如果沒有眼睛,沒有耳朵,又怎麼能看,怎麼能聽呢?看和聽也就都不存在了。所以,他評論説言天“不得專言理”。(見卷一《天部》一)
樸素的唯物主義的天道觀
謝肇淛廣學博識,對天人感應、輪迴報應、陰陽祿命都採取否定態度。迷信的人通常認為,人若被雷電擊中説明他做了壞事,遭了天的報應,他認為雷電擊人,不過是雷電起伏不定,人不幸遇上罷了。
因此他質疑,“如果説老天有眼,雷電擊人是有心的,那麼枯樹畜產也會被雷電擊到,難道它們也做了什麼錯事,因而遭報應嗎?”
大膽地批駁傳統因果報應思想
他説,災祥的降臨都不是上天有意的,有人遇災反而得福,有人遇福反而遭禍,也有同樣遇到災禍或者同樣遇到好事,但兩者結果卻不相同,這其間並沒有什麼規律,如果有人硬要去牽強附會,找尋其中的緣故,就十分滑稽可笑了。
謝肇淛主要作品
編輯謝肇淛生平著作
另著有《麈史》4卷,《麈餘》4卷,《續麈餘》1卷,《居東雜纂》4卷,《文海披沙》8卷,《百粵風土記》1卷,《粵藩末議》2卷,《北河紀略》8卷,《北河紀餘》4卷,《謝在杭文集》28卷,《詩集》30卷,《續集》2卷,《今用禮考》10卷,《吳興支乘》1卷,《史測》2卷,《史考》7卷,《史觿》17卷,《筆觿》10卷,《滇略》10卷,《泊堂台墨》12卷,《長溪瑣語》1卷,《小草齋詩話》4卷,《小草齋集》30卷,《小草齋續集》3卷,《方廣巖志》4卷,《晉安藝文志》3卷,《太姥山志》3卷,《鼓山志》12卷,《支提山志》7卷,《萬曆永福縣誌》5卷,《八閩鹺政志》16卷,《四部叢談》、《郡國考》、《紅雲續約》等數十種,為我國書史留下大量寶貴的文化遺產。謝肇淛在廣西任上,還校刻《二曹詩》行世。
[4]
謝肇淛詩作選摘
【霍童山】
尋真十里不覺遠,古木槎枒石嶔崎。
山色溪色互向背,大童小童相追隨。
雲中閲世一黃鶴,洞口笑人雙紫芝。
比丘導客出樵徑,竹杖芒鞋從所之。
【霍林道】
策杖尋真未得閒,嶺雲迢遞路孱顏。
溪邊喚艇重重渡,馬首沖人迭迭山。
石室猿窺新月嘯,松門鶴帶暝煙還。
碧桃落盡胡麻熟,未許遊人到此間。
【渡汶河】
【錢塘逢康元龍】
【送徐江公還家】
楓落空江生凍煙,西風羸馬不勝鞭。
冰消浙水知家近,春到閩山在客先。
斜日雁邊看故國,孤帆雪裏過殘年。
憐予久負寒鷗約,魂夢從君碧海天。
【登岱十首】(其一)
獨立蒼茫黯自愁,天邊落木正縫秋。
片雲長自依孤闕,一氣誰能辨九州。
馬向吳門搖疋練,蜃從滄海起層樓。
謝肇淛軼事典故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謝肇淛年表 .豆丁網[引用日期2016-09-30]
- 2. 鼓山梅里景羣春節前試開放 .數字報紙[引用日期2012-10-06]
- 3. 李玉安 黃正雨.中國藏書家通典: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 4. 明代著名藏書家文學家謝肇淛 .福州社科網.2011-03-17[引用日期2013-12-14]
- 5. 謝肇淛任職聊城考略 .聊城文化部落[引用日期2012-10-06]
- 詞條統計
-
- 瀏覽次數:次
- 編輯次數:48次歷史版本
- 最近更新: 爱吃猪脚饭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