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六耳獼猴

(古典名著《西遊記》中的角色)

鎖定
六耳獼猴,是古典名著《西遊記》中的角色,“混世四猴”之一,能力與孫悟空不相上下。
六耳獼猴在唐僧第二次趕走孫悟空後出現,他冒充孫悟空,打倒唐僧,搶走包袱,佔據了花果山水簾洞,想自己組成取經團隊去西天。後與孫悟空相遇爭鬥,從天上打到地下,各路仙佛都無法分辨真假,最後打到西天如來那裏,如來佛祖識破六耳獼猴,用缽盂將其擒住,被孫悟空劈頭一棒打死。 [2] 
(概述圖片來源:海派特色京劇劇目《真假美猴王》中的六耳獼猴扮相 [18] 
中文名
六耳獼猴
飾    演
六小齡童 [19] 
性    別
登場作品
西遊記
兵    器
隨心鐵桿兵

六耳獼猴人物外貌

黃髮金箍,金睛火眼;身穿也是綿布直裰,腰繫虎皮裙;手中也拿一條兒金箍鐵棒;足下也踏一雙麂皮靴;也是這等毛臉雷公嘴,朔腮別土星,查耳額顱闊,獠牙向外生。(出自《西遊記》第五十八回:二心攪亂大乾坤,一體難修真寂滅) [6] 

六耳獼猴人物經歷

六耳獼猴出場於《西遊記》第五十七回,唐僧孫悟空打死一幫強盜而將其趕走,豬八戒化齋許久未回,沙悟淨一邊尋找豬八戒,一邊找水給唐僧喝,只留唐僧一個人在路邊等待。這時六耳獼猴出現,捧着一杯水跪在唐僧面前,但唐僧表示寧死也不喝,六耳獼猴一怒之下將唐僧打暈,搶走行李,去往花果山。 [4] 
沙悟淨來花果山討要行李時,六耳獼猴正坐在石台上朗讀唐僧的通關文牒。六耳獼猴不認得沙悟淨,命令小猴將沙悟淨拿近前來,沙悟淨還以為是“孫悟空”懷恨在心,不肯相認,於是向前施禮,好言相勸,希望六耳獼猴能將行李歸還。但六耳獼猴表示要自己上西天取經,送往東土,好讓那南贍部洲的人立他為祖,萬世傳名。沙悟淨告訴六耳獼猴,唐僧是觀音菩薩指定的取經人,他們師兄弟三個只是作為護法保護唐僧西去的。六耳獼猴便讓小猴子變成唐僧以及豬八戒、沙悟淨組成取經團隊。沙悟淨見狀,將假沙悟淨打死。六耳獼猴把沙悟淨打跑,然後將被打死的小猴剝皮取肉吃掉了。 [5] 
沙悟淨往南海向觀音求助,遇到了真孫悟空,二人一道來到花果山。孫悟空見六耳獼猴佔了他的猴子猴孫和洞府,便和六耳獼猴打了起來。二猴戰經許久不分上下,便去找觀音辨別真假,觀音用念緊箍咒的方式沒能分辨出真假,便讓二猴上天庭去分辨;玉帝召李靖用照妖鏡去照,也沒照出真假;二猴就又去西天路上找唐僧,唐僧念緊箍咒仍然分辨不出來;二猴打入地府,十殿閻君喚管簿判官查看生死簿,但是孫悟空當年得道時大鬧陰司,將猴屬名號全部勾銷了,因此也查不出來。地藏王菩薩讓諦聽獸伏在地下聽辨,諦聽聽出來妖怪是六耳獼猴,但是因為六耳獼猴的神通和孫悟空一般無二,以地府的能力無法助力擒拿,反而會導致陰司大亂,所以諦聽建議二猴往雷音寺去找如來佛祖辨明。 [7] 
二猴進入雷音寺,打退金剛,直至如來面前。如來向眾佛講道:假扮孫悟空的是六耳獼猴,因為他和靈明石猴、赤尻馬猴、通臂猿猴這四種猴子不入十類之種,因此眾仙、佛不能分辨。六耳獼猴聽到如來説出他的本相,一時心慌,就要逃走,西方諸佛見狀,一起上前擒拿。六耳獼猴被圍住,難以逃脱,便變成一個小蜜蜂往上飛,眾佛不識,以為六耳獼猴逃走了。如來將金缽扔出去,將六耳獼猴變化的蜜蜂蓋落下來。揭起缽盂後,孫悟空將六耳獼猴一棒打死。 [8] 

六耳獼猴性格特點

假行者外恭而內倨,情疏而貌敬,若稍有犯,性命所關。 [11] 
行事狠毒,膽大妄為是六耳獼猴的突出特點。他要成正果不靠修行,卻想走捷徑冒充孫悟空隨唐僧去取經。遭到訓斥之後,竟然出手打昏唐僧,取走了裝着通關文牒的包袱。為了能夠順利取來真經,他冒充悟空還不算,竟然還炮製出了假的唐僧、豬八戒和沙僧,想要憑着這些假冒身份欺騙西天佛祖,其膽大妄為可以説達到了極致。 [1] 

六耳獼猴人物探究

“六耳”主要有兩方面的意涵:第一,指“第三者、外來介入者”,例如在《西遊記》第二回中便已提到的:“悟空道:‘此間更無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師父大舍慈悲,傳與我長生之道罷,永不忘恩!’”又如關漢卿《蝴蝶夢》中亦有:“三人誤大事,六耳不通謀。”在明代小説中亦常有“六耳不傳道”之語,“六耳”也逐漸變為了代指於“傳道”有礙的外在客體。第二,佛家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之説,由“六根”生“六識”,“六識”為生滅而不能常住之緣起,是修行路上首先應當去除的。在故事結束、獼猴被除時這點也得到了點明:“神歸心舍禪方定,六識祛除丹自成。” [3] 

六耳獼猴人物設定

  • 武器
外形和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完全相同,被吳承恩對仗為“隨心鐵桿兵”。 [10] 
  • 種類
六耳獼猴不屬五仙(天、地、人、神、鬼),也不屬五蟲(蠃、鱗、毛、羽、昆),他和靈明石猴、赤尻馬猴、通臂猿猴並稱“混世四猴”,不入十類之種,不達兩間之名。 [9] 
  • 能力
本能:六耳獼猴若立一處,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説話,亦能知之,因此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 [9] 
神通:六耳獼猴的神通和孫悟空不相上下,變化時,西方諸佛除了如來佛祖都被迷惑,但是六耳獼猴無法複製孫悟空偷桃盜丹所修煉成的金剛之軀,因此身體強度很弱,最終也是因此被孫悟空一棒打死。 [9] 

六耳獼猴衍生形象

六耳獼猴影視形象

年份
影視作品
演員
2000年
電視劇《西遊記續集》
六小齡童 [20] 
2017年
電視劇《大話西遊之愛你一萬年》
蔣龍 [14] 
2020年
電影《降妖伏魔之定海神針》
曹榮 [16] 
2021年
電影《六耳獼猴》
方力申 [15] 

六耳獼猴戲劇形象

1979年,姚穎華、李幼斌根據《西遊記》中六耳獼猴鬥悟空韻情節改編成京劇《真假美猴王》。寫唐僧師徒赴西天取經,至西梁,請女王換關文。女王愛慕唐僧,求説婚事。悟空以“假親脱網”之計,騙換關文,乘機脱逃。師徒在飛雲崗遇強人劫掠,六耳獼猴化作悟空,以假亂真,濫殺羣盜,致唐僧怒將悟空趕回花果山。六耳獼猴又計奪唐僧關文,佔花果山,欲獨往西方取經,揚名四海。悟空受冤後,急赴南海向觀音訴説,經觀音指點,方知六耳獼猴從中作祟,於是趕回花果山,雙猴相鬥,真假難分。後在西天如來的法力面前,六耳獼猴原形畢露,唐僧師徒同心,直奔西方取經。 [17] 

六耳獼猴人物評價

清代易學家劉一明:假行者之來,由於真行者之去而來;非因真行者之去而來,由唐僧逐真行者時,已暗暗而來矣。其逐真行者,是不知其真而逐,不知其真,安知其假?假即在真之中;不知其假,焉知其真?真不在假之外。假假真真,真真假假,不辨真假,無心着空,是非混雜。必將以真作假,而放去其真;以假作真,而招來其假。是以真行者而認為假行者,見假行者而亦誤為真行者。“四猴混世”者,貪、嗔、痴、礙之四心也。“六耳獼猴者,喜、怒、哀、樂、惡、欲之六識也。六識兼該四心,在宥密中飛揚作禍,蜂毒無比,以如來妙覺圓空之真性蓋着,借大聖鐵棒中正之道心捕滅,方是不着於有,不着於無,有無不立,至簡至易,死心而無心,口傳心授之真訣,正在於此。 [12] 
清代殘夢道人澹漪子:“獼猴一番出現,打唐僧,搶包袱,念關文,變四眾,枉作惡事,究竟毫無益於己身,不過博得行者一場大鬧,旋為缽盂下之遊魂已耳,果何所苦而為此耶?”曰:“作者之意,不過藉此以著二心之害耳。必欲求其人以實之,尚無行者,安得猴猴?” [13] 
綿陽師範學院教授何忠盛:孫悟空象徵着“心”,六耳獼猴正是將其矇蔽的“惡”,建立在孫悟空對於取經一事上的飄忽不定、對於唐僧的嗔怨、對於其種種“絕對自由”的渴望與“超我”的矛盾之上。正因孫悟空的心念動盪,常常處於“已發”而又“不中”的狀態,因此“惡”也就有了可乘之機。孫悟空消滅六耳獼猴的過程,即是一個人心“為善去惡”的過程。六耳獼猴實際不單單象徵着孫悟空一人的妄念,更是師徒四人的妄念,師徒四人本是一體,六耳獼猴為其各自的妄念、動盪信念與師徒間的矛盾所化,是以在“假心”遭滅後,才有師徒另三人亦“剪斷二心”,團隊戮力同心、奔赴西天的描寫。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