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振鐸

(中國現代文學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鎖定
鄭振鐸(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7日) [24]  生於浙江永嘉,原籍福建長樂。原名木官,字警 [15]  ,筆名西諦、郭源新。中國現代文學家、社會活動 [1]  、文物收藏家、鑑定家 [3]  、考古學家、藏書家 [6] 中國科學院部委員 [5] 
其主要著作有《中國俗文學史》《近百年古城古墓發掘史》《鄭振鐸文集》 [12] 俄國文學史略》《文學大綱》《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中國版畫史圖錄》《玄覽堂叢書》《中國古代版畫史略》《古本戲曲叢刊》等。 [14] 
鄭振鐸於1917年入讀於北京鐵路管理學校 [9]  ;1921年,任職於商務印書館編譯所,5月,主編的《文學旬刊》創刊;1924年,編著出版《俄國文學史略》;1931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後任教於燕京大學中文系,並主編《文學》《文學季刊》。 [15]  ;1934年,編著出版論文集《中國文學論集》《佝僂集》等;1936年,任中國文藝家協會理事 [14]  ;1938年,編著出版《中國俗文學史》 [1]  ;1949年,當選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常務委員 [11]  ;1950年,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另創辦文物出版社及《考古學報》《考古通訊》《文物參考資料》等期 [10]  ;1952年,任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教授 [12]  ;1954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副部長 [3]  ;1954年9月—1958年10月,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6-7]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5] 
1958年10月17日,在出訪途中因飛機失事殉難,享年60歲。 [2]  [24] 
中文名
鄭振鐸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浙江永嘉
出生日期
1898年12月19日
逝世日期
1958年10月17日 [24] 
畢業院校
北京鐵路管理學校
職    業
作家、考古學家、社會活動
代表作品
《中國俗文學史》
《玄覽堂叢書》
主要成就
中國科學院部委員
籍    貫
福建長樂

鄭振鐸人物生平

1898年12月19日,鄭振鐸出生於浙江永嘉。
1905年,進入私塾讀書。
1907年—1911年,就讀於永嘉第一高等小學。
1912年—1917年,就讀於浙江省第十中學。
1918年,入讀於北京鐵路管理學校。 [9] 
1919年5月,作為學生代表,參加“五四”愛國運動,並被選為福建學生抗日聯合會領導人;6月,與陳仲陶等人發起組織救國演講週刊社,創辦《救國演講週刊》;7月,與永嘉各校愛國知識分子組織新學會;8月,新學會會刊《新學報》創刊,任編輯;11月,與瞿秋白等人創辦《新社會》旬刊,探討社會改革並開始從事文學活動。
1920年,參加李大釗主辦的社會主義研究會;8月,與瞿秋白等人創辦《人道》月刊;11月,參加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會議。
1921年1月,與茅盾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3月,參加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第四次會議,被選舉為執行委員會委員;3月,從北京鐵路管理學校畢業,被分派到上海火車南站任見習站長,與茅盾、歐陽予倩等在上海成立民眾戲劇社,社刊為《戲劇》月刊;5月,任文學研究會會刊《文學旬刊》主編,後經茅盾介紹,進入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
1922年1月,《兒童世界》創刊,任主編;2月,陪同俄國盲詩人愛羅先珂到北京講學;3月,文學研究會在北京女師大禮堂為愛羅先珂舉辦演講會。會上,與魯迅第一次會面;6月,與朱自清、葉聖陶等人的詩歌合集《雪朝》,由商務印書館出版;6月,譯作泰戈爾詩集《飛鳥集》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1923年1月,接替茅盾主編《小説月報》;9月,譯作泰戈爾詩集《新月集》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1924年1月,作品《文學大綱》陸續在《小説月報》連載,著作《俄國文學史略》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1925年6月,與葉聖陶、胡愈之等人成立了上海學術團體對外聯合會;6月,以“上海學術團體對外聯合會”的名義創辦《公理日報》。發表了《街血洗去後》《六月一日》《止水的下層》《迂緩與麻木》《〈公理日報〉停刊宣言》等文章。
1926年,所著《中國短篇小説集》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1927年,所著《文學大綱》一書出版;1月,散文集《山中雜記》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2月,與胡愈之、葉聖陶等人組織上海“著作人公會”;3月,參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政權機構一上海市民代表會議的工作,並被選為閘北區市民代表會執行委員會委員、秘書;5月,前往歐洲,輾轉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國,並編著出版《文學大綱》。後將部分旅歐日記編成《歐行日記》。 [22] 
1928年9月,由歐洲回國,仍在上海商務印書館任職,主編《小説月報》。與錢杏邨、馮乃超等共同發起組織中國著作者協會 [25]  ;12月,短篇小説集《家庭的故事》由上海遠東圖書公司出版。
1929年,繼續在商務印書館任職,併兼任復旦、暨南兩大學中文系教授;3月,譯述《戀愛的故事》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
1930年4月,所撰《近百年古城古墓發掘史》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1931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後任教於燕京大學中文系,並主編《文學》《文學季刊》。 [15] 
1932年,編著出版《插圖本中國文學史》;7月,所著文藝雜論、散文集《海燕》由上海新中國書局出版;12月,所著《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由北平樸社出版部出版。
1933年1月,所著文藝雜論集《文探》由上海新中國書局出版;2月,與魯迅合編《北平箋譜》;7月,《文學》月刊在上海創刊,並任編輯;12月,作《一九三三年的古籍發見》。
1934年1月,與章靳以共同主編的《文學季刊》在北平創刊,由立遠書店出版;3月,所著《中國文學論集》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4月,所譯英國柯克士《民俗學淺説》由商務印書館出版;6月,作《三十年來中國文學新資料的發現史略》,發表在《文學》第二卷第六期;9月,所著短篇小説集《取火者的逮捕》由上海生活書店出版,所編《清人雜劇二集》影印成書;10月,所著日記體散文集《歐行日記》由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出版;12月,文學雜論集《佝僂集》由上海生活書店出版。
1935年2月,譯述《希臘神話》由上海生活書店出版;4月,與魯迅合編的《十竹齋箋譜(第一冊)》 由北平榮寶齋出版;5月20日,主編的《世界文庫》由上海生活書店出版;8月,任暨南大學文學院院長、中國語文學系主任,並教授中國文學史和敦煌俗文學等課;9月,在暨南大學做了題為《華僑教育與理想之暨南大學》的演講;10月,編選的《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論爭集》由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出版。
1936年1月,所著《短劍集》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3月,所譯《俄國短篇小説譯從》由商務印書館出版;6月,與周揚、茅盾、葉聖陶、洪深等人發起成立“中國文藝家協會”;9月,與魯迅、茅盾等人合編的瞿秋白遺文《海上述林》上卷,以“諸夏懷霜社”名義出版;10月,與魯迅、茅盾、郭沫若、葉聖陶、巴金等人聯名發表《文藝界同人為團結禦侮與言論自由宣言》,並任中國文藝家協會理事。 [14] 
1937年6月,所著歷史小説集《桂公塘》由商務印書館出版;6月,散文集《西行書簡》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7月,參加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協會;7月,所輯《晚清文選》由上海生活書店出版;8月,與胡愈之、周建人、許廣平等人組織“復社”,出版《魯迅全集》《西行漫記》《聯共黨史》等書籍;10月,所著詩集《戰號》由上海生活書店出版。
1938年3月,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在漢口成立,鄭振鐸被推選為理事;8月,所著《中國俗文學史》由長沙商務印書館出版。 [1] 
1939年3月,與商務印書館聯繫關於選編排印《脈望館抄校本古今雜劇》中的元明雜劇。繼續在暨南大學和社會科學講習所任教。
1940年,與張詠霓、何炳松、張元濟、張鳳舉在上海秘密發起文獻保存同志會,搶救江南古籍。
1941年6月,文學論文集《困學集》由長沙商務印書館出版;6月,所編《玄覽堂叢書》由上海精華印刷公司影印出版;12月,上海全部淪陷。化名陳思訓,開始了長達四年的“蟄居”生活。
1945年10月,主編的《民主》週刊在上海正式創刊;另與馬敍倫周建人許廣平徐伯昕柯靈等人籌備發起成立中國民主促進會;12月,中國民主促進會在上海成立,被選為理事,與馬敍倫一起起草了《中國民主促進會對於時局宣言》。
1946年1月,與李健吾等合編《文藝復興》月刊在上海創刊,上海出版公司發行,在上海《大公報·星期論文》發表《敵偽的文物哪裏去了》;2月,所著《民族文話》由上海國際文化服務社出版;5月,參加教育部成立上海區清點接收封存文物委員會,點收了陳羣、偽上海大學法學院、台灣銀行、日人高木等處敵偽藏書;8月,作評論《上海應該有一個國立圖書館》。
1947年3月,《中國歷史參考圖譜》開始出版,至1951年出齊,共二十四輯;5月,所編《玄覽堂叢書續編》由南京中央圖書館影印;7月,作論文《保存古物芻議》;8月,作《温輝齋藏唐宋以來名畫集·序》;9月,作《寫在西域畫之後》;10月,所編《西域畫(上輯)》 由上海出版公司出版;11月,作《唐宋以來的名畫集》。
1948年1月,所編《域外所藏中國古畫集》由上海出版公司出版。
1949年3月,參加第一屆文代會籌備會,被選為籌備委員,又被選為出席世界和平大會文藝界代表;3月,赴布拉格出席第一屆世界和平大會,《晨光世界文學從書》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開始出版;6月,參加在中南海勤政殿舉行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並參加起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和擬定國旗、國徽、國歌方案的工作;7月,參加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出席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會議,被選為常務委員、研究部負責人;9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0月,參加開國大典,中國保衞世界和平大會召開,任大會主席團成員並當選為全國委員會委員;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正式成立,被任命為文物局局長。參加董必武副總理主持的華東工作團,任文教組組長。 [11] 
1949年10月—1954年12月,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8] 
1950年1月,在上海文藝處邀集美術家座談,商討籌備國立革命博物館的展品,決定發動全國美術工作者創作表現中國人民革命鬥爭史的油畫、雕塑等藝術品;1月,主持創辦了中央文化部文物局機關刊物《文物參考資料》月刊;6月,主持“圖書分類法座談會”邀請各方面專家學者參加,成立圖書分類法工作小組,制定了適合新中國圖書館的第一個圖書分類法。以文物局局長名義發表講話,要求全國人民和有關部門注意保護文物古蹟;7月,為籌建上海魯迅紀念館,與王冶秋聯名打報告給周恩來總理;8月,主持召集海關總署、郵政總局等單位有關負責人會議,討論古物出口鑑定問題,並制定《文物進出鑑定委員會暫行組織條例》草案,同日還制定了《地方“文物管理委員會”暫行組織通則》草案。作《參加蘇聯中國藝展古代藝術品目錄·序》,載《文物參考資料》第一卷第七期。主持召開博物館事業座談會,討論博物館的任務以及它與文化館、科學館的區別和博物館人才的培養等問題。主持召開“社會發展史陳列”座談會。主持召開籌備民族博物館座談會,討論了《兄弟民族文物擬集範圍》草案。所著《圖書分類法問題研究資料》前言載《文物參考資料》第一卷第八期。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11月,“抗美援朝保家衞國展覽會”籌備委員會成立,任副主任委員。
1951年4月,在《光明日報》發表《重視文物的保護調查、研究工作》。負責籌備主持的敦煌文物展覽在國立北京歷史博物館舉行。在《人民日報》發表《敦煌文物展覽的意義》,該文後又載《新華月報》和《文物參考資料》。所作《偉大的藝術傳統》連載於《文藝報》第四卷第一至十一、十二期合刊;5月,出席上海圖書館、博物館人員文物工作座談會並在會上講話。散文集《蟄居散記》由上海出版公司出版;9月,參加中國文化代表團,由北京啓程,赴印度、緬甸訪問;10月,在《文物參考資料》第二卷第八期發表《關於天一閣藏書的數字統計》;12月,所編《中國歷史參考圖譜》由上海出版公司出版。
1952年5月,在《人民日報》上發表《印度藝術展覽介紹》。中緬友好協會在北京成立,任會長。為重印《十竹齋箋譜》作序。中印友好協會在北京成立,任理事;8月,主持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部文物局和北京大學聯合舉辦的全國第一屆考古工作人員訓練班開學典禮並講話;9月,作《中國印本書籍展覽目錄·引言》載《文物參考資料》12月2日第四期。編成《中國古代木刻畫選集》。
1953年2月,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成立,兼任所長;3月,主持政協全國委員會文化教育組會議,討論關於革命建築及名勝古蹟的保護修繕、保護地下文物及考古發掘等問題,並做報告;7月,為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舉辦的“基本建設科學知識系統講座”講課,題為“基本建設人員應有的古文物知識”;8月,作《炳靈寺石窟概述》;9月,出席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委員會主席團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會理事兼古典文學部部長;11月,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中國繪畫的優秀傳統》。在《光明日報》上發表《中國古代會畫概述》。應波蘭邀請,率領中國人民保衞世界和平委員會代表團前往波蘭參加屈原紀念會並做講演。作為“特邀代表”在維也納出席世界和平大會。
1954年1月,召集紡織部、衞生部、水利部、機械部等部專家,共同討論如何配合洛陽城市建設,保護和勘察文物古蹟;7月,作《在基本建設工程中保護地下文物的意義與作用》;8月,為全國第一屆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訓練班講課,題為“圖書館的方針與任務”;9月,為全國第一屆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訓練班講“中國古典文學的宣傳”;10月,被任命為中央文化部副部長。 [23] 
1954年9月—1958年10月,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6-7]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5] 
1958年10月17日,在出訪途中因飛機失事殉難,享年60歲。 [2]  [24] 

鄭振鐸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鄭振鐸在他童年時期,因做小官的祖父去世,家裏的生活變得十分窘迫。依靠母親做些針線活,鄭振鐸才勉強得到讀書的機會 [16] 
  • 婚姻家庭
1923年10月,鄭振鐸與高君箴在上海舉行了婚 [16]  ;1927年,女兒鄭小箴出生;1938年,兒子鄭爾康出生。 [23] 
  • 捐金抵璧
治學之餘,鄭振鐸喜愛收藏中國古代文物,尤其是古代雕塑藝術作品。1953年,鄭振鐸將陶俑等文物一批計502件捐獻給故宮博物院,1957年又將所藏雕塑等類文物捐獻給國家,文物局撥交故宮博物院收藏。 [13] 

鄭振鐸主要作品

  • 詩集
時間
作品名稱
出版社
1922年
《雪朝》
商務出版社
1937年
《戰號》
生活出版社
參考資料 [14] 
  • 童話集
時間
作品名稱
出版社
1923年
商務出版社
1923年
《鳥獸賽球》
商務出版社
1923年
《白鬚小兒》
商務出版社
1923年
《長鼻的矮子》
商務出版社
參考資料 [14] 
  • 散文集
時間
作品名稱
出版社
1927年
《山中雜記》
1937年
商務出版社
1951年
《蜇居散記》
上海出版公司
1985年
《藴華集》
參考資料 [14] 
  • 小説集
時間
作品名稱
出版社
1928年
上海遠東圖書公司
1934年
生活出版社
1937年
桂公塘
商務出版社
參考資料 [14] 
  • 其他作品
時間
作品名稱
出版社
1925年
《大戈爾傳》
商務出版社
1927年
《文學大綱(1—4集)》
商務出版社
1930年
《中國文學史》
商務出版社
1930年
《百年古城古墓發掘史 1930》
商務出版社
1931年
《歐洲近代文藝思潮》
商務出版社
1934年
《俄國文學史略》
商務出版社
1934年
《中國文學論集(上下冊)》
開明出版社
1934年
《歐行日記 》
良友出版社
1936年
《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論爭集》
良友出版社
1936年
《希臘神話(上下冊)》
生活出版社
1937年
《晚清文選》
生活出版社
1939年
《孤本元明雜劇》
商務出版社
1939年
《十人集》
上海世界書局
1943年
《龍與巨怪》
重慶文信書局
1946年
上海國際文化服務社
1954年
中國俗文學史(上下冊)》
作家出版社
1954年
《中國歷史參考圖譜(上中下冊)》
上海出版公司
1956年
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
1957年
《湯禱篇》
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
1963年
《西諦書目》
文物出版社
參考資料 [14] 
  • 翻譯作品
時間
作品名稱
原著作者
出版社
1921年
《六月》
史拉美克(俄國)
商務出版社
1921年
《海鷗》
柴霍甫(俄國)
商務出版社
1922年
《貧非醉》
阿史特洛夫斯基(俄國)
商務出版社
1922年
《飛鳥集》
泰戈爾(印度)
商務出版社
1923年
《新月集》
泰戈爾(印度)
商務出版社
1924年
《灰色馬》
路卜洵(俄國)
商務出版社
1924年
《樹居人》
杜柏·K·E(美國)
商務出版社
1925年
《梭羅古勃》
約翰科爾諾斯(英國)等
商務出版社
1925年
《萊森寓言》
萊森(德國)
商務出版社
1925年
《太戈爾詩》
泰戈爾(印度)
商務出版社
1927年
《血痕》
阿志巴綏夫(俄國)
開明出版社
1928年
《高加索民間故事》
狄爾(德國)
商務出版社
1929年
《戀愛的故事》

商務出版社
1930年
《沙寧》
阿志巴綏夫(俄國)
商務出版社
1932年
《英國的神話故事》

新中國出版社
1934年
《民俗學淺説》
柯克士(英國)
商務出版社
1935年
《希臘神話》

生活出版社
1936年
《俄國短篇小説譯叢》

商務出版社
參考資料 [14] 

鄭振鐸創作特點

  • 學術研究
鄭振鐸的學術活動涉及社會科學的諸多方面,主要是在新文學現實主義文藝理論的探討、中國文學史的建樹、中國文物考古學的開拓三個方面。 鄭振鐸對古典文學研究佔有重要地位,特別是對中國文學史的研究的關注的時間最長,成果也最為豐饒。早在“五四”新文學發韌之初,就對整理古代文學遺產,發掘其中民主性精華有較清醒的認識,他在主編《小説月報》伊始,就在該刊組織了“整理國故與新文學運動”的討論,並且自己撰文明確表示:“我主張在新文學運動的熱潮裏,應有整理國故的一種舉動”。他把整理國故看成是新文化運動的題中應有之義。 [15] 
  • 創作綜述
在現代文學史上,鄭振譯的建樹是多方面的,他寫過詩,寫過小説,寫過散文,翻譯和介紹過外國文學,還寫過大量關於文學史的著作。 [17] 
鄭振鐸的文學主張是要求“真率’,有什麼話便説什麼話,不隱匿,也不虛冒。要求“質樸’,只是把心裏所感到的坦白無飾地表現出來,雕斲與粉飾不過是虛偽的遁逃所與“真’的殘者。他反對“雕斲與粉飾”,提“真率”和“質樸”,這在他寫的不少詩歌和散文中,體現得很充分。 [17] 
鄭振鐸最初的散文,是寫對“五卅”慘案的憤怒的。質樸地敍述街血洗去後的南京路實況,尤其在入夜以後,依舊是燈火通明,筆歌不絕,照樣開着歡樂的遊藝會。在這種質樸的描寫中,透露出滿腔的憤懣與沉痛。用質樸的文筆,描寫有些市民們對帝國主義屠殺無動於衷的精神狀態,揭示出他們的“遷緩、麻木、冷酷”。 [17] 
1934年,鄭振鐸寫的《西行書簡》是描寫從北平到包頭旅行的見聞,側重於記載文物古蹟的觀感,象對雲崗石窟的敍述就頗為詳盡,間或也有觸及民生疾苦的文筆,寫景簡潔古樸,卻依舊娓娓動人。他描寫抗戰時期上海淪陷區生活的《居散記》,則是既保持了原有的風格,又擴大了生活的視野,而最為珍貴的是表現了作者凜然的民族氣節。 [17] 
  • 作品《海燕》
《海燕》這篇散文除寄情於物外,鄭振鐸還做到了情景交融。整個行文輕倩俊秀,色彩絢麗光豔。一開始把燕子放在美麗的春天場景下,輕風“吹拂”着,細雨“灑落”着,柔柳“齊舒了它們黃綠的眼”;更有“紅的白的黃的花,綠的草,綠的樹葉,皆如趕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來”。這無比燦爛的春色,作者用“嫩藍的春天”來比方,真是絕妙;再看,用“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作比,先寫絕美的天空與海水,繼寫燕子俊逸從容的凌波斜掠。這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既唱出了春天的頌歌,又奉獻了大海的禮讚。作者寫小燕子嚮往光明,搏擊風浪的性格,正體現了作者熱愛生活、追求真理的精神。在文中不難看出作者“倚在青色的船欄上,默默地望着這絕美的海天”時的心情。他和他的夥伴們,沖決了黑暗的羅網,出離了嚴酷的白色恐怖。新的勝利信心,剔除了他的雜念;新的自由生活,促使他陷入“沉醉”;新的戰鬥航程,載他進入“晶天”。寫大海,是寫顛簸在大海之上尚思奮發有為的青年人!寫燕子,是寄託自己綿綿不斷思國懷家的深情。 [18] 
  • 作品《石湖》
《石湖》是鄭振鐸兩次遊覽石湖後寫的遊記散文。作者兩次遊歷石湖,按照時間順序寫來,把新舊社會石湖的不同情形對比得清清楚楚。同樣是美好的湖光山色,舊社會的石湖留給作者的是陰暗悽慘的印象。農民辛辛苦苦地耕耘,而勞動果實卻一無所得,“半償私債半輸官”,他們只能啼飢號寒。新社會的情形則完全不同,勞動人民當家做主,石湖農業、漁業大發展,石湖人民還要按照自己的意志把石湖建設成美麗的“公園”。這不是天翻地覆的變化嗎?作者運用對比手法,突出了新社會的新氣象。另外,他還通過兩次遊歷時途徑的不同,突出了社會主義建設速度之快。全文寫景和抒情緊密結合。在寫石湖的現實情景時,也寫了它的美好遠景,這就更使讀者感到石湖的可愛。文章結尾處,作者表述了自已寫作此篇的心情,表明了他對石湖的深切懷念,以及對勤勞勇敢的勞動人民的滿懷期望,更使人聯想到石湖的明天一定會更好。語言平實,感情真摯,飽含着作者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勞動人民的激情。 [18] 

鄭振鐸人物評價

“鄭振鐸是中國傑出的愛國主義者,著名文學家、社會活動家,是‘五四’所誕生的一代風流人物之一,是新文化新文學運動中一名真正的戰士。他不但對祖國文化事業,對中國文學史尤其是中國俗文學史方面有貢獻,同時在幾十年的文學生涯中,他也有相當多的文學創作實踐。”(《光明網》評) [1] 
“鄭振鐸是一個多面手,不論在詩歌、戲曲、散文、美術、考古、歷史方面,不論在創作和翻譯方面,不論是介紹世界文學名著或整理民族文化遺產方面,都做出了平常一個人所很少能作到的那麼多的貢獻。”(社會活動家胡愈之評) [1] 
“鄭振鐸最為可貴的,是在民族存亡的緊要關頭所表現出的臨危不懼、堅貞不屈、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副政治委員週一萍評) [1]  [4] 
“鄭振鐸是著名作家、學者、傑出的社會活動家,同時也是中國現代屈指可數的文物收藏家、鑑定家和藏書大家,為文物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故宮博物院評) [3] 
“鄭振鐸為中國的文化學術事業做出過多方面的貢獻。”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評) [12] 

鄭振鐸後世紀念

  • 紀念展館
2015年10月,浙江温州鄭振鐸紀念館正式開館。鄭振鐸紀念館位於温州市區滄河巷24號金宅,是一座合院式建築。館內收藏了鄭振鐸的手寫書信、私人物品,以及茅盾、趙樸初、夏承燾等名人贈給鄭振鐸的書法作品等。紀念館展陳分四大部分:一層西間為“書生報國一甲子”專題,介紹鄭振鐸生平;一層東間為“心懷温州桑梓情”,展示鄭振鐸與故鄉温州的情感;二層西間為“一代才華萬古傳”,向觀眾介紹他交友、影響與著作等情況;二層東間為“鞠躬盡瘁為文物”,突出鄭振鐸在文物考古方面的貢獻。 [19] 
  • 樹立雕像
2014年1月8日,由長樂市委、市政府主辦的鄭振鐸銅像揭幕儀式在長樂市博物館鄭振鐸紀念館舉行。銅像由雕塑家潘學修設計創作,銅像刻畫的是鄭振鐸身披大衣,伏坐案頭,右手緊握椅臂,左手持書,食指插入冊頁中,緊抿嘴角,雙眼凝視前方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再現他挑燈夜戰、勤奮創作時的思考過程。 [21] 
2017年12月23日鄭振鐸銅像揭幕儀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行。銅像是由福州市長樂區委、區政府代表鄭振鐸家鄉人民捐贈資金而製作的。國家圖書館委託南京藝術學院雕塑家尹悟銘進行設計。銅像安放在國家圖書館善本閲覽室內,供國圖員工和廣大讀者一起瞻仰緬懷。 [20] 
  • 紀念展覽
2023年12月19日,紀念鄭振鐸誕辰125週年系列展覽在福州長樂和平街開展,展覽為期3個月。 [2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