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Shanghai University),簡稱“上大”,位於上海市,是上海市屬的綜合性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教育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選國家“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試點、上海市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4]
[160]
。
1922年10月,國共合作曾創建了上海大學,1927年被國民黨當局強行關閉。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復旦大學分校、上海外國語學院分院、華東師範大學儀表電子分校、上海科學技術大學分校、上海機械學院輕工分院、上海市美術學校的基礎上成立上海大學。1994年5月,新的上海大學由上海工業大學(成立於1960年)、上海科學技術大學(成立於1958年)、原上海大學(成立於1983年)和上海科技高等專科學校(成立於1959年)合併組建而成。
[1-3]
[161]
- 中文名
- 上海大學
- 外文名
- Shanghai University
- 簡 稱
- 上大(SHU)
- 創辦時間
- 1994年5月27日 [161]
- 辦學性質
- 公立大學
- 學校類別
- 綜合類
- 學校特色
-
211工程(1997年)
省部共建大學(2013年)
雙一流(2017年、2022年) [160]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0年)
111計劃(2016年) 展開- 學校特色
-
211工程(1997年)
省部共建大學(2013年)
雙一流(2017年、2022年) [160]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0年)
111計劃(2016年)
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13年)
上海市屬重點大學(1994年)
全國地方高水平大學聯盟(2012年) 收起
- 主管部門
- 上海市
- 現任領導
-
成旦紅(黨委書記)
劉昌勝(校長) - 專職院士數
-
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 [174] - 本科專業
- 98個
- 碩士點
-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5個
[154]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個(一級學科未覆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3個 - 博士點
-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8個
[159]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個(一級學科未覆蓋)
- 博士後
- 科研流動站20個
- 國家重點學科
- 二級學科4個
- 院系設置
- 32個學院
- 校 訓
- 自強不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校 歌
- 《上海大學校歌》
- 校慶日
- 5月27日
- 地 址
-
寶山校區:上海市寶山區上大路99號
延長校區:上海市靜安區延長路149號
嘉定校區:上海市嘉定區城中路20號
日本校區:東京都新宿區百人町1-1-3 [156-157] - 院校代碼
- 10280
- 主要獎項
-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截至2020年5月)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截至2020年5月)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4項(截至2020年5月)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54項(截至2020年5月)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9項(截至2020年5月) 展開- 主要獎項
-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截至2020年5月)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截至2020年5月)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4項(截至2020年5月)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54項(截至2020年5月)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9項(截至2020年5月)
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09年度) 收起
- 知名校友
-
楊雄裏
孫晉良
林國強
王生洪
郭本瑜 展開
上海大學歷史沿革
編輯上海大學民國時期
- 上海大學(1922-1927)
1922年3月18日,私立東南高等專科師範學校在上海閘北青島路青雲坊(今青雲路298號附近)創辦。學校的創辦者是校長王理堂、校務長陳績武、會計湯石菴,他們以提倡新文化為號召,設立了國文、英文、美術三科及附中,招收了以皖籍為主的160餘名學生。為加速培養更多的共產黨幹部,中共中央決定創辦一所幹部高等院校,中共首任總書記陳獨秀曾與李大釗等人多次醖釀籌劃。此時,正值東南高師因王理堂、湯石庵、陳績武等借學斂財、攜款私逃而引發學潮。學生成立自治會要求改組校務,欲請陳獨秀或國民黨元老於右任為校長。在國共合作背景下,中共認為請國民黨出面辦學較為有利,學生自治會接受了中共的意見。經學生代表兩次懇請和邵力子、柏烈武、柳亞子、楊杏佛、葉楚傖等國民黨要人的勸説,于右任同意接受邀請,建議把校名改為上海大學(英譯為The University of Shanghai),並親自題寫了校牌。
1922年10月23日,上海大學成立,《民國日報》刊登啓事:“本校原名東南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因東南兩字與國立東南大學相同,茲從改組會議議決變更學制,定名‘上海大學’。公舉于右任先生為本大學校長。”邵力子(當時是中共黨員)出任副校長。校舍為老式石庫門2層樓房10餘間。1923年,在李大釗推薦下,共產黨人鄧中夏任總務長(後改稱校務長),瞿秋白任教務長兼社會學系主任,校務工作主要由加入國民黨的共產黨人所主持。上海大學初設文學(分國文、英文兩組)、美術(分圖音、圖工兩組)兩科,並設普通科;經過改制,設有社會科學院(含社會學系)、文藝院(含中國文學系、英國文學系)和美術科,另外還附設中學部和俄文班。社會學系逐漸成為學校最大的系,該系以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為主。
1923年8月8日,學校召開全體教職員會議,議決組織上海大學評議會,決策全校重大事務。于右任為主席評議員,鄧中夏、瞿秋白、陳望道、邵力子、陳德徵等9人為評議員。8月11日,于右任在上大特設了董事會,孫中山任名譽校董,蔡元培、汪精衞、李石曾、章太炎、張繼、馬玉山、張靜江、邵力子、馬君武等為校董;設立校舍建築委員會,鄧中夏任委員長,張繼、邵力子為顧問。
1923年期間,孫中山、李大釗、廖仲愷、汪精衞、劉仁靜、胡漢民、戴季陶等曾來校演講。孫中山希望上大辦成“以貫徹吾黨之主張,而盡言論之職責”的革命學校,他指示:“今後要按月給上大撥辦學經費。”翌年定為國民黨黨辦大學。上海大學從不張掛當時的中華民國國旗——五色旗,迥異於滬上諸校,所用的是由國民黨黨徽和藍底白字組成的上海大學校旗,強調反對北京政府的反動統治。
上海大學章程(2張)
1924年1月,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決議,每月補助上大一千銀元。2月,學校遷至租界西摩路29號和附近時應裏(今陝西北路恆隆廣場所在地)等處民房繼續辦學,又添設英數高等補習科;學生從160人增加到400人。4月10日,校長於右任赴廣州,由邵力子代理校長。4月15日,上海大學附設平民學校開學,280多名工人學生參加開學典禮。1924年下半年,中共以上大師生為骨幹,在上海各工人集中地區開辦工人夜校,宣傳革命,發動羣眾,組織工會,培養了一批工人骨幹。10月13日,上海大學學生會成立。
上海大學臨時校舍(6張)
1926年3月22日,《民國日報》刊登《上海大學為在江灣購買地基通告》。4月9日,學校致函林伯渠、毛澤東、惲代英,請他們鼎力相助,敦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將補助上海大學建築款兩萬元剋日匯來,以便開工。
1926年10月、1927年2月和3月,為配合北伐軍進軍,舉行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部分上大師生參加了閘北、南市、滬東、滬西四個地區的起義戰鬥,後第三次武裝起義取得勝利。
1927年3月24日,上海大學行政委員會主席陳望道、中學部主任侯紹裘聯合署名發佈公告,定於四月一日起在江灣新校舍正式上課。4月1日,新校舍在江灣奎照路落成,佔地19畝,可容納學生400餘人。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上大學生參加閘北青雲路廣場集會和遊行示威,要求交還工人糾察隊槍械。4月13日,上大師生參加上海總工會召開的10萬羣眾大會,控訴反動派屠殺汪壽華等革命者的罪行;會後反動派開槍屠殺羣眾,上大學生也有傷亡。4月18日,學校在江灣新校舍召開行政委員會會議,改選陳望道為臨時主席。5月2日,軍警藉口搜查軍械,闖入上大逮捕幾十名學生,搶走學生財物。5月3日,蔣介石特指令當時的淞滬警備司令楊虎和陳羣進行查辦,國民黨軍警把師生員工全部趕走,查封學校,部分師生隨後轉入國立武昌中山大學。5月4日,江灣新校舍由國民黨軍白崇禧部駐紮。1927年5月,學校被國民黨政府強行解散。學校被封后一個多月,國民黨當局把上海大學原江灣校舍改成了國立勞動大學農學院院址。
上海大學被關閉後,國民政府教育部一直不承認上大學生的學籍,致使曾在上大就學的學生在就業、晉級等方面受到不公平待遇。1936年3月,在於右任一再交涉、反覆斡旋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追認上海大學學生的學籍,並與國立大學享有同等待遇”的議案。於是,各地上大學生紛紛成立同學會,聯絡同學辦理學籍的登記審查工作。11月又成立了上海大學同學會總會,推舉程永言為理事長,張治中為監事長,除辦理學籍登記外,還籌備覆校事宜。不久之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覆校事宜停止。
20世紀20年代的上海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參與創辦的第一所高等學校(另有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高校是渭南師範學院的説法
[145-148]
),集中眾多共產黨員,成為中共早期在上海一個重要活動據點,一批國共兩黨領導人和革命骨幹曾任職、任教、就學於此,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及南洋、日本、越南、朝鮮等地。這所革命學校以“養成建國人才,促進文化事業”為宗旨,從1922年秋到1927年春,培育了近兩千人,併為黃埔軍校和和莫斯科中山大學輸送了一大批學生。
[6-20]
注:根據上海市教委核准的《上海大學章程》和上海大學呈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申請表》,現上海大學的建校時間為1994年,歷史沿革不包括上海大學(1922-1927)。
[161-163]
- 上海大學(1941-1945)
1940年5月,汪偽國民政府教育部決定成立“上海大學籌備委員會”,勘定上海真如前暨南大學校舍為校址。
1941年7月29日,汪偽行政院通過《籌辦上海大學案》。同年,佔用遭到嚴重破壞的江灣前復旦大學校舍另建上海大學,9月30日建校。坐落於原江灣復旦大學校址、成立於1939年由日偽維新政府梁鴻志政權所辦的“維新學院”農科予以保留,單獨設置為上海大學農學院。
1942年9月19日,汪精衞批准了偽《國立上海大學組織大綱》,並宣告偽“國立上海大學”成立。趙正平任校長。學校由日偽合辦,實行校董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上海大學先後設農、法、文三個學院,農學、農藝化學、農業經濟、農林、政治、經濟、法律、國學(文哲)、日文、西文、史地十二個系及農商專修科。系日偽推行殖民地教育的重要基地。除了農學院,文、法兩院設在真如原暨南大學校址上。
1945年5月9日,日本士兵闖進江灣校園修築工事,上大師生被勒令限期離校疏散,學校的一切設施被日軍徵用。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前夕,學校停辦,日本投降後被國民政府教育部派員接收。
[140-143]
上海大學前身四校
- 上海科學技術大學
1958年5月19日,中共上海市委決定,“上海科學技術大學”由中國科學院上海辦事處(後改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負責籌建和主辦,受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領導。5月23日,籌備上海科學技術大學委員會成立。9月,經上海市委批准、教育部同意,籌建中的科技大學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分校”的名義對外招生,首屆新生委託其他高校代培兩年。
1959年5月,郭沫若為學校題寫了校名。5月19日,市委批覆同意將歐陽路221號作為學校的臨時校址(校舍暫與上海機電設計院共用),同時確定正式校址放在科學衞星城嘉定。7月1日啓用校印。9月4日,市委任命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長周仁為上海科技大學首任校長。9月14日,學校正式掛牌。上海科學技術大學是上海市地方院校,建校初期的原子能系、無線電電子學系、技術物理系、力學系、化學冶金及物理冶金系、元素有機化學系、硅酸鹽化學及工學系、生物物理化學系等8個系科由中科院在滬各研究所幫助創建,部分系主任曾由中科院在滬研究所所長或副所長兼任。
原上海科技大學(80張)
1966年2月,中共上海市委批覆市委教育衞生部,統一在安徽省歙縣雄村、航埠、山灣3個自然村選址創辦上海理工學院(對外稱青年耕讀學校),由上海科技大學、上海工學院和上海師範學院3所地方院校負責籌建。翌年12月,上海市革委會命令停建。之後,大部分已建成的校舍連同部分固定資產均無償贈送給當地人民公社。從上海抽調去的教職工在“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返回原校。
[22-23]
1966年9月,生物物理化學系從天津師範學院和河北大學接收了學校第一批外國留學生,即5名越南來華留學生;因“文革”不能正常學習,經教育部安排,這批留學生11月離校回國。
1968年9月,學校從科技系統(時稱上海市革命委員會科學技術組)劃出,改為隸屬文教系統(時稱上海市革命委員會文教組),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脱離關係。
1973年1月,生物物理化學系調入上海化工學院(今華東理工大學)。
1978年7月,學校與科技系統恢復聯繫。同年,開始招收研究生。
1981年,上海科技大學劃歸上海市高等教育局管理,並被確立為上海市屬重點大學。
1981年11月26日,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一,首個博士點學科為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1988年,上海科技大學被國家教委列為用英語教學招收外國來華留學博士生的首批試點單位;翌年2月,受國家教委委託,招收巴基斯坦來華博士生7名。
至1993年12月,上海科大校園面積328.098畝。
- 上海工業大學
1978年,開始招收研究生。
1979年1月,恢復上海工學院原建制,成立上海工業大學。此後,工大被確立為上海市屬重點大學。
上海工業大學(15張)
1983年1月,錢偉長出任上海工業大學校長。12月,上海工業大學接收轉學而來的第一位博士生,導師錢偉長。
1984年,固體力學獲得全國第二批博士學位授予權。
1991年,學校獲批設立首個博士後流動站——固體力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1992年,上海工業大學科技園區(今上海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創建。
至1993年12月,上海工大校園面積517.5畝。
- 上海大學
1959年3月5日,上海中國畫院(籌)附設中等美術學校成立,同年5月改為上海市美術學校;1960年9月升格為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本科建制,設中國畫、油畫、雕塑、工藝美術四個系,另設中專部,又招收預科班。1962年8月,大部分預科學生併入上海市輕工業學校和上海紡織工業學校。1963年至1965年,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上海市美術訓練班、上海市美術學校三校並存。1965年7月,上海市美專唯一一屆本科生畢業;同年8月,油畫系、雕塑系全部教師調入上海油畫雕塑創作室(今上海油畫雕塑院),學校重新改為中專建制的上海市美術學校。
1978年11月,上海師範大學儀表電子分校(1980年改稱華東師範大學儀表電子分校)、上海科技大學分校、上海外國語學院分院建立。12月,上海機械學院輕工分院、復旦大學分校建立。
上海大學新閘路校區(14張)
1993年3月17日,楊德廣出任上海大學校長。4月,上海法律高等專科學校併入上海大學,與上海大學文學院法律系合併成立上海大學法學院,該學院管理體制仍歸上海市政法委領導。9月,隨着佔地144.645畝的梅隴校區(今上海戲劇學院蓮花路校區)建成,上海大學商學院和上海大學國際商業學院合併成立上海大學國際商學院。
至1994年5月,上海大學7個校區佔地總面積293.53畝。
- 上海科技高等專科學校
1959年2月,上海計算技術學校創建,是由原上海市復旦中學高中部改建而來的中專,臨時校址設在復旦中學,同年10月改為上海第二科學技術學校。首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是馬憶冰。
1960年2月,上海第二科技學校全部遷入嘉定東門新校址。1961年2月和7月,上海電子學校和上海計量學校先後併入。1968年4月,更名為上海科學技術學校。
1970年11月,與上海儀表電訊工業半工半讀專科學校、上海醫療器械工業專科學校、上海無線電工業學校在嘉定東門校址合併成立上海電子專科學校。1975年5月,更名為上海市儀表電訊工業局“七·二一”工人大學。
1978年6月,復辦上海第二科學技術學校。10月,市教衞辦批覆同意將學校改製為上海科學技術大學分部。
1981年12月,更名為上海科技專科學校。1993年2月,更名為上海科技高等專科學校。
至1994年5月,上海科專校園面積127.5畝。
上海大學合併之後
1994年5月27日,上海工業大學、上海科學技術大學、上海大學、上海科技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為新的上海大學,並舉行成立大會,首任校長是錢偉長。四校合併時,江澤民為新上海大學題寫校名。新上海大學成立後,原上海工大校址成為上海大學延長校區;原上海科大校址成為上海大學嘉定校區;原上海科專校址成為上海大學嘉定東校區;原上海大學7個校區歷經變遷,保留新閘路教學點。
1994年7月,學校與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合作舉辦的上海大學悉尼工商學院成立。
1996年12月,上海大學通過“211工程”部門預審,翌年12月通過“211工程”建設立項可行性論證,上海大學“211工程”建設由此全面啓動。
1997年6月,經上海市教委研究同意,上海大學猶他科技學院變更為上海師範大學猶他科技學院。
1999年9月12日,舉行上海大學寶山校區(佔地1500畝,不含待徵地500畝)啓用暨開學典禮。
溯園——上海大學(1922-1927)(17張)
2006年,學校與法國技術大學集團合作舉辦的上海大學中歐工程技術學院成立。
2009年,與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簽約,列入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2010年4月,被教育部評為50所“2009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之一。6月,被教育部列入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名單。
2012年5月,上海大學與寶山區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6月,學校與中國科學院長三角地區研究院所簽署全面合作協議,翌年起雙方聯合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12月,學校與中國藝術研究院簽署合作協議。
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與上海市政府簽署《關於共建上海大學的協議》。7月,入選首批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10月25日,上海大學研究生院成立。
2014年6月15日,學校與加拿大温哥華電影學院合作舉辦的上海温哥華電影學院成立。8月1日,原上海大學巴士汽車學院院址改建的上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浦東校院正式啓用。10月23日,學校舉行溯園·上海大學(1922-1927)落成儀式。
2015年7月5日,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在原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的基礎上成立。9月,學校與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中國報告文學學會、中華文學基金會簽署合作共建上海大學中國創意寫作中心協議。
2016年6月,被列為“十三五”期間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8月,入選首批50所“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之一。12月11日,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在原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的基礎上成立。12月13日,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委員會上海研究培訓基地落户上海大學。
2017年9月,入選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11月,學校獲評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2018年6月19日,教育部辦公廳批准終止上海大學與加拿大布魯克大學合作舉辦會計學碩士學位教育項目。11月,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上海大學“中華古詩文吟誦和創作基地”入選。
[26-27]
2019年1月,上海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7月,上海大學與中國能源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就氫能源、環境技術等領域產學研合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9月,上海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學院揭牌成立。9月,上海大學與泰國宋卡王子大學普吉校區簽署漢語國際教育碩士聯合培養協議。12月,上海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揭牌成立。
[28-32]
2020年3月,上海大學紹興研究院揭牌成立。6月,上海大學醫工交叉研究院成立。10月16日,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確定為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10月29日,上海大學電影藝術研究中心成立。11月16日,上海大學全景智能影像研究院成立。
[33-38]
2021年11月,教育部公佈首批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共認定1011個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上海大學有5個項目名列其中
[151]
。12月,上海微電子產業學院入選首批現代產業學院公示名單。
[152]
2022年2月14日,入選第二輪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158]
[160]
8月,成為中國技術創業協會校企融合專業委員會會員。
[169]
9月,上海大學裏斯本學院揭牌。
[170]
9月20日,上海大學佛教思想史暨人間佛教學研究院成立。
[171]
9月,上海大學舉行本科生書院成立儀式。建校百年之際,上海大學成立了偉長書院、秋白書院、宏嘉書院、青雲書院、泮池書院、文薈書院、日新書院、閎約書院、自強書院、尚理書院、溯微書院、絲路書院共12家本科生書院。
[172]
上海大學學術研究
編輯上海大學科研平台
據2022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國家科技部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國家發改委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共建)、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方實驗基地(共建);國家教育部3個重點實驗室、2個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際聯合實驗室、1個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及1個批准備案建設的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1個國家文物局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研究基地、1個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民政部政策理論研究基地、1個國家語委語言文字推廣基地、1個國家文物局文物研究中心以及1個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國際禁毒政策中心等67個省部級及以上基地平台。
[82]
[164]
國家重點實驗室(含培育基地) | |
省部共建特種光纖與光接入網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特種光纖與光接入網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有機複合污染控制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 |
特種光纖與先進通信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海洋智能無人系統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合) | |
TFT-LCD關鍵材料及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共建單位) | |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學術研究基地 |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方實驗基地 | |
先進鋼鐵材料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方實驗基地 | |
”111計劃“創新引智基地 | |
現代冶金與材料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集成計算材料與材料基因組創新引智基地 |
複雜網絡化系統智能測控與應用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教育部備案) | ||
上海大學土耳其研究中心 | ||
上海市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特種光纖與光接入網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能源作物育種與應用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智能製造及機器人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電站自動化技術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能源工程力學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鋼鐵冶金新技術開發應用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高温超導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現代冶金與材料製備重點實驗室 | - |
上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上海平板顯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上海資源環境新材料及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上海智能無人艇系統工程技術中心 | - | - |
上海市專業技術服務平台 | ||
有機光電顯示設計與製造專業技術服務平台 | 功能納米材料中試技術服務平台 |
上海高等教育內涵建設“085工程”項目 | 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諮詢研究基地 | |||
轉型期長三角都市圈文化價值變遷研究 | 文化繁榮與社會發展決策諮詢研究基地 | |||
上海市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
上海大學中國城市新移民問題研究中心 | ||||
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 | ||||
上海發展戰略研究所李友梅工作室 | 電影產業與中國故事創新研究基地 | 都市美術資源與公共文化研究基地 | ||
上海市協同創新中心 | ||||
特大城市社會治理協同創新中心 | 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 | |||
上海新材料及應用協同創新中心 | - | |||
上海高校E-研究院 | ||||
社會學E-研究院 | 現代力學E-研究院 | |||
上海高校智庫建設項目 | 上海高校人文藝術創新工作室 | |||
基層治理創新研究中心 | 影視與新媒體創意製作工作室 | |||
上海高校重點實驗室 | ||||
有機複合污染分析與控制 | 智能裝備技術 | 材料微結構調控及能量轉換 | ||
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
能源動力重大裝備關鍵材料 | ||||
校級公共服務平台 | ||||
上海市科委批准成立的研究機構 | ||||
上海市電子物理研究所 | 上海射線應用研究所 | 上海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 | ||
上海機器人研究所 | 上海市上大多媒體應用技術研究中心 | 上海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所 | ||
上海市非線性科學活動中心 | 上海材料基因組工程研究院 | - | ||
上海市教委批准成立的研究機構 | ||||
上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 ||||
上海市老齡委批准成立的研究機構 | 獨立法人研究機構 | |||
與上海市黨建研究會共建的校級研究機構 | 與上海市委組織部共建的校級培訓機構 | |||
與政府部門合作共建的校級研究機構 | ||||
上海大學上海合作組織公共外交研究院 | 上海大學上海會展研究院 |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 | 上海大學文化遺產保護基礎科學研究院 | 上海大學公共人力資源研究所 |
學校還有各類研究所、研究中心100多個,並建有國家大學科技園(現為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閘北園組成部分)。
上海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0年底,上海大學圖書館由寶山校區的校本部圖書館、錢偉長圖書館,延長校區的文薈圖書館和嘉定校區的聯合圖書館四個分館組成;擁有紙本文獻407萬餘冊,當年訂購紙質中文報刊1312種,外文報刊119種;訂購數據庫81種,電子期刊6.8萬餘種,電子書749萬餘種;提供中國知網(CNKI)、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超星電子書、新東方多媒體學習平台、Web of Science、Wiley Online Library、Science Direct, Elsevier(SD)、Springer Link等數據庫。
[98-99]
- 學術刊物
上海大學學報(6張)
《上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年創刊,綜合性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期刊,由1978年創刊的原《上海科技大學學報》和1979年創刊的原《上海工業大學學報》合併而成,雙月刊。
[100]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12月創刊,綜合性人文類社科類學術期刊,四校合併後改為1994年創刊,2012年更正卷數、總期數恢復為1984年創刊,雙月刊。
[101]
《自然雜誌》,1978年5月創刊,學術性科普類刊物,雙月刊。
《社會》,1981年10月創刊,原是大眾普及型讀物,2005年改版成社會學專業期刊,雙月刊。
《秘書》,1983年8月創刊,國內創刊最早的秘書類專業期刊,雙月刊。
《應用科學學報》,1983年創刊,2008年由綜合性期刊轉變為專業性期刊,內容範圍收縮到與信息科學和工程有關的領域,雙月刊。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1980年創刊,應用數學和力學(英文版)期刊,月刊。
《應用數學與計算數學學報》,1987年1月創刊,專業性期刊,從2012年起改為季刊。
[102]
《Advances in Manufacturing》,前身是1997年6月創刊的《上海大學學報(英文版)》,2012年更為現名,並由綜合性期刊改版成專業性期刊,涵蓋冶金、機械製造、材料等先進製造領域,季刊。
[103]
上海大學科研成果
上海大學(48張)
上海大學辦學條件
編輯上海大學學科建設
校園景色(29張)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力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冶金工程、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社會學、中國語言文學、電氣工程、新聞傳播學、環境科學與工程、中國史、世界史、物理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
[105]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數學、物理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世界史、管理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藝術學理論、美術學、設計學、戲劇與影視學、新聞傳播學、社會學、力學、應用經濟學
[106]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一級學科未覆蓋):思想政治教育、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數學、物理學、化學、統計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中國史、世界史、外國語言文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法學、政治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學、藝術學理論、美術學、設計學、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建築學、土木工程、軟件工程、社會學、力學、核科學與技術、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統計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藥學
[107]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金融、國際商務、法律、社會工作、漢語國際教育、翻譯、新聞與傳播、工程管理、工商管理、會計、圖書情報、藝術、體育、文物與博物館、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能源動力、土木水利、生物與醫藥、藥學
學科評估
序號 | 一級學科代碼 | 一級學科名稱 | 評估結果 | 位次百分位 |
---|---|---|---|---|
1 | 0303 | 社會學 | A- | 5%~10% |
2 | 1304 | 美術學 | A- | |
3 | 0305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B+ | 10%~20% |
4 | 0503 | 新聞傳播學 | B+ | |
5 | 0701 | 數學 | B+ | |
6 | 0801 | 力學 | B+ | |
7 | 0802 | 機械工程 | B+ | |
8 | 0805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B+ | |
9 | 1303 | 戲劇與影視學 | B+ | |
10 | 0202 | 應用經濟學 | B | 20%~30% |
11 | 0501 | 中國語言文學 | B | |
12 | 0702 | 物理學 | B | |
13 | 0806 | 冶金工程 | B | |
14 | 0810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B | |
15 | 0811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B | |
16 | 0812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B | |
17 | 0830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B | |
18 | 1201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B | |
19 | 1205 |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B | |
20 | 1305 | 設計學 | B | |
21 | 0502 | 外國語言文學 | B- | 30%~40% |
22 | 0603 | 世界史 | B- | |
23 | 0814 | 土木工程 | B- | |
24 | 0835 | 軟件工程 | B- | |
25 | 1202 | 工商管理 | B- | |
26 | 0301 | 法學 | C+ | 40%~50% |
27 | 0602 | 中國史 | C+ | |
28 | 0703 | 化學 | C+ | |
29 | 0808 | 電氣工程 | C+ | |
30 | 0809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C+ | |
31 | 0817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C+ | |
32 | 0101 | 哲學 | C | 50%~60% |
33 | 0710 | 生物學 | C | |
34 | 0714 | 統計學 | C | |
35 | 0804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C | |
36 | 0201 | 理論經濟學 | C- |
上海大學師資力量
據2022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專任教師3471人,其中正高級790人、副高級109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664人。現有全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6人,雙聘院士17人,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海外院士17人;國家級中青年領軍人才87人,國家級青年人才64人,藝術類人才10人,省部級中青年領軍人才214人,省部級青年人才165人。
[164]
國家級領軍人才:陳立羣、陳偉、程恭讓、丁虎、董瀚、高彥峯、顧輝、郭曉川、吉永華、李輝、盧世剛、羅宏傑、羅均、彭晨、齊俊桐、錢晉武、任忠鳴、施利毅、孫偉平、汪小帆、王剛、吳明紅、謝少榮、徐樹公、曾成鋼、曾軍、翟啓傑、張登松、張海東、張建華、張田忠、張文宏、張新鵬、趙春華、鎮璐、鍾雲波、周全
[175]
上海市領軍人才:蔡傳兵、李春芳、錢光人、汪大偉、汪敏、王卿文、謝少榮、陳立羣、狄勤豐、費敏鋭、李莉、李謙、李友梅、羅宏傑、羅均、施利毅、孫偉平、汪小帆、王廷雲、吳明紅、翟啓傑、張海東、張建華、張文宏
[177]
曙光學者:安平、曹世勳、陳璽、陳雨、程晉榮、丁虎、方勇、焦正、康麗英、李春芳、李紅、李輝、李喜峯、劉雲啓、羅均、龐拂飛、彭豔、蒲華燕、任偉、沈禮權、孫麗寧、童維勤、吳明紅、肖俊傑、謝少榮、曾祥龍、張海嬌、張建華、張俊乾、張田忠、張新鵬、鍾雲波、周全、朱曉錦、鄒星禮
[178]
土木工程專業學科基礎課教學團隊 | 國家級/市級 | |
社會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 李友梅 | 國家級/市級 |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 | 市級 | |
大學物理教學團隊 | 辛子華 | 市級 |
工科專業基礎力學教學團隊 | 市級 | |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 鞠魯粵 | 市級 |
數控測量技術教學團隊 | 張萍 | 市級 |
上海大學院系專業
據2022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32個學院,開設9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等學科門類。
[164]
[179]
本科專業 | 學院 |
---|---|
哲學 | |
思想政治教育 | |
經濟學 | |
金融學 |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
法學 | |
知識產權 | |
社會學 | |
社會工作 | |
漢語言文學 | |
漢語國際教育 | |
歷史學 | |
漢語言 | |
英語 | |
法語 | |
日語 | |
新聞學 | |
廣播電視學 | |
廣告學 | |
網絡與新媒體 | |
會展 |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
應用物理學 | |
應用化學 |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
理論與應用力學 | |
土木工程 | |
工業工程管理學 | |
機械工程 |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
機械電子工程 | |
工業設計 | |
智能製造工程 |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
自動化 | |
機器人工程 | |
包裝工程 | |
材料物理 | |
冶金工程 | |
金屬材料工程 | |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材料設計科學與工程 | |
電子信息工程 | |
通信工程 |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
人工智能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
智能科學與技術 | |
網絡空間安全 |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
環境工程 | |
生物醫學工程 |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
生物工程 | |
生物製藥 | |
管理科學 |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
工程管理 | |
工商管理 | |
會計學 | |
財務管理 | |
人力資源管理 | |
物流管理 | |
檔案學 | |
信息資源管理 | |
考古學 | |
音樂表演 | |
音樂學 | |
表演 | |
戲劇影視文學 | |
廣播電視編導 | |
戲劇影視導演 | |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 | |
動畫 | |
影視攝影與製作 | |
數字媒體技術 | |
電影製作 | |
美術學 |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
[180]
|
繪畫 | |
雕塑 | |
中國畫 | |
實驗藝術 | |
藝術設計學 | |
視覺傳達設計 | |
環境設計 | |
產品設計 | |
工藝美術 | |
數字媒體藝術 | |
藝術與科技 | |
建築學 | |
城鄉規劃 |
上海大學教學建設
國家級精品課程:檔案學導論、土木工程概論
省級精品課程 |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 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 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 | 社會學概論 |
傳播學概論 | 電路 | 材料工程網絡系列課程 | 材料及成形技術 | |
運動控制系統 | 大學物理 | 計算機文化和應用技術 | 數學分析 | |
汽車營銷實務 | 通信原理 | 高等數學 | 影視美學 | |
基礎會計學 | 土力學 | 藝術概論 | 理論力學 | |
廣播新聞學 | 統計學 | 文學導論 | 網絡營銷 | |
數字信號處理 | 人力資源管理 | 魯迅精讀 | 大學網球 | |
羽毛球 | 精度設計、檢測及應用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 計算機系統結構與並行處理 |
教育部國家級特色專業:美術學、金屬材料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公共藝術實驗教學中心、力學實驗教學中心、工程訓練中心
上海大學建立了以學分制、選課制、短學期製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正在推進以按大類招生和通識教育培養為突破口的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學校擁有國家試點學院(錢偉長學院),是教育部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首批高校之一,是中宣部、教育部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高校之一,2009年學校被教育部評為首批50所“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之一,2016年被教育部評為首批50所“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之一。
[5]
上大學子先後在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中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RoboCup機器人世界盃賽、JA中國大學生全球商業挑戰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男子排球比賽等競賽中獲得一等獎或冠軍,在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全國大學生挑戰杯比賽、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等競賽中獲得佳績。
上海大學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5月31日,學校已與51個國家和地區的210所大學或機構簽署校際合作協議。在校就讀的外國留學生4532人,其中學歷生1872人。學校被教育部評為來華留學示範基地單位。
學校建有4箇中外合作辦學學院,並已與北美洲、歐洲、亞洲等地區的大學合作建立了5所孔子學院。學校與中國科學院長三角地區研究院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寶山區人民政府等單位開展了包括科學研究、人才培養、隊伍建設在內的全面合作。
[5]
2021年6月21日,上海大學名譽教授聘任儀式在該校樂乎新樓學海廳舉行,圖靈獎獲得者、美國康奈爾大學計算機系的約翰·霍普克羅夫特(John Hopcroft)教授受聘上海大學名譽教授,並在聘任儀式後舉行了學術報告。
[144]
上海大學所獲榮譽
上海大學社會評價
排名 | 年度 | 大陸 | 世界 |
---|---|---|---|
62 | 801-1000 | ||
36 | 563 | ||
41 | - | ||
武書連中國大學排名 | 44 | - | |
中國校友會網中國大學排名 | 65 | - | |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 | 2020 | 301-400 | |
“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 | 2020 | - | |
QS世界大學排名 | 16 | 387 |
上海大學文化傳統
編輯上海大學形象標識
校風:求實創新
[133]
校徽
上海大學校徽呈白玉蘭(上海市花)的形狀。花托為字母“U”形,是大學(University)的意思。右花瓣形如海鷗,又是字母“S”,是上海(Shanghai)的象徵。左花瓣為數字“1”,表示學校要爭創第一的決心。校徽由藝術家徐光夫先生設計。
[134]
校歌
《上海大學校歌》歌譜(2張)
上海大學校歌 吳仁援詞 徐景新曲 |
一個共同的昨天,長江邊我們奠基打樁;一個共同的明天,東海上我們託舉朝陽。 只因為一個共同的今天: 自強、自強,我們鍛造共和國的鋼樑。 一個共同的尋覓,知識讓我們張開翅膀;一個共同的目標,信念使我們步伐鏗鏘。 只因為一個共同的誓言: 自強、自強,我們奏出新時代的交響。 自強!自強!不息的自強! |
上海大學社團活動
據2020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上海大學有130個學生社團
[137]
,分為學術類、科技類、文學類、服務類、藝術類、體育類、就業創業類7大類。2006年整合成立的上海大學藝術總團,囊括大學生交響樂團、室內吹奏樂團、打擊樂團、民族樂團,合唱團、鋼琴協會、舞蹈團、風信子詩社、書畫篆刻研究會等九大藝術社團。
上海大學現任領導
編輯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
黨委副書記、校長 | |
黨委副書記 |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
副校長 | |
黨委常委、總會計師 | |
黨委常委 |
上海大學傑出校友
編輯徐彬 | - |
姓名 | 備註 |
---|---|
神經生物學家、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院長,長春理工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名譽院長,1963年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生物物理化學系 | |
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64年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化學系 | |
產業用紡織材料及複合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原上海市紡織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現上海大學複合材料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科協副主席,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1965年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化學系 | |
酶工程專家、全國SOD產業聯盟理事長,原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院長,1964年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生物物理化學系 | |
計算和應用數學家、教育家,原上海科技大學副校長、校長,上海大學原常務副校長,上海師範大學數理學院博士生導師、名譽院長,1965年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數學系 | |
分子生物學家,1964年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生物物理化學系 | |
機械電子工業教授,博士生導師,前上海大學副校長、校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1964年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工程力學系 | |
胡金豪 | 前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黨委書記、副台長,1975年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無機材料專業 |
歷任上海工業大學教授、校長助理、副校長,上海大學教授、副校長,國家科委科技司副司長,教育部科技司司長,國務院研究室社會發展研究司司長,中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專家委員會秘書長等職,1985年博士畢業於上海工業大學固體力學專業 | |
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1986年畢業於上海工業大學環境監測專業 | |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黨委書記,1986年至1987年在上海科技大學化學化工系在職進修研究生課程 | |
曾任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黨委副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1982年畢業於上海工業大學鋼鐵冶金碩士 | |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所長、黨委副書記,1982年畢業於上海機械學院輕工分院機械製造專業 | |
教育家、科學家,曾任上海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上海市委統戰部部長、原上海大學校長、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復旦大學校長等職,1965年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工程力學系 | |
曹家麟 | 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原上海電力大學院長,1977年畢業於上海機械學院電機系電磁測量技術及儀表專業 |
歷任上海科技大學材料科學系系副主任、上海大學團委書記、上海大學黨委辦公室主任、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黨委書記、上海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等職,1991年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材料科學系 | |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原上海師範大學黨委書記,1975年畢業於上海機械學院機械系 | |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原黨委書記,1992年博士畢業於上海工業大學力學專業 | |
南昌大學教授,營養與食品衞生學博、碩士生導師,有機化學碩士生導師,1988年碩士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有機化學專業 |
姓名 | 備註 |
---|---|
曾任中國石化集團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董事長、中國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會理事長,1968年畢業上海科技大學理化系放射化學專業 | |
張林儉 | 上海市企業聯合會原會長,上海儀電控股(集團)公司原董事長,1968年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無線電專業 |
易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裁,1990年畢業於上海工業大學機械系 | |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科技獎勵評審專家,上海城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兼總工程師,上海大學力學系博士 | |
張維華 | 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1983年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分校電信技術專業。 |
百聯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上海大學研究生學歷 | |
上海城建集團原董事長,上海實業城市開發集團董事局原主席,上海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原會長,1992年畢業於上海大學經濟管理專業 | |
上海英達國際人才有限公司董事長,1984年畢業於上海工業大學機械系 | |
胡逢康 | 縱領電子(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1982年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 |
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CEO,1982年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電子儀器及測量技術專業 | |
太德勵拓集團董事長,1990年畢業於上海工業大學電機工程專業 | |
何志明 | 新航星集團董事長,1984年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 |
高宏久 | 前景域集團副總裁,1983年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學院分院 |
彭宏陵 | 香港宏馬集團董事長,1983年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學院分院 |
顧紅蕾 | 恆源祥集團黨委副書記,2000年畢業於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新聞傳播系 |
上海麥考林國際郵購有限公司CEO,1992年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新聞系 | |
顧春林 | 上海港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本科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 |
前上海快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87年畢業於上海工業大學 | |
黎根發 | 上置集團副總裁,1984年畢業於上海工業大學工業自動化專業 |
何其華 | 英國中華總商會常務副主席,英國上海商會主席,1988年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 |
三五互聯(中國頻道)CEO,1988年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計算機系 | |
廖建偉 | 上海興安得力軟件有限公司總經理,1990年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計算機系 |
王文海 | 寶信軟件公司董事長,畢業於上海工業大學工業自動化專業 |
王建明 | 三一重工集團副總裁,本科畢業於上海工業大學 |
錢文明 | 上海博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1995年博士畢業於上海大學自動化專業 |
龔其恩 | |
江燕 | 上海市建築科學研究院科技開發部經理、研發中心主任,1987年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化學系高分子專業 |
全國勞動模範,上海亞太計算機信息系統有限公司總裁,1982年畢業於上海工業大學計算機專業 | |
林野 | 曾任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華東分部主任、華東電網有限公司總經理,1977年畢業於上海機械學院電機系電磁測量技術及儀表專業 |
餘建國 | 上海維賽特網絡系統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1985年畢業於上海大學文學院 |
姓名 | 備註 |
---|---|
上海市首屆東方大律師,1983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分校法律專業 | |
上海市首屆東方大律師,1983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分校法律專業 | |
上海市首屆東方大律師,1983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分校法律專業 | |
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1983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分校法律專業 | |
知識產權律師,大連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1975年畢業於上海機械學院鋼鐵冶金專業 |
姓名 | 備註 |
---|---|
電視節目主持人、話劇導演,1998年在上海大學中國電影史專業研究生班畢業 | |
電視節目主持人、製片人、財經評論員,1981年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精密機械專業 | |
電視節目主持人、製片人、財經評論員,2002年碩士畢業於上海大學產業經濟學專業 | |
原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學術部主任、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院長,1983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分校 | |
青年作家、導演,2002年考入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2005年休學,2007年復學,2008年本科肄業 | |
許傑 |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198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分校秘書專業兩年制大專 |
油畫家,文化實業家,導演,1965年畢業於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油畫訓練班 | |
畫家,原上海油畫雕塑院院長、上海大學美術學院院長,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1965年畢業於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油畫系 | |
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1986年畢業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 | |
王國平 | 電視藝術家,全球旅遊視頻網總裁,1985年畢業於上海大學文學院 |
動畫導演、製片、編劇,1996年畢業於上海大學廣告專業 | |
國家一級導演,上海廣播電視台、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1999年入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在職研究生班學習 | |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建築系本科生,2022年代表中國隊在第九屆國際摺紙奧林匹克(IOIO IX)中獲得季軍
[167]
|
- 參考資料
-
- 1. 上大校史-上海大學 .上海大學[引用日期2021-11-28]
- 2. 上海市高等學校概況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2018-03-21[引用日期2020-05-06]
- 3. 長寧區志 第三十四編文化 第二章文化藝術團體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2001-12-20[引用日期2020-05-06]
- 4. 上海市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名單 .中國上海.2017-08-17[引用日期2020-05-07]
- 5. 學校簡介 .上海大學[引用日期2020-05-04]
- 6. 上海專業志 高等教育志 第一編管理 第三章管理體制 節 第二節校內管理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2018-03-21[引用日期2021-02-17]
- 7. 第一節 解放前創辦的高等農業院校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2003-11-17[引用日期2021-02-17]
- 8. 瞿秋白的上海剪影 .搜狐.2016-07-12[引用日期2017-06-20]
- 9. 革命年代的政治文化上海大學社會學系研究(1922--1927) .道客88.2015-01-09[引用日期2017-06-20]
- 10. 國共合作旗幟下的上海大學 .網易.2010-07-28[引用日期2016-04-23]
- 11. 聆聽紅色印記 來靜安看上海大學遺址 .東方網.2017-12-18[引用日期2017-12-27]
- 12. 一、革命風暴中孕育誕生 .上海市地方誌.2003-06-23[引用日期2016-05-20]
- 13. 上海大學 .上海市地方誌[引用日期2014-06-04]
- 14. 20世紀20年代上海大學精神的傳承與弘揚 .上海大學檔案館.2014-05-20[引用日期2017-06-13]
- 15. 八十年前的上海大學 .上海檔案信息網.2011-11-29[引用日期2017-06-15]
- 16. 上海大學的陝西籍師生 .上海大學校報電子版.2010-03-15[引用日期2017-06-23]
- 17. 走向社會,參加鬥爭 .上海地方誌[引用日期2018-01-20]
- 18. 于右任與上海大學 .各屆網.2012-04-20[引用日期2018-01-21]
- 19. 歷史上的今天 3月18日 .中國網.2016-03-18[引用日期2018-02-28]
- 20. 論國民黨與上海大學的關係--《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4期 .道客巴巴[引用日期2018-04-12]
- 21. 【附件-專業申報材料與審議意見.rar】 .上海大學教務處.2020-07-20[引用日期2020-12-09]
- 22. 高等教育志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 . .2018-03-21[引用日期2020-01-11]
- 23. 上海通志 第三十五卷教育 第二章學校 節 第五節 高等學校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2008-07-/9[引用日期2020-01-11]
- 24. 上海電子儀表工業志 第七編教育 第二章學校選介 節 第一節 高等專科學校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2002-12-25[引用日期2020-02-27]
- 25. 上海輕工業志 第六編職工 第二章職工教育 節第一節 文化技術教育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2003-12-30[引用日期2020-12-09]
- 26.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批准部分中外合作辦學 機構和項目終止的通知 .教育部[引用日期2018-07-06]
- 27. 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55所高校入選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18-11-17]
- 28. 中泰兩所高校簽署協議聯合培養漢語碩士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9-28]
- 29. 上海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舉行合作交流會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上海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8-03]
- 30. 上海大學與中國能源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上海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8-03]
- 31. 上海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學院揭牌成立 .科學網[引用日期2019-09-09]
- 32. 上海大學成立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 林毅夫任名譽院長 .中新網[引用日期2019-12-26]
- 33. 上海大學紹興研究院揭牌成立 .上海大學新聞網.2020-03-18[引用日期2020-05-08]
- 34. 上海大學成立醫工交叉研究院 .新浪[引用日期2020-06-07]
- 35. 國家知識產權局 教育部關於確定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範高校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0-11-02]
- 36. 國家知識產權局 教育部關於確定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範高校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11-01]
- 37. 馬可·穆勒在温影大師班開講,受邀為上海大學特聘教授及藝術總監|界面新聞 · 快訊 .界面網[引用日期2020-10-30]
- 38. “上海大學全景智能影像研究院”成立 探索精準影像、智能診療領域學科共建-中新社上海 .中新網上海[引用日期2020-11-17]
- 39. 大專院校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2003-12-30[引用日期2019-02-21]
- 40. 上海電子儀表工業志 第七編教育 第二章學校選介 節 第一節 高等專科學校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2002-12-25[引用日期2020-12-09]
- 41. 從上海美校到上大美院(1959—1993) .上海大學人事處[引用日期2018-06-26]
- 42. 《“文革”期間的上海科大》 .上海大學檔案館.2012-04-09[引用日期2017-06-09]
- 43. 《改革開放後的上海科大》 .上海大學檔案館.2012-04-10[引用日期2016-03-10]
- 44. 後勤服務 .上海大學檔案館.2012-04-20[引用日期2017-06-08]
- 45. 第一批外國留學生 .上海大學檔案館.2012-04-09[引用日期2017-07-22]
- 46. 創建上海工學院 .上海大學檔案館.2012-02-28[引用日期2017-06-10]
- 47. 《工大第一批研究生》 .上海大學檔案館.2012-03-08[引用日期2016-03-10]
- 48. 《工大第一位博士研究生》 .上海大學檔案館.2012-03-08[引用日期2016-03-14]
- 49. 沿革 .上海市地方誌[引用日期2017-06-05]
- 50. 歷史沿革 .上海大學法學院.2016-03-01[引用日期2016-05-01]
- 51. 《上海大學成立》 .上海大學檔案館.2012-04-26[引用日期2017-05-31]
- 52. 《學院的變遷》 .上海大學檔案館.2012-04-27[引用日期2017-05-31]
- 53. 《上大五週年校慶》 .上海大學檔案館.2012-05-23[引用日期2017-06-03]
- 54. 《上海大學(1983.5—1994.5)》 .上海大學檔案館.2012-04-26[引用日期2017-06-14]
- 55. 《上大校園》 .上海大學檔案館.2012-05-04[引用日期2017-06-03]
- 56. 科技二校的誕生 .上海大學檔案館.2012-06-06[引用日期2016-03-08]
- 57. 丹心書汗青 夕陽映後人——訪首任校長馬憶冰 .上海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校友網.2015-10-10[引用日期2017-06-10]
- 58. 九層之台 起於累土——憶學校創建之初 .上海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校友網[引用日期2017-07-01]
- 59. 恢復辦學 .上海大學檔案館.2012-06-11[引用日期2017-07-01]
- 60. 上海科技高等專科學校(1959—1994) .上海大學檔案館.2012-06-06[引用日期2017-07-02]
- 61. 《國際商學院》 .上海大學檔案館.2012-06-04[引用日期2017-06-01]
- 62. 《上海大學成立》 .上海大學檔案館.2012-04-26[引用日期2018-03-05]
- 63. 1994年5月27日 新的上海大學正式成立 .人民網.2003-08-01[引用日期2016-03-08]
- 64. 上海大學大事記(一九九五) .上海大學檔案館[引用日期2016-05-15]
- 65. 學院沿革 .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引用日期2016-04-28]
- 66. “211工程”工程建設 .上海大學檔案館.2012-06-26[引用日期2016-05-01]
- 67. 上海大學新校區建設 .上海大學檔案館.2012-06-26[引用日期2016-03-11]
- 68. 七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在上海大學舉辦 .上海大學檔案館.2012-09-19[引用日期2016-03-10]
- 69. 教育部關於批准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0-06-13[引用日期2016-05-11]
- 70. 上海大學成立中國藝術產業研究院 .光明網.2011-10-18[引用日期2016-04-27]
- 71. 上海大學被教育部評為“首批來華留學示範基地” .上海大學新聞網.2013-09-04[引用日期2016-05-24]
- 72. 上海大學研究生院成立大會 .上海大學研究生院官網.2013-10-28[引用日期2017-06-04]
- 73. 溯園·上海大學(1922-1927)落成儀式舉行 .上海大學新聞網.2014-10-24[引用日期2016-03-06]
- 74. 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揭牌成立 .上海教育.2015-07-06[引用日期2016-05-16]
- 75. 當代中國文學與創意寫作論壇在校舉行與中國文聯簽署合作共建上海大學中國創意寫作中心協議 .中國校報職業院校聯展.2015-09-07[引用日期2016-04-27]
- 76.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成立大會暨馮遠院長聘任儀式隆重舉行 .上海大學.2016-12-11[引用日期2016-12-12]
- 77. 科技園區 .上海市地方誌[引用日期2018-03-14]
- 78. 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培訓基地落户上海大學 .澎湃新聞.2016-12-14[引用日期2016-12-14]
- 79. 權威發佈:“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佈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7-09-21]
- 80. 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名單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7-11-18]
- 81. 上海大學與寶山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學信網.2012-05-28[引用日期2020-04-11]
- 82. 學校簡介 .上海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18-12-14]
- 83. 上海大學首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獲科技部批准建設 .上海大學官網.2015-03-16[引用日期2015-03-22]
- 84. 上海大學科研平台概況 .上海大學[引用日期2019-09-05]
- 85. 海洋智能無人系統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正式獲批 .上海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引用日期2018-04-21]
- 86. 我校 “現代冶金與材料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入選“111計劃” .上海大學國際事務處.2017-08-09[引用日期2016-09-15]
- 87. 喜報:我校 “集成計算材料與材料基因組創新引智基地”入選國家外國專家局“111計劃” .上海大學[引用日期2016-09-15]
- 88. 國家外國專家局 教育部 關於2018年度地方高校新建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立項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外國專家局[引用日期2018-08-16]
- 89. 上海市能源工程力學重點實驗室2017年學術委員會暨學術年會在校召開 .上海大學.2017-11-20[引用日期2017-12-31]
- 90. 上海高等教育內涵建設“085”知識創新工程項目“轉型期長三角都市圈文化價值變遷研究”招聘項目博士後研究人員簡章 .上海大學.2012-03-08[引用日期2014-05-24]
- 91. “文化繁榮與社會發展”決策諮詢研究基地成立 .上海市社會科學報[引用日期2014-05-24]
- 92. 我校兩家基地被增補為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 .上海大學新聞網.2016-02-25[引用日期2016-02-25]
- 93. “上海新材料及應用產學研合作中心”正式更名為“上海新材料及應用協同創新中心”、 .上海大學科技處[引用日期2020-03-18]
- 94. “基層治理創新研究中心”入圍上海高校智庫建設項目 .上海大學.2013-10-30[引用日期2014-05-25]
- 95. 2016年招生簡章 .上海大學社會學院.2015-09-21[引用日期2018-04-19]
- 96. 四大園區分食蛋糕 新三板將成機構新戰場 .新浪.2012-09-25[引用日期2020-05-15]
- 97. 校級研究中心 .上海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處[引用日期2020-05-19]
- 98. 學校簡介 .上海大學[引用日期2017-12-27]
- 99. 本館概況 .上海大學圖書館[引用日期2020-07-14]
- 100. 期刊介紹 .《上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引用日期2020-05-20]
- 101. 期刊介紹 .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引用日期2020-05-20]
- 102. 期刊介紹 .《應用數學與計算數學學報》[引用日期2018-12-05]
- 103. 部門簡介 .上海大學期刊社[引用日期2018-04-10]
- 104. 學校概況 .上海大學[引用日期2018-06-08]
- 105. 上海大學博士後流動站招生計劃2014年 .上海大學[引用日期2014-05-26]
- 106. 上海大學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專業及考試科目 .上海大學研究生院[引用日期2016-10-26]
- 107. 上海大學2017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及考試科目 .上海大學研究生院[引用日期2016-10-26]
- 108. 關於撤銷“行政管理”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的公示 .上海大學研究生院[引用日期2018-08-09]
- 109. “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佈 .鳳凰教育.2017-09-22[引用日期2017-09-22]
- 110. 重點學科 .上海大學學科建設辦公室[引用日期2014-05-20]
- 111. 上海市重點學科名單 .中國上海[引用日期2014-05-20]
- 112. 市教委關於公佈上海高校一流學科名單的通知 .中國上海.2012-09-03[引用日期2014-05-20]
- 113. 上海大學高峯高原學科建設項目申報及推進情況 .上海大學信息公開網.2015-11-06[引用日期2016-09-20]
- 114. 上海大學 .青塔網[引用日期2019-03-20]
- 115. 國家級教學團隊 .上海教委[引用日期2014-05-26]
- 116. 2009國家級教學團隊 .上海教委[引用日期2014-05-26]
- 117. 2008年市級教學團隊 .上海教委[引用日期2014-05-26]
- 118. 2009市級教學團隊 .上海教委[引用日期2014-05-26]
- 119. 2010市級教學團隊 .上海教委[引用日期2014-05-26]
- 120. 2012市級教學團隊 .上海教委[引用日期2014-05-26]
- 121. 市教委公佈“十一五”國家級、上海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驗收結果 .上海市人民政府.2013-3-14[引用日期2014-05-21]
- 122. 精品課程 .上海大學[引用日期2014-05-22]
- 123. 滬高校49門課程入選“體育和健康教育”精品課程 .上海教育信息網.2013-07-24[引用日期2014-05-22]
- 124. 2013年度上海高校市級精品課程名單 .華禹教育網.2013-11-08[引用日期2014-05-22]
- 125. 2021QS世界大學排名 .QS中國[引用日期2020-06-17]
- 126. 泰晤士高等教育發佈2020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國125所高校上榜! .青塔.2019-09-16[引用日期2019-09-30]
- 127. USNews2020世界大學排行榜出爐,223所中國高校上榜! .青塔.2019-10-22[引用日期2019-10-23]
- 128. 又一世界大學排名發佈:國內高校北大第一 清華第二 國科大第三 .青塔.2019-08-10[引用日期2019-09-30]
- 129. 武書連2020年中國大學排行榜發佈 .中國網.2020-05-07[引用日期2019-09-30]
- 130. 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排名1200強正式發佈 .華禹教育網【原中國高校網】.2019-12-27[引用日期2019-09-30]
- 131. 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發佈 85所雙一流高校位列百強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20-05-15]
- 132. “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出爐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0-07-16]
- 133. 校訓校風 .上海大學[引用日期2014-05-25]
- 134. 校徽介紹 .上海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12-11-24]
- 135. 校歌 .上海大學[引用日期2014-05-25]
- 136. 共青團上海大學委員會 .上海大學[引用日期2014-05-25]
- 137. 校園生活 .上海大學[引用日期2020-05-26]
- 138. 學校領導 .上海大學[引用日期2018-03-10]
- 139. 完成錢偉長校長交辦的任務 .新民晚報.2010-08-24[引用日期2021-03-23]
- 140. 上海大學 .歲年網[引用日期2021-03-23]
- 141. 汪偽時期籌辦偽“國立上海大學”始末 .道客巴巴.2002-11-01[引用日期2021-03-23]
- 142. 楊浦區志 第三十二編教育 第七章全日制高等教育 第七章 全日制高等教育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2001-12-27[引用日期2021-03-23]
- 143. 上海通志 第三十五卷教育 第二章學校 節 第五節 高等學校 .上海地方誌辦公室.2008-07-09[引用日期2021-03-23]
- 144. 圖靈獎獲得者約翰·霍普克羅夫特受聘上海大學名譽教授 .澎湃[引用日期2021-06-29]
- 145. [中華教育網]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所高校—渭南師範學院 .渭南師範學院.2017-03-16[引用日期2021-08-15]
- 146. 渭南師範學院黨委書記丁德科:傳承紅色精神 實施“青馬”工程-渭華幹部學院官網 .渭華幹部學院.2019-05-28[引用日期2021-08-15]
- 147. 用照金精神鑄就高校鮮亮底色 ——陝西渭南師範學院開展馬克思主義素養培育紀實 .中國社會科學網.2018-05-24[引用日期2021-08-15]
- 148.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在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高校成立 .中國青年網.2017-10-31[引用日期2021-08-28]
- 149. 教育部關於實施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工作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9-17]
- 150. 2021新增院士本科畢業院校盤點!吉大、北航表現出色 .微信[引用日期2021-11-21]
- 151. 全國首批入選!上海大學有5個新文科項目獲批! .人民資訊[引用日期2021-11-25]
- 152. 關於首批現代產業學院名單的公示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12-11]
- 153. 學校簡介-上海大學 .上海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21-12-30]
- 154. 學校簡介-上海大學 .學校簡介[引用日期2021-12-30]
- 155. 學校簡介-上海大學 .上海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21-12-30]
- 156. 上海大學舉辦東京學院成立慶典儀式-上海大學新聞網 .上海大學[引用日期2022-01-15]
- 157. 上海大學東京校 .上海大學東京校[引用日期2022-01-15]
- 158. 第二輪“雙一流”高校名單公佈,147所高校入選 .新京報[引用日期2022-02-14]
- 159. 學校簡介-上海大學 .上海大學[引用日期2022-02-15]
- 160. 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公佈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22-02-14[引用日期2022-02-16]
- 161. 上大章程 .上海大學[引用日期2022-02-22]
- 162. 【附件-專業申報材料與審議意見.rar】2020年度本科專業設置申請表建校時間、歷史沿革 .上海大學教務部.2020-07-20[引用日期2022-02-22]
- 163. 專業設置申請表及專家審議意見【附件4實驗藝術.pdf】建校時間、歷史沿革 .上海大學教務部.2021-07-30[引用日期2022-02-22]
- 164. 簡介 .上海大學[引用日期2022-02-22]
- 165. 2022年1月ESI大學排行榜362所最全名單 .中國教育在線.2022-01-14[引用日期2022-02-24]
- 166. 6所中國大陸高校入圍!“高等教育界的奧斯卡”2022亞洲大獎公佈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4-01]
- 167. 上海大學學生摘得奧林匹克銅牌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5-27]
- 168. 助力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兩項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標準日前發佈-新華網 .新華網.2022-08-08
- 169. 中國技術創業協會校企融合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 .百家號.2022-08-22
- 170. 上海大學裏斯本學院揭牌 .其他.2022-09-24
- 171. 上海大學成立佛教思想史暨人間佛教學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網 .其他.2022-09-26
- 172. 上海大學成立12家本科生書院-中國教育新聞網 .其他.2022-09-28
- 173. 上海大學等20所學校本科教學評估結論為優秀 .上海大學[引用日期2022-11-05]
- 174. 兩院院士 .上海大學[引用日期2023-02-02]
- 175. 國家級領軍人才 .上海大學[引用日期2023-02-02]
- 176. 國家級青年人才 .上海大學[引用日期2023-02-02]
- 177. 上海市領軍人才 .上海大學[引用日期2023-02-02]
- 178. 曙光學者 .上海大學[引用日期2023-02-02]
- 179. 院系設置 .上海大學[引用日期2023-02-02]
- 180. 上海大學學科、專業(本科)一覽表 .上海大學信息公開網[引用日期2023-02-02]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