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庫門

(建築)

鎖定
石庫門是一種融匯了西方文化和中國傳統民居特點的新型建築,是具中國特色的居民住宅。
上海的舊弄堂一般是石庫門建築,它起源於太平天國起義時期,當時的戰亂迫使江浙一帶的富商、地主、官紳紛紛舉家擁入租界尋求庇護,外國的房產商乘機大量修建住宅。19世紀五六十年代,圍合仍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徵,但不再講究雕刻,而是追求簡約,多進改為單進,中西合璧的石庫門住宅應運而生。這種建築大量的吸收了江南地區民居的式樣,以石頭做門框,以烏漆實心厚木做門扇,這種建築因此得名“石庫門”。這座石庫門建築,作為一個具有重要標誌意義的中國革命原點,在時隔近百年後的大地上依然閃耀着指引未來的光芒。 [5] 
中文名
石庫門
起    源
太平天國起義時期
模    仿
中國傳統的四合院
地    區
上海市
特    色
中西合璧

石庫門名稱由來

石庫門 石庫門
漢語中把圍束的圈叫做“箍”,如“金箍棒”,“箍桶”“袖箍”(即袖標)。這種用石條圍束門的建築被叫做“石箍門”,寧波人發“箍”字音發的是“庫”,以後上海的“石箍門”就訛作“石庫門”了。 石庫門建築的平面和空間更接近於江南傳統的二層樓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形式,保持着正當規整的客堂,有樓上安靜的內室,還有習慣中常見的兩廂。這種建築還基本保持了中國傳統住宅對外較為封閉的特徵,雖身居鬧市,但關起門來卻可以自成一統。於是,這“門”也就變得愈加重要起來。它總是有一圈石頭的門框,門扇為烏漆實心厚木,上有銅環一副。這種式樣的建築被上海人稱為“石庫門”。
石庫門 石庫門
石庫門建築的門楣部分是最為精彩的部分。這裏裝飾最為豐富。在早期石庫門中,門楣常模仿江南傳統建築中的儀門做成中國傳統磚雕青瓦壓頂門頭式樣。後期受到西方建築風格的影響,常用三角形、半圓形、弧形成長方形的花飾,類似西方建築門、窗上部的山花楣飾。石庫門建築由其“門”而得名。石庫門也逐步成了上海傳統弄堂住宅的代名詞和一種標誌。
我國的普通郵票第23組《中國民居》中的上海民居圖案採用的就是石庫門建築。中國共產黨也誕生在望志路(今興業路76號)一幢典型的石庫門建築中。
石庫門建築盛行於上世紀20年代,佔據了當時民居的四分之三以上,還有近40%的申城市民居住在有一個多世紀曆史的石庫門中。
上海的石庫門主要集中在黃浦區盧灣區靜安區,包括,盧灣區成都南路正元裏淮海巷美仁裏;盧灣區長樂路慶福裏、中和屯、高福裏;盧灣區茂民北路興慶裏;靜安區石門一路新華里;靜安區威海路張園內的春陽裏、祥雲裏。 仍有200萬左右上海人住在石庫門建築中。

石庫門歷史沿革

石庫門是上海最有代表性民居建築,通常被認為是上海近代都市文明的象徵之一。
19世紀70年代初
早期的石庫門產生於19世紀70年代初,它脱胎於江南民居的住宅形式,一般為三開間或五開間,保持了中國傳統建築中軸線左右對稱佈局的特點。老式石庫門住宅,一進門是一個橫長的天井,兩側是左右廂房,正對面是長窗落地的客堂間。客堂寬約4米,深約6米,為會客、宴請之處。客堂兩側為次間,後面有通往二層樓的木扶梯,再往後是後天井,其進深僅及前天井的一半,有水井一口。後天井後面為單層斜坡的附屋,一般作廚房、雜屋和儲藏室。整座住宅前後各有出入口,前立面由天井圍牆、廂房山牆組成,正中即為“石庫門”,以石料作門框,配以黑漆厚木門扇;後圍牆與前圍牆大致同高,形成一圈近乎封閉的外立面。所以,石庫門雖處鬧市,卻仍有一點高牆深院、鬧中取靜的好處,頗受當時卜居租界的華人士紳、富商的歡迎。
20世紀10年代後
老式石庫門逐漸被新式石庫門取代。新式石庫門大多采用單開間或雙開間,雙開間石庫門只保留一側的前後廂房,單開間則完全取消了廂房。新式石庫門在內部結構上的最大變動是後面的附屋改坡頂為平頂,上面搭建一間小卧室,即亭子間。亭子間屋頂採用鋼筋混凝土平板,周圍砌以欄杆牆,作曬台用。為了減少佔地面積、節省建築用材,新式石庫門還縮小了居室的進深,降低了樓層和圍牆的高度。
石庫門 石庫門
與老式石庫門相比,新式石庫門在外觀上亦有所不同,新式石庫門外牆面多用清水青磚紅磚或青紅磚混用,石灰勾縫,而不是像老式石庫門那樣用白色石灰粉刷,老式石庫門常用的馬頭牆觀音兜式的山牆也已不再使用。另一個重要的區別是,新式石庫門不再用石料做門框,而改用清水磚砌,門楣的裝飾也變得更為繁複。早期的石庫門門楣常模仿江南傳統建築中的儀門,做成中國傳統磚雕青瓦壓頂門頭式樣,而新式石庫門受西方建築風格的影響,常用三角形半圓形、弧形或長方形的花飾,類似西方建築門窗上部的山花楣飾,這些花飾形式多樣,風格各異,是石庫門建築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有些新式石庫門還會在門框兩邊使用西方古典壁柱的樣式,作為裝飾。總之,新式石庫門在建築風格上是更加西方化了。
20世紀30年代中
隨着新式里弄和花園裏弄的興起,石庫門就風光不再了,開始逐步淪為城市下層居民的棲身之所。但誰都沒想到,石庫門如今卻是鹹魚翻身,出盡了風頭。把石庫門“整舊如舊”的新天地已成為上海最時尚的淵藪,可那裏的石庫門是五臟六腑早給掏空了,只剩下了一個虛假的外殼,供人們去憑弔、緬懷。

石庫門建築特點

老虎窗圖示
老虎窗圖示(2張)
石庫門多為磚木結構的二層樓房,坡型屋頂常帶有老虎窗,紅磚外牆,弄口有中國傳統式牌樓。大門採用二扇實心黑漆木門,以木軸開轉,常配有門環,進出發出的撞擊聲在古老的石庫門弄堂裏迴響。門楣做成傳統磚雕青瓦頂門頭,外牆細部採用西洋建築的雕花刻圖。二樓有出挑的陽台,總體佈局採用了歐洲聯排式風格。上海注意保存老的建築,一些具有海派特色的石庫門里弄被作為近代優秀建築整組保存 [1] 
住宅最典型的特徵
石庫門裏弄住宅最典型的特徵是中西合璧。石庫門有着江南傳統二層樓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一般進門就是一小天井,天井後為客廳,之後又是一天井,後天井是灶台和後門,天井和客廳兩側是左右廂房,一樓灶台間上面為“亭子間”,再往上就是曬台。在總體上採用的聯排式佈局卻來源於歐洲,外牆細部有西洋建築的雕花圖案,門上的三角形或圓弧形門頭裝飾也多為西式圖案。
上海民居有“弄”的稱法
其他城市的人甚至讀不準這個詞的音,其實,“弄”只是有別於街面房子的“衚衕”的通稱。早期的石庫門大多叫弄、裏,就是我們常説的“里弄”,又叫“弄堂”。弄堂常用弄、裏、坊、村、公寓、別墅等名號,級別逐次提高。後幾種又稱為新式里弄,居住條件已明顯優於早期的老式石庫門,配有歐式壁爐、屋頂煙囱、通風口、大衞生間等。
新式里弄住宅出現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後期的租界內,總體上比石庫門更接近歐洲近代住宅的建築風格。建築形式多為混合結構,注重使用功能。新式里弄外形別緻整齊,裝修精緻舒適,室外弄道寬敞,樓前庭院葱綠,居住環境優美,有別於舊式石庫門。
正面設大玻璃陽台,使房屋的通風采光條件更為良好;陝南村(原皇家花園,陝西南路151號),1930年由法國天主教會建造,抗日戰爭前該處全是外國人居住,由蝶式點狀型四層住宅組成一個建築羣。
上海的民居除了弄堂外,大樓公寓式民居則體現了近代建築藝術的高雅華麗,能反映上海城市風貌和建築設計師的獨具匠心。大樓公寓集中在當時的商業交通繁華路段,解放前多為中外高級職員居住。欣賞這樣的建築,猶如欣賞一件件藝術珍品。如淮海中路雁蕩路上的永業大樓,採用四方攢頂和轉角處的圓形屋頂,形成了大樓獨特的屋面輪廓線。如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淮海路上的武康大樓(東美特公寓),有特色的仿生建築——武康路密丹公寓等等。這些大樓在現代化的建築羣中會顯得矮小蒼老,但它們所獨有的滄桑感和貴族氣卻是高樓新貴們無法比擬的。
在上海的徐匯盧灣、靜安等區,有一些幽靜的馬路,兩旁都為庭院深深的花園洋房。花園洋房興起於三四十年代,主要滿足官僚、外商、買辦、實業家、藝術家等的居住需求。花園洋房是有着寬闊的草坪、綠樹環繞的浪漫迷人的宅邸,許多以大理石雕像或噴泉為花園的中心,一些高級的洋房還建有網球場、游泳池,以顯示宅邸的豪華。淮海路、新華路沿線路段花園洋房較多。這些住宅有法國式、西班牙式、挪威式、英國鄉村別墅式等,舒適別緻,色彩柔和,可謂千姿百態、高雅氣派。雖然歲月流逝,但那無法掩飾的豪華、那若有所失的神秘,卻令人感慨萬分 [1] 
解放以後,政府新建了“一千零二户”和“二萬户”住宅,1951年建造了上海乃至全國解放後的第一個工人新村——曹楊新村。但這些“火柴盒”式的“工房”構造簡單,內部擁擠,只能解決市民居住的燃眉之急。市區的老房子也因人口稠密成為“新七十二家房客”。隨着城市的逐步發展,上海民居已淡化地域概念,一個個環境優美、風格別緻的居住小區雨後春筍般出現,世紀之交的上海民居更追求舒適性、美觀化、綠化率,它為上海萬國建築博覽會增添了現代藝術魅力

石庫門文物保護

“ 我到很多城市見一些地方領導時,他們經常把‘舊城改造’這四個字掛在嘴邊,而我一聽這四個字,就非常揪心。什麼是舊城改造,其實就是把老的街道、老的城區全部推倒重來。這種做法往往不知不覺中在損毀傳統的文明。”,在華東理工大學舉辦的“石庫門·重生·2010——世界文化遺產拯救之路論壇”上,同濟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素有“城市遺產衞士”之稱的
以石庫門為原型的中共一大會址 以石庫門為原型的中共一大會址
阮儀三教授在發言時提出,很多領導時常掛在嘴邊的“舊城改造”這一説法並不可取。
阮儀三説,在固有的“舊城改造”思維引導下,我們許多地方在城市規劃時,首先考慮的是全局上“消滅”老建築,至於保護,只是部分性的、極少數的。反觀歐洲一些著名城市,它們在開發城市功能時,首先考慮的是如何最大限度保留老建築,如何讓舊的城區經過升級後發揮新的功能定位。阮儀三介紹,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帶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我們看到許多歐洲名城,在保留大批老建築的同時,保留了城市的文化和人脈;而我國一些城市經過所謂的“舊城改造”後,表面上看高樓林立,內裏卻丟掉了傳統文化,割裂了人們的城市記憶
阮儀三表示,石庫門是上海特有的一種居住房屋,也是舊上海最多、最普通的老百姓住房,至今上海還留有數十萬幢石庫門房子。這些石庫門房子衍生了上海的文化,留存了上海的記憶。我們在保護石庫門時,不能再提“舊城改造”了。
石庫門照 石庫門照 [2]
“一説到上海的石庫門,很多外地人就去看新天地,想看上海的歷史風情。有人説保護得很好,但它把老房子全部拆光了重做,是歷史的上海嗎?上海的里弄改造是好事,但我反對拆光了重建,反對舊城改造。保護是讓它延年益壽,不是讓它返老還童。”阮儀三説,“我不希望我們看到的都是新天地,新天地可以有,但是你得先有原汁原味的東西,然後才有新天地。” [3] 

石庫門景區特色

石庫門住宅脱胎於中國傳統的四合院。十九世紀後期,在上海開始出現用傳統木結構加磚牆承重建造起來的住宅。由於這類民居的外門選用石料作門框,故稱“石庫門”。這種中西建築藝術相融合的石庫門作為建築和文化的產物,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它的出現是一種城市生活的必然。洋場風情的現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傳統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適合單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庫門弄堂文化。石庫門裏的“亭子間”、“客堂間”、“廂房”、“天井”以及“二房東”、“白相人嫂嫂”、“七十二家房客”等與石庫門有關的名詞成為老上海們温馨的記憶。
作為時代建築的典範,相對於外灘而言,老上海的石庫門建築羣更多地體現了上海混血文化的精神。在這裏,我們不僅能看到源自西方的山花、拱券,還能看到江南傳統民居的空間組織,這是文化混血的產物和結晶,它本身的發展歷程也經歷了不斷改進的過程。
石庫門建築是具有海派特色的近代優秀建築羣體。採用具有濃厚江南傳統民居空間,按照西方連排居住的方式進行總體佈局,帶有濃厚的中西合璧的色彩,具有混血兒特徵。
東西方兩種完全不相干的風格在上海卻得到了融合。這是上海文化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傳統,即融合中西的傳統。這與上海開埠以後的自我認同有關係。

石庫門景區文化

石庫門文化對近現代上海與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學、藝術、生活方式的影響。
石庫門孕育了近現代上海乃至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學、藝術及生活方式,形成了特有的石庫門文化,具體是:
  •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也是諸多重要政治機構的所在地。例如麥加里中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指揮所、魯迅等人創辦的“中國濟難會”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
  • 解放後的上鋼八廠便是如此。各種煙紙店的經營也是大商家的雛形。
  • 棲身之所,創造了大量優秀作品,產生了頗為深遠的影響。例如田漢聶耳《義勇軍進行曲》(即後來的《國歌》),魯迅先生的《且介亭文集》也是作於上海公共租界的亭子間內。
  • 《十字街頭》、《天涯歌女》等許多電影、音樂作品,都能看到石庫門生活的影子。石庫門建築的裝飾藝術仍廣為流傳。
  • 石庫門這一多樣性、複雜性的住宅,形成了獨特的上海生活風情,奠定了近代上海特有的節令文化、服飾、飲食、生活、習慣等,成為區別其他地區的獨特的生活方式,如童謠、婚喪活動、社交等等。

石庫門列入非遺

石庫門裏弄建築營造技藝”列入國家非遺名錄
專家考證:石庫門始建於19世紀70年代清同治年間
石庫門,上海城市標誌性建築,究竟始於何年,又如何見證塵世滄桑中的城市變遷?文化部日前公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石庫門裏弄建築營造技藝”名列其中。今天首發的《上海盧灣城區史》首次披露了一些“石庫門的秘密”。
始建於清同治年間
早期上海石庫門建造究竟起源於何時?如果只有傳説,而拿不出真實的史料記載,那無疑是城市文脈研究的一大缺憾。《上海盧灣城區史》的編寫者用實證的方法查閲了大量的海內外史料檔案,追尋石庫門的歷史。
“研究發現,上海石庫門裏弄住宅起源於清同治年間,19世紀70年代在里弄木板房的基礎上改建而成,逐漸發展,距今已有一百餘年曆史。”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上海盧灣城區史》執行主編馬學強説,在編寫城區史的過程中,研究者從申報和老洋行檔案中發現,一座建造於1870年的石庫門被用作洋行,檔案還顯示了這座石庫門的建造者、所有人和使用人等詳細資料,這是迄今發現有檔案記錄的早期石庫門。
關聯重大歷史事件
石庫門作為近代上海的重要住宅建築,不只是近代中西建築文化交流的見證,也是寶貴的城市人文遺產。100多年來,在上海石庫門裏發生了諸多牽動中國社會發展走向的重大歷史事件,無論是一大會址,還是漁陽裏團中央舊址……“為什麼重大歷史事件會發生在這裏的石庫門,而不是別處,歷史的偶然中又有哪些必然?”馬學強説,過去4年,從事城市歷史、規劃、建築、社會、經濟、文化等相關專業的海內外知名學者、專家加盟城區史的編寫,遍查現有的城建檔案、房產檔案、户籍檔案、法冊道契、行號路圖錄、保甲管轄區域圖,以及英、法、俄、韓等外文文獻,其中不少是首次徵引,那些看似零碎的歷史記錄整合在一起,所有的偶然就都有了合乎邏輯的關聯。
石庫門的研究價值不僅在於建築本身,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鄭時齡認為《上海盧灣城區史》涉及近現代上海各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市政、建築和社會萬象,“這是上海有關城區史研究中迄今為止最具歷史和社會價值的一部史書。” [4] 

石庫門相關評價

石庫門文化孕育並滋養了上海近代文明,作為一種象徵,石庫門文化代表了近代上海的文化特色。當然,石庫門的五方雜處,也包容了三教九流的黑色文化與灰色文化,這是應當清醒認識到的。
石庫門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積澱,可以也應當作為構建當代有上海特色文化的基礎,根據這一文化特色開發出適合新時代的文化,它應當具有石庫門文化的包容性、大眾性。
“石庫門情結”反映了上海人對和諧、温馨的人際關係、鄰里關係的懷念與嚮往。它應當成為上海新的住宅建設、社區文化建設的指向。這就是説,新上海的建設應當將文化認同作為構建的重要因素,特別在上海步入老齡化社會的進程中,這一點顯得更為重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