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人際關係

(人與人通過交往與作用形成的直接心理關係)

鎖定
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是指人與人之間,在一段過程中,彼此藉由思想、感情、行為所表現的吸引、排拒、合作、競爭、領導、服從等互動之關係,廣義地説亦包含文化制度模式與社會關係。主要表現為人們心理上的距離遠近、個人對他人的心理傾向及相應行為等。
中文名
人際關係
外文名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學    科
社會心理學
主要表現
距離遠近、心理傾向及相應行為等
制約條件
受客觀社會關係的制約
本    質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結成的心理關係、心理上的距離

人際關係定義

人際關係指人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結成的心理關係、心理上的距離。交往雙方在個性態度情感等方面的融洽或不融洽、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必然會導致雙方人際關係的親密或疏遠。人際關係包括三種成分:認識成分(指相互認識、相互瞭解)、動作成分(指交往動作)和情感成分(指積極情緒或消極情緒、愛或恨、滿意或不滿意)。其中情感成分是核心成分。人際關係反映了交往雙方需要的滿足程度。若交往雙方能互相滿足對方的需要時, 就容易結成親密的人際關係;反之, 則容易造成人際排斥 [1] 

人際關係特點

人際關係歸根結底受客觀社會關係的制約,反過來又深刻地影響着社會關係各方相互作用的形式。人際關係的好壞反映人們在相互交往中的心理滿足狀態,以及人與人之間心理上的距離。人們所結成的大部分社會關係,可以分成使人的物質、精神需要得到滿足的酬賞性關係和破壞這種滿足的處罰性關係。因滿足與不滿足程度的差異、人們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緒體驗可以形成一個連續分佈的區間,制約着人際關係的親疏情感。 [2] 
良好的人際關係表現為熱情、誠懇、理解、同情、大度、互助、信用和原則性靈活性的結合。促進人際關係密切友好的因素是縮短空間的距離,提高交往的頻率,增加相似的東西,實現需要的互補阻礙人際關係的個性特徵是不尊重不關心他人,對人不誠懇不同情,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妒忌、猜疑、偏激、固執、報復、苛求、依賴他人等等。
人際關係的變化、發展較快於雙方之間需要的滿足程度,如果互相間得到滿足就容易發生密切關係;如果需要得不到滿足,人與人之間發生的矛盾又得不到妥善的解決,人際關係就會惡化。 [2] 

人際關係成因

人際關係是社會關係的一個側面,其外延很廣,包括朋友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同學關係、師生關係、同志關係等。它受生產關係的決定和政治關係的制約,是社會關係中較低級的關係;同時,它又滲透到社會關係的各個方面之中,是社會關係的“橫斷面”,因而又反過來影響社會關係。它對羣體內聚力的大小,心理環境的好壞有直接的重要作用。 [3] 
人際關係的形成包含着認知、情感和行為三種心理因素的作用。認知成分包括對他人和自我的認知,是人際知覺的結果。情感成分是指交往雙方相互間在情緒上的好惡程度及對交往現狀的滿意程度。還包括情緒的敏感性及對他人、對自我成功感的評價態度等等。行為成分主要包括活動的結果、活動和舉止的風度、表情、手勢以及言語,即所能測定與記載的一切量值。在這三個因素中,情感因素起着主導作用,制約着人際關係的親密程度、深淺程度和穩定程度。可見,情感的相互依存關係則是人際關係的特徵。一般説來,在正式組織關係中,行為成分是調節人際關係的主導成分;在非正式組織關係中,情感成分承擔着主要的調節功能。 [3] 

人際關係傾向

社會心理學家舒茲(Schutz,W.C.)認為每一個人都需要他人,因而均具有人際關係的需求。這些需求可以分為三類 [3] 
(1)希望與他人來往、結交、想跟他人建立並維持和諧關係的包容需求。 [3] 
(2)在權力上與他人建立並維持良好關係的控制需求。 [3] 
(3)有在愛情(廣義)上希望與他人建立並維持良好關係的感情需求。 [3] 
這樣三種不同的需求類型又可區分為主動型與被動型兩種,從而產生了六種基本的人際關係傾向(見下表)。 [3] 
基本人際關係傾向(類型)

e
w
主動性
被動性
I
包容
主動與他人來往
期待他人接納
C
支配
支配、 控制他人
期待別人引導
A
感情
對他人表示親密
期待別人對自
己表示親密

人際關係影響因素

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滿足人們心理和交往的需要,有利於發揮人們的積極性創造性。影響人際關係密切程度的因素有: [4] 
(1)距離遠近。人與人之間在地理位置上越接近,越容易發生人際交互關係,相互建立緊密的聯繫。 [4] 
(2)交往頻率。相互交往、接觸次數越多,越容易形成密切關係。 [4] 
(3)觀念的相似性。人與人之間有着共同理想、信念、價值觀和人生觀,對某些問題的看法、觀點相同或相似,則比較容易形成密切關係。 [4] 
(4)興趣愛好的一致性。興趣愛好相同的人在一起不僅有共同語言,而且談話投機,彼此可以從對方得到教益和啓發,因而容易形成密切的人際關係。 [4] 

人際關係過程

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發展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情感捲入和交往由淺入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交往雙方通過採用自我暴露的方式來增加相互間的接納性和信任感。自我暴露水平越高,表明人際關係交往水平越深。
根據交往雙方的情感捲入水平、自我暴露水平的不同,奧爾特曼(1973年)認為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建立和發展需要經歷四個階段,分別為定向階段、情感探索階段、感情交流階段和穩定交往階段四個階段。 [5] 

人際關係定向階段

對交往對象的注意,選擇和初步溝通等心理活動。 [5] 

人際關係情感探索階段

隨着雙方共同情感領域的發現,雙方溝通也越來越廣泛,自我暴露的深度與廣度也逐漸增加。人們的話題仍避免觸及別人私密性的領域,自我暴露也不涉及自己基本的方面。 [5] 

人際關係感情交流階段

人際關係發展到這個階段,雙方關係的性質開始出現實質性變化,此時的人際關係安全的安全感已經確立,談話也開始廣泛涉及的自我許多方面,就有較深的情感捲入。 [5] 

人際關係穩定交往階段

人們心理上的相容性會進一步增加,自我暴露也更加廣泛深刻,可以允許對方進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個人領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間和財產。 [5] 

人際關係原則

真誠原則
在人際交往中真誠的品質尤為重要。1968年,心理學家安德森曾經對不同個性品質受人們喜愛的水平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受喜愛程度最高的六種個性品質依次是真誠、誠實、理解、忠誠、真實和可信,受喜愛水平最低或被拒絕水平最高的幾個品質包括説謊、虛偽、不誠實、不真實等。很顯然,受人們喜愛的個性品質與“真誠”的品質有關;而不受人們喜愛的則與“不真誠”有關。由此可以説,“真誠”是最受人歡迎的個性品質,而與其對立的“不真誠”,則是最令人厭惡的個性特徵。因此,一個人要想吸引別人,與別人保持良好的交往,真誠是必須有的品質和交往方式。真誠使人們對於與自己交往的人對自己怎樣行為有明確的預見性,因而更容易建立其安全感和信任感,而不真誠或欺騙使人感受到焦慮與不安。 [6] 
交互原則
人際關係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重視相互支持。人際交往當中喜歡與厭惡、接近與疏遠是相互的。在一般情況下,喜歡我們的人,我們也會去喜歡他們;願意接近我們的人,我們也願意接近他們。而對於疏遠我們、厭惡我們的人,我們的反應也是相對應的,對他們也會疏遠或厭惡。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經常看到,對於真心接納、喜歡我們的人,我們也傾向於接納對方,願意同他們交往並建立和維持關係。相反,對於表現出不喜歡、排斥我們的人,我們傾向於排斥、疏遠對方,避免與其有進一步的交往。 [6] 
交換原則
人際交往是一種社會交換過程。交換的基本原則是:個體期待人際交往對自己是有價值的,在交往過程中得大於失或得等於失,至少是得別太少於失,故又稱為“功利原則”。 [6]  人際關係的發展取決於雙方根據自己的價值觀進行的選擇。 [6] 
自我價值保護原則
自我價值是個體對自身價值的意識與評價。自我價值保護是一種自我支持傾向的心理活動,其目的是防止自我價值受到貶低和否定。由於自我價值是通過他人的評價而確立的,個體對他人評價極其敏感。在每個人的潛意識裏或內心深處,都渴望得到別人真誠的讚美和肯定。對肯定自我價值的他人,個體對其認同和接納,並反過來給予肯定與支持;而對否定自我價值的他人則給予疏離,與這種人交往時可能激活個體的自我價值保護動機。 [6] 
平等原則
交往雙方的社會角色和地位、影響力、對信息的掌握等方面往往是不對等的,這會影響雙方形成實質性的情感聯繫。但如果平等待人,讓對方感到安全、放鬆與尊重,我們也能和那些與自己在社會地位等方面相差較大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6] 
情境控制原則
人對於新情境,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適應本身就是一個逐漸對情境實現自我控制的過程。情境包括交往的內容、方式、心理控制等方面。情境不明確,或達不到對情境的把握,會引起機體的強烈焦慮,並處於高度緊張的自我防衞狀態,使人們傾向於逃避。比如,大學新生由於對周圍環境缺乏瞭解,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處於高度緊張的自我防衞狀態。在人際交往中,人們對情境的控制程度將決定交往在什麼氣氛中進行。所以,在人際交往中,雙方對交往情境必須都能控制。在人際交往中無視他人的意願、需要和心理感受,會使交往產生障礙。 [6] 

人際關係測量

人際關係與社會文化及人們的社會角色有着密切的聯繫,心理學研究者們一直在探索如何科學和系統地測量人際關係。 [7] 

人際關係社會測量法

測量人際關係常用的是J·L·莫里諾1934年提出的社會測量法。社會測量法是由心理學家莫里諾提出的一種測量團體(特別是小團體)內成員之間人際關係和人際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社會測量法的基本假設是團體內部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使得各個成員在不同程度的積極與消極人際情感的基礎上形成了一種非正式組織,這種相互偏愛和疏遠的關係會對團體的士氣和效率產生顯著的影響。 [7] 

人際關係參照測量法

前蘇聯心理學家彼得羅夫斯基創立的方法,這是一種測量羣體最能發揮會作用和最有影響力任務的一種方法,它從個性品質、行為方式和意見、目標方式方面解釋出對被測量個體均有意義的,即把一個人所屬的羣體內部潛藏的參照體系揭示出來。它具有更為豐富的羣體分化特徵和羣體中人際關係的價值標準。 [7] 

人際關係貝爾斯測量法

美國心理學家貝爾斯在(1950年)創立了一種分析羣體內人際關係的方法。他根據“相互作用理論”提出社會行為分類理論,他把相互作用的類型劃分為至小到可以作為實驗觀察的單位,認為考察人們的相互作用的全過程,就能測量出羣體內人際關係的性質。他將人的相互作用的變量劃分為4類12項變量:
1、肯定情感:支持情感、表示滿意和和睦;
2、否定情感:反對和貶低、表示不滿和不和睦;
3、提出問題:詢問資料、徵求建議和請求指示;
4、解決問題:提供資料、表示意見和給予指導。 [7] 

人際關係研究意義

豪斯頓(1988年)所言,研究人際關係的興趣,良好人際關係有利於生活幸福、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 [8] 
有利於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和諧社會中的精神文明建設,需要提高全體人民的素質,而這都建立在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基礎上,同樣,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利於培養一代具有現代化素質的新人。 [8] 
有利於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羣體的凝聚力。在生產力諸要素中,建立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才能使社會和各種組織的生命力增加,最終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8] 
有利於形成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環境。現代社會要求人不僅要有健康的體魄,健康的心理,而且要求擁有健康的人際環境。良好人際關係,對於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產生很大的好處。 [8] 
有利於促進個體素質的提高和個體全面發展。人際關係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時間久了,會把建立和維持人際關係的原則化為自己的價值體系,來調節自己、支配自己的行為,獲得正確的社會文化規範和社會角色,從而來提高個體的素質。 [8] 
參考資料
  • 1.    時蓉華主編.社會心理學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11
  • 2.    馬國泉,張品興,高聚成主編;柳可白,趙良玉,劉長龍副主編.新時期新名詞大辭典: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10
  • 3.    車文博主編.心理諮詢大百科全書: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2
  • 4.    當代西方心理學新詞典. 當代西方心理學新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0
  • 5.    石巖主編 .高等教育心理學 第2版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08 :237-238
  • 6.    唐植文主編 .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2013.08:118-119
  • 7.    張田玉. 人際關係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及干預研究[D].內蒙古師範大學,2019.
  • 8.    彭賢,李海青編著 .人際關係心理學 第2版 .北京: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04 :18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