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民居

(居住建築)

鎖定
中國各地的居住建築,又稱民居。民居包含住宅以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環境。居住建築是最基本的建築類型,在世界建築史上出現最早,分佈最廣,數量也最多。由於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歷史悠久,各地的地理氣候條件和生活方式不盡相同,因此,中國的民居建築樣式和風格在世界建築史上也較為鮮見。 [2] 
中國民居是各地居民自己設計建造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家住宅。在中國的民居中,最具特點的民居有北京四合院、西北黃土高原的窯洞、安徽的古民居、福建和廣東等地的客家土樓、蒙古的蒙古包等。 [2]  [18] 
客家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杆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為我國最具鄉土風情的五大傳統住宅建築形式,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之一,是中國傳統民居中具有代表性的符號和文化載體。 [3]  [7]  [17] 
中文名
民居
拼    音
mín jū
釋    義
百姓居住之所,民家,民房

民居簡介

中國各地的居住建築,又稱民居。居住建築是最基本的建築類型,出現最早,分佈最廣,數量最多。由於中國各地區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情況不同,各地民居也顯現出多樣化的面貌。民居是包含住宅以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環境。由於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各地的地理氣候條件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因此,各地人居住的房屋的樣式和風格也不相同。
鄉土民居地域性文化形成的原因其實是多方面的,它既受制於村落當地多元的民眾生活方式和生產習俗,也拘囿於當地多樣的自然環境和資源條件。海洋文化、草原文化、中原文化所彰顯出來的巨大差異性,決定了民居區域文化豐富多姿的形象標識。因此,中國鄉土民居所反映出的成熟的營造思想和營造法式體系的形成,基本都來源於在客觀環境規約下的民眾主觀的集體智慧創造,都脱離不了幾千年來中國傳統根脈文化的浸潤耕植。 [17] 
中國民居分佈在全國各地,由於民族的歷史傳統、生活習俗、人文條件、審美觀念的不同,也由於各地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不同,因而,民居的平面佈局、結構方法、造型和細部特徵也就不同,呈現出淳樸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特別是在民居中,各族人民常把自己的心願、信仰和審美觀念,把自己所最希望、最喜愛的東西,用現實的或象徵的手法,反映到民居的裝飾、花紋、色彩和樣式等結構中去,如漢族的鶴、鹿、蝙蝠、喜鵲、梅、竹、百合、靈芝、萬字紋、回紋等,雲南白族的蓮花、傣族的大象、孔雀、檳榔樹圖案等。這樣,導致各地區各民族的民居呈現出豐富多彩和百花爭豔的民族特色。

民居分類

民居北京四合院

中國漢族地區傳統民居的主流是規整式住宅,以採取中軸對稱方式佈局的北京四合院為典型代表。
北京四合院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衚衕中,坐落着許多由東、南、西、北四面房屋圍合起來的院落式住宅,這就是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院外 北京四合院院外
四合院的大門一般開在東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磚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它房屋的規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兩邊建有東西廂房,是晚輩們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廂房之間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圍牆和臨街的房屋一般不對外開窗,院中的環境封閉而幽靜。
北京有各種規模的四合院,但不論大小,都是由一個個四面房屋圍合的庭院組成的。最簡單的四合院只有一個院子,比較複雜的有兩三個院子,富貴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幾座四合院並列組成的。中間還有一道隔牆。
四合院,是華北地區民用住宅中的一種組合建築形式,是一種四四方方或者是長方形的院落。 一家一户,住在一個封閉式的院子裏,過着一種安逸、消閒、清靜的日子,享受家庭的歡欣、天倫的樂趣,自然有一種令人悠然自得的氣氛。
這種四合院,是在新中國成立前留下來的,而且仍然沿用着。這種院落,一般採用出入一個院門。平時,院門一關,處於一種完全封閉狀態。四合院的院門,大都採用木板大門。厚厚的木板製成的大門一端,上下都放在軸心裏,左右旋轉,可以關開閉合,安全、可靠。四合院中,有正房,即北房。這是院中的主房,而且,一般四合院的走向也是坐北向南的。東西兩側,為東西廂房。東西廂房,一般都比較對稱,建築格式也大體相同或相似。南面建有南房,與北房相對應。整個四合院,大都按照中國傳統的習慣,採用對稱的辦法建築成。當然,在南北、東西房形成的角落中,也有耳房。這種耳房,有的用來儲存糧食,成為糧庫及其它庫房,也有的做廚房,還有一個角落,一般是西南角為廁所,而東南角,則大都是院子的大門,這種四合院子的程式,在山西的縣城及其附近的農村是較為普遍的。也有一些地方的院落,大門是開在南向中央的。
北京四合院院內 北京四合院院內
有些家庭,為了把院落裝飾點綴一番,還在院落一進門處的正對面,修建一個,也即是一堵磚牆。在正對大門的這一面,一般都有花卉、松竹圖案或者大幅的書法字樣醒目地放置影壁正面。上書“福”、“祿”、“壽”等象徵吉祥的字樣。也有一部分影壁,繪上吉祥的圖案,如“松鶴延年”、“喜鵲登梅”、“麒麟送子”等等,給四合院內製造了一種書香翰墨的氣氛。也有的農家,採用“五穀豐登”、“吉祥如意”、“福如東海”的字樣或圖畫。這種影壁,設在大門之內的迎門處,有的是單獨建築的,有的是鑲在廂房山牆上的。影壁,也稱照壁,壁身都為正方形,四周用磚雕裝飾,中間的方塊為書法或者繪畫。照壁分為基座和壁身兩個部分,除去給庭院增加氣氛,祈禱吉祥之外,照壁也起到一種使外界難以窺視院內活動的隔離作用
院內,有用石板鋪設地面的,也有用磚鋪地的,還有用鵝卵石鋪地的,不盡相同。有的是院內地面全部鋪設的,也有把主要通道鋪設的,無論是怎樣鋪,院內總要留出幾塊地方種樹,栽花,作為庭院的點綴。
隨着時代的發展,如今在建築上已經有很多變化。農村中,大都從原有的四合院基礎上發生大的演變。這就是,擴大正房的房間數,因為正房——北房採光好。因而,在蓋房時,儘可能地充分利用北邊的空間、地面,這就使院落成為不規則形,以北房為主的正房前面形成的一個方或長方形院落。北京的四合院之所以有名,還在於它的構成有獨特之處,在中國傳統住宅建築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國住宅建築大部分是內院式住宅,南方地區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連成一體,稱作“一顆印”。這種住宅適合於南方的氣候條件,通風采光均欠理想。
四合院內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嚴格的,內宅中位置優越顯赫的正房,都要給老一代的老爺、太太居住。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寬綽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獨立,彼此之間有走廊聯接,起居十分方便。

民居西北窯洞

農家院落---民居窯洞 農家院落---民居窯洞
中國黃河中上游一帶,是世界聞名的黃土高原。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人們因為沒有房子,就利用那裏又深又厚、立體性能極好的黃土層,建造了一種獨特的住宅——窯洞。窯洞又分為土窯、石窯、磚窯等幾種。土窯是靠着山坡挖成的黃土窯洞,這種窯洞冬暖夏涼,保温隔音效果最好。石窯和磚窯是先用石塊或磚砌成拱形洞,然後在上面蓋上厚厚的黃土,既堅固又美觀。另有一種窯洞,向地下挖巨坑,再挖黃土窯洞,這種更為舒適。由於建造窯洞不需要鋼材、水泥,所以造價比較低。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窯洞的建造不斷改進,黃土高原上冬暖夏涼的窯洞越來越舒適美觀了。這些古民宅大都用磚木作建築材料,周圍建有高大的圍牆。圍牆內的房屋,一般是三開間或五開間的兩層小樓。比較大的住宅有兩個、三個或更多個庭院;院中有水池,堂前屋後種植着花草盆景,各處的樑柱和欄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圖案。座座小樓,深深庭院,就像一個個藝術的世界。建築學家們都稱讚那裏是“古民居建築藝術的寶庫”。平遙普通的居民住宅大都為清代修建的,這些住宅體形較大,用料講究,由於山西氣候乾燥,又未經戰爭破壞,所以大多數保存得相當完整。
住宅平面佈局多為嚴謹的四合院形式,有明顯的軸線,左右對稱,主次分明,沿中軸方向由幾套院組成,一般三進院呈“目“字型基本形式。院落之間多用矮牆和裝飾華麗的垂花門作為分隔,有的在院落一側或後面還建有花園。
正房一般為三間或五間的拱券式磚結構的窯洞,在窯洞房的前部一般都加築木結構的披檐、柱廊,上覆瓦頂。正房屋頂是平頂,一般在兩側砌磚梯可登上,在屋頂上有的還建有照壁式風水樓。也有的在窯洞上再建一層木結構雙坡頂的樓房。平遙民居的外牆都用磚砌,做成清水磚牆,高達七、八米,對外不開窗户,外觀結實雄壯,有的在牆頂做成城堞式,像一座座小城堡,在院子裏也很少栽木,迷信觀念認為樹木會招致鬼怪,家宅不寧。院子裏地面均用磚滿鋪,多壘起花壇,沒有泥土,便於清掃。平遙民居內外裝飾華麗,有木雕精細垂花門,正房梁下掛落子曲替都有花飾,有的刻有獅子滾繡球,有的是福祿壽三星,或琴棋書畫等,都有一定的樣式。門窗都是木樘木欞,大都花紋繁巧,且各不相同,有的門扇上還雕塑有唐堯虞舜禪位的故事。當時已普遍使用玻璃,有的富商用的刻花玻璃。為保暖防寒,門窗大多做成雙層,屋檐下椽木樑枋等都施有彩畫。沿街巷的宅門都特別講究,門頂形
式多樣,有懸山卷蓬、懸山有脊兩坡、兩坡不等長和半坡及披檐等,檐下用梁枋穿插、斗拱出檐等,做法各不相同。有的用柱,有的做壁柱門墩等。大門門扇上有門匾,書有“修德”、“修齊”、“繁鰲”、“霞蔚”、“樂天倫”等,有的住宅門外還立有上馬石、栓馬柱,石雕精美,反映出當時這些人家住户的富庶。全城保存得較完好的民居有四百餘座,其數量之多,保存完好的程度在國內實為罕見。

民居皖南徽派民居

在安徽省的南部,保留着許多古代的民居。徽派建築是中國古代社會後期成熟的建築流派,地域文化特徵鮮明,尤其是作為微州人生存文化最直觀載體的古民居建築,是古代徽州社會歷史文化的見證。徽派古民居的選址佈局深受徽州風水理論影響,尤其注重水口營造。徽派古民居的內部結構格局體現了徽州宗法制度及其觀念形態。徽商“商而兼士,賈而好儒”的獨特文化品格,成就了古民居內部裝飾與陳設的藝術魅力。 [16] 
安徽民居 安徽民居
皖南民居是中囯南方民居的代表。皖南民居以黟縣西遞、宏村最具代表性,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宏村現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40餘幢。村內鱗次櫛比的層樓疊院與旖旎的湖光山色交輝相映,動靜相宜,處處是景,步步入畫。擁有絕妙田園風光的宏村被譽為“中國畫裏鄉村”。西遞現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代表徽派民居建築風格的“三絕”(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磚雕),在此得到完好的保留。
青瓦、白牆是徽派建築的突出印象。錯落有致的馬頭牆不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阻斷火災蔓延的實用功能。徽派民居的特點之一是高牆深院,一方面是防禦盜賊,另一方面是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遷徙家族獲得心理安全的需要。
宏村現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40餘幢。
徽派民居的另一特點是以高深的天井為中心形成的內向合院,四周高牆圍護,外面幾乎看不到瓦,唯以狹長的天井採光、通風與外界溝通。這種以天井為中心,高牆封閉的基本形制是人們關心的焦點。雨天落下的雨水從四面屋頂流入天井,俗稱“四水歸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態,這與山西民居有異曲同工之妙。
皖南民居 皖南民居
皖南民居以保存了明清時期的大量古建築而馳名。新安為文化之鄉,歷史上多出官宦商賈,僅歙縣舉人以上的士官即達數百人。徽商更是遍及皖南。“富室之稱雄者,江南首推新安”,他們巨大的財富,營造了皖南這個精美的古民居博物館。今存徽州明清時期的古建築羣主要集中在黟縣、歙縣、績溪、休寧。黟縣今存古村落十餘處,要者如西遞、宏村、碧山、屏山等。黟城古建築更多。全縣保留有價值的古建築數百處。僅西遞就有122幢。歙縣共有古建築365處,有價值的一百餘幢,古祠堂27座,集中在雄村、呈坎潛口、棠樾、深渡等村。績溪今存古建築一百餘處,集中在磡頭、坑口、馮村、上莊等處。古村落一般由牌坊、民居、祠堂、水口、路亭、作坊等組成,有的村落規模很大,如呈坎有街巷99條,陌生人進去後往往會迷失方向。許多村落佈局井井有條,宏村的水系就是一例。宏村在村頭依山築壩,村內水渠從街道兩側進入每户,匯於村中部的月塘。再分流至户,流入南湖。每户都有大、小水渠,分供洗滌和飲用水。民居的佈局一般是以天井為中心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兩層高度。中型、大型宅院採用多院落組合,建築全是粉牆黛瓦。舊時大户人家的許多建築羣,規模龐大,採用徽州三雕裝飾,佈局精巧,錯落有致。一片片皖南古建築鑲嵌在黃山、九華山、新安江廣闊的名山秀水之中,天造地合,宛然一個無須妝點的世界級公園。
皖南民居裝飾 皖南民居裝飾
皖南民居為兩層以上的樓房,中間圍合一個很小的天井,廳堂設在天井的北側。廳堂與天井之間不設牆壁與門窗,屬於開闊的空間。在廳堂的北側,也就是後部是木質的太師壁,太師壁的兩側為不裝門扇的門。太師壁的前面放置長几、八仙桌等傢俱。廳堂東西兩側,分別放置幾組靠背椅與茶几,人們常常將一些器具放置在上面作為裝飾。
皖南古民居村落選址、佈局和建築形態,都以周易風水理論為指導,體現了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對大自然的嚮往與尊重。那些典雅的明、清民居建築羣與大自然緊密相融,創造出一個既合乎科學,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環境,是中國傳統民居的精髓。村落獨特的水系是實用與美學相結合的水利工程典範,深刻體現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卓越智慧。其“佈局之工,結構之巧,裝飾之美,營造之精,文化內涵之深”,為國內古民居建築羣所罕見。

民居川南民居

川南民居,是川南建築的代表,飽含了川南民眾生活氣息。它們往往依山而建,多以穿鬥式構架為主,木作技藝精良,這種構架在川南也稱“立材房子”、“穿架房子”或“穿架結構”。 [20] 
川南地區受其地理、氣候、資源等因素影響,在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孕育出獨具風采的川南民居建築,體現出當地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包容豁達的文化觀、暢朗輕逸的審美觀等人文品格,成為我國民居建築中的一份寶貴文化遺產。 [19] 

民居廣東鑊耳屋

廣東鑊耳屋
廣東鑊耳屋(52張)
鑊耳屋是嶺南傳統廣府民居的代表,分佈於大珠江三角洲、粵西地區 [4]  。多用青磚、石柱、石板砌成,外牆壁均有花鳥圖案。因其山牆狀似鑊耳,故稱”鑊耳屋”。在明清時期的廣府民居中,一般是出過高官的村落,才有資格在屋頂豎起鑊耳封火山牆。鑊耳屋象徵着官帽兩耳,具“獨佔鰲頭”之意,唯有功名的鄉紳方能採用,也是家境殷實的象徵。明清兩代,只要是發了財的村民,都會建造一所鑊耳屋以顯示其富有與氣派。 [4] 
鑊耳屋的建築特點是瓦頂建龍船脊和山牆築鑊耳頂,用於壓頂擋風。“鑊耳屋”一般為磚木結構,青磚(麻石)砌牆,階磚鋪地,紅、白石板鋪天井。潮汕、客家的民居建築亦有類似鑊耳山牆,粵北客家等地稱為“雲牆”或者是“茶壺環”。從正面看兩邊高聳的牆體呈鑊耳形,從側面看就像一個“凸”字,屋兩邊的鑊耳,其結構從檐口至頂端用兩排瓦筒壓頂並用灰塑封固,處理收口的工藝,是整座建築工程難度最高,造價最貴的地方。鑊耳的山牆可擋風入巷,讓風通過門、窗流入屋內;火災時,高聳的山牆可阻止火勢蔓延和侵入。間或也有以蠔殼代替青磚建造的鑊耳屋,很有特色,據説冬暖夏涼。
鑊耳屋的內部格局是廣東民居典型的“三間兩廊”的肌理。“三間”指的是排成一列的三間房屋,其中間為廳堂,兩側為居室。三間房屋前為天井。天井兩側的房屋即為“廊”。“兩廊”一般用作廚房或門房。這種廊檐相間的佈局,刻意營造虛實相結合的意境,不但較於閉塞自封的北地建築更顯開放,而且還擰開了一道實用的閥門:一方面便於空氣流通、消暑散熱;另一方面靠着廊廡連接了建築的骨骼,起到隔絕風雨、遮擋陽光的作用。當然,有的鑊耳屋的間數不止如此。開間越多意味着等級越高,這自然與先民的等級觀念相關。 [5-6] 

民居閩南民居

紅磚厝 紅磚厝
紅磚厝為代表的閩南傳統民居,在營建法則和建築裝飾上具有濃郁的閩南民間傳統建築風格,同時承載着中國傳統文化和時代的審美情趣,是閩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8年,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閩南紅磚厝就是其中的主要載體。
從平面佈局來看,以紅磚厝為代表的閩南傳統民居,一般以合院式為基本構架,主要有三合院、四合院兩種形式。無論是主體建築,還是增建的護龍等附屬建築,它們都以大厝的廳堂為中軸線,以廳堂為中心組織空間,主次分明,秉承中國傳統民居對稱、嚴謹、封閉的傳統。
閩南紅磚厝傳統建築裝飾主要有木雕、石雕、磚雕、灰塑、剪粘、陶塑、彩繪以及紅磚拼花等種類。紅磚厝的外部裝飾主要集中在屋脊、脊墜和鏡面牆等處。常見的屋脊有燕尾脊和馬背脊兩種形式。傳統建築的山牆頂部稱脊墜,脊墜的裝飾往往仿照江南彩畫的包巾。正脊的裝飾多采用灰塑或剪粘工藝,以高浮雕的技法塑制各種人物、花鳥蟲魚等圖案,為屋頂增添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10] 

民居客家民居

客家民居是客家人生活和藝術的結晶,是客家民系的重要標識。 [14]  民居是重要的鄉愁符號之一,正有越來越多人從中追尋“夢裏老家”寄託鄉愁情結。千百年來“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鄉村中國,正在經歷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站在發展的潮頭,要妥善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係,注重延續城市歷史文脈,保留城市歷史文化記憶,讓人們記得住歷史、記得住鄉愁,堅定文化自信。贛南作為歷史上客家人的重要集散地和當今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在長期艱苦創業中孕育了“團結、勤儉、文明、開放”的客家精神和光輝燦爛的客家文化,其中贛南客家民居就是這一文化的直接映射,糅合了人們的生活理念、對自然社會的認知和審美意識,呈現出依山傍水而居、同宗聚族而居、質樸有序而居的民居特點。 [12] 
在兩晉至唐宋時期,因戰亂饑荒等原因,黃河流域的中原漢人被迫南遷,歷經五次大遷移,先後流落南方。由於平坦地區已有人居住,只好遷於山區或丘陵地帶,故有“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之説。當地官員為這些移民登記户籍時,立為“客籍”,稱為“客户”、“客家”,此為客家人稱謂的由來。為防外敵及野獸侵擾,多數客家人聚族而居 [15]  ,客家民居也在各地變化出多種多樣的建築形態。贛南為了突出防禦功能,客家人修建起高大的方形圍屋;在閩西,客家人聚羣而居,就出現了像田螺坑土樓羣這樣的圓形客家土樓;而到了粵東梅州地區,客家人便修建起方圓結合更注重生活功能的圍龍屋。 [13]  客家圍屋、客家土樓的軍事防禦能力強大,圍屋比土樓的門少,每個門都是木頭包鐵皮的、三層的。最重要的是,圍屋四方形的圍牆四角各有一個高出來的炮樓,所以 “沒有軍事死角”。 [8] 
客家民居建築有較多講究。營造前,必按“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 武”的理想格 局,踏勘選址;根據“涉水藏鳳”的要求“覓龍”、“察砂”、“觀水”、“點穴”,由大的四境到具體界址,分步確定居住的方位朝向,最後選好吉日時辰立“泰 山石敢當”,開工動土。房屋結構分前後棟,中間設天井,中軸設正廳,其餘的叫偏廳或橫廳,房間均為二層,樓上供儲藏之用,樓下為卧室或書房。門前一般有一 塊大的場地,稱為“禾坪”,供曬物之用。 [11] 

民居蒙古包

蒙古包 蒙古包
蒙古等遊牧民族傳統的住房。古稱穹廬,又稱氈帳、帳幕、氈包等。蒙古語稱格兒,滿語為蒙古包或蒙古博。遊牧民族為適應遊牧生活而創造的這種居所,易於拆裝,便於遊牧。自匈奴時代起就已出現,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圓形,四周側壁分成數塊,每塊高130~160釐米、長230釐米左右,用條木編成網狀 ,幾塊連接,圍成圓形 ,長蓋傘骨狀圓頂,與側壁連接。帳頂及四壁覆蓋或圍以毛氈,用繩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裝門板,帳頂留一圓形天窗,以便採光、通風,排放炊煙,夜間或風雨雪天覆以氈。蒙古包最小的直徑為300多釐米,大的可容數百人。蒙古汗國時代可汗及諸王的帳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遊動式兩種。半農半牧區多建固定式,周圍砌土壁,上用葦草搭蓋;遊牧區多為遊動式。遊動式又分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兩種,前者以牲畜馱運,後者以牛車或馬車拉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蒙古族定居者增多,僅在遊牧區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薩克、塔吉克等族牧民遊牧時也居住蒙古包。很容易拆裝,有利於放牧時搬遷流動。

民居傣家竹樓

傣家竹樓 傣家竹樓
傣族人居住區地處亞熱帶,氣温高,因此傣族竹樓都在平壩近水之處,小溪之畔大河兩岸,湖沼四周.凡翠竹圍繞,綠樹成蔭的處所,必定有傣族村寨。大的寨子集居二三百家人,小的村落只有十多家人。房子都是單幢,四周有空地,各人家自成院落。騰龍沿邊的住宅,多土牆平房,每一家屋內亦間隔為三間,分卧室客堂,這顯見是受漢人影響,已非傣族固有的形式;思普沿邊則完全是竹樓木架,上以住人,下棲牲畜,式樣皆近似一大帳篷,這與《淮南子》所記“南越巢居”的情形完全符合,也正是史書所記古代僚人“依樹積木以居”的“幹闌”住宅,這算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築。這類竹樓下層高約七八尺,四無遮欄,牛馬拴束於柱上。上層近梯處有一露台,轉進即為一長形之大房,用竹籬隔出一個角來做主人的卧室併兼重要錢物的存儲處;其餘便是一大敞間,屋頂不甚高,兩邊傾斜,屋檐及於樓板,故無窗。若屋檐稍高者,則兩側亦有小窗,後面亦開一門,樓的中央是一個火塘,無論冬夏,日夜燃燒不媳,煮飯烹茶,都在這火上,主客集談,也都圍爐而蹲或坐。屋頂用茅草鋪蓋,樑柱門窗樓板全部用竹製成。此種住宅的建築,極為便易,只須伐來大竹,約集鄰里相幫,數日間便可造成;但也極易腐毀,每年經雨季後,便須重加修補。土司頭人的住宅,多不用竹而以木建,式樣仍似竹樓,只略高大,不鋪茅草而改用瓦蓋頂。西雙版納境內,傣族自己能燒瓦,瓦如魚鱗,三寸見方,薄僅二三分,每瓦之一方有一鈎,先於屋頂椽子上橫釘竹條,每條間兩寸許,將瓦掛竹條上,如魚鱗狀,不再加灰固,故傣族屋頂是不能攀登的,若瓦破爛需要更換,只須在椽子下伸手將破瓦除下,再將新瓦勾上就可。

民居土家族吊腳樓

吊腳樓是土家、布依、苗族、侗族、壯族、水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建築。
湘西吊腳樓 湘西吊腳樓
土家族愛羣居,愛住吊腳木樓。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單家獨户。所建房屋多為木結構,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懸空,木欄扶手,走馬轉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籬笆,院後有竹林,青石板鋪路,刨木板裝壁,松明照亮,一家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寧靜生活。土家族,全國現有人口5704223人,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湖北恩施。此外,四川省的石柱、秀山、酉陽、黔江等縣也有分佈。
土家族地區,山崗纏繞,物產豐饒。有着雄奇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民族風情,吸引着中外遊人。其中張家界是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已成為新興的旅遊勝地。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土生土長的人”。2000多年前,他們定居於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帶,與其他少數民族一起,被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宋代以後,土家族單獨被稱為“土丁”、“土民”等。新中國成立以後,根據土家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土家族。
土家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大多數人由於長期與漢族雜居,很早就開始使用漢語、漢文。只有湘西的龍山、永順、古丈等縣的少部分地區仍通用土家語。土家族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在經濟、文化的發展上受漢族影響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點。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壩漆”,都是飲譽中外的名產。
土家吊腳樓多為木質結構,早先土司王嚴禁土民差瓦,只許益杉皮、茅草,叫“只許買馬,不準差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上歸流”後才興蓋瓦。一般為橫排四扇三間,三柱六騎或五柱六騎,中間為堂屋,供歷代祖先神龕,是家族祭祀的核心。根據地形,樓分半截吊、半邊吊、雙手推車兩翼吊、吊鑰匙頭、曲尺吊、臨水吊、跨峽過洞吊,富足人家雕樑畫棟,檐角高翹,石級盤繞,大有空中樓閣的詩畫之意境。
吊腳樓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場所,多依山就勢而建,呈虎坐形、三合院。講究朝向,或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正房有長三間、長五間、長七間之分。大、中户人家多為長五間或長七間,小户人家一般
長三間,其結構有3柱 2瓜、5柱4瓜、7柱6瓜。中間的 l 間叫“堂屋”,是作祭祖先、迎賓客和辦理婚喪事用的。堂屋兩邊的左右間 是“人住間”,各以中柱為界分前後兩小間,前小間作火房,有 2 眼或 3 眼灶,灶前安有火鋪,火鋪與灶之間是 3 尺見方的火坑,周圍用 3至5 寸的青石板圍着,火坑中間架“三腳”,作煮飯、炒菜時架鼎罐、鍋子用。火坑上面 1 人高處,是從樓上吊下的木炕架,供烘臘肉和炕豆腐乾等食物。後小 間作卧室,卧室為防潮都有地樓板,父母住大里頭 (左邊 ),兒媳住小裏頭 ( 右邊 ) .兄弟分家,兄長住大里頭,小弟住小裏頭,父母住堂屋神龕後面的“搶兜房”。
不論大小房屋都有天樓,天樓分板樓、條樓兩類。在卧房上面是板樓,用木板鋪的樓板,放各種物件和裝糧食的櫃子,也可安排卧房;在火房上面是條樓,用竹條鋪成有間隙的條樓,專放包穀棒子、瓜類,由火房燃火產生的煙 可通過間隙順利排出。正房前面左右起廂房的吊腳樓,樓後建豬欄、廁所。建吊腳木樓講究亮腳 ( 即柱子要直要長 ) ,屋頂上講究飛檐走角。吊腳樓往往為三層,樓下安放碓、磨、堆放柴草;中樓堆放糧食、農具等,上樓為姑娘樓,是土家姑娘繡花、剪紙、績麻、做鞋、讀書寫字的地方。中樓、上樓外有繞樓的木欄走廊, 用來觀來晾曬衣物等,在收穫季節,常將玉米棒子穿成長串、或將從地裏扯來的黃豆、花生等捆綁紮把吊在走廊上涼曬。為了防止盜賊,房屋四周用石頭、泥土砌成圍牆。正房前面是院壩,院壩外面左側接圍牆有個八字朝門,房屋周圍大都種竹子、果樹和風景樹。但是,前不栽桑,後不種桃,因與“喪”“逃”諧音,不吉利。
吊腳樓窗花藝術
吊腳樓窗花藝術(5張)
土家吊腳樓窗花雕刻藝術是衡量建築工藝水平高低的重要標誌。有浮雕、鏤空雕等多種雕刻工藝,雕刻手法細膩,內涵豐富多彩。有的象徵地位、有的祈求吉祥、有的表現農耕、有的反映生活、有的教育子孫、有的記錄風情。飛禽走獸、花鳥蟲魚、歌舞競技、神話傳説,栩栩如生,蓄意深刻。
吊腳樓有很多好處,高懸地面既通風乾燥,又能防毒蛇、野獸,樓板下還可放雜物。吊樓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優雅的“絲檐”和寬綽的“走欄”使吊腳樓自成一格。這類吊腳樓比“欄干”較成功地擺脱了原始性,具有較高的文化層次,被稱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印江現保存完好,具代表性的有朗溪、合水一帶的土家吊腳樓。

民居土家轉角樓

古文獻稱土家民居為"幹欄"
《辰州府志·風俗》雲:"居民近市者多構層樓,上為居室,下貯貨物,為貿易所。無步櫚曲房,亦罕深遂至數重者。生齒繁盛,民居稠密,地值多倍蓰於十年。山家依用結廬,傍崖為室,縛茅覆板,僅蔽風雨,設火牀以代灶,晝則炊,夜則向火取暖。山深寒,年冬初即然"。
《新唐書》雲:“南平僚,東距智州,南屬渝州,西接南州,北涪州,户四千餘。多瘴癧,山有毒草、沙蝨、蝮蛇,人居樓,梯而上,名為‘幹欄’”。
《魏書》雲:“僚者,蓋南蠻之別種,自漢中達於邛笮山洞間,所皆有,種類甚多,散居山谷,無民族之別……,依樹積木以居其上,名‘幹欄’,幹欄大小,隨其家口之數。” 《舊唐書》雲:“土氣多瘴癧,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人並樓居,號為‘幹欄’”。
《永順縣誌·雜事》雲:"原舊土官衙署綺柱雕樑,磚麗鱗次。百姓則叉木架屋,編竹為牆。舍把頭目許豎樑柱,周以板壁。皆不準蓋瓦。違者即治僭越之罪,俗雲:只許買馬,不許蓋瓦"。
《唐志·雜記》雲:"祖師殿,在舊司城。晉天福二年建,正殿柱四,木數圍。上架木枋處,無斧鑿痕,真神工也。相傳為公輸子顯靈所建。"
中國古代建築》雲:"在温暖潮濕的南方,房屋多采取南向或東南向,以接受夏季涼爽的海風,或在房屋下部用架空的幹闌式構造,流通空氣,減少潮濕。建築材料除木、磚、石外,還利用竹與蘆葦;牆壁溥,窗户多;建築風格輕盈而疏透,……"。
土家民間稱土家民居為"轉角樓"
酉水船歌唱雲:"石板街,五里路,封火窨子轉角樓"。賈紹興注轉角樓雲:"轉角樓,土家語稱 lie3pB1,是土家民居中一種獨特的建築形式。一般土家人住一棟房,其長有連三間、連五間、連七間、連九間,其進深有三柱四騎、五柱四騎、五柱八騎等。一棟連三間(四排三間)的木房,居中的那間叫堂屋,作為祭祖、迎客、婚喪等重大活動之用;左右兩間叫住房,前房為火鋪,為聚餐向火議事之用,後房為卧室。如果房基夠寬,家境又比較富裕,則在房子的右邊配偏房,安放灶房、柴房和牛欄、豬圈;左邊配廂房、樓子。樓子下安排碓磨和糧倉,上作'書房'或閨女的'繡房'。房基臨坎,樓子則吊腳,無坎則柱與正屋齊,只在二樓走廊上吊些假柱頭。不管吊腳不弔腳,在樓子外側一定要翹檐轉角,故稱'轉角樓'"。
土家山歌唱雲:"山歌好唱難起頭,木匠難起轉角樓,巖匠難打巖獅子,鐵匠難滾鐵繡球"。
土家俗語云:"你屋雄(富有之意),你屋雄,nan 麼沒起轉角樓(或沖天樓)";"四川有座峨嵋山,離天只有三尺三。樹比有座沖天樓,一隻角伸到天裏頭";
據筆者調查,在土家族俗保存得最為原生態的坡腳、靛房、他沙、苗兒灘、洗車、隆頭、裏耶、賈市、內溪等地的土家人對土家特色民居均叫為"轉角樓"。
土家民居稱謂揭秘
土家人是根據房屋的結構形式指稱自己的居所的。總的説來,土家民居有單體居室和合體居室之分。合體居室由單體居室組合而成,其稱謂也各不相同。
1.土家單體民居稱謂
土家民居按進深有三柱二旗(俗稱尖刀架)、三柱四旗、三柱五旗、三柱六旗、三柱七旗、四柱五旗、四柱六旗、四柱七旗、四柱八旗、五柱七旗、五柱八旗、六柱六旗、七柱十二旗之別,一般連三間、四間、五間,也有連六間、七間、九間、十五間的。單體民居按材料有瓦屋、巖屋、茅屋、泥屋之謂。
①、瓦屋:圓木為柱,方木為枋,木板為壁,檁子、櫞角、泥瓦為蓋的居室。
②、巖屋:一為圓木為柱,方木為枋,四周用岩石砌牆為壁的;二為盡用岩石砌的牆為壁居室。
③、茅屋:圓木為柱,檁條為枋構架,木條或竹為椽,上蓋茅草或稻草,四周用木條、細竹為壁的居室。
④、泥屋:以圓木為柱,檁條為枋構架,上蓋茅草或稻草,用細木條,山竹為壁,在木(竹)壁上封青膏(或黃土)泥而成的居室。
就其一土家單體民居取材也沒有固定之規,其稱謂也只是以單體民居的主要材料來指稱的。而在現實中,土家民居的材料是多種多樣的。
2.土家合體居室稱謂
土家合體居屋是土家民居獨特形式,是由土家單體居室發展而來,藴含着土家人的審美觀念、工藝價值、民俗理念以及用自然為我所用和與自然抗爭的思想。土家合體民居的稱謂有轉角樓、四水屋、窨子屋、沖天樓之分,其表現形式有二合水、三合水、四合水之別。
①、轉角樓。轉角樓的表現形式有二合水、三合水。以二合水較為多。為二合水時,主家在正房的左或右修建轉角樓,一般為兩層。為三合水時,或左修轉角樓,右修廂房;或右修轉角樓,左修廂房。廂房一般為三柱四旗,少數三柱三旗或三柱五旗,連兩間。廂房後配磨角,俗稱"龍眼"、"偏偏"、"偏杉"。一層或為豬圈、牛欄,或為倉庫、碓磨房。二層人居住,或為客房,或為女閨房(也稱繡花房)。轉角樓進深一般為三柱四旗或三柱五旗,一般連二間,也有連三間,少數連四間。二樓前側為走廊,上配扶手,前側、外側配吊懸空圓木旗柱,柱頭(即吊腳)為橢圓瓜形木雕,土家人稱假柱頭。扶手與雕柱距外枋1米左右,扶手與前外枋、側外枋之間為進出或觀景或休閒的迴廊。樓子外側瓦面飛檐翹角,土家人據此稱之為轉角樓。轉角樓在土家人聚居區較為普遍,中等人家均可配修轉角樓。其時,土家轉角樓與苗居吊腳樓外觀形式大同小異,苗人以樓子吊腳稱苗居為吊腳樓,土家人以樓子瓦面翹角稱土家民居為轉角樓。事實上,完整的土家轉角樓無論從形式、結構上都比苗居吊腳樓精美,功能、用途更為齊備、多樣。
②、四水屋。四水屋是土家民居另一特有建築,形式表現為四合水。四水屋前後有兩棟主體建築,左右兩側用廂房將兩棟主體建築連接。從某種意義上説,四水屋實際上是由四棟單體建築組合而成。四水屋有前後兩個堂屋,前堂屋發揮過道作用,後堂正中設天井,面積2平方米左右,天井一角掘有陰溝,雨時,向內層面雨水匯流落入天井,並由陰溝排出屋外。天井上對四角檐,由四棟連體建築內側屋面聚合而成,或四邊形,或六邊形。天井及檐口有聚財納寶、九九歸一的象徵意義。後堂屋一般高於前堂屋4~7個台階,正面房屋一般比其它三棟房屋高。四水屋規模比轉角樓大,一般住幾户或十幾户、甚至幾十户人家,具體視家族成員多少而定。四水屋是土家富裕人家的居所。我縣現存的四水屋已不多。
③、窨子屋。窨子屋是土家人為防盜、防風(防寒)將居所用石、磚砌牆而形成的院落式的民居形式,但它與漢家的四合院純屬兩碼子的事。它的特徵在於院牆和朝門。院內建築或為單體民居,或為轉角樓,或為四水屋,甚或是其它獨特的建築形式,是土家豪門望族的居住場所。
沖天樓 沖天樓
④、沖天樓。沖天樓是土家民居的集大成者,不單包含了所有土家單體民居的建築形式,同時也包含了轉角樓、四水屋等土家合體民居的建築形式。位於苗兒灘鎮樹比村的土家沖天樓是唯一存留的沖天樓建築範式。樹比沖天樓佔地5畝。房基前低後高,房身前高後低,有前後兩個堂屋,左右兩個分區。左右側、後部配有若干廂房、磨角(龍眼)、拖步。面闊七柱六間,左右後堂屋正上方屋頂為兩層沖天樓子,高10米左右,飛檐翹角。沖天樓上雨水及正房向內屋面雨水通過 槽排向左右偏房瓦面落地。沖天樓的空中排水系統採用了八卦構造,使得這座幾百平方米的樓宇終年滴水不漏,排水系統的絕妙神工使人聯想不絕。樹比沖天樓到如今傳了十四代,已近千年歷史。它包羅了土家民居的一切建築形式和營造法式,是土家民居形制和木工技藝的大彙集,是土家民居歷史形制的經典範本。如今,這座千年建築還是數十户王姓土家人休養生息的居所,時刻發生着土家的民俗故事,是一座活的和解讀土家民俗的標本。為此,2000年8月10日樹比土家沖天樓被龍山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民居海南類四合院

海南傳統民居是海南瓊北地區居民特色居住建築,包括文昌、瓊山等傳統類四合院似漢族民居和近代騎樓民居。
海南文昌民居 海南文昌民居
海南最早的移民大多由閩南地區遷移而來,早期民居體現出深厚的閩南風格。隨後,嶺南、雲貴以及東南亞等周邊地區移民帶來了各自地區的文化,瓊北民居也逐漸加入嶺南風格。同時,大量來自中原地區的駐軍帶來了中原文化,使得瓊北民居也融入了某些中原建築元素。自然村落裏可以普遍看到多進院落中和睦相處的鄰里關係,門相對、屋相連,前後一條線、高低有次序,以示同心不欺、平等相待。從外觀來看,多進院落中的這幾户人家更像是一個密不可分的大家族,而在內裏他們又都有各自的生活秩序和空間,海南民居外封閉內開敞的特點在這裏體現得淋漓盡致。
近代,大量海南人前往南洋謀生,帶回了其時經受西方殖民影響的南洋文化,海南民居又隨之融入了歐洲風格,不僅影響了傳統民居形式,帶來了新的民居形式——騎樓。多元建築元素交融是海南民居最大的特點。
住宅特點
住宅的選址只能在自己祖宗的地裏,不能佔別人的祖地。祖地是前輩人或買或開拓出來的,有永久的繼承權。對住宅的營造,家家户户都是極為重視。造房子之前,請來陰陽風水先生看風水定陰陽,風水先生根據住宅型制和選址的地勢風水來確定住宅的朝向,然後擇起良辰吉日,祭祀土地爺,祭祀祖宗,這才動土營造。這時候同宗同族的男男女女都來幫忙,即使是嫁出去的女兒也牽兒帶女回來。這種帶有迷信色彩的民俗禮儀一直相伴一個家族興旺到衰敗的全過程。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農業社會中,“禮”對人們的行為的約束同時也反映到人們住宅的型制上。
海南傳統住宅的型制格局一般為獨立院落式磚瓦房,堂屋是其主體,也是家族的中心。挨着堂屋的左側是兩個小屋子,靠院牆的為廚房子,另一個為雜房,雜房放糧食或工具等。有的雜房也置牀,子女多的家族女孩子也常住其間。對着廚房的是小院門,小院門也蓋成瓦房式,下雨天可以在那裏堆積或涼曬東西。緊靠院門而又靠着院牆的是柴火房,也是廁所,用來放置農具或置雞舍。有的還有後院,後院如很寬,雞舍便置在那裏,有的還在那裏蓋小廂房,用來住人。一般後院裏都種有果樹。小的後院一般只是用來曬東西。不過,一般民居院落圍牆旁都種有果樹,這樣既起到了美觀、綠化作用,又可多陰涼,海南的熱天較長,果樹開花結果時節,總有沁人花香隨風潛入夜伴居民進入夢鄉。
海南文南路騎樓 海南文南路騎樓
堂屋是住宅的主體,它比其它房子都要寬敞高大,在院落中顯得特別突出。堂屋分為二部分,中間為客廳,客廳裏設有三殿堂,供奉祖先神位。年時節下,生辰忌日,都在這裏設祭行禮;婚喪大典也在這裏舉行;平素若有貴客臨門,也在這裏接待。出嫁了的女兒回孃家一定得經過正院門然後進入堂屋拜見父母。由此可見堂屋是宗法制家族的象徵,是家族的禮制中心、教化中心。
當地習俗是,只有兒子才能繼承堂屋,且如有多兄弟的,只有大兒子才能繼承堂屋。如兄弟折產分居,新屋必須有堂屋才算是真正有了新家。結婚嫁娶時,女方最為關心的是對象有沒有自己的堂屋。
海南傳統的封閉性獨立院落式民宅反映出了自然經濟下農民的保守思想和狹隘心理,同時,這種院落式建築型制也反映出了中原文化在海南的延續。

民居贛派建築

贛派建築又稱贛派民居、江右民居。是漢族江右民系的傳統建築。主要分佈在江西一帶,佈局簡潔,樸實素雅,是贛派民居建築的主要特色。民居以磚木結構為主,有的是以磚砌牆體或土牆作為承重的磚木、土木混合結構。外看,多為長方形平面,用空半磚牆圍合,清一色的青磚灰瓦,高峻的馬頭牆,半掩半露的雙披屋頂共同構成了贛派建築的外觀。 [1] 

民居特點

民居人居與生態

雖然人類在改造大自然的口號下取得了極大的成績,但由此卻帶來了自然界的報復--資源枯竭、環境污染和物種消亡等一系列的問題迫使人類不得不進行深刻的反思。人類為了自己的明天必須與大自然重新建立關係,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與自然和諧與共生。建設生態城市其中包括探索和營造結合自然和具有良好生態循環的人居環境就成為一項迫切的任務。
共生原則是指不同種類有機體之間的合作共存和互利的關係,而再生原則是認為自然界中的物資資源是有限的,因此高級的自然生態系統必須表現出對物質資源的高效與循環利用。對於人居生態環境而言共生與再生原則,就要求我們特別注意和自然環境的結合和協作;善於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地利用一切可以運用的因素和高效地利用自然資源;減少人工層次而注意人居的自然環境設計。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和幅員廣大的國家,在幾千年的歷史文化進程中積累了豐富多彩的民居建築的經驗,在漫長的農業社會中,生產力的水平比較落後,人們為了獲得比較理想的棲息環境,以樸素的生態觀,順應自然和以最簡便的手法創造了宜人的居住環境。中國民居的結合自然、結合氣候、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就是運用自然材料,室內外空間的相互滲透,豐富的心理效應和超凡的審美意境……是我們今天的創造新的人居環境必須重新開發認識,繼承和借鑑的寶庫。

民居生態哲理

中國民居 中國民居
中國民居的生態哲理是受傳統的哲學思想所支配,而中國傳統哲學的一個很大的特點卻又是哲學觀念和生態觀念的有機聯繫和統一。因此,對中國傳統民居生態精神的探索,追根尋源還必須從中國傳統哲學的高度來分析和研究。哲學是科學的科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近代生態哲學的提出歷史並不長,但在哲學中融合着生態的觀念,在以中國代表的古代東方文化體系中卻早已明確地具有這樣的思想。 [9] 
中國古代很早就認識到人與自然是一不可分割的整體, 中國的"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念就是這種認識的概括和總結。" 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哲學的最重要的基本觀念。這裏"天"是無所不包括的自然,是客體;"人"是與天地共生的人,是主體。天人合一是主體融入客體,形成二者的根本統一
天,地,人之間是一個有機循環和有新陳代謝的整體系統。英國李約瑟博士對中國古代這一天、地、人的有機整體觀給予高度的評價,認為"中國發展了有機的宇宙哲學"。
傳統哲學中涉及生態問題的尚有"氣"是傳統哲理中重要的範疇之一,"氣"被認為是萬物最基本的構成單位,"其細無內其外無大"(《管子心術》),在歷代哲人的理論觀念中,"氣"的內涵與外延不斷被髮展而變得非常寬泛。用現代的觀念來看"氣"似量子場中的場,將氣場外延也可成為心理場。傳統哲學認為天地間萬物交互感應都是"氣"的作用,在居住環境中,自然、建築、人生都會交互影響,對人的生命存在與精神活動和審美觀念都有不同的影響和產生不同的結果。違背了其中的道理,破壞了人生之氣和自然之氣的和諧便會得到不良的效果。"氣"是中國風水理論之精髓," 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之不散,行之使之有止, 故謂之風水"(《葬經》),風水是以氣為主。
就地取材造屋
就地取材造屋(3張)
中國民居中尚表現出就地取材應用自然材料的生態精神,由於中國土地遼闊,在生產力低下的農業社會中就地取材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營建措施。天然材料不僅對人體無害,且雖經加工後在很大的程度上仍能反映自然的特徵和滿足人們返樸歸真、迴歸自然和大自然融合的心理要求。西藏的石屋、東北的井榦式木房、雲南的竹樓、西北的窯洞、內蒙古的帳篷……它們就地取材,適應當地氣候,並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天然材料所特有的紋理質感和色彩易激發起人們的心理感應。木材紋理如煙雲流水,質地温暖親切,大理石或以山川壑或似雲海波濤給人於無窮暇想。運用自然材料大有景外之景,"不着一字盡得風流"的效果。

民居審美情趣

中國民居在中國傳統建築哲理思想的影響下,崇尚自然、結合不同氣候、不同民族風俗習慣,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塑造了極為豐富多彩的藝術造型及審美情趣。南北高原:依山傍水,錯落有致;中原平地:狹巷夾天,庭園深深;江南水鄉:小流水、粉牆黛瓦……。無論是北方民居的深沉厚重,還是南方民居的灑脱秀麗都富於詩的韻律和畫的意境。傳統民居風格各異卻無處不體現了天人合一,以人為中心的思想。崇尚自然,爭取自然,借鑑和發揮自然。中國民居負陰抱陽,藏風聚氣地把崇山、秀水、峻石、綠樹、竹林、洞橋、小路與建築融合起來成為一個整體,使民居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這裏不僅是民居客觀環境風貌所具有的藝術氣質,而且也包含了民居建築藝術形象所產生的感染。不僅如此,中國民居濃郁的鄉土氣息還表達了對家鄉的熱愛和對大自然的有情觀念。中國民居的灑脱的生活氣息、動人的民族風情和親切宜人的空間尺度,給人予情景交融的境界,是理性與浪漫的結合。在這裏山光、水影、月色和鳥語花香都成為有情之物並與建築融為一體而令人陶醉。
正是上述樸素的生態哲理在宇宙一體化與強調整體功能原則和以人為中心的天地合一的思想指導下,"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周易》), 主張人們在自然變化未發生之前對自然加以引導和改造,在其變化之後應儘量與它相適應,從而做到天隨人願,人不違天地,與大自然和諧共生。中國古代樸素的生態哲理和現代生態學的觀點不謀而合,但在時空上卻大大地超越了現代生態學的形成。

民居生態環境

中國民居在天人合一哲理的影響下從聚落選址、總體佈局、室內外環境設計、陳設乃至取材及營造技術均充滿了生態精神。
中國民居在選址上按風水的基本原則和格局是以負陰抱陽背山面水為最佳選擇,具有上述自然環境和相對封閉的空間,有利於形成良好的生態循環的小氣候,背山屏擋冬季北向寒風,面水迎來南向季風,朝陽具有良好的日照,緩坡避免淹澇之災和保持水土,並易在農副業的多種經營下形成良好的生態循環。"負陰抱陽"的基本原則不一定要有山有水,在平原地區只要形成背靠依託、面臨全局和處於主動有利地位的內向空間也屬於這種格局。一層街衢一層水,一層牆屋為一層砂,門前街道即是明堂,對面屋宇即為案山"(《陰宅房心集》), 負陰抱陽的建築佈局是通過層數層高和地壞的調整,整幢建築前低後高和左右翼呈環抱狀也是模擬了負陰抱陽的自然環境。古人對居住環境認為:夫宅者不是陰陽之樞紐,人論之規模…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室相扶感通天地…《黃帝宅經》,在這種陰陽全成的觀點下,中國民居從南到北塑造了以院落為中心和單元的基本平面格局。即屋宇為陽-實而院落為陰-虛,這種陰陽相成虛實相間的院落序列空間,在密集的居住狀態下較好地協調了人與自然的關係,較好地解決了日照、通風、保温、隔熱、反光和防噪等問題。中國民居的院落非常重視其大小與屋宇的比例,院落承接陽光雨露, 日月精華,納氣通風,以具有"藏風聚氣,通天接地"的功能。院落和室內過廳穿堂等聯在一起形成一個較大的氣流網絡,院落空間是氣流集散的匯合處。蘇州在堂屋後最小的天井名為"蟹眼天井", 以及連接9個院落的"備弄",更起着良好的拔風排風的作用。院落是溝通天地陰陽之氣的氣場中心, 西北高原尚以下沉式庭園來聯接一組窯洞以溝通天地。人生活在院落內,院落是小宇宙、小自然和小社會。
中國民居的生態精神中,充分表現了崇尚自然,引入自然的生態精神。把自然看作是人化的自然,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人化,孔子所説:"生生之謂易",即強調生活是宇宙,宇宙就是生活,領略了大自然的妙處,也就領略了生命的意義。民居在選址中常在青山翠綠,秀水秀流的境地中築路通,相地建宅。唐代孟浩然在《過故人居》中寫道:"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更有陶潛:"方宅十餘畝,茅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前堂"。
院落是居住的生活中心,中國民居將內院看作是人與天地,人與自然協同共生的最佳場所,並在院落內引入大自然的風光:大户人家高牆深院,疊石理水,植樹栽花,曲徑通幽地把院落擴大為私家園林,而小户人家即使面積很小也要種植幾株翠竹和幾棵芭蕉或以滿架蒼藤,充分表現出人與自然的交融。
明代歸有光《項脊軒志》中有一段動人的文字描述其家居庭園環境:"……餘稍為修葺, 使不上漏。前闢四窗。坦牆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雜植蘭竹木於庭,舊時欄遁亦遂增勝。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島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景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廖廖數語勾劃出了一幅庭園內家居生活恬靜而又生動的情景。這裏涉及了庭園的綠化、風、光、温、色和聲等生態因素與建築的關係,是一幅庭園生態與生活和大自然交融的典型寫照。
與此同時中國民居還在室內運用各種盆栽、盆景、瓶插、山石巧妙地將人工與自然融合在適度的範圍內,使它們來於自然、高於自然,將大自然的風景加以提煉,在小中見大,假中有真,近有透遠,達到了多方勝景,咫尺山的自然感受。精心佈置的盆景、盆栽展現了中國民居以綠色陳設為主的室內自然景觀。

民居結構及材料

中國民居生態精神又一表現就是中國民居的結構是中國傳統建築仿生柔性結構的一個組成部分, 它是中國建築哲理中"順應自然,以柔克剛"思想的體現。木材具有柔性和彈性,木構架中的節點又都普遍使用榫卯構造聯接,如動物的骨骼關節能在一定程度中伸縮和扭轉,地震時能通過自身的變形吸收和消耗地震的能量。‘’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