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流大學

鎖定
一流大學,是指具有一流本科教育、一流博士生教育,培養出一流人才的高校。 [1] 
中文名
一流大學
屬    性
高等學校
特    徵
培養出一流人才的高校
類    型
世界一流大學、國內一流大學、區域一流大學

一流大學基本定義

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學的底色。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根本任務。只有培養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夠成為世界一流大學本科教育是培養一流人才最重要的基礎,是一流大學的底色,體現了學校的傳統和特色。博士生教育是學歷教育的最高層次,體現出一所大學人才培養的高度,代表着一個國家的人才培養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核心。 [1] 

一流大學分類分層

“雙一流”建設目標是分層的,有世界一流、國家一流和區域一流。就地方院校的整體情況而言,一般應該定位在爭創“區域一流”的層次上,此後,根據辦學水平的逐步提升,將定位調整為“國家一流”,再進而上升為“世界一流”。 “雙一流”包括“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地方院校要想一步跨到“一流大學”,不管是“世界一流大學”或“國家一流大學”,還是“區域一流大學”,都是不太現實的。從地方院校的實力看,只能從爭創“一流學科”做起,將其定位在學科點的突破上。通過學科點的突破建一流學科,從一流學科到一流學科羣,並進而帶動整個學校最終走向一流。 [2] 
2022年,第二輪雙一流大學建設不再區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都叫雙一流大學,鼓勵各高校將重心放在自己的優勢學科上,集中精力建立一批世界一流學科

一流大學四個一流

建設高等教育強國,要做好“四個一流”的統籌:
一流大學是目標。一流大學是中國硬實力軟實力巧實力的象徵,國家發展需要一流大學的支撐和引領。
一流學科是條件。但是,一流學科不等於一流大學,一流學科的總和也不等於一流大學。
一流本科是根本。沒有一流本科,建設一流大學是自娛自樂。
一流專業是基礎。一流專業是一流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只有真的把課程、教師、教學、學生及教學方法技術都在專業這個平台上整合好,把專業建紮實,把一流本科辦好,培養一流人才的目標才可能實現。 [3] 

一流大學世界一流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World-class Universities),指主要學科有一批大師級人才,能夠批量培養出產生世界一流的原創基礎理論人才的頂尖創新型大學。創新型大學是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擺在第一位、用創新力主導學習力的大學。創新型大學把學力擺在學歷前面,人員匹配、課程設置、人才評價、資源配置、機制設計,都圍繞着培養能出原創成果的人才這一中心目標展開。創新型大學的創新能力、出原創成果的能力高於現有的研究型大學 [6] 

一流大學德國大學卓越計劃

德國大學卓越計劃(Excellence Initiative,以下簡稱“卓越計劃”)最早提出於2004年,由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和德國科學基金會聯合發起。德國聯邦和州政府於2005年通過了“卓越計劃”,該計劃為德國政府第一次明確提出打破高等教育均質化的高等教育政策,旨在提高德國大學科技研究和國際競爭力,培養年輕科研後備力量等。“卓越計劃”包括資助特定的傑出大學;資助在特定大學的傑出年輕科研人員的研究;加強大學間、項目間的合作;加強德國大學和國際學術機構、大學的合作研究。 [6] 

一流大學法國卓越大學計劃

2010年法國政府出台了卓越大學計劃(Initiatives d’Excellence,IDEX)旨在創建法國本土世界頂尖大學,打造5-10所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大學,提升法國高等教育和研究部門的國際競爭力與知名度。“卓越大學計劃”由國家研究署提供常設基金對其進行資金支持,項目徵集由法國國家研究署負責,兩輪項目徵集分別在2010年和2011年進行。 [6] 

一流大學加拿大卓越中心網絡計劃

加拿大聯邦政府於1989年1月開始啓動卓越中心網絡計劃(The Networks of Centres of Excellence Program,以下簡稱“NCE計劃”)。該計劃由加拿大聯邦政府撥款,通過國家的三大科學基金組織——自然科學與工程研究理事會(NSERC)、醫學研究理事會(MRC)、社會科學和人文研究理事會(SSHRC)共同實施。其總目標是動員和組織學術界、企業及公共部門的優秀人才,為加拿大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服務,具體可以表述為以下四個方面:在經濟和社會發展關鍵的前沿的基礎與應用研究方面,推動和加速優秀研究,參與國際競爭;發展和保持一支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隊伍;加強全國性的多學科和多部門研究合作關係,綜合各方面研究與發展的優勢;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 [6] 

一流大學日本超級國際化大學計劃

日本超級國際化大學計劃是日本為鼓勵大學進一步加速國際化進程,日本文部科學省2014年將原來實行的“留學生30萬人計劃”項目升級為“超級國際化大學”項目。該計劃共指定37所大學為實施對象。其中有13所屬於A級指定大學,即從事世界最高水平的教育和研究。 [6] 

一流大學日本COE計劃

日本COE計劃(Center Of Excellence Project)最早提出於1992年7月,是日本在“科學技術立國説”的政策背景下,由日本政府提出並由政府主導實施的旨在通過科研設施建設、完善科研體制、推動大學改革、培養尖端科研人才進而提升本國尖端科研水平卓越發展的計劃。

一流大學韓國WCU計劃

韓國WCU計劃,即世界級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World Class University,以下簡稱“WCU計劃”),是韓國政府於2008年6月開始推行的一項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政策。 [6] 

一流大學韓國21世紀智慧韓國工程

Brain Korea21,簡稱BK21,譯為21世紀智慧韓國工程,它是由韓國教育與人力資源開發部發起的一項把高等教育作為改革對象的重大改革項目,在韓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中具有重大意義。該工程旨在對高等教育體制實施改革並對其進行完善,通過政府和社會各界的人力、財力、物力的積極投入,全面有效地發揮高等教育的特點和優勢,有重點的選擇建設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準的研究生學院和優秀的地方大學及研究生院,培養以知識經濟為主導的21世紀社會發展所需的高級人才,迎接新世紀的挑戰。該工程的第一階段從1999年至2005年;第二階段從2006年至2012年;第三階段從2013至2019年。 [6] 

一流大學印度卓越潛力資助計劃

印度在其“十一五”高等教育規劃(2007-2012年)中明確提出,要建設14所世界一流大學,後改名為創新型大學,致力於達到世界一流大學標準,這標誌着印度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計劃被正式提上日程。
根據規劃(2007-2012年),印度將即根據世界一流大學標準,政府給予選定大學相應資金和教學科研支持,建設14所創新型大學,增強印度大學全球競爭力,使印度成為全球創新中心。為促進這一計劃的實施,印度分別開展了“卓越潛力大學資助計劃”(Universities with Potential for Excellence, UPE)、"卓越潛力學院資助計劃”(Colleges with Potential for Excellence, CPE)、"卓越潛力學科資助計劃”(Colleges with Potential for Excellence in a Particular Area, CPEPA)等致力於提升高等院校科研水平的高等教育發展計劃。
印度根據國家評價委員會資格認定標準,從不同層次選取了符合標準的大學、學院和學科進行重點資金支持建設,以求不斷提升整體科研實力,推動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6]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2015年11月5日,國務院對外發布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指出,到2020年,部分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前列;到2030年若干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到2050年,中國整體成為高等教育強國。
方案提出,國家將鼓勵和支持不同類型的高水平大學和學科差別化發展,總體規劃,分級支持,每五年一個週期,2016年開始新一輪建設,與國家五年建設規劃同步實施。方案還要求加強對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組織管理,有序推進實施。有關部門要抓緊完善配套政策,高校要科學編制建設方案。對建設方案要開展諮詢論證,動態監測建設過程,及時跟蹤指導並接受社會公眾監督。
——到2020年,若干所大學和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
——到2030年,更多的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高等教育整體實力顯著提升。
——到本世紀中葉,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數量和實力進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強國。
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亦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後的又一國家戰略,有利於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2017年9月20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公佈了教研函〔2017〕2號《關於公佈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確定42所大學的建設目標為世界一流大學(A類36所,B類6所)。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佈《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佈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和給予公開警示(含撤銷)的首輪建設學科名單。公佈的名單共有建設高校147所。建設學科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基礎學科佈局59個、工程類學科180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92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自主建設的學科自行公佈。 [7] 
國家“雙一流”(第一輪)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B類6所)名單
第二輪“雙一流”建設提出不再區分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二者統稱為雙一流。所以42所世界一流大學僅指第一輪雙一流建設中的一流大學。
A類36所
B類6所
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B類6所)地區分佈名單
所在省份
學校名稱
北京
上海
天津
-
-
重慶
-
-
-
浙江
-
-
-
江蘇
-
-
遼寧
-
-
湖南
-
-
四川
-
-
吉林
-
-
-
福建
-
-
-
山東
-
-
湖北
-
-
陝西
-
廣東
-
-
安徽
-
-
-
黑龍江
-
-
-
甘肅
-
-
-
河南
-
-
-
雲南
-
-
-
新疆
新疆大學
-
-
-
軍事系統
-
-
-
資料來源:教育部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 [4] 
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 首都師範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財經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交學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內蒙古大學遼寧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吉林大學延邊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體育學院上海音樂學院 上海大學南京大學蘇州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 河海大學江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安徽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廈門大學福州大學南昌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湘潭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 廣州醫科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海南大學廣西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西南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貴州大學雲南大學西藏大學 西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蘭州大學青海大學寧夏大學新疆大學 石河子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寧波大學 南方科技大學上海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海軍軍醫大學、空軍軍醫大學 [4-5]  [7] 
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按學校代碼排序)
建設高校
建設學科
北京大學
(自主確定建設學科並自行公佈)
中國人民大學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中國史、統計學、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清華大學
(自主確定建設學科並自行公佈)
北京交通大學
系統科學
北京工業大學
土木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力學、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
北京理工大學
物理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兵器科學與技術
北京科技大學
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
北京化工大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
北京郵電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中國農業大學
生物學、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草學
北京林業大學
風景園林學、林學
北京協和醫學院
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臨牀醫學、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藥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
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
北京師範大學
哲學、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地理學、系統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戲劇與影視學
首都師範大學
數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外國語言文學
中國傳媒大學
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
中央財經大學
應用經濟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應用經濟學
外交學院
政治學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公安學
北京體育大學
體育學
中央音樂學院
音樂與舞蹈學
中國音樂學院
音樂與舞蹈學
中央美術學院
美術學、設計學
中央戲劇學院
戲劇與影視學
中央民族大學
民族學
中國政法大學
法學
華北電力大學
電氣工程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中國科學院大學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南開大學
應用經濟學、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天津大學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化學工程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
天津工業大學
紡織科學與工程
天津醫科大學
臨牀醫學
天津中醫藥大學
中藥學
河北工業大學
電氣工程
山西大學
哲學、物理學
太原理工大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
內蒙古大學
生物學
遼寧大學
應用經濟學
大連理工大學
力學、機械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東北大學
冶金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
大連海事大學
交通運輸工程
吉林大學
考古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延邊大學
外國語言文學
東北師範大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世界史、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哈爾濱工業大學
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
哈爾濱工程大學
船舶與海洋工程
東北農業大學
畜牧學
東北林業大學
林業工程、林學
復旦大學
哲學、應用經濟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
同濟大學
生物學、建築學、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設計學
上海交通大學
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口腔醫學、藥學、工商管理
華東理工大學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東華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
上海海洋大學
水產
上海中醫藥大學
中醫學、中藥學
華東師範大學
教育學、生態學、統計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外國語言文學
上海財經大學
應用經濟學
上海體育大學 [30]
體育學
上海音樂學院
音樂與舞蹈學
上海大學
機械工程
上海科技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海軍軍醫大學
基礎醫學
南京大學
哲學、理論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大氣科學、地質學、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礦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蘇州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東南大學
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風景園林學、藝術學理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力學、控制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南京理工大學
兵器科學與技術
中國礦業大學
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
南京郵電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河海大學
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江南大學
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
南京林業大學
林業工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大氣科學
南京農業大學
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
南京醫科大學
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
南京中醫藥大學
中藥學
中國藥科大學
中藥學
南京師範大學
地理學
浙江大學
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農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園藝學、植物保護、基礎醫學、臨牀醫學、藥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農林經濟管理
中國美術學院
美術學
寧波大學
力學
安徽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
合肥工業大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廈門大學
教育學、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
福州大學
化學
南昌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山東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數學、化學、臨牀醫學
中國海洋大學
海洋科學、水產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鄭州大學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臨牀醫學
河南大學
生物學
武漢大學
理論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口腔醫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華中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武漢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華中農業大學
生物學、園藝學、畜牧學、獸醫學、農林經濟管理
華中師範大學
政治學、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法學
湘潭大學
數學
湖南大學
化學、機械工程、電氣工程
中南大學
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交通運輸工程
湖南師範大學
外國語言文學
國防科技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中山大學
哲學、數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臨牀醫學、藥學、工商管理
暨南大學
藥學
華南理工大學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
華南農業大學
作物學
廣州醫科大學
臨牀醫學
廣州中醫藥大學
中醫學
華南師範大學
物理學
南方科技大學
數學
廣西大學
土木工程
海南大學
作物學
重慶大學
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土木工程
西南大學
教育學、生物學
四川大學
數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
西南交通大學
交通運輸工程
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西南石油大學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成都理工大學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四川農業大學
作物學
成都中醫藥大學
中藥學
西南財經大學
應用經濟學
貴州大學
植物保護
雲南大學
民族學、生態學
西藏大學
生態學
西北大學
考古學、地質學
西安交通大學
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西北工業大學
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長安大學
交通運輸工程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植物保護、畜牧學
陝西師範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
空軍軍醫大學
臨牀醫學
蘭州大學
化學、大氣科學、生態學、草學
寧夏大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
青海大學
生態學
新疆大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石河子大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
資料來源:教育部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