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醫科大學(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是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60]
是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實施高校、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江蘇省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333工程”培訓基地,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創始成員。
[1-2]
學校創建於1934年,時名江蘇省立醫政學院。1957年,由鎮江遷至南京,更名為南京醫學院。1962年,被列為全國首批六年制醫藥院校。1981年,被批准為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3年,更名為南京醫科大學。
- 中文名
- 南京醫科大學
- 外文名
-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 簡 稱
- 南醫大
- 創辦時間
- 1934年
- 辦學性質
- 公立大學
- 學校類別
- 醫藥類
- 學校特色
-
雙一流(2022年)
[60]
研究型大學
省部共建高校
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
省部部共建高校(2015年) 展開- 學校特色
-
雙一流(2022年)
[60]
研究型大學
省部共建高校
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
省部部共建高校(2015年)
省屬重點大學 收起
- 主管部門
- 江蘇省
- 現任領導
-
黨委書記:王長青
校長:胡志斌 [56] - 專職院士數
- 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
- 本科專業
- 25個
- 碩士點
-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5個
南京醫科大學歷史沿革
編輯1938年,因抗日戰爭遷至湖南沅陵,學校合併南通學院醫科,改名國立江蘇醫學院,胡定安任院長。1939年,學校遷至重慶北碚。
1955年,衞生專業併入山西醫學院,後發展為山西醫科大學公共衞生學院。
1957年,學校由鎮江遷至南京,正式更名為南京醫學院。
1958年,學校分遷至徐州成立南京醫學院徐州分院,後發展為徐州醫科大學。學校原鎮江的校舍、附院參與組建鎮江醫專。
1962年,學校被列為全國首批改為六年制的醫藥院校之一。
1970年,南京醫學院與南京中醫學院合併組建江蘇新醫學院。
1972年,揚州衞生學校併入(獨立辦學)江蘇新醫學院,改建為江蘇新醫學院揚州分院。
1976年,江蘇省鎮江地區衞生學校併入(獨立辦學)江蘇新醫學院,改建為江蘇新醫學院鎮江分院。
校門風景(3張)
1981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成為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7]
同年,南京市第四人民醫院併入南京醫學院。
1993年,南京醫學院更名為南京醫科大學。
2011年底,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2015年10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原國家衞生計生委、教育部聯合發文,決定共建南京醫科大學,學校正式列入省部共建大學。
[14-15]
2019年12月,發起成立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
[21]
2020年5月,南京醫科大學鹽城臨牀醫學院揭牌成立。
[22]
12月,南京醫科大學與蘇州市人民政府戰略合作發展協議簽約儀式舉行;
[23]
8月31日,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正式掛牌成為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4]
南京醫科大學辦學條件
編輯南京醫科大學院系設置
- 學院設置
南京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 | 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衞生學院 | 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 | 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 | 南京醫科大學護理學院 | 南京醫科大學醫政學院 | 南京醫科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
南京醫科大學康復醫學院 | 南京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 | 南京醫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 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獨立學院) |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臨牀醫學院 |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臨牀醫學院 | 南京醫科大學第三臨牀醫學院 |
南京醫科大學第四臨牀醫學院 | 南京醫科大學鼓樓臨牀醫學院 | 南京醫科大學青島臨牀醫學院 | 南京醫科大學上海十院臨牀醫學院 | 南京醫科大學連雲港臨牀醫學院 | 南京醫科大學無錫臨牀醫學院 | 南京醫科大學金陵臨牀醫學院 |
南京醫科大學上海東方臨牀醫學院 | 南京醫科大學兒科學院 | |||||
- 專業設置
體育設施(2張)
- 附屬醫院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南醫大二附院) | 南京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南京市浦口醫院) | ||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老年醫院(江蘇省老年醫院) | |||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醫院(南京市第一醫院) |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腦科醫院 |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婦幼保健院 |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江蘇省腫瘤醫院 |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江寧醫院 |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明基醫院 |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蘇州醫院 |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無錫市人民醫院 |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 |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無錫市婦幼保健院 |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無錫市精神衞生中心 |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常州市婦幼保健院 |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 |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上海松江中心醫院 |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杭州醫院 |
南京醫科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7月,學校校本部有在職教職工1800多人,其中學校編制專任教師945人。有教授218人、副教授280人,有博士生導師752人、碩士生導師2312人。學校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美國國家醫學院外籍院士1名,國家“萬人計劃”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1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人,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7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人,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江蘇特聘教授32人,“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
[25]
並聘請了一批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學校名譽教授、客座教授。
國家級教學名師:王心如
美國國家醫學院外籍院士:勵建安
南京醫科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19年7月,學校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生物學、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藥學、醫學技術、護理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4個、3個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臨牀醫學工程、人文醫學、健康政策管理);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7個,學位授權點已覆蓋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和文學等7個學科門類;擁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9個國家臨牀重點專科、6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三期)、2個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3個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培育學科。
截至2019年11月,臨牀醫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藥理學和毒理學、免疫學、社會科學總論、化學等8個學科進入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全球排名前1%,其中,臨牀醫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學校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34位,獨立設置醫科院校第3位。
[28-29]
2017年12月,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佈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學校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在全國54所參評高校中獲評A+等級,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獲B+等級,藥學獲評B等級。
[30]
- 國家重點學科
-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 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生物學、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藥學、醫學技術、護理學
- 2012年教育部學科評估
學科代碼 | 學科名稱 | 全國排名 |
---|---|---|
1004 | 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 | 3 |
1003 | 口腔醫學 | 6 |
1001 | 基礎醫學 | 7 |
1011 | 護理學 | 8 |
1002 | 臨牀醫學 | 18 |
南京醫科大學教學建設
截至2019年7月,學校已建成5門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有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省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品牌專業、2個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建成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9箇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建高校教學實驗室、有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主編6部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學校通過教育部臨牀醫學專業認證,得到8年最長認證週期。學校的招生和就業工作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醫學類本科招生錄取分數線連續11年位居省屬院校第一位,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多次被評為“江蘇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29]
2021年9月,被確定為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峯計劃建設高校。
[58]
- 國家級精品課程
- 省級精品課程
- 國家特色專業
-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預防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康復醫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醫學影像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護理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藥學實驗示範中心、預防醫學實驗教學中心等
- 國家級教學團隊
預防醫學教學團隊、基礎醫學實驗課程羣教學團隊等
南京醫科大學社會評價
南京醫科大學學術研究
編輯南京醫科大學科研成果
餐廳宿舍(4張)
南京醫科大學科研機構
截至2019年7月,學校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4個部級重點實驗室、2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2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擁有醫學模擬教育中心(MSC)和自主學習中心以及江蘇省醫藥動物實驗基地,建有江蘇省唯一的省級衞生政策智庫健康江蘇研究院以及省內唯一的轉化醫學研究機構江蘇省轉化醫學研究院。
[41]
- 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醫科大學生殖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現代毒理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衞生部重點實驗室
衞生部抗體技術重點實驗室
衞生部活體肝臟移植重點實驗室
- 其他部委實驗室
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生殖醫學重點實驗室
- 江蘇省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心血管病分子干預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惡性腫瘤生物標誌物與防治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神經退行性疾病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現代病原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生殖醫學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應用毒理學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人類功能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異種移植重點實驗室
- 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蘇省基因表達工程研究中心
江蘇省區域衞生信息化工程中心
江蘇省基因藥物技術中心
- 其他科研機構
江蘇省醫藥動物實驗基地
江蘇省醫藥、農藥、獸藥安全性評價與研究中心
南京醫科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南京醫科大學醫患溝通研究中心
- 省級協同創新中心
江蘇省心血管病轉化醫學協同創新中心
南京醫科大學學術資源
-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於1956年,月刊,ISSN1007-4368,CN32-1442/R,連續進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第3、4、5、6版,為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來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同時被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 )、波蘭《哥白尼索引》(IC)、《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數據庫》(JSTChina)等著名檢索工具收錄。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創刊於2000年底,雙月刊,ISSN1671-0479,CN32-1606/C,秉承為醫療衞生事業服務的辦刊宗旨,本着學術無禁區,宣傳有紀律的原則,刊登與醫療衞生事業相關的社科類學術論文,如衞生服務、社會醫學、生命倫理、健康管理、醫學教育等領域,結合地域歷史和文化特色以及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設立重點欄目為衞生服務、金陵醫史和醫患溝通,為全國各級醫藥類高等院校師生及全國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提供學術交流的平台。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前身為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英文版),創刊於1987年,2010年改刊名為此,雙月刊,ISSN1674-8301,CN32-1810/R。
[43]
- 圖書館藏
根據2015年1月學校圖書館官網顯示,館藏書刊以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藥學、生物學為收藏重點,同時收藏化學、數學、物理學、計算機、管理學、社會科學及文藝類書刊等。圖書館擁有紙質文獻95萬餘冊,數據庫62個,中、外文電子圖書156萬餘冊,中、外文全文電子期刊約 38000餘種。
[44]
南京醫科大學合作交流
編輯截至2019年7月,學校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典、日本、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醫學院校或科研機構(包括美國代頓大學、美國聖約瑟夫大學、瑞典哥德堡大學、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西班牙的CTO醫學培訓中心、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等)建立了雙邊合作、學術交流關係。學校於2002年恢復招收留學生和港澳台學生,學校有留學生和港澳台學生800多人。
[39]
南京醫科大學校園文化
編輯南京醫科大學校徽
蛇杖代表醫業和醫學的神聖,是國際通用的醫學標誌,辟邪是南京的象徵,表明地理位置,與其他在寧高校相統一。書卷代表教學科研,象徵高校,盾,古代防護之兵器,盾形既傳統又威嚴。發射的光芒,寓意前程似錦,蒸蒸日上。一深一淺,既給人視覺享受,又體現剛柔相濟、陰陽糅合。1934特指創校時期。
南京醫科大學校訓
博學至精,明德至善
明德,意指通曉道德,至是達到。善,善良、高尚之意。明德至善,指通過品德修養,明確道德責任,達到高尚的境界。
博學、明德,是寄望師生既在學業學術上有所成就,又追求美好的道德情操,品學兼優、德術雙馨。至精、至善,是表明博學、明德的目標,以激勵師生不斷以高標準要求自己,鍥而不捨、追求卓越,努力達到完善之境界。
[45]
南京醫科大學現任領導
編輯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王長青 |
校長、黨委副書記 | 胡志斌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監察專員 | 石金樓 |
黨委副書記 | 王瑞新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李建清、徐珊、丁強 |
黨委常委、總會計師 | 馬水清 |
黨委常委、副校長、一附院黨委書記 | 唐金海 |
黨委常委、一附院院長 | 趙俊 |
副校長 |
南京醫科大學傑出校友
編輯仲劍平:國家一級教授、解放軍文職特級教授,主任醫師。第二軍醫大學專家組組長。
蔣作君: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致公黨中央常務副主席。
[51]
李嵐清: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
[52]
宋三泰:全軍腫瘤中心主任,國家藥物臨牀試驗機構主任,兼任中國抗癌協會乳癌專委會名譽主委等職。
[53]
周 珉:江蘇省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技進步一等獎、三等獎;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
[54]
陳明倫:曾任南京市第一醫院常務副院長、業務院長。兼任中華醫學會江蘇分會理事、南京分會常務理事、副會長,中國激光、光學會委員、江蘇分會常務理事,江蘇省、南京市激光醫學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江蘇分會、南京分會消化學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消化內鏡雜誌》常務編委,《江蘇醫藥》雜誌編委,《南京醫學》雜誌副主編,《醫學科技進展要覽》南京編委。
顧林崗:江蘇省公安廳廳黨委委員、省維穩辦副主任。
周永林: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黨委委員。
[4]
南京醫科大學所獲榮譽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省部部共建高校情況統計(30所)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9-24]
- 2. 王長青書記、沈洪兵校長出席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成立大會 .南京醫科大學[引用日期2019-12-17]
- 3. 學校簡介 .南京醫科大學[引用日期2019-06-17]
- 4. 校友風采 .南京醫科大學校友會網站[引用日期2016-03-13]
- 5. 歷史沿革 .南京醫科大學[引用日期2019-03-17]
- 6. 發展歷程. .南京醫科大學研究生院[引用日期2019-11-03]
- 7. 歷史上的今天:國務院批准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9-02-22]
- 8. 南京醫科大學歷史沿革 .南京醫科大學校慶網[引用日期2014-06-11]
- 9. “特色重點學科項目”是幾級學科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引用日期2019-11-01]
- 10. 關於公佈2012年度第二批國家級大學生 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11-04]
- 11. 教育部 國家衞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於批准 第一批臨牀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 模式改革試點高校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5-20]
- 12. 圖片新聞 .南京醫科大學 [引用日期2019-11-04]
- 13. 新年獻詞 . 南京醫科大學 [引用日期2019-11-03]
- 14. 南京醫科大學列入部委省共建大學 .中國江蘇網.2015-10-12[引用日期2015-10-13]
- 15. 部委省共建 南京醫科大學 .新浪[引用日期2015-11-22]
- 16. 南京醫科大學成立轉化醫學研究院 .江蘇[引用日期2017-05-21]
- 17. 南京醫科大學泰州臨牀醫學院成立 .江蘇省委新聞網[引用日期2017-10-29]
- 18. 南醫大整合資源成立兒科學院 .新浪[引用日期2018-03-25]
- 19. 南京醫科大學徐州臨牀醫學院正式成立 .江蘇省委新聞網[引用日期2018-07-08]
- 20. 學院簡介 .南京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信息學院[引用日期2019-12-11]
- 21. “學分互認,課程共享,中西並重” 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在上海交大醫學院成立 .科學網[引用日期2019-12-17]
- 22. 南京醫科大學鹽城臨牀醫學院揭牌成立 .南京醫科大學[引用日期2020-05-14]
- 23. 18位院士參與!這所高校將在蘇州建新學院 .青塔網[引用日期2020-12-09]
- 24. 我校附屬南京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掛牌 .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衞生學院.2020-09-02[引用日期2021-02-18]
- 25. 學校簡介 .南京醫科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14-06-11]
- 26. 學院簡介 .南京醫科大學兒科學院[引用日期2020-07-18]
- 27. 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 .中國工程院[引用日期2019-11-25]
- 28. 我校八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臨牀醫學”學科保持全球前1‰ .南京醫科大學[引用日期2019-11-21]
- 29. 學校簡介 .南京醫科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3]
- 30. 我校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佳績 .官網[引用日期2017-12-29]
- 31. 國家重點學科 .南京醫科大學研究生院[引用日期2014-06-11]
- 32. 重點學科 .南京醫科大學研究生院[引用日期2014-06-11]
- 33. 博士學位授予學科 .南京醫科大學研究生院[引用日期2014-06-11]
- 34. 南京醫科大學碩士授予學科 .南京醫科大學研究生院[引用日期2014-06-11]
- 35. 教育部公佈2012年學科評估結果 .南京醫科大學學科建設[引用日期2014-06-11]
- 36. 博士後流動站一覽表 .南京醫科大學研究生院[引用日期2014-06-12]
- 37. 精品課程 .南京醫科大學精品課程網[引用日期2014-06-11]
- 38. 全國高校特色專業名單 .中國教育網[引用日期2014-06-11]
- 39. 南京醫科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簡介 .南京醫科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引用日期2014-06-11]
- 40. “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出爐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0-07-17]
- 41. 學校簡介 .南京醫科大學[引用日期2017-10-22]
- 42. 科研機構 .南京醫科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14-06-11]
- 43. 編輯部簡介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編輯部[引用日期2014-06-11]
- 44. 圖書館簡介 .南京醫科大學圖書館[引用日期2014-06-11]
- 45. 南京醫科大學校訓 .南京醫科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14-06-11]
- 46. 現任領導 .南京醫科大學[引用日期2020-12-28]
- 47. 鄭國錩 .官網[引用日期2016-10-17]
- 48. 王學浩 .南京醫科大學校友會[引用日期2016-03-13]
- 49. 王存玉 .校友會[引用日期2016-03-13]
- 50. 俞守義 .官網[引用日期2016-10-17]
- 51. 蔣作君 .校友會網站[引用日期2016-03-13]
- 52. 李嵐清 .官網[引用日期2016-10-18]
- 53. 宋三泰 .官網[引用日期2016-10-21]
- 54. 周 珉 .官網[引用日期2016-10-23]
- 55. 南京醫科大學 .南京醫科大學[引用日期2021-08-04]
- 56. 胡志斌 .南京醫科大學[引用日期2021-08-20]
- 57. 省政府關於周勇等職務任免的通知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8-29]
- 58. 好消息!徐州2所高校入選!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1-10-09]
- 59. 2021新增院士本科畢業院校盤點!吉大、北航表現出色 .微信[引用日期2021-11-21]
- 60. 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公佈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22-02-14[引用日期2022-04-16]
- 61. 教育部最新公佈!南京13所高校上榜 .中國江蘇網[引用日期2022-02-15]
- 62. 院系設置 .南京醫科大學[引用日期2022-03-24]
- 63. 南京醫科大學脊柱脊髓疾病研究中心成立 .揚子晚報[引用日期2022-05-08]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