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人民大學

鎖定
中國人民大學(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簡稱“人大(RUC)”,學校法定住所為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59號 [47]  ,直屬於教育部,由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的世界一流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 [25]  [80]  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 [173] 
中國人民大學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陝北公學,以及華北聯合大學和北方大學、華北大學。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通過了《關於成立中國人民大學的決定》。 [80]  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併組建的中國人民大學正式開學,成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 [63]  1954年,被確定為以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大學和首批全國重點大學; [64]  1960年,被確定為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2]  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 [71] 
截至2024年6月,中國人民大學設有中關村校區、通州校區、張自忠路校區和蘇州校區四個校區。 [135]  截至2024年1月,學校設有6個學部、1個公共教學委員會,學士學位專業86個,擁有8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8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均居全國第一。此外,學校擁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5個,專業學位類別碩士學位授權點32個、專業學位類別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1個。學校有專任教師1956人,其中教授801人,副教授751人。 [80] 
中文名
中國人民大學
外文名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80] 
簡    稱
人大、RUC [135] 
創辦時間
1937年 [80] 
創辦人
林伯渠 [3] 
吳玉章 [3] 
董必武 [3] 
徐特立 [3] 
張雲逸 [3]  展開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135] 
學校類別
綜合類 [135] 
學校特色
雙一流(2017年入選)(2017年、2022年) [80] 
985工程(2003年入選)(2003年) [172] 
211工程(1997年入選)(1996年) [63] 
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2023年6月) [49] 
全國養老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牽頭單位) [51] 
主管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80] 
現任領導
張東剛(黨委書記,截至2024年5月) [24] 
林尚立(校長,截至2024年5月) [24] 
本科專業
86個(截至2024年1月) [80] 
碩士點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4個(截至2024年1月) [80] 
專業學位類別碩士學位授權點32個(截至2024年1月) [80]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2個(截至2024年1月) [80] 
博士點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5個(截至2024年1月) [80] 
專業學位類別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截至2024年1月) [80] 
博士後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1個(截至2024年1月) [80] 
國家重點學科
8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截至2024年1月) [80] 
8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截至2024年1月) [80] 
校    訓
實事求是 [134] 
校    歌
陝北公學校歌 [2] 
校慶日
10月3日 [134] 
地    址
校本部: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59號 [135] 
通州校區:北京市通州區潞城鎮 [142] 
蘇州校區: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仁愛路158號 [136] 
老校區:北京市東城區張自忠路3號 [37] 
院校代碼
10002 [143] 
主要獎項
入選2022年北京市工人先鋒號擬表彰對象(2022年) [169] 
獲批“中國文藝評論基地”(2022年) [38] 
知名校友
劉鶴 [129] 
劉強東 [133] 
儲殷 [46] 
郭蘭英 [132] 
尤權 [130] 
知名教師
潘雲鶴 [145] 
甄峯 [146] 
文繼榮 [145] 
盧志武 [145] 
教    師
專任教師1956人(截至2024年1月) [80] 
學    生
學生28224人(截至2024年1月) [80] 
佔地面積
1044畝(中關村校區,截至2024年1月) [147]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沿革

中國人民大學陝北公學時期

1937年“七七”事變以後,為培育革命幹部,滿足抗日民族解放戰爭的需要,中共中央於1937年7月底決定創辦陝北公學,由林伯渠吳玉章董必武徐特立張雲逸、成仿吾等人籌辦,並任命成仿吾擔任校長。陝北公學實行黨團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直屬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領導,是中共中央直接領導創辦的一所革命的大學。同年10月23日,毛澤東同志給陝北公學成立與開學題詞,並概括了陝北公學的任務和人才培養目標。同年11月1日,陝北公學正式舉行開學典禮。 [3]  [61] 
陝北公學開學典禮 陝北公學開學典禮 [63]
陝北公學的辦學宗旨和培養目標是“實施國防教育,培養抗戰人才”,為此制定了“幫助青年獲得抗戰中實際工作的方法與民族自衞戰爭的最低限度的理論基礎”的教育方針,並根據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的原則制定教學計劃,將理論和實際相聯繫、教學內容少而精、教與學一致確定為教學工作的原則。辦學兩年,陝北公學共培養6000多名學生,吸收3000多名青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61] 

中國人民大學華北聯合大學時期

1939年夏,抗日戰爭的形勢發生變化,日寇、國民黨頑固派加緊進攻解放區。6月,中共中央決定陝北公學、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延安工人學校、安吳堡戰時青年訓練班四校聯合成立華北聯合大學,開赴華北敵人後方辦學。 [61-62] 
1939年7月7日,華北聯合大學在延安宣告成立,實行黨組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設社會科學部、文藝部、工人部、青年部。華北聯合大學的教育方針是:為革命實際鬥爭的需要而培養革命幹部;注意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貫徹少而精和通俗化的原則。校訓是“團結、前進、刻苦、堅定”。華北聯合大學實行軍事化管理,培養出來的幹部都能適應在戰爭條件下工作的需要,它是中國共產黨在敵後辦起的第一所高等學府,被譽為“插在敵人心臟上的一把劍”。 [3]  [63] 
1940年,華北聯合大學進入鼎盛時期,全校共4000多人,其中學員3000多人。學校設有社會科學院,下設法政系、財經系;教育學院,下設教育系;文藝學院,下設戲劇系、音樂系、美術系、文學系;工學院,下設機械系、採礦系。除原有的專修科外,增設了本科和預科。後成立法政學院、羣眾工作部、中學部。 [63] 
1941年8月至1943年是晉察冀邊區最困難的年代,華北聯合大學經過兩次縮編,只保留了教育學院,改由邊區行政委員會領導。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結束。12月10日,中共晉察冀中央局決定全面恢復華北聯合大學,任命成仿吾為黨委書記,實行校長負責制。設政治班、教育學院、法政學院、文藝學院、外語學院,並復建了文工團。當時全校共約1100人,其中教工約400人,學員約700人。 [63] 
華北聯合大學時期 華北聯合大學時期 [63]

中國人民大學北方大學時期

1945年11月,北方大學成立,經中共中央推薦,晉冀魯豫邊區政府任命范文瀾為北方大學校長,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中共中央還陸續從延安選派幹部到北方大學工作,包括艾思奇、陳唯實、樂天宇、徐緯英、陳荒煤等。晉冀魯豫邊區黨政機關亦先後將一些幹部調入北方大學。 [63] 
1946年6月,國民黨統治集團發動全面內戰,為了備戰,1946年10月北方大學由河北邢台遷往山西長治。後於1948年5月,除農學院外遷回邢台。從1945年11月到1948年7月的兩年多時間裏,北方大學先後開辦行政、財經、文教、工學、醫學、農學、藝術七個學院和歷史、財經兩個研究室,為中國共產黨的革命事業培養、輸送了2000多名各專業幹部。 [63] 
北方大學 北方大學 [63]

中國人民大學華北大學時期

1948年5月,華北聯合大學和北方大學合併,成立華北大學。同年8月24日,華北大學舉行成立典禮,校址設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城,吳玉章任校長,范文瀾、成仿吾任副校長,實行校長負責制。學校下設四部兩院:一部為政治訓練班,對知識青年進行短期政治思想訓練;二部為教育學院,培養中等學校師資和教育幹部;三部為文藝學院,培養文藝幹部;四部為研究部,從事研究和培養、提高大學師資;兩院是工學院和農學院。 [63] 
1949年4月,華北大學遷入北平。遵照中共中央關於放寬招生條件、大量吸收知識分子、為解放全中國迅速培養大批幹部的指示精神,華北大學把辦學重點放在一部,招收學員15000餘人,並在正定和天津各辦一所分校。1949年底,大部分學員畢業並走上工作崗位,至此,華北大學圓滿完成了為全國解放培訓幹部的歷史性任務。
華北大學孕育了新中國一批各種類型的高等院校。1948到1949年期間,為了適應文化教育事業大發展的需要,一些下屬單位陸續脱離學校獨立辦學。工學院獨立出來發展為北京工業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農學院與北京大學農學院、清華大學農學院合併成立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二部外語系離開學校,同北平外事學校合併為北平外國語學校,後逐步發展成為北京外國語大學;三部離開學校後分別籌建、創立了中央戲劇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現中國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以及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青年藝術劇院、中央歌劇院、中國京劇研究院等。華北大學還抽調部分幹部、教師分赴中原和廣東,籌建中原大學南方大學。從1948年8月到1949年底,華北大學共為國家培養幹部2萬餘名,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63]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

  • 初創階段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了培養具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素養和專業知識的新中國的建設人才,中共中央決定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併原中國政法大學,調來華北人民革命大學部分幹部組建中國人民大學。 [63] 
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第十一次政務會議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議,通過《關於成立中國人民大學的決定》。1950年10月3日,中國人民大學舉行第一次開學典禮。 [63] 
1952年底,中國人民大學已經初具規模,設有9個系、38個教研室、1個編譯室,此外還有專修科、預科、馬列主義研究班、研究生班、馬列主義夜大學、夜校、函授專修班和附設工農速成中學,3年內共為國家培養各類畢業生2318人。 [63] 
  • 曲折前進
1953年,中國進入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中國人民大學為適應新時期的需要,對辦學任務和學科專業進行調整,開闢了一條培養新型工農知識分子的道路。 [63] 
1954年,學校被確定為以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大學和首批全國重點大學。 [64]  同年,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系對外貿易專業併入北京對外貿易專科學校,成立北京對外貿易學院(現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65]  到1956年,中國人民大學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培養馬列主義師資和財經、政法幹部為主的綜合性大學。1957年以後,中國人民大學的系科設置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到1965年底,全校共有1個學院、12個系、3個研究所、1個研究室。設有19個專業。 [63] 
1960年,學校被中央確定為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2]  從建校到1965年15年間,中國人民大學共接收過24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名留學生,為國家培養各類畢業生65870名,取得科研成果2397項。1966年文化大革命時期,各級黨政組織陷於癱瘓,全部教學、科研工作被迫停止。 [63] 
文革後,鄧小平提出:“人民大學是要辦的,主要培養財貿、經濟管理幹部和馬列主義理論工作者。” [5]  1978年,國務院發文重申:中國人民大學是一所綜合性的社會科學大學,恢復中國人民大學對於加強馬列主義社會科學理論人才、經濟管理人才和高等學校政治課師資的培養工作,都具有重要作用。 [63] 
  • 改革開放時期
1978年7月26日下午,學校舉行中國人民大學覆校會師大會。隨後,中國人民大學恢復和新建了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中共黨史、法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中國歷史、檔案、計劃統計、財政、工業經濟、貿易經濟、農業經濟、經濟信息管理15個系,馬克思列寧主義發展史、蘇聯東歐、外國經濟管理、清史、人口理論、語言文字6個研究所,外語、俄文、體育、電化教育4個直屬教學單位,以及出版社、圖書卡片資料社、青鋒機械廠、附屬中學等附屬單位;學校設有24個本科專業、14個碩士研究生專業。 [63] 
改革開放時期中國人民大學 改革開放時期中國人民大學 [63]
1979年,按照中共北京市委關於擴大招生的部署,學校分別在崇文區和西城區創辦第一、第二分校。 [66]  1986年,中國人民大學認真貫徹《中共中央關於體制改革的決定》精神,提出進一步貫徹以教學為中心的方針,加強教學管理,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並相應制訂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中國人民大學發揮高等學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方面的職能,朝着多學科方向協調發展。 [66]  1997年,中國人民大學正式被列為“211工程”建設高校。 [63]  1998年,學校被確定為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170-171]  1999年,入選第一批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67] 

中國人民大學21世紀中國人大

2006年,加入亞洲太平洋國際教育協會。 [183]  2007年,入選第一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立項學校,2007-2009年間,中國人民大學共有1700餘名本科生參與了該計劃。 [68]  2009年,中央組織部、教育部確定中國人民大學為首批全國幹部教育培訓高校基地。 [69]  2010年4月,中國人民大學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4]  2011年12月31日,教育部正式發文《教育部關於中國人民大學徵地建設新校區有關問題的批覆》,批准中國人民大學在北京市通州區徵地2400畝建設新校區。 [70]  同年,加入“亞洲校園計劃”。 [184] 
2012年9月,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正式設立,負責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院(蘇州研究院)和中法學院等教學科研機構以及社會服務機構的管理。 [151]  同年,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152] 
2013年,入選2012年度“2011協同創新中心”。 [179]  2014年9月,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6]  2016年4月,中國人民大學與深圳市人民政府簽署《關於在深圳合作辦學的備忘錄》,雙方一致同意在深圳合作建立中國人民大學深圳校區 [153]  同年7月,劉偉校長代表中國人民大學與世界大學聯盟執行官約翰·赫恩教授簽署了中國人民大學加入世界大學聯盟協議,中國人民大學正式加入該聯盟。 [186] 
2017年,中國人民大學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 [71]  10月2日,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奠基,新校區計劃分兩期建設,佔地1670畝,項目計劃至2025年建設完成。 [72]  10月25日,中國人民大學與中國中醫科學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73]  12月,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院)成立。 [7] 
2018年3月,世界大學智庫聯盟在中國人民大學成立; [11]  [74]  同月,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10]  [75]  4月19日,中國人民大學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8-9]  10月9日,中國人民大學與重慶市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76]  11月,中國人民大學等國內8所高校在蘭州大學共同啓動“馬克思主義理論本科專業建設協同創新平台”,實現跨區域教育資源整合。 [12]  11月25日,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新校區大廠拓展區項目開工推進會在河北廊坊大廠回族自治縣舉行。 [13]  同年,加入“京港大學聯盟”。 [185] 
2019年4月,中國人民大學高瓴人工智能學院成立並舉行成立大會。 [77]  2020年1月,學校入選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即“強基計劃”)。 [14]  10月,中國人民大學中小學德育研究所成立; [78]  同月,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確定為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 [15] 
高瓴人工智能學院 高瓴人工智能學院 [77]
2021年5月8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中小企業研究院揭牌成立。 [79]  同年9月26日,中國人民大學在國家發改委的指導與支持下,組建成立了共同富裕研究院;統籌全校優勢資源,成立全國高校首個雙碳研究院,與兩家國家高端智庫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和中石油經研院合作共建“碳中和研究中心”;依託雙方優勢,與中信證券聯合成立國有經濟研究院 [27]  。同年11月29日,中國人民大學物理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被教育部確定為第三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2021年度)。 [29] 
2022年,中國人民大學“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計劃招生20人。 [28]  同年2月21日,從北京城市副中心2022年投資暨重大工程專題發佈會上獲悉,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新校區一期計劃於2023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首批8000名學生屆時將入住新校區。 [32]  2月27日,中國人民大學交叉科學研究院(簡稱交叉院)揭牌儀式暨首屆交叉科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33]  4月25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人民大學,先後走進思政課智慧教室、博物館、圖書館,瞭解學校促進思政課教育改革創新、學校歷史沿革、教學科研成果、加強文獻古籍保護利用和促進理論研究成果轉化應用等情況,並主持召開師生代表座談會。 [35]  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研究中心在中國人民大學正式揭牌成立。 [39]  12月5日,中國人民大學發佈消息稱,該校新成立兩大學院,分別為中共黨史黨建學院和紀檢監察學院。 [41]  此外,同年入選教育部“101計劃”。 [168] 
2023年2月20日,由西南大學牽頭,聯合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和四川大學等國內高校,與希臘雅典大學、佩特雷大學、亞里士多德大學和克里特大學共同合作成立中希文明互鑑中心 [42]  3月19日,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學院成立。 [43]  3月28日,中國人民大學聯合發起組建國際傳播學會中國理事會成立。 [44]  4月8日,中國人民大學等九所大學的相關創意寫作機構聯合成立“中國大學創意寫作聯盟”。 [45]  9月,中國人民大學智慧治理學院正式成立。 [48]  10月14日,中國人民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人大深圳高研院)在深圳成立。 [50]  10月,與通用技術集團健康養老產業有限公司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民政部培訓中心)牽頭成立全國養老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51]  10月31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式現代化浙江創新實踐研究院”落户浙江。 [52]  11月11日,首屆紀檢監察學科建設高端論壇暨中國人民大學紀檢監察學院成立大會舉行。 [53]  同年,正式被納入“英才計劃”培養高校名單。 [180] 
2024年1月,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在中國人民大學世紀館成立。 [54]  2月22日,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新校區西區學部樓一期竣工,將於2024年9月投用。 [55]  4月13日,中國人民大學應用數學中心(深圳)揭牌儀式暨應用數學專題學術研討會在深圳舉行。 [57]  同月,中國人民大學數字經濟系成立。 [58]  同年5月7日,中國人民大學、索邦大學、凱致商學院、蒙彼利埃保羅-瓦萊裏大學中法文明交流互鑑合作研究中心在法國巴黎成立。 [154]  5月19日,中國人民大學首屆深圳金融論壇暨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成立儀式在廣東深圳舉行。 [155]  5月24日,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院正式揭牌。 [156]  5月25日,中國人民大學食學研究中心揭牌。 [157]  5月31日,中國人民大學“世界文學與全人類共同價值研究中心”成立。 [158] 
首屆深圳金融論壇暨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成立儀式 首屆深圳金融論壇暨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成立儀式 [155]

中國人民大學辦學條件

中國人民大學院系設置

截至2024年1月,學校下設有6個學部、1個公共教學委員會,學士學位專業86個。 [80-81]  學校共有37個學院,4個研究院,5個書院。 [98] 
院系專業
學部
學院
本科專業
人文學部 [87] 
哲學、倫理學、宗教學
漢語言文學
歷史學
中國哲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代史、專門史
繪畫、藝術設計、音樂表演、美術學
英語、俄語、日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 [19]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漢語國際教育 [86] 
管理學部
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學、傳播學
農業經濟管理、農村區域發展
社會學、社會工作、公共事業管理(人口與社會管理方向)
行政管理、土地資源管理、城市管理
檔案學、信息資源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政務信息管理方向)
經濟學部
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數字經濟 [91] 
財政學、金融學、税務、保險學、金融工程、信用管理 [90] 
國民經濟管理、能源經濟學、數字經濟 [92] 
統計學、經濟統計學、應用統計學(風險管理與精算) [93] 
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管理科學、貿易經濟
人力資源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勞動關係和勞動經濟學 [89] 
中國人民大學生態環境學院
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88] 
人大國發院
-
法政學部 [83] 
法學
國際政治、外交學、政治學與行政學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 [84]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
社會學、社會工作 [85] 
理工學部
環境科學、公共事業管理、環境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信息安全、軟件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物理學、材料物理、化學、應用心理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數據計算及應用 [21] 
馬克思主義學部
馬克思主義學院
馬克思主義理論 [82] 
中共黨史黨建學院
-
紀檢監察學院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
-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
-
參考資料 [20]  [40]  (截至2024年5月)注:表格內容與學校官網簡介頁面數據不一致

中國人民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4年1月,學校擁有8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8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均居全國第一。擁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5個,專業學位類別碩士學位授權點32個、專業學位類別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1個。在教育部2017年公佈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中國人民大學獲評A類學科的總數共14個,其中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社會學、新聞傳播學、統計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獲評A+,政治學、哲學獲評A,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中國史、中國語言文學獲評A-,A+學科數量位列全國高校第四;在教育部首輪“雙一流”建設評價中,學校14個一流學科表現優異,繼續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80] 
學科建設
類別
名稱
博士後流動站
法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社會學、中國史、哲學、中國語言文學、政治學、新聞傳播學、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世界史、考古學、統計學、物理學、外國語言文學、數學 [167] 
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統計學、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
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電子信息
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統計學、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館情報檔案管理、美術學、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系統科學、環境工程、生態學、地理學、化學、物理學、心理學、教育學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金融、應用統計、税務、國際商務、保險、資產評估、法律、社會工作、漢語國際教育、應用心理、翻譯、新聞與傳播、文物與博物館、電子信息、資源與環境、農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圖書情報、藝術
“雙一流”建設學科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中國史、統計學、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國家重點一級學科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工商管理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
中共黨史、國際政治、文藝學、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農業經濟管理、行政管理、檔案學
北京市重點一級學科
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農林經濟管理、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
北京市重點二級學科
計算機應用技術、教育經濟與管理、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
北京市重點交叉學科
農村發展管理
參考資料 [1]  [22]  (截至2024年1月,部分展示)

中國人民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1月,學校有專任教師1956人,其中教授801人,副教授751人。其中衞興華教授和高銘暄教授獲得“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有22人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八屆學科評議組成員,47人入選新一屆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共有132人入選國家重大人才工程、50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36人入選國家重大青年人才工程。 [80] 
教師(部分)
姓名
簡介
高銘暄
人民教育家,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 [174] 
叢志強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國家一級美術師 [175] 
何沁
榮譽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編寫、主編了《中共黨史講義》《中國革命史》《中國共產黨史綱》等教材和專著 [176] 
方漢奇
榮譽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1987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2017年獲“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 [177] 
王國剛
國家一級教授,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78] 
教師團隊
類別
名單
首批吳玉章高級講席教授
郝立新、歐陽謙、姚新中、張文喜、郭雙林、劉小楓、孫鬱、曾湘泉、賀耀敏、陳衞東、韓大元 [164] 
國家級教學名師
方福前、韓大元、陳嶽、龍翼飛、王珊、張徵 [162] 
北京市級教學名師獲得者
方福前、張志偉、姚輝、錢晟、許偉、張曉萌、季威、李彪 [162] 
2023年青年骨幹教師
劉力、莫嘉琳、王瑩、張峯 [163]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鄭祥 [165]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張傑、張宇、盧仲毅、黃興濤、段成榮 [166] 
參考資料(截至2024年1月,注:名單不全)

中國人民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3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27門本科課程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包括2門線上課程、6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2門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16門線下課程和1門社會實踐課程。 [94]  還設有北京市優質課程、“123”金課、通識課程等。 [95]  2023年,學校全面開展“123金課”建設,到2025年,建設600門涵蓋通識課(含公共課)、專業核心課(含部類核心課)、新形態課程在內的,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本科課程。 [96] 
“123”金課名單
類別
開課單位
課程名稱
通識核心課
哲學院
中國哲學:傳統、經典與方法
通識核心課
哲學院
西方哲學:傳統、經典與方法
通識核心課
哲學院
美學原理
通識核心課
哲學院
宗教與當代社會
通識核心課
哲學院
人生哲學
通識核心課
哲學院
邏輯與批判性思維
通識核心課
哲學院
科學技術哲學
通識核心課
哲學院
數理邏輯
通識核心課
國學院
秦漢大一統的奠定和成型
通識核心課
國學院
文物精品與歷史文化
通識核心課
國學院
《紅樓夢》與中國文化
通識核心課
國學院
蒙藏歷史與文化
通識核心課
國學院
古代文學家與文學
通識核心課
國學院
中國古典詩歌的審美世界
通識核心課
國學院
文體寫作實踐
通識核心課
國學院
先秦諸子的思想世界
通識核心課
歷史學院
中華文明史
通識核心課
歷史學院
中國考古學
通識核心課
歷史學院
清代名家名篇選讀
通識核心課
歷史學院
《資治通鑑》精讀
參考資料 [96]  (截至2023年7月,名單不全)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名單
學院
課程名稱
類別
課程負責人
課程團隊其他主要成員
法學院
知識產權法
線上一流課程
姚歡慶
——
新聞學院
新聞攝影
線上一流課程
殷強
——
應用經濟學院
區位決策與營商環境互動虛擬仿真實驗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姚永玲
——
法學院
互聯網法院虛擬仿真實驗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王軼
張龑 、鄧矜婷、張吉豫
文學院
特殊類型紀錄片攝製虛擬仿真實驗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陳濤
陳劍瀾、 陳奇佳、汪海、李昕揆
外國語學院
國際會議口譯虛擬仿真實驗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王建華
朱源、馮佳、張凌
藝術學院
視聽敍事虛擬仿真實驗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張淳
甘華、劉明才、段天然、葛勇
理學院物理學系
離子阱量子計算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系統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張威
張翔、高奎意、王善才
新聞學院
傳播理論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劉海龍
王亦高、董晨宇
理學院物理學系
人文物理通識與探索性實驗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程志海
夏天龍、 陳珊珊、汪晉辰、許瑞
經濟學院
經濟史Ι
線下一流課程
賀耀敏
孫睿、孫聖民、高德步、王珏
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
農業政策學
線下一流課程
孔祥智
仇煥廣、唐忠、毛學峯、鍾真
信息資源管理學院
信息諮詢
線下一流課程
盧小賓
閆慧、徐璐、羅世君、張朝峯
財政金融學院
金融學
線下一流課程
張傑
瞿強、王國剛、王芳、馬勇
商學院
會計學
線下一流課程
趙西卜
廖冠民、秦玉熙、袁蓉麗、張博
應用經濟學院
能源經濟學
線下一流課程
鄭新業
宋楓、魏楚、郭伯威
財政金融學院
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
線下一流課程
莊毓敏
塗永紅、宋科、羅煜、朱文宇
公共管理學院
城市經濟學
線下一流課程
葉裕民
秦波、施昱年、於洋、仲浩天
國際關係學院
政治學概論
線下一流課程
楊光斌
牛彤、孫龍、歐樹軍、 陳華文
法學院
債與合同法
線下一流課程
姚輝
朱虎、朱巖、石佳友、 熊丙萬
法學院
憲法學
線下一流課程
胡錦光
韓大元、莫於川、王旭、李元起
馬克思主義學院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線下一流課程
秦宣
陶文昭、王海軍、李玉峯、王衡
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國共產黨歷史
線下一流課程
楊鳳城
何虎生、辛逸、耿化敏、李坤睿
外國語學院
人文經典閲讀
線下一流課程
陳世丹
郭慶民、 刁克利、代顯梅、蔡芳鈿
文學院
中國現代文學史
線下一流課程
孫毅
程光煒、楊慶祥、張潔宇、宋聲泉
統計學院
抽樣技術
線下一流課程
蔣妍
金勇進、孫韜、杜子芳、李揚
法學院
診所式法律教育 (環境公益訴訟)
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竺效
李修棋、曹煒、丁霖、葛楓
參考資料 [94]  (截至2023年7月)
國家級教學團隊
類別
名單
國家級教學團隊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教學團隊、工商管理核心課程教學團隊、社會學理論課程教學團隊 [161]  、“西方文藝理論史”教學團隊 [160] 
參考資料(截至2024年1月,注:名單不全)
教學成果
2022年,中國人民大學共有16項成果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的獲獎成果總計14項,其中一等獎7項(佔獲獎總數50%),二等獎7項,一等獎獲獎數量位居全國高校第一,獲獎總數量位居北京地區高校第一。 [144] 
2023年,學校有15本理工學科教材入選教育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有3個理工類項目入選北京高校“優質本科教材課件”建設項目,《數據庫系統概論(第5版)》和《統計學(第7版)》獲評全國優秀教材高等教育類二等獎。 [127] 
部分成果
名稱
簡介
《紮根中國,獨樹一幟:交叉融合導向的新文科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獲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144] 
《思政鑄魂、知識擴容、內外融通 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課程體系改革》
獲高等教育(研究生)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187] 
《國家急需法學交叉人才培養模式探究——以區塊鏈與數字經濟為例》
獲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187] 
“多元交叉、虛實結合的土地資源管理
獲評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188] 

中國人民大學合作交流

  • 綜述
截至2024年1月,學校為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181]  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182]  同61個國家和地區的312所高校和國際組織建立了夥伴關係,參與了7所海外孔子學院建設,並主持構建了“中國—中東歐國家高校聯合會經濟學學科建設共同體”、世界人文社會科學高校聯盟、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等平台,開設了全球首個“管理學三學士國際項目”。 [80] 
  • 孔子學院
截至2024年5月,中國人民大學與國外合作大學先後合作共建了14家海外孔子學院,遍佈亞洲、非洲、歐洲和美洲11個國家。2010年,學校在國際交流處下設立孔子學院工作科, 2011年成立了中國人民大學孔子學院工作辦公室,掛靠國際交流處。 [97] 
  • 合作協議
2022年2月18日,中國人民大學與意大利路易斯大學、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管理學三學位合作協議簽約儀式以線上線下結合形式舉辦。中國人民大學與意大利路易斯大學及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通過強強聯合和優勢互補,開設全球首個“管理學三學士國際項目”,旨在培養具有中國文化意識的未來全球商務領袖。項目學制四年,授予畢業生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學士學位、路易斯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學位,以及喬治華盛頓大學商業(或國際商務)學士學位。 [31]  [80] 

中國人民大學學術研究

中國人民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學校擁有兩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101-102]  3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03]  截至2021年10月,學校共有1個國家級高端智庫,1個國家高端智庫,1個文化和旅遊部首批文化和旅遊行業智庫建設試點單位,1個北京市高端智庫。 [99]  截至2020年底,學校共有13個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 [100] 
科研平台
類別
名稱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院、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清史研究所、中國財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應用統計科學研究中心、歐洲問題研究中心、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原“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人權研究中心 [16]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 [102]  、量子態構築與測控 [101]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數據庫與商務智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04]  、“新一代智能搜索與推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03]  、“金融計算與數字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05]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馬克思主義研究基地、北京社會建設研究基地、人文北京研究基地 [17] 
跨學院科研機構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國學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漢語國際推廣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國劇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合作社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社會建設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北京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可持續發展高等研究院政府統計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治理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社會發展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社會科學案例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實驗室、中國人民大學社會發展與管理大數據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共產黨歷史與理論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金鐵霖中國聲樂藝術研究院 [18]  、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等 [54] 
(截至2024年5月)

中國人民大學科研成果

  • 科研項目經費
截至2024年5月,學校入選教育部直屬高校精準幫扶典型項目、 [121]  國家留學基金委藝術類人才培養特別項目等。 [122]  2023年,中國人民大學在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擬立項名單中獲批28項,其中規劃項目17項、決策諮詢項目4項、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項目7項。項目立項數和立項經費居北京市首位。 [123] 
  • 獲獎成果
2024年3月,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王晶副教授為第一完成人,柴雲鵬教授為第三完成人的科研成果“抗輻射高性能處理器容錯技術研究與應用”獲得中國產學研創新與促進獎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一等獎。 [125]  同年,學校編寫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十卷本)。 [126] 
2023年,中國人民大學高瓴人工智能學院準聘副教授黃文炳獲2022年度騰訊AI Lab犀牛鳥專項研究計劃卓越獎。 [124]  此外,中國人民大學25項成果入選北京市第十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總數連續3次位列北京市高校首位,佔全部入選成果的11.9%,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19項。 [128] 
北京市第十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名單(部分)
成果名稱
形式
獲獎等級
單位
中國民法典釋評(10卷本)
著作
特等獎
法學院
中國共產黨經濟思想百年曆程
著作
一等獎
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國共產黨宗教理論百年發展史
著作
一等獎
馬克思主義學院
洋務與賑務:盛宣懷的晚清四十年
著作
一等獎
歷史學院
實現小農户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著作
一等獎
農業與農村發展學
接訴即辦的北京經驗
著作
一等獎
公共管理學院
參考資料: [189] 

中國人民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館藏以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性文獻為主,文理兼顧、紙電並重。截至2024年5月,學校圖書館共有藏書420餘萬冊,中外文紙本期刊2500餘種,數據庫970個。其中,線裝古籍40餘萬冊、紅色文獻1.2萬餘冊;另收藏校內名師手稿、校友學術著作,設有知名學者藏書專區、專櫃、專架等。 [106] 
圖書館
此外,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是新中國最早從事人文社會科學文獻蒐集、整理、編輯、發佈的信息資料提供機構,公開出版發行148種期刊,包括複印報刊資料、人文社科文摘、報刊資料索引和原發期刊四大系列,是中國人文社科領域影響巨大的學術品牌。其複印報刊資料數據庫產品曾榮獲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壹學者·學術生態系統”曾榮獲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 [107] 
  • 學術期刊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87年1月創刊,雙月刊,中國人民大學主辦,教育部主管,是哲學社會科學綜合性刊物。並於2004年首批進入“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刊工程”,2009年入選中國期刊協會、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組織評選的“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開設欄目:專題研究、經濟學研究、哲學研究、應用倫理學研究、科技與社會、社會學研究、宗教學研究、管理學研究、政治學研究、法學研究、文學研究、歷史學研究、當代學術思潮評價等。 [108-109] 
學術期刊
教學與研究》:1953年5月創刊,月刊,是教育部委託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理論刊物。主要欄目: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研究、教學與研究論壇、馬克思主義與當代、前沿問題、學術評論、研究述評、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西方思潮評介、近現代中國社會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學難點解析、教材·教學·教改等;曾被新聞出版總署評為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109]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1981年1月創刊,月刊,中國人民大學主辦,教育部主管,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經濟學理論專業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並被國家級各類科研基金確定為科研成果發表認定期刊;主要欄目:理論探索、學術前沿、經濟熱點、公共經濟、金融研究、產業經濟、區域經濟、“三農”研究、工商管理、國際經濟、動態與綜述等。 [109] 
《經濟與政治研究》(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2013年1月創刊,半年刊,中國人民大學主辦,教育部主管,是同行評議的英文學術刊物(收入中國人民大學核心期刊目錄),所設欄目有研究論文、專題研究、學術述評、研究報告、書評等。 [109] 
檔案學通訊》:1978年創刊,雙月刊,中國人民大學主辦,教育部主管,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確定的檔案學、檔案事業類首位核心期刊,是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主要欄目:檔案學理論與檔案管理、經濟科技檔案管理、檔案現代化管理、檔案資源開發利用、檔案保護、研究生論壇、檔案教育。 [110-111] 
國際新聞界》:1961年4月創刊,月刊,中國人民大學主辦,教育部主管,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新聞專業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主要欄目:本期話題、環球視窗、網絡時代、傳播論壇、媒介經濟、比較研究、新聞教育、實務探討、名人名作、公關廣告、傳播史話、學術動態、百草園等。 [112-113] 
法學家》由國家教育部主管,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編輯出版。其前身是創辦於1986年的《學員之家》(法律版),出版5期後更名為《法律學習與研究》雜誌,1993年改名為《法學家》。它是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全國法學類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和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位居世界學術影響力Q1區期刊行列。 [114] 
人口研究》:1977年創刊,中國人民大學主辦,教育部主管,是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承辦的學術刊物,是人口學專業唯一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選定的國家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國人口學會會刊、CSSCI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入選國家社科基金學術期刊第一批資助名單;主要欄目:人口理論、人口調查與分析、人口與社會、人口與經濟、生育研究、老齡問題研究、人口流遷、人口統計、人口資源與環境研究、社會醫學、少數民族人口等。 [115] 
清史研究》:其前身是創建於改革開放之初的《清史研究通訊》,從1986年起,《清史研究通訊》由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獨自主辦。1991年經國家教委和新聞出版署批准,《清史研究通訊》正式更名《清史研究》。 [116]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主要發表教育領域高水平的學術論文,為綜合性教育理論雙月刊;它囊括了反映國內外教育發展的重要理論、重要政策和實踐問題的學術論文,調查實驗報告,政策報告,對特定時期國內外教育理論研究進行回顧、總結和前瞻的原創性研究成果,以及有學術品位的教育經典和新教育圖書評論等。 [117] 
政治經濟學評論》:主辦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主編單位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從2002年開始到2009年,《政治經濟學評論》曾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連續出版了15 輯,2006年被列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刊。 [118] 
《國學學刊》於2009年創刊,主要刊登有關國文研究、文獻學與語言學、經學研究、國史研究、學術評論等,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季刊。 [119] 
社會學評論》:是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合辦的社會學專業學術期刊;是CSSCI來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120] 

中國人民大學校園文化

中國人民大學學校標誌

  • 校徽
中國人民大學校徽是圓形篆書人字徽標,以“人大紅”為標準色,以三個並列的篆書“人”字圖形為基礎,寓意“人民、人本、人文”;下方有“1937”字樣,代表學校建校時間;外環上方是“中國人民大學”的英文大寫,下方是中國人民大學第一任校長吳玉章題寫的校名。 [134] 
中國人民大學校徽 中國人民大學校徽 [134]
  • 徽章
學校徽章為印有學校徽志的圓形證章和題有校名的長方形證章。 [134] 
  • 校旗
學校校旗分為主旗和副旗。主旗為“人大紅”色長方形旗幟,副旗為白色長方形旗幟,中央均印有學校徽志、吳玉章題寫的校名以及學校英文大寫的標準組合。 [135] 
校旗 校旗 [134]
  • 校花
2010年1月,經校長辦公會討論通過,確定玉蘭花為中國人民大學校花。初春時節盛開的玉蘭花,冒寒迎春,昂首怒放,晶瑩潔麗,其不怕困難的精神、積極進取的風貌、純潔高雅的氣質深受學校師生喜愛。 [23] 
  • 校樹
2010年1月,經校長辦公會討論通過,確定銀杏樹為中國人民大學校樹。校園內共有銀杏樹多株,種植歷史悠久,親歷了中國人民大學命名組建以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 [23] 

中國人民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實事求是
釋義:“實事求是”一詞出於《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文中説劉德“修古好學,實事求是”。後來唐代學者顏師古將“實事求是”一詞解釋為“務得事務,每求真是也”,即把它引申為一種值得提倡的務實求真的學風。毛澤東曾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作過這樣的論述:“‘實事’,就是客觀存在的一些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即規律性,‘求’,就是大家去研究。” [134] 
  • 校歌
中國人民大學建校以來,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採用過多個不同版本的校歌。現行校歌為《陝北公學校歌》。2019年6月24日,教育部批覆同意中國人民大學章程部分條款修改。修改後的《中國人民大學章程》(2019年核准稿)第六十九條規定:“學校校歌沿用《陝北公學校歌》,由成仿吾作詞,呂驥作曲。” [2] 
校歌
成仿吾作詞,呂驥作曲
這兒是我們祖先發祥之地,
今天我們又在這兒團聚,
民族的命運全擔在我們雙肩。
抗日救亡要我們加倍努力,
忠誠團結,緊張活潑,戰鬥的學習。
努力!努力!
爭取國防教育的模範,
努力!努力!
鍛鍊成抗戰的骨幹。
我們要忠實於民族解放事業,
我們獻身於新社會的建設;
昂頭看那邊,勝利就在前面!
中國人民大學校歌 中國人民大學校歌
  • 校慶日
中國人民大學校慶日為:10月3日。 [134] 

中國人民大學校區情況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於2012年正式設立,位於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仁愛路158號 [136]  ,佔地面積約為190畝,相當於人大本部的五分之一。 [138]  該校區是中國人民大學整體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新的增長點;是人民大學國際化的窗口;是面向國際、探索中外合作辦學和培養高端人才的實驗基地;是優勢學科國際化拓展與提升的重要平台。 [137]  截至2024年5月,校區設有四個學院,分別是國際學院、中法學院、絲路學院、智慧治理學院 [136] 
蘇州校區 蘇州校區 [191]

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

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於2017年開始建設,校區毗鄰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重大項目,校區佔地面積約1670畝。 [63]  截至2024年2月,該校區累計開工12個建築組團、約66萬平方米,其中已完工3個建築組團、約12萬平方米;2024年上半年將累計完工8個建築組團、約50萬平方米。 [139] 
通州校區鳥瞰圖 通州校區鳥瞰圖 [139]

中國人民大學張自忠校區

中國人民大學張自忠校區是中國人民大學的老校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張自忠路3號院(原鐵獅子衚衕1號),原為晚清時期最高軍事指揮系統單位——陸軍部和海軍部,在中華民國時期曾是袁世凱總統府和段祺瑞執政府所在地。院內主樓(俗稱灰一樓)建成於1907年,是中國人自己設計建造的第一座巴洛克式建築。該校區於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40] 
老校區主樓 老校區主樓 [140]

中國人民大學中關村校區

中關村校區也就是現在中國人民大學主校區,該校區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於1953年開始投入使用。 [141] 
中關村校區 中關村校區 [190]

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

中國人民大學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校長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國家監委駐中國人民大學監察專員
黨委副書記
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
黨委常委、副校長
王軼王易馮仕政鄭新業、支曉強
信息來源 [24]  [59-60]  (截至2024年5月)

中國人民大學歷任領導

歷任校長
姓名
任職時間
成仿吾
1978-1983
郭影秋
1984-1985
袁寶華
1985-1991
黃達
1991-1994
李文海
1994-2000
紀寶成
2001-2011
陳雨露
2011-2015
劉偉
2016-2022
參考資料: [159] 
歷任書記
姓名
任職時間
閆子云
1950-1951
胡錫奎
1951-1952
胡錫奎、崔耀先
1952-1956
胡錫奎
1956-1963
郭影秋
1963-1969
成仿吾、郭影秋
1978-1983
張騰霄
1983-1985
李煥昌
1985-1987
袁寶華
1987-1988
李文海
1988-1994
馬紹孟
1994-2001
程天權
2001-2014
靳諾
2014-2022
參考資料: [159] 

中國人民大學校園環境

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樓羣

明德樓羣緊挨人大西門,位於校園的西北角,分為明德主樓、明德商學樓、明德法學樓、明德國際樓和明德新聞樓, [149]  於2005年建成並投入使用。其佔地面積約38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地上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主體建築地上15層,地下2層,設有96間教室,最多可滿足6300名學生上課,明德廣場總面積約1.3萬平方米,可組織萬人的大型活動。明德樓是法學院、商學院、國際關係學院、新聞學院、財金學院、經濟學院、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統計學院等學院的教學科研辦公場所,同時也是校部機關辦公的主要場所。 [150] 
明德樓 明德樓 [149]

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教二草坪右側的小路,前身是學校圖書館,這棟建築以白色為主,周圍綠樹環繞,獨具風格。它以歷史文物、藝術作品和學校歷史並舉,集收藏、展示、研究、教育於一體。館藏文物近9萬件,展館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由校史展、館藏專題展、臨時展覽三部分組成。 [149] 
博物館 博物館 [149]

中國人民大學世紀館

世紀館位於田徑場的後方,竣工於2002年7月31日,總佔地面積868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9496平方米,建築內部則又分為地下兩層和地上三層,設有各種體育、健身訓練場館。世紀館主館中央為一塊標準籃球場,曾多次舉辦各類賽事及大型會議。 [149-150] 
世紀館 世紀館 [149]

中國人民大學一勺池

一勺池位於世紀館的北側,一勺池又名“七星池”,其形狀略像一滴水形,中豎奇石,正面為赤色刻字,背面撰聯。夏日炎炎之時,會有噴泉開放,是解暑釋壓的不二之地。 [149] 
一勺池 一勺池 [149]

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堂

逸夫會堂建於1999年,建築面積3628平方米,具有不同規模的會議室,其中有第一報告廳(386人)、第二報告廳(180人),第一會議室(74人),第二會議室(120人)、第三會議室(30人)、第四會議室(30人),貴賓室(30人)等,可用於舉辦各種規模的會議及報告會等活動。2014年,逸夫會堂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重新配置了一流的會議傢俱及音響等設備設施。 [150] 
逸夫會堂 逸夫會堂 [150]

中國人民大學校友情況

校友(部分)
政界
劉鶴 [129] 
尤權 [130]  [146] 
馬凱 [131] 
文藝傳媒
張萬象

工商界
何迪
陳賢豐
科教界
儲殷 [46] 

體育界
-
注:排名不分先後

中國人民大學所獲榮譽

榮譽
時間
所獲榮譽
2021年6月
中國人民大學等12家單位,入選“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協同攻關創新平台 [26] 
2021年9月
中國人民大學青少年憲法教育研究中心入選全國“七五”普法先進集體候選名單 [148] 
2022年2月
中國人民大學的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中國史、統計學、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30] 
2022年4月
入選2022年北京市工人先鋒號擬表彰對象公示名單 [169] 
中國人民大學冬奧志願服務團隊被表彰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北京市先進集體 [34]  [36] 
2022年8月
獲批“中國文藝評論基地” [38] 
(截至2024年5月)注:部分獲獎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