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人民政府(Chongqing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慶市的國家行政機關,是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對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在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負責並報告工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
[1]
胡衡華任重慶市人民政府市長。
[12]
- 中文名
- 重慶市人民政府
- 外文名
- Chongqing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
- 機構屬性
- 國家行政機關
- 現任領導
- 胡衡華 [12]
- 組成人員
- 市長、副市長、秘書長、局長、委員會主任
- 任期時間
- 五年 [1]
重慶市人民政府歷史沿革
編輯1949年12月11日,奉中央人民政府電令,重慶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陳錫聯任市長,曹荻秋任副市長。
1950年1月13日,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劉伯承任命重慶市政府各職能部門領導,宣告市民政局、建設局、勞動局、文教局、工商局、企業局、地政局、衞生局、市人民法院等機構成立。重慶市人民政府和市級政府機構的成立和運行,標誌着對舊機構和其主管人員的接收工作基本完成,市人民政府全面履行各項管理職能。
1950年1月23日,重慶市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召開,宣告全市接管工作勝利結束。1950年7月,重慶被定為中央直轄市,作為省級計劃單位。同月,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任命胡子昂為重慶市副市長,張霖之等21人為市政府委員。
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要職責
編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四章第五十九條,重慶市人民政府行使下列職權:
(一)執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決議,以及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規定行政措施,發佈決定和命令;
(二)領導所屬各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的工作;
(四)依照法律的規定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
(五)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預算,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衞生、體育事業、環境和資源保護、城鄉建設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務、司法行政、監察、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
(六)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和勞動羣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
(七)保護各種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
(八)保障少數民族的權利和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幫助本行政區域內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依照憲法和法律實行區域自治,幫助各少數民族發展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建設事業;
(九)保障憲法和法律賦予婦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項權利;
重慶市人民政府重慶概況
編輯重慶,位於中國內陸西南部、長江上游地區。面積8.24萬平方公里,轄38個區縣(26區、8縣、4自治縣)。常住人口3124萬人、城鎮化率66.8%。人口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主要有土家族、苗族。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其中山地佔76%,有“山城”之稱。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長江橫貫全境,流程691公里,與嘉陵江、烏江等河流交匯。旅遊資源豐富,有長江三峽、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遺產武隆喀斯特和南川金佛山等壯麗景觀。
重慶,是中國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3000多年,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重慶又簡稱“渝”。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改渝州為恭州。南宋淳熙16年(1189年),宋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稱為“雙重喜慶”,遂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而得名。1891年,成為中國最早對外開埠的內陸通商口岸。1929年,正式建市。抗日戰爭時期,重慶是國民政府陪都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遠東指揮中心。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初期,以周恩來同志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慶負責領導國統區、港澳及海外地區的黨組織和統一戰線工作,形成的“紅巖精神”,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民盟、民建、九三學社和民革前身之一的“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均在重慶成立。
重慶,是中國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新中國建立初期,重慶為中央直轄市,是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軍政委員會駐地和西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54年,西南大區撤銷後改為四川省轄市。1983年,成為全國第一個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實行計劃單列。為帶動西部地區及長江上游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統一規劃實施百萬三峽移民,1997年3月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批准設立重慶直轄市。
重慶市人民政府機構改革
編輯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重慶市機構改革方案》:機構改革後,共設置市級黨政機構64個。其中,黨委機構17個(紀檢監察機關1個,工作機關14個,工作機關管理的機關2個);政府機構47個(市政府辦公廳和組成部門25個,直屬特設機構1個,直屬機構13個,部門管理機構8個)。
[2]
市政府工作部門25個: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教育委員會、市科學技術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市城市管理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市商務委員會、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市衞生健康委員會、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審計局、市政府外事辦公室。
市政府直屬特設機構1個: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市政府直屬機構13個: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體育局、市統計局、市扶貧開發辦公室、市醫療保障局、市政府研究室、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市信訪辦公室、市中新示範項目管理局、市大數據應用發展管理局、市政府口岸和物流辦公室、市人民防空辦公室。
重慶市人民政府政府領導
編輯姓名 | 擔任職務 | 主要工作 |
---|---|---|
負責市政府常務工作;負責發展改革、糧食、財政、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國資監管、統計、機關事務、公共資源交易監管、能源、人武工作;協助負責審計工作。 分管市發展改革委(市糧食局)、市財政局、市應急局、市國資委、市統計局、市機關事務局、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市能源局。 | ||
重慶市副市長、市政府黨組成員 | 負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規劃和自然資源管理、生態環境、住房和城鄉建設、城市管理、人民防空、林業、參事、修志、文史工作。 | |
負責公安、司法行政、退役軍人事務、信訪、保密、消防安全工作。 分管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信訪辦、市國家保密局、市監獄局、市教育矯治局(市戒毒管理局)。 | ||
負責教育、科技、外國專家管理、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市政府駐外辦事處工作。 分管市教委、市科技局(市外國專家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市政府駐北京辦、市政府駐上海辦、市政府駐廣東辦、市政府駐四川辦。 | ||
負責交通、水利、三峽水庫管理、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三峽庫區水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農業農村、鄉村振興、口岸物流、供銷工作。 分管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三峽水庫管理局)、市農業農村委、市鄉村振興局、市政府口岸物流辦、市供銷合作社。 | ||
負責民族宗教、商務、外經外貿、自貿試驗區、外事、港澳事務、台灣事務、地方金融監管和金融、中新示範項目、社會科學、婦女兒童、殘疾人工作。 分管市民族宗教委、市商務委、重慶自貿辦、市政府外辦(市政府港澳辦)、市政府台辦、市金融監管局(市金融工作局)、市中新項目管理局、重慶社科院(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 | ||
負責民政、文化和旅遊發展、廣播電視、文物、衞生健康、體育、醫療保障工作。 分管市民政局、市文化旅遊委(市文物局)、市衞生健康委(市中醫管理局)、市體育局、市醫保局。 | ||
重慶市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市政府機關黨組書記、辦公廳主任,市政府參事室主任 |
重慶市人民政府政府部門
編輯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機構
重慶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門
重慶市人民政府特設機構
重慶市人民政府直屬機構
重慶市人民政府部管機構
重慶市能源局
重慶市教育矯治局(市戒毒管理局)
重慶市人民政府行政區劃
編輯重慶市幅員面積8.24萬平方公里,下轄38個行政區縣(自治縣),有26個區(萬州區、黔江區、涪陵區、渝中區、大渡口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長壽區、江津區、合川區、永川區、南川區、綦江區、大足區、璧山區、銅梁區、潼南區、榮昌區、開州區、梁平區、武隆區);12個縣(自治縣)(城口縣、豐都縣、墊江縣、忠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重慶以主城區為依託,各區縣(自治縣)形如眾星拱月,構成了大、中、小城市有機結合的組團式、網絡化的現代城市羣,是中國行政轄區最大、人口最多、管理行政單元最多的特大型城市。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地址
編輯重慶市人民政府位於中國重慶市渝中區人民路232號。
- 參考資料
-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中國人大網[引用日期2020-08-16]
- 2. 《重慶市機構改革方案》印發,共設置市級黨政機構64個 .澎湃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8-16]
- 3.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一批人事任免事項 胡明朗任市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 .華龍網[引用日期2020-09-29]
- 4. 李波任重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華龍網[引用日期2019-09-26]
- 5. 市政府領導 .重慶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3-16]
- 6. 吳存榮、屈謙同志辭去重慶市副市長職務 .中國經濟[引用日期2021-01-17]
- 7. 李波同志辭去重慶市政府副市長職務 .華龍網[引用日期2021-03-31]
- 8. 領導成員-鄭向東 .重慶市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3-16]
- 9. 領導成員-蔡允革 .重慶市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3-16]
- 10. 領導信息 .重慶市公安局網站[引用日期2021-05-13]
- 11. 李明清辭去重慶市副市長職務 已任重慶市委常委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1-07-29]
- 12. 胡衡華當選為重慶市人民政府市長 .環球網.2022-01-21[引用日期2022-01-21]
- 13. 李明清、但彥錚任重慶市副市長 重慶人大 .微信[引用日期2022-02-21]
- 14. 李明清已任重慶市常務副市長 .政事兒[引用日期2022-03-16]
- 15. 李明清 常務副市長 .重慶市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3-16]
- 16. 胡衡華 市長 .重慶市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3-16]
- 17. 但彥錚 副市長 .重慶市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3-16]
- 18. 陸克華 副市長 .重慶市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3-16]
- 19. 胡明朗 副市長 .重慶市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3-16]
- 20. 熊雪 副市長 .重慶市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3-16]
- 21. 歐順清 秘書長 .重慶市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3-16]
- 22. 陳金山辭去重慶市副市長職務 .重慶人大[引用日期2022-03-30]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