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区(KaiZhou District)隶属于重庆市,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小江支流回水末端,介于北纬30°49′30″-31°41′30″、东经107°55′48″-108°54′之间,西邻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北依大巴山接城口县和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东毗云阳县和巫溪县,南近长江邻万州区。开州区幅员面积3963.52平方公里,辖27个镇、8个街道、5个乡 [1]。2023年末开州区户籍总人口164.96万人,常住人口118.56万人 [73]。属于北方方言大区的西南官话区。 [102]
开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东汉建安21年(公元216年)建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始名开州,2016年,撤县设区 [63]。地处中纬度地区,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一般特点,季节变化明显。开州区在造山运动及水流的侵蚀切割下,形成山地、丘陵、平原三种地貌类型、七个地貌单元、八级地形面。 [10]
202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1.4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87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251.61亿元,下降0.2%;第三产业增加值372.96亿元,增长5.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4:34.9:51.7。 [103]
- 中文名
- 开州区
- 外文名
- KaiZhou District
- 别 名
- 开州
- 行政区划代码
- 500154
- 行政区类别
- 市辖区
- 所属地区
- 中国西南地区
- 地理位置
- 重庆市东北部
- 面 积
- 3963.52 km²
- 下辖地区
- 27个镇、8个街道、5个乡 [5]
- 政府驻地
- 汉丰街道开州大道中段233号
- 电话区号
- 023
- 邮政编码
- 405400
- 气候条件
- 暖温带季风气候(北部)、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南部)
- 人口数量
- 118.56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 著名景点
- 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雪宝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 地区生产总值
- 721.44 亿元 [103](2023年)
- 方 言
- 西南官话
- 现任领导
- 蒲彬彬(区委书记)、杨宏(区长) [66] [105]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刘宋(420—479年),又于汉丰境内增置巴渠、新浦共三县皆属巴东郡。
魏周时期
西魏(535年)平蜀后改汉丰为多和颂影永宁。
北周天和元年(566年巩和全),分巴东郡置万安郡,领永宁(郡治)、万世(巴渠改名)二县;又理置周安郡,领西流(郡治)、新浦二县。天和四年(569年),移开州于新浦,后又移于永宁,辖永宁、万世、新浦、西流(新置)四县。
隋唐至元宋时期
隋开皇十八年(599年),改永宁为盛山县,改开州为万州。
贞观元年(627年),省西流县并入盛山县。
广德元年(763年),改盛山县为开江县,开州辖开江、新浦、万岁(万世改名)三县。
元(1271—1368年),省县入州。
明清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97年3月,重庆市划归为中央纹糠直辖后,开县劝霉院始属重庆市所辖。 [2]
2020年8月5日,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统计联席会议在达州召开,达州市,重庆市万州区、开州区和云阳县四地统计局就统计工作协同发展进行了深度交流,协商建立跨行政区域统计合作机制,并签订了《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统计战略合作协议》。 [7]
自然地理
播报编辑
位置境域
开州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地处长江之北,在大巴山南坡与重庆平行岭谷结合地带。处于北纬30°49′30″-31°41′30″、东经107°55′48″-108°54′之间,总面积3963平方公里。西邻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北接城口县和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东毗云阳县和巫溪县,南邻万州区。 [10]
开州区
气候
开州区地处中纬度地区,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一般特点,季节变化明显。因为盆周山地阻挡,寒潮不易入侵,故气温比同纬度、同海拔的其他地区略高,冬暖春早,夏季海洋性季风带来大量温暖空气,夏季雨量充沛、温湿适度。但当季风锋面停留时,则又形成初夏的梅雨天气;而当太平洋高压控制川东一带地,七、八月出现高温少雨的伏旱天气。立体气候特点明显,因纬度引起的气温差异甚微,仅0.3~0.6℃;开州区可分为两大气候区:一是北部中山地带(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冷凉阴湿,雨日多、雨量大、光照差、无霜期较短、霜雪较大;二是三里河谷平坝浅丘地带,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光照虽处于全国同纬度的低值区,但仍比北部中山区强,少伏旱 [10]。
地质
开州区地层发育和地势起伏与四川盆地的地质发展历史密切相关。中生代三迭纪后期发生的印支运动,四川地台受到强烈的挤压,形成地槽型褶皱,出现开州区北部的大巴山背斜。到中生代侏罗纪晚期与白垩纪发生的燕山运动,四川盆地东部受到明显挤压,褶皱成东北西南走向的近乎平行的雁列式岭谷,形成温泉背斜——江里向斜——开梁背斜——浦里向斜——铁峰背斜 [10]。
地形地貌
开州区在造山运动及水流的侵蚀切割下,形成山地、丘陵、平原三种地貌类型、七个地貌单元、八级地形面。山地占63%、丘陵占31%、平原占6%,大体是“六山三丘一分坝”,地势又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北部属大巴山南坡的深丘中山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最高处白泉乡一字梁横猪槽主峰,海拔2626米。三里河谷沿岸海拔较低,最低处为南部渠口镇崇福村,海拔134米。沿河零星块状平坝,地势开阔,土层深厚。开州区的山脉主要有观面山脉、南山山脉、铁峰山脉。观面山脉为大巴山支脉,北东南西走向;南山山脉从梁平区明月山分支,南西北东走向;铁峰山脉从忠县精华山延伸,南西北东走向。南山、铁峰山脉为川东平行岭谷的隔挡式褶皱带构成,背斜紧凑,形成低山;向斜宽敞,多成丘陵谷地或平原 [10]。
水文水利
- 水文
全境属长江上游小江支流,约占该流域面积的80%,流域内水系发达、山溪山沟众多,境内东河、南河、普里河等三条河流纵贯全区,东河与南河在城区汇流后称澎溪河,流经渠口镇又与普里河汇流后,入云阳县养鹿场始称小江。其中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有24条,即小江干流(东河、澎溪河)、满月河、大沙坝河、石溪河、巴渠河、盐井坝河、大河坝河、东坝溪、牛蹄寺河、后河、南河、破石沟、南雅河、映阳河、青竹溪、桃溪河、紫水河、齐力河、水磨溪、头道河、普里河、岳溪河、清江河和肖家沟。其中较大支流有小江正源东河、南河、普里河。 [100]
- 水利
全区已建成水库178座,水库总库容28144万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1座(鲤鱼塘水库),总库容10240万立方米;中型水库4座,总库容11743万立方米;小型水库173座,总库容6160.74万立方米。开工建设大型水库1座(跳蹬水库),总库容10300万立方米;小一型水库1座,总库容126.4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2座,总库容50.8万立方米,加快补齐工程性缺水短板进程,为全区农业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用水提供更加可靠的水源保障。 [100]
鲤鱼塘水库工程位于重庆市开州区 [6]境内,地处长江三峡区小江河流域的二级桃溪河上游。工程规模为Ⅱ等大(2)型,水库正常蓄水位450米,总库容为1.024亿立方米。 [99]
自然资源
播报编辑
土地资源
开州区土地类型以林地为主。截至2023年3月30日,开州区共有耕地76287.96公顷,园地11254.37公顷,林地252452.25公顷,草地1436.59公顷,湿地832.84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3392.24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054.40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52.87公顷。其中,耕地主要为旱田,占耕地总面积的68.92%。 [101]
水资源
开州区境内有5条主要河流(东河、南河、浦里河、桃溪河等),2021年全年水资源总量48.09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2.27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3.3%。各类蓄水设施2.05万座,蓄水工程总库容3.13亿立方米 [50]。
矿产资源
开州区探明矿藏主要有铁、铜、铅、锌、石膏、大理石等,其中以煤和天然气的储量最为丰富。天然气储量2650亿立方米,属国家大型气田 [11];2021年末,开州区煤矿资源储量2亿吨,探明储量0.87亿吨 [50]。
生物资源
- 植物资源
- 动物资源
行政区划
播报编辑
2019年5月20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复撤销开州区满月乡、白泉乡,分别设立满月镇、雪宝山镇。 [9]
2020年8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撤销镇安镇,设立正安街道。正安街道辖原镇安镇行政区域,街道办事处驻紫薇社区龙江街8号(原镇安镇人民政府驻地)。 [1]
截至2024年4月,开州区共辖街道8个、镇27个、乡5个 [5];政府驻汉丰街道开州大道中段233号。
乡镇名称(含街道) | 区域位置 | 下辖村级行政单位数量 | 面积 |
---|---|---|---|
开州区中部 | 6个社区、3个行政村 | 29.64平方公里 | |
开州区东部 | 7个社区、3个行政村 | 约23.9平方公里 | |
开州区西部 | 7个社区 | 23.74平方公里 | |
开州区北部 | 2个社区、5个行政村 | 26.5平方公里 | |
东河下游及澎溪河北岸 | 2个社区、5个行政村 | 25平方公里 | |
开州区东北部 | 3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79.72平方公里 | |
开州区南部 | 1个社区、20个行政村 | 152平方公里 | |
开州区中部 | 1个社区、7个行政村 | 46平方公里 | |
开州区中部偏北 | 1个社区、14个行政村 | 118平方公里 | |
开州区东部 | 7个行政村 | 49平方公里 | |
开州区东部 | 7个行政村 | 57平方公里 | |
开州区东北部 | 3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149平方公里 | |
开州区中部偏北 | 2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79平方公里 | |
开州区东北部 | 9个行政村 | 84平方公里 | |
开州区东北部 | 1个社区、6个行政村 | 80平方公里 | |
开州区东北角 | 2个社区、12个行政村 | 154平方公里 | |
开州区北部 | 2个社区、17个行政村 | 251平方公里 | |
开州区北部 | 1个社区、8个行政村 | 125平方公里 | |
开州区东北部 | 2个社区、17个行政村 | 144平方公里 | |
开州区北部 | 1个社区、6个行政村 | 148.7平方公里 | |
开州区东北部 | 1个社区、7个行政村 | 146.5平方公里 | |
开州区东北边陲 | 1个社区、6个行政村 | 196平方公里 | |
开州区中部偏西北 | 2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78平方公里 | |
开州区西北部 | 1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96平方公里 | |
开州区西北部 | 1个社区、9个行政村 | 94平方公里 | |
开州区西部 | 1个社区、17个行政村 | 135平方公里 | |
开州区西北部 | 1个社区、9个行政村 | 67平方公里 | |
开州区西部 | 2个社区、16个行政村 | 89平方公里 | |
开州区西南部 | 1个社区、9个行政村 | 61平方公里 | |
开州区西北部 | 2个社区、8个行政村 | 77.28平方公里 | |
开州区西南部 | 5个社区、24个行政村 | 123.5平方公里 | |
开州区西部,南河下游 | 1个社区、14个行政村 | 84平方公里 | |
开州区西部,澎溪河中游 | 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115平方公里 | |
开州区西北部 | 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70平方公里 | |
开州区西南部 | 2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117平方公里 | |
开州区西南角 | 1个社区、23个行政村 | 180.5平方公里 | |
开州区西南边陲 | 1个社区、5个行政村 | 49.8平方公里 | |
开州区南部,浦里河中游 | 3个社区、22个行政村 | 136平方公里 | |
开州区西南部 | 2个社区、21个行政村 | 149.7平方公里 | |
开州区东南部 | 9个行政村 | 68平方公里 |
政治
播报编辑
人口
播报编辑
人口数量
2023年末,开州区户籍总人口164.9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4.36万人,乡村人口100.59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9.02%,较上年提高0.56个百分点;18周岁以下30.24万人,18至34周岁40.24万人,35至59周岁62.47万人,60周岁及以上32.0万人。全年出生登记人口9652人,其中本年度出生7102人,人口实际出生率为4.29‰;全年死亡注销人口13349人,其中本年度死亡11150人,人口实际死亡率6.74‰;人口自然增长率-2.45‰。
2023年末,开州区常住人口118.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3.24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3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73]
民族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开州区共有31个民族: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傈僳族、佤族、高山族、土族、达斡尔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仡佬族、塔吉克族、独龙族、门巴族等。
在常住人口中,汉族占99.9%,少数民族占0.1%。
语言
重庆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大区的西南官话区。受移民文化的影响,各区县居民很多是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后裔,因此方言主体以湖广话为基础,或多或少保留着早期移民的语言特点。 [102]
经济
播报编辑
综述
总体
2023年,开州区地区生产总值686.9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7%,比全市、全国分别高0.6、1.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12位、渝东北第4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5.31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63.33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28.27亿元,增长6.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9:38.3:47.8。 [68]
2018年8月17日,国务院扶贫办召开贫困县脱贫摘帽新闻发布会,开州区实现脱贫摘帽 [14]。
固定投资
2023年,开州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7.2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分别比全国、全市高13.2个、11.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2.48亿元,增长29.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0.89亿元,增长24.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53.89亿元,增长11.3%。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65亿元,下降18.4%;工业投资80.89亿元,增长24.6%,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4.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64.5%;房地产开发投资41.05亿元,增长1%。完成民间投资127.43亿元,增长10.2%,其中不含房地产的民间投资增长15.6%。全年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下降8.4%,降幅较前三季度扩大2.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4.6%;商品房销售额比上年下降11.5%,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11.5%。 [68]
财税金融
2023年,开州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05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其中税收收入13.69亿元,增长8.3%。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9.85亿元,增长10.6%。12月末,辖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37.25亿元,增长11.1%,贷款余额529.16元,增长7.8%;存贷比51.02%,较年初下降1.56个百分点。 [68]
居民收入
2023年,开州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99元,比上年增长4.7%,分别比全国、全市低1.6个、0.7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708元,增长3.3%,分别比全国、全市低1.8个、0.9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30元,增长5.4%,分别比全国、全市低2.3个、2.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08,较上年缩小0.05。 [68]
第一产业
2023年,开州区粮食产量58.24万吨,比上年增长2.4%。油料产量4.48万吨,比上年增长13.6%。全年蔬菜产量67.13万吨,增长4.6%;水果产量60.44万吨,增长8.4%,其中柑橘产量36万吨,增长10.1%。全年全区生猪出栏116.78万头,比上年增长3.1%;期末生猪存栏71.32万头,下降5.6%;牛出栏19258头,增长6.9%;羊出栏54.84万只,下降2%;家禽出栏781.94万只,增长7.4%;水产品产量3.48万吨,增长5%。全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8.32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为89.58亿元、8.23亿元、37.02亿元、9.48亿元、4.01亿元,可比价增速分别为5.1%、9%、3.3%、4.6%、9.8%。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97.93亿元,比上年增长4.7%。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21%,拉动GDP增长0.68个百分点。 [68]
2019年11月18日,开州区入选“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县” [15]。
第二产业
2023年,开州区第二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较前三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32%,拉动GDP增长2.9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实现工业增加值124.62亿元,增长2.1%,较前三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7%,拉动GDP增长0.41个百分点;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4%,较前三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全年全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38.71亿元,增长13.4%,较前三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25%,拉动GDP增长2.56个百分点。 [68]
第三产业
2023年,开州区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5%,较前三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47%,拉动GDP增长3.05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57.77亿元,增长10.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33%,拉动GDP增长0.83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6.07亿元,增长6.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8%,拉动GDP增长0.14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4.65亿元,增长10.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4%,拉动GDP增长0.22个百分点;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3.12亿元,增长7.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6%,拉动GDP增长0.35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48.13亿元,下降1.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5%,拉低GDP增速0.1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55.91亿元,增长6.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46%,拉动GDP增长1.57个百分点。
2023年,开州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1.63亿元,比上年增长8.9%,较前三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分别比全国、全市高1.7个、0.3个百分点。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71.14亿元,增长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0.49亿元,增长9.9%。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361.92亿元,增长8.9%;餐费收入59.71亿元,增长11.8%。从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看,全区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智能手机零售额分别增长30.3%、43.9%,分别快于全区限上零售额增速19.3、32.9个百分点。 [68]
开州区历年GDP
年份 |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人均生产总值 (元) | 第一产业 (亿元) | 第二产业 (亿元) | 第三产业 (亿元) |
---|---|---|---|---|---|---|
2020年 | 535.81 | 2.7% | / | 84.35 | 209.75 | 241.71 |
2021年 | 600.27 | 10.2% | 49830 | 88 | 232.4 | 279.87 |
2022年 | 662.03 | 4.4% | 55073 | 92.52 | 254.95 | 314.56 |
2023年 | 689.91 | 6.7% | 57600 | 95.31 | 263.33 | 328.27 |
2024年 | 721.44 | 3% | / | 96.87 | 251.61 | 372.96 |
以上信息参考: [94-98] [103] |
社会事业
播报编辑
教育
2023年,全区共有学校324所,其中职业中学3所、完全高中10所、初中55所、小学74所、幼儿园18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217636人,其中职业中学9019人、高中32543人、初中50756人、小学92507人、幼儿园32591人、特殊教育220人。教职工15717人,其中职业中学511人、高中2122人、初中4177人、小学5766人、幼儿园3095人、特殊教育学校46人。全区初中阶段入学率100%,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65]
文化
2023年,全区共有博物馆1个,规划展览馆1个,纪念馆1个,文化馆(站)4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含40个乡镇街道图书馆分馆)藏书87.58万册。年末有线电视在册用户25.28万户,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47.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8%。
体育
2023年度全区体育获重庆市级及以上奖牌或比赛项目335个。全区有体育场209个,体育馆6个,游泳池(馆)23个,有固定看台的灯光球场29个。
卫生
2023年末,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03个,其中,医院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7个,乡镇卫生院32个,村卫生室436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10126张,其中,医院床位6065张,乡镇卫生院床位3943张。全区共有卫生技术人员720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974人,注册护士3076人。
人民生活
2023年,全区人均可支配收入32199元,比上年增长4.7%。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708元,增长3.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30元,增长5.4%。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8,较上年下降0.04。
2023年,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986元,比上年增长5.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658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578元,增长5.3%。全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3%,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7.3%,农村为37.4%。
社会保障
2023年,全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6.31万人,比上年增长20.9%;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8.54万人,增长4.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89万人,增长0.7%;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6.41万人,下降3.5%。工伤保险参保人数8.43万人,下降12.3%。
2022年,开州区共有17.69万人次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5.23万人次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共发放低保金3.41亿元。年末特困人员1.10万人,全年特困人员救助13.25万人次,共发放特困人员救助资金1.38亿元。 [65]
交通
播报编辑
公路
2021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826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0公里,一级公路7公里,二级公路302公里,三级公路101公里,四级公路4931公里,等外路2811公里。全年改建公路355公里。行政村通畅率、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均达到100% [50]。
2021年,全年公路客运量627.4万人次,公路旅客周转量3.99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7.6%;公路货运量2917.5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29.9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6.6%;水路货运量111.9万吨,水路货物周转量17.86亿吨公里,下降4.2%;全年水陆运输总周转量48.1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6% [50]。
2021年,万开快速路(又名浦万大道)全线开通,翻开了开州浦里新区与万州高铁片区同城化发展新篇章,推动“万达开”“万开云”区域协调发展步入新阶段。
此次建成通车的浦万大道、陈家大道,是浦里新区“三横五纵”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浦万大道总投资5.52亿元,总长4.9公里,双向4车道或6车道,设计时速60—80公里/小时,是连接开州浦里新区到万州的城市快速路,是推动两地互联互通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陈家大道是连接开州浦里新区长沙组团和赵家组团的城市快速路,总投资6.1亿元,总长9.14公里,双向4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
浦万大道、陈家大道通车后,将与已建成的快速路段连接,有效串联起浦里新区长沙组团、赵家组团、临港组团和开州城区,拉近万开两地距离。今后,从浦里新区到万州高铁站只需15分钟,可有力推动万开两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产业协作一体化发展进程,助力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 [88]
高速路名(惯称名) | 编号 | 开州境内长度 | 境内互通 | 建设状态 |
---|---|---|---|---|
万开高速 | G5012 | / | / | 2006年通车 |
万达高速(开州-开江) | G5012 | / | 竹溪、临江、南雅 | 2015年通车 |
开城高速 | G69 | / | 2022年通车 | |
巫云开高速 | G6911 | / | 金峰互通、开州枢纽互通 | 建设中 |
万达直线高速(又名万开达) | G5012 | 27公里 | 南门、铁桥 | 建设中 |
开万梁高速 | / | 46公里 | 赵家、长沙、南门 | 建设中 |
开宣高速 | / | / | / | 推进中 |
以上信息参考: [82-87] [89] |
铁路
2022年,西渝高铁、成达万高铁开州段相继开工建设,开州进入双高铁建设时代。誓让天堑变通途,大道如虹行致远。开州锚定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大节点目标,在高铁建设上再下深功夫、贡献新力量,力争西渝高铁、成达万高铁2027年建成通车,奋力谱写现代化新开州高铁建设新篇章,大步迈向高铁新时代。
目前开州在建设高铁里程共计78公里,分别为:
西渝高铁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路网中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州境内全长49公里,投资110亿元,在竹溪镇设开州站,距城区2公里。
成达万高铁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路网中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州境内全长29公里,投资70亿元,在岳溪镇设开州南站。 [82]
开州站
西渝高铁开州站 西渝高铁开州站位于竹溪镇春秋村,车场规模为2台4线(含正线),站房采用线侧下式站型,站房规模12000平方米。目前已完成站房抗滑桩施工,预计2024年底启动站房建设。
开州南站(岳溪站)
成达万高铁开州南站(岳溪) 成达万高铁开州南站(岳溪)位于岳溪镇石坪村,车场规模为2台4线(含正线),站房采用线侧下式站型,站房规模6000平方米。目前已完成站房招投标,2024年底进场施工。 [81]
铁路名 | 开州境内长度 | 车站 | 铁路状态 |
---|---|---|---|
西渝高铁 | 49公里 | 开州站 | 建设中 |
成达万高铁 | 29公里 | 开州南站(岳溪) | 建设中 |
火车站 | / | 开州站 [78] | 在建 |
/ | 开州南站(岳溪站) [79] | 在建 | |
以上信息参考: [81-82] |
水运
2010年,当时县委县政府决定利用三峡蓄水修建开州港,选址余家坝古码头。位于渠口镇白家溪——小江右岸,距离长江水道51公里,距开州城区25公里,规划岸线1500米,泊位6个,陆域规划占地近2000亩。
2014年7月,开州港一期项目开工,总投资2.5亿元,建设通用、散货泊位各1个,常年可满足1000吨—3000吨级船舶通航。港口陆域占地300亩,布置散货堆场7个、件杂堆场4个、件杂仓库2个,配套候工楼、机修间等基础设施。
2016年10月,筹备成立重庆开州港务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港区建设、港口经营、仓储物流、旅客运营,属区属十个重点国有企业之一。公司内设董事会和监事会,下设综合部、生产部、设备部、市场部、工程部、财务部、安保部7个部室。
开州港2017年10月投入试运行,2019年10月取得正式运行许可。自试运行以来,开州港主动服务全区大局和浦里新区开发建设,致力于为开州工业和渝东北、川东北、陕西南大宗物资提供配套服务,为本地和周边企业降低了物流成本,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80]
公共交通
2020年底,开州区现有公交线路24条(23条城乡公交线路、1条跨省城际公交线路),公交运力211辆,运营里程353公里,全面覆盖重点工业园区、商圈和房地产企业。客运企业17家(出租车企业3家、班线客运企业8家、网约车企业6家),客运车辆812辆、出租车260辆、网约车144辆、城区公共自行车1300辆;等级客运站场达到16个(一级客运站1个、二级客运站1个、便捷站14个)。陆上货运企业46家,4.5吨以上货物运输车辆1918辆、货运船舶21艘;物流企业124家。
“十三五”期间,一是公交线路新增2条、调整21条,公交运力新增25辆;推出“互联网+公交”服务,形成公交出行支付新模式。二是新建农村客运招呼站点733个、城区大型综合停车场2个,改建大进客运站1个,万州机场开州候机楼启用,开行平湖快客,开启城际商务快车新模式,累计完成旅客周转量39.3亿人公里。三是行政村通邮率达到100%,建成开州港码头和城区快递分拨中心,累计完成水陆货物周转量208.4亿吨公里。 [90]
分类 | 站名 | 状态 |
---|---|---|
汽车站 | 开州区中心客运站 [76] | 建成 |
平桥车站 [77] | 建成 |
人文
播报编辑
饮食
冰薄月饼
水竹凉席
龙珠茶
香绸扇
香绸扇,主产于临江镇,选用山涧优质凤尾竹、上等丝绸为材料,采用传统削、钻、刮、漂、浆等72道手工、手绘、手书工艺精雕细凿而成。获得过省市级“优秀产品”、“消费者喜爱商品”等称号,并被北京人民大会堂列为纪念专用商品 [25]。
南门红糖
木香
开县木香主产开州区北部山区。2015年,关面乡木香再获丰收,产量突破2500吨,占据全国木香总产量的半壁江山,再次见证了“中国木香之乡、秦巴药材宝库”的实力。大面积极种植的中药材,已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脱贫致富产业 [27]。
春橙
开州区盛产春橙,多次荣获“优质农产品”“名牌农产品”等称号 [28]。2016年12月18日,被评为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成为全市唯一一个被授予该项殊荣的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 [29]。
(其中“水竹凉席”“春橙”“木香”“冰薄月饼”“龙珠茶”五个是地理标志商标 [30]。)
风景名胜
播报编辑
- 重要景点
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故居)
刘伯承同志纪念馆于1992年12月4日建成对外开放。座落在开州城区北的凤凰山麓,门额上“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八字馏金大字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中央军委赠送的刘伯承青铜像高6米,耸立在纪念馆大门的右侧。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重点打造的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也是三峡库区内唯一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6]。
南雅大佛寺
花仙峡
七里潭廊桥
七里潭廊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重修于道光七年,以石为墩,全木架构,是重庆市内为数不多的古廊桥之一,现为县级文保单位 [20]。
雪宝山国家森林公园
雪宝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开州区北部,总面积18408公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有50种,而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32种。是一个生态多样、特色突出的复合型国家级森林公园。于2002年由国家林业局批准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汉丰湖
汉丰湖东西跨度12.51公里,南北跨度5.86公里,汉丰湖因三峡工程而生,由境内两江汇成,常年蓄水170.28米以上,水域面积15平方公里,是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建设而形成的世界上独具特色的人工湖;开州区城区坐落在此湖畔,构成“城在湖中,湖在山中,意在心中”的美丽画境。汉丰湖风景区于2012年10月荣膺“国家水利风景区”称号。2014年12月,汉丰湖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21]。2015年12月,汉丰湖入选长江三峡30个最佳旅游新景观之一 [22]。
著名人物
播报编辑
刘伯承
刘伯承(1892-1986),四川省开县(今重庆市开州区)人,原名刘明昭,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军事家。组织过沪顺起义、南昌起义,先后担任过中央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军事学院院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 [31]。
王润波
王润波(1905-1933),字启大。黄埔军校3期学员。国民革命军第25师第75旅第149团陆军上校团长。1933年3月9日在抗日战争长城抗战中牺牲。国民政府追赠王润波为陆军少将。1987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 [32]。
李宗羲
李宗羲(1818-1884),号雨亭。曾协助曾国藩管理军务。1873年升为两江总督。
刘选略
刘选略(1928-2002),一级警监。原云南省公安厅厅长、云南省禁毒领导小组组长、云南省警察学会名誉会长。
陈有元
陈有元(1944-),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将,先后担任过总参军训部副部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等职务。主要作品有:《参谋知识手册》、《军事高科技知识》。
王雪崖
尚扬
隗瀛涛
隗瀛涛(1930-2007),历史学家、四川大学原副校长。
刘家义
刘家义,男,汉族,1956年8月生 [34],重庆开县 [35](今重庆市开州区)人。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高级审计师。曾任 [52]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 [36]、山东省委书记 [37] [52]、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38]、党组书记 [47]、山东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39]、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55]。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61]、提案委员会主任 [62]。
中共第十七届 [56]、十八届 [57]、十九届中央委员 [58]。
重要荣誉
播报编辑
2012年2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40]。
2013年12月,世界休闲组织、中国旅游协会、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联合发布了“‘美丽中国·休闲城市'2013中国休闲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成果,开州区荣获“2013中国休闲小城”称号 [41]。
2013年12月,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42]。
2016年,开州区荣获“2016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称号,并将获得2000万元国家财政奖补资金 [43]。
2020年10月20日,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4];同年11月,被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警备区命名为“重庆市第七届双拥模范城(县)” [44]。
2021年1月18日,获得“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45]
2021年6月21日,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49]
2025年4月,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