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開州區

編輯 鎖定
開州區隸屬於重慶市,位於重慶市東北部,三峽庫區小江支流回水末端,介於北緯30°49′30″-31°41′30″、東經107°55′48″-108°54′之間,西鄰四川省達州市開江縣,北依大巴山接城口縣和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東毗雲陽縣巫溪縣,南近長江鄰萬州區。開州區幅員面積3963.52平方公里,轄27個鎮、8個街道、5個鄉 [1]  。2021年,開州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0.27億元,比上年增長10.2% [50] 2021年末全區户籍總人口166.9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64.05萬人,鄉村人口102.87萬人 [50] 
開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東漢建安21年(公元216年)建縣,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始名開州,2016年7月撤縣設區。開州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素有“金開縣”“舉子之鄉”“帥鄉”之美譽。這方水土曾養育出清同治年間兩江總督李宗羲、“公車上書”開縣六舉子、14名紅巖英烈,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劉伯承 [64] 
2011年,被重慶市政府列入“民生工業試點園區”,被表彰為“渝東北優秀園區” [2]  。獲得過“2013中國休閒小城”、“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全國雙擁模範城(縣)”等榮譽稱號 [3-4] 
2022年,開州區地區生產總值662.03億元,比上年增長4.4%。 [59] 
中文名
開州區
外文名
KaiZhou District
別    名
開州
行政區劃代碼
500154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中國西南地區
地理位置
重慶市東北部
面    積
3963.52 km²
下轄地區
27個鎮、8個街道、5個鄉 [5] 
政府駐地
漢豐街道開州大道中段233號
電話區號
023
郵政編碼
40540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季風氣候區(北部)、中亞熱帶温潤季風氣候(南部)
人口數量
166.03 萬(2021年末户籍總人口) [66] 
著名景點
劉伯承同志紀念館、漢豐湖國家濕地公園、雪寶山國家森林公園等
火車站
開州站
地區生產總值
662.03 億元(2022年)
方    言
西南官話
區委書記
蒲彬彬 [51] 
特    產
冰薄月餅南門紅糖開縣春橙
區    長
陳道彬 [46] 

開州區歷史沿革

編輯
開州區古屬梁州之域。秦、漢屬巴郡朐忍縣地。
東漢建安二十一年(216年),蜀先主劃朐䏰縣西部地置漢豐縣,以漢土豐盛為名。
南北朝劉宋(420—479年),又於漢豐境內增置巴渠、新浦共三縣皆屬巴東郡。
西魏(535年)平蜀後改漢豐為永寧。
北周天和元年(566年),分巴東郡置萬安郡,領永寧(郡治)、萬世(巴渠改名)二縣;又理置周安郡,領西流(郡治)、新浦二縣。天和四年(569年),移開州於新浦,後又移於永寧,轄永寧、萬世、新浦、西流(新置)四縣。
開州地理位置 開州地理位置
隋開皇十八年(599年),改永寧為盛山縣,改開州為萬州。
武德元年(618年),改萬州為開州。
貞觀元年(627年),省西流縣併入盛山縣。
廣德元年(763年),改盛山縣為開江縣,開州轄開江、新浦、萬歲(萬世改名)三縣。
慶曆四年(1044年),省新浦入開江,萬歲改名清水,時開州轄二縣。
元(1271—1368年),省縣入州。
洪武六年(1373年),降州為縣,開縣之名自此始。因南河古稱開江,州、縣由此得名。至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1997年前開縣均屬四川省轄。 [48] 
1997年3月,重慶市劃歸為中央直轄後,開縣始屬重慶市所轄。 [2] 
2016年6月8日,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開縣,設立重慶市開州區 [6]  ;同年7月22日,開州區正式掛牌成立。
2020年8月5日,創建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統計聯席會議在達州召開,達州市,重慶市萬州區、開州區和雲陽縣四地統計局就統計工作協同發展進行了深度交流,協商建立跨行政區域統計合作機制,並簽訂了《創建“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統計戰略合作協議》。 [7] 
2020年11月29日,加入大巴山·大三峽文旅發展聯盟 [8] 
開州新城全景圖

開州區行政區劃

編輯
2019年5月20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批覆撤銷開州區滿月鄉、白泉鄉,分別設立滿月鎮、雪寶山鎮。 [9] 
2020年8月,重慶市人民政府批覆同意撤銷鎮安鎮,設立正安街道。正安街道轄原鎮安鎮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駐紫薇社區龍江街8號(原鎮安鎮人民政府駐地)。 [1] 
截至2020年,開州區共轄街道8個、鎮27個、鄉5個 [5]  ;政府駐漢豐街道開州大道中段233號。
開州區區劃詳情
鄉鎮名稱(含街道)
區域位置
下轄村級行政單位數量
面積
開州區中部
6個社區、3個行政村
29.64平方公里
開州區東部
7個社區、3個行政村
約23.9平方公里
開州區西部
7個社區
23.74平方公里
開州區北部
2個社區、5個行政村
26.5平方公里
東河下游及澎溪河北岸
2個社區、5個行政村
25平方公里
開州區東北部
3個社區、13個行政村
79.72平方公里
開州區南部
1個社區、20個行政村
152平方公里
開州區中部
1個社區、7個行政村
46平方公里
開州區中部偏北
1個社區、14個行政村
118平方公里
開州區東部
7個行政村
49平方公里
開州區東部
7個行政村
57平方公里
開州區東北部
3個社區、11個行政村
149平方公里
開州區中部偏北
2個社區、10個行政村
79平方公里
開州區東北部
9個行政村
84平方公里
開州區東北部
1個社區、6個行政村
80平方公里
開州區東北角
2個社區、12個行政村
154平方公里
開州區北部
2個社區、17個行政村
251平方公里
開州區北部
1個社區、8個行政村
125平方公里
開州區東北部
2個社區、17個行政村
144平方公里
開州區北部
1個社區、6個行政村
148.7平方公里
開州區東北部
1個社區、7個行政村
146.5平方公里
開州區東北邊陲
1個社區、6個行政村
196平方公里
開州區中部偏西北
2個社區、10個行政村
78平方公里
開州區西北部
1個社區、11個行政村
96平方公里
開州區西北部
1個社區、9個行政村
94平方公里
開州區西部
1個社區、17個行政村
135平方公里
開州區西北部
1個社區、9個行政村
67平方公里
開州區西部
2個社區、16個行政村
89平方公里
開州區西南部
1個社區、9個行政村
61平方公里
開州區西北部
2個社區、8個行政村
77.28平方公里
開州區西南部
5個社區、24個行政村
123.5平方公里
開州區西部,南河下游
1個社區、14個行政村
84平方公里
開州區西部,澎溪河中游
1個社區、15個行政村
115平方公里
開州區西北部
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70平方公里
開州區西南部
2個社區、11個行政村
117平方公里
開州區西南角
1個社區、23個行政村
180.5平方公里
開州區西南邊陲
1個社區、5個行政村
49.8平方公里
開州區南部,浦裏河中游
3個社區、22個行政村
136平方公里
開州區西南部
2個社區、21個行政村
149.7平方公里
開州區東南部
9個行政村
68平方公里
開州區地圖

開州區地理環境

編輯

開州區位置境域

開州區位於重慶市東北部,地處長江之北,在大巴山南坡與重慶平行嶺谷結合地帶。處於北緯30°49′30″-31°41′30″、東經107°55′48″-108°54′之間,總面積3963平方公里。西鄰四川省達州市開江縣,北接城口縣和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東毗雲陽縣巫溪縣,南鄰萬州區 [10] 

開州區地質

開州區地層發育和地勢起伏與四川盆地的地質發展歷史密切相關。中生代三迭紀後期發生的印支運動,四川地台受到強烈的擠壓,形成地槽型褶皺,出現開州區北部的大巴山背斜。到中生代侏羅紀晚期與白堊紀發生的燕山運動,四川盆地東部受到明顯擠壓,褶皺成東北西南走向的近乎平行的雁列式嶺谷,形成温泉背斜——江裏向斜——開梁背斜——浦裏向斜——鐵峯背斜 [10] 

開州區地貌

開州區在造山運動及水流的侵蝕切割下,形成山地、丘陵平原三種地貌類型、七個地貌單元、八級地形面。山地佔63%、丘陵佔31%、平原佔6%,大體是“六山三丘一分壩”,地勢又東北向西南逐漸降低。北部屬大巴山南坡的深丘中山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最高處白泉鄉一字梁橫豬槽主峯,海拔2626米。三里河谷沿岸海拔較低,最低處為南部渠口鎮崇福村,海拔134米。沿河零星塊狀平壩,地勢開闊,土層深厚。開州區的山脈主要有觀面山脈、南山山脈、鐵峯山脈。觀面山脈為大巴山支脈,北東南西走向;南山山脈從梁平區明月山分支,南西北東走向;鐵峯山脈從忠縣精華山延伸,南西北東走向。南山、鐵峯山脈為川東平行嶺谷的隔擋式褶皺帶構成,背斜緊湊,形成低山;向斜寬敞,多成丘陵谷地或平原 [10] 

開州區氣候

開州區地處中緯度地區,具有亞熱帶季風氣候的一般特點,季節變化明顯。因為盆周山地阻擋,寒潮不易入侵,故氣温比同緯度、同海拔的其他地區略高,冬暖春早,夏季海洋性季風帶來大量温暖空氣,夏季雨量充沛、温濕適度。但當季風鋒面停留時,則又形成初夏的梅雨天氣;而當太平洋高壓控制川東一帶地,七、八月出現高温少雨的伏旱天氣。立體氣候特點明顯,因緯度引起的氣温差異甚微,僅0.3~0.6℃;開州區可分為兩大氣候區:一是北部中山地帶(海拔1000米以上地區),屬暖温帶季風氣候區,氣候冷涼陰濕,雨日多、雨量大、光照差、無霜期較短、霜雪較大;二是三里河谷平壩淺丘地帶,屬中亞熱帶温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温和,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光照雖處於全國同緯度的低值區,但仍比北部中山區強,少伏旱 [10] 
開州新城俯瞰全景圖

開州區自然資源

編輯

開州區水資源

開州區境內有5條主要河流(東河南河浦裏河桃溪河等),2021年全年水資源總量48.09億立方米。全年總用水量2.27億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3.3%。各類蓄水設施2.05萬座,蓄水工程總庫容3.13億立方米 [50] 

開州區礦產資源

開州區探明礦藏主要有鐵、銅、鉛、鋅、石膏、大理石等,其中以煤和天然氣的儲量最為豐富。天然氣儲量2650億立方米,屬國家大型氣田 [11]  ;2021年末,開州區煤礦資源儲量2億噸,探明儲量0.87億噸 [50] 

開州區生物資源

開州區植物種類繁多,擁有高等維管束植物76科302種,其中裸子植物5科23種、被子植物64科269種、蕨類植物7科10種。主要樹種有石櫟、青岡、小葉青岡、山茶、木荷、樟、楨楠棕櫚等。
野生動物有200餘種。其中獸類26種、鳥類78種、爬行類11種、兩棲類19種、魚類13種、無脊椎動物75種。主要獸類有獐子、金絲猴、野豬等,鳥類主要有白鶴、畫眉、布穀鳥、雉雞、鷹等 [12] 
開州新城大圖

開州區人口民族

編輯

開州區人口

2021年末,全區户籍總人口166.9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64.05萬人,鄉村人口102.87萬人,户籍人口城鎮化率38.37%,較上年提高0.27個百分點。60週歲以上29.32萬人,佔總人口的17.57%。全年出生登記人口8485人,出生率5.07‰,人口自然增長率-0.49‰。全區年末常住人口120.4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62.17萬人,佔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1.61%,比上年提高1.04個百分點。 [50] 

開州區民族

開州風光
開州風光(7張)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開州區共有31個民族: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傈僳族佤族高山族土族達斡爾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仡佬族塔吉克族獨龍族門巴族等。
在常住人口中,漢族佔99.9%,少數民族佔0.1%。

開州區政治

編輯
現任區領導
職務
姓名
區委書記
區委副書記
區委常委
蒲彬彬、陳道彬、陳華東、陳德勝、任顯智、趙玉軍、全偉、黃成濤、廖雪林、税明斌、李長富
區長
副區長
廖雪林高付超陳伶浪、李先凱、鄧果、田貴虎、張元斌、邱文軍、肖朝瓊
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區政協主席
參考資料 [13]  [46]  [51]  [53-54]  [60-61]  [65] 

開州區經濟

編輯

開州區綜述

開州區風景 開州區風景
2021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600.27億元,比上年增長10.2%,兩年平均增長6.4%。按產業分,第一產業增加值88億元,增長7.4%;第二產業增加值232.4億元,增長9.2%;第三產業增加值279.87億元,增長12.1%。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4.7:38.7:46.6。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9830元,比上年增長10%。民營經濟增加值456.4億元,增長11.9%,佔全區經濟總量的76% [50] 
2018年8月17日,國務院扶貧辦召開貧困縣脱貧摘帽新聞發佈會,開州區實現脱貧摘帽 [14] 

開州區第一產業

開州區風光
開州區風光(10張)
2021年,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7.55億元,比上年增長4.5%(現價)。農林牧漁業增加值89.95億元,比上年增長7.5%。
2021年,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71.08萬畝,糧食總產量58.23萬噸,比上年增長1.8%。蔬菜總產量61.75萬噸,增長6.4%。全年豬肉產量8.34萬噸,增長23.5%。生豬出欄106.28萬頭,增長19.4%。年末生豬存欄74.41萬頭,增長9.8%。羊出欄56.11萬隻,增長3.4%。牛出欄1.65萬頭,增長9%。家禽出欄703.06萬隻,增長6.5%。水產品產量3.22萬噸,增長4.5% [50] 
2019年11月18日,開州區入選“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支撐體系建設試點縣” [15] 

開州區第二產業

開州區工業園 開州區工業園
2021年,全年工業增加值127.34億元,比上年增長11.6%,佔全區生產總值的21.2%。分經濟類型看,國有經濟增加值增長0.1%,民營經濟增長11.7%,外商港澳台經濟增長16.9%。分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下降5.2%,製造業增長12.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9%。
2021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339.28億元,比上年增長24.9%。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税金總額7.25億元,比上年增長27.7%;實現利潤總額14.02億元,增長38%。
2021年,全年實現建築業增加值105.06億元,比上年增長6.3%。全區註冊地建築業總產值增長21.3%,房屋建築施工面積下降0.4% [50] 

開州區第三產業

開州區風景
開州區風景(3張)
2021年,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51.42億元,比上年增長21.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4.4億元,增長9.6%;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2.66億元,增長19%;金融業增加值29.43億元,增長1.2%;房地產業增加值50.8億元,增長17.2%;其他服務業增加值119.22億元,增長8.9%。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30.38億元,比上年增長26.3%。
2021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0.32億元,比上年增長30.2%。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30.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30%。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增長29.2%,餐飲收入增長36.9%。在限額以上單位中,糧油、食品類比上年增長26%,飲料類和煙酒類增長4.9%,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31.6%,化妝品類增長2.6%,金銀珠寶類增長0.9%,日用品類增長19.2%,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42.4%,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36.2%,中西藥品類增長4.4%,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52.2%,傢俱類增長48.2%,通訊器材類增長36.8%,石油及製品類增長18.8%,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27%,汽車類增長27.7%。
2021年,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62億元,比上年增長16.4%。其中,出口2.69億元,增長53.2%;進口0.93億元,下降31.4% [50] 

開州區交通運輸

編輯
開州區交通 開州區交通
經過開州區境內的國道有4條,為G211、G243、G347、G542,達272公里。
2021年,全區公路通車裏程826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0公里,一級公路7公里,二級公路302公里,三級公路101公里,四級公路4931公里,等外路2811公里。全年改建公路355公里。行政村通暢率、行政村客運班車通達率均達到100% [50] 
2021年,全年公路客運量627.4萬人次,公路旅客週轉量3.99億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7.6%;公路貨運量2917.5萬噸,公路貨物週轉量29.92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6.6%;水路貨運量111.9萬噸,水路貨物週轉量17.86億噸公里,下降4.2%;全年水陸運輸總週轉量48.18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7.6% [50] 

開州區社會事業

編輯

開州區教育

2021年,全區共有學校407所,其中職業中學3所、完全高中9所、初中58所、小學141所、幼兒園195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233479人,其中職業中學9426人、高中30920人、初中53495人、小學98341人、幼兒園41062人、特殊教育學校235人。教職工16277人,其中職業中學531人、高中1981人、初中4186人、小學5848人、幼兒園3683人、特殊教育學校48人。全區初中階段入學率100%,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 [50] 
主要學校有:開州中學、臨江中學、開州實驗中學、陳家中學豐樂中學、温泉中學、鐵橋中學、中和中學等。

開州區文化

劉伯承紀念館 劉伯承紀念館
2021年,全區共有博物館1個,規劃展覽館1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公共圖書館(含40個鄉鎮街道圖書館分館)藏書84.25萬冊。年末有線電視在冊用户25.1萬户,有線廣播電視入户率46.73%。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99.6% [50] 

開州區體育

2021年度全區體育獲重慶市級及以上獎牌或比賽項目342個。全區有體育場206個、體育館6個、游泳池(館)17個 [50] 

開州區衞生

開州區政府機構大樓 開州區政府機構大樓
2021年末,全區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870個。其中,公立醫療衞生機構523個(區級5個、鄉鎮衞生院32個、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8個、村衞生室436個、社區衞生服務站38個);社會辦醫醫療機構共計348個(民營醫院14個、門診部67個、醫務室13個、個體診所253個、血漿站1個)。有註冊執業(助理)醫師3398人,每千人擁有2.82人;有全科醫生529人,每萬名居民4.39人;有註冊執業護士5614人,每千人擁有4.66人;有編制牀位6630張,每千人擁有5.52張 [50] 

開州區人民生活

2021年,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22元,比上年增長10%。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51元,增長9.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69元,增長11.4%。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17,較上年下降0.04 [50] 
2021年,全區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983元,比上年增長11.9%。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7289元,增長12.8%;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781元,增長10.2%。全區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8.6%,比上年下降0.7個百分點。其中城鎮為38.4%,農村為38.9% [50] 

開州區社會保障

2021年,全區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3.26萬人,比上年增長2.7%;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65.95萬人,下降1.4%;領取城鎮養老保險金人數8.91萬人,增長5.4%,發放城鎮基本養老保險金金額19.94億元,增長4.8%。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0.38萬人,增長5%;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35.79萬人,下降1.5%;參加工傷保險人數9.18萬人,增長9.4% [50] 

開州區風景名勝

編輯
劉伯承同志紀念館(故居)
劉伯承紀念設施 劉伯承紀念設施
劉伯承同志紀念館於1992年12月4日建成對外開放。座落在開州城區北的鳳凰山麓,門額上“劉伯承同志紀念館”八字餾金大字由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中央軍委贈送的劉伯承青銅像高6米,聳立在紀念館大門的右側。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重點打造的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和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也是三峽庫區內唯一的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16] 
劉伯承故居位於開州區趙家街道周都村,佔地20畝,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景點有劉伯承故居及輔助陳列室、劉帥陵園、石碾盤、竹林水塘、黃桷古道、父母墳地、觀景平台、銅像廣場等 [17] 
南雅大佛寺
開州區景點
開州區景點(13張)
南雅大佛寺位於開州區南雅鎮。寺內大佛為唐末石刻雕塑,依山而立,就巖鑿成,稱為重慶市第一大坐佛 [18] 
花仙峽
花仙峽又名花仙溝、花線溝,位於譚家鎮,是一處以峽谷幽壑景觀為主、保持着原始風貌的神奇峽谷 [19] 
七里潭廊橋
七里潭廊橋始建於清乾隆年間,重修於道光七年,以石為墩,全木架構,是重慶市內為數不多的古廊橋之一,現為縣級文保單位 [20] 
雪寶山國家森林公園
雪寶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開州區北部,總面積18408公頃,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的有50種,而國家重點保護的動物有32種。是一個生態多樣、特色突出的複合型國家級森林公園。於2002年由國家林業局批准的國家級森林公園。
漢豐湖
漢豐湖東西跨度12.51公里,南北跨度5.86公里,漢豐湖因三峽工程而生,由境內兩江匯成,常年蓄水170.28米以上,水域面積15平方公里,是舉世矚目的長江三峽工程建設而形成的世界上獨具特色的人工湖;開州區城區坐落在此湖畔,構成“城在湖中,湖在山中,意在心中”的美麗畫境。漢豐湖風景區於2012年10月榮膺“國家水利風景區”稱號。2014年12月,漢豐湖風景區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21]  。2015年12月,漢豐湖入選長江三峽30個最佳旅遊新景觀之一 [22] 
漢豐湖全景圖

開州區名優特產

編輯
冰薄月餅
冰薄月餅發源於開州區西部的臨江鎮,始於明朝末期,距今已有400年的歷史。被開州區人民政府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對象 [23] 
水竹涼蓆
開州特產圖
開州特產圖(5張)
水竹涼蓆圖案層次豐富,兼具實用和藝術性,堪稱席中珍品,被評為全國六大名涼蓆之一 [24] 
龍珠茶
龍珠茶,清香味醇,唐朝時曾列為貢茶。中華人民共和國後,龍珠茶獲得重慶名優茶十連冠、國家博覽會金獎等殊榮 [24] 
香綢扇
香綢扇,主產於臨江鎮,選用山澗優質鳳尾竹、上等絲綢為材料,採用傳統削、鑽、刮、漂、漿等72道手工、手繪、手書工藝精雕細鑿而成。獲得過省市級“優秀產品”、“消費者喜愛商品”等稱號,並被北京人民大會堂列為紀念專用商品 [25] 
南門紅糖
南門紅糖,產於開州區南門鎮,是當地的傳統手工土特產,2016年被評定為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26] 
木香
開縣木香主產開州區北部山區。2015年,關面鄉木香再獲豐收,產量突破2500噸,佔據全國木香總產量的半壁江山,再次見證了“中國木香之鄉、秦巴藥材寶庫”的實力。大面積極種植的中藥材,已成為當地名副其實的脱貧致富產業 [27] 
春橙
開州區盛產春橙,多次榮獲“優質農產品”“名牌農產品”等稱號 [28]  。2016年12月18日,被評為全國名優果品區域公用品牌,成為全市唯一一個被授予該項殊榮的名優果品區域公用品牌 [29] 
(其中“水竹涼蓆”“春橙”“木香”“冰薄月餅”“龍珠茶”五個是地理標誌商標 [30]  。)

開州區著名人物

編輯
劉伯承
劉伯承 劉伯承
劉伯承(1892-1986),四川省開縣(今重慶市開州區)人,原名劉明昭,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和領導人、軍事家。組織過滬順起義南昌起義,先後擔任過中央紅軍總參謀長、八路軍一二九師師長、第二野戰軍司令員、軍事學院院長、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 [31] 
王潤波
王潤波(1905-1933),字啓大。黃埔軍校3期學員。國民革命軍第25師第75旅第149團陸軍上校團長。1933年3月9日在抗日戰爭長城抗戰中犧牲。國民政府追贈王潤波為陸軍少將。1987年7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頒發革命烈士證明書 [32] 
李宗羲
李宗羲(1818-1884),號雨亭。曾協助曾國藩管理軍務。1873年升為兩江總督。
劉選略
劉選略(1928-2002),一級警監。原雲南省公安廳廳長、雲南省禁毒領導小組組長、雲南省警察學會名譽會長。
陳有元
陳有元(1944-),中華人民共和國少將,先後擔任過總參軍訓部副部長、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第五屆理事會常務副理事長等職務。主要作品有:《參謀知識手冊》、《軍事高科技知識》。
王雪崖
王雪崖(1927-1997),畫家。曾任北京畫院秘書長、副院長等職。
尚揚
尚揚(1942-),畫家。為首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 [33] 
隗瀛濤
隗瀛濤(1930-2007),歷史學家、四川大學原副校長。
劉家義
劉家義 劉家義
劉家義,男,漢族,1956年8月生 [34]  ,重慶開縣 [35]  (今重慶市開州區)人。畢業於西南財經大學,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高級審計師。曾任 [52]  中共第十九屆中央委員 [36]  、山東省委書記 [37]  [52]  、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38]  、黨組書記 [47]  、山東省軍區黨委第一書記 [39]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55]  。現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 [62]  、提案委員會主任 [63] 
中共第十七屆 [56]  、十八屆 [57]  、十九屆中央委員 [58] 

開州區城市榮譽

編輯
2012年2月,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正式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 [40] 
2013年12月,世界休閒組織、中國旅遊協會、全國休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旅遊協會休閒度假分會聯合發佈了“‘美麗中國·休閒城市'2013中國休閒城市發展綜合評價”成果,開州區榮獲“2013中國休閒小城”稱號 [41] 
2013年12月,在全國農業工作會議上,被授予“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稱號 [42] 
2016年,開州區榮獲“2016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稱號,並將獲得2000萬元國家財政獎補資金 [43] 
2020年10月20日,入選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名單 [4]  ;同年11月,被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重慶警備區命名為“重慶市第七屆雙擁模範城(縣)” [44] 
2021年1月18日,獲得“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45] 
2021年6月21日,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4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