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本科教育

(教育領域術語)

鎖定
本科教育(undergraduate education),是高等教育的中級層次教育,包括普通本科教育職業本科教育應用型本科教育等各類本科層次的教育。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標準分類》的第三級第一階段(授予大學第一級學位或同等學歷證書)教育。本科教育與專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構成高等教育內部的 3 個層次,為高等教育的主幹部分。一般招收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者。實施本層次的通識教育及有關某一專門領域的基礎和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教育修業年限一般為 4 年,某些專業如醫科等為 5 年或 5 年以上。學生按一定的計劃和要求修習有關課程(包括實驗、實習、社會調查等),接受某些科學研究訓練(如畢業論文、畢業設計)。學完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經考試或考核合格,准予畢業者,發給本科畢業證書或授予學士學位或第一專業學位。實施機構為大學和專門學院 [1] 
中文名
本科教育
屬    性
高等教育
類    型
普通本科教育職業本科教育應用型本科教育
對應概念
專科教育研究生教育

本科教育教育內容

本科教育的修業年限一般為4年,某些專業如醫學科等為5年或5年以上。對這一層次實施的教育包括基礎理論教育、某專業或某領域的基礎和專業理論知識及技能的教育。接受本科教育的學生按照本科教育大綱與計劃學習有關的課程,進行實驗、教學實習和社會調查,接受某些學科的科研訓練,寫作畢業論文與完成畢業設計。學完依據教學計劃所規定的全部課程,考試合格者,准予畢業,發給本科畢業證書,授予學士學位。 [2] 
本科教育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主體,在高等教育結構中居中心地位。長期以來,本科生一直佔中國高等教育學生總數的大多數,只是近年來隨着高等教育大眾化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擴招,才使得專科生人數大幅度增加,並在2002年專科招生數首次超過本科,多年的結構調整出現一定的成績。但是,從世界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以及我國高等教育自身的結構來看,目前的這種結構狀況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本科教育招生對象

本科教育主要招收高中畢業生,學制依據不同專業,一般為4~5年;少量招收專科畢業生,一般要通過專升本考試,學制2年。本科畢業一般獲得大學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但一些學校在實際工作中,為了保證教育質量,對於學位證書的頒發往往比畢業證書的獲得作出更為嚴格的要求,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本科畢業生都具有學士學位證書 [2] 

本科教育特徵解析

1、從專業設置看“第一代”特徵
根據139所已接受審核評估高校的專業設置統計,2017年中國139所高校的平均專業數是60.2個,專業覆蓋學科門類數是7.3個,佔學科門類數的60.8%。
從大類專業設置看,根據141所已參加審核評估高校的數據統計,有56所高校按專業大類招生,涉及2045個專業,佔高校本科專業數9403個專業的21.7%。從學生參加輔修看,根據2017年397所高校教學狀態數據顯示,各高校參加輔修人數162369人,校均參加輔修人數409人,輔修人數佔在校生比例平均為1%,佔當年本科生招生人數比例平均為3.9%。再根據2017年397所高校教學狀態數據統計,397所高校大類專業數是2045個,本科專業數是9403個,大類專業佔本科專業總數之和為21.7%。這些數據證實,專業設置過窄過細是許多高校的通行做法,且延續至今。這既是本科專業設置的“通病”,也是當前亟待解決而又難於破解的一個問題。
2、從教學體系看“第一代”特徵
課程體系設置看,1950年第一次全國高等教育會議頒佈《關於實施高等學校課程改革的決定》,提出課程實施的專門化,以係為培養專門人才的教學單位,實施學年制。明確要求高校各系應分別規定修業年限,以三年至五年為原則,學生每週學習時間(包括自習及實驗)以50小時為標準,最多不得超過60小時。可以説,高校今天普遍採用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學進度表、教材講義、教學工作量制度、教學編制等最為基本的教學管理制度,都是在上個世紀50年代形成的。儘管後來實施了各種各樣的教學改革,但從總的方面而言,沒有跳出50年代形成的教學基本框架。
根據統計:我國不同類型高校平均學分數是156.9,選修課平均學分為29.8,佔比為19.0%,平均學時總數是2495.0,選修課平均學時數是500.3,佔比為20.1%。五是重理論輕實踐現象突出,課外科技活動學分佔比相對較低。我國不同類型高校本科教學計劃的實踐平均總學分為174.7,其中集中實踐環節平均學分為29.1,佔比為16.66%;實驗教學平均學分為21.0,佔比為12.01%;課外科技活動平均學分為4.1,佔比為2.36%。
3、從教學管理制度看“第一代”特徵
上個世紀80年代初開始,學分制就一直被視為本科教育改革的重點,但進展緩慢,真正做到“完全學分制”的高校鳳毛麟角。就本質而言,學分制是最大限度地擴大學生的學習自由,其中包括:選課自由、選科自由、選擇學習進程自由、選擇學習方式(全日制與非全日制)自由。但從實際實施情況看,這種學習自由是極其有限的。從選修課比例看,在我國不同類型高校選修課的比例中,選修學分比例平均約佔20.46%,明顯偏低。
除選修課比例之外,本科生轉專業的比例明顯較低。根據718所不同類型高校學生轉專業統計,平均學生轉專業佔在校生人數比例僅為1.9%。
再從學生彈性學習來看,根據有關統計,各高校平均畢業率為96.7%,平均學位授予率為96.4%,且不同類型高校間呈現差別細微,再根據2002年—2017年我國大學畢業率與學位授予率情況統計,本科生畢業率與學位授予率的“剪刀差”現象逐漸消減,自2012年起畢業率與學位授予率接近持平。
4、從課堂教學看“第一代”特徵
從課程班級規模看,無論是精英時代還是大眾化教育時代,班級規模一直是衡量個性化教學的重要指標。中國無論是公共必修課公共選修課專業課的班級規模均在50人以上,大班授課成為“第一代”特徵的“傳統”延續。顯而易見,當班級規模龐大時,就會導致批量生產,這無疑會降低個性化培養,更無法做到因材施教。
5、從通識教育看“第一代”特徵
根據111所高校培養方案的分析,88%的高校把公共課作為通識教育課程,還有的高校把思想政治課轉入通識課。相當一部分工科院校把通識教育理解為素質教育,把專業選修課作為通識課程。許多工科院校開不出真正的通識教育課程。
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一系列報告,例如《教育-財富藴藏其中》就提出了新的通識教育理念:“教育四大支柱: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20世紀90年代以來,增值(value added)價值觀迅速成為高等教育質量評價的主要方式。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佈了《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變》,報告再次強調了“四大支柱”的普遍意義,並列出了所有青年都必備的三類主要技能:基礎技術、可轉移技能和職業技術技能。所有這些説明大學的通識教育應該基於“增值”和“能力”的理念,應該交給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併為學生未來一生的發展做準備。
6、從畢業率、就業率看“第一代”特徵
根據2016年的統計,專業平均畢業率全國平均值為89.2%,全國高校總體就業率也為89.2%。但同時我們也會發現,在本科就業率持續走高的態勢下,其專業對口率則持續下降。根據2012—2016屆工理農醫類本科畢業生工作與專業相關度變化趨勢,醫學、工科專業與就業對口率相對較高,前者均在80%以上,後者均在70%以上;而農學、理學專業與就業對口率相對較低,為50%多。 [3] 

本科教育教育模式

第一,中國本科教育是“被專業”的教育。在現有本科教育模式下,每一個受教育者都會帶上極強的專業烙印,每一個本科生除了學校的標籤之外,同時都貼上“專業標籤”,並自然而然分流到與之相應的各行各業。本科教育的發展方向是:淡化專業,強化通識;淡化知識,強化能力和素質。 [4]  顯然,在計劃模式下,這一特徵有其制度的優勢,但在社會行業產業結構不斷變換的今天,這一“被專業”的本科教育無疑需要深刻的變革。
第二,中國本科教育是“被計劃”的教育。在現有本科教育模式下,高校從招生計劃教學計劃,從教學計劃到就業計劃,都帶有很強的“計劃”思維,高校在“計劃”面前缺乏自主權,學生在“計劃”面前缺乏選擇權。一方面,帶來中國高校本科畢業生的畢業率就業率“虛高”;另一方面,人才培養質量卻難以提高,拔尖創新人才尤其匱乏。
第三,中國本科教育是“被選擇”的教育。在現有本科教育模式下,一方面,中國本科教育中引入國外大學常見的學分制選修制制度安排;但另一方面,大學生在專業選擇、課程選擇、教師選擇,甚至是學習進程中,又都是事先被預設的,學生缺乏選擇的空間和機會。由此導致高校人才培養同質化嚴重、個性化缺失。
第四,中國本科教育是“被大眾”的教育。經過近20年的大發展,中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高度大眾化階段,即將邁入普及化。儘管在數量上已經大眾化,但由於人才培養的觀念、模式、體制和質量標準缺少精英教育的基因,導致數量上的大眾化缺乏精英教育的支撐。 [3] 

本科教育重新構建

第一,中國本科教育的“第一代”特徵,不只是單純時間意義上的概念,還是一個衡量制度、文化等大學“成熟度”的概念。作為後發外生型國家,雖然中國高等教育規模世界第一,但由於規模擴張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與西方國家經過幾百年發展,相對成熟的高等教育系統相比,中國高等教育在整體上仍處在不太成熟的“第一代”,這是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客觀存在,也是不可逾越的發展歷史階段。
第二,中國本科教育的“第一代”特徵,集中概括了整個高等教育系統前一階段的發展軌跡,其特點是依靠模仿、借鑑、經驗和慣性來發展。反思這一段發展歷程,其目的在於提升我國本科教育的自覺意識,實現從模仿、借鑑到自主、創新,從經驗和慣性到依靠規律辦學,依靠科學管理大學。
第三,探討中國本科教育的“第一代”特徵,並不意味着否定過去,而是在充分總結經驗和深刻反思的基礎上,為走向“第二代”或者2.0版提供路徑,使2.0版能夠走得更好更遠。不可否認,中國的制度優勢和財力保障,可以使硬件建設很快走向2.0版。但並不是所有的1.0版問題都可以由錢解決,從“第一代”向“第二代”的轉變,更多需要理念的更新、制度的重新設計以及教學體系的重新構建。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