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韶關市第一中學

鎖定
韶關市第一中學是首批廣東省重點中學、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創建於1905年,前身為範家祠學堂,後為曲江意大利天主教教辦學校,解放後,晉升為公立學校。1966年正式定名韶關市第一中學 [4]  。2008年學校被評定為國家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2008年9月8日遷至新校區 [5] 
學校新校區佔地324畝,校舍建築面積92250平方米。截至2017年末,有6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人數3200多人,專任教師202人 [4] 
中文名
韶關市第一中學
外文名
Shaoguan No.1 High School
簡    稱
韶關一中
創辦時間
1905年
辦學性質
公辦高級中學
現任領導
校長:饒盛祥 [9] 
校    訓
勵羣有為,博雅至善 [7] 
地    址
廣東省韶關市湞江區238號 [6] 
主要獎項
國家級示範性高中

韶關市第一中學辦學條件

韶關市第一中學師資力量

圖書館、藝術樓 圖書館、藝術樓
截至2017年末,韶關市第一中學有教職員236人,專任教師202人,其中碩士24人,高級教師86人,高級教師佔專任教師人數的43%。學校有廣東省基礎教育系統首屆名校長1人,國家級骨幹教師培養對象4人,省級名教師培養對象及學科骨幹教師5人,全國優秀教師6人,省級優秀教師12人,有3位在職廣東省特級教師 [4] 

韶關市第一中學硬件設施

  • 功能室
書庫與閲覽室 書庫與閲覽室
實驗樓按照省級標準配備了實驗室,其中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各6間,實驗儀器按全國示範性普通高中一類地區標準配齊兩套。學校按照國家級示範性高中標準配備了各種功能室。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各6間、探究室各2間,並配有通用技術、勞動技術、歷史、地理等功能室,還配有音樂室、美術室以及320㎡的管樂隊、舞蹈隊排練室各一間。 [2] 
  • 圖書館
藝術樓 藝術樓
圖書館內設有電子閲覽室、電子軟件資料室、藏書室、學生閲覽室、教師閲覽室、展覽廳、學術報告廳。學生閲覽室6間,近500個座位,藏書17萬多冊,電子讀物4萬冊,報刊雜誌376種,各種教參、工具書4599種,圖書館管理逐步實現了數字化。  [2] 
  • 體育館
校園體育館 校園體育館
運動區有環形400米8跑道標準田徑運動場,建有13個籃球場,15個羽毛球場,5個排球場,2個網球場。體育館佔地6800平方米、4000個座位,多功能,內設舞台和看台。 [2] 
  • 生活區
籃球場和田徑場 籃球場和田徑場
學校實行全寄宿管理,生活區由六棟學生宿舍及二棟學生餐廳組成,宿舍按年級管理,每個年級男女生各1棟,相對獨立;每間宿舍住宿男生6人/間、女生7人/間,6棟宿舍可容納3000多人,每間宿舍配有空調、電話(付費)、衣櫥、風扇和定時供應熱水,每棟宿舍每層設有洗衣機(付費),學校設有礦泉水有償供應,每間宿舍配備洗衣台和雙間廁位。宿舍附近建有2個籃球場及2個羽毛球場;飯堂(兩座)靠近宿舍。 [2] 

韶關市第一中學辦學成果

韶關市第一中學所獲榮譽

市級榮譽:“韶關市文明單位”、“韶關市教育改革先進單位”、“韶關市德育先進學校”、“韶關市高考優勝學校”、“韶關市優秀家長學校”、“韶關市先進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韶關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 [2] 
省級榮譽:“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綠色學校”、“廣東省羣眾體育先進單位”、“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單位”、“廣東省普教系統先進集體,廣東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廣東省工會工作先進集體,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廣東省依法治校示範校、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廣東賽區十強學校” 。 [2] 
國家級榮譽:“全國實踐教育先進單位”、“全國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集體”、“全國學校體育衞生先進集體”、“全國網絡教育實驗學校,全國信息學年賽優秀參賽學校、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優秀參賽單位。” [1]  、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 [3] 

韶關市第一中學學生成績

截至2017年末,在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韶關市第一中學有4位同學獲全國一等獎,4人均免試進入清華大學計算機系
2007年5月,1名學生參加中央電視台CCTV第七屆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獲廣東賽區一等獎。2008年,1名同學參加中央電視台英語風采大賽獲一等獎,列全國第五名。
作為廣東省籃球傳統項目學校,在省籃球傳統項目的比賽中,籃球隊分別獲得過第三、第四、第五、第七名的好成績;參加省中學生運動會,有獲得過籃球第七、第八名的表現;學校文學社學員在省委宣傳部、團省委、省教育學會組織的首屆南國書香作文大賽獲一等獎 [4] 
教學樓 教學樓

韶關市第一中學文化傳統

  • 校歌
歌名:《韶城之珠,教育之光》
韶關一中校歌歌譜
作曲:李名方
作詞:韶關一中集體
歌詞:
三江盈盈 韶樂悠悠
南粵名校 源遠流長
良師濟濟 桃李芳飛
韶城之珠 教育之光
嚴謹博學 團結進取(一中實驗學校版本為“厚德篤學 健體進取”)
美麗校園 風華泱泱
在藍天下青春的絃歌飛揚
在學海里我們正揚帆遠航
自強不息 不負少年理想
今日莘莘學子 明日英才棟樑
我們高舉心靈的火炬
閃耀新時代的光芒
  • 校訓
勵羣有為,博雅至善 [7] 
  • 校風
求真、求善、求美 [7] 

韶關市第一中學教育教學

韶關市第一中學日常管理

學校成立有多名學校領導、教師代表、學生代表參加的膳食委員會,對食堂飯菜的質量、數量、品種、價格和衞生狀況提出要求,督促改進,學校兩個食堂各自經營、獨立核算 [2] 
學校向學生髮放疾病防治知識手冊、心理健康輔導材料、交通安全注意事項、飲食衞生須知,組織學生進行規避自然災害的緊急疏散演練。 [2] 

韶關市第一中學學生活動

風采湖 風采湖
學生組建聆音電台、《紫荊》文學社、《糖果》漫畫社、YZTV電視台、銅管樂隊、舞蹈隊、書法社、籃球隊等社團,有文化科技節、歌舞晚會、辯論賽、運動會等活動。 [2] 

韶關市第一中學助學情況

香港聖類斯基金、燭光基金、韶關市愛心扶貧助學金和學校黨員愛心基金給家庭困難學生以物質與精神的支持。每年受益學生達200多人,每人每年最高可獲資助6000元。 [2] 

韶關市第一中學歷史沿革

韶關市第一中學小學

清末,在市一中校址東北角與縣背街(今北直街)交鄰,為范家祠所在地,辦有蒙館收范家子弟就讀。
清光緒30年(公元1904年)選派範鬱材去北江(又稱韶州)中學堂(廣東韶州師範前身)讀初級師範科(一年制)。
清光緒31年(1905年)結業後,回范家祠始辦范家祠小學堂,按小學規格教育學童,這是韶關市一中校史沿革的開始。 [1]  當時,這座小學堂面積不大,只有260平方米左右。是年,德國基督教巴陵會在曲江城南互勵路創辦私立德華女子小學堂(在今中共韶關市委大院內),當時,曲江縣城(今韶關城區)之官立、公立小學堂均未設立。範鬱材及範氏家族基於民族自尊心,除祠堂外還捐了兩棟祖屋辦小學堂,兼收外姓學童入學,有二十多名學生,分男、女班,時韶州中學堂監督林耀東和之後的省立韶州中學堂張國熙校長,還派優秀師範生襄助範鬱才辦小學。 [1] 
光緒33年(1907年),因範鬱才講課出色,後為曲江官立高等小學納入轄編,從起,統一用曲江官立高等小學校名。 [1] 
清宣統二年(1910年),韶州府中學堂林耀東校長(是時不稱監督)舉薦範鬱材擔任曲江官立高等小學校長。清宣統三年(1911年),廣東視學汪佩聲視察曲江小學情況,對範鬱材的講課甚為讚賞。 [1] 
民國二年(1913年),曲江官立高等小學(范家祠址)毀於一場大火。 [1] 

韶關市第一中學勵羣學校

據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韶關市教育志》中記述:“民國8年(1919年)前後,……意大利天主教會在孝悌路(即今西堤橫街)創辦勵羣學校。”具體準確的來説,意大利天主教慈幼會收購被火燒燬的原小學堂及附近地皮,由當時天主教韶州慈幼會會長雷鳴道(St. Louis Versiglia)主教(1873~1930)在1918年辦起小學,1919年建起天主教堂大樓並辦起了勵羣工藝學校。1920年4月,雷鳴道被羅馬教廷傳信部任命為韶州教區首任主教,仍然熱心辦學。 [1] 
第一任校長 雷鳴道 神父 第一任校長 雷鳴道 神父
1922年,澳門無原罪學院院長金以義神父,把父母留給他的遺產用於建勵羣製鞋工藝學校(後改稱鮑思高工業職業學校),第一任校董會理事長為雷鳴道,董事有畢少懷、温普仁、白卓如、郭怡雅、湯迪光、夏學謙,首任校長為畢少懷,後為鄧鎮鋆。 [1] 
1924年7月6日,鮑思高工業職業學校建成招生。 [1] 
1926年(民國15年),因軍閥混戰,不少縣師範辦學經費無着落,粵北大部分師範學校停辦,鮑思高學校改辦為勵羣簡易師範學校,有男、女學校各一所,聘請原在樂昌等地停辦的簡易師範教員任教,由韶州天主堂温普仁副主教總管。 [1] 
1929年民國18年),法國教會加盟聯辦勵羣師範。意大利神父畢少懷管男子師範,法國教會修女容婉管理女校,男女校之間用圍牆隔離。 [1] 
1926~1932從民國15年至21年),勵羣師範共辦了十期簡易師範班,總共培養出男、女簡易師範生120名左右,為粵北各縣輸送了受過專業培訓的初小教員。當時簡易師範學制三年,男校每級只十來人,女校每級才幾個人。勵羣師範採取封閉式(學生校內寄宿)管理教育方式,學生每兩週可以出校門8小時。但教員與省立三師(韶州師範前身)教員有來往,學生亦有參加當時工農商學兵的反帝大示威,1926年就有學生許宗熙(廣州市水電局退休高級工程師)因參加學生運動,領頭呼喊“打倒畢少懷神父”口號而被開除。1930年,附屬勵羣小學1~6年級才86人(其中二年級一個班只有8人)。 [1] 
1930年2月,主教雷鳴道去連州視察教務,為救護同去的女傳教員和兩名女名學生,於連江口遇難。雷主教遇難後,耿神父升為主教,天主教韶州教區仍堅持辦學,勵羣師範由鄧鎮鋆任校長。 [1] 
1932年民國21年),勵羣師範奉命停辦,校園全部用來辦小學,校名改為勵羣學校。勵羣學校共設六個班,每班30至40人,班主任都是中國人,擔任教學工作或參與管理的為外國神父,按外國先進的管理方法管理學校,他們大多成為學生們學習英語啓蒙老師。小學採用當時商務印書館編的教材,開設的課程有國文、算術、公民、社會、自然、歷史、地理、理工、尺牘,還有英語、圖畫、手工、音樂、體育等課程。教室座位為單人單桌黑板用石料製成,據説是專程從意大利運來的。 [1] 
1933年民國22年),根據社會上中學生就讀難的情況,意大利天主教慈幼會在勵羣校園騰出一半,創辦私立勵羣初級中學,學制三年,延請受過高等師範科培訓的教員入校任教,民國24年(1935)9月,向廣東省教育廳申報批准正式立案。此時勵羣中學已是一所比較完整的綜合性學校,主要是全日制完全小學,還辦有初中班、師範班和其他專業班。學生主要來自貧困子弟,衣食由教會供給,他們後來大多成為天主教徒 [1] 
1924年~1934、1936~1938年間,勵羣中學校長為鄧鎮鋆,1935、1938~1946年間,校長為黃芳仁。初期,每年級各1個班,每班約30餘人,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發展到每年級各2個班,每班40人以上,已形成可容250~300人左右的較為正規的初級中學。 [1] 
1941年因日軍大肆轟炸韶關,學校幾經艱辛,搬遷到連縣天主堂復課,校園被國民黨軍隊佔為“警備司令部”。學校在連州改組了董事會,由汪德忠為董事長,黃芳仁為校長,陳兆輝為教導主任。由於勵羣中學的很多老師是意大利籍,而意大利當時是日本的同盟國,所以國民黨軍隊對意大利老師管得很嚴,對每名意大利老師公開派出至少2名特工監視,限制人身自由。 [1] 
1945年1月,日軍佔領韶關,把勵羣中學改為“憲兵司令部”,佔領了8個月。 [1] 
1946年勵羣中學由教務辦事員黃登雲將圖書、儀器、體育器材、西樂器、教具等搬遷回韶關原址上課,董事會聘趙博生為校長。為了讓窮苦人家子弟能繼續接受教育,勵羣又增加了中學班,有中學生280名,小學生460名。 [1] 
1947年8月,趙博生辭職,由黃芳仁接任校長,不久黃又辭職,由吳新銓接任校長。 [1] 
1949年10月,韶關解放,勵羣中學由人民政府接管。學校在校長吳新銓帶領下,並沒有跟隨教會南遷,堅持留原址辦學。據1949年11月的報表統計,勵羣中學有校長吳新銓,教務主任利如漢(後為鄧懷遠),事務主任孟基路,訓導組長鬍仕毅,體育組長陸剛毅等教員,初一2個班共99人,初二1個班33人,初三1個班23人,學生共155人。 [1] 
1951年4月,經當時粵北行署文教科批准,“私立勵羣初級中學”與韶關廣屬同鄉會辦的“私立廣育初級中學”合併於勵羣中學校址,稱“私立勵羣廣育聯合初級中學”,故廣育中學的辦學情況亦納入韶關市一中校志的範疇。 [1] 

韶關市第一中學廣育中學

遠在清代光緒年間,省內各地在曲江縣工商業者,紛紛成立各地區的駐曲江同鄉會,如興梅、西江、四邑、廣屬同鄉會。其中以廣州為中心廣府語言系統的廣屬同鄉會勢力最大,他們多數從事百貨、金銀首飾、糧副食品加工等行業。 [1] 
民國33年(1944年)2月,廣屬同鄉會決定騰出會所創辦私立廣育中學,即今峯前街市第四中學校址,當時,還辦有私立廣育小學(即解放後的市八小的前身),在校園西北角,中學則在校園的東邊,校長麥炳桓,當年就向廣東省教育廳申報批准正式立案。分春(2月)、秋(9月)兩季招生,初、高中各招一個班,當年即有初、高中共4個班學生100人左右。 [1] 
民國34年(1945年)1月,當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因日機大肆轟炸,遷至江西龍南縣辦學,民國35年(1946年)抗日戰爭勝利結束後,又搬回原址上課。這兩年均因時勢緊張、經費不足,停辦了高中,僅留初中各年級各一個班計80人左右,校長鄭維邦於民國35年2月接任後,在相當艱苦的條件下,修復爛台爛凳,維持上課。 [1] 
民國36年(1947年)2月,學校董事長張本初(金鋪老闆)延請原省立志鋭中學教務主任易際良任校長,春季恢復招收高中一個班,初中保持各年級一個班,由於廣屬同鄉會資金週轉不靈,這一年招收春季高中生後,就再沒有招高中,只堅持把初中各年級辦下去。廣育中學佔地面積約680平方米。 [1] 
在廣育讀書的多數是曲江工商界子弟,隨着廣屬駐曲江的工商業者紛紛南歸,每學期轉學人多,生源越來越少,到1948年春,高中生全部轉走。 [1] 
1948學年第一學期,校長為易際良,總務主任鄧本平,教務主任由校長兼,後期是潘青鎮,教員只有潘少波、吳尚俊、盧俊文、陸幻墀、薛英、易繼常、範景康、(1949學年增加青年教員蔡思義和教英語的梅老師、教音樂的謝愛芬、教體育的黃鎮韶)、醫務兼幹事何麗翩,另有職工5人。1947年初三畢業生18人,1948年初三畢業生15人,1949年初三畢業生22人,1950年初三畢業生19人。 [1] 

韶關市第一中學聯中和北江中學

(1949.10~1956.1)
1949學年,勵羣初級中學有4個班155人,初中畢業生41人,1950學年有5個班185人,初中畢業生41人;1949學年,廣育中學有3個班102人,教職工15人。兩間私立中學還辦有小學和幼兒園,分別靠校產租金及收學生的學雜費勉強維持辦學。 [1] 
韶關解放前,教職員生活沒保障,隨時都可能失業。解放後,不僅工作有保障,還可得到培訓提高的機會,享受公費醫療待遇私立學校教職員參加了1949年冬的首期教師研究班,還參加了1950年暑假的粵北區中學教師研究班,之後又參加教師思想改造學習,到私立學校因經費困難實在辦不下去時,又由政府收歸公立。現存1954年所填寫的廣東北江中學初中部的45名教職員卡片中有五分之一是私立勵羣、廣育兩間學校的教員。 [1] 
抗美援朝開始後,為了在社會上造成擺脱帝國主義教會控制的形象,私立勵羣初級中學校長吳新銓在1951年春起,拒絕曲江天主教慈幼會每學期給予的一萬斤谷。因此,辦學經費難以為繼,遂打報告請求政府扶持,另一間私立廣育初級中學(1944年創辦)辦學經費失靠,也打報告請求政府扶持。 [1] 
1950年2月韶關市原兩間公立完全中學“省立志鋭中學”(校址在互勵路現中共韶關市委機關所在地)、“曲江縣立第一中學”(校址在現韓家山鐵路俱樂部)與“省立韶州師範學校”合併為“廣東北江臨時聯合中學”,中學部在原志鋭中學校址辦學,師範部在帽子峯南麓的平民路上課,校長先後由北江專署專員何俊才、李文華兼任,副校長先後有陳奎昌、黃開光。各校的實際管理工作仍由各校的原校長負責。 [1] 
1950年9月,廣東北江臨時聯合中學師範部複名韶州師範學校,中學部改名為廣東北江中學 [1] 
1951年4月,經當時北江專署文教科批准,兩私立初級中學勵羣中學和廣育中學合併為“私立勵羣廣育聯合初級中學”,在孝悌路原勵羣中學校址辦學,兩校的小學合併為廣育小學,在廣育原址上課。私立初中合併後,原廣育校長易際良請辭調至北江工農業技術學校教育長,私立聯中校長由原勵羣校長吳新銓擔任,專署文教科調派原韶州師範副教導主任羅林(中共黨員)為副校長。後來,由基督教會辦的“私立普光初級中學”(校址在現東河韶關汽車修理廠所在地)因解放後學生人數不多也併入了私立勵羣廣育聯合初級中學。 [1] 
1952年9月,全市公私立中學合併,私立勵羣廣育聯合初級中學併入廣東北江中學,統一在孝悌路原勵羣中學校址辦學,高初中共處一校,校長由當時中共韶關地委文教辦主任李凌冰兼,副校長先後有劉碧、廖拔成、古師勳、張雪馨等,原私立聯中副校長羅林則調回韶州師範任職。後因學生多,又在廣育中學原址開設廣東北江中學分教處。 [1] 
1953年7月,廣東省教育廳經教育部批准,確定廣東北江中學為廣東省的七所重點中學之一。1953年12月,劉碧任廣東北江中學第一副校長,負責實際領導工作,1954年9月劉碧任校長兼任北中、韶師、衞校、農業技術學校黨支部書記,副校長為廖拔成、古師勳、張雪馨,1955年後曹直任專職黨支部書記。 [1] 
1954年11月,廣東北江中學將高中學生遷入西河黃田壩新校址,初中部留在孝悌路(即今西堤橫街)原址,擴大招生,劉碧仍任廣東北江中學校長,張雪卿為教導主任,張東海、卓廣清、鄧若馳、饒紀寰等為副教導主任,鍾木元、成為儀為正、副總務主任,統一管理高中部和初中部。1954學年初中部有28個班,學生1362人,畢業生有410人。 [1] 

韶關市第一中學韶關中學

(1955.9~1966.8)
1955年9月,上級指示將廣東北江中學在孝悌路的初中部劃出,組建成“韶關初級中學”,校長為張雪馨(1956年8月調離),第一副校長為鄧若馳,第二副校長為饒紀寰。教導主任先後有王運明、梁義方,總務主任高潮,1955學年計有初中30個班,學生1502人,畢業生498人。 [1] 
1958年9月起,校長潘平,副校長成崇正、饒紀寰,教導主任梁義方,副主任先後有黃德良、賓光祧、王永大、曾令顯,總務主任先後有高潮、林松欽。黨支部專職副書記先後有鍾禮祥、龔學湘、戴振球。 [1] 
因當時韶關市與曲江縣合併,1959年2月學校改名韶關市第二中學,後來,曲江又恢復獨立的縣建制,1960年9月,學校改稱韶關中學。1959學年學校發展到34個班,學生1774人的規模。 [1] 
1960~1966年間,學校保持每學年32個班建制,其中1963年9月起,開辦高中,招2個班,到1965年有高中畢業生99人,而1966年高中畢業生上升至4個班畢業生210人。此時,校園已建設成為居全市、全地區設施較全,省內知名度大為提高。1966年8月定名為韶關市第一中學,1963年9月起進入完全中學階段。 [1] 
五十年代的中學教育,也顯示了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特色。初期,文科按新編教材進行教學,理科暫無新教材,仍沿用舊教材,1953年9月後,才逐漸使用統編教材。當時學校的教育方式、方法,模仿蘇聯教育的氣息較濃,還出現死搬硬套蘇聯教育模式的現象。 [1] 
五十年代後期,才開始摸索自己獨立自主的教育方式方法,但不久又捲入大躍進的冒進狂潮中,學校貫徹“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每個星期安排政治學習及業務學習各一次,生產勞動過多,衝擊了課堂教學,使教育教學質量大受影響。但是,學校師資隊伍中還是出了不少人才,學校教導主任王運明於1957年被評為韶關市模範教師,推舉出席廣東省優秀教師代表會議;黃秀瓊老師於1958年當選為韶關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張文中老師先後被評為市、地區、省先進工作者、全國勞動模範,1959年作為廣東省赴京國慶觀禮代表團成員赴京觀禮,1960年被推舉參加全國羣英會。 [1] 
六十年代,由於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學校以每學年32個班規模穩步發展,尤其是1963年9月開辦高中後,學校逐步克服左傾冒進做法,開始重視課堂教學,積極推進教學改革,韶關中學的聲譽在廣東逐步鵲起。原意大利天主教會主教樓(即後來的7號樓) [1] 
1961年9月至1966年9月,學校專任教師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者已佔65%~85%,學校中的黨團員人數大幅增加,在全市性的運動會、文藝會演中,韶關中學頻頻得獎。 [1] 
1949~1966學年,學校共培養出初中畢業生7423人,1966、1967學年培養出高中畢業生309人。 [1] 
韶關市第一中學
(1966.8~1978.1)
1966年8月起,“文化大革命”的風暴席捲全校,學校蒙受了一場空前的劫難。多名老教師如劉伯盛、廖乃康等在批判所謂“資產階級反動路線”中首當其衝,成了全校的重點批判對象,大字報鋪天蓋地。校園內學生的“造反派”組織林立,後來發展成兩大派對立的學生組織“刺刀見紅”和“毛主席紅衞兵造反總部”。 [1] 
1966年10月起,學校被“造反派”改名為“韶關市紅一中”,學生紛紛外出“串聯”,學校處於停課狀態。1967年3、4月,全國停止串聯後,各派學生組織從批判校內的“封、資、修”開始,發展到參與社會上的“打、砸、搶”活動。 [1] 
1967年7月,兩大派的學生組織捲入了全市的武鬥,學校圖書館、儀器室、體育器材室被破壞殆盡,檔案材料被查抄一空,校舍也給弄得殘破不堪,學校領導被批鬥“靠邊站”,學校大權由羣眾組織掌權。
1967年10月,兩大派學生組織根據黨中央文件精神停止了派鬥,逐步實行了“革命的大聯合”,解放軍代表進駐學校。 [1] 
1968年1月成立了“三結合”的學校革命委員會,成為學校開展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駐校解放軍宣傳隊負責人為首任革委會主任。2月,學校師生根據黨中央提出的“復課鬧革命”的號召回校上課。 [1] 
1968年8月,根據新成立的中共韶關市委、韶關市革命委員會的統一安排,由韶關柴油機廠派出“工人宣傳隊”進駐學校,領導學校的“鬥、批、改”。 [1] 
8月起“清理階級隊伍”運動在全市中小學教師中開展。12月運動結束,學校原領導及不少教師被冤屈停職,黯然離開教師隊伍下鄉“改造”。同時,全市教師實行了大調整,從本校調出教師18名,從外校調進教師17名,畢業分配來校工作的2名。按1968年12月16日的報表統計,全校教職員工僅有59人。 [1] 
10月,根據毛澤東關於“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號召,學校“畢業”學生到仁化連山、樂昌、連縣等地“上山下鄉”。 [1] 
1969年8月,羅嶸任校革委會主任。由工人、貧下中農、機關幹部組成的“講師團”登上了教室的講壇。這個時期,儘管學校領導和相當一批有責任心的教師很想盡快恢復學校的教學秩序,把損失的學習時間補回來,但在當時的形勢和政治運動的左右下,也無力迴天。 [1] 
1969年9月,學校複名為“韶關市第一中學”。
進入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學校還沒有全國統一編制的新教材,只能根據上級規定使用自編的教材。那個年代,小學教師教初中,初中教師教高中,只經過一年簡單培訓的高中畢業生或“工農兵大學生”,也被派去教高中或當領導的現象十分常見。這樣一來,學校行政領導和專任教師的專業文化及業務素質大為降低。領導班子研究的問題,大都是政治學習和參加政治運動的問題(如批林批孔、批《三字經》、反潮流、開展基本路線教育等),很少討論學校教育和管理的問題。 [1] 
從1970年起,為貫徹毛澤東的“五、七”指示,在提倡“學朝陽、學大寨、學屯昌”的運動中,學校組織師生學工、學農學軍。在校內小禮堂(原天主教禮拜堂約200平方米)內搞校辦工廠,每次可容納學生約50人;以韶關柴油機廠為基地,每月派一個班的學生50多人前往學工;在西聯赤水建設農村分校,開闢了有自耕地104畝、建築面積1180平方米的學農基地,每月派兩個班的學生100多人前往學農。 [1] 
實行“開門辦學”,改革教學內容,高中辦專業班,上專業課,勞動與教學時間平分秋色,正常的文化課學習頗受影響。1974年12月,學校黨支部、柴油機廠黨委聯名向市委提交關於改革教育,在高中一年級進行半工半讀試驗的請示報告。經市委領導同意,學校於1975年上半年開始了這一試驗,規定高一學生每學期下廠勞動、學習十週(後改為六週)。這讓不少有識之士着實為學校的教育質量擔憂。 [1] 
1973年5月至1975年上半年,隨着全國對各項工作開展整頓,開始糾正“左”的做法,學校的教育工作也進入了難得的復甦時期,學校課程按“文革”前的規定開設,教師認真教,學生努力學一度蔚然成風。但好景不長,到1975年下半年,全國上下開展批“回潮風”、批“翻案風”運動,學校教育又進入了低潮。 [1] 
七十年代,韶關市第一中學的辦學規模有了很大的發展,1970~1972及1976年共有37個班,1973年有36個班,1974、1975年有35個班,1977年竟有38個班,學生總數以1976年為最多,達1898人。但由於政治運動不斷,1971年搞深入開展批判“17年修正主義教育路線”運動,1973年開展所謂的“批林批孔運動”,1976年初又開展所謂“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學校在當時左傾思潮的衝擊下,又再度經受了一個大動盪階段。 [1] 
七十年代的學校行政,1973年9月到1974年9月,革委會主任廖拔成,革委會副主任黃兆華、林松欽、李麴生(任至1975.1),教改組組長黃玉波,教改組副組長羅英懷、黃次,辦事組組長郭文魁;政工組組長鄒李仁。 [1] 
1974年10月到1976年8月,黨支部書記兼革委會主任吳春榮,黨支部副書記、工宣隊長霍炎彪,黨支部副書記兼革委會副主任黃兆華(任至1975年8月),黨支部組織委員、革委會副主任林松欽,黨支部宣傳委員、革委會委員黃玉波,黨支部青年委員、革委會委員鄒李仁,黨支部保衞委員、革委會委員郭文魁。 [1] 
1976年9月到1978年8月,革委會主任:吳春榮,革委會副主任:林松欽、梁義方(任至1978年2月)、江海燕(任至1978年2月)。 [1] 
1976年10月打倒“四人幫”後,學校拔亂反正,重新建立起正常的教學秩序,整頓校風、教風和學風,進一步健全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學校領導和廣大教師早已意識到“左”的做法不能再繼續下去了,他們以實際行動抵制各種“左”的做法。1977年9月7日,學校黨支部請示市委,要求同意撤消半工半讀的試驗。 [1] 
師生團結一心,大力清除極左思潮對教育的影響,韶關市第一中學的名聲才名符其實地重新打響了,從1977年開始,學校各項工作都朝氣蓬勃地開展起來。 [1] 
1977年,學校共有38個班(初中24,高中14),學生1830人,教職員工118人,其中專任教師99人,大專以上學歷的58名教師絕大多數是有20年教齡的老師。校長吳春榮,黨支部專職副書記葉剛,善於團結中老年知識分子,學校很快恢復了正常的教學秩序,教育、教學成績顯著。1977年度學校教職工有40人被評為市先進工作者,其中30人為中老年教職工和各科組、級組的骨幹;1977年下半年,市教育局教研室組織的市區中學的教學改革觀摩課,近三分之二的科目安排在我校進行。 [1] 
韶關市第一中學於1978年3月被定為廣東省首批重點中學,1994年7月被評為首批廣東省一級學校。 [1] 
2001年9月,韶關市第一中學初中部轉製為股份制初級中學,定名為廣東韶關一中明星學校。 [1] 
2004年11月更名為韶關市一中實驗學校 [1] 
2007年1月18日,韶關市一中實驗學校與韶關市中實文教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韶關市一中實驗學校資產轉讓合同。中實文教發展有限公司取得了韶關市一中實驗學校資產,按照民辦全日制初級中學的辦學體制,使用“韶關市一中實驗學校”的名稱,在原韶關市第一中學校址內自主辦學 [1] 
2008年8月28日校址搬遷至市區東郊府管村(韶關市韶瑤路108號)佔地324畝的新校校園。韶關市第一中學高中部仍稱為韶關市第一中學,屬國有公辦。 [1] 
2023年8,韶關市第一中學擴建項目基本完工,9月投入使用。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