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無產階級
- 外文名
- proletariat
- 別 名
- 普羅列塔利亞特
- 別 名
- 普羅列塔利亞 [1]
- 內 容
- 包括工人階級、農民階級
- 性 質
- 馬克思主義階級理論 [9]
- 源 自
- 古羅馬 [9]
無產階級概念
編輯在馬克思主義術語中,無產階級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兩個主要階級之一(另一個是資產階級)。無產階級指被剝奪生產資料而不得不向資本家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以求生存。無產階級這一術語來源於拉丁文。在古羅馬,它表示除子女外一無所有的階級(無產者)。雖然在英語中proletariat這一術語早在1663年就已出現,但它的現代含義卻是馬克思1844年在《德法年鑑》中首次確定的。被壓迫的無產階級是一個國際性的階級,因為無論在哪個國家無產階級都具有同樣的利益(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由於無產階級的人數眾多、組織性和戰鬥性強,經典馬克思主義思想家認為它是真正的革命階級,肩負着使人類進入理想社會的歷史使命。
無產階級近代
到了資本主義興起以後的近代初期(14、15世紀以後),大量農民失去土地等生產資料,成為一無所有的無產者。這些人也被稱為proletariat。但他們已與古羅馬時代的proletariat有着根本的不同。最大的不同是:他們不是社會的寄生者,而是社會的勞動者;不是剝削者,而是被剝削者;不是社會的負擔和累贅,而是新生產力新生產關係的代表。但他們不佔有任何生產資料,不得不靠出賣勞動力為生。所以在馬克思主義的文獻中,當為了強調他們受壓迫受剝削時,往往使用“無產者、無產階級”的字眼,而當為了強調他們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和未來新社會的建立者時就更多地使用“工人階級”(working class)一詞。
無產階級現代
無產階級是一個政治概念,是相對於資產階級的獨立的階級。無產階級是以反對資產階級的任何一個革命者組成的集體概念。與工人階級不同的是:工人階級屬於經濟範疇劃分的階級。工人階級主要為被剝削階級中沒有生產資料,依靠工薪生存的被壓迫勞動者集體。而無產階級是為了反對資產階級誕生的資產階級的掘墓人。舊時代的無產階級包含了工人階級、農民中的貧僱農和中農、自食其力的小商人和知識分子、被壓迫的下級軍人和自覺反對資產階級的任何階層的革命者。公有制社會主義社會中的無產階級,指生產資料公有制之後的全體勞動者。工人和農民只是社會主義社會中不同的經濟階層,而不再是獨立的階級。社會主義社會獨立的經濟階層,因為沒有了壓迫和剝削的資產階級,也就不存在被壓迫階級,因此無產階級這個概念不再適用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國家內部區分,而是根據國際形勢,作為反對資本主義的國際共產主義力量存在,所以,無產階級專政主要指意識形態領域中以無產階級革命思想為指導思想的統治意識。其中更多內容為反帝、反封建、反壓迫、反剝削、反侵略的無產階級革命思想。
中國無產階級的產生在19世紀四五十年代,外國商人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辦了一批船塢和工廠。這些外商企業,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剝削中國廣大勞動人民。這樣,中國無產階級就先於中國資產階級在外商企業裏誕生了。
無產階級目的
編輯無產階級不僅作為資本主義社會日益壯大的階級力量,代表着未來社會的全新發展方向;而且自身在概念上就具有一種超越資本主義的邏輯力量,相信通過自己的解放可以實現一切被壓迫者的解放,最終實現全人類的解放。
[4]
無產階級領導
編輯無產階級共產黨
共產黨是無產階級政黨中的佼佼者,是最先進、最堅決和最頑強的黨派,其所代表的階級利益、所處的政治立場、所爭取的政治目標在根本上與其他無產階級政黨是高度一致的。作為無產階級政黨的共產黨的階級性和先進性,從根本上決定了實現無產階級和其他勞苦大眾的徹底解放是其最高價值追求,因為最為透徹地“瞭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必將以最堅定不移、始終如一的實際行動投入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始終堅持為完全實現無產階級的整體利益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而奮鬥。
[2]
無產階級要素
無產階級政黨的鬥爭目標指向整個資產階級,目的是徹底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最終實現整個人類的徹底解放。無產階級政黨在其中不僅是領導者、教育者,更是組織者、實踐者。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的過程是一個包含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等要素在內的系統完整的過程。政治領導是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的根本方向。思想領導是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的靈魂所在。組織領導是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的有效保證。
[2]
無產階級策略
“無產階級”(proletariat)一詞最早在古羅馬就已經出現,當時就是指在社會上最貧窮、地位最下等的羣體
[9]
。
根據實際情況運用靈活多樣的策略,是無產階級政黨領導活動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證,是直接關係到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的關鍵因素。馬克思恩格斯不僅為無產階級政黨領導制定了正確的理論綱領、組織原則,而且根據無產階級所肩負的歷史使命,不斷總結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經驗,為無產階級政黨領導制定了基本策略。
[2]
無產階級原則
編輯資本對勞動進行統治及其由此形成的規章制度,會對無產階級造成壓迫,而無產階級進行革命必須通過一定的組織原則,利用權威以聯合一切力量來反對資產階級的統治。同時,只有維護無產階級政黨的權威,才能夠組織起來,繼續開展各項革命活動。
[3]
建設集中統一的新型無產階級政黨是列寧一貫堅持的根本原則,而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堅持“思想上”和“組織上”的統一。各級黨組織及全體黨員自覺維護中央權威是無產階級實現統一併取得革命和建設勝利的重要保證。領袖作為政黨的核心和人民的嚮導,具有較高的威信,便於組織教育工農大眾提升革命意識,無產階級若缺乏領袖的領導,革命將很難完成。
[3]
無產階級組織形式
編輯無產階級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是歷史上無產階級首次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的產物,“是工人階級第一次起來打倒統治階級的政治的經濟的革命”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巴黎公社革命真正顯示出了無產階級的力量和爭取自由的決心,鼓舞了萬千革命者砥礪奮進的鬥志,持續滋養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
[7]
無產階級布爾什維克黨
開闢人類歷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新紀元的俄國十月革命,又叫蘇維埃武裝起義或布爾什維克革命。領導革命取得勝利的是布爾什維克黨,這是由列寧創建的新型無產階級政黨,與之對應的是被稱為“孟什維克”的政治派別。
[6]
無產階級中國共產黨
由中國社會各階級現狀可以看出,越是上層階級越富於妥協性,最受壓迫而最有集合力的無產階級是最有革命性的階級。“因此中國的民族革命運動,必須最革命的無產階級有力的參加,並且取得領導的地位,才能夠得到勝利。”中國共產黨與工人階級要領導中國革命至於成功,必須儘可能地、系統地鼓動並組織各地農民逐漸從事經濟的和政治的爭鬥。
[8]
無產階級歷史使命
編輯實現無產階級的自我解放,取得普遍統治,再推進全社會的解放,是當代的歷史使命,是實現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根本條件。無產階級完成政治革命、奪取政權以後,“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裏,並且儘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社會變革是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重要實現路徑。無產階級要實現的未來理想社會最本質的規定性,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裏,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5]
- 參考資料
-
- 1. 普羅列塔利亞特 .漢語詞典[引用日期2017-12-15]
- 2. 馬克思恩格斯論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2021-04-13[引用日期2022-10-07]
- 3. 經典作家關於無產階級政黨權威的思想-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2021-06-30[引用日期2022-10-07]
- 4. 重提無產階級的未來性-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2020-12-31[引用日期2022-10-07]
- 5. 把握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歷史使命思想-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2020-12-29[引用日期2022-10-07]
- 6. 無產階級政黨在俄國的建立-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2021-02-09[引用日期2022-10-07]
- 7. 無產階級國家建設中的政治秩序構建-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2021-05-02[引用日期2022-10-07]
- 8. 黨的四大:提出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 .共產黨員網.2022-06-10[引用日期2022-10-07]
- 9. 重解馬克思的“無產階級”概念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引用日期2022-10-21]
- 10. 重解馬克思的“無產階級”概念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引用日期202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