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韶關市第二中學

鎖定
韶關市第二中學創辦於1957年9月, 廣東省一級學校,前身是湞江初級中學。是韶關市區中學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學校之一。學校現有40個教學班 ,學生1900多人。在職教職工159人,其中專任教師152人。在專任教師中,具有本科學歷的110人,佔專任教師的72.4%;有高級教師54人,一級教師49人,佔專任教師的68%。二中師資隊伍德才兼備,業務精良。
中文名
韶關市第二中學
外文名
THE NO.2 high school of shaoguan
簡    稱
韶關二中
創辦時間
1957年9月
辦學性質
公立學校
主要獎項
廣東省一級學校
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
廣東省綠色學校
全國綠色學校創建活動先進學校
所屬地區
韶關市

韶關市第二中學學校介紹

學校大門 學校大門
韶關市第二中學始創於1957年,是韶關市區中學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學校之一。2005年8月,學校由原來市直管理轉為湞江區管理,2006年學校開始停止招收初中新生,2008年成為全日制高級中學。學校位於韶關市湞江河畔,緊靠106公路,交通方便。學校佔地面積35805平方米,校園佈局合理,教學區、實驗區、生活區、運動區分開。校園建築雄偉壯觀,內庭綠樹成蔭,環境優美,堪稱育才勝地。學校現有43個教學班,學生2166人,教職員工163人,其中專任教師 152人。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 99.34 %,其中,高級教師60人,佔專任教師的39.5 %;一級教師76人,佔專任教師的50 %;文學碩士1人,研究生課程班結業和在讀24人。
直至十幾年前,韶關市第二中學還是各方面近乎薄弱的達標學校,改革春風的召喚,使學校邁出了跨越式發展的步伐。學校從整校風、樹形象入手,抓科學管理、抓教學質量、抓文明習慣養成教育、抓綜合辦學效益,辦學特色漸次鮮明,辦學成績令人矚目,學校步入了健康、快速的發展階段:2001年成為韶關市一級學校,2004年晉升廣東省一級學校,2005年榮膺“全國綠色學校創建活動先進學校”、“全國羣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2008年被評為“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十多年來,學校還先後獲得“廣東省中學生毒品預防教育活動示範學校”、“廣東省無吸煙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廣東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示範學校”、“韶關市文明單位”、“韶關市排頭兵實踐活動先進集體”、“韶關市現代公民教育活動示範點”、“韶關市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韶關市中小學幼兒園‘英東杯’十年文體活動先進集體”、“韶關市先進職工之家”、“韶關市衞生標兵單位”、“湞江區基層黨組織建設先進集體”等幾十項榮譽稱號,受到社會各界交口稱讚和上級好評,是學生歡迎、家長放心的學校。
2004年成功躋身廣東省一級學校行列以後,韶關市第二中學迎來了其發展歷史上的關鍵時期。面對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學校在傳承優良傳統的同時堅持與時俱進,提升辦學理念,調整辦學思路,在科學管理中出效益,在不斷超越中實現學校的科學發展,努力創建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韶關市第二中學硬件設施

學校建有300米環形塑膠跑道的田徑場、綠茵足球場,籃球、排球、毽球、羽毛球和乒乓球場,以及健身、跳遠、投擲、單雙槓區等,一應俱全,並有足夠的開放時間,讓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在建設校舍的同時,學校逐步裝配教學設備。至2007年12月,學校建有物理、化學、生物的實驗室、準備室、儀器室等22間,理化生綜合探究實驗室1間。各室專人管理,按時開放,充分利用。開足實驗課,確保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開出率均為100%。所有的課室和專用室配備了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平台。有多媒體語音實驗室、通用技術實驗室和勞技室各1間,歷史、地理、音樂、舞蹈、美術室等均按要求配備。學校現藏書90124冊,生均44.8冊,近三年生均年遞增1. 5冊,生均年借出21冊,報刊雜誌有195種。學生閲覽室達300座,對學生開放平均不少於每週40小時。學校建設了60座計算機網絡教室4間,62座電子閲覽室1間,每週共開放50小時,前者每天使用12學時以上。學校建有1000兆光纖主幹的校園網及監控系統,與省基礎教育網、市教育城域網實現寬帶互聯,能充分運用於教學。
近三年來,為完善教學設施和校園建設,學校多方籌措,共投入經費逾千萬元。
其次,巧布文化設施,優化育人環境
學校在整體規劃和建設中始終樹立人文意識,充分認識到美麗的校園景觀不僅有利於師生陶冶情操、美化心靈、激發靈感、啓迪智慧、規範行為,豐富精神世界,從而提高學校羣體成員的整體素質,培養羣體成員的愛校情感,而且還能直觀地向外界展示學校的特色,正面影響社會公眾對學校的直覺印象和評價,強化社會對學校的信任。幾年來,我們抓住改建校舍的契機,巧布校園文化設施,不斷優化育人環境。
校園按“五區、三線、二點”佈局。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電教藝術實踐區和行政辦公區,動靜分離,錯落有致。綠化線、秩序線和文化線交相輝映,整潔有序。傳統教育點和激勵教育點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揚帆破浪”的金色校徽和“立志、勤奮、文明、活躍”的鮮紅浮雕校訓,凸顯在花樹簇擁的東牆上。它襯托着莊嚴肅穆的升旗台,引人注目,令人振奮。寬闊平整的T字形林蔭主校道,串起了多個特色各異的主景點。雕塑“放飛理想的翅膀”,是三隻鴿子向不同方向奮飛,象徵不同層次的同學都會實現理想;雕塑“春華”,則暗寓正處花季的同學們,努力耕耘必有豐厚收穫。環境是一位無聲的老師,它幫助學生涵養品德,陶冶情操,淨化心靈。所有教室懸掛的名人畫像和標語警句,營造濃烈的文化氛圍,使學生時刻都能受到一種博大精神的影響。高豎樓頂的永久性金字標語“今日之校園,明日之社會”,昭示深遠。結合時政、激勵高考的紅布橫幅高懸樓體,一尊尊奇石分別鐫刻着“求真”、“勸學”、“勵志”……催人奮進。電腦控制的智能廣播系統,學生參與管理,負責採寫編播。播名曲、讀美文、評時事,校園廣播成了同學們的知心朋友。校園西側,有一條堪稱全市最長的文化長廊,是各種宣傳櫥窗和黑板報等,設置各類學習專欄,為學生開闢獲取知識,淨化思想的新天地。教學樓首層還有“百科知識走廊”,所展示的宣傳教育內容豐富多彩,包括了人文科學、自然科學、法律法規、禮儀規範、心理健康、美育常識、生活常識、安全知識等內容。高質量的彩印圖片被晶瑩剔透的有機玻璃片鑲嵌在教學樓首層走廊立柱上,成為師生喜聞樂見的教育場所,成為校園文化建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校園內近兩百種植物,都掛有種名、科名和簡介的標籤。校道旁的“温馨提示”,從細節上體現該校“全國綠色學校”的風采。

韶關市第二中學學校內涵

半個世紀的辦學歷史使該校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積澱,凝結出“艱苦拼搏,團結奉獻,傳承文明,圖強爭光”的二中人精神。學校的辦學理念是“關愛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尊敬家長,讓每一位家長都感到滿意;善待教師,讓每一位教師都獲得成功”。辦學思路是“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促發展,爭創名優學校。”辦學的總體目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依法治校,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學生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發揮學生個性特長,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把學校辦成校園美、校風好、質量高、有特色的省一級強校和湞江區示範性學校。

韶關市第二中學獲得榮譽

創新的德育特色,有效的教學改革,領先的環境教育,優良的體育傳統,豐富的校園文化是該校的辦學特色。近年來,學校相繼湧現出聞名全國的“見義勇為英雄女戰士”邱玲、“中國優秀青年衞士”歐新全、捨身救戰友的烈士郭海波等校友,被社會譽為“英雄的搖籃”。學校抓好教育科研,保持高考年年有突破的態勢,並注意開發校本課程,使環境教育滲透到各學科之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綠色學校的創建活動走進全國先進的行列。學校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的素質全面提高,發揮特長。學生在參加韶關市英東杯文體比賽中獲文藝節目一等獎三次,獲足球亞軍二次,獲軟式排球亞軍一次。參加歷屆市直學校中小學田徑運動會,屢獲團體總分第一名。被市政府授予“榮獲韶關市參加廣東省第十一屆運動會突出貢獻獎”。
在市委市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在市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在湞江區委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該校近年來辦學綜合實力大大加強,辦學質量不斷提高。學校取得的榮譽的檔次之高、項目之多,在上等級學校之前是前所未有的。其中有些項目處於全省全國領先水平。近年來,該校先後被評為“全國綠色學校”、“全國羣眾性體育活動先進單位”、“省一級學校”、“省綠色學校”、“省中學生毒品預防教育活動示範學校”、“省無吸煙學校”、“市文明單位”、“市現代公民教育示範點”、“市直行風建設先進單位”、“市普教系統教育改革先進單位”、“市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市中小學幼兒園“英東杯”十年文體活動先進集體、“市園林式單位”、“市衞生標兵單位”、“市美麗校園”、“市安全小區”、“市教育信息宣傳工作先進單位”等等。

韶關市第二中學歷屆英才

邱玲 1998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原廣東省軍區通信站有線連話務班班長——勇鬥歹徒的女戰士
易霞 2007年高考韶關市政治單科狀元

韶關市第二中學領導關懷

領導到校視察
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中)等領導視察該校 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中)等領導視察該校
省教育廳副廳長李小魯來該校視察 省教育廳副廳長李小魯來該校視察

韶關市第二中學現任領導

鍾方勝校長 鍾方勝校長
校長:
鍾方勝
副校長:
葉淑華、何小娟、陳偉星

韶關市第二中學高考成績

2003-2007年高考情況
年份
考生數
第一批本科
第三批專科
大專以上人數
上 線 率
2003
377
3
253
286
75.86%
2004
443
1
279
331
74.72%
2005
412
4
300
341
82.76%
2006
451
2
241
275
60.98%
2007
479
2
295
333
61.38%
2008-2011年高考情況
【2009年】
近日我省高考成績公佈,市二中取得可喜成績,各類本科上線總人數大幅攀升到93人,是2008年本科上線人數的3倍多,超額20人全面完成市教育局下達該校的本科指標。專科以上上線人數437人,超額88人完成市教育局下達的專科以上指標,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張宇晨同學以132的高分列全市生物單科第6名,是該校繼2007年出了個韶關市政治單科狀元后,又一次取得非重點高中學生在高考單科高分段的優異成績。
近年來,市二中上下一心,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美好明天”的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該校將以此次高考喜獲優異成績為動力,再接再厲,鋭意進取,以更顯著的辦學效益和更高的教學質量為湞江區的教育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2010年】
2010年我省高考成績近日揭曉,市二中再奏凱歌:本科上線總人數128人,是該校歷史上首次過百,比09年勁增35人,本科上線人數蟬聯韶關市區普通高中榜首;專科以上上線總人數573人,超過市教育局下達該校的高考專科以上指標,超77人,上線率達85.3%,超過全大市84.5%的上線率;藝體本科上線人數27人。在藝術類考生重點本科術科和文化雙上線的3人中,通過全省聯考一本線的王樂同學參加華南師範大學音樂術科單考再獲廣東省第一名的好成績,餘璐同學參加中國地質大學美術術科單考被錄取,林子君同學參加南京師範大學音樂術科單考被錄取。
以上高考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離不開該校師生的努力拼搏和鋭意進取,體現了該校先進的辦學理念和良好的發展勢頭。
【2011年】
據悉,市二中今年高考再譜新章,各類本科上線總人數121人,其中文、理本科上線總人數83人,藝體本科上線總人數38人。本科上線人數遠高於市區同類學校,連續三年位居韶關市區普通高中之首。各批次上線總人數全面超過市教育局下達的高考任務 ,上線總人數541人,上線率高達81.0%。今年高考成績的全面提升,充分體現了該校低分進、高分出的特色。市二中師生們將以此為新的起點,加倍努力,以更優質的教學質量贏得聲譽,贏得學校更好更快的可持續發展。

韶關市第二中學學術講座

該校在近年開設了科學大講壇,聘請專家學者給全校師生作報告。旨在從更深的層面、更廣的角度,給學生介紹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知識,以拓寬視野。
韶關市第二中學“科學大講壇 ”系列講座:
第一期:華南師範大學陳妙雲教授《高考作文應試指導》,2008年5月
第二期:韶關學院黨委書記曾崢教授《讓數學散發誘人的魅力》,2009年5月

韶關市第二中學低進高出

學校根據生源差的實際情況,不斷強化“三年抓高考,高考抓三年”的意識,按照“強化教學常規管理,加大教研教改力度”的工作思路,加大了對高考備考的研究力度;注重培優工作,把目標分解到各班和各教師;加強集體備課,對學生進行分層輔導;堅持月考制度,以考促學,以考促教。近年來,學校高考成績在韶關市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實現了學生成績的“低進高出”和穩步前進。
近幾年高考,該校在市區三所省、市重點中學不斷擴招,全省報考人數大增,而高校又嚴控招生數的形勢下,高考上大專線率、上本科線率大幅度提高,取得大面積豐收,總分含金量、單科含金量也大大提高,續寫着“低分進二中,高分上大學”的傳奇。2006年重點本科錄取5人,創近年新高。2007年,易霞同學以137分榮膺韶關市政治單科狀元稱號,該分數名列全省第二;各批次上線人數列湞江區之首,超額完成湞江區下達的上線指標;體藝專業本科上線19人,居全市中學首位;學校獲韶關市高考成績表彰一等獎。2008年高考,黃鴻斌同學以127分進入市歷史單科第19名,張民超同學以137分進入市理科數學單科第47名;三年前高一入學平均分在韶關市32所普通高中學校排28名,高考平均分卻上升至17名。2009年高考,該校上本科線有93人(其中文、理上線總人數72人,藝體上線總人數21人),是2008年的3倍多,比2008年勁增65人,上本科線人數全面超過市教育局下達給該校的高考本科任務(任務是73人,超過了20人),首次列韶關市區普通高中之首,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專科以上上線總人數為437人,大幅超過市教育局下達給該校的高考專科以上上線任務(任務是349人,超過了88人)。藝體本科上線總人數21人,依然保持了該校的傳統優勢。張宇晨同學以生物單科132分的高分位列全市高考生物單科的第6名,單科成績排在全市前30名的有5人次,繼續保持了該校在高分段的優異成績。

韶關市第二中學存在不足

一、在硬件設施方面,學校佔地和建築面積偏小,學生的活動空間不足;宿舍面積和牀位、教學輔助用室數量難以滿足進一步擴大招生規模的需要。
二、學校的教育科研水平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學生高考上重點本科和本科A線的人數還有待突破。
三、隊伍建設方面,教師隊伍的結構還要進一步優化。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