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師範大學(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簡稱“華南師大”
[1]
,主校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是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2]
[54]
、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入選國家“111計劃”
[3]
、“卓越教師培養計劃”、 “國培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廣東省重點大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整體建設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等,為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席會理事單位。
華南師範大學辦學歷史
編輯華南師範大學建校背景
華南師範大學所在地-廣州(51張)
1931年,國際聯盟教育考察團來中國考察後提出:“中國文化中心大學校數太多,應當減少以免浪費。在歐洲各國,中學教師所受的訓練,根本與大學教育相同。此種任務應由大學中之文學院與理學院負擔之。”
1932年7月,國民黨政府為壓制學潮而命令國立北平師範大學停止招生。同年10月,中華民國教育部公佈《改革我國教育之傾向及其辦法》,再次提出:“大學以農、工、醫為主,將現行師資教育一律取消。”
華南師範大學(9張)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勷勤大學師範學院在開辦之初,就明確了“以研究教育學術,培養中等學校師資,改進普通教育為任務”的辦學宗旨。
1933年9月20日,在勷勤大學師範學院的開學禮上,林礪儒説道:“原日市立師範是專為廣州市訓練小學師資,成立師範學院兼要為廣東全省訓練中學師資,這便是於原有使命之上,再加上一種新使命,這兩種使命,本院是要永遠負擔着進行的。”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沿革
學校始建於1933年,前身是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師範學院;1935年更名為勷勤大學教育學院,1938年改辦廣東省立教育學院,1939年改為廣東省立文理學院,1950年更名為廣東省文理學院。1951年10月,經中南軍政委員會教育部批覆,國立中山大學師範學院、私立華南聯合大學教育系併入,設立華南師範學院。1952年,南方大學俄語系、私立嶺南大學教育系、國立海南師範學院、國立廣西大學教育系、湖南大學史地系地理專修科、國立南昌大學師範部地理專修科和海南師範專科學校等院校及系科併入。1970年改稱廣東師範學院,1977年複名為華南師範學院。1982年更名為華南師範大學。
[1]
[5]
1933年,當代著名教育家林礪儒先生創建了華南師範大學的前身——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師範學院,並擔任院長。
1935年3月,中華民國教育部以勒勤大學師範學院“與法令不符”(當時國民政府公佈的大學組織法裏沒有師範學院這個名稱),且勒勤大學師範學院所設文史、博地、數理化三學系的名稱與內容不甚相符為由,令勷勤大學師範學院更名為勷勤大學教育學院並添設教育學系。
1937年7月,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廣東省政府為了便於管理,下令將勷勤大學教育學院改組:一、將工學院併入國立中山大學;二、商學院改為廣東省立勷勤商學院(現廣東財經大學);三、教育學院改為廣東省立教育學院,仍由林礪儒任院長。
1938年9月,勷勤大學教育學院發展為廣東省立教育學院。
1939年8月,廣東省立教育學院奉省政府之命,遷回粵北乳源之候公渡,正式改名為廣東省立文理學院,
1950年10月,廣東省立文理學院改稱為廣東省文理學院。
1951年10月,經中南軍政委員會教育部批覆,國立中山大學師範學院、私立華南聯合大學教育系併入廣東省文理學院,設立華南師範學院。
1952年,南方大學俄語系、私立嶺南大學教育系、國立海南師範學院、國立廣西大學教育系、湖南大學史地系地理專修科、國立南昌大學師範部地理專修科和海南師範專科學校等院校及系科併入。
1970年11月,華南師範學院改稱為廣東師範學院。
1978年,學校被確定為廣東省屬重點大學。
1982年10月,華南師範學院更名為華南師範大學。
1996年,學校入選國家“211工程”。
2000年,學校被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2004年,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澳門迴歸五週年慶典期間,稱該校是中國數家名牌師範大學之一。
2005年,學校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被評為優秀。
教學樓(29張)
2017年5月23日,華南師範大學與分別來自廣東東部、西部和北部的韓山師院、嶺南師院、韶關學院等簽署《教育碩士聯合培養框架協議》,開展教育碩士的聯合培養,為粵東西北等欠發達地區輸送更多高層次教育人才。
[11]
校園設施(27張)
2018年3月,華南師範大學研究生院正式揭牌。
[12]
2018年11月,華南師範大學國際聯合學院成立。
[14]
2021年9月,華南師範大學汕尾校區開學。
華南師範大學辦學規模
編輯華南師範大學院系專業
2022年2月,學校新增工業設計專業、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數字經濟專業、金融科技專業、功能材料專業、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跨境電子商務專業、信息安全專業、密碼科學與技術專業。
[55]
華南師範大學石牌校區院系以及專業名稱 | ||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 ||
歷史學(師範) | 教育學(師範) 小學教育(師範) 學前教育(師範) 特殊教育(師範) | 英語(師範) 英語 翻譯 日語 俄語 |
華南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 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 金融數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 應用統計學 | 生物科學(師範) 生物技術 生物工程 | 地理科學(師範)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地理信息科學 |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 | 華南師範大學計算機學院 | 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 |
教育技術學(師範) 教育技術學 新聞學 傳播學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師範)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網絡工程 人工智能 | 心理學(師範) 應用心理學 心理學基地班 |
華南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 | 華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 | 華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思想政治教育(師範) 哲學 社會工作 | 美術學(師範) 視覺傳達設計 環境設計 數字媒體藝術 產品設計 | 思想政治教育(師範) 馬克思主義理論 |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院系以及專業名稱 | ||
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 | 華南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 華南師範大學物理與電信工程學院 |
漢語言文學(師範) 漢語言文學 漢語言 編輯出版學 | 經濟學 金融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人力資源管理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電子商務 會計學 物流管理 財務管理 | 物理學(師範) 通信工程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電子信息工程 |
華南師範大學化學學院 | 華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 華南師範大學法學院 |
化學 (師範)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材料化學 | 音樂學(師範) 舞蹈學(師範) 音樂表演 | 法學 |
華南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 華南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 華南師範大學旅遊管理學院 |
政治與行政學 行政管理 管理科學 公共事業管理 | 體育教育(師範)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運動訓練(單招) | 旅遊管理 會展經濟與管理 酒店管理 |
華南師範大學信息光電子科技學院 | 華南師範大學環境學院 |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信息工程 | 環境科學 |
南海校區院系以及專業名稱 | ||
華南師範大學軟件學院 | 華南師範大學國際商學院 | 華南師範大學城市文化學院 |
軟件工程 軟件工程(中英聯合培養) 電子信息工程(中澳聯合培養) | 財務管理(中澳聯合培養、中美聯合培養) 財務管理 法語(中法聯合培養) 金融學(中英合作辦學) | 文化產業管理 網絡與新媒體 |
華南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 華南師範大學國際聯合學院 | 華南師範大學職業教育學院 |
金融工程(中英聯合培養) 電子商務(中澳聯合培養) | 網絡教育(師範,職教師資) |
華南師範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1年5月6日,學校有專任教師2577人,其中副高635人,正高674人,博碩生導師1227人,有博碩士學位2287人。現有院士(含雙聘和外籍)12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9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33人,萬人計劃入選者7人,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8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人,廣東省領軍人才5人,廣東省創新科研團隊2個,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7名,並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3名,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17名。
[19-20]
序號 | 姓名 | 院士類別 | 專職/兼職 |
---|---|---|---|
1 | 劉頌豪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專職 |
2 | 吳培亨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專職 |
3 | 秦國剛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兼職 |
4 | 孫儒泳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兼職 |
5 | 石鍾慈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兼職 |
6 | 郭光燦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兼職 |
7 | 拉斯·奧爾夫·彼昂 | 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 | 兼職 |
8 | 蘇尼·斯文伯格 | 瑞典皇家工程院、科學院院士 | 兼職 |
9 | 阿爾伯特·範登伯格 | 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 | 兼職 |
序號 | 教學團隊名稱 | 負責人 |
---|---|---|
1 | 教育心理學 | 莫雷 |
2 | 電視教材編導與製作課程 | 徐福廕 |
3 | 社會體育專業基礎課程 |
華南師範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擁有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廣東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9個,校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2個;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1門、省級精品課程30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5門;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0 個、省級特色專業19個;有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3個、廣東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37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71項、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
[5]
[23]
學校是教育部“高等學校繼續教育示範基地”、教育部“國培計劃”教師遠程培訓機構;教育部“國培計劃”海外培訓項目執行辦公室、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教育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社會實踐研修基地、廣東省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中心、廣東省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等先後落户學校。
[5]
[23]
國家級特色專業(10個):應用心理學、教育技術學、社會體育、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心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經濟學、體育教育、物理學、地理科學。
省級特色專業(19個):教育學、心理學、漢語言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經濟學、英語語言教育(師範)、體育教育、生物科學、教育技術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地理科學。
省級精品課程(24門):美學、旅遊文學作品選讀、現代公司管理、漆藝基礎、基礎寫作、點集拓撲、邏輯學、近代物理實驗、教育傳播學、教育學、化學教學論、無機化學、中國古代史、人體及動物生理學、生態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理論與方法、課程與教學論、高等代數、金融學、政治經濟學、外國教育史、微生物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
[24]
基地名稱 | 負責人 | 協作單位 |
---|---|---|
“心理學創新型研究與應用人才培養”實踐基地 | 張 衞 |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教育局 |
深圳三和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大學生實踐基地 | 羅 燕 | 深圳市三和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
資源環境與信息科學校外實踐基地 | 李衞紅 | 廣東精一規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數字動漫創意產業創新人才培養實踐基地 | 單志龍 | 廣州市凱昌電子有限公司 |
華南師範大學材料化學校外實踐基地 | 楊麗庭 | 廣東聯塑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南海立章包裝材料有限公司 |
生物學科類專業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 | 黃儒強、李娘輝 | 廣州市金洋水產養殖有限公司 |
序號 | 名稱 | 負責人 | 級別 | 備註 |
---|---|---|---|---|
1 | 物理學科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熊建文 | 國家級/省級 | 06年通過 |
2 | 信息傳播實驗示範中心 | 徐福廕 黃慕雄 | 國家級/省級 | 07年通過 |
3 | 心理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莫雷 | 國家級/省級 | 09年通過 |
4 | 生物學科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王安利 | 省級 | 05年通過 |
5 | 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胡小剛 | 省級 | 06年通過 |
6 | 計算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鮑蘇蘇 葉惠文 | 省級 | 07年通過 |
7 | 經濟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李永傑 彭璧玉 | 省級 | 07年通過 |
8 | 區域環境分析與信息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肖玲 | 省級 | 07年通過 |
9 | 教師教育教學技能實訓中心 | 葉惠文 | 省級 | 09年通過 |
10 | 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郝選明 | 省級 | 09年通過 |
11 | 法律援助實踐教學示範中心 | 崔卓蘭 | 校級 | 07年通過 |
12 | 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 | 李榕 | 校級 | 07年通過 |
13 | 語言學習中心 | 吳劍麗 | 校級 | 07年通過 |
14 | 植物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徐傑 | 校級 | 08年通過 |
15 | 材料學科專業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石光 | 校級 | 08年通過 |
16 | 環境專業實驗教學中心 | 舒月紅 | 校級 | 08年通過 |
17 | 圖像處理實驗中心 | 程新浩 | 校級 | 08年通過 |
18 | 信息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曾碧卿 | 校級 | 09年通過 |
19 | 文學與編輯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佘浩明 | 校級 | 09年通過 |
20 | 工商管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林 勇 | 校級 | 09年通過 |
21 | 音樂舞蹈藝術實踐教學示範中心 | 蘇嚴惠 | 校級 | 09年通過 |
22 | 課程與教學論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黃甫全 | 校級 | 09年通過 |
華南師範大學 |
- 學校榮譽
截至2014年11月,華南師範大學先後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首批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務處、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普通高校先進招生辦、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先進黨委、廣東省模範基層黨組織以及廣東省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文明單位等稱號。
華南師範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0年5月,學校有1個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4個國家重點學科(含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9個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3個廣東省重點學科(含6個攀峯重點學科,14個優勢重點學科和3個特色重點學科,共19個一級重點學科和4個二級重點學科);有1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學科佈局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2個門類。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心理學、體育學、教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4個學科進入A類學科,其中心理學獲評A+學科;物理學、化學、數學、工程學、植物學與動物學、材料科學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5]
- 重點學科
學科類別 | 學科名稱 | |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 | 物理學 | |
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 | 教育技術學、科學技術哲學、政治經濟學、植物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光學、心理學、體育學、歷史學 | |
國家級重點學科(二級學科) | 光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教育技術學、體育人文社會學(培育) | |
省級重點學科 | 一級學科 | 教育學、心理學、數學、物理學 |
二級學科 | 植物學、哲學、理論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體育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化學、地理學、生態學、光學工程、公共管理、政治學、世界史、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音樂學、美術教育 | |
- 博士學位授權點
序號 | 學科門類 | 一級學科 | 二級學科 |
---|---|---|---|
1 | 哲學 | 哲學 |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邏輯學、倫理學、美學、宗教學、科學技術哲學 |
2 | 經濟學 | 理論經濟學 | 政治經濟學 |
應用經濟學 | 勞動經濟學 | ||
3 | 法學 | 政治學 | 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 | ||
4 | 教育學 | 教育學 | 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論、教育史、比較教育學、學前教育學、高等教育學、成人教育學、職業技術教育學、特殊教育學、教育技術學、教育領導科學、基礎教育學 |
心理學 | 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應用心理學、計量心理學、人格與心理健康、語言心理學 | ||
體育學 | 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訓練學、民族傳統體育學 | ||
5 | 文學 | 中國語言文學 | 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分語族)、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
6 | 歷史學 | 歷史學 | 史學理論及史學史、考古學及博物館學、歷史地理學、歷史文獻學(含:敦煌學、古文字學)、專門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 |
7 | 理學 | 數學 | 基礎數學、計算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應用數學、運籌學與控制論 |
物理學 | 理論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原子與分子物理、等離子體物理、凝聚態物理、聲學、光學、無線電物理 | ||
化學 | 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含:化學物理)、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
地理學 | 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 ||
生物學 | 植物學、動物學、生理學、水生生物學、微生物學、神經生物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生態學 | ||
8 | 工學 | 電子科學 與技術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9 | 管理學 | 公共管理 | 教育經濟與管理 |
(資料來源:2014年11月華南師範大學官網) |
- 碩士學位授權點
序號 | 學科門類 | 一級學科 | 二級學科 |
---|---|---|---|
1 | 哲學 | 哲學 |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邏輯學、倫理學、美學、宗教學、科學技術哲學 |
2 | 經濟學 | 理論經濟學 | 政治經濟學,思想經濟史,經濟史,西方經濟學,世界經濟,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
應用經濟學 | 國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財政學(含:税收學)、金融學(含:保險學)、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勞動經濟學、統計學、數量經濟學、國防經濟 | ||
3 | 法學 | 法學 | 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含:勞動法學、社會保障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
法學 | 國際法學(含: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軍事法學 | ||
政治學 | 政治學理論、中外政治制度、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共黨史(含:黨的學説與黨的建設)、國際政治、國際關係、外交學 | ||
馬克思主義 理論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 | ||
4 | 教育學 | 教育學 | 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論、教育史、比較教育學、學前教育學、高等教育學、成人教育學、、職業技術教育學、特殊教育學、教育技術學、教育領導科學、基礎教育學 |
心理學 | 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應用心理學、計量心理學、人格與心理健康 | ||
心理學 | 語言心理學 | ||
體育學 | 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訓練學、民族傳統體育學 | ||
5 | 文學 | 中國語言文學 | 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字、中國現當代文字、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分語族)、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
外國語言文學 | 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印度語言文學、西班牙語語言文學、阿拉伯語語言文學、歐洲語言文學、亞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
新聞傳播學 | 傳播學 | ||
藝術學 | 藝術學、音樂學、美術學、設計美術學、戲劇戲曲學、電影學、廣播電視藝術學、舞蹈學 | ||
6 | 歷史學 | 歷史學 | 史學理論及史學史、考古學及博物館學、歷史地理學 |
歷史學 | 歷史文獻學(含:敦煌學、古文字學)、專門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 | ||
7 | 理學 | 數學 | 基礎數學、計算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應用數學、運籌學與控制論 |
物理學 | 理論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等離子體物理、原子與分子物理、凝聚態物理、聲學、光學、無線電物理 | ||
化學 | 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含:化學物理)、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
地理學 | 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 ||
生物學 | 植物學、動物學、生理學、水生生物學、微生物學、神經生物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細胞生物學 | ||
生物學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生態學 | ||
科學技術史 | 科學技術史 | ||
8 | 工學 | 光學工程 | 光學工程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材料物理與化學 |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物理電子學、電路與系統、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 |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應用化學 |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 | ||
9 | 農學 | 林學 | 林學遺傳育種、森林培育、森林保護學、森林經理學、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園林植物與觀賞工藝、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
水產 | 水產養殖、捕撈學、漁業資源 | ||
10 | 醫學 | 藥學 | 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
11 | 管理學 | 工商管理 | 會計學、企業管理(含財務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 |
公共管理 | 行政管理、社會醫學與衞生事業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 | ||
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 | 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 | ||
(資料來源:2014年11月華南師範大學官網) |
- 專業學位授權點
序號 | 專業名稱 | 授權時間 | 授權類別 |
---|---|---|---|
1 | 教育博士 | 2009.07 | 博士 |
2 | 教育碩士 | 1996.10 | 碩士 |
3 | 公共管理碩士 | 2005.2 | 碩士 |
4 | 體育碩士 | 2005.5 | 碩士 |
5 | 藝術碩士 | 2009.06 | 碩士 |
6 | 法律碩士 | 2009.06 | 碩士 |
7 |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 | 2009.06 | 碩士 |
8 | 工商管理碩士 | 2009.06 | 碩士 |
9 | 應用心理碩士 | 2010.09 | 碩士 |
10 | 翻譯碩士 | 2010.09 | 碩士 |
11 | 工程碩士(光學工程) | 2010.09 | 碩士 |
12 | 工程碩士(電子與通信工程) | 2010.09 | 碩士 |
13 | 工程碩士(軟件工程) | 2010.09 | 碩士 |
14 | 新聞與傳播碩士 | 2014.05 | 碩士 |
15 | 旅遊管理碩士 | 2014.05 | 碩士 |
16 | 金融碩士 | 2014.05 | 碩士 |
17 | 工程管理碩士 | 2014.05 | 碩士 |
18 | 國際商務碩士 | 2018.03 | 碩士 |
19 | 社會工作碩士 | 2018.03 | 碩士 |
20 | 出版碩士 | 2018.03 | 碩士 |
21 | 會計碩士 | 2018.03 | 碩士 |
- 博士後流動站
流動站名稱 | ||
教育學 | ||
生物學 | 心理學 | |
物理學 | 數學 | |
哲學 | 地理學 | 歷史學 |
生態學 | 世界史 | 化學 |
應用經濟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
華南師範大學對外交流
截至2021年4月,與37個國家和地區的19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金融學本科畢業生升研率和被世界一流大學碩士錄取率屢創新高。成立國際聯合學院,與廣東省教育廳、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區人民政府簽署四方協議共同打造國際合作示範區。加入LHCb、BESIII實驗國際合作組,與香港大學合作共建“粵港量子物質聯合實驗室”,成功獲批4個省部級高端智庫平台。“一帶一路”學術交流機制常態化,連續舉辦四屆東南亞論壇,“東南亞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先後獲批教育部、國家民委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培育)。與柬埔寨發展資源研究院合作申報的瀾滄湄公河合作專項基金獲批通過。在柬埔寨、緬甸和印尼設立了3個海外研究基地。馬來西亞研究生教學點完成招生並正式開學。在海外建立了3所孔子學院,其中2所孔子學院獲得“全球先進孔子學院”。海外孔子學院、孔子課堂及其教學點總數達32個,數量位居全省首位。
[5]
華南師範大學社會評價
華南師範大學學術研究
編輯華南師範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5月,學校擁有高能高安全性動力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及隔膜材料與製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綠色光電子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激光生命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環境理論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電化學儲能材料與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光信息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光信息創新引智基地、教育部互聯網應用創新開發平台示範基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心理應用研究中心、教育立法研究基地)、國家民委民族理論政策研究基地(海外移民研究中心)、國家體育總局重點研究基地(體育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教育部備案國別與區域研究中心(東南亞研究中心);有10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1個廣東省工程實驗室、30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廣東省重點智庫、1個廣東省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技術研究中心、1個廣東省國際合作基地、1個廣東省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6個廣東省高校科研型重點實驗室、3個廣東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個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廣東省普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4個廣東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2個廣東省決策諮詢研究基地等。
[19]
學校還擁有1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此外,廣東省網絡圖書館、廣東高校建築規劃設計院、華南足球發展研究中心等機構均設在學校。
[5]
[33]
序號 | 團隊名稱 | 負責人 | 團隊類別 |
---|---|---|---|
1 | 信息感知光電技術創新團隊 | Sune Svanberg | 廣東省創新科研團隊 |
2 | 新型平板顯示技術創新科研團隊 | Robert Andrew Hayes | |
實驗室類別 | 實驗室名稱 |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激光生命科學實驗室 |
衞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實驗室 | 衞生部(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實驗室 |
廣東省重點實驗室 | 激光生命科學實驗室 |
植物發育生物工程實驗室 | |
心理健康與認知科學實驗室 | |
水產健康安全養殖實驗室 | |
廣東省高等學校科研型重點實驗室 | 激光生命科學實驗室 |
光子信息技術實驗室 | |
電致光電器件實驗室 | |
植物發育生物工程實驗室 | |
電化學儲能與發電技術實驗室 | |
量子信息技術實驗室 | |
(資料來源:2014年11月華南師範大學科研處官網) |
科研基地類別 | 科研基地名稱 |
---|---|
部省共建重點研究基地 | 心理應用研究中心 |
省重點研究基地 | 現代教育研究與開發中心 |
嶺南文化研究中心 | |
系統科學與系統管理研究中心 | |
民族體質與健康研究中心 | |
華南市場經濟研究中心 | |
產學研結合示範基地 | 廣東高校激光加工技術產學研結合示範基地 |
廣東高校儲能與動力電池產學研結合示範基地 | |
廣東高校高分子新型材料產學研結合(暨研究生創新培養)示範基地 | |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教育部電化學儲能材料與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
廣東省突發事件心理援助應急技術研究中心 | |
廣東省服務計算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 |
廣東普通高校計算機網絡與信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廣州市LED工業研究開發基地 | |
(資料來源:2014年11月華南師範大學科研處官網) |
華南師範大學科研成果
2010年度,學校取得社會科學立項項目178項,社會科學總立項經費(縱向)778.5萬元;取得自然科學立項項目246個,自然科學總立項經費(縱向)5806.6萬元、發表學術論文1547篇(部)授權專利50項。
[23]
科研獲獎名稱 |
---|
科技成果 |
2005年獲獎成果 ——政府部門科學技術獎、2006年獲獎成果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 |
2005年鑑定成果、2006年鑑定成果 |
2005年專利成果(授權)、2006年專利成果(授權) |
2007年-2010年華南師範大學科技成果獎勵情況 |
2007年-2010年專利成果(授權) |
社科成果 |
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2)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課題獲獎優秀成果(2003) 廣東省首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5) 第三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006) 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006年) 廣東省2004-2005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7) 廣東省2006-2007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9) 2008-2009年度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0) 第五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009) 廣東省2008-2009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1) 廣東省首屆優秀社會科學家獎(2011) |
(資料來源:2014年11月華南師範大學科研處)
華南師範大學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是廣東省教育廳主管、華南師範大學主辦的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理論刊物,雙月刊,國內外發行,創刊於1956年10月。在廣東省優秀期刊評比中,多次被評為“廣東省優秀期刊”;在首屆(1999)、第二屆(2002)和第三屆(2006)中國人文社科學報評優中均被評為“全國百強社科學報”,第四屆(2010)被評為“全國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第五屆(2014)被評為“全國高校精品社科期刊”。學報還先後被確定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1999-2017)“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1999-2017)“全國中文核心期刊”(2004-2017),2001年被新聞出版總署確定為“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2011年,本刊的特色欄目“教育學/心理學論壇”入選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學報名欄建設工程;2013年,本刊入選廣東省學科建設項目“廣東省優秀哲學社會科學期刊資助項目”。
[50]
《華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廣東省教育廳主管、華南師範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學術理論刊物,雙月刊,國內外發行,創刊於1956年10月。現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國核心期刊,已被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數學評論》(MR)、美國《生物學文摘》(B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德國《數學文摘》(ZBI)、俄羅斯《文摘雜誌》(AJ)、《中國地理與資源文獻》、《中國數學文摘》、《中國物理文摘》、《中國生物學文摘》等10餘家權威學術文摘期刊和數據庫收錄。
[51]
- 館藏資源
截至2020年12月,華南師範大學圖書館紙質文獻總量約計416萬冊(件),電子圖書1000多萬冊,電子期刊將近4萬種,逐漸形成了以教育文獻和古籍文獻為特色,覆蓋全學科的完整館藏體系。圖書館線裝古籍約14萬冊,善本古籍6000冊,地方誌1600種,在廣東省高校位居前列。2009年,華南師範大學圖書館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36]
華南師範大學現任領導
編輯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
黨委副書記、校長 | |
黨委副書記 |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
副校長 |
華南師範大學學校文化
編輯華南師範大學校徽
華南師範大學校徽主體圖案為三個“人”字的交疊,闡明“以人為本”以及“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治學要義。主體圖案結構嚴謹,點線相連,寓意教育是“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結合、交叉和延伸”;色彩層次分明,表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育人意義。
[38]
華南師範大學校訓
校訓含義:70 多年來,該校數易校名,幾度遷徙,雖歷經滄桑,卻絃歌不輟。一代又一代華師人秉承勷勤大學師範學院 “ 研究高深學術,養成社會之專門人才 ” 的優良傳統。承傳南方大學 “ 忠誠團結,樸實虛心,勤勞勇敢,實事求是 ” 的革命精神。共同鑄就了該校今 天的繁榮與發展。
[38]
華南師範大學校歌
華南師範大學校歌 詞:黃家駒(原校黨委書記) 曲:雷雨聲
[38]
澆灌紅花數十年,培育英才萬萬千, 建設祖國錦繡河山,華師兒女奮勇當先。 珠江滾滾紅棉豔,嶺南大地草木春, 改革開放陽光好,華師園裏花爛漫。 艱苦奮鬥眾志堅,嚴謹治學成風範, 求實創新勇開拓,為人師表代代相傳。 教育改革宏圖展,師範園地好搖籃, 培育祖國棟樑材,神聖職責我承擔。 向前向前向前向前華師兒女永遠向前! |
華南師範大學所獲榮譽
編輯華南師範大學知名校友
編輯姓名 | 備註 | 姓名 | 備註 |
---|---|---|---|
廣東省軍區司令員 | 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 ||
原廣州軍區副參謀長,少將 |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少將 | 海南省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委 | ||
廣東省梅州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 | |||
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殘聯副主席 | 廣東省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 | ||
廣東省揭陽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 |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 | ||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 |||
海南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羣工部部長 | 劉毅 | 廣東省江門市委常委、副書記 | |
廣東省深圳市政協主席 | 廣東省茂名市委常委、副市長 | ||
廣東省佛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 廣東省汕頭市副市長 | ||
恆大集團副總裁 | 重慶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 | ||
海南省司法廳副廳長 | 王瓊珠 | 海南省委統戰部副部長 | |
廣東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 | 湖南省張家界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 | ||
台盟中央副主席、台盟海南省委主委 | 原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 ||
海南廣播電視大學校長 | 廣東醫科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
- 參考資料
-
- 1. 華南師範大學章程 .華南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0-03-27]
- 2. 權威發佈:“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佈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7-09-21]
- 3. 廣東唯一高校!華師入選2016年國家“111計劃” .官網[引用日期2016-10-05]
- 4. 華南師範大學2021年普高專升本招生簡章 .華南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1-01-23]
- 5. 學校簡介 .華南師範大學.2017-06-19[引用日期2017-07-08]
- 6. 自然科學 .華南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0-06-21]
- 7.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6-11]
- 8. 校史回顧 .華南師範大學
- 9. 教育部公佈50所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名單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19-02-24]
- 10. 我校入選教育部 “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官網[引用日期2017-02-28]
- 11. 廣東33校成立教師教育聯盟 .網易[引用日期2017-05-24]
- 12. 華南師範大學研究生院正式揭牌成立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8-03-25]
- 13. 華南師範大學成立教師教育學部,探路“新師範” .大眾網[引用日期2018-07-13]
- 14. 獨家重磅!華南師大成立國際聯合學院落户佛山,校長王恩科解讀 .南方網[引用日期2018-11-11]
- 15. 更大手筆!更大規模!廣東啓動新一輪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41所大學入圍! .青塔[引用日期2018-11-17]
- 16. 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席會成立大會在西安成功召開 .人工智能信息網[引用日期2019-10-02]
- 17. 教育部公佈25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 .新京報網[引用日期2019-11-20]
- 18. 廣東省高校港澳台僑學生管理研究聯盟正式成立-中國僑網 .中國僑鄉[引用日期2020-11-02]
- 19. 學校簡介 .華南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0-05-19]
- 20. 師資隊伍 .華南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9-04-23]
- 21. 教學名師 .華南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4-12-17]
- 22. 師資介紹 .華南師範大學
- 23. 2010年度校情統計年報 .華南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4-12-17]
- 24. 精品課程 .華南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4-12-17]
- 25.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華南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4-12-17]
- 26. 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華南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4-12-17]
- 27. 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華南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4-12-17]
- 28. 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公佈第九輪廣東省重點學科名單的通知 .廣東省學位委員會
- 29. 華南師範大學專業學位授權點 .華南師範大學專業學位授權點 [引用日期2018-05-18]
- 30. 華南師範大學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中國博士後[引用日期2014-12-17]
- 31. 首發!廣東37所高校上榜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山大學全國第10 .南方網[引用日期2020-05-15]
- 32. “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出爐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0-07-16]
- 33. 我校獲批設立“華南足球發展研究中心” .華南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0-05-22]
- 34. 教育部關於公佈2012年度“創新團隊 發展計劃”入選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4-12-17]
- 35. 華南師範大學2012年十件科技大事 .華南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4-12-18]
- 36. 圖書館簡介 .華南師範大學圖書館[引用日期2014-12-17]
- 37. 現任領導 .華南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0-12-27]
- 38. 校徽校訓校歌 .華南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7-03-12]
- 39. 劉頌豪院士簡歷 .華南師範大學信息光電子科技學院[引用日期2017-12-26]
- 40. 主管政策規劃和美大地區事務的副部長 .外交部官網[引用日期2017-12-26]
- 41. 王興寧 簡歷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0-04-05]
- 42. 王興寧簡歷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0-04-05]
- 43. 教育部公佈第二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3-06]
- 44. 華南師範大學學院及專業簡介 .華南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1-03-24]
- 45. 廣東省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先進基層黨組織名單 .廣州日報數字報[引用日期2021-07-21]
- 46. 廣東省政府公佈最新人事任免名單 .廣東人事.2021-08-13[引用日期2021-08-13]
- 47. 教育部關於實施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工作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9-17]
- 48. 廣東省人民政府任免工作人員 .廣東人社[引用日期2021-11-19]
- 49. 教育部公佈第三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12-04]
- 50. 期刊介紹 .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引用日期2021-12-29]
- 51. 期刊介紹 .華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引用日期2021-12-29]
- 52. 華南師範大學 .華南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2-01-21]
- 53. 第二輪“雙一流”高校名單公佈,147所高校入選 .新京報[引用日期2022-02-14]
- 54. 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公佈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22-02-14[引用日期2022-02-16]
- 55. 教育部關於公佈2021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2-26]
- 56. 西安工業大學等兩百多所高校啓用菜鳥無人車送快遞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3-14]
- 57. 第二十四屆“廣東青年五四獎章”名單公佈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4-30]
- 58. 點贊!這些先進集體和個人上榜廣東“兩紅兩優”表彰名單 .南方網[引用日期2022-05-03]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