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禮拜堂

(基督教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

鎖定
禮拜堂,亦稱“教堂”。基督教舉行宗教儀式的建築物。源於希臘文Kryiakon,意為“主的居所”。公元4世紀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後,始建造教堂。最早的教堂多由宮殿改建或仿照宮殿式樣建造。11世紀有羅馬式教堂,12世紀有哥特式教堂,15世紀又有文藝復興式教堂東正教和其他東方教會還有拜占庭式教堂等。中國最早的教堂為唐代景教在長安所建大秦寺。元代天主教方濟各會在大都(今北京)等地建教堂稱“十字寺”。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在廣東肇慶建造教堂,初名仙花寺,後改“寺”字為“堂”,俗稱“教堂”或“天主堂”。新教傳入中國後,常稱教堂為“禮拜堂”,意為禮拜上帝的殿堂。國內天主教則一般稱“天主堂”。 [1] 
中文名
禮拜堂
外文名
Church
拼    音
lǐ bài táng
近義詞
教堂 主教堂
別    名
教堂,天主堂
最早的教堂以古羅馬巴西利卡(長方形會堂)的平面圖為基礎。中央為中堂,兩側各有一廊或兩廊側堂,用列柱與中堂分隔。西端為門廊,又稱前廊。東端為半圓形或矩形後堂,專供牧師使用。這種教堂最具代表性的是羅馬聖彼得教堂。較後的年代中,在巴西利卡式(長方形)教堂的平面上增加了兩翼—耳堂,構成縱長十字形平面。每間耳堂的盡端常建有輔助的祭壇以奉祀聖徒。有些英國大教堂,如坎特伯雷大教堂等,在主要耳堂的東面還有另一對較小的耳堂。在拜佔廷小亞細亞和東歐等地,東正教教堂的平面多為正十字形,內部裝飾更為富麗堂皇,中央方形平面上覆有穹窿頂,如著名的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6世紀)。至11世紀末,教堂平面隨着天主教禮拜儀式的繁複愈加複雜化,教堂建築風格更為多樣化,其特點是建築空間宏大,具有寬闊的橫廳和縱深的中殿。唱詩班席的位置逐步固定於耳堂之東,但偶爾有放在中堂內的,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牧師的專用席位從後堂裏移出,稱為司祭席,教堂的東端為複雜的半圓形後堂,以設置儘可能多的聖徒祭壇。
14世紀末至16世紀初,意大利在反宗教改革的高潮中對歐洲的教堂建築進行了一次最重大的革新,形成了廳堂式教堂的平面設計。大廳面積擴大,聖壇和中殿不再截然分開,最大限度地縮短了入口與祭壇之間的距離,從而使禮拜者和正在進行的儀式更加接近。其措施是在進入中堂的中途設置佈道壇,並在中點位置加建幾個較大的附屬禮拜堂,以便可以同時在幾處作彌撒。這種形式的較成熟的例子有維格拉諾設計的羅馬基索教堂(1568)。直到20世紀中期,西歐和美國的教堂設計始終以巴西利卡式和廳堂式這兩種平面佈置為主。天主教宗教儀式的改革和許多新教派的革新精神促進了新建築形式的探討。設計者在正十字形平面的基礎上創造出許多新變化,甚至完全脱離了傳統的形式。 [2]  如應用新型的建築材料,採用現代化的建築藝術等。一些國家還結合自己的民族特點,建造了一批獨具民族特色的教堂。 [3] 
參考資料
  • 1.    丁光訓、金魯賢.《基督教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10月:第310頁
  • 2.    中美聯合編審委員會.《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第四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2年2月:第351頁
  • 3.    梁工.《聖經百科辭典》:遼寧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第3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