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賦都

鎖定
賦都,即中國賦都,指的是中原文化發祥地——十三朝古都洛陽 [1] 
中文名
賦都
外文名
Fu's capital
別    名
中國賦都,中華賦都等
代表城市
洛陽,北京,西安,南昌,岳陽等
宗    旨
發掘、傳承和發揚賦文化

賦都賦都緣起

千古悠悠興廢事,一夜紙貴洛陽城。
此稱謂來源於著名辭賦作家-周曉明先生,在2007年4月8-11日,洛陽辭賦峯會(即“2007年中國-洛陽辭賦創作研討會”)上的提議:“洛陽辭賦歷史淵源流長,自兩漢,至唐宋,始終是中原文化的中心地域,猶其是河洛文化河圖洛書,使辭賦成為陰陽之道---中華國粹。故,當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申遺,當先確立中華辭賦之都,洛陽當為其中華賦都也。”。
洛陽 洛陽
洛陽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十三朝古都,擁有1500多年建都史 [2]  ,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時最長的城市。道學儒學佛學理學或淵源於此,或首傳於此,或光大於此,以“河圖洛書”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海內外炎黃子孫的祖根文源 [3]  。國花牡丹因洛陽而聞名於世,被世人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中國古都協會確認定,中國八大古都分別為洛陽、西安北京南京開封杭州安陽鄭州。而洛陽古都史多達1500餘年,西安古都史1300多年,北京、南京次之,開封、杭州、安陽等次次之。顯然,洛陽雄居八大古都之首。洛陽處於河洛平原之間,河洛文化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是中華民族主流文化。在河洛文化的悠悠歷史長河中,辭賦文化一直佔據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洛陽與賦,淵源極深。洛陽一直與辭賦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歷史何其悠久,源遠何其流長。古往今來,名流才士,鴻生巨儒,無不於此耽其心智,肆其才情。洛陽自古賦家輩出,賦作琳琅,華章炫輝,光芒四射,風流千古,其質量之高,數量之多,無與倫比,冠甲中華。舉凡帝京山水形勝,宮殿台閣,人文勝蹟,娛遊盛況,風俗禮儀,典故傳説,無不見之於辭賦歌詠之中。誠可謂賦家之心:包攬漠漠宇宙,總括繁繁萬象。澄懷味像,得天地英淑之靈氣;物我兩忘,悟道源高溥而淵遠。大量的詠洛賦作不惟於賦體流變及發展意義之重大,且為千年帝都留下了珍貴的歷史文獻資料。譬如:班固作《東都賦》、《西都賦》而享譽文壇、千古傳誦;張衡撰《東京賦》、《西京賦》而震撼朝野、名噪華夏;左思著《三都賦》即《魏都賦》、《蜀都賦》、《吳都賦》而洛陽紙貴、天下傳抄。曹植詠《洛神賦》而覆壓賦壇、惠布萬年。晉代大書法家王獻之和大畫家顧愷之,都曾將《洛神賦》的神采風貌形諸楮(chǔ)墨,為書苑和畫壇增添了不可多得的精品。或以牡丹為題材而創作的作品,也俯首即拾、比比皆是。譬如,尚有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周師厚的《洛陽牡丹記》等,雖然名之以“記”,實則賦也。自古以降,歷朝歷代,謳歌斯邑眷眷然而留佳作者,煥焉難述。因此,洛陽不但是天下之中心,而且是辭賦文化的搖籃和發源地,是辭賦研究和探討的中心,是賦體文化創作的基地。 [4] 
辭賦,是中華國學之經典,是中國獨特的文學體裁,是中國文學二十多種文體中,譽為陽春白雪、高山仰止的最高文體。二十多年來,中國辭賦的復興走過了從研究到創作,從分散到有組織的轉變。為了更好地繼承辭賦文學,挖掘辭賦潛力,使辭賦更好地為經濟服務,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優秀文明的推進服務。當今中國有北京、西安、洛陽、南昌、成都岳陽五市提出了打造賦都文化品牌的倡議。
中國賦都,亦稱中華賦都,簡稱賦都。

賦都賦都簡介

賦都歷史條件

十三朝古都洛陽,文化淵源與文化積澱,厚重非他地可比擬。
1.夏 斟鄩 偃師二里頭 太康、仲康、孔甲、帝皋、夏桀 前2070年—前1600年
2.商 西亳 偃師屍鄉溝 商湯、外丙、仲壬、太甲等 前1600年—前1046年
3.西周 洛邑、成周 瀍河兩岸 成王、康王、昭王、穆王等 前1046年—前771年
4.東周 洛邑 王城(澗河兩岸) 平王至赧王,共25王 前771年—前256年
5.東漢 雒陽 漢魏故城 光武帝至獻帝,共12帝25年—190年
6.曹魏 洛陽 漢魏故城 文帝至元帝,共5帝 221年—265年
7.西晉 洛陽 漢魏故城 武帝至愍帝,共4帝 265年—313年
8.北魏 洛陽 漢魏故城 孝文帝至孝武帝 共七帝 493年—534年
9.隋 東都、東京 隋唐故城 煬帝、恭帝 606年—618年
10.唐 洛陽宮 東都 神都-武則天 東京 隋唐故城 高宗、武后、中宗、玄宗、昭宗、哀宗 六帝 657年—908年(其間都洛40餘年)
11.後梁 西都 隋唐故城 太祖、郢帝、末帝 909年—913年
12.後唐 東都 隋唐故城 莊宗、明宗、閔帝、末帝 923年—936年
13.後晉 西京 隋唐故城 高祖 936年—938年(約2年)

賦都人文條件

洛陽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歷史文化名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中國古代伏羲、女媧、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等神話,多傳於此。 [5] 
1. 夏都斟鄩:公元前2070年,夏禹在河洛地區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夏代太康、仲康及帝桀相繼建都斟鄩。《逸周書 度邑》載:“自洛汭,延於伊汭,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古本《竹書紀年》稱:“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今本《竹書紀年》記“仲康居斟鄩。”其地就在今洛陽市偃師境內伊、洛二水匯流處上游的二里頭村一帶。夏都斟鄩的規模範圍、建築設施、整體佈局等各方面狀況,通過對二里頭遺址的發掘正在逐步廓清。一般認為,洛陽的都城史是從夏朝建都斟鄩開始的。
2.商都西亳:公元前16世紀,夏代國王帝桀荒淫暴虐,“殘賊海內,賦斂無度”,遂使“萬民甚苦”,“百姓弗堪”。商湯率諸侯伐桀,戰於鳴條,桀敗走,死於南巢。湯即天子位,定都西毫。位於洛陽市偃師城西、洛河北岸的屍鄉溝一帶。商湯之後的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諸王均以此為都,前後共計200餘年。偃師屍鄉溝商都西毫遺址已於1983年春進行發掘。
3.(伊尹放迎太甲)商朝第四位國王太甲繼位之初,暴虐昏庸於是四朝輔國大臣伊尹把太甲放逐到桐宮。太甲居住在桐宮三年,悔過反善,伊尹才把太甲迎回到都城西毫,而使之重新主持國政。太甲修德,萬國部落紛紛歸服,天下安定,伊尹作《太甲訓》三篇,褒揚太甲。
4.(八百諸侯會孟津)公無前1046年,商紂王昏亂暴虐,淫亂不止,諸侯都叛離殷商而歸順西伯姬昌(周文王)。周文王卒,武王即位,以太公望、周公旦等人為輔佐,師修文王之業。武王二年,東觀兵於孟津(今洛陽孟津縣東北,時為黃河重要渡口),“諸侯不期而會盟津(孟津)者八百”,諸侯都説可以伐紂,武王則認為滅商時機還不成熟,於是退兵。不久武王滅商
5.(周公營洛)周武王滅商後,準備營建洛邑(洛陽),但未及實施。成王即位,周公輔政,對“天下之中”的洛邑進行大規模營建工作。由周公主持營建的洛邑被稱為“成周”或“新邑”等,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都城,據《逸周書.作各隹解》記述,“堀方千七百二丈,郛方七七里。以為天下之大湊”,“設丘兆於南郊,建大社於國中”。城內的主要建築有太廟、宗廟(文王廟)、考宮(武王廟)、路寢。周公營建成周城,設明堂宗廟,洛邑成為周王朝的都城。新都建成後,按《何尊》銘文。成王“遷宅於成周”,“宅茲中國,自之義民”,洛邑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
6.(周公制禮作樂)周公營建洛邑後,依據周原有制度,參酌殷禮,有所損益,建立各項典章制度,是為禮樂制度。其內容是五禮,即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行禮儀要用樂配,不同的禮儀演奏不同的樂章。禮用以辨異分別貴賤;樂用以求同,緩和上下。
7.(平王東遷)西周末年,周幽王無道,申侯聯合犬戎攻破宗周鎬京,殺幽王於驪山下。太子宜臼即位,是為平王。平王元年(前770年),平王由鄭武公、晉文侯、衞武公、秦襄公夾輔,東徙洛邑。平王東遷,標誌着東周的開始,周代實行的以鎬京、洛邑共同為都的兩都制變為以洛邑為唯一都堀的國都制度。
8.(孔於入周問禮樂)周敬王時期,孔子得到魯君的支持,與南宮敬叔來到周朝國都洛邑。孔子在周,問禮於老子,問樂於萇弘。老子是道家學派創始人,時任周守藏史,他告訴孔子説:“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
9.(諸侯築成周)周敬王十年(前510年),由於成周毀於王子朝之亂,而王子朝之餘黨猶存。周請諸侯為周築城。於是晉魏舒、韓不信、齊高張、宋仲幾、魯仲孫何忌、鄭國參等大夫會於京師。晉士彌牟制訂工程方案,計算城牆高度、長度、厚度和溝渠深寬,考察土方數量、運輸遠近,以及所需器材和糧食,預計用工多少和完工日期,以命令諸侯服役。
10.(劉邦南宮論三傑)漢高帝五年(前202年),劉邦稱帝,定都洛陽,置酒洛陽南宮,與羣臣論所以取天下之道。他説,張良、蕭何、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擒也”。
11.(光武中興)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光武帝劉秀定都洛陽,削平各地割據勢力,統一全國,重建漢朝,史稱東漢。劉秀在位期間,“退功臣,進文吏”,加強中央集權,興修水利,漢朝成中興之勢。
12.(東漢建太學)東漢光武帝建武五年(29年),在洛陽城南開陽門外創建太學,劉秀曾親臨太學視察。太學規模宏大,“諸生橫巷,為 海內所集”。漢明帝劉莊還在太學親自講學,“諸儒並聽,四方欣欣”。漢順帝時,又擴建太學240房,1850室。此後,太學生人數不斷增加,經常達到三萬餘人。東漢以後,曹魏、西晉、北魏直至隋唐相繼延設洛陽太學。洛陽太學,成為中國教育史上的奇葩。
13.(倭國來朝)東漢建武中元二年(57年)正月,倭奴國派遣使節來洛陽奉獻,劉秀封其國王為漢倭奴國王,贈“漢倭奴國印”一枚(原印於1784年在日本福崗市出土)。這是日本第一次來朝。
14.(永平求法)東漢明帝永平八年(65年),遣郎中蔡倍、博士弟子秦景等十八人出使西域,拜佛求法。蔡音等到月氏,邀請天竺國沙門攝摩騰、竺法蘭二僧,攜帶《貝葉經四十二章》及佛像,於永平十年(67年),用白馬馱回洛陽。後於洛陽城西二里御道北建白馬寺。這是佛教傳入我國之始。
15.(班超出使西域)漢明帝初年,北匈奴一再脅迫西域各國出兵,寇掠東漢的河西等地。永平十六年(73年),明帝派遣班超出使西域,鎮撫西域各國,西域與漢斷絕65年的關係至此恢復。直到永元十四年(102年),班超才從西域返回洛陽。班超在西域30年,對鞏固我國西部疆域,促進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同時,東漢恢復對西域的統治,保衞了“絲綢之路”。

賦都文化交流

1.(白虎觀會議)東漢時,由於對“五經”解説所持態度以及解經者在統治階級內部的政治傾向不同,因而有今文、古文之爭。建初四年(79)章帝親自在白虎觀大會諸儒,審議“五經”異同,並命班固將討論結果編成《白虎通議》一書,作為官方典籍公佈。《白虎通議》全部為今文經學。由於朝廷支持,今文經學在東漢前期廣泛流傳,該書也成為官學的通用教材。
2.(班固修《漢書》)東漢建初七年(82年),蘭台令史班固在洛陽著《漢書》。《漢書》用了20餘年時間修成,從秦末農民大起義寫到王莽失敗,計120卷,分十二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班固死後,部分“表”、“志”由其妹班昭和馬續續成。《漢書》是我國第一部體例完備、內容豐富的斷代史。
3.(許慎作《説文解字》)東漢時,許慎在洛陽寫成《説文解字》一書,收小篆9353個,古文、籀文1163個為重文:每字標明字形,注出音讀,推究字義。全書540部,14篇。此為中國文字史上第一部有系統之創作。
4.(蔡倫改進造紙術)東漢和帝元興元年(105年),宦官蔡倫改進民間造紙方法,用樹皮、麻頭、敝布、魚網作紙,獻給和帝,人稱“蔡侯紙”。造紙術的發明,對世界文化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5.(張衡發明地動儀)東漢順帝陽嘉元年(132年),太史令張衡發明地動儀,併成功測知永和三年(138年)隴西地震。這是世界上第一台地震儀,比歐州早1700多年。
6.(大秦遣使入洛)東漢恆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國王(古羅馬帝國皇帝)安敦遣使臣來到洛陽。這是中國與歐州國家直接往來的開始。

賦都賦都名人

洛陽,在亞歐大陸橋東段,橫跨黃河中游兩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有“四面環山六水並流、八關都邑、十省通衢”之稱。洛陽地處中原,山川縱橫,西依秦嶺,出函谷是關中秦川;東臨嵩嶽;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有宛葉之饒,“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洛陽地理條件優越,利於當代新辭賦文化的崛起和辭賦創作的繁榮。從洛陽現存墓葬可以看洛陽辭賦土壤:
蘇秦墓 蘇秦,東周洛陽人,戰國時期著名的合縱家,佩六國相印,曾遊説六國聯合抗秦,使強秦不敢東窺函谷者達15年。今洛陽老城東20公里,漢魏故城東南,洛河北岸有小村名曰張蘇寨,寨內一冢為蘇秦墓。
呂不韋墓 位於今洛陽市東約20公里的偃師市南蔡莊大冢頭村東。呂不韋曾任秦國相國,參與過秦朝統一大業。(畢竟呂組織過<呂氏春秋>的編寫)
唐僧墓 唐僧,唐玄奘,陳姓名韋,洛陽偃師人,貞觀初隨商人往遊西域十七年,撰《西域記》十二卷。貞觀十九年,歸至京師,為中國佛教傳播作出了巨大貢獻。唐僧墓位於緱氏鎮唐僧寺西北約200米處,墓冢呈覆鬥形,周圍遍植桂樹,生機盎然。
白居易墓 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我國曆史上極負盛名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詩作頗豐,流傳三千多首,他秉性耿直,體察民情,深受人民愛戴,死後葬於洛陽。即今龍門東山(即香山)瑟琶峯上。
二程墓程顥,字佰灣,號明道。程頤,字公叔,號伊川先生。兄弟倆為北宋哲學家,教育家,北宋理學奠基者,世稱“二程”。其兄弟墓和其父程王向墓,簡稱“二程墓”,位於今伊川縣西約1.5公里處的白虎山麓,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洛陽市著名的名勝古蹟。
周公: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是西周初年的政治家、思想家。因以周太王所居地為其采邑,故稱周公。 營建洛邑,在洛陽制禮作樂。
老子:道家的創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曰聃。曾為東周王朝"守藏室之史",長期在洛陽管理圖書典籍。所著《道德經》,亦稱《老子五千文》,簡稱《老子》,是道家學説的主要代表作。
孔子(前551-前479),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人,曾到洛陽向老子問禮。
蘇秦:東周洛陽人,戰國時期倡導合縱説的重要活動家。字季子。洛陽人。傳有頭懸梁錐刺股發憤讀書之故事。致力於縱橫之術,先後遊説六國,勸其合力抗秦,形成合縱之勢。蘇秦為縱約長,佩六國相印。歸趙封為安君。後奉燕昭王命入齊,從事民間活動,被齊人車裂而死。
張儀,生年不詳,卒於秦武王元年(前310年),一説秦武王二年(前309年)。魏國貴族後裔,學縱橫之術,主要活動應在蘇秦之前,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謀略家。葬於洛陽。
呂不韋:秦國相國,史記中稱他為秦始皇生父,著名政治家,主編《呂氏春秋》為秦的統一事業做出了貢獻,封地有河南洛陽十萬户,在洛陽自盡,葬於洛陽。
賈誼(公元前200~前168),西漢政治家、文學家。洛陽(今屬河南省)人。18歲時,就以博學能文而聞名於郡中,得到郡守吳公的賞識,收為弟子。文帝即位後,因吳公的推薦,任為博士,掌文獻典籍。其時,賈誼不過20多歲,在博士中最為年輕,但以見識和議論,贏得博士中年長者的尊敬,受到文帝的重視,不到一年,被擢升為太中大夫。朝廷上許多法令、規章的制定,都由他主持進行。賈誼的才華和文帝對他的信任,引起了一部分朝臣的不滿。他們以“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的流言,動搖了文帝對賈誼的信任,結果文帝讓賈誼離開長安,去做長沙王的太傅。
班固:投筆從戎修《漢書》。東漢建初七年(82年),蘭台令史班固在洛陽著《漢書》(《漢書》是我國第一部體例完備、內容豐富的斷代史)。
許慎(約54年~約149年),字叔重,東漢汝南召陵萬歲里人,我國著名的文字學家、訓詁學家和詞彙學家,同時也是著名的書法家。初為郡功曹,後舉孝廉,入京為太尉府南閣祭酒,並從賈逵受古學。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0年),許慎詔命為五經博士,校書東觀,兼教小黃門孟生、李喜等。安帝元初六年(公元119年),許慎稱病歸故里,審定其鉅著《説文解字》,三年後(公元121年),《説文解字》定稿,遂遣子許衝上奏安帝。
蔡邕:(公元132一192)東漢文學家、書法家。字伯喈,陳留圉(今河南杞縣南)人。漢獻帝時曾拜左中郎將,故後人也稱他“蔡中郎”。蔡邑除通經史,善辭賦等文學外,書法精幹篆、隸。尤以隸書造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有神力”的評價。漢靈帝熹平四年蔡邕等正定儒家經本六經文字。蔡邕認為這些經籍中,由於俗儒芽鑿附會,文字誤謬甚多,為了不貽誤後學,而奏請正定這些經文。詔允後,邕親自書丹於碑,命工鐫刻,立於太學門外,碑凡46塊,這些碑稱《鴻都石經》,亦稱《熹平石經》。
魏武帝曹操:(155-220) 曹操,字孟德,175年舉孝廉,任洛陽部尉,後經鎮壓黃巾起義有功,官職不斷提升,196年,曹操迎漢獻帝至許昌,取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曹操頒佈“屯田令”,大力發展生產,為以後的魏國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他任人唯賢,不斷壯大勢力,先後滅掉,呂布,袁術,袁召等諸侯,使“三分天下有其二”,但208年於赤壁敗於孫劉聯軍,形成三國局面。曹操在220年病故於洛陽,時年66歲。死後被追封為魏太祖。曹操不僅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學家。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國譙(qiáoǚ今安徽亳(bó)縣)人。三國時期魏國的傑出詩人。曹操第三子,封陳思王。因富才學,早年曾被曹操寵愛,一度欲立為太子,後失寵。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為臨淄侯。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改封鄄(juàn)城王。曹丕稱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屢遭貶爵和改換封地。曹丕死後,曹丕的兒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幾次上書,希望能夠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願,最後憂鬱而死,年四十一歲。。《洛神賦》是他賦中的名作。
曹丕(187~226),魏文學家。即魏文帝。字子桓,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長子。少有逸才,廣泛閲讀古今經傳、諸子百家之書,年僅8歲,即能為文,又善騎射、好擊劍。建安十六年(211),為五官中郎將、副丞相,二十二年,立為魏太子。二十五年正月,曹操卒,曹丕嗣位為丞相、魏王。同年十月,以“禪讓”方式代漢自立,改元黃初。登極以後,在黃初三年(222)、六年曾兩次親征孫吳,皆未能過江,不果而還。七年五月,病卒於洛陽。曹丕今存詩歌,較完整的約40首。墓在洛陽。
鍾繇(151~230),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縣東)人。舉孝廉為郎,歷官侍中尚書僕射,封東亭武侯;魏國初建,遷相,明帝即位,遷太傅,人稱鐘太傅。工書,師法曹喜、蔡邕、劉德升,博取眾長,兼善各體,尤精於隸、楷。點畫之間,多有異趣,結體朴茂,出於自然,形成了由隸入楷的新貌。與張芝、王羲之齊名,並稱“鍾張”、“鐘王”。同張芝、王羲之、王獻之合稱書中“四賢”。真跡已無存,歷代奉以為法。葬於洛陽。
稽康:字叔夜,譙國銍縣(今安徽宿州西南)人。曹魏宗室婿。官至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好老莊,學無師授,與阮籍齊名。其人不滿時政,不堪流俗,譭棄禮法,“非湯、武而薄周、孔”。以東平人呂安繫獄所牽,遭鍾會構陷,為司馬昭所殺於洛陽。臨刑前奏《廣陵散》。
阮籍(210-263)字嗣宗,三國陳留尉氏(今河南)人,曾為步兵校尉,魏高貴鄉公時官散騎侍郎。他的主要作品是八十二首詠懷詩。格調高昂,在五言詩發展中佔重要地位。有《阮步兵集》。名言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石崇(249~300),西晉文學家。字季倫。祖籍渤海南皮(今屬河北),生於青州,故小名齊奴。石崇年少敏慧,勇而有謀。20餘歲任修武縣令。元康初年,石崇出任南中郎將、荊州刺史。在荊州劫掠客商,遂致鉅富,生活奢豪。以鬥富而聞名,被害於洛陽。
潘岳(247~300),西晉文學家。字安仁。古代著名的美男子,有容似潘安之稱。潘岳年輕時,拿着彈弓到洛陽城外遊玩,姑娘們爭相向他丟水果,每每滿載而歸。祖籍滎陽中牟(今屬河南)。歷任著作郎、給事黃侍郎等職。在這一時間,他經常參與依附賈謐的文人集團“二十四友”之遊,是其中的首要人物。永康元年,趙王倫擅政,中書令孫秀誣潘岳、石崇、歐陽建等陰謀,淮南王允、齊王亂,被殺於洛陽。
左思(255~305年) 西晉文學家。字太沖,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市)人。出身寒微,懷才不遇,官僅至秘書郎。曾以十年構思寫成《三都賦》,士人競相傳寫,致使洛陽為之紙貴。
陳壽,字承祚,晉安漢人。少好學,師事同郡譙周,仕蜀為觀閣令史,入晉舉孝廉,楚著作郎,終御史治書,在洛陽撰《三國志》。
劉琨(270~317),西晉詩人,軍事家。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無極東北)人。早年曾在洛陽金谷園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他年輕時就有“雋朗”之譽,以雄豪著名。他聽説好友祖逖被任用,曾與親故寫信説:“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晉書·祖逖傳》還記載過他和祖逖共被同寢,夜間聞雞起舞的故事。懷帝永嘉元年 (307),劉琨為幷州刺史,但“善於懷撫,而短於控御,一日之中,雖歸者數千,去者亦以相繼”(《晉書·劉琨傳》)。後又誤信讒言,被□人所乘,敗於劉聰,父母亦皆遇害。愍帝建興三年 (315),劉琨為司空,都督並、冀、幽三州諸軍事,但不久又敗於石勒。敗後投奔幽州刺史鮮卑人段匹□,相約共同扶助晉室。後因段匹□的部下末波暗通石勒,俘獲琨子劉羣,並迫使劉羣作書約琨為內應反對段匹□。事泄,劉琨被段匹□殺害。
上官婉兒(公元664年—公元710年),河南陝縣人(今三門峽市陝縣人)唐代才女上官儀的孫女,祖父和父親被害時始出生。因母親鄭氏是太常少卿鄭休遠之姊,母女才得免死,被配入皇宮內庭。上官婉兒自幼才思敏捷,詩詞出眾,其詩詞風格多與祖父上官儀相似,並將祖父綺麗浮豔的“上官體”發揚光大,一時名流多集其門。上官婉兒14歲就為武則天掌詔命,參與政事,是武則天文筆上的得力助手。上官婉兒本與武則天有殺父之仇,因看武則天政績顯著,深得當時中下層官吏的擁護,便改變了自己的看法。唐中宗李顯在位時被封為昭容,她代朝庭評品天下詩文。唐景龍四年(公元710年)臨淄王李隆基(後為玄宗)發動政變,起兵誅討韋皇后及其黨羽,上官婉兒被李隆基命與韋皇后一併處斬,年僅46歲。
王維:701年生,761年逝世,祁(今山西祁縣)人。唐詩人、畫家。字摩詰。父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遂為河東人。與弟縉並以詞學知名。天寶十五年(755)叛軍安祿山軍陷長安,拘摩詰於洛陽普施寺,授以給事中。後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
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市附近的秦安縣),李白性情豪放,喜愛縱橫家的作風,愛好任俠之事,輕視財貨。早年在蜀中度過。他的父親是個富商。李白二十五歲開始漫遊全國,走過湖北,江西,河南,山東等地。李白是我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他的詩豪邁瑰麗,詩裏有突破現實的幻想,也有對當時民生疾苦的反映和對政治黑暗的抨擊。他的散文具有清新明朗,奔放流暢的特點。曾三次到過洛陽,做了多首傳世名作,並與杜甫在洛陽相會。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詩人。生於河南鞏縣。長期生活於洛陽,並以洛陽為家鄉。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後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齊名,世稱“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為解救人民的苦難甘願做自我犧牲。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
吳道子中國唐代畫家。被尊為畫聖。又名道玄。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約生於垂拱二年(686) ,卒於上元元年(760)前後。少孤貧,初為民間畫工,年輕時即有畫名。曾任兗州瑕丘(今山東滋陽)縣尉,不久即辭職。後流落洛陽,從事壁畫創作。開元年間以善畫被召入宮廷,歷任供奉、內教博士、寧王友。曾隨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通過觀賞公孫大娘舞劍,體會用筆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鳥獸、草木、樓閣等,尤精於佛道、人物,長於壁畫創作,據載他曾於長安 、洛陽兩地寺觀中繪製壁畫多達300餘堵 ,奇蹤怪狀,無有雷同。
張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吳郡(江蘇蘇州)人。初仕為常熟尉,後官至金吾長史,人稱“張長史”。為人灑脱不羈,豁達大度,卓爾不羣,才華橫溢,學識淵博。與李白、賀知章相友善,杜甫將他三人列入“飲中八仙”。是一位極有個性的草書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後落筆成書,甚至以頭髮蘸墨書寫,故又有“張顛”的雅稱。後懷素繼承和發展了其筆法,也以草書得名,並稱“顛張醉素”。唐文宗曾下詔,以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長期生活於洛陽。
張説(667~730)唐代*相、文學家。字道濟,一字説之。洛陽人。歷經武則天、中宗、睿宗、玄宗四朝,曾因不屈服於武則天、張易之兄弟的*威而流放欽州。也曾因對穩定唐室有功而被睿宗、玄宗委以重任,三次出任*相。玄宗封其為燕國公。擅長文辭,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與蘇廷頁並稱"燕許大手筆"。有《張燕公集》。
顏真卿(公元707~785年),琅邪臨沂人,字清臣,他是北齊顏之推第五代曾孫,顏之推曾著有顏氏家訓留傳後世。顏真卿的書法早期學褚遂良,他的書法主要融合了篆書的筆法,因此在字的特色上,大多有園筆藏鋒、勁力收斂的感覺,在字的架構上寬疏而園滿,將魏晉以來北碑中那股鋒芒畢露、左緊右舒、剛勁外放的筆法加以收斂,因而創立書法上另一種的新風格,後宋代四大家的書法,皆受顏真卿筆法的影響,因此顏真卿算的上是中國書法藝術史上,一個承先啓後的人物。 葬於洛陽。
許遠(709—757) 字令威。今伊橋人。唐開元末年進士,曾入劍南節度使府為從事,因忤節度使章仇兼瓊,貶為高要尉。唐天寶十四年(755),安祿山叛亂,唐玄宗召其為睢陽太守。至德二年(757)正月,遭安慶緒部尹子琦合兵十餘萬圍攻,他與真源令張巡以數千兵卒協力固守睢陽。堅持至十月,糧盡,羅雀掘鼠充飢。終因外援不至,城破被執,送至洛陽,在安慶緒兵敗渡河北走時,遭殺害。葬於洛陽。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出生於河南新鄭。貞元十六年中進士, 歷任左拾遺、東宮贊善大夫、江州司馬、杭州、蘇州刺史、太傅等職。 白居易是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他所寫的 《秦中吟》、《新樂府》,敢於針對當權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會矛盾,他又是中唐 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人。白居易的敍事詩如《長恨歌》、《琵琶行》,描寫細膩,生動感人,具有獨 特的藝術風格,影響極為廣泛。晚年隱居於洛陽。葬於洛陽。
元稹(779—831年),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洛陽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小説家。其詩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他的詩作,以樂府詩為最有名。如《國家詞》、《織婦詞》、《採珠行》、《連昌宮詞》。他的小詩《行宮》,寫得含蓄有味。雖只有四句,而讀者不覺其短。他寫的《鶯鶯傳》,為後來《西廂記》故事所取材。元稹,可稱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優秀作家。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河南洛陽市)人,中唐詩人。出仕後,其主張革新,被貶。後複用,至禮部尚書。《全唐詩》編其詩十二卷。其詩高亢激昂、意氣縱橫,語言剛健,筆鋒犀利。晚年與白居易酬唱頗多。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唐宋八大家之首。曾長期在洛陽任職。
孟郊(751-814),字東野,武康人。唐朝著名詩人,與當時著名詩人,哲學家韓愈結為“忘年交”。韓愈曾以“我願身為雲,東野變成龍”來形容和他的交情之深。孟郊兩次參加會試不中,直到46歲才中進士。他欣喜至極,作詩,其中“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句,常為後人所引用。他50歲任溧陽縣尉,56歲時由河南尹鄭餘慶推薦為水陸轉運判官。元和九年(814年),鄭餘慶再次薦他任興元府參軍。他帶着妻子前往,走到河南閿鄉縣時突然得疾而死,時年64歲,葬在洛陽。
賈島(779~843),唐代詩人。字浪仙。范陽(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長安,見張籍。次年春,至洛陽,始謁韓愈,以詩深得賞識。後還俗,屢舉進士不第。文宗時,因飛謗,貶長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蟬》詩“以刺公卿”(《唐詩紀事》)。開成五年(840),遷普州司倉參軍。武宗會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賈島詩在晚唐形成流派,影響頗大。
李賀(790~816)唐代詩人。字長吉。洛陽宜陽人。唐皇室遠支,早已沒落,家境貧寒。早歲即工詩,見知於韓愈。因避家諱,不得應進士科考試。官至奉禮郎,但終不得志。其詩對現實加以揭露、諷刺,表現出政治不得志的悲憤。藝術上善於熔鑄詞采,馳騁想象,具有積極浪漫精神。但有些作品情調低沉,語言過於雕琢。有《昌谷集》傳世。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唐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泌陽)人。開成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其詩揭露和批判當時藩鎮割據、宦官擅權和上層統治集團的腐朽糜爛,《行次西郊一百韻》、《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所作詠史詩多託古以斥時政,《賈生》、《隋宮》、《富平少侯》等較突出。無題詩也有所寄寓,至其實義,諸家所釋不一。擅長律絕,富於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長期生活於洛陽。
杜牧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文宗大和二年進士,歷任監察御史,黃州、 池州、睦州等地刺使,以及司勳員外郎、中書舍人等職。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於秉性剛直,屢受 排擠,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縱情聲色,過着放蕩不羈的生活。 杜牧的詩、賦、古文都負盛名,而以詩的成就最大,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曾在洛陽任御史。
韋莊 (836-910),字端己,長安杜陵(今屬陝西長安縣)人,昭宗乾寧元年進士,年輕時生活放蕩,後入蜀為王建掌書記,王建為前蜀皇帝,遂任命他為*相。其詩詞都很有名,長詩《秦婦吟》反映戰亂中婦女的不幸遭遇,在當時負盛名,在洛陽做秦婦吟,後詩中自稱為洛陽才子。
李煜:南唐後主,原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李景的第六子,生於937年,959年被立為太子.961年即位,沒有年號. 李煜即位時,南唐已為宋的屬國.他面對宋朝的壓力,逆來順受,以圖苟且偷安.975年,宋軍入金陵,俘後主,南唐滅. 李煜在政治上是一個昏君,在文學上卻是一個文學家,詩人.其主要成就在詩詞上,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如《長相思》,《浣溪沙》等.被俘後,比前期有很大突破,代表作有《虞美人》,《破陣子》,《浪淘沙》等. 李後主在位14年,975年被俘去位,宋太祖封他為違命侯,978年,李後主被毒死,年42歲. 葬於洛陽。
司馬光:生於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卒於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是北宋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世稱涑水先生,進士出身,歷任館閣校勘、同知禮院、天章閣待制兼侍講、知諫院、御史中丞、翰林院學士兼侍讀等職。熙寧三年(1070年),他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同,堅辭樞密副使,以端明殿學士出知永興軍(今陝西西安市),次年改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陽,專事資治通鑑著史15年。哲宗即位,高大後臨政,召司馬光入主國事,任命為相(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身後追贈太師,封温國公,諡文正。
歐陽修:(1007~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卒諡文忠,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他在散文、詩、詞、文學理論等方面都有很高成就,在歷史學和考據學方面,也有重要貢獻。他同時也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明代茅坤編《唐宋八大家文鈔》將其列為唐宋八大家之列,着有《文忠集》一百五十三卷、《六一詞》一卷、《六一詩話》一卷、《毛詩本義》、《新唐書》、《新五代史》、《集古錄》、《洛陽牡丹記》、《歸田錄》。 曾在洛陽任西京留守,作《洛陽牡丹記》與《新唐書》。
邵雍:北宋哲學家。字堯夫。因隱居蘇門山,後人稱其為百源先 生,卒諡康節。其先范陽人,幼隨父遷共城(今河南輝縣)。屢授官不赴。後居洛陽,與司馬光、呂公著等交遊甚密。曾據《易傳》關於八封形成的解釋,參雜道教思想,虛構成宇宙構造圖式和學説體系,形成其象數之學(也稱“先天學”)。
范仲淹:(969 -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蘇州吳中區)人,宋真宗朝進士。北宋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兩歲喪父,和母親隨繼父(為小官吏)四處遷徙。六十四歲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張,深受當世和後人稱道。文章和詩詞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文集》傳世。他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成就亦傑然可觀。散文《岳陽樓記》為千古名篇,詞則能突破唐末五代詞的綺靡風氣,僅存五首。葬於洛陽。
程顥(1032~1085)北宋理學家、教育家。字伯淳。洛陽伊川縣人。曾和弟程頤學於周敦頤,同為北宋理學的奠基者,世稱"二程"。宋仁宗嘉二年(1057)中進士,初授户縣主簿。熙寧初年(1068)為太子中允、監察御史裏行。神宗素知其名,屢次召見。因與王安石議新法不合,出為州縣官吏,歷籤書鎮寧軍判官、知扶溝縣。哲宗立,召為宗正丞,未行先卒。嘉定十三年(1220)諡純公。著作有《定性書》、《識仁篇》,後人集其遺文語錄為《程子遺書》。
程頤(1033~1107)北宋理學家、教育家。字正叔。洛陽伊川縣人,世稱"伊川先生"。程顥弟。宋仁宗嘉元年(1056)入京師太學讀書,後至洛陽等地從事學術研究和講學活動。哲宗元*&元年(1086),由司馬光、呂公著推薦,官至崇政殿説書、管勾西京國子監。紹聖四年(1097),因政見不合,削籍放逐涪州(今重慶涪陵)。元符三年(1100)受命權判西京國子監,不久被罷職。大觀元年(1107)卒於家。著作有《伊川易傳》、《顏子所好何學論》,均收入《二程全書》。
玄奘(602—644年),姓陳,法名玄奘。洛陽偃師人,通稱三藏法師,俗稱唐僧、唐三藏、唐高僧、佛教學者、翻譯家、旅行家、與鳩摩羅仁真帝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遊學天竺各地,名震天竺,經歷了17年,貞觀十九年回到了長安。譯出經、論35部,凡1335卷,1300多萬言。多用直譯,筆法嚴謹。所譯經籍,對豐富祖國文化有一定貢獻,併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貴的典籍,世稱“新譯”。曾編譯《成唯識論》。撰有《大唐西域記》一書,為研究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以及中亞等地古代歷史地理和從事考古的重要資料。他到天竺取經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後人為紀念他,在其故鄉村南建唐僧寺一座。寺內大殿為清代光緒三十年(1904年)重修,完好。陳素出家於洛陽淨土寺,法名長捷。
伊尹名摯,夏末商初人。是古代著名的賢相。伊尹出生於伊洛流域的古代有莘國的空桑澗,即今日洛陽嵩縣莘樂溝。努力鑽研治國之道。所以,他既是奴隸,又是奴隸主子弟的“師僕”。商部族的首領湯求賢若渴,幾次去求伊摯,他沒有從。空桑澗西南平地上有個小山丘,相傳就是商湯請伊摯的三聘台。之後,商湯娶有辛氏之女為妻,伊摯以陪嫁奴隸身份來到了商湯身邊。並很快得到商明代在嵩縣城南沙溝龍頭村重修的“元聖祠”是作為伊尹的出生地而建的。祠門的對聯把伊尹與孔子並舉,稱伊尹為元聖,稱孔子為至聖。後來人們稱他為中國第一位賢相,尊他為元聖。
周公旦,姬姓、名旦,周文王之了,武王之弟。周公為周朝的建立與鞏固,立下了卓絕的功勳。他協助武王姬發完成興周滅商的大業,建立了周朝。武王卒後,成王姬育繼位。而當時成王還是年幼,根本不懂治國之事。在周朝草創、百廢待興之時,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兩京制、周公居洛期間,制禮作樂,確立了周朝的統治體制,這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大的影響。成王成人後,周公將政權歸還給成王。《尚書·無逸》篇,就是周公歸政時,對成王的一番諄諄告誡,為成王執政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 周公營建洛邑並長久居洛,與洛邑有着密切的關係。幾千年來,洛陽的人們都尊敬周公,把周公作為幸吉祥、勝利的象徵。
尹洙(1001—1047年),字師魯,河南洛陽人,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新古文運動的先驅者。尹洙自幼聰敏好學,早就與兄源知名於時。宋仁宗天聖二年(1024年)進士及第,調繹州正平縣主簿,歷任河南府曹參軍,安國軍節度判官、知光澤縣。又舉書判拔萃,為山南東道節度掌書記,知伊陽縣。後召試殿中,任館閣校勘,遷太子中允。不久被貶郢州酒税,徙唐州。後復任太子中允,知河南縣。又任經略判官,繼遷集賢校理、通判州事、加直集賢院、太常丞、知涇州。又徙知慶州、晉州,遷起居舍人,直龍圖閣、知路州等。慶曆七年(1047年)四月十日病卒,終年47歲。 尹洙一生的主要成就在文學。
朱敦儒(1086—1175年),字希真,河南洛陽人。朱敦儒是宋代一位著名的詞人。其負早期秀婉工麗,注意詞的格律和四聲,多寫隱居生活。南渡後,家國之難,流離之苦,尤其是壯志難酬的無限悲慨使他的詞風大有改變,使他唱出了具有這個時代特徵的憤激慷慨的主旋律。他的後來出仕,眾説不一。宋高宗説:“此人朕且囊薦以隱逸命官,置之館閣,豈用始怡退而晚奔竟耶。”看來,他後來出仕是有難言苦衷的。 朱敦儒有《樵歌》,也稱《太平樵歌》,有人把他的詞風分為三段:即早年詞風濃豔、麗巧;中年詞風激越慷慨;閒居後詞風婉明清暢。這三段又唱出了不同時代、不同格調的三部曲。
伊尹 :生卒年待考。商初名臣。名摯,洛陽伊川人(亦説欒川人或嵩縣人)。因官封為尹,故稱伊尹,又稱阿衡或保衡。原為有莘氏女陪嫁於湯的媵臣,因精通治國之道,湯授以國政,在助湯滅夏中所建功勳卓著。湯死後,輔佐外丙、仲壬。仲壬死後,立太甲。太甲無道,伊尹將其放逐桐宮(今虞城南)。3年後,太甲悔過,復得其位。享年百歲,卒後商王沃丁葬以天子之禮,與湯並祀。傳有《伊訓》、《鹹有一德》等,已佚。
白圭:生卒年待考。戰國著名商業活動家,魏惠王時大臣。洛陽人。主張用"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辦法貿易致富。遇到豐年,收買穀物,賣出絲漆;遇到荒年,賣出糧食,購進帛絮。被歷代商賈尊為鼻祖。

賦都一加五賦都內涵

賦都詞彙闡釋

一加五賦都,辭賦學新稱謂。這裏的“一”是指“北京”賦都。“五”指“西安、洛陽、南昌、成都、岳陽”五大賦都。為了突出“北京賦都”在辭賦界的引領地位,故將北京單列於前,五大賦都分列於後,於是產生了“一加五賦都”的辭賦新概念。

賦都北京賦都

北京 北京
一、世界大都會。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中國政治、文化、教育和國際交流中心,同時是中國經濟金融的決策中心和管理中心。有着3000餘年的建城史和850餘年的建都史,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具有巨大的國際影響力。北京薈萃了自元明清以來的中華文化,擁有眾多名勝古蹟和人文景觀,是全球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歷史悠久的國際高等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也坐落於北京。
二、中國傳統辭賦發展的重要階段。遼金元明清時期,北京產生了大量的辭賦作品,尤其是明清兩代,辭賦又一次發揚光大。盛世賦興。明朝永樂盛世,辭賦有較大發展。有清一代,諸帝王俱可謂較為開明,尤其是隨着康乾盛世的到來,辭賦這種以歌頌盛世為主的文學體式,更是得到了發揚光大。所創作的辭賦數量,比歷代創作的辭賦數量總和都多。
三、當代辭賦振興的最要平台。光代中華民族又一次進入漢唐盛世一樣的時代,辭賦也隨之復興起來。北京以首都的優勢,在這場文化復興運動中發揮當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不僅是中國碑賦文化工程院、中華國學院駐地,為辭賦復興做了很多工作,尤其是2011年中國辭賦家協會、中國青年辭賦學會相繼於北京誕生,對於當代辭賦復興具有全局性的影響力。
四、大緣起:2012年4月14日,中國辭賦家協會洛陽老君山辭賦研討會舉行,會議期間,鍾陽代表中國辭賦家協會闡述了賦都新理念。指出,立足全國的高度,唯有打造北京賦都,才能引領中國辭賦的發展,這是最具現實意義的賦都。由中國辭賦學會從繼承傳統和研究的角度首先推出的洛陽賦都,具有基礎性的重大意義。而中國辭賦家協會從辭賦創作和國學復興未來的大方向推出的北京賦都,並且同時致力五大地方賦都的文化發掘與建構,也具有更加積極的現實意義。如果説中國辭賦學會打造的洛陽賦都是緯,那麼中國辭賦家協會打造的北京賦都則是經,都具有歷史和文化依據,兩者各具特色,相得益彰。

賦都西安

1、中華民族的精神故鄉。
西安 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西安,有“金城千里,天府之國”、 “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譽。遠古時代,“藍田猿人”就在這裏繁衍生息;新石器“半坡先民”在此建立部落,西安高陵楊官寨遺址發現,將中國城市歷史推進到了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從公元前12世紀周朝始,先後有21個王朝和政權建都於此,是13朝古都,有着1200多年的建都史。
西安曾經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著名的絲綢之路以西安為起點;“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則展示了這座城市雄渾、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藴。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使西安享有“天然歷史博物館”之譽。文物古蹟種類之多,數量之大,價值之高,在全國首屈一指,許多是國內僅有、世界罕見的稀世珍寶。
2、漢唐賦的主要創作中心。史載司馬相如為漢武帝寫了著名的《上林賦》,並因此被武帝封為郎。
不僅司馬相如、楊雄等漢代辭賦大家長期生活在長安,而且唐代的王勃、李白、韓愈、柳宗元等辭賦名傢俱曾於長安生活過,他們創作的辭賦作品對後世辭賦文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3、西安打造西安賦都,復興辭賦,弘揚民族精神。當代辭賦名家以霍松林先生為核心,包括錢家驤、餘震宇、翟增澤、姚敏傑、駱浩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辭賦作家羣。漢唐兩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引為自豪的時代,國力達到了無以倫比的高度,當時中國的威望蓋過全球任何國家,以致後世不斷回憶那個時代,尤其是民族衰落和復興之時。今天,中華文明正在全球快速復興中,中華民族正為其百年復興夢想而努力奮鬥。辭賦的大氣雄渾與時代的隆興是相吻合的,復興辭賦,歌頌國富民強的盛世,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實合符代文學的要求。
辭賦隆盛,再回漢唐。打造西安賦都,引領辭賦的復興,實為順理成章,這可以把國人的目光引向中國強盛的漢唐時期,並以之為奮鬥目標,此實具有重大的意義。
西安賦都是中國辭賦家協會諸賢立足民族文化之本位,從歷史的高度俯瞰中華文明大勢,審視今天中國文化之復興,於2011年7月推出。此議一推出,即引起海內外學界高度重視。

賦都洛陽

河圖洛書 河圖洛書
洛陽古時稱雒陽,神都。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 [6]  ,國務院首批公佈的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四大古都之一。聯合國命名的世界文化名城 [7]  。洛陽與辭賦淵源深遠。開啓中華民族文明之光的“河圖洛書”的傳説也發生在這裏。“三皇”、“五帝”曾於此生活,公元前二十一世紀,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王朝在這裏建都,自夏以降,有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個朝代建都於此,故稱“十三朝古都”。因“九”表示多的意思,所以又常稱“九朝古都”。歷代在這裏累計建都時間長達1500餘年。
由於洛陽曆史上長期作為中國的國都,是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不僅在這裏產生了一大批對社會和經濟發展有重大影響的人物,而且也誕生了一些對中國思想文化有重大影響的學説。比如,儒學奠基於此,道學淵源於此,佛學首傳於此,玄學盛行於此,理學開創於此。
歷史上,洛陽誕生了三都賦、洛神賦等名賦。並因三都賦洛陽紙貴而聞名遐邇。2002年,首屆國際辭賦創作研討會在洛陽召開,是為當代中國辭賦復興由研究到創作的轉折。並有孫繼綱譚傑等辭賦大家。創作了一大批優秀作品。
洛陽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十三朝古都,擁有1500多年建都史 [2]  ,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時最長的城市。道學、儒學、佛學、理學或淵源於此,或首傳於此,或光大於此,以“河圖洛書”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海內外炎黃子孫的祖根文源 [3]  。國花牡丹因洛陽而聞名於世,被世人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洛陽是國務院首批享有地方立法權的13個城市之一,先後榮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十大最佳魅力城市、最具海外影響力的中國城市等榮譽稱號 [3]  。洛陽自古有“八關都邑,八面環山,五水繞洛城”的説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勝甲於天下”之名,“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稱,“普天之下無二置,四海之內無並雄” [3]  ,洛陽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法定命名為神都(神州大地之都)的城市。洛陽,立河洛之間,居天下之中,稟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氣,具南國水鄉嫵媚風流之質。開天闢地之後,三皇五帝以來,洛陽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為天人共羨之神都。洛陽代表最早的中國,也是最本色的中國、最淵深的中國,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源頭與核心。國花牡丹因洛陽而聞名於世,被世人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賦都南昌

南昌成為中國賦都之一,亦有充分事實依據
中國辭賦的源頭,固然是楚辭、漢賦,但真正為後世最常效法的是唐代的駢文和律賦,而誕生於南昌的滕王閣序被譽為千古駢文之範本,其四六句等體式對後世辭賦創作影響至深。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説,楚辭與漢賦是根,唐代的駢文、律賦是果。
江西曆代辭賦大師輩出,東晉有隱逸派辭賦鼻祖陶淵明,唐代狀元盧肇、易重,宋代有文壇領袖歐陽修,大文學家曾鞏、王安石黃庭堅朱熹、陸九淵等,元代有湯顯祖,明代有解縉等,並且韓愈、蘇軾、蘇轍等在江西也留下了一批優秀辭賦作品。
在當代,南昌有張友茂、鍾陽胡迎建張來芳,附近有楊紀偉、程建平等大家。南昌有辭賦作者七十餘人,江西全省有辭賦作者兩百餘人,是中國辭賦創作隊伍中最為盛大的一支力量。在南昌市政府的支持下創立了南昌滕王閣辭賦研究所,並且是中國辭賦網和中國辭賦家協會秘書處所在地。先後發起了百花賦創作和首屆中國青年辭賦論壇,發起和主持了起了很多辭賦徵文活動,在全國影響巨大。

賦都成都

2011年,四川賦界提出了成都賦都説。成都成為中國賦都,主要理由如下:
1、成都為賦聖司馬相如的故里,是四川最早入正史之文學大家。
2、歷來巴蜀賦派大家輩出,古代還有揚雄、王褒李尤諸葛亮李密、李白、蘇洵、蘇軾、蘇轍、李調元,今有魏明倫何開四張昌餘等。
3、賦是成都本土文化最傑出的代表,本土的才是有特色的,有區域特色的人文,才是民族的、世界的。
4、賦是貴族和精神貴族的文娛休閒方式,是四川“休閒經濟”的根與理論依據;
5、四川也是大石文化(巨石文化)的重要源頭,碑賦文化主要載體就是大石和辭賦,兩者結合則相得益彰。
6、成都“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名片被地震破壞,成都災區需要一張嶄新的名片來撫平受難者心頭的創傷與陰霾。

賦都岳陽

湖南辭賦界提出岳陽賦都説,其理由如下:
岳陽市為賦祖屈原生活過的地方,擁有江西三大名樓之一的岳陽樓,范仲淹岳陽樓記早已是聞名遐邇的千古辭賦名篇。
岳陽市屬的汨羅市是屈原流放和逝世之地,是楚辭文化的主要誕生地,也是辭賦的發源地。
是故,無論是歷史文化傳統,還是現實狀況,西安、洛陽、成都、岳陽、南昌俱堪稱中國賦都,五者如五大巨柱,為中國辭賦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當地政府可以以此為契機,既做大做強當地的文化,亦服務當地的經濟建設,中國辭賦界也可依託五大賦都,做大做強辭賦文化,為國學的全面復興輔築一條光輝大道。

賦都媒體鏈接

光明網-《中國辭賦家協會老君山辭賦研討會圓滿舉行》
本次會議以研討譚傑的《老君山賦》為契入,進而逐步深入探討中國辭賦發展的方向,國學復興的趨勢。探討如何以道家思想澄澈社會,辭賦文學如何服務當代社會,如何引領辭賦文學躍上一個新的層面。會議分析與批評了當前中國賦壇某些違背文以載道精神的不良現象。會議還就“辭賦之都”問題進行了探討和交流。與會者認為,中國有西安、洛陽、南昌、成都、岳陽五個城市建設"辭賦之都",都各有其人文依據,都應該支持,但打造北京賦都則最具現實與引領性意義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