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洛陽紙貴

(漢語成語)

鎖定
洛陽紙貴(拼音:Luòyáng zhǐ guì)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晉書·左思傳》。 [2] 
“洛陽紙貴”原義是晉代左思三都賦》寫成之後,抄寫的人非常多,洛陽的紙因此都漲價了;後比喻著作廣泛流傳,風行一時;在句子中可充當賓語、定語、補語;多含褒義。 [2] 
中文名
洛陽紙貴
拼    音
luòyáng zhǐ guì
近義詞
一字千金風靡一時有口皆碑
反義詞
棄之敝屣敬而遠之
成語出處
《晉書·左思傳》
注音字母
ㄌㄨㄛˋㄧㄤˊ ㄓˇ ㄍㄨㄟˋ
語法結構
主謂式
成文用法
賓語定語補語

洛陽紙貴成語出處

及賦成,時人未之重。……司空張華見而嘆曰:“班、張之流也。使讀之者盡而有餘,久而更新。”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唐·房玄齡等《晉書·左思傳》) [3] 
後人據此典故概括出成語“洛陽紙貴”。

洛陽紙貴成語故事

“洛陽紙貴”故事配圖
“洛陽紙貴”故事配圖(2張)
左思是西晉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家族世代學習儒學。左思小時候並不出眾,曾學習書法、琴藝,都沒有學成。而且他其貌不揚、身材矮小,也不善言辭,連左思的父親都説他:“左思根本沒法兒和我小時候相比。”左思聽到父親的話非常難過,於是發奮讀書,就算有時間也不出去玩,只是在家裏專心學習。
左思長大後,文才漸漸顯現出來。他的文章辭藻華麗,曾用一年時間寫了一篇《齊都賦》。他還想寫一篇《三都賦》,正好這時他們全家搬到了都城洛陽,左思就去拜訪當時的著作郎張載,向他討教。他又四處收集資料,精心構思,將全部心思都放在《三都賦》的創作上。那段時間他家裏堆滿了資料,走廊裏、庭院裏,就連廁所裏都放着筆和紙,只要他想出來一個好句子,就趕緊記錄下來。就這樣耗費了十年時間,左思終於寫出了著名的《三都賦》。
文章寫好後,左思將文章送給當時的文學家張華品評。張華越讀越喜歡,並拿去給當時的學者皇甫謐看。皇甫謐讀後大為讚賞,親自為文章寫了序言。《三都賦》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洛陽,每個人讀了都讚不絕口。人們爭相傳閲抄寫,一時間竟讓洛陽的紙張供不應求,價格大漲。
那時還有個著名的文學家叫陸機,據説他本來也想寫《三都賦》。聽説左思已經在寫時,他還曾嘲笑左思:“真是什麼人都想寫《三都賦》啊,我倒要看看他能寫成什麼樣!要是寫不好,我就用它來封酒罈子。”可是等讀完左思的《三都賦》後,陸機也從心裏歎服,覺得自己無論怎麼寫都不可能超過左思,就放棄了寫《三都賦》的念頭。左思也憑藉這篇《三都賦》一夜成名,從此再也沒人敢看不起他了。 [3] 

洛陽紙貴成語寓意

左思知錯就改,所以才有了日後的發奮努力;他在寫文章時又堅持不懈,所以才有了為人廣泛傳抄的《三都賦》的誕生。能成才的人並不一定都是天才,能及時發現自身不足,並及時改正的人,只要不懈努力,只要不輕言放棄,也一樣能有所成就。 [4] 

洛陽紙貴成語用法

洛陽紙貴成文用法

“洛陽紙貴”形容作品為世人所重視,風行一時,流傳甚廣;在句子中可充當賓語、定語、補語;多含褒義。在現代看來,一個人花費了時間與精力,終於寫好了一篇文章或者出了一部書,並且這篇文章或者書稿受到大多數人的歡迎,就可以用“洛陽紙貴”這個成語來形容他。 [2] 

洛陽紙貴運用示例

清·曾樸孽海花》:“上海雖繁華世界,究竟五方雜處,所住的無非江湖名士,即如寫字的莫友芝,畫畫的湯壎伯,非不洛陽紙貴,名震一時,總嫌帶着江湖氣。” [2] 
清·袁枚隨園詩話》:“滿洲詩人法時帆學士與書雲:‘自惠《小倉山房集》,一時都中同人借閲無虛日,現在已鈔副本。洛陽紙貴,索詩稿者坌集,幾不可當。’” [2]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七回:“人説‘洛陽紙貴’,誰知今日鬧到‘長安扇貴’。此時畫的手也酸了,眼也花了。” [1] 
柯巖奇異的書簡‧我們這支隊伍》:“自古以來,詩人唱和,贈友明志,嘗有洛陽紙貴之説。” [5] 

洛陽紙貴成語辨析

“洛陽紙貴”“有口皆碑”“交口稱譽”“有目共賞”等詞語都有受到很多人稱讚的意思。不過,“洛陽紙貴”強調的是文章寫得好;“有口皆碑”強調的是某些人做了好事,被人們廣為傳誦;“交口稱譽”強調的是某人所做的事情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與吹捧;“有目共賞”強調的是精彩的畫面。 [2] 
參考資料
  • 1.    洛陽紙貴  .漢典[引用日期2020-05-16]
  • 2.    王俊編著.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勤奮篇 1[M].北京:開明出版社,2015.07:89-91
  • 3.    《國學典藏》叢書編委會編著.文字上的中國 成語[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8.01:150
  • 4.    湯木編著.成語故事[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5.03:132
  • 5.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5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