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世英

(百歲哲人、當代著名哲學家)

鎖定
張世英(1921年5月-2020年9月10日),湖北省武漢市人,當代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美學家、哲學教育家、北京大學哲學系著名教授、第24屆世界哲學大會學術委員會榮譽委員、北京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榮譽院長、《黑格爾著作集》中文版主編、中西哲學與文化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美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哲學教育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創造性提出“萬有相通”的哲學體系和“美在自由”的人生境界説 [1-2]  [68] 
1946年畢業於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1946年至1952年在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任教,1952年到北京大學任教。 [3-4] 
2020年9月10日10時49分,張世英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 [2] 
中文名
張世英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湖北武漢
出生日期
1921年5月
逝世日期
2020年9月10日
職    業
哲學家
性    別

張世英人物生平

1921年5月生於湖北武漢 [68-69] 
1946年畢業於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
1946-1952年在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任教。
1952年起,歷任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研究所講師、副教授、教授,外國哲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其中1959-1966年擔任《光明日報》哲學副刊主編。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美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兼任《黑格爾全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主編,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顧問,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名譽顧問,美國傳記中心名譽顧問,南京大學河南大學河北大學湖北大學兼職教授 [5] 
曾任中西哲學與文化研究會會長、全國西方哲學學科重點第一學術帶頭人、《德國哲學》叢刊主編(1986-2001)。 [6] 
張世英美學哲學學術獎勵基金
張世英美學哲學學術獎勵基金(3張)
2012年,張世英被授予“北京大學哲學教育終身成就獎”,2017年北京大學設立“張世英美學哲學學術獎勵基金”,並於同年12月26日舉行頒獎儀式。 [7-9] 
2020年6月20日至21日,“張世英與當代中國比較哲學研討會”舉行。會議開幕式上,張世英先生通過短視頻寄語本次會議“和而不同,萬有相通”。 [10-12] 
2020年9月10日10時49分,張世英在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逝世,享年100歲 [2] 

張世英人物作品

張世英先生 張世英先生
主要著作有《張世英文集(十卷)》 [13]  《不同而相通》 [14]  《哲學導論》 [15] 覺醒的歷程:中華精神現象學大綱 [16]  《美在自由》 [17]  《天人之際》 [18] 中西文化與自我 [19] 境界與文化 [20]  《張世英講演錄》 [21] 我的思想家園 [22]  《歸途:我的哲學生涯》 [23] 新哲學講演錄 [24] 北窗囈語 [25] 進入澄明之境 [26] 張世英回憶錄 [27]  《張世英學術文化隨筆》 [28]  《九十思問》 [29]  《羈鳥戀舊林——張世英自選集》 [30]  《自我實現的歷程:解讀黑格爾〈精神現象學〉》 [31] 論黑格爾的精神哲學 [32] 論黑格爾的邏輯學 [33]  《黑格爾〈小邏輯〉譯註》 [34]  《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 [35] 黑格爾辭典》(主編) [36]  、《歐洲哲學史稿》(合著)等。 [37] 

張世英學術成就

張先生最重要的學術貢獻是創立“萬有相通”的哲學體系。隨着《天人之際——中西哲學的困惑與選擇》 [38]  《進入澄明之境——哲學的新方向》 [39]  的問世,一個涵蓋本體論認識論、美學、倫理學和歷史哲學的“新哲學”體系初步形成。 [40]  後來出版的《哲學導論》 [41]  ,正式宣告了一個具有鮮明時代特色和個性的哲學體系的誕生:萬有相通的哲學。 [42]  其核心思想是:萬物不同而又相通。“萬有相通的哲學”既繼承了中國古代哲學中“萬物一體”的思想傳統,又融合了西方哲學特別是近代西方哲學中“主客二分”的思想傳統。 [42] 
在張先生看來,中國古代的“萬物一體”或“天人合一”説,缺乏近代西方哲學“主客二分”的階段,直接的後果是:人的主體性受到壓制,科學不興。西方近代主體性哲學促成了科學與民主,但主體性的過度膨脹又造成了人與自然乃至人與人的緊張關係。 [43]  “萬有相通”的哲學旨在避免各自的片面性,把西方的“主體性哲學”融入到中國的“萬物一體”思想傳統之中。在張先生看來,對於當下的中國來説,當務之急是補上西方哲學“主體性”這一課。中華文化未來要崛起於世界,有待於“個體性自我”的進一步解放。 [44] 中西文化與自我 [45]  和《覺醒的歷程:中華精神現象學大綱》 [46]  在這方面有振聾發聵之效。尤為難能可貴的是,張先生還在“萬有相通”的哲學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美在自由”的人生境界説。可以説,“萬有相通”的哲學是中國當代最具原創性的哲學體系之一。 [44] 
張世英的“人生四境界”説,是其“萬有相通”的哲學在現實實踐層面的具體落實和體現,是其運用自己的哲學思想探索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會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國人理想人格建構、中華文化繁榮發展路徑的理論結晶。這一學説,對於我們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都能提供深刻啓迪。 [47] 
張世英是“人生四境界”説和“萬有相通”哲學的倡導者,也是“人生四境界”説和“萬有相通”哲學的身體力行者。他説:“我以為哲學是關於人的學問,本不應自外於實際生活,哲學家也應按自己的哲學信念生活,否則,哲學便會失去自己的光輝和生命力。”他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他的身上,理論品格與精神品格、治學與為人高度統一。在多年的耳濡目染中,深深感受到他求真務實、一絲不苟的治學精神和愛無差等、民胞物與、一視同仁的人格風範。他家的客廳中掛着他自撰和書寫的條幅:“心遊天地外,意在有無間”。這樣一種“萬有相通”“天人合一”的審美境界,是他的精神品格和人生境界的生動體現。這種知行合一的人格風範,深深感染和影響了每一位和他有過交集的人。 [48] 

張世英哲學教育

張先生是一位享譽學界的哲學教育家。作為“老師”的張先生始終兢兢業業,誨人不倦,贏得了一代代學子的廣泛讚譽,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卓有成就的哲學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以80歲高齡為本科生開設《哲學導論》課,同名著作更是成為了很多大學哲學系的指定教材或參考書,榮獲思勉原創獎。張先生的講學足跡遍佈大江南北,他的學生更是遍及海內外。 [44]  鑑於為我國哲學(美學)研究和教學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張先生於2013年獲授“北京大學哲學教育終身成就獎”。 [44]  2017年,北京大學設立“張世英美學哲學學術獎勵基金”,並於同年12月26日舉行頒獎儀式。 [43] 
2017年頒發的首屆張世英美學哲學學術獎頒給了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哲學家陳來和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美學家朱良志兩位知名學者。張世英先生在頒獎致辭中表示,將哲學、美學與基金、金融聯結在一起,是將最高遠和最底層的需求相結合的創舉,對於體會人生的意義很有啓發。他説,今天,我們既要有發展經濟的現實追求,又要有“仰望星空”的精神追求,將這樣的理念傳播於社會,是這個獎項設立的意義所在。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郝平指出,希望以首次頒獎為契機,發揮基金和獎項的引領作用,促進北大乃至全國的美學哲學教育和研究的發展。北京大學基金會秘書長李宇寧表示,兩位獲獎教授實至名歸,他們思想深邃、德藝雙馨,在全國學術界都享有很高的聲譽,是各自領域的學界領軍人物。
第二屆張世英美學哲學學術獎勵基金於2019年5月19日在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頒發 [49]  ,來自五所大學的五位學者獲得這一殊榮。獲得本次美學哲學學術成就獎的兩位學者是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楊國榮和南京大學教授周憲。首次頒發的青年學者獎得主是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顧春芳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徐英瑾和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張卜天。張世英美學哲學學術獎勵基金評委會主任葉朗教授説,獲學術成就獎的楊國榮、周憲兩位教授,思想深邃,著作等身,在學術界享有很高聲譽,是各自領域的領軍人物;三位年輕獲獎人,也是青年科研拔尖人才。他們獲得這個獎勵實至名歸,也彰顯了張世英美學哲學獎的專業性、包容性開放性 [50] 
據瞭解,“張世英美學哲學學術獎勵基金”由中國泛海公益基金會於2016年9月捐贈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設立,是我國哲學、美學領域首次設立的專項學術獎勵基金,面向全球以華語著述的學者。基金共設兩個獎項,一是“美學哲學學術成就獎”,每年獎勵兩位分別從事美學(包括藝術學)研究和哲學研究的學者,每人獎勵人民幣50萬元。二是“美學哲學青年學者獎”,每年獎勵三位從事美學哲學研究的學者。兩年來,這一獎項在學界和社會上的影響力日益提升,為推動新時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學術研究起到積極助益 [51] 

張世英西南聯大

《張世英回憶錄》 [52]  中有許多關於1941年秋到1946年在西南聯大師從名家的生動回憶。西南聯大就是萬神廟,哲學系各有風格:馮友蘭,博古通今,意在天下;賀麟,出中入西,儒家本色;湯用彤,雍容大度,成竹在胸;金嶽霖,遊刃數理,逍遙方外。能上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 [53]  ,跟賀麟修學黑格爾,和金嶽霖研習分析哲學,聆聽湯用彤魏晉玄學道家哲學,很精彩也很過癮!
張世英回憶到,我很早就在想遙遠的事情,它們常常不切實際,“我要改變世界”的想法一直盤亙在腦海。進西南聯大,選了經濟系,是因為不滿意國民黨,才改變學理科的志願,以為經濟學是經世濟民之道。可上了一學期,都是具體的算賬和生意經,和我的預期相距甚遠。於是,我轉到了社會學系,老師佈置去妓院調查,又讓我很失望。 [54] 
那年選修了賀麟先生的公共課《哲學概論》,我被吸引了,尤其是他講述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暗合了我的理想。所以,第二學年,我就轉到了哲學系,思辨玄想,這正是我所喜歡的專業,我選對了,再也沒有後悔過。 [55] 
我的高中同學、也是經濟系同學問我學些什麼?我説:“桌子被感知時才是桌子。”他吃驚地説:“怪不得哲學系出瘋子,你要小心啊!”
張世英談到,當年西南聯大的學生健在的並不多了。我知道的有物理學系楊振寧、外文系許淵衝。當時,我們住在同一排寢室。楊振寧小我一歲,因為我們文理科很少交流,寢室、圖書館都很簡陋,我一般都去雲林街上泡茶館讀原著,當時並不認識。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是西南聯大數學系的系主任,當時學生對他頗有微詞,可是楊振寧的數學天賦是聞名於西南聯大的。有時他走過,大家都會在背後用羨慕和好奇的口吻議論,“這就是楊武之生下的天才”。
2016年,在一個美學座談會上,我碰到了楊振寧,還坐在一起,我對他説:“我很早就認識你,你是個天才。”我發言完就走了,會後有人轉述,楊振寧評價我:這是個搞哲學的專家。 [56] 

張世英學術追求

張世英先生的人生和學術體現了一種高遠的精神追求。
張先生是西南聯大的學生。張先生説過,他在西南聯大,開始在經濟系,後轉入社會系,因為聽了賀麟先生的哲學概論,感到比起經濟學、社會學,哲學最能觸及人的靈魂,同時,他還發現,哲學才最適合他從小就愛沉思默想的性格,因此他就轉入哲學系,從此走上一生研究哲學的道路。張先生説,他的學問是他內心的一種表現,“自己心裏好像有泉水要湧出來”。張先生的話,使我想起熊十力先生和牟宗三先生對做學問的論述。
熊十力先生説過:“為人不易,為學實難。”就是説,做人不容易,做學問也不容易。熊先生的學生牟宗三先生有一個演講,對熊先生這兩句話做了解釋和發揮。牟先生説,對一個人來説,並不是什麼學問你都可以做的,這個學問必須進到你的生命的核心裏面去,不是自己的生命所在的地方,就沒有真學問出現。牟宗三先生這番話使我想起我們北大的很多前輩學者,他們到了晚年,八十多、九十多的高齡,他們的生命力、創造力依舊十分旺盛。
張世英先生繼承了北大這些前輩學者的傳統。張先生最初是研究德國古典哲學,康德、黑格爾的哲學,有許多這方面的著作。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張先生逐漸轉向現當代西方哲學和中國古代哲學研究,在中西會通的基礎上,又對哲學基本理論進行研究,出版了《天人之際 [57] 進入澄明之境 [58]  《哲學導論》 [59] 境界與文化 [60] 美在自由 [61] 覺醒的歷程 [62]  《不同而相通》 [63]  等著作。在這些著作中,張先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創性的思想,特別是在哲學基本理論和美學基本理論的核心區域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新的想法。在哲學基本理論和美學基本理論的核心區域提出新的概念和新的想法,這是最寶貴的,也是最困難的。
張先生這些原創性觀點是在會通中西哲學的基礎上提出來的,這就是馮友蘭先生説的“接着講”。馮先生説,哲學史家是“照着講”,哲學家是“接着講”。自然科學、技術科學不一定“接着講”,人文學科一定要“接着講”。“接着講”不是“照着講”。“接着講”是發展,是揚棄,是飛躍。對人文學科來説,“接着講”才可能有原創性。當然,“接着講”,還要思想解放,要敢於突破舊説,才能有原創性。思想解放我們天天説,但真正思想解放,敢於突破舊説,並不容易,這需要理論勇氣。張先生的著作的原創性,是融會西方哲學的成果,同時表現出極其可貴的理論勇氣。
張先生説,他雖然身體疲憊,但他胸中仍然波濤洶湧,萬馬奔騰。張先生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依然十分旺盛。同馮友蘭先生、朱光潛先生一樣,張先生也是“欲罷不能”。這説明做學問是張先生的生命所在,張先生的學問已經進入他生命的核心裏面。
葉朗先生説,北京大學有許多大家熟悉的大學者,張世英先生是其中的一位。我個人深受張先生的思想和著作的啓發。啓發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三點,一是張先生對超越主客二分的“萬物一體”的哲學闡述,這對於我們突破美學研究的舊的思維模式,對審美活動(美和美感)獲得一個新的理解有重大的啓發。二是對人生境界的論述。人生境界的學説是馮友蘭先生哲學思想的一個核心內容。馮先生説,中國傳統哲學中最有價值的內容就是人生境界的學説。張先生從馮友蘭的哲學思想接着講,把哲學定性為提高人生境界的學問。我非常贊同馮先生、張先生的説法。我研究的是美學,我認為審美活動可以從多方面提高人的文化素質和文化品格,但審美活動對人生的意義最終歸結起來是提高人的人生境界。我的《美在意象》一書的最後一章就是講人生境界。這是受馮先生、張先生的啓發。三是美感的神聖性的思想。張世英先生在《境界與文化》一書中提出了“美感的神聖性”這個美學觀點,我認為這個觀點集中體現了張先生本人的人生追求。張先生指出,討論“美感的神聖性”的意義,就在於賦予人世以神聖性。基督教的美指向上帝,我們的美指向人生。美除了應講究感性形象和形式之外,還具有更深層的內藴。這內藴的根本是在天人合一、萬物一體的境界中,感受人生的最高的意義,從而有一種高遠的精神追求。 [64]  美感神聖性的思想,指向人生的根本意義問題,向人們揭示了心靈世界不斷提升的道路。一個有着高遠的精神追求的人,必然相信世界上有一種神聖的價值存在。他們追求人生的這種神聖價值並且在自己的靈魂深處分享這種神聖性。正是這種信念和追求,使他們生髮出無限的生命力和創造力,生髮出對宇宙人生無限的愛。 [65] 
我們從張先生的人生和著作中處處可以看到這種對高遠的精神境界的追求。張先生的書是他的最深心靈的呈現。我們讀張先生的書,不單純是讀到文字,而且是讀到張先生的人格性情,心靈節奏,生命情調。張先生的書有一種從他心靈深處發出的光芒。這是一種精神的光芒,一種對高遠的精神境界的追求,這種精神追求,給人生注入了一種嚴肅性和神聖性。 [64] 

張世英學術主張

張世英先生談到一流大學的氣象,主要是兩點,一是要有大師,二是要有學派。
張世英先生曾經説,當年在西南聯大的時候,湯用彤先生、馮友蘭先生、金嶽霖先生、賀麟先生四個人在台上一站,氣象就不一樣了。這個氣象,就這幾位先生來説,是大師的氣象,就西南聯大這所大學來説,是一流大學的氣象。
張先生在他的著作中經常説到北大的“大家氣象”。
張先生提到,湯用彤先生常説:“笛卡兒明主—客,乃科學之道,但做人做學問,還需要進而達到物我兩忘之境,才有大家氣象。”張先生説,湯先生不僅做學問有“大家氣象”,其為人雍容大度,笑顏常開,也有“大家氣象”。張先生又説,北大從蔡元培胡適、馬寅初到湯用彤,都有“大家氣象”,作為一校之長,確能代表北京大學的學風和文風,北大因他們的名字而生輝,我們仍然應該繼承和發揚這種“大家氣象”。
張先生的話啓示我們,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流的學者,要有真正的大師。當年的蔡元培先生、湯用彤先生、馮友蘭先生正是這樣的大師,我想,張世英先生也是這樣的大師。
張先生認為,一流大學還要有學派。張先生説,一流大學的“大家氣象”,還體現在包容不同學術觀點和學派。張先生説:“北大現在最缺乏的是學派的建立。如果北大不僅名家輩出,而且學派林立,那才真具有‘大校風采’和‘大家氣象’哩!”
任何一場大大小小的學術爭論,都會有不同的觀點,或者説,都會分成若干派。但這還不是學派。學派也不是簡單的標新立異。一個學科中學派的形成,有幾個基本的標誌:一要有自己的理論觀點和理論體系;二要形成獨特的治學風格;三要有創造性的學術成果;四要有一支優秀的學術隊伍。一個在歷史上發生過積極影響的有生命力的學派,總是在不同程度上從某個側面反映了時代精神民族精神
中外學術史告訴我們,學派的出現,顯示出理論的原創性;學派的出現,有助於形成真正的百家爭鳴;學派的出現,有助於推進學術的大發展和大繁榮。
21世紀是中華文化實現偉大復興的時代。中華文化的復興,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批大學者,大思想家大科學家、大藝術家,要有體現學術原創性的學派,要有一批反映時代精神的學術經典、藝術經典、文化經典。19世紀的俄國文化界正因為有一大批大學者、大思想家、大藝術家,所以至今令我們嚮往。21世紀的中國,也必定會湧現一大批大學者、大思想家、大藝術家,成為一個羣星燦爛的時代。從這個意義上説,《張世英文集》的出版,特別值得我們學術界、教育界、文化界重視,特別值得慶賀。 [66] 

張世英學術講座

張世英專題講座

《我和我們——關於自我和個性的一點哲學思考》、《西方現代繪畫的哲學思考》

張世英黑格爾哲學

張先生系統研究黑格爾哲學體系的幾乎所有部分。他認為,黑格爾的全部哲學體系的最高峯是他的精神哲學,黑格爾哲學是關於人的哲學,精神哲學部分應比他的邏輯學部分受到更大的重視。黑格爾哲學作為傳統形而上學的頂峯,又藴涵和預示了傳統形而上學的顛覆和現當代西方哲學的一些思想。他的《論黑格爾的邏輯學》和《論黑格爾的精神哲學》都是中國較早系統論述黑格爾哲學體系中這兩個部分的專著。

張世英融通與批判

自80年代始,張世英先生有感於國內學術界對“主體性”討論時概念不清,對西方現當代哲學進行了深入探討,根據對西方哲學的整體理解,張世英先生認同西方哲學大體經歷三次革命的觀點。第一次是蘇格拉底柏拉圖的轉向,即從具體事物中尋找事物之根源轉向到在人的“心靈世界”即“理念”中尋找根源,從而開啓了西方傳統形而上學的先河。第二次是笛卡兒所開創的以“主客二分”和“心物二元”為基礎的主體性哲學。而第三次即胡塞兒所代表的西方現代和後現代哲學,其特徵是主客融合或超越主客關係。而對於中國哲學,張先生認為“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是中國哲學的主導思想。在《天人之際——中西哲學的困惑與選擇》中,張先生認為中國哲學缺乏主客二分的思想和主體性原則,基本上是以前主體性或前主客二分的天人合一為原則的哲學。而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批思想家們主張向西方學習,直至近年來中國哲學界對主體性問題的探討都可以看作是對西方近代哲學中主體性原則的探求。

張世英整體性哲學

在《進入澄明之境》一書中,張先生認為,現代西方哲學已擯棄了傳統形而上學對現實世界的漠視,從抽象虛幻的概念世界重新轉向可以觸摸的人的生活世界。但這種轉向並不是主張停留於當前在場的東西中,而是要求超越當前,只不過不是超越到抽象的永恆的世界當中,而是其背後的未出場的東西,而這種不在場亦是真實的。此時哲學的最高任務不是達到同一性或相同性,而是把在場和不在場,顯現和隱蔽的東西結合在一起。這種融合的整體亦即達到了天地萬物之相通相融。此時的天地萬物回覆到了無盡整體之本然,從無限的整體的視角看待有限的存在者(包括自我),而不執著於當前的有限之物,達到一種融當前的東西與無盡的未出場的東西為一體的境界。張世英先生在他的《哲學導論》中更加系統化和理論化地對整體性哲學進行詳細地構架。通過兩種在世結構,人—世界和主體—客體,來揭示哲學史上的本體論的建構特點,並通過這種在世結構的分析,對精神發展的階段 、真理觀作一種結構性的分析。通過這種分析,張先生認為此時的“萬物一體”是真 、善 、美的統一體。在萬物一體的普遍聯繫中才能把握真,而只有超越主客關係才能達到物我兩忘的美,而萬物一體的審美意識使人有“民胞物與”的責任感和同類感即是善。而這種意在突破傳統 、超越現實 、展望未來的整體性哲學被張先生作為“希望的哲學”。

張世英人物紀念

2023年5月20日,武漢市東西湖區張世英書院正式揭牌。 [67] 

張世英人物評價

改革開放之後,張先生的身影頻繁出現在國際哲學舞台,應邀參加了眾多重要國際學術會議,也曾邀請多位國外著名哲學家來華交流。張先生的學術成就,得到了國外同行的廣泛關注和認可。當代法國著名哲學家巴迪歐將張先生關於黑格爾的著作介紹到了法國;德國著名哲學家哈貝馬斯、馬爾夸特、瑞士著名哲學家格洛伊等人均與張先生有深入的學術交流,並對張先生做出過很高的評價。 [44] 
第14屆德國哲學大會主席馬爾夸特教授稱他為“中國著名的黑格爾專家”。
格洛伊教授在德國權威雜誌《哲學研究雜誌》撰文稱:張世英教授“在西方廣為人知。在中國,他是享有盛名的哲學家”。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彼得·巴騰教授在《東西方哲學》雜誌撰文稱:“中國人對辯證邏輯的探討清楚地表明,就方法而言,我們起碼必須認真學習張世英對黑格爾的解讀,讓他帶領我們領會(他所理解的)黑格爾。做出這些努力之前,我們幾乎沒有權利評判中國人對(西方)哲學的研究所達到的水平。” [3] 
2018年8月,第24屆世界哲學大會在中國舉行,德高望重的張先生獲聘大會學術委員會榮譽委員,並受邀在大會上做了題為“做一個詩意的自由人”的主旨演講,引起了強烈反響。 [40] 
在張世英先生的心中,既有對中華民族前途和命運的高度關注,也有對人類前途和命運的深切牽掛。作為學貫中西的大家,他既善於站在世界文明的高度看中國,又能夠立足中國傳統文化看世界。他的“萬有相通”的哲學觀,為面臨嚴重危機的全球化潮流提供了一種應對的形而上學基礎,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立提供了一個獨特的理論基礎。張世英的哲學思想不僅屬於中國,而且屬於世界!

張世英人物逝世

2020年9月10日10時49分,張世英在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逝世,享年100歲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