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

鎖定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是清華大學下設的二級學院,成立於2012年10月20日。
學院包括中文系、歷史系、哲學系、外文系以及國學研究院、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等多個系所中心。
中文名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
創辦時間
2012年10月20日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博士點
6
國家重點學科
1
博士後流動站
4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沿革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前身史略

  • 史略序言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留美預備學校,創建於1911年,是用美國退還的“庚子賠款”餘額建立起來的。
1923年起籌辦大學部
1925年建立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有王國維梁啓超陳寅恪趙元任,講師李濟等,主任為吳宓。在開學日吳宓闡述國學院宗旨,説:“惟茲國學者,乃指中國學術文化之全體而言,而研究之道,尤注重正確精密之方法(即時人所謂科學方法),並取材於歐美學者研究東方語言及中國文化之成績,此又本校研究院之異於國內之研究國學者。”王國維所開《古史新證》、梁啓超歷史研究法》、陳寅恪《西人之東方學之目錄學》和趙元任的《現代語言學》、《方言學》等課程均顯示出借鑑西方現代科學方法重新闡釋中國傳統文化的鮮明特色。當時曾在國學院就讀的有王力吳其昌劉盼遂姜亮夫等,清華國學院於1928年終結,時間很短,但為現代中國培養了一批善於用新思想治理國學的優秀人才,在中國學術史和教育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1]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
  • 學院初設
1925年,清華的大學部開始招收新生。
1926年,分設國文、西洋文學、歷史、哲學、經濟學、政治學、教育心理學和社會學系等系。
1928年,組成文學院。
1、教學方針
在教學方針上,與當時其他大學不同之點即多數系強調“中西兼重”原則,希望培養博通中外文史知識的通才。如中文系比較“注重新舊文學貫通與中外文學的結合”;外文系提出要培養“匯通東西之精神思想”的“ 博雅之士”;歷史系則提出“中外歷史兼重”;哲學系強調東西方哲學的相互闡釋;社會學系也主張學生應有廣博的基礎知識。為此,各系都十分重視中國國外語文的教學,例如中文系必修的外文課程約佔全部必修課總額的五分之一(聯大以後有所削弱)。而學習外國語言及文化之目的則在於學習“西洋的方法”來“整理國故”,或創立新學派。與這種教學方針相適應,教師的學術研究也表現出現代釋古學的種種特色:如中文系主任朱自清強調兼取“京派與海派之長”追求宏觀上的開闊與微觀上的謹嚴,代表作是《詩言志辨》。聞一多以立論上的大膽與考證上的綿密見長,對上古神話研究及詩經、楚辭的研究既富於歷史感又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其它如楊樹達的漢字研究,俞平伯紅樓夢研究許維遹的管子、尚書研究和浦江清餘冠英的研究都顯示出開闊與謹嚴相結合的特色。外文系的突出實績是開拓了比較文學的教學與研究的先河。吳宓的《中西詩之比較》、瑞恰慈的《文學批評》、《比較文學》課程都對中國比較文學研究具有里程碑意義,特別是吳宓的《文學與人生》,在中西文化的“相互闡釋”方面有突破性貢獻。該系所培養的學生如吳達元趙蘿蕤季羨林李賦寧等均為比較文學界之中堅,特別是錢鍾書,以其《談藝錄》和《管錐編》將現代釋古學提到了新的高度。哲學系強調橫切面的哲學問題的研究,強調論證、邏輯和概念分析,這些都是中國傳統所缺的,其中金嶽霖的《邏輯》、《論道》和馮友蘭的《貞元六書》、《中國哲學史》影響較大;歷史學系在繼承國學院傳統倡導“新史學”的目標下,陳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編》和《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張蔭麟的上古史研究、雷海宗的通史研究、吳晗的明史研究都在學術界具有較大影響。
2、愛國運動
早在五四運動時,聞一多曾貼出岳飛的《滿江紅》,以號召清華學子外抗強權,內除國賊;1926年“三·一八”抗議日本侵略者炮轟大沽口事件中英勇犧牲的韋傑三烈士系中文系學生;震撼全國的“一二·九”運動中的領導人與骨幹蔣南翔、姚依林等均系文學院學生。在西南聯大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學生運動中,清華文科師生都為爭取民族獨立和和平民主發揮了先鋒作用與橋樑作用,有些同志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 [1]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薪火相傳

1952年至1978年,伴隨國家院系調整,清華大學成為一所多科性工科大學,文科各系分別併入其他院校及學術研究機構。
1978年以後,清華大學先後恢復和建立了外語系、社會科學系、中國語言文學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育研究所、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室和藝術教育中心
1993年12月,在上述機構的基礎上組建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13]  經過復建以來的建設和發展,學院涵蓋文學、歷史學、哲學、法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等全部文科學科門類
經清華大學2011-2012學年度第28次校務會議討論通過,決定在原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的基礎上,分別成立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和清華大學人文學院。 [11-12]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辦學條件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院系專業

據2020年8月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官網顯示,學院下設5個教學系,開設4個本科專業。 [2]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院系專業一覽表
系(分類
專業
漢語言文學、歷史學、哲學三個專業方向
漢語言文學
英語專業
日語專業
世界文學與文化
清華大學歷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
-
-
-
參考資料 [3]  [4]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學科建設

據2020年8月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6個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的學科;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國家重點學科,3個北京重點學科 [2]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哲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外國語言文學
國家重點學科:專門史 [2] 
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的學科
門類
學科代碼及名稱
文學
漢語國際教育
參考資料: [3] 
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
門類
學科代碼及名稱
哲學
哲學
文學
中國語言文學
外國語言文學
歷史學
中國史
世界史藝術學
藝術學
藝術學理論
參考資料: [3]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據2020年8月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擁有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教育部文化素質教育創新實驗區1個; [5]  2個教學實驗室;有國家級精品課5門,北京市級精品課6門,清華大學精品課10門。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清華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教育部文化素質教育創新實驗區:清華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教學實驗室:外語教學實驗室、文科信息中心實驗室 [6] 
國家級精品課
課程名稱
課程負責人
大學英語綜合課程
羅立勝
文物精品與文化中國
彭林
中國古代禮儀文明
彭林
英語寫作(1-4級水平)
楊永林
中西文化關係史
張國剛
參考資料: [7] 
北京市級精品課
課程名稱
課程負責人
大學英語綜合課程
羅立勝
英語寫作(1-4級水平)
楊永林
文物精品與文化中國
彭林
中國古代禮儀文化
彭林
中西文化關係史
張國剛
中國古典詩歌研究與賞析
孫明君
參考資料: [7] 
清華大學精品課程
課程名稱
課程負責人
文物精品與文化中國
彭林
中國古代禮儀文化
彭林
中西文化關係史
張國剛
中國古典詩歌研究與賞析
孫明君
英漢互譯實踐與技巧
許建平
儒家經典導讀
方朝暉
大學英語綜合課程
羅立勝
英語寫作(1-4級水平)
楊永林
基礎綜合日語
郭翠英
民國史
戚學民
參考資料: [7] 
  • 教學成果
2016年,清華大學人文學院3項本科教學項目獲2016年清華大學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8] 
2016年清華大學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成果名稱
主要完成人
“西方哲學精神探源”課程體系建設與混合式教學項目
王曉朝、張丹、謝伊霖、申祖勝
哲學系本科綜合論文訓練模式創新項目
聖凱、陳 浩、朱東華、夏 瑩、高海波
信息化時代大學生素質培養目標中的藝術經典教學模式創新項目
肖鷹、孫晶、喬微微、劉揚
參考資料: [8]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師資力量

據2020年8月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教工180餘人,其中教授81人、副教授72人、講師18人。 [2] 
師資名單
系別
職稱
名單
中國語言文學系
教授
李守奎
陳國平
黃德寬
江銘虎
曠新年
劉石
劉穎
劉勇
羅鋼
馬銀琴
沈衞榮
孫明君
汪暉
王中忱
謝思煒
解志熙
張玲霞
張海明
張赬
汪民安
副教授
王小寧
李飛躍
吳娟
鄧盾
賈立元
邱冰
袁先欣
-
-
-
講師
曹自學
高瑾
-
-
-
-
-
-
-
-
外國語言文學系
教授
顏海平
曹莉
陳永國
崔剛
范文芳
封宗信
何宏華
雋雪豔
呂中舌
生安鋒
王成
王敬慧
王婉瑩
吳霞
楊小璐
尹莉
餘石屹
張文霞
-
-
副教授
陳朝輝
鄧深
董潔
高陽
郭茜
李明明
劉昊
劉梅華
宋麗麗
孫彬
孫賽茵
孫霞
覃學嵐
王麗平
張葉鴻
趙蓉
趙元
鄭文博
周鵬
-
助理教授
陳湘靜
胡笑適
劉明明
張亦凝
-
-
-
-
-
-
歷史系
教授
侯旭東
方朝暉
廖名春
劉北成
劉國忠
劉曉峯
梅雪芹
彭剛
彭林
倪玉平
戚學民
仲偉民
王奇
王曉毅
張國剛
張緒山
張勇
趙平安
陳小津
-
副教授
程鋼
方誠峯
顧濤
李春平
黃振萍
張弢
曹寅
孫正軍
-
-
講師
何冰
李欣然
-
-
-
-
-
-
-
-
哲學系
教授
宋繼傑
貝淡寧
陳壁生
陳來
丁四新
韓立新
黃裕生
盧風
劉東
劉奮榮
聖凱
唐浩
唐少傑
唐文明
田薇
萬俊人
王路
肖鷹
夏瑩
朱東華
副教授
陳浩
範大邯
高海波
蔣運鵬
孫晶
俞珺華
趙金剛
-
-
-
講師
袁艾
-
-
-
-
-
-
-
-
-
科學史系
教授
劉兵
劉鈍
王巍
吳國盛
吳彤
楊艦
張卜天
-
-
-
副教授
鮑鷗
蔣勁松
雷毅
劉勝利
王程韡
-
-
-
-
-
講師
胡翌霖
鄭方磊
陸伊驪
蔣澈
王哲然
-
-
-
-
-
文化素質基地
教授
-
-
-
-
-
-
-
-
-
-
副教授
蔡文鵬
-
-
-
-
-
-
-
-
-
講師
-
-
-
-
-
-
-
-
-
-
寫作與溝通中心
教授
-
-
-
-
-
-
-
-
-
-
副教授
-
-
-
-
-
-
-
-
-
-
講師
李成晴
王緬
張芬
-
-
-
-
-
-
-
參考資料: [9]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學術研究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科研機構

據2020年8月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1中心20餘個研究機構;其中“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 [2] 
“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 [10]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科研成果

據2020年8月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官網顯示,近年來學院共承擔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重大招標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在研項目200餘項,這些科研項目在國家經濟、社會、文化建設中發揮了作用;近五年來,學院教師共出版各類著作200多部,發表論文上千篇,科硏成果多次獲得教育部、北京市等各類獎項。 [2]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合作交流

據2020年8月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官網顯示,學院開展中國國內外學術合作和交流活動,與北美、歐洲、亞洲等許多國家和港澳台地區有廣泛的學術交流和項目合作,近年來組織舉辦國際學術會議100餘次;為適應社會需求,學院設有培訓部,進行學歷、非學歷等繼續教育培訓;每年學院受國家部委、地方政府及企事業單位委託,在校內外舉辦數十期研究生課程班、高級研討班、各類培訓班,受教育人數在1000人以上。 [2]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文化傳統

  • 精神文化
學術範式:“古今貫通、中西融會、文理滲透、綜合創新”
教學原則:“有所為,有所不為” [2]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現任領導

學院領導
職務
姓名
行政
院長
副院長
黨委
書記
副書記
曲莎莎
參考資料: [14-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