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希庭

鎖定
黃希庭(1937年— ),西南大學教授,心理學博士生導師。曾任西南大學心理學研究所所長、心理學系系主任,國家級重點學科基礎心理學專業和心理學一級學科學術帶頭人,校學術委員會和校學位委員會副主任,重慶市心理學會理事長,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兼心理學教學工作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屆心理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全國博士後管委會第六屆專家組成員教育學組召集人,全國心理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 截至2012年,出版教材、專著、譯著5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400餘篇(含合作、合譯),其中四本教材獲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二等獎,三項科學教研成果獲國家級和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一、二等獎,八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一、二等獎。 領銜建成了西南師範大學(現為西南大學,下同)的普通心理學碩士點(1986年)、普通心理學博士點(1993年)、心理學博士後流動站(1999年)、心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2003年)、國家重點學科西南師範大學基礎心理學(2002年)。 [1] 
中文名
黃希庭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浙江省台州市温嶺 [3] 
出生日期
1937年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職    業
教師
職    稱
教授

黃希庭人物經歷

曾任西南大學心理學研究所所長、心理學系系主任,國家級重點學科基礎心理學專業和心理學一級學科學術帶頭人,校學術委員會和校學位委員會副主任,重慶市心理學會理事長,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兼心理學教學工作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屆心理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全國博士後管委會第六屆專家組成員教育學組召集人,全國心理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 [4] 
2014年將其個人著述50餘冊贈送給西大文庫。 [3] 
2022年5月,黃希庭教授將本人及夫人孫承惠的一生積蓄300萬元捐贈給西南大學,成立“中國心理學創新基金”,用於獎勵在中國特色心理學理論創新、研究創新、應用創新、教學創新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心理學工作者。 [2] 
2022年6月1日,西南大學心理學部黃希庭老師向西大文庫捐贈了其最新學術專著《黃希庭心理學文集》共10冊。該文獻將收藏於中心圖書館十樓的西大文庫。 [4] 

黃希庭研究方向

時間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區心理學和心理學的中國化研究。 [4] 

黃希庭成果目錄

黃希庭、鄭湧心理學十五講(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9月版.
黃希庭:探究心理時間.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1月
黃希庭:探究人格奧秘.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1月
[美]戴維·邁爾斯著,黃希庭等譯:心理學(第9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
黃希庭、蘇彥捷主編:心理學與人生(第二版).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7月版
黃希庭、張志傑主編.心理學研究方法(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版
黃希庭等著.健全人格心理和諧.重慶:重慶出版社.2010年1月
黃希庭、鄭湧主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版
戴維·邁爾斯著,黃希庭等譯.心理學精要(第5版).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年8月版
Peiduo Liu, WenjingYang, XiangyongYuan, Cuihua Bi, AntaoChen,Xiting Huang. Individual alerting efficiency modulates time perceptio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5, 6
邱俊傑、畢翠華、袁祥勇、黃希庭(通訊作者):時間期待的認知與神經機制.心理科學進展,2015 (3):385-393.
彭文會、黃希庭(通訊作者):基於中庸-和諧的人際幸福感.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1(2):73-79
尹天子、黃希庭(通訊作者):可能自我的性質.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1(1):99-106
尹傑、黃希庭(通訊作者):時間性前瞻記憶的理論模型及神經機制.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1(1):107-117
嶽童、黃希庭(通訊作者):共情的神經網絡.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0(5):87-94
何嘉梅羅揚眉、黃希庭(通訊作者):過去時間貼現中的決策策略.心理科學,2014,37(5):1069-1072
黃希庭、鄭湧:心理學十五講(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9月版.
李繼波、黃希庭(通訊作者):時間定價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心理科學,2014,37(4):925-929
蘇丹、黃希庭(通訊作者):健康信念的研究取向與展望.人大複印資料·心理學.2014,50-57
蘇丹、黃希庭(通訊作者):健康信念的研究取向與展望.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0(4):84-90
程翠萍、黃希庭(通訊作者):勇氣:理論、測量及影響因素.心理科學進展,2014,22(7):1170-1177
江宜霖、高媛媛、胡媛豔、黃希庭(通訊作者):幸福感、自強與成就動機相關性.心理研究,2014,7(3):22-26
黃希庭.《生命敍事與心理傳記學》序一.鄭劍虹,李文玫,丁興祥.生命敍事與心理傳記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3, Vol.1
黃希庭、楊雨焯:過度自信研究的發展歷程.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3,23(2):83-90
黃希庭、李繼波、劉傑:城市幸福指數之思考.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8(5):83-91
黃希庭、尹天子:從自尊的文化差異説起.心理科學,2012,35(1):2-8
黃希庭、尹天子:從自尊的文化差異説起.人大複印資料,2012,(6):30-37
黃希庭、畢重增等:社科發展報告·心理學(國內).出版社·圖書館與閲讀,2011,10、11合刊,58
陳傳鋒、李梅、李湘蘭、胡珍玉、黃希庭:抑鬱患者對情緒刺激的注意偏向及其大腦功能磁共振成像證據.中華精神科雜誌,2011,44(4):217-222
羅揚眉、黃希庭(通訊作者):時間自我評價的性質.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7(6):1-6
劉霞、黃希庭(通訊作者)、畢翠華:青少年未來取向問卷的編制.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7(6):7-12
張永紅、黃希庭(通訊作者):企業中層管理者時間管理傾向的量表構建及其特點.心理科學,2011,34(5):1183-1188
楊周、Todd Jackson、陳紅、黃希庭、劉琨、李曉鵬:威脅性疼痛認知評價對接受應對策略效果的影響.中國疼痛醫學雜誌,2011,17(10):611-615
程蕾、陳煦海、黃希庭(通訊作者):左腦還是右腦?——自我覺知神經機制的述評.心理科學進展,2011,19(9):1319-1327
李婷燕、呂厚超(通訊作者)、黃希庭:A/B型性格對時距估計的影響.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7(5):44-48
尹天子、黃希庭(通訊作者):觸覺時序知覺的手臂交叉效應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7(5):38-43
陳有國、黃希庭(通訊作者)、尹天子、張鋒:時間知覺的理論模型與展望.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7(5):26-33
黃希庭:談科研、學習與修養——與研究生的隨談錄.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7(5):21-25
郭婧、呂厚超(通訊作者)、黃希庭、陳小靜:自我服務偏向研究現狀與展望.心理科學進展,2011,19(7):1054–1060
吳繼霞、郭小川、黃希庭(通訊作者)、李世娟:中學生親子關係問卷編制.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7(4):39-44
尹華站、李丹、黃希庭(通訊作者):工作記憶影響時距加工的初步研究.心理學探新,2011,31(4):308-313
袁宏、黃希庭(通訊作者):A/B型人格對時間性前瞻記憶的影響.心理科學,2011,34(4):770-774
楊帥、黃希庭、李瓊、蘇丹、崔愛善:心理健康服務需要:概念和評估方法.人大複印資料,2011,9:54-61
楊帥、黃希庭(通訊作者)、李瓊、蘇丹、崔愛善:心理健康服務需要:概念和評估方法.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7(3):17-23
黃希庭、鄭湧、羅鳴春、蘇丹、陳本友: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需要調查與評估.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7(3):1-5
黃希庭:為了人類的真善美.心理科學,2011,34(1):248
Zou, Zhiling, Zhang, John X, Huang, Xiting and Weng, Xuchu. Impaired directed forgetting in abstinent heroin addicts. Memory,2011, 19:1,36–44
黃希庭:人格研究中的一些辯證關係.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7(1):1-7
黃希庭主編。心理學基礎。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
吳小勇、黃希庭、畢重增、苟娜:身份及其相關研究進展。心理學人大複印資料,2008年第8期:3-9
凌輝、黃希庭(通訊作者):場依存-獨立性認知方式與兒童自立水平的關係。中國臨牀心理學雜誌,2008,16⑷:384-386
陳紅、馮文峯、黃希庭(通訊作者):大學生負面身體自我認知加工偏好。心理學報,2008,40⑺:809~818
張鋒、黃希庭(通訊作者)、郭秀豔重複啓動對時序知覺的影響。心理學報,2008,40⑺:766~773
鳳四海、張甜、黃希庭(通訊作者)、李丹、蘇丹:解釋水平和事件性質對活動設定時間距離的影響。心理科學,2008,31⑷:848-851
竇剛、畢重增、汪宏、黃希庭(通訊作者):自信社會認知的自我-同學目標比較分析。心理科學,2008,31⑷:800-804
呂厚超、黃希庭(通訊作者):過去情緒體驗對自尊影響的實驗研究。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4⑷:1-4
呂厚超、黃希庭(通訊作者):過去定向者認知加工特點的實驗研究。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4⑷:5-8
陳有國、彭春花、張志傑、黃希庭(通訊作者):自動與控制計時系統腦機制研究。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4⑷:9-14
陳本友、黃希庭(通訊作者):時間整合的研究述評。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4⑷:15-20
黃希庭、竇剛、鄭湧: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離散選擇模型分析。心理科學,2008,31⑶:675-680
石偉、黃希庭(通訊作者):心境影響自尊的記憶效應的研究。心理科學,2008,31⑶:536-539
吳小勇、黃希庭(通訊作者)、畢重增、苟娜:身份及其相關研究進展。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4⑶:8-13
畢重增、黃希庭(通訊作者)、竇剛:青年學生自信類型劃分初探。心理科學,2008,31⑵:431-433
凌輝、黃希庭(通訊作者)、竇剛、陳有國、王曉剛:中國大學生人格障礙的現狀調查。心理科學,2008,31⑵:

黃希庭2007年

趙彩花、黃希庭:《左傳》、《國語》的心理疾病與心理健康思想。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3⑷:19-25
鄭劍虹、黃希庭:當代大學生自強意識特點及影響因素研究。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3⑷:15-18
Xiting Huang、Hui Ling、Bingjun Yang & Gang Dou:Screening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by Personality Dlagnostic Questionnaire-4+.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2007,21⑷:449-455
劉邦惠、黃希庭:國外反社會人格研究述評。人大複印資料心理學,2007年第6期:71-77
張志傑、黃希庭:時距估計年齡差異的認知機制。心理科學,2007,30⑶:524-528
鄒枝玲、黃希庭:注意在短時距估計中的作用。心理科學,2007,30⑶:624-628
陳俠、黃希庭:中國大學生網絡成癮傾向問卷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學,2007,30⑶:672-676
夏凌翔、黃希庭、吳波:自主的結構與測量。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3⑶:10-15
凌輝、黃希庭(通訊作者)、張建人、楊炳鈞:高低自主水平兒童的自我圖式的實驗研究。中國臨牀心理學雜誌,2007,15⑵:157-160
楊紅升、黃希庭(通訊作者):中國人的羣體參照記憶效應。心理學報,2007,39⑵:235-241
劉電芝、黃希庭(通訊作者):小學四年級兒童簡算策略獲得的認知過程研究。心理科學,2007,30⑵:264-267
夏凌翔、黃希庭(通訊作者):自立、自主、獨立特徵的語義分析。心理科學,2007,30⑵:328-331
黃希庭:構建和諧社會 呼喚中國化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研究。心理科學進展,2007,15⑵:193-195
畢重增、黃希庭(通訊作者):中國文化中自信人格的內涵和功能。心理科學進展,2007,15⑵:224-229
鄭劍虹、黃希庭(通訊作者):論儒家的自強人格及其培養。心理科學進展,2007,15⑵:230-233
劉邦惠、黃希庭(通訊作者):國外反社會人格研究述評。心理科學進展,2007,15⑵:253-259
張志傑、尹華站、黃希庭:時間知覺和關聯負變化。心理科學進展,2007,15⑵:308-312
郭秀豔、黃希庭:學習和記憶的個體差異研究進展。西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2:1-8
陳本友、張鋒、鄧凌、黃希庭:老邊窮地區高中生時間管理傾向特點及相關因素研究。西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2:9-13
張鋒、黃希庭:重慶市中學生時間管理自我監控的特點。西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2:14-19
陳煦海、黃希庭:幽默感研究述評。西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2:20-24
黃希庭:理解人性 回報社會——寫在直轄十週年之際。重慶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5-7
黃希庭、鄭湧主編:大學心理健康與諮詢(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版
黃希庭、鄭湧、畢重增等:關於中國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的若干問題。心理科學,2007,30⑴:2-5
陳本友、黃希庭(通訊作者):中學優、差生目標設置效果的實驗研究。心理科學,2007,30⑴:177-180
Jiang Qiu,Hong Li,Xiting Huang: The neural basis of conditional reasoning: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Neuropsychologia 2007,45⑺:1533-1539
王登峯、黃希庭:自我和諧與社會和諧——構建和諧社會的心理學解讀。西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33⑴:1-7
畢重增、黃希庭:成就動機對自信與A型行為關係的解釋作用。西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33⑴:8-10
2006年
秦啓文、黃希庭主編:應用心理學導引——個體與羣體效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黃希庭、汪宏、塗勇: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2006——第十五章心理學。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秘書處組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夏凌翔、黃希庭:青少年學生的自立人格。人大複印資料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專輯,2006年第12期:21-29
陳紅、馮文鋒、黃希庭:身體美:中國青少年理想身體自我特點。人大複印資料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專輯,2006年第12期:35-41 竇剛、黃希庭(通訊作者):當代大學生自比型價值觀數據的潛在結構。心理科學,2006,29⑹:1331-1335
胡金生、黃希庭(通訊作者):華人社會中的自謙初探。心理科學,2006,29⑹:1392-1395
黃希庭:人格心理學知識結構的探索——讀郭永玉著的《人格心理學》。心理科學,2006,29⑹:1507
夏凌翔、黃希庭(通訊作者):古籍中自立涵義的概念分析。心理學報,2006,38⑹:916-923
李伯約、黃希庭著:時間記憶表徵研究——繼往與開來。北京:新華出版社,2006年10版
廖全明、黃希庭:自發特質推理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32⑹:11-14
劉瑞光、黃希庭(通訊作者):短時距估計中刺激物的動態變化效應。心理科學,2006,29⑸:1035-1039
陳紅、馮文鋒、黃希庭(通訊作者):青少年理想身體自我量表編制。心理科學,2006,29⑼:1190-1193
戴維·邁爾斯著,黃希庭等譯. 心理學(第七版).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黃希庭主編. 簡明心理學辭典(繁體字).台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8月版
劉瑞光、黃希庭(通訊作者):短時距估計中的標量特性。心理學報,2006,38⑸:724-733
車麗萍、黃希庭:青年大學生自信的理論建構研究。心理科學,2006,29⑸:563-569
陳紅、馮文鋒、黃希庭:身體美:中國青少年理想身體自我特點。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32⑸:12-17
黃希庭:壓力、應對與幸福進取者。人大複印資料心理學,2006年第8期:29-33
尹華站、黃希庭(通訊作者)、李丹:大學生網絡成癮者在互聯網使用條件下的時間記憶特點。中國臨牀心理學雜誌,2006,14⑷:362-364
陳燕、黃希庭(通訊作者):時間隱喻研究述評。心理科學進展,2006,14⑷:604-609
尹華站、黃希庭、李丹:時間知覺的腦機制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6,32⑷:1-4
陳本友、鄧凌、黃希庭、辛增友:中學優生的時間管理傾向與成就動機的相關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6,32⑷:5-8
郭淑斌、莫雷、黃希庭(通訊作者):基於語境的因果性預期推理的構建的實驗研究。心理科學,2006,29⑷:782-785
夏凌翔、黃希庭(通訊作者):當代學者對自立認識的概念分析。心理科學,2006,29⑷:861-867
凌輝、黃希庭(通訊作者):6至12歲兒童自立行為的研究。心理科學,2006,29⑷:937-940
凌輝、黃希庭:6-12歲兒童自立行為結構的初步研究。中國臨牀心理學雜誌,2006,14⑶:233-236
黃希庭、郭秀豔、朱磊等.應當關注時間心理無意識的研究.心理科學,2006,29⑶:514-519
車麗萍、黃希庭.青年大學生自信的理論建構研究. 心理科學,2006,29⑶:563-569
汪宏、竇剛、黃希庭(通訊作者).大學生自我價值感主觀幸福感的關係研究. 心理科學,2006,29⑶:579-600
夏凌翔、黃希庭(通訊作者).青少年學生的自立人格.心理學報,2006,38⑶:382-391
堯國靖、黃希庭、羅春明、龔藝華.高中生A型人格與時間管理傾向的關係.中國心理衞生雜誌,2006,20⑸:337
黃希庭.壓力、應對與幸福進取者.西南師範大學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32⑶:1-6
鄒枝玲、黃希庭、楊勳、廖婷婷.大學生質量與睡眠衞生意識現狀.西南師範大學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32⑶:7-11.
畢重增、黃希庭(通訊作者).清晰度對自信預測效應的影響.心理科學,2006,29⑵:271-273
張永紅、黃希庭(通訊作者).企業中層管理者時間管理傾向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心理科學,2006,29⑵:385-388
黃希庭著.時間與人格心理學探索.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版
夏凌翔、黃希庭.西方獨立研究的現狀與思考.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32⑵:1-7
堯國靖、黃希庭.跨文化心理學的性質.西華師範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104-108
阮昆良、黃希庭.日常生活事件時間關係推理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學,2006,29⑴:9-13
張志傑、袁宏、黃希庭.不同時距加工機制的比較:來自ERP的證據(Ⅰ).心理科學,2006,29⑴:87-90
夏凌翔、黃希庭.青少年學生自立的初步調查.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15-18
Robert J.Sternberg著,楊炳鈞、陳燕、鄒枝玲譯,黃希庭校.認知心理學(第三版),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年1月版

黃希庭2005年

黃希庭主編:簡明心理學辭典(繁體字版). 台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8月版
黃希庭.自我與健全人格的養成. 中國教育學會編:中國教育科學·2004.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黃希庭.自我與健全人格的養成.北京大學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高層論壇,2005.12.30
黃希庭.《人格心理學——人性及其差異的研究》序.郭永玉著,人格心理學——人性及其差異的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黃希庭、張志傑鳳四海等.時間心理學的新探索.心理科學,2005,28⑹:1284-1287
楊珍、黃希庭(通訊作者).時間認知神經科學研究進展.心理科學,2005,28⑹:1506-1509
張志傑、黃希庭.時距認知的年齡差異.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1-5
黃希庭.心理學多樣性的背後.上海師大,專家講座,2005.10.24
陳永進、黃希庭(通訊作者).未來時間洞察力的目標作用.心理科學,2005,28⑸:1096-1099
張志傑、黃希庭(通訊作者).回溯式時距估計的年齡差異.心理科學,2005,28⑸:1039-1042
黃希庭.紮實推進人格研究的中國化.心理學探新,2005,25⑶:50-51
黃希庭.紮實推進人格研究的中國化.人大複印資料心理學,2005年第12期:2-3
王蕾、黃希庭(通訊作者).温度與攻擊的研究回顧與展望.心理科學進展,2005,13⑸:686-693
張鋒、黃希庭.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的問題行為與學業缺陷的關係.教育研究與實驗,2005年第3期:62-66
陳本友、張鋒、鄒枝玲、楊勳、黃希庭.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焦慮的相關研究.中國臨牀心理學雜誌,2005,13⑶:307-308
黃希庭.《解讀中國人的人格》序.王登峯、崔紅著,解讀中國人的人格.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8月版
黃希庭、鄭湧等著.當代中國青年價值觀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版
黃希庭、張志傑主編.心理學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版
黃希庭.《傣族的心理與行為研究》序.雲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7月版
張永紅、黃希庭(通訊作者).公眾時間回溯式記憶的特點.心理科學,2005,28⑷:775-779
劉邦惠、黃希庭(通訊作者).220名男性罪犯人格障礙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學,2005,28⑷:958-960
黃希庭主編,楊波著.人格與成癮.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年6月版
蘇緹、黃希庭(通訊作者).影響產品體積知覺的形狀效應研究.應用心理學,2005,11⑵:133-137
陳本友、黃希庭.從元分析看傳統的心理統計的侷限性.心理學探新,2005,25⑵:61-64
黃希庭、鄭湧著.心理學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版
黃希庭主編.心理學與人生.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版
張焰、黃希庭(通訊作者)、阮昆良.從青少年學生的評價看教師的人格結構.心理科學,2005,28⑶:663-667
張焰、黃希庭、阮昆良.從青少年學生的評價看教師的人格結構.人大複印資料心理學,2005年第9期:36-40
劉瑞光、黃希庭(通訊作者).運動視覺中行為控制策略研究.心理科學,2005,28⑶:678-680
範豐慧、黃希庭(通訊作者).中學校風因素結構的探索性分析。心理科學,2005,28⑶:533-536
程科、黃希庭:試析自我人際價值感。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3期:37-42
程科、黃希庭:試析自我人際價值感。人大複印資料心理學,2005年第10期:19-24
唐利平、黃希庭:擇偶觀進化論取向述評。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4期:43-48
唐利平、黃希庭:擇偶觀的進化論取向述評。人大複印資料心理學,2005年第7期:13-18
龔藝華、黃希庭:兒童選擇性緘默症的研究現狀。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5,14⑷:377-378
陳紅、黃希庭(通訊作者):青少年身體自我的發展特點和性別差異研究。心理科學,2005,28⑵:432-435
劉電芝、黃希庭(通訊作者):小學生數學學習策略的運用與發展特點。心理科學,2005,28⑵:272-276
呂厚超、黃希庭:時間洞察力的理論研究。心理科學進展,2005,13⑴:27-32
畢重增、黃希庭(通訊作者):中學教師成就動機、離職意向與倦怠的關係。心理科學,2005,28⑴:28-31
呂厚超、黃希庭(通訊作者):時間洞察力的概念及研究方法。心理科學,2005,28⑴:166-169
龔藝華、黃希庭:大學生心理控制源與自我價值感的相關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期:32-34
黃希庭:珍惜 人生·教育。教師之友,2005年03期:1

黃希庭2004年

呂厚超、黃希庭:青年學生時間洞察力結構的初步研究。人大複印資料心理學,2004年第12期:69-73。
黃希庭、夏凌翔:人格中的自我問題。人大複印資料心理學,2004年第12期:25-29。
黃希庭:再談人格研究的中國化。人大複印資料心理學,2004年第12期:2-6。
黃希庭、鄧麟、張永紅:回溯式時間記憶特點的實驗研究。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2⑷:561-566。
鳳四海、黃希庭(通訊作者):情緒形容詞詞義的模糊賦值。心理學報,2004,36⑹:704-711。(Fuzzy Evaluation Statistics for Emotional Adjective Semantics)
陳瑩、黃希庭(通訊作者):5至8歲兒童對近的未來時間的認知。心理科學,2004,27⑹:1381-1385。
黃希庭、畢重增夏崇德:國家青年排球隊員時間管理傾向與自我價值感的相關研究。心理科學,2004,27⑹:1296-1299。
羅春明、黃希庭(通訊作者):寬恕的心理學研究。心理科學進展,2004,12⑹:908-915。
Feng Sihai,Du Kun,Huang Xiting:Visual Processing of Chinese Chess Configuration in Chess Master: A Preliminary Eye Movement Study. The Third Asian Conference on Vision(ACV2004). November 15-19,2004,Chongqing,China.
Chongzeng Bi,Xiting Huang: Early Processing of Ambiguous Visual Task by Depressed and Non-depressed College Students. The Third Asian Conference on Vision(ACV2004). November 15-19,2004,Chongqing,China.
Lingxiang Xia,Xiting Huang: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Eye movements Characters and Self-supporting Levels. The Third Asian Conference on Vision(ACV2004). November 15-19,2004,Chongqing,China.
鄭劍虹、黃希庭:論《周易》的自強人格及其培養。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6期:15-18。
黃希庭:再談人格研究的中國化。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6期:5-9。
羅春明、黃希庭(通訊作者):寬恕與心理健康。中國心理衞生雜誌,2004,18⑽:742-743。
鳳四海、黃希庭(通訊作者):時間知覺理論和實驗範型。心理科學,2004,27⑸:1157-1160。
林崇德楊治良、黃希庭:《心理學大辭典》前言。心理科學,2004,27⑸:1154。
夏凌翔、黃希庭:典型自立者人格特徵初探。心理科學,2004,27⑸:1065-1068。
呂厚超、黃希庭:時間洞察力的心理結構、特徵及研究焦點。心理科學,2004,27⑸:1037-1040。
黃希庭主編:《簡明心理學辭典》,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版。
黃希庭、鄧麟:記憶的個體差異。心理學教學指導(第二版)(高等學校教材),張世富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版:450-468。
Hong Chen,Xiting Huang: The development of negative physical self scale(NPSS) in Chinese adolescents. 9-8-2004,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ICP2004).
Yigui Qin,Xiting Huang: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memory resources required by short duration reproduction. 9-8-2004,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ICP2004).
Dianzhi Liu,Xiting Huang: ERP research on simplified operation for calculation. 10-8-2004,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ICP2004).
Zhijie Zhang,Xiting Huang: The age-related difference in judgement of duration. 10-8-2004,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ICP2004).
Fenge Liu,Xiting Huang: The primary compiling of college students coping styles questionnaire. 11-8-2004,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ICP2004).
Hui Zhong,Xiting Huang: The structure of the high-school students’self-support. 11-8-2004,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ICP2004).
Fenghui Fan,Xiting Huang: The construc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climate. 11-8-2004,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ICP2004).
Hong Chen,Todd Jackson,Xiting Huang: A cross-cultrual study on adolescents’ perceptions of the physical self. 11-8-2004,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ICP2004).
Xiting Huang,Ling Deng: The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trospective temporal memory. 11-8-2004,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ICP2004).
Hong Chen,Xiting Huang: Is there a negative physical self schema: coding preferences and priming effects for college students. 11-8-2004,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ICP2004).
Sihai Feng,Xiting Huang: Attention mechanisms in visual search. 11-8-2004,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ICP2004).
Boyue Li,Xiting Huang: Hierarchical network model of memory: Evidence from temporal cognition Research.11-8-2004,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ICP2004).
Lingxiang Xia,Xiting Huang: Study on the dimensionalities of mental self-support of college students. 11-8-2004,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ICP2004).
Sihai Feng,Xiting Huang: Hemispheric asymmetries of temporal perceptual thresholds. 12-8-2004,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ICP2004).
Wei Shi,Xiting Huang: Self and memory. 13-8-2004,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ICP2004).
林崇德、楊治良、黃希庭:《心理學大辭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版。
陳紅、黃希庭(通訊作者)、郭成:中學生身體自我滿意度與自我價值感的相關研究。心理科學,27⑷:817-820。
黃希庭、蔡治、陳麗君:視角對高頻漢字識別的影響。心理科學,27⑷:770-773。
陳傳鋒、黃希庭:結構對稱性漢字認知:研究與應用。新華出版社,2004年7月版。
黃希庭、鄭湧:個性品質的形成:理論與探索。新華出版社,2004年7月版。
張志傑、黃希庭、崔麗弦: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學習滿意度:遞增效度的分析。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42-45。
呂厚超、黃希庭:青年學生時間洞察力結構的初步探討。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46-50。
黃希庭主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6月版。
黃希庭:論時間洞察力。人大複印資料心理學,第6期:21-22。
宋其爭、黃希庭:對未來思考的思考。心理科學,2004年第27卷第3期:743-745。
鄭劍虹、黃希庭:自強意識的初步調查研究。心理科學,2004年第27卷第3期:528-530。
狄敏、黃希庭、張永紅: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和A型人格的關係研究。中國臨牀心理學雜誌,2004年第12卷第2期:154-155。
石偉、張進輔、黃希庭:初中生親子關係特性的研究。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年第2卷第1期:328-332。
石偉、黃希庭:自我設限及其研究範型和影響因素。人大複印資料心理學,第4期:39-44。
張志傑、黃希庭:預期式時距估計年齡差異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學,2004,27⑵:315-317。
石偉、黃希庭:自我與記憶。心理科學,27⑵:271-273。
鄭劍虹、黃希庭(通訊作者):西方自我實現研究現狀。心理科學進展,12⑵:296-303。
周春燕、黃希庭(通訊作者):成人依戀表徵與婚戀依戀。心理科學進展,12⑵:215-222。
黃希庭、夏凌翔:人格中的自我問題。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108-111。
郭秀豔、黃希庭:時序知覺中意識與無意識的貢獻。西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第1期:134-137。
宋其爭、黃希庭:時間認知的理論模型探析。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1期:25-28。
石偉、黃希庭:自我設限及其研究範型和影響因素。心理科學進展,12⑴:72-78。
陳建文、黃希庭:中學生社會適應性理論構建及量表編制。心理科學,27⑴:182-183。
黃希庭:論時間洞察力。心理科學,2004,27⑴:5-7。
郭秀豔、周楚、黃希庭:音樂時間知覺的研究述評。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1期:29-34。

黃希庭2003年

林崇德、楊治良、黃希庭主編:《心理學大辭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Lawrence A. Pervin & Oliver P. John主編、黃希庭主譯:《人格手冊:理論與研究(第二版)》(上、下冊)。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黃希庭總主編、張力為主編:《運動心理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朱衞紅、顧永清、黃希庭:家庭支持對初中生應對方式的影響。中國臨牀心理學雜誌,2003,11⑷:305-306。
吳光勇、黃希庭:當代中學生喜愛的教師人格特徵研究。教育研究與實驗,2003年第4期:43-47。
李伯約、黃希庭:模糊分組的時間層次網絡結構研究。心理科學,2003,26⑹:979-982。
黃希庭總主編、朱永新主編:《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黃希庭:健全人格養成教育探索。載中國教育學會編《中國教育科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308-314頁。
黃希庭:學生健全人格養成教育研究。當代中國心理學與西部大開發第三次學術研討會上的報告,西安陝西師大,2003.10.24-27。
黃希庭、郭秀豔、聶晶:認知加工中時間與非時間信息的相互關係。心理科學,2003,26⑸:770-774。
黃希庭等:認知加工中時間與非時間信息的相互關係。人民複印資料(心理學),2003年第12期:22-26。
陳瑩、黃希庭:孤獨症患者的時間認知障礙。中國臨牀心理學雜誌,2003,11⑶:233-234。
趙晨鷹、黃希庭:汽車駕駛員攻擊性行為的研究。應用心理學,9⑶:52-55。
趙晨鷹、黃希庭:汽車駕駛員攻擊性行為的研究。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心理學,2003年第11期:15-18。
吳光勇、黃希庭:當代中學生喜愛的教師人格特徵測查。中國教育教學雜誌,2003,15⑺:961-964。
黃希庭總主編、遊旭羣主編:《旅遊心理學》。華東師大出版社,2003年7月版。
黃希庭總主編、馬欣川主編:《現代心理學理論流派》。華東師大出版社,2003年7月版。
梁建春、黃希庭:漢字字組時間順序內隱記憶研究。心理科學,2003,26⑷:595-598。
石偉、黃希庭:內隱自尊研究。心理科學,26⑷:684-686。
黃希庭總主編、樂國安主編:《法律心理學》。華東師大出版社,2003年5月版。
黃希庭總主編、鄭希付主編:《健康心理學》。華東師大出版社,2003年5月版。
黃希庭總主編、馮江平主編:《廣告心理學》。華東師大出版社,2003年5月版。
張永紅、黃希庭:大學生心理控制源和時間管理傾向的相關研究。心理科學,26⑶:568-570。
宋其爭、黃希庭:時間透視的研究現狀。心理科學,2003,26⑶:498-500。
劉電芝、黃希庭:談發現心理學問題的辯證思維。心理科學,26⑵:257-259。
黃希庭、鳳四海王衞紅:青少年學生自我價值感全國常模的制定。心理科學,2003,26⑵:194-198。
黃希庭、李伯約、張志傑:時間認知分段綜合模型的探討。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29⑵:5-9。
朱衞紅、黃希庭:家庭類型對初中生應對方式的影響。中國臨牀心理學雜誌,2003,11⑴:34-35。
鍾慧、黃希庭:初中生的自我價值感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中國臨牀心理學雜誌,11⑴:31-33。
張永紅、黃希庭:網絡道德失範問題、原因與對策分析。人大複印資料心理學,2003年第2期:7-11。
張志傑、黃希庭:時間認知的腦機制研究。心理科學進展,2003,11⑴:44-48。
張志傑、黃希庭:自傳體記憶的研究。心理科學,2003,26⑴:34-36。
鄭劍虹、黃希庭、張進輔梁漱溟人格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學,2003,26⑴:9-12。
蔣登科、黃希庭:文藝創作的外在誘因及其內在轉化。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85-89。
黃希庭:自信心及其培養序。車麗萍著,自信心及其培養。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