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擇偶觀

鎖定
擇偶觀是人們對選擇配偶的看法和態度。古往今來,選擇什麼樣的配偶,如何選擇配偶,人們一直在尋求最佳模式。在傳統社會,人們注重婚姻穩定,因而在擇偶時往往都有家庭長輩、父母參與其中,還要有“媒”穿針引線;在近現代社會,則較注重婚姻質量,擇偶成為當事人自己的事,主要由當事人之間權衡。可見,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人們的擇偶形式是存在差異的,因而人們的擇偶觀也不盡相同。 [1] 
中文名
擇偶觀
適用領域
社會
所屬學科
社會學
性    質
社會學術語
定    義
人們對選擇配偶的看法和態度
擇偶觀大約經歷了三個階段的變化;第一階段是門當户對的擇配觀,即人們通過“父母之命,媒約之言”,選擇家庭財產和門第相當的配偶;第二階段是異質互補的擇偶觀,這種擇偶觀強調當事人個人的品質和成就,強調當事人之間的“相互需求”和“相互補充”,而不重視當事人的家庭背景,反映了新興資產階級在擇偶問題上的反封建立場;第三階段是以愛情為基礎的擇偶觀,這種擇偶觀強調以當事人雙方相互深入瞭解,具有共同思想基礎和互愛為前提,強調雙方在精神上的相互需求。 [1] 
參考資料
  • 1.    吳忠觀. 人口科學辭典: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