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關隘

(詞語詳解)

鎖定
關隘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guān ài,指險要的關口,在交通要道設立的防務設施,又稱關卡。語出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二回:(楚)平王悉從其計。畫影圖形,訪拿伍員,各關隘十分緊急。
中文名
關隘
外文名
pass
拼    音
guān ài
又    稱
關卡
解    釋
指險要的關口
出    處
《東周列國志》

關隘詞語詳解

關口 關口
1、險要的關口。
①《南齊書·蕭景先傳》:“ 惠朗依山築城,斷塞關隘。”
②《水滸傳》第十一回:“又過了兩座關隘,方才到寨門口。”
③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馬超大戰葭萌關 劉備自領益州牧》:一面教張衞點軍守把關隘,防馬超兵變。
沈從文 《過嶺者》:“至於那個嶺頭的關隘,一禮拜前卻已為白軍部隊佔領去了。” [1] 
2、比喻起決定作用的轉折點。
①明姚士粦見只編捲上:“嗟乎!剎那炎冷能轉善為敗,如此乃知炎冷二字是一進退關隘。”
克非 《春潮急》二二:“可是,而今在這社會主義革命的關隘面前,竟過不去,竟行不通。”

關隘歷史關隘

關隘長城關隘

長城關隘有:
嘉峪關、山海關、居庸關、玉門關、井陘關、娘子關、雁門關、偏頭關平型關、古北口、喜峯口、榆林塞、黃崖關瓦橋關虎山長城鴉鶻關、牛莊城、分水關、寧遠城、陽關、平定堡城、清陽關、新安關、鎮遠關、錦州城、馬水口、倒馬關、九門口、老龍頭董家口劉家口馬蘭關、新開口、插箭嶺關、金山嶺、獨石口張家口、馬市口、羊房堡關、水口關、紫荊關宣化城三屯營三道關、大毛山關、義院口、界嶺口、重峪口、徐流口、冷口關、白洋峪關、青山關、鐵門關潘家口、龍井關、洪山口、上關、常峪口狼窩溝口新河口、白石口關、浮圖峪關、烏龍溝關、飛狐口寡婦樓司馬台、慕田峪關、沿河城將軍關、白馬關、鹿皮關、河防口、蓮花池關、黃花城關、撞道口關、九孔樓、四海冶口居延塞故城、雞鹿塞、高闕塞、大同城殺虎口威魯堡口、金鎖關、黃澤關、黃榆關、北樓口寧武關、利民堡口、得勝口、鎮宏堡口、平遠堡、新平堡口、保平堡口樺門堡瓦窯口堡鎮寧堡口、鎮口堡、守口堡口、鎮邊堡、鎮川堡、宏賜堡口鎮羌堡口拒牆堡口、拒門堡口、助馬堡口、破魯堡口、保安堡口、寧魯堡口破虎堡口、殘虎堡口、馬堡口、雲石堡口少家堡口大河堡口敗虎堡口、迎恩堡口、阻虎堡口、將軍會堡丫角山老營堡紅門口老牛灣堡、陽方口、白草關口廣武城、北樓口、狼牙口、龍泉關固關、鶴度嶺口、馬嶺關支鍋嶺口峻極關、等。
(來源:長城
中原關隘圖 中原關隘圖
山海關被稱為“天下第一關”,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是萬里長城的入海處。全長26千米,主要包括:老龍頭長城、南翼長城關城長城、北翼長城、角山長城、三道關長城及九門口長城等地段。老龍頭長城是長城入海的端頭部分。山海關是明代創建“衞所兵制”的產物,明代的“屯田制”和改革政策又對山海關的鞏固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鐵牛關 鐵牛關
鎮北台位於歷史文化名城陝西省榆林市,距城區約3千米,建於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是萬里長城中最為宏大、氣勢最為磅礴的建築,也是萬里長城上最雄偉的軍事要塞和觀察所,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台、西有嘉峪關)和“天下第一台”之稱。據險臨下,呈方形,共4層,高30餘米,佔地面積5056平方米。

關隘中原關隘

太行關隘:太行八陘----軹關、鐵鈴關、太行關(天井關,雄定關)、井陘關(土門關)、飛狐關、紫荊關(子莊關,宋稱金陂關)。
洛陽八關:函谷關(今洛陽市西、新安縣東)、大谷關(今洛陽市東南)、廣成關(今洛陽市南、臨汝縣西)、伊闕關(今洛陽市南龍門)、轘轅關〔huán yuan guan〕,轘轅山一地,在今偃師登封交界處,為洛陽通往許、陳的捷徑要衝、旋門關(今洛陽市東、滎陽縣西)、孟津關(今洛陽市東北、孟津縣東北)、小平津關(今洛陽市東北、孟津縣東北)等八關。
義陽三關大別山脈主要隘口,指武勝關九里關平靖關,位於河南信陽市南豫鄂兩省交界處。
關隘
關隘(5張)
虎牢關:古代關名。又稱武牢關成皋關古崤關汜水關。在今河南省滎陽縣汜水鎮。地處東西咽喉,由嶺夾峙,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秦時因其地險而設關。以後每逢戰亂,多爭此關。
陽關:古代關名。故址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南,因居玉門關之南而得名,與玉門關同為西漢通往西域的交通門户。宋代以後,隨着中西陸路交通的逐漸減少,關址漸廢。
還有蓬關(西晉豫州地界)、魯陽關、潼關壺關、雁門關、倒馬關(鴻上關,漢稱常山關)、娘子關等。

關隘蜀道關隘

陽平關:陽平關建於221年。據193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第957頁載:“陽平關在四川中江西北三十里,蜀漢後皆為重鎮,明末毀於兵。”宋初《元豐九域志》載:“陽平鎮屬玄武六鎮之一。”清代《中江縣誌》記載:“陽平鎮,建於漢代。為古五城、玄武北境門户,去綿州、羅江必經之地。”陽平關在歷史上既是軍事關隘,又是税務關卡。古代帛氏奴、蜀王(年號泰始)程道養、清朝的蘭朝鼎和李永和等歷代農民起義軍都曾把天台山、雞冠山等作為屯兵練武和安營紮寨的地方。
陽平有懷歸縣遺址;有南宋民族英雄、愛國詩人文天祥第七代後裔自湖南入蜀後,在蜈蚣山所建的“碑林”,刻有“皇恩寵賜”的花碑及龜山上的“正氣堂”遺址;有始建於明弘治五年的“天台寺”;有鐵骨牡丹不下山的美麗傳説;有晚清名士李福源的“溶海園”遺址;有始建於唐開元年間的“陽平大佛”……這些,無一不向人們述説陽平關的歷史滄桑。載入中國文學史冊的古綿州巴歌:“豆子山,打瓦鼓。陽平關,撒白雨。白雨下,取龍女。織得絹,二丈五,一半屬羅江,一半屬玄武。”更是把人帶入遠古的夢境。
清道光年間的中江詩人何盛斯(中江城北人),遊覽《陽平關》詩云:“沔北屯軍士,流傳即此間。密雲排甲仗,新月想刀環。我渡桃花水,人歌豆子山。濛濛飛白雨,顧盼一開顏。”作者期盼着總有一天,這奇特秀麗的山河會被重新開發利用,到了那個時候,萬民將會笑逐顏開。
劍門關:三國諸葛亮修建蜀道,見此地地形陡峭,兩山峽谷間是天然關隘,於是就勢修建了關卡以為蜀漢屏障。諸葛亮死後,姜維在此率兵抵抗鍾會十萬魏軍,直至蜀漢降魏。西元965年,劍門之戰,後蜀軍被宋軍擊敗。唐代詩人李白的蜀道難一詩描述劍門關:“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劍門關關樓於20世紀80年代重修。2005年因火災焚燬後重修。2008年因汶川大地震而毀壞後,在清代故址上修建所看到的劍門關樓。
葭萌關:古關名,位於四川省廣元元壩區昭化鎮,關城今已蕩然無存。葭萌關原屬四川昭化縣,1959年併入四川廣元縣,1985年撤縣改稱廣元市,屬省轄市。葭萌關一帶古往今來發生過很多重大戰役,最早是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的秦蜀之戰,魏蜀時期“張飛挑燈夜戰馬超”之戰,使葭萌關名聞遐邇。(參見《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

關隘福建關隘

古代於交通要塞屯兵把守,設置關隘,一方面是為了軍事防禦和控制交通,另方面也是徵收關税的重要設施。據《福建通志》記載:全省境內共設有89關、376隘、158寨,其中,僅與浙江、江西、廣東三省交界的福鼎福安、壽寧、松溪、政和、浦城、崇安、光澤、邵武泰寧建寧、寧化、長汀武平、上杭、永定、平和、詔安等18個縣中設置的關隘寨即達370座之多。《邵武縣誌》曾有這樣的記載:“入閩有‘三道’,建寧為險道,兩浙之所窺也;邵武為隘道,江西之所趨也;廣漳航海為間道,奇兵之所乘也”。説明,從浙江入閩是險道,從江西入閩是狹道。可見福建古道關隘之艱險難行。

關隘十三隘

“一灘高一丈,光澤在天上”。從閩江富屯溪溯源而上,閩北光澤縣地處源頭最高峯,所以古人有這樣的形容之説。然而立於縣境四面高山險道上的“九關十三隘”更是八閩一絕,遐邇聞名,也是山城一道令人矚目的景觀。
光澤縣位於閩贛邊陲,地勢高峻,四面環山,是歷代兵家的必爭之地,自古有戰城之稱。縣境四周高山險道都是歷代爭戰留下的關隘。大口為關,小口為隘。關隘相間,遙相呼應。據記載,從北向南有鴨母關、馬鈴關、雲際關、火燒關、山頭關、分水關、鐵牛關杉關、王際坳關等九座山關和金家隘、蛇嶺隘、台尖隘、孔坑隘、白虎隘、牛田隘、風掃隘、羊頭隘、巖嶺隘、楊公隘、義角隘、毛家隘、仙人隘等13座山隘,如屏障雄立在縣境的四面八方,護衞着光澤大地的安寧。
這“九關十三隘”都設在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之處。
這些關隘中,最有名的當屬杉關,位於縣城西面約25公里處的杉嶺要道,歷代都視為“天險可憑,有恃無恐”之地,古有“八閩第一關”和“甌閩西户”之稱。杉關就山脊建有城堞、樓閣炮台,鎖住這條由贛入閩的主要通道。元末陳友諒、明朝鄧茂七等農民起義將領都以此為根據地,抵抗統治者軍隊的進攻。
鐵牛關,原在大禾山的鐵牛嶺,山形如牛狀,山頂曾有石牛為鎮。關內外岩石嶙峋,峭削直立。關勢兩山中凹成一路,旁扼險灘,且有深澗環護,如鐵桶般堅固,故稱鐵牛關。後遷這位於縣城西北面30公里的牛嶺坑上。關上炮樓立於山頂,逼視關外,素來喻為閩贛北面通道的“咽喉之地”。太平天國名將石達開所部當年就曾破此關,由光澤進兵而定閩中
分水關,關口海拔1180米,在關隘中最高,木石關口。山巒疊翠,怪石昂立,峽谷深險,澗溪密分流,山道崎嶇,可謂天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牛田隘,位於縣境西北面,海拔925米,險地陡峭,道口扼住由此入閩的要道。
“無限風光在險峯”。九關十三隘大都位於高山絕頂險峻風光奇異處,讓人遊覽而讚不絕口。如縣城北面位於司前鄉的雲際關,名字意為“高與雲齊”。這裏山巍巍,崖岌岌,林森森,路曲曲,山勢崢嶸,風光秀麗,景緻獨處。而且常年鎖在雲霧中,雲煙滾滾,雲浪不停環繞而過,蔚為壯觀。人在其上,飄飄欲仙。難怪古人有詩讚道:“凌空石蹬三千丈,匝地瑤林百萬花。自有眼來方見此,直疑身已到仙家。”
位於縣西北面的馬鈴關,屹立在兩峯對峙中,下仰為“一線天”。山高峯奇,泉清林秀,關下獅山脱羣峯昂首於東,麒麟山怪立於南,象山伸鼻於西,令人忍俊不禁而贊其觀。不遠處的跑馬崗,風中時時傳來聲響酷似馬鈴聲,傳説是當年穆桂英平剿山寇在山頂留下馬鈴,故關以此名,又使關外敵人聞鈴聲而不敢進犯,所以增添了此關神秘的人文色彩
千百年來,這些關隘還賦予了濃郁的人文色彩。關門、城堞、炮樓、觀望棚等,都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機巧,以及一定的建築文化。關名的來歷也各自成趣,豐富了這關隘文化的內涵。有的因傳説而名,如火燒關,山岩石成黑褐色,林木稀少,相傳是北宋楊六郎“安撫南蠻”,放火燒山,林木全毀,木石俱黑,故而至今留其色,也有了這火燒關之名。有的是因形象而名,如鴨母關,關口向西而緩,山形如母鴨伸頸呷水,所以稱其名。有的是依處所在而名,如山頭關,位於寨裏鎮山頭村的所在地。金家隘,位於司前鄉金家自然村。歷代文人墨客給這些關隘留下許多詩文,而贊其觀。如仙人隘,有人附託元代閩北著名詩人黃鎮成的詩於此:“霏霏暝色滿山城,隱隱巖扉帶晚晴。試問仙家何處所?數聲樵唱不勝情。”
“九關十三隘”大多是以村莊為依託,民力和一切給養取之於民。關口為內外交通必經之路,兩省民眾往來,商賈互通,親戚互走,文化和生活習性極其相似。平時往來,戰時共同抵抗外侮,起到保護一方安寧的作用。而今,這些關隘已無作用,隨着時間的到遷延,大多關隘已經毀損,殘缺不全,只留下遺址作為名勝古蹟於此。

關隘八關九隘

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為鞏固邊防,雲南巡撫陳用賓在今盈江、隴川瑞麗邊境要塞設八關九隘駐兵防守。八關分上四關和下四關。上四關是神户關、萬仞關、巨石關、銅壁關;下四關是鐵壁關、虎踞關、漢龍關天馬關。萬曆二十三年(1595),設蠻哈、隴巴兩守備統領八關。蠻哈守備統領上四關,隴巴守備統領下四關。八關據險而立,易守難攻。
神户關:位於今盈江縣盞西老關城,原為控制茶山、古永、威緬、迤西等要道。據《騰越廳志》載:“台週三十丈,高三丈,樓高五丈四尺,公署一所。古關門洞深七丈,寬一丈,高一丈三尺,左右有牆,各高九尺。”今古關遺址磚石猶存。
萬仞關:位於今盈江縣勐弄鄉政府南1.5公里的山頂。據《騰越廳志》載:“台週三十丈,高二丈八尺,樓高七丈三尺。”時關址城垣、石基尚存,台周近110米,用毛石和卵石砌成,中有寬、高約3米多的城門道遺址,仍清晰可辨,城樓台基上殘留鐫刻着顏體大楷書’天朝萬仞關’字樣匾額一塊,已斷裂為數節,經拼接後仍較完整。”
巨石關:位於盈江縣昔馬鄉白巖坡,從昔馬鄉政府步行一小時即到。其關建在山頂石巖上,居高臨下,昔馬壩子盡收眼底。原為控制户崗、迤西之要道。今遺址尚存部份城磚、瓦礫;山頂幾塊拔地而起的巨石上枕着一面高二丈、長十多丈的土坯牆;有鐫刻着“天朝巨石關”的匾額兩方,已斷裂為數節,經拼接一方較完整,一方殘缺不全。
銅壁關:原設在今騰衝城西南540裏的布嶺山頂,是控制芒哈、海黑、芒莫之要塞。據《騰越廳志》載:“城垣台週二十丈,高二丈二尺,樓高五丈四尺,公署二所。”清初向東內移50裏,內移後所轄邊境未失。新關址設在戛瀆山,即今盈江縣銅壁關鄉雪梨寨附近。距遺址約200米處,是明萬曆年間所設守備駐防公署故地,其西北側是留守署,有遺井一口,存有石壁一方,上鐫“大清乾隆三十九年右營中軍”和“龍王神位”等字。原城樓東側道旁立有高約一米、寬半米的石碑一塊,上刻“天朝”二字。
鐵壁關:原設在今騰衝城西南540裏的西等練山。清道光年間將關址移到今隴川縣邦外鄉壘良村西部的板凳山上。1885年中英會勘時,將西等練 山一帶劃入緬境。
虎踞關:設在原隴川地區的邦抗山,今緬境洋人街之西班候山,距隴川縣城章鳳六七十里處。
漢龍關:設在原瑞麗地區南部的芒棒山,今緬境南坎東北部的拱卯山。1885年中英會勘至漢龍關時,在關址掘得“龍關”二字殘石匾額二塊,關之石門猶存。該地後來被英國人佔領。1960年中緬劃界時才與南坎一併劃歸緬甸
天馬關:設在原瑞麗、隴川交界三角地內的西邦欠山上。明天啓滇志》卷五載:“天馬關在西邦欠山上,台週二十六丈,高二丈三尺,樓高四丈四尺,有公署一所,控制勐廣、勐密、勐曲等要路。”由瑞麗市弄島出緬境15公里至曼允,再走一天行程,就到“哈布新蚌”(意為石頭為界的地方),即為天馬關關址所在地。據説還有一丈多高,周長三個人才能合抱的界碑,頂部有印,還有漢字。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下諭在銅壁關、鐵壁關等關內,擇沿途要地設立比關口小一個等級的隘所,分別在今騰衝、梁河、盈江、隴川境內設置九隘,由北至南分別是古永隘、滇灘隘、明光隘、大塘隘、支那隘、猛豹隘、壩竹隘、衫木籠隘、石婆坡隘。後來又增設了茨竹隘,但時間不長。九隘無永久性建築,立木為柵,定員守衞。前四隘在騰衝境內,後五隘在德宏境內。
我國現僅存盈江縣境內的上四關,1987年盈江縣人民政府在上四關各立一遺址石碑,並上報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