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守口堡口

鎖定
守口堡為明長城大同鎮關堡。位於山西省陽高縣境內。
中文名
守口堡口
地理位置
山西省陽高縣
俗    稱
明長城大同鎮關堡
城牆材料
土夯

目錄

守口堡口簡介

今守口堡口長城基本上是在地平面上建築起來的。它的構築方式有很多,守口堡長城的城牆很多都是用土夯築起來的,這個土還是非常的結實,築得非常的牢,經過了這麼久遠的年代,今天守口堡長城的城牆還是非常堅固的。現在守口堡的原堡址中間有一條古河道,從內蒙流過來的黃水河在當年及現在都流經這條河道。在這條河的西岸是當年守口堡的堡口,也是北牆。看上來高度很高而且寬度也很寬。過去守口堡北面是從內蒙過來的黃水河,前面的峪口就叫葫蘆口,就像咱們的葫蘆一樣,肚大口小。就在這個口小的地方立起一座堡牆,堡門來。

守口堡口歷史背景

據史載,為明嘉靖二十五年 (1546)設,隆慶六年(1572)磚包。城周“一里二百二十步,高三丈五尺”。只城東有一門。明時在此駐守備,分守長城“十三里,邊墩二十三座,火路墩四座”。明隆慶年間俺答汗部由此入犯,曾使大同全鎮告急。
長城依山而建,十里一堡,五里一墩,村落人家依“牆”而居,村名就是長城的名字“守口堡”、“拒門堡”、“鎮邊堡”。“五墩”“二墩”“八墩”等等,很難説清楚着些村莊的由來,或許就是當年戍邊者的繁衍生息,有許多條件惡劣的地方,根本找不出一條在那裏生存的理由,僅僅是緊依着長城。守口堡,則是個相對較富裕的地方,地處在晉蒙邊界的山口,是兩地的交通要道,兩邊的山峯閃開了一個口,一條河道從長城腳下、村莊旁邊經過,10多年前還水流豐澤,現在只剩一股細細的泉水,無聲的流過,山口向北就是內蒙,山口以南就是山西,是現在的省界,更是古時蒙漢的邊界要塞。

守口堡口作用

由於地形的重要性,“守口堡”曾是“茶馬交易”的官方口子,“茶”是指南方的貨物,“馬”是指北方的貨物,每年固定六、九兩月開市,在此有兵守口,北方的馬不允許過城牆,南方口裏的貨物東西不允許過這邊的牆面,北面的商人可以進來。先允許商人進來,不允許放別的人進來,等交易談成以後,才允許把馬匹放過來,而且國家的税務機關也設在這裏。這裏的税不歸地方,直接歸國家財政所有。

守口堡口現狀

今城堡已毀。長城由守口堡至鎮宏堡,人為破壞較少,地勢稍有起伏。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