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江區

鎖定
羅江區,隸屬於四川省德陽市,地處成都平原東北部邊緣,東接中江縣,南連德陽市旌陽區,西靠綿陽市安州區,北鄰綿陽市涪城區,總面積447.88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羅江區轄7個鎮 [12]  。截至2022年末,羅江區常住人口20.9萬人。 [13] 
羅江,作為江河名始於晉,作為縣名則始於唐 [14]  。羅江區自古為出川入蜀的交通要道、物資集散地和兵家必爭之地,史稱為“三國險阻之區,實兩川咽喉之地”。羅江區具有2600多年的悠久文明史和1700多年的建城史,漢設潺亭、晉設萬安、唐定名羅江,自清代開始,歷史上三撤三複。1995年10月,羅江鎮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評定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1999年10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覆羅江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清代四川三才子之一的李調元系羅江人,以其詩、劇、史成就享譽蜀中。 [17] 
2023年,羅江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81.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7.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97.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56.6億元。三次產業佔比為15.1:53.7:31.2。 [19] 
中文名
羅江區
外文名
Luojiang District
別    名
萬安
孱亭
行政區劃代碼
510604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四川省德陽市
地理位置
成都平原東北部邊緣
面    積
447.88 km²
下轄地區
7個鎮
政府駐地
萬安鎮景樂北路88號
電話區號
0838
郵政編碼
6185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0.9 萬(2022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白馬關
調元故里
三國古驛道
萬佛寺
香山鷺島風景區
火車站
羅江站(貨運站)、羅江東站西成高速鐵路
車牌代碼
川F
地區生產總值
181.5 億元(2023年)

羅江區歷史沿革

上古
羅江歷史悠久,自古為出入蜀都之要衝,古蜀國開明王朝於此置孱邑屯丁以鎮。
戰國
周慎王五年(前316年年),秦惠王遣張儀、司馬錯滅蜀後,置蜀郡,設縣十九,改孱邑為孱亭,隸屬梓潼縣(今綿陽市境年)。
西漢、東漢
為涪縣(今綿陽市年)之孱亭。
西晉
永寧元年(301年),巴氐人李特引關隴六郡流民以赤祖(略坪年)、孱亭(萬安年)為根據地,置北、東二營,佔綿竹奪廣漢,進取成都,自稱益州牧。
太安二年(303年),李特死,李特之子李雄退保北東老營,次年攻入成都稱王,改元建興(304年),移梓潼水尾萬安縣於立國之基的孱亭,為羅江置縣之始。
東晉
置萬安縣,治今羅江,屬梁州梓潼郡。
南朝宋
屬益州梓潼郡。
南朝梁
改南齊萬安縣為孱亭縣,治今羅江,屬潼州巴西梓潼郡(雙頭郡年)。
西魏
復改孱亭縣為萬安縣,又置萬安郡,郡治今羅江,屬潼州,隋屬金山郡。
開皇二年(583年),罷萬安郡,仍置萬安縣。
初,仍置萬安縣。
天寶元年(742年),改萬安縣為羅江縣,縣城治地東移紋江岸,隸屬劍南道綿州巴西郡。
此後1000多年,羅江區管轄範圍都在金山、羅江、黃鹿一帶。
洪武六年(1373年),省羅江縣入綿州。
洪武十三年(1380年),復置。
羅江區
羅江區(2張)
明末清初,四川80年戰亂不休,羅江“生民凋敝,邑幾為墟”。
順治十六年(1659年),羅江縣併入德陽縣,隸屬綿州直隸州。
雍正七年(1729年),復置羅江縣。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涪江大水綿州城毀,四川總督阿爾泰奏裁羅江,徙州治於羅江縣治。
嘉慶六年(1801年),又復置羅江縣,還州治於綿州舊治(今綿陽市)。
中華民國
民國三年(1914年),羅江縣屬西川道,管轄範圍沿襲清代,無甚變動。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0年,置川西行署區綿陽專區,隸屬之。
1959年,撤銷羅江縣,其絕大部分鄉鎮併入德陽縣,其餘併入綿陽縣、安縣,通屬綿陽專區。
1983年,設立地級德陽市,隸屬之。
1984年,撤銷德陽縣,設立德陽市市中區。
1996年8月3日,經國務院批准,撤德陽市市中區,建立羅江縣和德陽市旌陽區。 [17] 
2017年8月21日,國務院下發《關於同意四川省調整德陽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同意撤銷羅江縣,設立德陽市羅江區。 [2]  [14] 

羅江區行政區劃

羅江區區劃沿革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羅江縣轄15個鄉鎮:羅江鎮、萬安鄉、蟠龍鄉、御營鄉、文星鄉、鄢家鄉、新盛鄉、回龍鄉、金山鄉、大井鄉、慧覺鄉、河清鄉、寶林鄉、略坪鄉、白馬關鄉,直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
1952年,從萬安鎮分置萬安鄉;從蟠龍鄉分置通江鄉;從金山鄉分置馬馳鄉和獅子鄉。
1959年,河清鄉、寶林鄉劃給安縣管轄。
1996年,羅江縣轄10個鎮(羅江鎮、略坪鎮、金山鎮、鄢家鎮、蟠龍鎮、德安鎮、新盛鎮、慧覺鎮、御營鎮、文星鎮),4個鄉(大井鄉、廣福鄉、回龍鄉、白馬關鄉),縣政府駐羅江鎮。
羅江地圖 羅江地圖
1997年,由羅江鎮析置為羅江鎮與萬安鄉。
2000年,羅江縣轄14個鄉鎮:羅江鎮、鄢家鎮、金山鎮、略坪鎮、御營鎮、慧覺鎮、文星鎮、新盛鎮、蟠龍鎮、德安鎮、回龍鎮、大井鎮、廣富鎮、白馬關鎮、萬安鄉。
2006年,將萬安鄉併入羅江鎮,羅江鎮更名為萬安鎮。將大井鎮併入金山鎮。將廣富鎮併入略坪鎮。將回龍鎮併入鄢家鎮。將德安鎮併入新盛鎮。文星鎮更名為調元鎮。調整後,羅江縣轄10個鎮:萬安鎮、鄢家鎮、金山鎮、略坪鎮、御營鎮、慧覺鎮、調元鎮、新盛鎮、蟠龍鎮、白馬關鎮。
2019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萬安鎮和御營鎮合併,稱名萬安鎮;金山鎮和慧覺鎮合併,稱名金山鎮;白馬關鎮和蟠龍鎮合併,稱名白馬關鎮。調整改革後,全區轄萬安、金山、鄢家、新盛、略坪、調元、白馬關7個鎮。 [14] 

羅江區區劃詳情

截至2023年6月,羅江區轄7個鎮 [12]  。羅江區人民政府駐萬安鎮景樂北路88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510604100000
萬安鎮
510604101000
鄢家鎮
510604102000
金山鎮
510604103000
略坪鎮
510604106000
調元鎮
510604107000
新盛鎮
510604113000
白馬關鎮

羅江區地理環境

羅江區位置境域

羅江區地處成都平原東北邊沿丘區,為成都平原東北部生態屏障。介於中國重裝基地德陽市區與國家科技城綿陽之間,境域東靠綿陽市涪城區新皂鎮、吳家鎮、楊家鎮和中江縣黃鹿鎮,南鄰中江縣黃鹿鎮和德陽市旌陽區黃許鎮,西界綿竹市什地、富新鎮和旌陽區柏隆鎮,北接綿陽市安州區河清鎮、塔水鎮和涪城區永興鎮。轄區東西長35千米,南北寬25千米,介於北緯31°12′08″—31°26′37″,東經104°19′15″—104°42′33″之間,總面積447.88平方千米。 [14]  [17] 

羅江區地質構造

羅江區地處四川台陷西部成都斷陷平原東北部邊沿,為龍泉山脈構造帶山前坳陷沉積位,除部分覆蓋於第四紀地層外,多為侏羅系—白堊系內陸河湖相砂泥岩紅層布區。因晉寧運動由地槽演變為揚子地台,震旦紀三疊紀為揚子地台型沉積建造,印支運動因褶皺上升成陸,燕山期為侏羅紀白堊紀陸相沉積,最後經喜馬拉雅山運動形成今地質構造系陸,挽近期新構造運動的間隙性升降特徵。境內地質屬南北向構造形跡的有白馬關背斜及王家大山、羅真觀、白馬關、七里橋、雲龍寺斷層等,屬東北向構造形跡的有攔河堰背斜及金山鋪—觀向太背斜,屬西北向構造形跡的有合興場、回龍場背斜及涼水井向斜,回龍場、桐子灣斷層等。 [14] 

羅江區地形地貌

羅江區屬丘陵地貌,地勢西南部高,東北部低。最高點位於縣城西南部白馬關鎮天台山毛耳頂,海拔727米;最低點位於東南部新盛鎮烏魚橋溝谷,海拔477米,相對高差250米。境域大部地區海拔為500—580米,相對高差一般為30—50米。 [14] 

羅江區氣候特徵

羅江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屬淺丘地帶,熱量豐富,雨量充沛,雨熱同季,光能潛力大。主要氣候特點是:“冬季乾暖少霜雪,春旱温高不穩定,夏無酷暑多雨日,秋來多雨降温快。”歷史年平均氣温為16.1℃,1月最低5℃,7月最高25.7℃;歷史年平均日照總時數為1051.7小時;歷史無霜期在270天以上;年平均風速1.8米/秒,大風日數年平均為0.8個,主要集中在3—6月,風向以東北風居多,頻率為13%;空氣濕度年平均為81%;歷史年平均年降水量為822.9毫米,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和秋季,每年5—9月降水量佔全年降水總量的81%,10月—4月降雨量佔全年的19%。 [17] 

羅江區水系水文

羅江區地處沱江水系與嘉陵江水系分水嶺、龍泉山山脈北端沉坳處,除西部與綿竹、旌陽界河一綿遠河屬沱江水系外,其餘河流均屬嘉陵江水系。河流大多發源於西北龍門山東側,多呈西北東南流向,主要河流有㵽水河、濘水河、黃水河、凱江(紋江)和綿遠河,總流程99.9千米,曾有“水鄉”之稱。境域屬都江堰灌區,有人民渠五期、六期、七期乾渠長135千米及配套渠系,控灌面積達4948.1公頃。 [14] 

羅江區自然資源

羅江區水資源

羅江區境內溪流縱橫,水系發達,有灌溉之利,少發電之力。河流主要有羅紋江上游的㵽水河、濘水河、黃水河、綿遠河(沱江水系)等。湖泊主要有幸福水庫、羅家灣水庫和彭家壩水庫。人工水渠人民渠六期在西部、北部和東部分別從廣福、金山流過,人民渠七期在西部和南部,分別從廣富、略坪、白馬關、蟠龍等鄉鎮境內流過。 [17] 

羅江區土地資源

截至2022年末,羅江區耕地面積1.90萬公頃,其中基本農田面積1.69萬公頃,林地面積0.72萬公頃。 [13] 

羅江區植物資源

羅江區境內植物資源較為豐富,在德陽市內僅次於什邡與綿竹。植物種類數千種,其中,古樹名木及歷史久遠的有古柏、銀杏、黃角樹、皂角、黃連木、楝樹、紅豆樹、構樹、雞爪棗、棬子、慈竹、紫荊、鐵樹、馬桑、茱萸、火棘及上億年曆史的蕨類植物梳子草等。 [14] 
羅江區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境內森林植物種類有28科59種。優勢樹種主要是:馬尾松、扁柏、杉樹、香樟、板栗、桉樹、梧桐、榕樹、竹子等。森林多成孤島狀分佈於某些崗丘上。鹿頭山、帽兒山是羅江的主要林區,主要是以馬尾松為主體的竹針混交林和松、杉、柏、櫟等成片純林。值得一提的是除龐統祠古柏林外,羅江境內有兩株極具觀賞價值和科考價值的古樹。一株是生長於萬佛寺的古銀杏樹,此樹高33米,圍徑13米,為漢代所植;另一株是曹家堰處的大榕樹,需12人合圍,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 [17] 

羅江區動物資源

羅江區境內陸生野生動物主要有爬行類蛇;兩棲類林蛙、青蛙、蟾蜍;鳥類喜鵲、斑鳩、麻雀、燕、烏鴉、畫眉、翠鳥、白頭翁、布穀鳥、白鷺、山雞、啄木鳥、貓頭鷹;哺乳類有草兔、獾、狸、大靈貓等。白馬關鎮境內的大霍山,有猴面鷹、獼猴出現。 [14] 

羅江區礦產資源

羅江區境內礦產資源相對缺乏,主要是砂岩礦、建築用砂礦、頁岩礦、膨潤土礦。其中又以頁岩礦居多,主要分佈在全區東北部、西北部、中部以及東南部;砂岩礦資源較少,主要分佈在全區南部;建築用砂礦主要分佈全區西部和西北部;膨潤土礦分佈在全區西北部。 [17] 

羅江區人口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羅江區常住總人口21.2萬人,其中:萬安鎮5.5萬人,鄢家鎮2.5萬人,金山鎮3.3萬人,略坪鎮2.3萬人,御營鎮1萬人,慧覺鎮0.8萬人,調元鎮1萬人,新盛鎮2.5萬人,蟠龍鎮0.9萬人,白馬關鎮1.1萬人。
截至2015年末,羅江區總人口為25.16萬人,其中常住人口22.1萬人,城鎮人口9.23萬人(縣城人口為6萬人),鄉村人口12.87萬人,城鎮化率41.76%。 [17] 
截至2018年5月,羅江區總人口25萬人,其中城鎮居民8.63萬人,農村居民16.37萬人。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羅江區常住人口20.9088萬人。
截至2021年末,羅江區户籍人口24.03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15萬人;人口出生率5.8‰,人口死亡率7.5‰,人口自然增長率-1.7‰。 [7] 
截至2022年末,羅江區户籍人口23.83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2萬人;人口出生率4.6‰,人口死亡率10.5‰,人口自然增長率-5.9‰。截至2022年末,羅江區常住人口20.9萬人,與上年持平。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11.2萬人,佔常住人口的比重(城鎮化率)為53.64%,比上年提高0.53個百分點。 [13] 

羅江區經濟

羅江區綜述

2017年,羅江區地區生產總值112億元,比2016年(下同)增長9.7%(按可比價計算,下同)。在轄區生產總值中:一產業完成生產總值21億元,同比增長1%;二產業完成生產總值64.2億元,同比增長12.2%;三產業完成生產總值30.6億元,同比增長63.5%。2017年,羅江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萬元,同比增長9.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萬元,同比增長8.3%。
2020年,羅江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8億元,增長1.6%(預計,下同);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87億元,增長15.0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3億元,增長9.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4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30元,增長6.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14元,增長10.3%。
2021年,羅江區地區生產總值(GDP)160.0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0億元,增長7.4%;第二產業增加值87.56億元,增長7.0%;第三產業增加值47.48億元,增長11.2%。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5.4%、45.3%和39.3%,分別拉動GDP增長1.3、3.7和3.3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由2020年的17.3:53.8:28.9調整為15.6:54.7:29.7。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計算,全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6572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8%。 [7] 
2022年,羅江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1.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4.0%,居全市第2,比綿竹低0.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6.8億元,增長3.9%,低於全市0.4個百分點,居全市第4;第二產業增加值94.1億元,增長4.1%,高於全市1.1個百分點,居全市第1;第三產業增加值50.8億元,增長4.1%,高於全市1個百分點,居全市第2。三次產業佔比為15.6:54.8:29.6,一、二、三產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6.5%、53.4%和30.1%,分別拉動GDP增長0.6、2.2和1.2個百分點。 [13] 
2023年,羅江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81.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6.0%,比全市低0.7個百分點,與廣漢並列居全市第5,兩年平均增長5.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7.4億元,同比增長4.2%,比全市高0.1個百分點,居全市第3,兩年平均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97.5億元,同比增長5.6%,居全市第5,比全市低1.2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4.8%;第三產業增加值56.6億元,同比增長7.6%,比全市高0.5個百分點,與中江並列居全市第2,兩年平均增長5.8%。三次產業佔比為15.1:53.7:31.2,一、二、三產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1.9%、50.2%和37.9%,一、二、三產分別拉動GDP增長0.7、3.0、2.3個百分點。 [19]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羅江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0.7%,居全市第3。分產業結構看:區屬項目(不包含房地產及市局分割數據)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1.7%;第二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22.1%;第三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0.2%。分行業看:房地產投資比上年下降15.4%;工業投資比上年增長20.8%,比全市高12.7個百分點,居全市第1;技改投資比上年增長2.1%,低於全市5.3個百分點,居全市第5。2022年,羅江區商品房銷售面積38.55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0%,比全市高9.2個百分點,居全市第4。建築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10.0%,比全市高2.2個百分點,居全市第2。
財税收支
2022年,羅江區實現財政總收入24.3億元,比上年下降3.9%;地方財政收入21.96億元,增長1.1%。其中,基金收入13.97億元,下降8.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95億元,增長23.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税收收入3.08億元,下降1.5%;非税收入4.87億元,增長47.4%。地方財政收入中,税務部門收入3.71億元,增長7.0%;財政部門收入4.45億元,增長19.4%;國土部門收入13.80億元,下降5.1%。
2022年,羅江區財政總支出35.75億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8.22億元,增長1.1%;基金支出17.50億元,增長2.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89億元,增長0.2%。
2022年,羅江區税收收入總額5.64億元,比上年下降15.9%。其中,股份制企業4.05億元,下降22.5%;私營企業0.15億元,下降36.3%;個體經營0.04億元,下降38.2%。
人民生活
2022年,羅江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85元,增長4.3%;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2807元,增長3.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78元,增長6.0%;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208元,增長6.1%。 [13] 

羅江區第一產業

2022年,羅江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5.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9%。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8.07億元,比上年增長3.9%。其中,農業總產值23.4億元,增長2.7%,佔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51.4%;畜牧業總產值16.5億元,增長5.5%,佔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36.3%。
農業
2022年,羅江區農作物總播種面積4.14萬公頃,比上年增長1.3%。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87萬公頃,增長1.1%;經濟作物播種面積2.27萬公頃,增長1.6%。經濟作物中,油菜播種面積1.6萬公頃,減少0.6%,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0.5萬公頃,增長9.5%;中草藥材播種面積0.04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量13.5萬噸,比上年減少0.7%。其中小春糧食產量增長2.2%,大春糧食產量減少1.1%。經濟作物中,油料產量5.07萬噸,增長0.4%;蔬菜及食用菌總產量17.25萬噸,增長2.5%;園林水果產量5.68萬噸,增長4.3%。
畜牧業
2022年,羅江區生豬出欄39.8萬頭,比上年增長3.2%;牛出欄0.34萬頭,增長3.5%;羊出欄0.81萬隻,增長1.2%;家禽出欄558.9萬隻,增長0.2%。豬肉產量2.98萬噸,增長4.1%;牛肉產量0.045萬噸,增長1.9%,羊肉產量0.01萬噸,增長0.9%,禽肉產量0.99萬噸,增長0.2%。 [13] 

羅江區第二產業

工業
截至2022年末,羅江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64户,比上年淨增17户。經開區企業已達385户,其中規上工業企業122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1%。營業收入485.3億元,比上年增長2.7%;利潤總額10.2億元,下降16.8%;利税總額17.1億元,下降13.1%。
2022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耗27.62萬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0.7%。單位GDP能耗為0.773噸標準煤/萬元,下降3.7%;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為0.753噸標準煤/萬元,下降6.4%。
建築業
截至2022年末,羅江區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17户。全年實現建築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10%,增加值4.99億元,比上年增長7.1%。 [13] 

羅江區第三產業

服務業
2022年,羅江區實現服務業增加值50.8億元,增長4.1%,居全市第2,比什邡低0.5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29.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0.1%,拉動GDP增長1.2個百分點。批零住餐四行業實現商品銷售額(營業額)分別比上年增長37.5%、4.4%、1.6%、3.7%,分別居全市第3、第5、第5和第2。其中,批發業增加值佔GDP比重5.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5.6%,拉動GDP增長0.6個百分點。全區重點行業服務發展總體平穩,1-11月,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比上年下降7.4%,居全市末位;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50.8%,居全市第1。
國內貿易
2022年,羅江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3億元,比上年增長2.7%,居全市第2。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消費品零售額4.06億元,比上年增長5.9%。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市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8億元,比上年增長4.4%;鄉村市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5億元,比上年增長0.1%。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30.1億元,比上年增長2.6%;餐飲收入12.2億元,比上年增長2.9%。
對外經濟
2022年,羅江區進出口總額10.8億元,比上年增長41.5%。其中,全年出口額5.78億元,下降21.5%;全年進口總額5.02億元,增長1774.4%
房地產業
2022年,羅江區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5.4%,商品房施工面積91.02萬平方米,增長33.1%;商品房銷售面積38.6萬平方米,下降12.0%。
郵電通信
2022年,羅江區電信業務總量實現1.62億元,年末固定電話用户3.4萬户,移動電話用户25.99萬户,移動電話普及率75.05部/百人,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户數17.74萬户,年末光纜總長度1.79萬皮長千米。
旅遊業
2022年,羅江區接待遊客363.62萬人次,比上年下降12.4%,實現旅遊收入30.31億元,增長3.5%。境內A級景區2個,A級景區旅遊人數125.2萬人次。
金融業
截至2022年末,羅江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1772050萬元,比年初增長17.3%。其中,住户存款餘額1367629萬元,比年初增長15.5%。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1154285萬元,比年初增長20.6%。其中,涉農貸款餘額317151萬元,較年初增加15309萬元,增長5.1%。 [13] 

羅江區交通運輸

羅江區交通

羅江區位於成渝經濟圈和成德綿經濟帶核心地段,屬於成都平原城市羣的次級都市圈,都市圈內通勤時間小於半小時。南距國家重大技術裝備製造業基地德陽21千米,省會成都72千米;北鄰中國科技城綿陽19千米;距川西北最大生產資料交易倉儲集散區——皂角鋪·梅家溝綜合物流園僅15分鐘車程。
截至2022年末,羅江區境內共有火車站2個,鐵路營運里程66千米。有2條高速公路(G5京昆高速公路、S1成綿高速)、1條國道(G108線)、1條省道(S419線)、2條已納入規劃省道(S108線、S211線)和24條縣道,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907.556千米。羅江區域公路網密度為195.75千米/百平方千米,人均公路里程為36千米/萬人。國省幹線公路95.593千米,佔總里程的10.5%,農村公路775.674千米,佔總里程的85.5%。羅江區等級以上公路里程845.183千米,佔總里程的97.5%。其中二級及以上公路111.912千米,佔總里程的12.3%,三、四級公路比例達到80.8%,四級以下公路比例佔6.9%,100%的鎮和100%的村通水泥路(油路),通公路村數62個。 [13] 
公路成綿高速公路(京昆高速)、成綿高速公路複線、108國道、旌江、天星兩條快速幹線、成都第三繞城高速等交通大動脈橫貫全境。
鐵路寶成鐵路西成高速鐵路均在羅江設有站點。

羅江區運輸

截至2022年末,羅江區鐵路旅客運量32.7908萬人,鐵路貨運量5.7998萬噸。營運車輛數574輛,年末實有公共汽(電)車營運車輛數12輛,城市公共汽車客運總量94.8萬人次,城市公共交通分擔率10.9%,年末公交車路數3路,汽車28342輛,摩托車21740輛,農用運輸車21輛,掛車74輛,共計50177輛。年末出租汽車數42輛,城市每萬人擁有公共電(汽)車量1.5輛/萬人,年末民用汽車擁有量2.8072萬輛,比上年末增長0.38%;其中,私人汽車擁有量2.8342萬輛,增長2.57%。 [13] 

羅江區社會事業

羅江區科技事業

2022年,羅江區科技型中小企業完成82家,完成率109.33%;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0家,完成任務率111.11%;研發經費支出完成0.95億元,完成率100%;技術合同完成成交額1.0398億元,完成率103.98%;市級首批中試研發平台備案5家,20家企業備案德陽市種子企業,1家企業獲批市級瞪羚企業,1家企業獲批德陽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企業獲批四川省第十批院士(專家)工作站。組織專家通過“一對一”形式,指導企業申報2022年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3個、省級科技計劃項目7個、市級科技計劃項目15個。組織12家企業召開人才項目申報工作會,指導勁達節能人才成功申報“天府青城計劃-天府創業人才”項目。紮實推進工業科技特派員工作,聘請工業科技特派員10人靶向幫助企業開展技術攻關。加強人才柔性引進,共引進培育創新創業團隊2個、高層次人才4名。開發科研助理崗位57個,吸納科研助理27人破解企業人才引進難題。 [13] 

羅江區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羅江區有各級各類學校63所。其中,幼兒園30所(公辦園3所、鄉鎮小學附屬園13所、民辦園14所),小學17所(城區3所、鄉鎮14所),中學8所(城區3所、鄉鎮5所),特教中心1所(設於新盛小學內),中等職業技術學校3所(德陽通用電子科技學校、德陽中藝科技職業學校、羅江職高),高等院校3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學前教育在園幼兒5026人,學前三年入園率達到97.40%。義務教育階段(小學、初中、特教中心)在校學生15684人;普通高中在校學生329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學畢業率達到99.89%;初中適齡少年入學率100%,初中畢業率100.17%,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102.54%。義務教育階段特殊兒童(少年)中,在特殊教育學校(中心)就讀學生19人,中小學隨班就讀74人,送教上門25人,緩(免)入學7人,未入學1人,殘疾學生入學率達99.16%(按政策緩免入學殘疾兒童除外)。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在校學生5431人,民辦普通高校在校學生33142人。高考參考1431人,本科上線率達64.94%。中考參考1732人,成績為A等級達標學生人數372人,成績為B等級以上的學生771人。
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區
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區(3張)
2022年,羅江區財政補助各級各類學校公用經費1990.26萬元。其中,義務教育學校1527.42萬元,公辦普通高中學校331.55萬元,公辦幼兒園131.35萬元。補助民辦幼兒園辦園經費87.35萬元。補助54.34萬元為義務教育學校學生免除作業本費。2022年投入782萬元實施羅江中學宿舍樓建設工程,投入703.78萬元對全區義務教育學校校舍進行維修改造,投入260萬元支持學前教育專項發展。
2022年,羅江區學前教育減免保教費共資助1369人次,發放資助金78.112萬元;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學生生活補助共計資助1268人次,共發放75.4萬元;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非寄宿生生活補助共計資助1543人次,共計發放39.88125萬元;普通高中助學金共計資助1586人次,共發放助學金158.6萬元;普通高中免學費共計資助1586人次,撥付資金59.69萬元。中職助學金共計資助809人,發放資金80.9萬元;中職學校免學費共計資助5938人次,撥付資金578.955萬元;建檔立卡特別資助共計資助47人,發放資金2.35萬元。2022年為建檔立卡大學專科(含高職)23名學生,發放補助9.2萬元。
2022年,羅江區科研課題結題省級1項、市級8項、區級21項,立項課題省級2項(四川省鄉村振興專項1項,思政專項1項),市級5項;現在研省級5項、市級16項、區級48項。全年開展區級教育科研視導2次,接受市級視導2次,開展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活動1次。教育科研成果獲得德陽市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獎8項。階段性成果獲省級2等獎1項、三等獎1項,市級10項。
2022年,羅江區獲市長獎一人,獲國家級獎4項,省、市級獎71項。組織參加第37屆德陽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共有35件作品獲得市級一、二、三獎。其中一等獎7件(項),二等獎9件(項),三等獎19件(項)。組織參加四川省第十七屆校園影視教育成果展示交流活動,獲省一等獎1項,三等獎11項,優秀獎2項。組織參加2022年度德陽市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獲得省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組織參加2022年德陽市實驗教學説課系列評選活動,獲得省級獎1項,市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組織參加師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教師組獲省三等獎2項,市級二等獎2項;學生組獲國家級獎4項,市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12項。 [13] 

羅江區文體事業

截至2022年末,羅江區公共圖書館1個,圖書總藏書量67.276千冊。全區擁有文化館1個,文化站10個,博物館、展覽館2個,劇場、影劇院2個。年末擁有廣播電視台1座,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100%。 [13] 

羅江區醫療衞生

截至2022年末,羅江區共有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66個。其中,綜合醫院2個,中醫醫院1個,專科醫院1個,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衞生監督所1個,單採血漿站1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5個,衞生院7個,村衞生室75個,門診部、診所、醫務室71個。年末衞生機構實有牀位1706張。其中,各類醫院891張,基層醫療衞生機構785張,專業公共衞生機構30張。年末全區共有衞生技術人員1392人。其中,醫院671人,基層醫療衞生機構605人,專業公共衞生機構116人。
羅江人民醫院 羅江人民醫院
2022年,羅江區登記結婚2104人,婚前醫學檢查2032人,男性1013人,女性1019人,婚檢率為96.58%。其中,共檢出生殖系統疾病人數48人(其中男性6人,女性42人);建議暫緩結婚17人;建議不宜生育0人。檢出HIV感染1人(其中男性1人,女性0人)。檢出梅毒感染12人(其中男性6人,女性6人)。檢出乙肝病毒攜帶92人,乙肝患者5人。
2022年,羅江區全年孕前優生檢查1720人、任務完成率100%。着力擴面提質,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96.20%;轄區活產數為1001人,產婦數985人,住院分娩率99.9%、新法接生率99.9%。户籍孕產婦死亡1例,孕產婦死亡率99.90/10萬。
2022年,羅江區7歲以下兒童8779人,7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人數為8491人,管理率為96.72%;轄區3歲以下兒童3035人,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人數為2898人,管理率為95.49%。新生兒、嬰兒、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為0‰、3‰、4‰死亡率。
2022年,羅江區享受計劃生育“兩項制度”人員26013人,其中:獎勵扶助24999人(國獎20916人、省獎4083人)、特別扶助987人(傷殘360人、死亡627人)、再生育關懷項目21人、手術併發症6人(二級1人、三級5人)。打卡直髮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對象、計劃生育特別扶助對象扶助金3442.506萬元。 [13] 

羅江區社會保障

2022年,羅江區城鎮新增就業2684人,迴流人員再就業721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399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29%。
2022年,羅江區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6.39萬人,參加失業保險職工1.83萬人,參加職工工傷保險人數2.62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參保人數10.54萬人。2022年,羅江區繼續調整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待遇,涉及22747人,人均增加91.42元/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標準為每人每月115元。2022年,羅江區加大加強社保卡發行情況清理、三代卡的發行、社保卡功能應用宣傳及服務,推廣使用電子社保卡,累計制髮卡24.46萬張,鎮、村(社區)及合作銀行服務點39個。
2022年,羅江區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2.49萬人。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3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9.19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1.9萬人。2022年,醫療救助資助參保12989人、364.22萬元。其中,低保2624人、102.67萬元;特困1499人、48.75萬元;監測户136人、3.28萬元;已穩定脱貧人員8730人、209.52萬元。救助5793人次、466.54萬元,其中:低保4179人次、207.02萬元;特困1186人次、121.73萬元;監測户231人次、34.89萬元;低保邊緣家庭成員16人次、6.12萬元;因高額費用導致家庭生活困難人員181人次、96.78萬元。
2022年,羅江區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數4374人,其中:城鎮1771人,農村2603人。年末城鄉特困供養人員1448人,其中:城鎮53人,農村1395人。年末臨時救助累計329人次。年末擁有社會福利院16個,牀位1799張。其中:敬老院11個,牀位1244張。 [13] 

羅江區環境保護

2022年,羅江區PM2.5平均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同比反彈3.1%;PM10平均濃度為59微克/立方米,同比反彈11.3%;二氧化氮平均濃度為29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二氧化硫平均濃度為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3.3%;臭氧第90百分位濃度為1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2.4%;一氧化碳平均濃度為0.9毫克/立方米,同比持平;優良率為86.8%,優良天數共計317天,全年共計污染48天(其中:輕度污染45天、中度污染3天、無重度污染天),同比下降1.9%,累計綜合指數3.87,同比反彈4%,在全省65個區(含經開區)排名第38名。2022年工業廢氣排放量75.307782億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110.463噸,氮氧化物排放量254.535噸,顆粒物排放量376.52噸,工業廢水排放量236.493637萬噸,氨氮排放量2.489噸。2022年,羅江區生活垃圾清運量3.312萬噸,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13] 

羅江區安全生產

2022年,羅江區發生生產安全事故3起,死亡3人。 [13] 

羅江區歷史文化

羅江區地名由來

羅江區以江而得名,已有1700多年曆史。羅江是先作為江河名而見於晉代,作為縣名則始於唐朝 [14]  。據宋《方輿勝覽》:“羅江,兩水相蹙成羅紋,縣因以為名。”

羅江區文物古蹟

截至2020年,羅江區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8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均已劃定。除上述28處文物保護單位外,羅江共公佈了82處登記不可移動文物。
從類型來看,羅江區文物古蹟包括古遺址3處、古墓葬40處、古建築41處、石窟寺及石刻11處、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15處,類型較多,其中又以古墓葬、古建築居多。從分佈特徵來看,羅江的文物古蹟在全域各個鄉鎮都有分佈,主要還是集中在中西部地區即縣城和白馬關周邊以及調元鎮方向。 [17] 
龐統祠墓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又名漢靖侯祠,位於白馬關鄉鹿頭山上,是安葬和紀念三國時期劉備的軍師龐統的地方。龐統,字士元,道號鳳雛,襄陽(今湖北襄樊市)人。他與諸葛亮齊名,有“伏龍風雛、得一可安天下”之譽。劉備取益州,拜龐統為軍師中郎將。龐統以其卓越的軍事才幹,輔佐劉備,累建戰功。建安十八年(213年),劉備攻打劉璋,在進攻雒城(今廣漢市)時不幸被流矢所中而歿于軍中,年僅36歲。劉備奪取益州後,稱帝成都,追封龐統為“關內侯”,諡靖侯。並在安葬龐統的地方建祠祭祀。
龐統的事蹟被人們推崇。自劉備為龐統建祠後,歷經興衰變故,龐統祠墓仍未廢滅。現存祠墓是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在王屏藩亂蜀時摧毀的祠墓原基礎上重建的,後經乾隆、嘉慶、道光、光緒年間屢次培修、增建。長期以來,許多軍事家、政治家、文人學士常來此憑弔忠魂。宋代詩人陸游《鹿頭山過龐士元墓》寫道:“士元死千載,悽惻過遺祠”。雍正十二年(1734年),果親王允禮“送達賴喇嘛還西藏,沿途巡檢諸省駐防及綠營兵”,經川人藏,秋至羅江白馬關,題“忠義豪然”匾,撰“人傑不可以成敗論;赤忠須得於是非明”聯。龐統祠建築以石材為主,古樸典雅,莊重肅穆,是研究三國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龐統祠墓周圍古柏掩映,遠望蒼翠葱鬱,據測,祠內所存兩株古柏距今已一千七百餘年。祠墓建築別緻,建築面積八百多平方米,石牆、石柱、石地板、石門窗、石走廊,古樸典雅,莊重肅穆。祠內現存文物豐富,古人題吟題聯刻於石碑、石柱之上,今人題吟題聯裝裱成軸。碑亭中,“退押減租碑記”,記述清代嘉慶年間祠內住持退還原所加租壓之事,為全國寺廟所未有者。 [17] 
奎星閣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奎星閣位於羅江縣城南街,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羅江縣令楊周冕為倡本縣文運,聘請李調元之父李化楠主持修建。嘉慶二十年(1815年)作過培修,1985年羅江鎮人民政府再次進行了全面維修。1996年羅江復縣後,重塑“文星、奎神”於奎星閣,維修南街,並形成以奎星閣為中心的清代商業步行街。此閣造型別致,四面獨立,為方陣塔式。佔地面積約為6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20平方米,總高20米,連底共五層,每層每邊依次逐漸縮小0.5米,錯落有致。閣高24.96米,寬15米,二樓塑魁星,分層懸以匾額。屋頂為八欏脊拱,寶頂用珠砂、綠玉、景泰藍等彩釉瓷壇瓷瓶疊壓而成,且鐵鏈四面牽引,脊欏用青色脊筒瓦砌成,脊角高翹,獸頭口含銅鈴,全閣為木結構,外飾朱漆,畫棟雕樑,十分華麗,每當風起,鈴響清脆悦耳,被譽為“川西名閣”。奎星閣一直以來都是羅江縣城一座標誌性建築。 [17] 
萬佛寺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萬佛寺位於白馬關鎮大霍山中,初為唐天寶年問道人羅公遠修道成仙之地。宋初道人羅貴在此隱居修道而建道觀,名羅真觀。宋、元、明代曾幾度興廢。現存寺院為清康熙年間重建。萬佛寺依山而建,取山勢,分六重,逐漸升高。第一重為石牌坊,上刻“霧禪勝境”四字,整座牌坊壯觀雄偉、雕刻精細。第二重是正山門,為八字形。第三重為文武殿,重檐歇山式屋頂。第四重為接引佛殿。第五重為觀音殿,內供觀音。第六重塔林,即和尚冢。萬佛寺整寺院寬敞明亮,每殿東西兩側均有廂房連接。萬佛寺佔地七十多畝,其中寺廟建築面積一千五百多平方米,寺內珍藏佛經兩部:大正藏與中華大藏經。有羅漢碑、李調元詩碑、天機和尚碑、性平和尚碑、見悟和尚碑等碑刻十一通。有明、清名家書寫匾額兩個。其它文物有:石獅、唐代石佛、鐵獅、雕香爐、石塔等。寺內生長有一株銀杏樹,圍圓12米,高32米,中空,可安放一圓桌,坐十餘人。寺院山門前及七佛殿南外山牆及三聖殿前均有明清修廟碑及詩碑,尤以李調元詩碑最為有名。 [17] 
萬佛寺 萬佛寺
景樂宮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景樂宮位於羅江城東外玉京山(玉京山是羅江最早的宗教活動場所),此地有羅江八景之一的“景樂梵鍾”,是羅江境內現存的重要道教遺存。景樂宮始建於唐武后神龍年間(705年),原名寶明寺或真明寺,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重建,更名景樂寺,時毀時興,唐宋期間,玉京山都為佛教活動場所,唐玄宗因“安史之亂”幸蜀曾居於此。
由於明末清初的戰亂、瘟疫等,四川人口大減,景樂宮亦破敗不堪。乾隆八年(1743年),道士譚至正雕川主石龕像於西南是崖,重修宮觀。乾隆十年(1745年),邑人建東山書院於玉京山景樂宮側。後有善操古琴的道士劉虛靜主持道務,與名士李調元交遊,常在此撫琴談心,有詩載《紅梅唱和集》及《雨村詩話》。由於譚至正、劉虛靜等道士的經營與努力,景樂宮形成現有格局與規模。根據清代出土文物顯示,明代此地已更名為“玉京山景樂宮”,由此可見,在明代,玉京山已經易釋為道。民國十年(1921年),羅江縣公署開辦道教分會於玉京山景樂宮。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春,三千多山東學生流亡入川,在綿陽設立國立第六中學,設第四分校於羅江,並在景樂宮設教學點。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在玉京山修建了一底教學樓,恢復羅江縣立初級中學校,並將景樂宮整修作為校舍。
新中國成立後,羅江中學遷往今地,玉京山景樂宮改為紋江民辦中學。1964年,紋江中學遷東街,景樂宮成為中國第二物探大隊隊部。1988年,為紀念李調元,擬建景樂宮作為紀念館,遂將二物探大隊部遷於西山。1996年羅江復縣後,至2000年前後修繕了景樂宮,並將景樂宮改名為李調元紀念館,2000年曆時兩年在景樂宮西山下修建了高20.8米“文峯函海”羅江四李大型石刻雕塑,2001年李調元紀念館正式開放。景樂宮坐北朝南,佔地面積約0.87公頃,其中建築面積1231平方米,現存建築為清代重修。三進四合院佈局,依次為過廳、浩然堂、三清殿、左右廂房和角房。左右廂房為20世紀90年代重修。前殿、中殿、後殿及廂房保存基本完好。 [17] 
陝西館謝氏宅(五世同堂大院)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陝西館謝氏宅坐北向南,石木結構,為典型清代特色院落。在清朝同治年間,作為鄉賢士紳懂生活會過日子的褒獎,這個院子被皇帝授匾“五世同堂”,佔地面積約3500平米,為“壽民”謝華元所建。謝氏在羅江從事調味品加工,五代都沒有分過家,最鼎盛時,每天在正屋吃飯的謝氏家人就有4桌,每桌10餘人。在20世紀50年代,謝家後人曾做過一次加固,而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同治帝賜予的“五世同堂”匾被毀掉,由於年代久遠,謝家大院現僅存大門、中堂屋、上堂屋、東西廂房,有大大小小的房屋約40間。解放後被收歸國有,文革期間遭破壞。現今大門上還有“文革”時用油漆所書“四新大院”,“紅旗街44號”等文字。中堂屋面闊6間約23.1米,進深四間約11米。陝西館謝氏宅因謝氏入川,五代不分家,故名五世同堂,其對研究羅江民俗、市民生活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17] 
何氏宅(何家大院)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何氏宅為清末羅江大姓何氏宅院(民國時期,羅江城住着何、毛、杜、高四大家族),坐西向東,佔地面積約為1860平方米。大院具有典型的清末民初建築風格,編泥牆與小青瓦,古樸典雅,形制完整,現存前院、後院級前廳、後廳,前院有古榕樹兩株,後院有古桂樹一株,距今約有300多年。何家先世為陝西人,大約清代中葉入川,以販鹽獲利。到了清代後期,何家富甲一方,開始營建豪華的屋宇。由於家底殷實,何家重視對子弟的培養。對四川水利建設頗多貢獻,曾經兩任四川省建設廳長的何北衡,就是其中的代表。建國後,何家大院被充作公產,由人民政府管理。隨後曾先後在此作為學校、萬安鎮政府辦公地。 [17] 
寶鏡寺
寶鏡寺位於新盛鎮寶鏡村,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清道光年間和民國年間曾大規模翻修。為複合式四合院佈局,總佔地面積2130平方米。現存山門(前殿)、中殿和後殿。中殿抬梁的編泥上有墨繪花、鳥、魚、蟲、壁畫11幅;東、西兩壁上有彩繪壁畫45幅,其內容有《西遊記》、《濟公傳》和其他佛經故事。此壁畫人物栩栩如生,神態各異,線條細膩、柔和,屬民間年畫藝術風格,全國少見,堪稱壁畫之佳品。 [17] 
千佛崖摩崖造像
千佛崖摩崖造像位於鄢家鎮燈盞村,坐西南向東北,為唐代摩崖造像。高2.28米,寬3.36米,距地表1.5米,橫向排列兩大龕,共計佛像600餘尊,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17] 

羅江區詩歌節

中國羅江詩歌節由中國作家協會《詩刊》社、四川省作家協會《星星》詩刊社、中共德陽市委宣傳部、中共羅江區委、羅江區人民政府創立於2006年3月。定為每兩年一屆,時間為逢雙年的國曆3月中下旬。
2006中國羅江詩歌節歷時4天,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劉曉峯、省政協副主席楊海清、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陳建功、《詩刊》雜誌社主編葉延濱、《星星》詩刊主編梁平以及國內著名詩人、作家、表演藝術家蘇叔陽、牛漢、舒婷、白航、瞿弦和等100餘人出席。期間,舉辦了詩歌節開幕式暨詩歌朗誦音樂會、詩歌朗誦比賽、“詩歌的現實關注與現代性”學術研討會、“相約羅江”詩人座談會、中國羅江詩歌博物館簽字儀式、“印象羅江”詩歌創作採風等系列活動。
2008中國羅江詩歌節以“詩意新農村”位主題。國家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作協、四川省政府、省委宣傳部、四川省作家協會等的領導及海內外著名詩人200多人出席。期間,舉辦開幕式大型文藝演出、詩歌朗誦比賽、“影子”專場演出、中國·羅江現代詩歌博物館落成典禮、作家詩人論壇、“詩意新農村”創作採風等活動。
2010中國羅江詩歌節是繼2006年、2008年後羅江區舉辦的第三屆詩歌節。開幕式上還對首屆全國十大農民詩人進行了頒獎。代表羅江參加全國十大農民詩人評選的楊俊富與其餘9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民詩人分獲殊榮。
“詩意古道·美麗羅江”2013中國·羅江詩歌節於2013年3月18日至20日舉行。會上,舉行了四川省首屆十大青年詩人頒獎。來自四川省內的優秀詩人,其所創作的作品經過層層選拔,最終獲得組委會專家評審的一直認同。他們中年齡最小的出生1990年,還是在校的大學生,屬於典型的新生代詩人。
2015中國羅江詩歌節是第五屆詩歌節,於2015年6月17日—18日舉行,主題為“記住鄉愁美麗羅江”。 [15] 

羅江區鄢家鴿子會

羅江區鄢家鎮鴿子會起源於明清時期,一為紀念三國名人“鳳雛”龐統,感念信鴿傳書避免蜀漢戰役失誤之功,二為祈禱養鴿馴鴿之福,是川內歷史最悠久、主題最鮮明、規模最宏大的鴿子盛會,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趕廟會、放信鴿、看大戲、求吉祥成了遠近聞名的休閒娛樂活動。 [16] 
歷史淵源
相傳在三國時期,劉備率軍攻蜀,到了涪關(今綿陽)與軍師龐統兵分兩路攻打雒城(今廣漢),兵馬途經距鹿頭山(今白馬關)約二十里的鄢家嶺上,見前方山勢險惡,樹竹陰森,荊棘遍地。龐統心疑,怕有伏兵,便在嶺上百姓家借得二羽信鴿,並與劉備換白馬前行。龐統兵到鹿頭關南山坡(落鳳坡),果遇蜀將張任伏兵,立時,箭矢如雨,將士遭受兩面夾擊,蜀兵知劉備貫乘白馬,於是傾盡全力射殺,將士盡皆死亡,龐統身中數箭,在嚥氣之前拔出血箭,寫下戰況,由信鴿很快將情報傳給劉備,劉備及時調整了進攻策略。劉備為感念龐統信鴿傳書之功,便賜與養鴿人銀兩,並封這對信鴿為“鳳凰”之美稱,而“鳳凰”也諧“鳳雛”之意,正是龐統的字號。
後來嶺上的人們為懷念龐統便家家養鴿,人人愛鴿,把鴿子視為“鳳雛”,奉為天神。再後來人們在鄢家嶺上修建了“鳳凰寺”。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鳳凰寺”逢會,趕廟會、放信鴿、看大戲、求吉祥、修閒娛樂成了遠近聞名的一種時尚。更有神話和傳説:一説凡是趕了鴿子會的鴿子不生病、不發瘟;二是無論天旱多久,凡逢鴿子會天就下雨,説是天公揮淚悼“鳳雛”。

羅江區羅漢寺童子會

羅江區新盛鎮(原德安鎮)羅漢寺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乾隆十三年(1748年),羅漢寺住持於寺東百步溪上築石拱橋名羅漢橋。
嘉慶年間起,羅漢寺信眾創辦了“三月三童子會”。此後每年農曆三月三日這天,來自方圓百里的萬餘民眾手牽孩童來寺中過“童子會”,旨在許願祈福,求佛賜子。此習俗沿襲至今已有數百年曆史且從未中斷。 [17] 

羅江區風景名勝

羅江區綜述

羅江區境內現存有歷史、藝術、科研價值的文物點200餘處,其中有保護價值的古建築,歷史紀念性建築、古遺址、石窟及石刻30餘處,白馬關三國蜀漢文化產業園被命名為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以龐統祠墓為核心,輻射萬佛寺、餘家奄、李調元故里、奎星閣、寶鏡寺、觀音巖為骨架的文化旅遊網絡已基本形成。 [17] 

羅江區主要景點

李調元紀念館 李調元紀念館
李調元紀念館
位於城東玉京山,羅江著名八景之景樂梵鍾即於此。唐建有真明寺,唐玄宗幸蜀曾宿此。宋易釋為道,改景樂宮。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春,國立六中四分校曾設於此,舊址尚在。今闢為李調元紀念館。
鶺鴒寺 鶺鴒寺
鶺鴒寺
位於羅江區北十五千米的調元鎮,觀音場北2千米。始建於康熙,現存主體為嘉慶時所建,主體建築有大殿、奎星殿、土地廟、吟書亭,因其遠遠看上去猶如一隻鶺鴒鳥從金頂山脈南邊突然西向,凸入濘江而得名。1994年維修大殿。新建魁星殿、吟書亭、遊覽道、廂房、彩繪壁畫等,1995年底正式開放。1997年完善了山門和圍牆建設。2006年3月詩歌節期間曾於此實景演出川歌劇《文豪還鄉》受到來自全國各地詩人好評。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醒園 醒園
醒園
位於羅江區北調元鎮,清乾隆八年(1743年),羅江進士李化楠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乾隆五十年(1785年),李化楠之子李調元兩度擴建。醒園是調元人民為紀念先賢,於1992年由調元鎮人民政府於壘水河畔重建而成。佔地4000平方米的醒園,現有臨江閣、坐花閣、大觀台、洗墨池、半畝地、清溪草堂、木香亭等,建李化楠、李調元父子石雕像兩尊,設文物陳列廊、史料展覽廳、調元詩碑廊,使之成為集文物保護、文史展覽、文史研究、文化娛樂於一體的旅遊勝地。
香山鷺島風景區
國家AAA級旅遊風景區,羅江首家A級景區,位於羅江區金山鎮場口108國道綿陽方向1千米處,距成都一個小時車程,距德陽半個小時車程,距綿陽僅九千米,108國道、京昆高速,和景區擦肩而過。景區佔地面積2600畝,擁有各類珍貴喬木18000餘株,常綠花草面積40萬平方米。分為六片功能區,一個入口遊客服務中心,一條金牛古道文化軸,一塊生態植被培育帶,一處香山美湖休閒區,一處鷺島春天養生區和一處露天夢幻温泉區,佔地2600餘畝。
白馬關景區 白馬關景區
白馬關景區
位於成都平原東北邊緣的羅江,處於四川三國文化旅遊線中軸線上,距成都68千米,距德陽市區18千米,是三國蜀漢文化旅遊線上的重要節點,也是“大九環”旅遊線的重要節點,德陽旅遊“南有廣漢三星堆,北有羅江白馬關”已形成共識。2014年9月,白馬關景區成功創建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景區規劃面積約15平方千米,大體劃為3個板塊。一是以國家文保單位龐統祠為中心的三國蜀漢文化旅遊板塊;二是以小球練習場為中心的體育休閒板塊;三是以萬佛寺為中心的佛教文化養生板塊。
金牛古道
白馬關段南起白馬舊場,北至落鳳坡,全長4.7千米,原為青石鋪就,路中有車轍,現條石基本被毀,僅龐統祠內、金家埡口、落鳳坡三段較為完整,為四川保護最完好的金牛古蜀道。古道開鑿於公元前三世紀的古蜀國開明王朝時期,與長城及靈渠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被稱為世界交通史上的活化石。
點將台 點將台
點將台
高10米,寬10米,長30餘米,為天然石疊礫岩平台。根據民間傳説,為張飛為龐統報仇點將處。清李桂林纂修《羅江縣誌·古蹟志》有:“將台,在落鳳坡側,相傳漢諸葛武侯點兵於此,舊有亭,今廢”。所記與民間傳説不同。台周松柏鬱郁蒼蒼,登台可俯視成都平原沃野。
八卦谷
傳為諸葛亮之子諸葛瞻與鄧艾決戰處。站在點將台上向東望去,松柏及各種灌木掩覆,看似較為平緩,其實林中怪石猙獰,岔道極多,若初次進入,恍如迷宮。谷中有“擂鼓坪”“忠魂谷”“肝膽石”“五行陣”“旌旗嶺”等景點可以玩賞。
倒灣古鎮
古鎮以“迷宮式”徽派佈局落成,區域道路寬度6米—8米,建設佈局呈L型、H型、T型、四合院等多種布形式,並以磚雕等形式展現豐富的三國曆史文化內函。小鎮是集文化、休閒、觀光、居住於一體,是休閒度假旅遊的好去處。
五丁谷
五丁谷根據歷史典故“五丁開山”而名。金牛古道穿谷而過,周圍山林茂密,環境優美,交通便利,關中民居風格建築依山就勢、錯落有致,谷內漢闕林立,白牆與局部做舊的仿泥土牆相間,配以仿古木門,秦漢古韻雅緻天成。既有自然景觀,又有人文景觀,形成丘陵地區山水園林風光和自然和諧的獨特旅遊小鎮。
潺亭水城
位於紋江兩岸,清太平廊橋橫跨紋水相連。於2006年建成,北起昇平橋南至太平橋,總長1.2千米,佔地55.54畝。潺亭水城由一色的仿古廳、堂、樓、榭、牌坊、戲台、城門、鼓樓,雙子木塔組合而成,街道、廣場均由石板鋪築而成,沿街植桂、種竹,巧布奇石,間植異草,格調統一,是“美食娛樂一條街“。
太平橋 太平橋
太平橋
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於嘉慶十年(1805年)建成。古橋總長五十四丈,闊二丈四尺,高二丈六尺,橋兩側石柱石板鑲欄,規模宏大。橋成之年,適逢朝庭平息了白蓮教教亂,故命名“太平橋”。祈願從此天下太平之意。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川陝公路通車後,作為川陝公路要道上的太平橋,更是接受了來來往往重型車輛的檢驗。1990年,德陽市市中區人民政府公佈太平橋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羅江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3] 
范家大院
景區總佔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位於御營鎮響石村,始建於清雍正年間,是北宋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范仲淹後裔的居住地。距今300多年的歷史,是羅江境內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築體為石木結構,功能齊全,有耳龍門、中龍門、正房、廂房、中堂屋、享堂。2009年范家大院被定為羅江區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將范家大院列入古村落保護名錄。
寶峯寺
位於城西南,龐統祠墓南4千米。為羅江區八景之“大霍奇峯”。山中有寶峯寺,唐代所建,明代重修。傳為楊貴妃避難處。寺前有貴妃池,寺中有貴妃柏。每年三月初三的傳統民俗活動——“娘娘會”便在此地。
觀音巖
位於城東北8千米濘水東岸,調元鎮文星場東6千米,是由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羅江縣令楊周冕倡議修建,李調元曾對其進行修復,文化大革命時期受到破壞,直到1992年調元政府才再次投入資金進行開發重建。景區內有千手觀音、白衣觀音、送子觀音、彌勒佛等摩崖石刻造像,韋駝雕塑,二十四孝浮雕等。
南塔寺
位於羅江城南的天台山,古時候這裏有墨香泉、上天梯、釣鰲台、文筆峯、南塔等古蹟,這裏曾是明代羅江八景之一的“天台秀色”,盧雍有詩讚曰:“城南繡嶺橫,嵐翠入江清。晴旭霞光爛,依稀是赤城”。

羅江區地方特產

羅江區作為省級文化名城,三國文化重要區域。有着很多著名的特產。
貴妃棗:傳為唐天寶年間,玄宗避“安史之亂”、楊貴妃到羅江寶峯寺匿名避難時所攜宮女吃棗遺核傳入。因其調理元氣之功效,羅江才子李調元罷官歸鄉,嘗之贊其味美色鮮,故名。棗色澤鮮亮,汁多香濃,脆甜爽口,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其藥用價值高,能健胃養脾,生津潤肺,養顏益氣,是人體保健之佳品。
羅江土特產
羅江土特產(4張)
羅江花生:羅江花生是四川地方特色休閒食品,其製法獨特,已有幾十年生產歷史。
羅江豆雞:羅江豆雞是羅江區的地方特色食品,以黃豆為原材料,經手工傳統工藝製成的豆製品。
羅江青椒:羅江青椒又名川椒,為羅江傳統地方特色食品。精選本地深秋採摘的青椒,採用道家和民間配方,加醬油、冰糖、植物油、料酒、花椒等多種佐料,用傳統的泡菜壇裝入達數月後製而成的。
鄢家香柚:果大形美,色澤鮮豔,肉質色潔如玉,多汁柔軟,清甜微酸,果實富含鈣、鎂、磷等多種礦質營養元素,有調節人體新陳代謝之功用,有降壓舒心,祛痰潤肺、消食醒酒的功效。

羅江區著名人物

李化楠(1713—1769年)
字廷節,號石亭、讓齋。清乾隆六年(1741年)中舉,乾隆七年(1742年)連捷進士,歷官浙江餘姚、秀水知縣,嗣權平湖,遷滄州、涿州知州,宣化府、天津北路、順天府北路同知。任上頗有政聲,被譽為浙江第一循良,官順天時乾隆帝嘉其為強項令,卒於官。
李調元(1734—1803年)
字羹堂,號雨村,別號童山、鶴洲、贊庵、卍齋、蠢翁等,清代綿州羅江縣雲龍壩(今調元鎮)人。清代著名詩人、文藝理論家、全才大學者。
孟本齋(1895—1928年)
羅江縣萬安鄉孟家梨兒園(今萬安鎮柏雲村)人。早期成都工人運動主要領導人。
葉秉誠(1876—1937年)
名治均,號茂林,羅江縣城廂(今萬安鎮)人。四川保路運動領導人之一、社會活動家、歷史學家。
謝玉堂(1871—1945年)
字道湘,羅江縣略村(今略坪鎮)人。著名傷寒病、温病專家。
劉繼榮(1871—1946年)
名本仁,羅江縣文星鄉劉家湖廣溝(今調元鎮花龍村)人。名中醫。本姓趙,過繼給劉代瑞為子,改姓劉,名繼榮。
王國仁(1922—1961年)
原名黃柏壽,羅江縣鄢家鄉大圈井(今鄢家鎮長堰村)人。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新中國成立後,先後在西康省川劇團、四川省實驗劇團、四川省川劇學校任演員、導演、教師。拿手戲有《罵相》《告貧》《審百案》《歸正樓》《功夫》《碧波紅蓮》等。
何北衡(1896—1972年)
名恩樞,字以行,羅江縣城廂(今萬安鎮)人。著名愛國實業家。
鄧虎章(1901—1983年)
名公著,羅江縣城廂(今萬安鎮)人。社會知名人士。
周亨達(1916—1996年)
號之昱,曾用名劉波等,羅江縣白馬鄉(今白馬關鎮)人。工程流體力學專家。
黃大明(1914—2004年)
又名黃文澍,羅江縣慧覺三井村人。社會知名人士、著名經濟學家。

羅江區榮譽稱號

1999年,羅江區獲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 [18]  、國家生態環境建設綜合治理項目示範縣稱號。 [18] 
2002年,獲中國金花梨之鄉稱號。 [18] 
2004年,獲四川省首個實現“村村通水泥(油)路”丘陵縣、四川省文化先進縣稱號。 [18] 
2007年,獲全國平安暢通縣稱號。 [18] 
2009年,獲平安四川先進縣稱號。 [18] 
2012年,被列為全國首批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示範縣。 [10-11] 
2014年,獲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稱號。 [18] 
2017年,獲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稱號。 [18] 
2018年,獲四川省雙擁模範縣、國家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試點縣、全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試點區、獲全國“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羣體專項激勵”試點縣、獲國家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試點縣、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範例稱號。 [18] 
2019年,獲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首批示範縣、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縣 [1]  、全國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首批試點縣、全國首批縣域緊密型“醫共體”試點縣、四川省第十一屆“雙擁”模範城、四川省返鄉下鄉創業示範縣、四川省文化旅遊特色小鎮稱號。 [18] 
2020年,獲“中國連續玄武岩纖維生產基地”、四川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範縣、全國文明城市、全省唯一全國第一批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培訓基地名單、四川省第十一屆雙擁模範區、省級食品安全示範區稱號。 [18] 
2021年1月18日,被授予“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4] 
2021年2月19日,入選“2020年度四川省鄉村振興先進縣(市、區)”名單。 [5-6] 
2022年,獲四川省首批“5+1”重點特色園區、四川省高標準農田整區域推進示範縣、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區稱號 [18] 
2023年2月,被表揚為2022年度全省農村改革工作先進縣(市、區)。 [8]  [18] 
2023年8月29日,入選農業農村部網站發佈的2023年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創建公示名單。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