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涪城區

鎖定
涪城區,隸屬於四川省綿陽市,位於綿陽市中部偏西,地處涪江西岸。周邊有本市的安州區江油市遊仙區三台縣德陽市中江縣羅江區總面積554.47平方千米 [27]  。截至2022年10月,涪城區下轄7個街道、6個鎮。 [37]  (其中創業園街道由綿陽科技城新區直管區實際管理 [43]  ,普明街道、永興鎮由綿陽科技城直管區實際管理 [44]  ,塘汛街道由綿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際管理 [45]  。實際共下轄4個街道、5個鎮 [46]  。)截至2022年末,涪城區常住人口132.28萬人。 [38] 
涪城自漢高祖六年(前201年)設置涪縣以來,歷來為郡縣、州府治所之駐地。轄區出土的中國最大的搖錢樹、漢代銅馬,最早的漢代銅佛像、人體經脈模型和最精彩的説唱俑五件國家級文物精品被譽為“綿陽五絕”。“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馳名中外的西蜀子云亭,坐落於境內西山公園。被譽為“千古文章四大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於1007年8月1日(北宋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出生在綿州(今涪城區)。涪城區環境優美、生態宜居,西山、南山羣山環抱,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19天,是綿陽市“聯合國改善人居環境示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等諸多榮譽的承載主體。 [32] 
2022年,涪城區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290.78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1.2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633.2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626.35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2.4:49.1:48.5。 [38] 
中文名
涪城區
別    名
涪縣
行政區劃代碼
510703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四川省綿陽市
地理位置
四川盆地西北部,綿陽市中部偏西,涪江西岸
面    積
554.47 km²
下轄地區
4個街道、5個鎮 [46] 
政府駐地
文廟街8號
電話區號
0816
郵政編碼
6210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32.28 萬(2022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綿陽市人民公園
機    場
綿陽南郊機場
火車站
綿陽站
車牌代碼
川B
地區生產總值
1290.78 億元(2022年)

涪城區歷史沿革

上古
距今約4800年前,坐落於涪城區的邊堆山遺址是綿陽已知最早的古代文明起源地遺址。 [32] 
夏、商
區境屬梁州之域。
周、秦
涪城區
涪城區(6張)
區境屬蜀侯國(郡)。
西漢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設涪縣,因治地臨涪水(今涪江)得名,屬廣漢郡,境內縣級政區建置自此開始。
東漢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備分廣漢郡北部置梓潼郡,涪縣屬梓潼郡。
西晉
永嘉元年(307年),梓潼郡由梓潼遷至涪縣,縣城同為郡、縣治地。
東晉
永和三年(347年),因戰亂,治閬中巴西郡寄治於涪縣,涪縣為實郡梓潼和僑郡巴西兩郡治地。
南北朝
梁天監元年(502年)改巴西、梓潼兩郡為巴西梓潼郡,屬新建立的潼州,涪縣為州、郡、縣三級治地。
西魏廢帝二年(553年),改涪縣為巴中縣,因地處巴西郡所領4縣之中部而得名。
開皇元年(581年),改巴中縣為巴西縣,因縣治曾為巴西郡治地而得名。
開皇三年(583年),廢巴西郡,巴西縣屬潼州。
開皇五年(585年),改潼州為綿州。
大業三年(607年),改綿州為金山郡,巴西縣屬金山郡。隋代潼州、綿州、金山郡皆以巴西縣城為治地。
武德元年(618年),仍置巴西縣,復改金山郡為綿州,巴西縣屬綿州。
天寶元年(742年),又改綿州為巴西郡,巴西縣亦改屬巴西郡。
乾元元年(758年),復改巴西郡為綿州,巴西縣復屬綿州。
後蜀滅亡,政區建置未變。
州、郡互稱,巴西縣屬綿州,故綿州又稱巴西郡。元初,巴西縣屬綿州。
至元二十年(1283年),實行“省縣入州”制,巴西縣撤銷,原縣境域為綿州直轄(通稱“綿州本州”)。
洪武十年(1377年)5月,降綿州為綿縣。
洪武十三年(1380年)11月,復升綿縣為綿州。
雍正五年(1727年)升綿州為直隸州,除直轄本州地域外,還領轄梓潼、安縣、彰明、羅江、德陽和綿竹6縣。
中華民國
民國三年(1914年)3月,綿州裁撤,以綿州本州地域建置綿陽縣,隸川西道(治今成都市,1914年改為西川道)。
民國十九年(1930年)1月,西川道裁撤,綿陽縣改隸四川省。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川政統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6月,以綿陽縣為治地,建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區,直至1949年12月21日綿陽縣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0年1月20日,以綿陽縣城為治地建立綿陽行政督察區。
西山公園
西山公園(4張)
1950年2月,將綿陽縣城廂、城北兩鎮及城郊幾個村劃出成立綿陽市,以縣管市。
1951年12月撤縣轄綿陽市,建立綿陽縣城關鎮。
1976年2月4日,經國務院批准,將綿陽城關鎮及其所轄城郊、開元、園藝、五一4個公社劃出建立綿陽市(縣級),由綿陽地區管轄,但其政府一直未成立。
1977年4月,建立綿陽市(縣級)籌備小組。因縣與市在同一政區內設置,工作不易協調。
1978年4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綿陽縣,其政區併入綿陽市(縣級)。其政權機構隨即建立,至此,縣建制結束。
1985年2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綿陽地區,建立綿陽市(地級)。
1985年5月,原綿陽市(縣級)改為綿陽市市中區,治地和轄區不變。
1992年10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綿陽市市中區,其轄區以涪江主航道中心線為界分設綿陽市涪城區、遊仙區。涪城區位於涪江以西,以古為涪縣治地而得名。 [7] 
涪城區 涪城區

涪城區行政區劃

涪城區區劃沿革

1985年,涪城區轄9個區公所,6個街道、10鎮、34鄉,119個社區、443個行政村,684個居民小組、3675個村民小組。其中城郊區公所轄城郊、石塘、園藝3鄉,豐谷區公所轄豐谷、塘汛兩鎮,松埡、小梘溝、關帝3鄉,青義區公所轄青義鎮和龍門、石馬、東林3鄉,忠興區公所轄忠興鎮和柏林、太平、雲鳳、鳳凰、朝真5鄉,魏城區公所轄魏城鎮和紅衞、石板、東宣、徐家4鄉,吳家區公所轄吳家、楊家兩鎮和金峯、石洞、玉皇3鄉,永興區公所轄永興鎮和新皂、河邊、普明、磨家4鄉,新橋區公所轄新橋鎮和街子、瓦子、沉抗、建華、遊仙5鄉,劉家區公所轄劉家鎮和玉河、梓棉、觀太、白蟬4鄉。
1985年5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魏城、永興兩鄉併入魏城、永興兩鎮,撤銷忠興鄉恢復忠興鎮,撤銷青義、塘汛、吳家、楊家、新橋和劉家6鄉建立青義、塘汛、吳家、楊家、新橋和劉家6鎮。
1992年9月,經省政府批准,撤銷普明、園藝兩鄉併入城郊鄉,撤銷石洞鄉併入金峯鄉,撤銷玉皇鄉併入楊家鎮,撤銷龍門鄉併入青義鎮,撤銷關帝鄉併入豐谷鎮,撤銷紅衞鄉併入魏城鎮,撤銷鳳凰鄉併入忠興鎮,撤銷河邊、磨家和新皂3鄉併入永興鎮,撤銷街子、瓦子、雲鳳3鄉併入新橋鎮,撤銷梓棉、白蟬兩鄉併入劉家鎮,撤銷東林鄉併入石馬鄉建立石馬鎮,撤銷朝真鄉併入柏林鄉建立柏林鎮,撤銷東宣鄉併入徐家鄉建立徐家鎮,撤銷建華鄉併入沉抗鄉建立沉抗鎮,撤銷觀太鄉併入石板鄉建立石板鎮,撤銷玉河、石塘、遊仙和小梘溝4鄉建立玉河、石塘、遊仙和小梘溝4鎮。
1995年8月,經省政府批准,新建河邊、石洞和玉皇3鄉。
1996年5月,經綿陽市人民政府批准,新建綿陽高新區街道。
1997年8月,經省政府批准,新建新皂、磨家和關帝3鎮。
1997年9月,經省政府批准,撤銷玉皇、金峯和關帝3鄉建立玉皇、金峯和關帝3鎮。
1998年1月,經省政府批准,新建龍門鎮。
2001年2月,經綿陽市政府批准,新建綿陽經開區城南街道。
2001年10月,經市政府批准,新建綿陽科教創業園區園藝街道。
2005年6月8日,經市政府批准,設立綿陽市涪城區塘汛街道。
2007年12月6日,市政府常務會議決定撤銷塘汛鎮街道、園藝街道、三江湖街道。
2010年,根據《綿陽市人民政府關於綿陽市涪城區高新區街道更名的批覆》(綿府函〔2010〕202號),“綿陽市涪城區高新區街道”更名為“綿陽市涪城區普明街道”。
2011年,全區轄8個街道、14鎮、2鄉,108個社區、140個行政村,775個居民小組、1062個村民小組。
2016年,經四川省政府批准,城郊鄉改設城郊街道,石塘鎮改設石塘街道。
2019年12月,經綿陽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銷金家林街道、龍門鎮、金峯鎮、石洞鄉、玉皇鎮、關帝鎮、磨家鎮和河邊鎮;撤銷城南街道和塘汛鎮,設立塘汛街道。 [8] 

涪城區區劃現狀

截至2022年10月,涪城區下轄7個街道、6個鎮 [37]  。(其中創業園街道由綿陽科技城新區直管區實際管理 [43]  ,普明街道、永興鎮由綿陽科技城直管區實際管理 [44]  ,塘汛街道由綿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際管理 [45]  。實際共下轄4個街道、5個鎮 [46]  。)涪城區人民政府駐文廟街8號。 [9-11]  [41] 
區劃現狀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510703001000
城廂街道
510703003000
工區街道
510703006000
普明街道(綿陽科技城直管區實際管理)
510703009000
創業園街道(綿陽科技城新區直管區實際管理)
510703011000
石塘街道
510703012000
城郊街道
510703013000
塘汛街道(綿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際管理)
510703100000
豐谷鎮
510703103000
青義鎮
510703106000
吳家鎮
510703107000
楊家鎮
510703110000
新皂鎮
510703113000
永興鎮(綿陽科技城直管區實際管理)

涪城區地理環境

涪城區位置境域

涪城區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綿陽市中部偏西,地處涪江西岸。周邊有本市的安州區、江油市、遊仙區、三台縣及德陽市的中江縣、羅江區,總面積554.47平方千米,佔全省的2.7%。距省會成都98千米。 [33] 

涪城區地形地貌

涪城區境內丘陵起伏,溝谷縱橫,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693米,最低海拔410米。丘陵地帶較為平緩,呈條狀分佈,一般相對高差不超過50米,且以淺丘面積較大。以涪江、安昌河及其支流沖積河谷平壩為主要地貌類型,佔幅員面積的62.71%;地貌由河漫灘和一級階地組成。丘狀台地由涪江、安昌河沿岸的二、三、四級階地組成,佔幅員面積的16.49%。地勢由西北丘陵區向東南河谷平壩區傾斜,最高點在磨家鎮破廟子639米,最低點在豐谷鎮團結村1組、遊仙區松壩鎮普照寺村2組與三台縣永明鎮爛田壩村1組的交界處海拔426.2米。區境大地構造單元屬揚子準地台四川台拗的川西台陷和川北台陷結合部。地質構造簡單,褶皺開闊平緩,沒有大規模的斷裂構造,但與構造有關的裂隙比較發育。出露地層單一,只有中生界白堊系下統的七曲寺組及新生界第四系地層。由於構造變形不強烈,區境內出現平行開闊排列的平緩背、向斜褶皺構造。階地形成較早,大部被切割成丘包,在木龍河以東與寶成鐵路梅家溝至皂角鋪段以南為渾圓低丘地貌。丘體低矮,起伏不大,溝谷發育。 [33] 
涪城區地圖
涪城區地形圖 涪城區地形圖
涪城區衞星圖 涪城區衞星圖
涪城區電子地圖 涪城區電子地圖

涪城區氣候特徵

涪城區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温16.3℃,年日照1298.1小時,年無霜期272天,年平均降雨量963.2毫米,年平均空氣相對濕度79%,年平均霧日51天。由於地處秦嶺南側的四川盆地西北部,北有劍門山脈、西北有龍門山脈作屏障,阻擋來自西北方的寒冷氣流,使得氣候帶有明顯的地域性特點,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夏熱冬冷,四季分明,雨熱同季,終年風小,無霜期長。

涪城區水系水文

涪城區境內有8條河流,分別為涪江、安昌河、草溪河、方水河、麻柳河、木龍河、平政河、陰山河。其中,涪江和安昌河為主要河流。
涪江
是長江支流嘉陵江右岸最大支流,發源於松潘縣黃龍鄉岷山雪寶頂峯西北之雪山樑子。從江油市龍鳳鎮進入涪城區青義鎮,在涪城區境內河長36.82千米,流經青義鎮、城郊街道、工區街道、城廂街道、塘汛鎮、豐谷鎮。天然落差76.5米,枯水流量為67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為93.4億立方米/年,境內流域集水面積約574.79平方千米,出境流域集水面積約13627平方千米。境內主要支流上游至下游依次為方水河、平政河、安昌河、木龍河、麻柳河。
安昌河
為涪江右岸的一級支流,其上源分為兩支,右支茶坪河為主流,發源於北川縣境內天麻山南麓, 由西北向東南流,在北川安昌鎮與左支蘇寶河匯合後,始稱安昌河。多年平均流量21.47立方米/秒,最大洪峯流量1510立方米/秒,最枯流量3.5立方米/秒,經安州區黃土鎮、穿過花荄鎮、界牌鎮、從綿陽市永興鎮、高新區進入涪城區,於南塔嘴匯入涪江。 [31] 

涪城區土壤類型

涪城區境土壤在自然地帶上屬黃壤。由於土壤母質是極易風化的紫色和紫紅色砂、頁岩,使土壤發育成與其母質相近的紫色土。土壤經過長期耕作,熟化程度高,已分別形成灰棕色沖積土、灰棕色沖積水稻土、老沖積黃泥土和紫色水稻土等土壤類型。涪城區境地帶性土壤雖屬黃壤,但因成土母質多系易風化的紫色和紫紅色砂、頁岩,在環境的作用下,土壤發育多成幼年型,土壤特徵與土壤母質接近,屬紫色土。經長期耕作,紫色土已成為農作物旱作或水旱輪作的主要土壤類型。

涪城區自然資源

涪城區水資源

2021年,涪城區境內當年水資源總量35300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總量35300萬立方米,地下水總量7900萬立方米(為重複計算量)。全區2021年平均降水量1086.1毫米,汛期總體降雨情況前期降雨少,進入主汛期後降雨量開始明顯增多。全區汛期累積雨量平均為978.5毫米(佔全年總降雨量的90%),全區汛期月平均雨量162.9毫米(其中主汛期8月全月平均降雨量達278.6毫米,9月全月平均降雨量達226.2毫米,8、9兩月雨量佔整個汛期總雨量的61.9%,較為罕見的是在今年汛期延長期10月5日還出現了一次強降雨,10月上半月的平均降雨量達到150.6毫米),稍多於多年平均水平,為豐水年份。 [31] 

涪城區生物資源

2010年-2021年期間,多次在涪城區林中採集到綿陽炭角 [35] 

涪城區礦產資源

涪城區境內礦產有砂金、石灰石、石英石、粘土、天然氣、石油、鹽、滷水等。

涪城區人口

截至2022年末,涪城區常住人口132.2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2.76萬人,城鎮人口109.52萬人。年末户籍總人口77.7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63萬人,城鎮人口67.16萬人;男性38.14萬人,女性39.65萬人。年末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15.98萬人,佔全轄區人口的比重為20.5%。 [38] 
涪城區 涪城區

涪城區經濟

涪城區綜述

2022年,涪城區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290.7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1.21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633.21億元,增長7.5%;第三產業增加值626.35億元,增長4.0%;三次產業結構為2.4:49.1:48.5。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9%、61.8%和36.4%。全年民營經濟增加值760.45億元,比上年增長3.5%。其中:民營工業增加值333.37億元。 [38]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涪城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比上年增長15.4%。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2.4%;企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3.0%;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5%。 [38] 
財税收支
2022年,涪城區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0.22億元,比上年下降13.2%。 [38] 
人民生活
2022年,涪城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075元,較上年增長4.6%;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48元,較上年增長6.5%。 [38] 

涪城區第一產業

2022年,涪城區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2.60億元,比上年增長3.9%。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7.65億元,增長4.0%。其中:農業產值36.38億元,增長4.1%;林業產值1.74億元,增長9.4%;牧業產值14.12億元,增長3.9%;漁業產值3.1億元,增長3.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31億元,增長5.0%。 [38] 
農業
2022年,涪城區糧食播種面積達13820公頃,糧食總產量8.63萬噸。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0100.9公頃,比上年增加245.1公頃,其中:蔬菜及食用菌播面17.72萬畝,增長2.2%。 [38] 
林業
2021年,涪城區造林面積達280公頃。 [30] 
農業基礎
截至2022年末,涪城區有效灌溉面積達11.03千公頃。農業機械總動力231371千瓦,機收面積18533公頃。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12457噸。 [38] 

涪城區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涪城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4.3%。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30户,營業收入1955.97億元,產銷率達96.2%,盈虧相抵後利潤45.48億元。 [38] 
建築業
2022年,涪城區建築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11.1%。 [38] 

涪城區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2年,涪城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69.25億元,比上年下降1.4%。批發業銷售額下降0.5%,零售業銷售額增長6.2%,住宿業營業額增長6.2%,餐飲業營業額增長1.3%。 [38] 
對外經濟
2022年,涪城區進出口總額364931.39萬美元。其中:進口總額134183.06萬美元,出口總額230748.33萬美元。 [38] 
郵電通信
2022年,涪城區電信業務總量180570萬元,電信業務收入142713萬元。年末本地固定電話用户(不包括分機,包括小靈通)45.85萬户、移動電話用户228.95萬户、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户74.59萬户、三網合一用户64.76萬户。 [38] 
涪城區 涪城區

涪城區交通運輸

涪城區交通

涪城區境內京昆高速、成綿高速複線等高速公路縱橫交錯,寶成複線鐵路、成綿樂城際鐵路、成西客運專線縱貫全境,建有國家二類鐵路口岸、集裝箱貨棧和出口加工區,南郊機場開通直達北京、上海等42個城市的59條航線,形成公路、鐵路、航空有效銜接的一體化交通格局。佔地0.93平方千米、遠期貨物吞吐量1000萬噸的皂角鋪鐵路物流基地已開通試運營,有望成為中歐班列重要節點。 [32] 
截至2022年末,涪城區境內公路總里程1361.56千米,其中:等級公路1353.75千米(高速公路54.81千米),等級外公路7.81千米。境內鐵路營業里程104.51千米,境內火車站3個。 [38] 

涪城區運輸

2022年,涪城區鐵路旅客運量(發送量)462.33萬人,鐵路貨物運量(發送量)6.58萬噸。 [38] 

涪城區社會事業

涪城區科技事業

截至2022年末,涪城區共有高新技術企業455個;科技型中小企業1257個,其中:本年新增224個。全年專利授權數5872件,其中:發明1948件。 [38] 

涪城區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涪城區擁有小學學校44所,在校學生8.7萬人;普通中學44所,在校學生9.5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7所,在校學生1.6萬人;小學、普通中學、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專任教師分別為4247人、6476人、689人。 [38] 

涪城區文化事業

截至2022年末,涪城區公共圖書館2個、圖書總藏量80.1萬冊,藝術館、文化館(站)27個,劇場、影劇院1個,博物館、展覽館1個。全區廣播覆蓋率為100%、電視覆蓋率為100%。 [38] 

涪城區體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涪城區擁有設施比較完備的大型體育場館5個。 [38] 

涪城區衞生事業

截至2022年末,涪城區共有各類醫療衞生機構681個,其中:醫院37個,衞生院8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個,婦幼保健站2個。衞生機構人員16584人。衞生技術人員13602,其中:執業(助理)醫師4864人,註冊護士6772人。衞生防疫人員262人。醫療衞生機構牀位數9986張。 [38] 

涪城區社會保障

截至2022年末,涪城區城鎮登記失業人數812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25%,失業保險參保人數305950人。
2022年,涪城區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661298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96401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753803人,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96285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57518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221248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339240人。
2022年,涪城區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018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351人。農村五保供養人數841人。年末有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26個,牀位數5368張。 [38] 

涪城區歷史文化

涪城區擁有“涪城剪紙”、“涪城根藝”、“玉龍化石雕刻”、“葫蘆雕繪”、“鑫田糧藝”等5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多次入選國際、國內大展並獲獎,受到社會各界人士讚譽,被譽為涪城“五朵金花”。全區擁有以馬家巷時尚文化街、躍進路1958文化創意街區為代表的地域特色文化,以龍門鎮“孝文化”“牛文化”和楊家鎮原香·國際香草園“花文化”為代表的鄉村旅遊文化,豐富多彩、特色鮮明,呈現出本土地域特色文化熠熠生輝,與現代文化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
涪城區內城北街道鐵牛街社區被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文化部、中國文聯共同授予“全國文化先進社區”稱號,金峯鎮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龍門鎮尖峯村“農家書屋”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評為“全國示範農家書屋”,天青苑川劇團被中央宣傳部、文化部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部門聯合表彰為“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全區廣播電視覆蓋率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率達到100%。

涪城區風景名勝

涪城區境內有名勝古蹟、風景點16處。蜀漢大司馬蔣琬祠墓、玉女泉、子云亭西山公園風景名勝區,兩彈元勳鄧家先銅像在人民公園內。形成西山子云亭、南湖、南山、人民公園、勞動人民文化宮5處公園和聖水寺、羅漢堂、文化廣場、濱河廣場、五一廣場、博物館、漢闕、科學城、大佛寺、濱河園林大堤等11處觀光遊覽點。
風景名勝
位於綿陽市西山,是融文化古蹟、自然風光於一體的城市公園、旅遊景區、歷史名園 [12]  。公園主景子云亭因唐代大詩人劉禹錫陋室銘》中“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而久負盛名。現亭是仿清建築,共4層,高23米,造型古雅別緻。園內還有蜀漢名臣蔣琬墓、恭候祠;西漢先賢楊雄讀書枱、洗墨池;道教聖地西山觀;玉女泉隋唐道教造像等文物保護景點。陳列“綿陽文物五絕”:中國最大的漢代銅馬、最大的搖錢樹、最早的銅佛像、最完整的人體經脈漆雕。園內綠化面積佔總用地面積的90%,主要植物有桂花、紫薇、桃樹、梅花等,湖、樓、閣與綠樹紅花交相輝映,春夏秋冬景色宜人。
子云亭
位於西山風景名勝區西山公園內。子云亭是為了紀念西漢文學家、語言學家、哲學家揚雄而建造。揚雄(前53—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漢成帝時期曾出任黃門侍郎,是皇宮內侍從皇帝,傳達皇帝詔令的官職。揚雄少年用心專注,博學多才,“博覽無所不見”,曾經“專精大《易》、耽於《老》《莊》”。中年時期被詔入宮,有《甘泉賦》、《河東賦》、《校獵賦》和《長揚賦》等作品成為其代表作,“把司馬相如開創的勸百諷一”的大賦傳統,推向極至,此後再無人能繼續下去了。 [13] 
五世同堂坊
坐南向北,坊高9米,寬8米。為四柱三門三層牌樓式建築。整座牌坊由坊剎、坊柱、坊基組成,採用青石建造。雖然經歷了近兩百年的風雨侵蝕,但張仲奇五世同堂坊的結構完好,上面的浮雕、鏤空雕刻線條依然清晰,僅有局部因風雨侵蝕而風化、破損。其雕刻工藝精湛,在牌坊的額坊北面有“聖旨”匾額,南面則為“皇恩”匾額,南北兩面第一層牌樓均有“五世同堂”扁額。 [14] 
回龍寺
原名回龍觀,始建於明代。據《四川綿州志》記載,回龍觀治西三十里,雲南臨安府巡撫胡汝翼創建。當時盜賊多,當地官府無力破案,為了確保平安,明代皇帝親自派胡巡撫來此破案,便發誓破案後,興修回龍觀,回報民眾和朝廷。僅半個月破了大小要案,確保一方平安,興修了回龍觀。回龍,乃是天光地氣生。就此地形,像九龍回首,而得此名回龍,故名回龍觀。事過一年,觀內又有僧人長住,多達二千餘人。外來僧人30餘人。弘揚佛法,又將回龍觀改名回龍寺。回龍寺是革命的搖籃,也是撒播抗日種子的發源地。抗日戰爭期間,紅軍曾經在寺院住過七日,向川西北人民宣傳革命道理,傳播抗日救國的種子。
綿陽長虹科技館
位於高新區長虹商貿中心,佔地面積達2200多平方米,於1998年正式對外開放參觀。科技館以長虹品牌和技術實力為依託,是融科技、文化以及特色工業旅遊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展館。科技館分成產品展示廳和歷史榮辱廳兩大功能展示區域。在產品展示廳,直觀地將企業創新成果進行了明確展示。

涪城區地方特產

涪城地方特產
“涪城麥冬”歷史悠久,聞名於國內外,其藥用和保健功效獨特,銷往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成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
刺梨有營養珍果之美名。據化驗分析,刺梨中含有果糖、蛋白質、油脂、粗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等10多種營養成分,尤以維生素C和P含量最為驚人,又被稱為水果中的維生素C、P大王。
梓州板鴨
“梓州”牌醃臘肉製品選用本地特產的優質畜禽,輔以當地傳統的名貴中藥香料,運用古傳配方,結合現代保鮮技術加工而成,成品臘香味濃,香嫩化渣,營養豐富。 [15] 

涪城區榮譽稱號

涪城區是全國文化先進縣(區)
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基本均衡縣(區)
2016年,涪城區四川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全省首批“縣域經濟發展模範縣”
2017年11月,涪城區獲被國務院防範和處理邪教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授予全國第二批創建無邪教示範縣(市、區) [16] 
2017年12月,涪城區獲2017年工業百強縣區 [17]  ,被確定為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範縣(區)。 [1] 
2018年10月,涪城區入選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2] 
2018年11月,涪城區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區。 [3] 
2019年3月,涪城區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4] 
2019年10月,涪城區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5] 
2019年11月13日,涪城區入選2019年工業百強區。 [18] 
2020年1月,涪城區入選2020中國縣域文化消費百強榜排名96 [19] 
2020年2月13日,涪城區獲得2019年度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稱號。 [6] 
2020年3月,涪城區入選2019年度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先進縣(市、區)。 [20] 
2020年6月9日,涪城區獲評四川省促進服務業發展工作先進縣(市、區)黨委、政府。 [21] 
2020年9月10日,涪城區入選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編制的“2020年中國城區高質量發展水平百強榜”排名第74位 [22] 
2021年2月,涪城區入選2020年度四川省農民增收工作先進縣(市、區)名單。 [25] 
2021年3月,涪城區入選四川省民政廳、四川省財政廳公佈的四川省第二批城鄉社區治理試點單位名單。 [23] 
2021年3月18日,涪城區入選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公佈的第四批“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名單。 [24] 
2021年7月,涪城區被交通運輸部命名為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範縣。 [26] 
2021年8月17日,涪城區入選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佈的“2021年賽迪百強區”名單。 [28] 
2021年9月,涪城區入選“2021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29] 
2022年7月,涪城區入選2022賽迪百強區,排名第63。 [34] 
2023年3月,入選2023年賽迪創新百強區,排名第33名。 [36] 
2022年12月,中國信通院“2022年中國工業百強區”排名第73。 [39] 
2023年8月,入選2023賽迪百強區,排名第59。 [40] 
2023年11月,入選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2023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排名第51。 [4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