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倒馬關

鎖定
倒馬關,位於河北唐縣西北60公里的倒馬關鄉倒馬關村,最初於戰國時置,稱鴻之塞,漢代稱常山關,北魏叫鐵關,亦名鴻山關,明代以後通稱倒馬關。現存倒馬關城始建於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後於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維修。整座關城依地勢而建,唐河水由西、北、東三面環繞關城而流,平面呈東西長方形,分為上下兩城。
中文名
倒馬關
地理位置
保定市唐縣倒馬關鄉倒馬關村 [1] 
開放時間
全年 全天開放 [1] 
門票價格
免費
著名景點
關城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河北保定
適宜遊玩季節
四季皆宜
建議遊玩時長
2小時

倒馬關景點介紹

倒馬關 倒馬關
倒馬關,因山路險峻,戰馬到此經常要摔倒而得名。
原關城全長約2.5公里,城池佔地約7萬平方米,城牆底寬6米,頂寬4米,高約10米。關城為條石和自然石青磚築成,東西二門上有城樓,外以溝壕環繞,南面依山,北臨唐河,城垣上列敵樓台7座。關城有東、西、北三個城門,東門稱“居仁”,西門稱“由羲”,北門稱“宣威”。東西門外各設甕城,東甕城設有南北二門。西甕城僅設南門一座,出南門往西約百米處唐河岸邊設水關戰台樓一座,樓下設有關門,是由下城通往上城的惟一通道。北門外原設戰台樓一座,民國二十八年被洪水沖毀。城內正街寬12米,十字街正中原來建有兩層的閲兵樓,樓上設有十字通道,樓北為官署所在地,有大堂、二堂、三堂。

倒馬關史料記載

河北保定倒馬關
河北保定倒馬關(7張)
倒馬關置關較早,《戰國策》稱其為鴻上關,漢稱常山關。但可見到的關於修建倒馬關城的記載,都是明朝的。倒馬關分上城下城,上城是明洪武初年修建的,後改名上城口;下城即今倒馬關城。現倒馬關鄉政府院內,保存着一塊已從中折斷的漢白玉石碑,為《倒馬關建城碑》。碑文記載了1465年修建倒馬關的情況。由此可知,倒馬關城始建於1452年,後又於1465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修建。倒馬關城,周長約2.5公里,城牆底寬6米,頂寬4米,高約10米,牆為黃土夯築外砌磚石。關城東、西、北設有3個城門。關城建築設計獨特,它依峭壁,傍深澗,一半在溝谷,一半在山上,整座關城依地勢而建,唐河水由西、北、東三面環繞關城而流。山、水、關城在這裏相得益彰,互為險阻。古人謀略之深,設防之嚴,建築之奇,令人歎為觀止。
據《畿輔通志》記載,倒馬關在河北唐縣西北60公里,山路險峻,馬為之倒,故而得名。倒馬關位於太行山東麓,北臨內長城,背靠唐河。東南為險要的十八盤嶺。自古以來,倒馬關就為戰略要衝。據《後漢書》記載,建武十五(公元39年)年,因匈奴常犯東漢北部邊境,東漢政府遷徙雁門、代郡上谷三郡居民於常山關(倒馬關)、居庸關以東地方居住,防止匈奴的侵擾,由此可見倒馬關的屏障作用
倒馬關處於一條古老的通道上,這條道稱為“靈丘道”。《魏書·高祖紀》載,太和六年(公元482年)曾調集州郡5萬人修治靈丘道。靈丘道北起平城(山西大同市東北),南越恆山,自靈丘以下,略循今唐河谷道出太行山,南抵中山(今河北定縣),是當時山西高原北部通向華北平原的交通要道,倒馬關就是這條道路上的重要關隘。
明朝馬中錫《倒馬關詩並序》中説:“關有兩山對峙,其路極險,相傳楊六郎到此馬踣,故名。”後人為紀念楊延昭(六郎)鎮守三關的功績,於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在倒馬關城西3公里的馬圈山上修建了“六郎碑”。碑通體高1.8米,寬60釐米,為漢白玉雕鑿而成,碑額抹角及兩邊雕雲紋花邊圖案。碑文為:“宋將楊六郎拒守之處。”楊延昭是幷州(今山西太原)人,宋真宗時為保州(今河北保定)緣邊都巡檢使,後因與遼兵作戰有功升為保州防禦使。楊延昭在邊防鎮守20餘年,遼兵甚為畏懼,千百年來,許多文人學士到倒馬關憑弔六郎碑,稱頌吟懷楊六郎威鎮邊關的不朽業績。

倒馬關交通信息

乘坐661路至“倒馬關”站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