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甕城

鎖定
甕城(wèng chéng),為古代城市的主要防禦設施之一,可加強城堡或關隘的防守,而在城門外(亦有在城門內側的特例)修建的半圓形或方形的護門小城,屬於中國古代城市城牆的一部分。
甕城兩側與城牆連在一起建立,設有箭樓、門閘、雉堞等防禦設施。甕城城門通常與所保護的城門不在同一直線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進攻。
由於受工業發展影響,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拆城運動席捲全國,各大城市古代城垣以各種理由遭到了毀滅性拆除,世界上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結構最複雜的堡壘甕城是南京明城牆的內城南門聚寶門(今中華門),其規模僅次於被拆除的通濟門甕城。
中文名
甕城
防禦設施
箭樓、門閘、雉堞等
作    用
加強城堡或關隘的防守
性    質
古代城市主要防禦設施之一
拼    音
wèng chéng

甕城詞語解釋

名稱:甕城 wèngchéng
釋義:
【解釋】大城外的小城,用來加強防禦
【英文】[small town outside the city gate; enclosure for defence outside a citygate]

甕城甕城概況

甕城主要特點

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甕城:通濟門 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甕城:通濟門
甕城是古代城市主要防禦設施之一。在城門外口加築小城,高與大城相同,其形或圓或方。圓者似甕,故稱甕城;方者亦稱方城。甕城設在側面,從而增強了防禦能力。西漢昭宣時期甘肅居延甲渠侯官治所塢門門外,有類似甕城的曲壁,可能是甕城的雛形。甕城,又稱月城、曲池,是古代城池中依附於城門,與城牆連為一體的附屬建築,多呈半圓形,少數呈方形或矩形。當敵人攻入甕城時,如將主城門和甕城門關閉,守軍即可對敵形成"甕中捉鱉"之勢。
中國現存最大的城垣為南京明城牆,在修築以前,中國傳統甕城的制式是將其設於主城門外。南京明城牆一反此舊制,將甕城設於城門內,在城體上革命性的設置了"甕洞"(藏兵洞),大大加強了城門的防禦能力。京城13門中,除神策門外均為內甕城,其中三山門通濟門聚寶門(今稱中華門)的規模和氣勢都遠超其它諸門。
南京中華門位於城南,原為南唐都城的南門,明朝時重建,東至通濟門界,西至三山門界,長3178米,有垛口1202個。保存下來的"中華門城堡"共有4層牆體,共有藏兵洞27個,其中最外層上建敵樓,城門左右各3個,二層樓基中設7個,最大的一個內部面積達310平方米。這些藏兵洞平時用來儲存軍用物資,戰時可藏兵3000餘人。有專家認為,內甕城的設置不僅增強了城門的防禦力,還是設計建造者"國有利器,不示於人"的道家思想的集中體現。

甕城歷史發展

西安明城牆甕城結構圖 西安明城牆甕城結構圖
甕城在中國最早出現的時代有待考古發掘論證,不過已知匈奴所築統萬城即已出現了甕城的雛形。西漢至北魏時期,為追求壯麗的視覺效果,城門門樓多為兩至三層的崇樓,並在門前左右設置雙闕,從這一點看,這一時期的城池似不會設置破壞視覺效果的甕城。但某些城市(如前涼都城姑臧)有翼城的設置,即在大城的一側或多側(姑臧為四面)建設方形小城,兩城之間以城牆連接。隋唐時期的長安和洛陽城門沒有設置甕城。
中國古代城池中,甕城的設置興盛於五代和北宋時期。在曾公亮所著的《武經總要》中,第一次出現關於甕城的記述:“其城外甕城,或圓或方。視地形為之,高厚與城等,惟偏開一門,左右各隨其便”。北宋東京城依照這一原則設置了甕城。《東京夢華錄·卷一》記載“……城門皆甕城三層,屈曲開門,唯南薰門、新鄭門、新宋門、封丘門皆直門兩重,蓋此係四正門,皆留御路故也。”北宋州府城市也多有甕城之設,其代表如平江府(蘇州)和襄陽城池。
南宋臨安、遼金上京均無設置甕城的記載。但南宋靜江府(桂林)甕城設置極為完備、複雜。金中都仿北宋東京而建,設有甕城。元朝時期為防止漢人據城反叛,曾令各地拆毀城池,而由於元朝蒙古族統治者並不面臨強敵入侵的問題,因此元大都和元上都均沒有設置甕城。元末農民起義爆發後,元天順帝方草草修築大都甕城。
北京城牆甕城 北京城牆甕城
明朝重視對城市的防禦,在南京應天府中都鳳陽府、北京順天府,以及西安、歸德(今河南商丘)、平遙等府、州、縣級地方城市,以及長城山海關嘉峪關等關城,均設置了甕城。其中以南京聚寶門(今名中華門)甕城最為龐大複雜。
朝鮮王朝的重要城市如漢城、水原也設置了甕城。但朝鮮甕城與中國的不同之處在於僅有一面與城牆相連,另一面通常留出豁口日本城堡中“二之丸”和“櫓樓”的設置與中國的甕城及箭樓相似,均為敵軍攻破第一道城門之後的緩衝區。
需注意中國及朝鮮的甕城與西洋式城堡中“barbican”的區別。後者多指城堡大門兩側的碉堡和塔樓。
2012年對石峁遺址城址外城東門遺址的考古發掘,確認了體量巨大、結構複雜、構築技術先進的門址、石城牆、墩台、“門塾”、內外“甕城”等重要遺蹟,出土了玉器、壁畫及大量龍山晚期至夏時期的陶器、石器、骨器等重要遺物。 [1] 

甕城歷史作用

大同市近年復建的永泰門甕城城門 大同市近年復建的永泰門甕城城門
在中國長期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城池築城體系曾發揮過很大作用。如四川合州釣魚城,是南宋末年為抵禦蒙古軍隊的進攻而構築的。涪水在其南,嘉陵江流經其北,渠江在其東,三面臨江;城池建在山頂上,南北兩面為峭壁懸崖,地勢十分險要。它上控三江交匯的扇形地區,下屏戰略要點重慶,是攻必奪、防必守的軍事要地。南宋的餘、王堅張珏等將領,從1243年起,先後利用這裏有利的地理條件和險要地形,順着山的自然地勢構築了釣魚城,又在城外據險構築了一些外圍據點,形成了以釣魚城為中心的堅固的城池築城體系。宋軍依託它從1259年開始,抗擊蒙古軍隊和元軍多次進攻,堅持20年之久。又如明朝初年,明政府為防倭寇對沿海的侵擾,在沿海地區修建了海島、海岸、海口築城體系(見明代海防築城)。這些築城體系的共同點,都是以衞、所的城池為主體,並與堡寨、墩台、烽堠相結合而構成的。它是一種將內地的城池築城體系,創造性地靈活運用於海疆不同地理、地形條件下的設防,曾有效地保障明軍阻止和打擊了倭寇的多次入侵,取得了抗倭戰爭的最後勝利。
成化四年(1468年),梧州城作東、南、北門甕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又添建西門甕城。一方面加強了這四門的軍事防禦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城牆防洪的能力。

甕城建築工藝

早期的城池,城牆主要是用土夯築(或版築)而成,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築城技術的進步,促進了築城材料和工藝的不斷髮展。東晉時期,出現了用磚包砌的城牆。到了唐、宋時期,一些較大的城池都用磚包砌城牆。明、清時期,用整齊的條石、塊石和大城磚包砌城牆已較普遍。明代城池的城牆,砌磚用的膠結材料有的是用糯米石灰漿,城門起拱是用桐油拌合石灰膠結。

甕城典型説明

甕城南京甕城

中華門 中華門
中華門南京明城牆的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門之一,原名聚寶門,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城門,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結構最複雜的堡壘甕城,其建築規模僅次於通濟門(現已不存),有“天下第一甕城”之稱。中華門佈局嚴整、構造獨特,是研究中國古代軍事設施的重要實物資料,不論是在軍事上、歷史上、還是在文化上、城建史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中華門曾是南唐國都江寧府南宋陪都建康府城的南門,明朝洪武二至八年(1369至1375年)其擴建而成,稱聚寶門。1931年(民國二十年)國民政府改名為中華門,由蔣介石於雙十節前夕題匾,並在東西兩側分別開闢中華東門和中華西門,以滿足南北雙向車輛通行。1988年1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組成部分。2012年11月,中華門所在的南京明城牆作為“中國明清城牆”項目的牽頭城市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城門設置有三道甕城、四道券門,呈“目”字形結構,每道甕城都有一門一閘,主體建築內甕城由中華門主樓城門和二至四道輔助城門構成,各城門原有雙扇包鐵門和可上下啓動的千斤閘,內設有栓槽,用來供木栓緊閉大門所用,整個城共有二十七個藏兵洞,可以藏兵三千餘人。中華門前後有內外秦淮河徑流橫貫東西,南邊交通連接長幹橋,北邊連接鎮淮橋,是舊時南京老城南交通咽喉所在,以中華門為界的老門東老門西自古便是江南繁華之地。
南京正陽門內外甕城結構 南京正陽門內外甕城結構
光華門原名正陽門,是京城的正門,內外均有甕城的複合型甕城,為國內城牆建造史上獨創。
通濟門是南京十三座內城門中佔地面積最大的城門,是一座福船型(魚腹型)內甕城城門,與聚寶門(中華門)和三山門水西門)是三座規格最高的內甕城城門。

甕城北京甕城

甕城 甕城
明代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擴建的。它是一座規模宏偉的典型的封建王朝都城,具有防禦設施齊全、佈局合理、工程構築堅固等特點。該城略呈方形,由外城、內城、皇城和宮城(紫禁城)組成。內城是北京城的防禦主體工程,城牆周長約24公里,牆體最高為13米多(包括雉堞),底厚19.5米,頂厚16米。牆頂的內緣設女牆,高 1米,外緣設雉堞,有垛口11038個。沿內城城牆構築敵台172座。內城共設城門9座,位於南面的有3座(正中的為正陽門),其他三面各設城門 2座。城門上建有城樓。內城的城門外建有甕城,其中正陽門的甕城還增築箭樓3座。為使甕城得到進一步的掩護,在城門外附近構築有大敵台。為加強城角的防禦,各城角都建有角樓。為加強整個內城的防禦,在城牆外開挖有護城河,河寬30~60米,深度3米以上。在內城的北面中心位置建有鐘樓和鼓樓。外城的城牆建於內城的南面(東、西、北三面未建外城牆),建有敵台63座,城牆、敵台的構造與內城相同,僅強度稍次於內城。皇城和宮城位於整個城池的中心,其結構和防禦工程設施與內城相近。

甕城西安甕城

西安甕城 西安甕城 [2]
西安明城牆的東南西北四門之外,皆圍有一座方形甕城。四門甕城之形制相同,大小相近,設計得非常整齊規範。其甕城外牆,底部寬度在97米上下,向城外突出約76米,佔地面積在7000平方米之上。四門甕城皆呈順城方向的長方形,內部圍成的空間也大致差不多,底部一般寬48米左右,長65米左右。這種背依城牆突出於城外,處於兩門之間,四面圍合,內部形成一定空地之城,即為甕城。
西安甕城 西安甕城
甕城相較城牆稍低,一般低6~9塊磚,即高差為不到1米的樣子。兩牆相連接處,建為坡道或者階道,如東門該處處理為中間坡道,兩側階道之形。其兩側垛牆,則處理為斜上之形。甕城之牆厚,左右牆大致與城牆尺寸接近,外牆因上部建築有箭樓,故寬度頗大,較城牆寬約1倍,如同一巨大的台基。甕城外側牆上,所建箭樓高大,與內部城牆上的城樓內外對應。箭樓下開闢門洞,與城門洞內外相對。四門之中,唯獨南門箭樓下無有門洞,其入城門洞開闢於左右甕城牆體之上。從箭樓門洞或者左右門洞進入,即達到甕城內部,此處古時一般是守城部隊屯兵練兵之場所。戰爭時,敵方如攻入甕城,不但前面還有一道城牆,且四面皆為城牆,城上可以居高臨下,圍攻入城之兵,如同甕中捉鱉。處於甕城的敵人,四面楚歌,卻難以還擊,故這種小城具有很強的軍事防護能力。
東門甕城,為明清西安城東門外拱衞城門的小城。建於明初洪武七年至十一年(1374—1378年),後歷經明中期及清代多次修葺。 [2] 
南門甕城,為明清西安城南門外拱衞城門的小城。此城門原為隋唐長安皇城的安上門,唐末韓建以皇城改築為新城時保留了此城門。西安南門甕城不開正門,屬於明代城堡正門甕城建築的一種制式。今南城甕城除城上箭樓毀於1926年外,甕城完整保留至今。
西安甕城 西安甕城
西門甕城,為明清西安城西門外拱衞城門的小城。此城門原為隋唐長安皇城西面順義門,唐末韓建建築新城保留此門為西城牆唯一城門。甕城牆正面與南北兩側各開一磚砌拱形城門,兩側門洞較正西門洞小。西門甕城東北隅有清康熙初所鑿甜水井一口。現西門甕城與箭樓均保留至今。
北門甕城,為明清西安城西門外拱衞城門的小城。明初洪武七年至十一年(1374—1378年)拓築西安城牆時新建。北門甕城建制同於其他諸門甕城,唯甕城在正面北牆開一拱形門洞,無左右兩側翁門。甕城正牆上建箭樓,城頂西南角掛有明崇禎九年(1636年)所鑄鐵鐘一口。1983年修葺甕城牆,並修葺北門箭樓。
西安城四正門之甕城外側,原皆設有箭樓一座,建築形式相同,皆為歇山頂,高聳挺拔,是古城最雄偉的建築。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