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界嶺口

鎖定
界嶺口在撫寧區城北37公里處,為喜峯口東明初32關之一,後來它與古北口、黃崖關、喜峯口、冷口同為薊鎮長城重要隘口,具有“外控遼左、內護京陵”的戰略地位。
中文名
界嶺口
地    址
撫寧區城北
類    型
喜峯口東明初32關之一
戰略地位
外控遼左、內護京陵

界嶺口地理位置

界嶺口有洋河流過,澗谷兩側山勢陡峻,東峯海拔445米,西峯海拔342米,長城扶搖直上。在東、西兩個就近的制高點上,各修了一座形體巨大、結構獨特、平面呈扇面形的墩台,當地稱為“金台”、“銀台”。敵台以下長城分為兩支,至山下河邊與南北向城牆連接,構成兩個三角形的圍城,稱東、西月城。兩月城之間設關。關為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創建,弘治十三年(1500年)重修。關邊有關城,“高三丈五尺(約11.6米),週三百七十五丈四尺(約1238米),西門有樓,外有甕城”。界嶺口關在喜峯口以東各關中規模最大。

界嶺口歷史記載

界嶺口多次遭到蒙古遊牧騎兵侵擾,僅明朝前期就有12次。如正統九年(1444年),兀良哈三衞寇邊,明廷發兵數萬,分別從喜峯口界嶺口劉家口、古北口4路出關征討,“俘虜男女千計,馬牛羊萬計。自是三衞衰”。正德十年(1515年),西虜千餘騎入界嶺口關,副總兵桂永領京營兵三千,畿衞兵二千討之。明王朝為加強這裏的長城防禦功能,不斷加固、增修、附近長城的銘文磚如“萬曆三年德州營秋防造”、“萬曆六年宣德府造”、“萬曆二十一年德州營石部作頭李思忠造”等,説明了這種情況。
界嶺口西2公里的旱水關附近,有幾座敵樓的外牆彈痕累累,內有7處侵華日軍刻字,如“昭和八年三月十六日步四十·十一志水伍長戰死之所”,“昭八·三·十六日步四零·佔領十師”等。1933年3月11日,日軍混成第33旅團第40聯隊第11支隊,進攻繆澄流任師長的國民黨守軍第53軍第116師。守軍經過英勇抵抗,不支後撤。16日守軍反攻,奪回左右兩翼陣地,拉鋸戰十分激烈。
界嶺口東5公里,有箭桿嶺口。堡城石砌,“週二百九十二丈三尺,西門有樓。”如今,堡城保存較好,券門猶存,堡中仍住着幾十户人家,至今仍保存部分傳統民居。碑揭數通散落在各處,有的甚至被當成橋板用了。北口“鷹不落樓”海拔508米,“高樓”海拔706米。出口向東3公里的花果山村,為祖山西門,內有水簾洞仙人們"魚躍龍門"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