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鎮成

鎖定
黃鎮成(1287-1362)字元鎮,號存存子、紫雲山人、秋聲子、學齋先生等。邵武(今福建邵武縣)人,元代山水田園詩人,與黃清老(邵武故縣人)被後人並稱為“詩人二黃”。初屢薦不就,遍遊楚漢齊魯燕趙等地,後授江南儒學提舉,未上任而卒。著有《秋聲集》四卷、《尚書通考》十卷。
本    名
黃鎮成
元鎮
存存子、紫雲山人、秋聲子、學齋先生
出生地
福建邵武縣
出生日期
1287年
逝世日期
1362年

黃鎮成人物經歷

黃鎮成生於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卒於惠宗至正二十二年,年七十五歲。據清版《光澤縣誌》等有關史料記載,他自幼篤志力學,刻苦攻讀,博覽羣書,打下了堅實的經史詩文基礎。由於受傳統儒學思想的影響,也希望通過讀書出仕,為國為民一展抱負。有“吉日有遠行,我行志四方”“大鵬發天池,摶風起翱翔”詩句,表明當時的心境。可是事與願違,延祐年間,他先後二次赴試落第,這對他打擊很大。從此心灰意懶,無意功名,嚮往大自然和隱居生活。於是離開家鄉,“歷遊江楚名山,周流燕趙齊魯之墟”達10餘年,沿路寫下大量的詩作,到處流傳。最後坐船“浮海而返”回到家鄉,築室鄰縣邵武城南,號“南田耕舍”,定居下來。以聖賢道學自勵,專心著書寫詩,過着隱居的生活。朝廷聞其賢名,“部使者屢薦之,不就”,一直不肯出來做官。文宗天曆三年,又薦他任江西路儒學提舉,命剛下而卒,年七十有五。朝廷集賢院諡號“貞文處士”。

黃鎮成人物作品

歷遊江楚名山 寫就山水詩作
他的山水詩作很有特色,對自然的描寫功力很深,細緻入微。而且風格清麗自然,如山泉流水,沁人心脾 ,後人評價他有南朝著名山水詩人謝靈運的詩風。如他的代表作《東陽道上》一詩:“出谷蒼煙薄,穿林白日斜。崖崩迂客路,木落見人家。野碓喧春水,山橋枕淺沙。前村烏桕熟,疑是早梅花。”寫在浙江東陽,詩中緊扣道中所見的日暮景色,蒼煙、斜日、野碓、小橋、烏桕,疏疏落落幾筆,勾勒出一幅江南山村的風景畫,引人入勝,讀後如身臨其境。還有“白露下山城,秋風一夕生”(《八月》)。“紅樹夕陽蟬噪急,白蘋秋水雁來多”(《秋風》)。“一江風起晚潮上,半夜舟行山月高”(《明州西渡》)等,描寫手法洗煉準確,情景交融,風情聲韻,堪稱上乘。他在四川峨眉山留下有名的《遊峨》詩:“峨眉樓閣觀虛空,玉宇高寒上界同。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動九天風。雲連太白開諸夏,日繞重圓宅大雄。師去想無登徒遠,只應飛錫驗神通。”詩中“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動九天風”二句意味深長,膾炙人口,被書法家題刻在報國寺門旁亭柱上,至今可見。他寫的《舟過石門梁安峽》一詩:“書畫船頭載酒回,滄洲斜日隔風埃。一雙白鳥揹人去,無數青山似馬來。天際雨帆梁峽出,水心雲寺石門開。同遊有客如高李,授簡惟慚賦峴台。”在福州遊覽寫了《道山亭晚憩》一詩:“平池雨初晴,日暮春水深。淺霞墜空闊,規月光已沉。驚波躍潛魚,過影窺翔禽。”見詩如見景,描寫之美,刻劃之真,可謂至極。他回家鄉光澤寫下著名的“八景詩”更是讀之如身臨其境,耐人尋味。如八景之一的“龍灘棹歌”一詩:“潺潺石瀨急如弦,靈物曾從此處眠,最是短篷煙雨裏,長歌一曲水連天”。意境之美,形容之真,描繪之細,令人叫絕。
隱居邵武城南 安貧樂道耕讀
田園詩在他詩歌藝術上更有獨特的成就。數量之多,質量之高,魅力之深,幾可蓋過前人,佔他一生詩作的大部份。他中年返鄉後,在邵武城南的“南田耕舍”中,以耕讀為生,娛情田園,吟詠自樂。寫下了《采薇行》《樵嵐秋稼》《負薪行》《南田耕舍諸公賦》等。詩情高雅,語言質樸自然,悲涼和慷慨。描寫農桑生活,田園風光和古樸的風俗民情,抒發了作者對寧靜閒逸田園生活的喜愛,表達了作者淡泊曠達,安貧樂道的品格。詩句語言樸素自然,似從“胸中自然流出”。如“種田南山下,土薄良田稀 ,稊稗日以長,荼蓼寒中畦。路逢荷鋤人,相顧徒嗟諮。我欲芟其蕪,但念筋力微。終焉鮮嘉彀 ,何以奉年飢。誰令惡草根,亦蒙雨露滋。豈無力耕土,悠悠興我思。”反映了農民艱苦的生活和樸素的思想感情,也藴含對世事的種種不平。他的自喻詩:“南山有幽士,白首在林 ;平生好音樂,頗識律呂情;截竹作高管,吹作鸞鳳聲;不逢師曠識,但有農人聽。”還有“離離南山田,采采山下綠”“流水三椽舍,桑陰五畝田”“我耕南山田,我結南山尾;山下交桑麻,上山友麋鹿”“有田南山下,可以供盛粢;有廬在中田,可以讀詩書”。“石榻看雲坐,溪窗聽雨眠”等,都是他悠閒田園生活的寫真,用一種意象的手法,表達出他隱居南山的自在,遠離塵世,耕讀生活的樂趣。他56歲時回光澤祖居作《辛巳遷歸上井》詩:“東井田廬故業非,十年風雨寸心違;江湖水闊冥鴻去,城郭春深老鶴歸;桑梓盡隨黃壤化,松楸空望白雲飛;梅花此日能相約,竹杖相攜上翠微。”這時家鄉故居田園房屋已破敗荒蕪,他心中非常感慨。可是自己已是扶杖之人,只能以景抒情,詠物託志,把心情寄託於翠綠的草木。
詩歌恬雅清倩 經史造詣極高
黃鎮成書法作品 黃鎮成書法作品
黃鎮成一生留下大量的詩作,他的《秋聲集》4卷中收錄詩歌268首,這僅是他作品的一部份。何謂“秋聲”,他在自序中道:“餘少學吟,不能無聲。”但一生平淡、悲涼,所發出的聲音也只能以秋日萬物微寒之聲自言。然而就是這部《秋聲集》奠定了他在元朝詩歌史上的重要地位,為當時全國知名的詩人之一。《元詩紀事》評曰:“元季詞人輩出,而邵武有黃鎮成,詩多奇警。秋聲集十卷,佳句疊出,如雲雲。惜梨棗朽腐,鮮有睹其全篇者。”詩集後被收入《四庫全書》中,《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他的詩:“近體出於恬雅,古體出於清倩,亦復善用其短,故韻楚楚頗得錢郎遺意,較元代纖裱之體,固超然塵牆之外也。”還有“鎮成蓋遭逢亂世,有匡時之志不能行,乃有託而逃。古詩多憂時感事之語。《潛序》知其心,徒以恬退之士,未足罄其所抱矣。”清朝福建左布政使、著名詩人周亮工評價他的詩:“五言之妙,遠追謝陶。”將他的山水田園詩比作南朝的謝靈運和東晉的陶淵明,可謂推崇之極。他一生除山水田園詩的成就外,在經史上造詣也很高,為理學在元代閩北重要的代表人物。
著有《尚書通考》10卷,《周易通義》10卷,《性理髮微》4卷,《中庸章旨》等著作流傳於世。他去世後朝廷集賢院諡號“貞文處士”,邵武當時還專門為他建有“秋聲亭”以祀,並有塑像立於邵武光澤的鄉賢祠中。他的《尚書通考》一書在2001年被列入國家第一批再造中華善本書目中。
詩作選摘
【東陽道中】
出谷蒼煙薄,穿林白日斜。岸崩迂客路,木落見人家。
野碓喧春水,山橋枕淺沙。前村烏桕熟,疑是早梅花。
鉛山早行】
早起辭林館,鄰雞已再嗥。月弦當户直,斗柄插山高。
細濕侵藜杖,輕寒襲布袍。前趨東日上,五色動雲濤。
舟過石門梁安峽】
書畫船頭載酒回,滄洲斜日隔風埃。一雙白鳥揹人去,無數青山似馬來。
天際雨帆梁峽出,水心雲寺石門開。同遊有客如高李,授簡惟慚賦峴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