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鎮北台

鎖定
鎮北台,位於陝西省榆林市榆陽區城北約4千米處的紅山頂上,佔地面積5056平方米,修建於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四月至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七月,原是明長城的一處觀察哨所,主要用於監控明長城線上的貢市情況。鎮北台是明朝“隆慶議和”與“和平互市”的產物,是“蒙漢一家”和開創邊關和平環境的歷史見證。 [2]  [4-6]  [9] 
鎮北台,呈正方形,台體為內夯黃土外包磚石的實心構造,共四層,由下至上逐層減小,台之各層均包砌青磚,每層台樓四周圍以女牆雉堞,各層台頂外側磚砌約2米高的垛口,垛口上部設有瞭望口,各層垛口內四周相通,總高30餘米,基北長82米,南長76米,東西各長64米。鎮北台有“萬里長城第一台”的稱號,為古長城沿線現存最大的邊防要塞之一,是明長城遺址中最為宏大的建築之一,位列長城三大奇觀之一。鎮北台是古代保護榆林的歷史見證,為古代邊關貿易、民族和諧做出了特殊的貢獻。進入新世紀,鎮北台對中外人士探尋歷史淵源、研究長城文化、體驗人文休閒有重要價值意義。 [2]  [4-6]  [9-10] 
2001年6月25日,鎮北台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鎮北台
地理位置
陝西省榆林市榆陽區城北約4千米處的紅山頂上
所處時代
明朝
佔地面積
5056 m²
保護級別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5-0442-3-248-8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鎮北台歷史沿革

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四月至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七月,延綏鎮巡撫塗宗浚修建鎮北台。 [5] 
1982年,陝西省政府對鎮北台進行了維修。 [11] 
1990年,陝西省政府對鎮北台進行了維修。 [11] 

鎮北台建築特點

鎮北台,據險臨下,控南北之咽喉,是明長城遺址中的軍事建築,呈正方形,台體為內夯黃土外包磚石的實心構造,共四層,由下至上逐層減小,台之各層均包砌青磚,每層台樓四周圍以女牆雉堞,各層台頂外側磚砌約2米高的垛口,垛口上有望孔、射口、懸眼,各層垛口內四周相通,總高30餘米,基北長82米,南長76米,東西各長64米,佔地面積5056平方米。第一層高10.2米,北長82米,南長76米,東西各長64米,周長320米,進深12米,四面圍以牆垣,周圍有屋宇環列,乃當年守台將卒營房,至今基座尚存,東南內側置磚鋪馬道,南牆與長城相連,四面設垛牆,東牆南側設登台城門,高10米。一層城牆內的東、南地面可見10餘間建築基址。第二層約32平方米,高8米,周長130米,進深5米,四面留有寬3米多的巡邏步道,南面開一小門,門上石匾有明代山西巡撫塗宗浚寫“嚮明”二字,北面石刻橫額“鎮北台”(已毀),南牆有踏步通向三層。第三層約20平方米,高4.1米,周長88米,進深3米,四面留有寬約3米的巡邏步道,東面有踏步通往第四層。第四層約16平方米,高4.4米,周長35.44米,進深2米,中央建磚木結構正方形瞭望哨棚,台南外砌磚石踏步。 [2]  [6-12]  [5] 

鎮北台文物遺存

鎮北台文物遺存有明萬曆時延綏巡撫塗宗浚所撰碑文的“鎮北台記”石碑。 [2] 

鎮北台歷史文化

鎮北台藝文

明延綏巡撫、陝西三邊總督、兵部右侍郎劉敏寬賦詩《鎮北台》:
重鎮秋聲霽色開,巡行不是為登台。千山遠向雲霄列,一水還從沙漠來。
戌閣崔嵬天闕近,塞垣繚繞地維回。憑高極目狼煙靖,恍是逍遙莨苑偎。 [2] 

鎮北台傳説軼事

相傳明代長城修築成後,榆林成了長城線上的九個邊關重鎮之一。其他地方的長城不論是在溝裏、沙裏都好好的,唯有紅山上的這段長城修起後常常倒塌,一年不知要修多少次,使鎮守在這裏的將官非常惱火。後來有個姓塗的巡撫到這裏負責防守軍務,當時長城北邊的蒙古人也經常到這一帶騷擾,殺人搶東西。塗大人召集民俠修了幾次邊牆,仍然倒塌,急得沒有一點兒好辦法。有一天,塗大人正在巡視紅山上的這段長城,只聽見轟的一聲響,這段長城又塌了,並且壓傷了很多士兵。只見旁邊有一個邊客打扮的白鬍子老頭説:“這是紅山的怨氣在作怪。”“紅山的怨氣作怪,這是怎麼回事?”塗大人問道。老頭説:“紅山這塊地方,自古就是蒙民漢民做生意的地方,修了長城就等於斷了弟兄倆的交情。兩弟兄都往這裏發怨氣,所以城修起必塌。”塗大人沉默了一會兒説:“依你之見,應該怎麼辦呢?老頭説:“要想這段長城不倒塌,只有讓蒙漢兩家好好地自由交往。”塗大人説:“朝廷害怕蒙古人借做生意為名到長城內來騷擾才修長城的。我們怎樣才能修了長城,又能使蒙漢兩家自由交往呢?”老頭説:“可在紅山下修一座小城,劃定城內為蒙漢民的地方,其他地方不準去。”塗大人説:“在城裏造反可怎麼辦?”老頭説:“這也好辦。在咱們站的這段長城上修一座高高的墩台,在墩台下面修一座小城駐兵。城裏發生了什麼事,站在台上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塗大人正要問老頭是什麼人時,老頭忽然不見了。塗大人覺得老人的話很有道理,就按老人的話去辦。他在山頂上這段長城常塌的地方修了一座高台叫紅山墩,墩下修了座駐兵的小城叫款貢城,在離紅山墩不遠處修了座蒙漢交易的土城叫易馬城。站在紅山墩上,易馬城如在眼皮底下。後來人們就把紅山墩稱為鎮北台。 [3] 

鎮北台文物價值

鎮北台是古代保護榆林的歷史見證,為古代邊關貿易、民族和諧做出了特殊的貢獻。進入新世紀,鎮北台對中外人士探尋歷史淵源、研究長城文化、體驗人文休閒有重要價值意義。 [9] 

鎮北台保護措施

1982年7月,鎮北台被榆林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 
1992年,鎮北台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6] 
2001年6月25日,鎮北台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鎮北台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鎮北台位於陝西省榆林市榆陽區城北約4千米處的紅山頂上。 [6] 
  • 交通
陝西省榆林市內乘坐3路公交、5路公交,鎮北台(創業孵化服務中心)站下車,步行前往。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