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門口

鎖定
紅門口在山西省偏關縣東北,為通往內蒙之要隘。古稱廠溝,明宣德九年(1434)以溝通塞外,建敵台橋洞一座,外設邊牆一道,壕塹品窖三層。萬曆中年增左右磚台以備偵望。
中文名
紅門口
別    名
紅門市
地理位置
山西省偏關縣東北
曾用處
明長城大同鎮關隘

紅門口簡介

明長城大同鎮關隘。位於山西省偏關縣東北40公里。內蒙古自治區和山西省,在此處以 紅門口長城為界。據《山西通志》載,紅門口 [1]  於“明宣德九年(1434)都督李謙以溝通塞外,建敵台,橋洞一座,外邊設牆一道壕塹、品窖三層。萬曆二十六年(1598)兵備道趙顏增左、右雙翼磚台。”紅門口建築已蕩然無存。明代中葉,紅門口是朝廷在長城所開官市之一。紅門口南0.5公里設有水泉堡,是紅石口的縱深防禦陣地,因該地泉水旺盛而得名。水泉堡今亦毀,包磚和基石已被拆為民用,僅零星存有夯土殘牆。

紅門口別稱紅門市

紅門口是明代萬里長城一處重要隘口。它北臨內蒙古清水河縣川峁村,南近山西偏關縣水泉村,由呼和浩特至山西省陽方口的公路縱貫紅門口南門。山西鎮長城,東從丫角山來,攀上山巔,過紅門口,西延至黃河岸邊。紅門隘口在偏關東北40餘公里,近逼水泉營,這裏舊無隘險,1434年都督李謙因其溝通塞外楊家川,大路平闊,不易防守,乃在紅門口創建一大望台,外設邊牆一道,撥兵28名,常年望。1598年兵憲趙彥復修,並增築左右翼台。今趙彥復修的大望台尚在,位於紅門口外,磚砌,俗稱“紅門樓”,門楣上鐫刻有“萬曆二十六年修築”字樣。樓內有窯九洞十八,俗稱“九窯十八洞”,並置有火炕和外通煙囱。今已傾圮。紅門口北還有一座土築方城,方城城外有敵樓和烽燧數座。《綏遠省調查概要》稱:“紅門口在偏關東北(近)九十里,前明通市處也。”這座城堡就是當年明蒙互市的場所,故一稱“紅門市”。明後期,明王朝同蒙古地方政權經過談判達成互市協議,互通有無,以加強經濟聯繫。協議規定在宣府、大同山西三鎮長城沿線開闢互市場所多處,紅門市就是其中之一。議定每年互市一次。還在靠近土默特和鄂爾多斯的地方進行每月一次的互市,稱作“月市”。通過互市,蒙古族人民以牲畜毛皮換回糧食、布匹等生活用品,既促進了蒙漢人民的經濟交流,又加強了地方政權與中央政府的聯繫。

紅門口歷史背景

北臨清水河裏川峁村的紅門口,是明長城的一處重要關隘。它南近山西偏關縣水泉村,山西鎮長城在這裏形如紅門口的左右兩翼,東從丫角山來,攀上山巔,過紅門口,西延至黃河岸邊。在紅門口外,有明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都督李謙創建大望台一座,俗稱“紅門樓”,門楣上鐫刻有“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修築”字樣,樓內有窯九洞十八,俗稱“九窯十八洞”,並置有火炕和外通煙囱,今只剩毀壞的遺址。
紅門口外還有一座土築方城,據《綏遠省調查概要》稱:“紅門口在偏關東北九十里,前明通市處也。”這座城堡是明蒙互市的場所,故稱“紅門市”。16世紀70年代,明王朝同蒙古地方政權經過談判達成互市協議,以互通有無,加強經濟聯繫。議定每年互市一次,蒙古族人民以牲畜毛皮換回糧食、布匹等生活用品。既促進了蒙漢人民的經濟交流,又加強了地方政權與中央政府的關係。

紅門口所獲榮譽

2022年12月,被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確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2-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