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姆渡文化

(遠古時期人類文明)

鎖定
河姆渡文化,是指中國長江流域下游以南寧波地區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1973年,發現於浙江寧波的河姆渡鎮,因而命名。它主要分佈在寧波舟山羣島。經科學的方法進行測定,它的年代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距今約7023~5023年),是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氏族村落遺址,反映了距今約7000年前長江下游流域氏族的情況。
2013年在三七市鎮發現距今7800—8300年的井頭山遺址,將寧波地區的人類活動史前推了1000多年,也是浙江和長三角地區的首個史前沿海貝丘遺址,中國沿海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海洋文化遺址,河姆渡文化的祖源。 [22-23] 
中國上古時代傳説中的“有巢氏”部落就是居住在寧波的河姆渡人的一支。有巢氏是中國古代傳説中“構木為巢”的巢居發明者;而這正是對河姆渡人“幹欄式房屋”的映射與形容。
有巢氏,尊號“巢皇”、“大巢氏”,中國上古時期部落首領,相傳為燧人氏之父、伏羲氏與女媧氏的祖父。曾率領其部落人民以寧波為起點兩度遷徙;先後到達今浙江杭嘉湖平原與今安徽巢湖流域,並在良渚古城登基成為了良渚古國的最後一代君主;後期又在今山東琅琊古城(位於今山東省青島黃島區)建立了陪都。而後又在今巢湖一帶建立了古巢國,定都凌家灘古城(今安徽凌家灘遺址)。 [4]  [6-7] 
河姆渡文化因有巢氏先民的遷徙而加速與外界文化的融合與發展,與浙江良渚文化、安徽凌家灘文化廣泛交融;共同構成了有巢氏先民賴以生存的社會文化背景。 [1] 
中文名
河姆渡文化
外文名
Hemudu Culture
所屬年代
新石器時代(距今約8300年前) [22-23] 
發現時間
1973年
特    色
幹欄式建築、水稻栽培
經濟狀況
農業經濟家畜飼養
所處文化層
河姆渡文化時期
相關古國
良渚古國、古巢國
相關人物
有巢氏,尊號“巢皇”、“大巢氏”
相關氏族
有巢氏族
相關文化遺址
河姆渡遺址、良渚遺址、凌家灘遺址、琅琊古城遺址
相關神話傳説
有巢氏構木為巢
文化傳承關係
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凌家灘文化
社會文化形態
原始聚落文化
相關民族
河姆渡人
相關墓葬
巢皇陵(有巢氏陵)
有巢氏在位年限
前4964——前4464年
在位年限參考
三皇五帝年表
地理位置
寧波及舟山羣島一帶 [6-7] 
有巢氏紀年
巢皇元年——巢皇300年(良渚古國時期)、巢皇301年——巢皇500年(古巢國時期)
對應歷史時期
有巢氏執政早期

河姆渡文化考古發現

河姆渡遺址,是世界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它代表着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的東南江海文化的先驅;與其對應的是以西安附近半坡村遺址為代表的黃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區的中原內陸文化,從而構成了中國文化源流的兩大區史系統。 [4] 
河姆渡遺址最早在1973年被發現,位於寧波市河姆渡鎮河姆渡村東北部,在1973~1974和1977~1978年兩次對河姆渡遺址作發掘並有資料。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築方面,遺址中發現大量幹欄式建築的遺蹟。 [2-3] 
相傳中國上古部落首領有巢氏”便是隸屬於寧波地區的河姆渡人的一支,是河姆渡人的一員。
有巢氏,尊號“巢皇”、“大巢氏”,中國上古時代部落首領;前4964~前4464年在位。中國古代神話傳説中構木為巢的發明者;相傳為燧人氏之父、伏羲女媧的祖父;是良渚古國末代君主以及古巢國開國君主。而河姆渡文化也是有巢氏執政早期的文化。河姆渡文化與良渚文化凌家灘文化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傳承關係。
1973年在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中,木構建築露頭於第四層中部,出土的木構件總數達1000件以上。主要構件是13排木樁,基本上形成西北至東南走向,部分近正南北。這裏至少建築着三棟以上的房屋。這些房屋呈長條狀,系多間互相品連而成,其中有一棟連品的房屋在九間以上。
在七千年前,這樣大規模的建築羣,正與《韓非子》所説的:“有作構木為巢,以之羣居。”相吻合。
由於河姆渡遺址地處江濱,近沼澤與水,地勢低濕。為此,築房屋時先打下四排木椿,造成離地面相當高的底架,在底架上架地梁,在上面建設地板;再在上面立柱、架樑、敷椽、覆蓋茅茨。在底架下面圈養家畜,上面住人。
這種以木椿為基礎,在其上架設大、小梁承托地板,構成架空的建築基座,再於其上立柱架樑幹欄式木構房屋, 是原始巢居的直接繼承和發展。
其樑柱的交結點用樺卯結構,是中國已發現木結構建築中最早採用的技術。這就是《路史·前紀》所謂的“登巢琢鑫”和“構木為巢”的真正含義。所以,今天的河渡地區是當時有巢氏國的中心區域。
1994年4月至7月中句,在河姆渡鯗架山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了河姆渡先民的甕罐葬和紅燒土祭祀碑,其中一處遺址直徑達340釐米,最厚處達7.05釐米。
從出土文物跡像分析:先民死後屍體用火燒後,將遺骨放入罐內,再入土安葬, 帶有“古代火葬” 的形式,這是迄今國內發掘的古遺址中所罕見。卻與《路史》有巢氏條:“民之葬者……於厚衣之薪(焚),而葬之,不封不植也。掩孤而已。” 的記載相一致。至今嘉興湖州桐鄉一帶的喪葬習俗,還依然如此。
河姆渡人是越族先民,他們是百越民族的遠祖。有學者認為河姆渡人與傳説中的羽民國有關,這種見解有一定理由。
淮南子·墜形訓》中有羽民國的記載。《山海經·大荒南經》 説:“羽民之國,其民皆生毛羽。”
羽飾的習俗,與河姆渡地區為候鳥集中地有關。大雁等候鳥在這裏換毛後,留下了大量的羽毛。越族先民將長大美麗的羽毛作為頭飾。在河姆渡遺址第三文化層中發現一些陶塑人頭,其中幾個頭部有橫向一列的五個小孔,是用來插羽毛的。但更多的候鳥羽毛,用來塞在粗疏的植物纖維紡織品夾層內,作冬天禦寒之用。
正如有巢氏條所載:“木皮未委,於復塞其羽革,紩衣攣領,着兜冒(帽)以賁體。”
“木皮”就是指藤本植物的纖維,河姆渡人的紡輪,將它紡成紗。又織成極其粗疏的布,做成衣服。但它的禦寒性能極差,須要在夾層中鋪塞羽毛或皮革。由於布粗空隙大,大量細羽毛從布中穿出,使外地人看到後,有全身“皆生毛羽”的感覺,故被稱之為“羽民”;其地被稱為“羽民之國” 。
王贊、王雄飛、卞文學、王昶、王麗旻繪國畫《河姆渡文化》 王贊、王雄飛、卞文學、王昶、王麗旻繪國畫《河姆渡文化》 [31]
河姆渡人因居被稱有巢氏之民,冬天外出則被稱為羽民,而羽飾則是越族先民的一種習俗。當有巢氏失國多年之後,羽人國的別稱依然存在,不過“羽人”已緩讀為“于越”人了。 [4]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製作比較進步,有耜、魚鏢、鏃、哨、匕、錐、鋸形器等器物,精心磨製而成,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花紋或雙頭連體鳥紋圖案,就像是精美絕倫的實用工藝品。在眾多的出土文物中,最重要的是發現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穀,這是目 前世界上最古老、最豐富的稻作文化遺址。它的發現,改變了中國栽培水稻從印度引進的傳統傳説。
2023年12月8日,從浙江省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獲悉,河姆渡文化核心區新發現一處史前時期古稻田遺址,初步判斷為河姆渡文化晚期階段,年代距今5300至5500年左右,進一步刷新了學術界對史前稻田和稻作農業發展的認識。
該遺址位於寧波餘姚市三七市鎮上錢村以東,發掘面積共1000平方米。2023年8月至10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聯合廈門大學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組織隊伍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 [35] 
遺址地層堆積較為一致,由上及下可分為7層。此次發掘探明瞭古稻田分佈東、南邊界範圍,清理出田埂3條、溝渠1條、道路1條、台地1處、坑9個。3條田埂呈長條狀的土堆隆起,其中1條田埂邊發現有用於排放水的溝渠,田埂呈丁字形交匯,交匯處一側明顯低窪,應為灌排水口。道路位於稻田東部邊界附近,應為連通居址和稻田之間的主要通道。
此外,在發掘區內還見有一些坑狀遺蹟,與放置生活垃圾的灰坑明顯不同,坑內均無遺物,多數坑分佈在田埂附近,並發現坑內填土臨近堆放的現象,推測是為了修整田埂、渠道就近取土而形成。 [34] 

河姆渡文化文化特徵

河姆渡文化的農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耒耜。河姆渡文化的建築形式主要是栽樁架板高於地面的幹欄式建築。幹欄式建築是中國長江以南新石器時代以來的重要建築形式之一,目 前河姆渡發現是為最早。它與北方地區同時期的半地穴房屋有着明顯差別,成為當時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徵。因此,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同樣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淵藪。它是代表中國古代文明發展趨勢的另一條主線,與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並不相同。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
貫穿中華大地六千公里的亞洲第一大河“長江”,儘管總長超過了黃河,但長江流域誕生的古代文明以前並不為人所知,這是因為人們一直認為中華文明的發源歸根到底還是黃河流域,只有黃河文明才是歷史的主流,但是在長江下游一帶卻不斷出現令人振奮的發現。
首先,是和半坡遺址處於同一時代的河姆渡遺址的發現。稻穗紋陶盆上印有稻穗的圖案,彎彎的稻穗圖案使人想象到,河姆渡時期的人們已經開始了水稻的栽培。1987年的發掘中從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稻殼,據發掘報告説總量達到150噸之多,在已經碳化的稻殼中可以看到稻米,分析的結果確認這是七千年前的稻米。水稻的栽培,使社會上大量的餘糧屯積成為可能,隨之而來的是貧富差別的出現。文化的發展也進入了新的階段。
河姆渡文化的社會經濟是以稻作農業為主,兼營畜牧、採集和漁獵。在遺址中普遍發現有稻穀穀殼、稻杆、稻葉等遺存。 遺址中還出土有許多動植物遺存,如:橡子菱角子、酸棗葫蘆薏仁米和菌米與藻類植物遺存。
河姆渡文化時期人們的居住地已形成大小各異的村落。在村落遺址中有許多房屋建築基址。但由於該地是屬於河岸沼澤區,所以房屋的建築形式和結構與中原地區和長江中游地區發現的史前房屋有着明顯的不同。
生活用器,以陶器為主,並有少量木器。河姆渡文化是長江下游以南的一種較早的新石器時代

河姆渡文化現存遺址

河姆渡文化是分佈於中國浙江寧波市舟山羣島新石器時代文化,因以浙江省寧波市餘姚市河姆渡鎮河姆渡村遺址發掘最早,故稱作河姆渡文化,但最早應屬位於三七市鎮井頭山遺址 [22] 
在建築方面,遺址中發現大量幹欄式建築的遺蹟,牲畜。
人工製品上,石器數量較少,主要是斧等打獵工具,亦有較也有裝飾品。多的是木器和骨器,其中發現中國最早的木製飾品“木雕魚”,其他包括木柄骨制的耕田用具耜、和刀鏟等切割器具,亦有大量紡織工具。在河姆渡並出土了中國境內所發現最早的漆器,其陶器製作有一定的水平,估計最高燒成温度達1000攝氏度

河姆渡文化文化遺產

河姆渡文化綜述

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以夾炭黑陶為主,少量夾砂、泥質灰陶,均為手製,燒成温度800-930℃。器型有釜、罐、杯、盤、缽、盆、缸、盂、灶、器蓋、支座等。器表常有繩紋、刻劃紋。有一些彩繪陶,繪以咖啡色、黑褐色的變體植物紋
河姆渡文化是分佈在長江流域下游新石器時代文化。因遺址首先於1976年在浙江省寧波市的河姆渡被發現而得命名。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公元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分早、晚期。早期為約公元前5000~前4000年。晚期為約公元前4000~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發展的時間介於裴李岡、磁山文化半坡文化之間,主要分佈在寧波,越海東達舟山島 [6-7]  ,分佈以長江流域為主,環境與華北不同,所以觀察河姆渡遺址立體造景,可發現自然景觀與裴李崗、磁山及半坡文化有相當大的差異。

河姆渡文化自然環境

河姆渡遺址位於長江下游地區,河湖泥沙沉積土壤肥沃,為原始農業的產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遺址附近水源豐富,適合需要水的稻作生長,普遍都發現稻穀、稻殼、稻杆、稻葉的遺存,是中國水稻栽培起源的最佳例證,也是目 前世界稻作史上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記錄。當地降水多,氣温高,應屬常綠闊葉林和亞熱帶落葉闊葉林,森林有水鹿野豬、牛等動物。
河姆渡出土的大量野生動物遺骸,以鹿科動物最多,當時最具代表性的農具“骨耜”即採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製成。密佈如織的沼澤,又為水生動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也為發展漁獵、飼養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遺址中所發現的柄葉連體木槳,證明已有舟楫之便,除用於交通外,可能也在漁獵活動中乘用。杆欄式的房屋也反映出為適應南方高温潮濕的生活環境。自然環境的不同,使河姆渡文化與華北黃河流域文化有所差別。

河姆渡文化住屋特質

據地理勘測,河姆渡建築遺址附近有一座小山,東北面當時是一片湖泊,這樣的地理位置最適合“幹欄式建築”型式。幹欄式住屋有許多特色,使居民能臨水而居。地板在地面上通風涼快,可防潮防濕,也可防止大雨過後的氾濫,及不衞生的蒸氣和低飛的昆蟲聚集。殘餘棄物可從地板空隙擲出,隨水漂流;在陸上的杆欄建築擲出物可成犬豬的飼料,地面上又可燃起燻出濃煙的火以防蚊蟲。如建築在地形崎嶇之地,還可減免填土、挖掘;又因居高臨下,也可防敵人襲擊。
河姆渡遺址出土許多樁柱、立柱、梁、板等建築木構件,構件上有加工成的榫、卯(孔)、企口銷釘等,顯示當時木作技術的傑出。柱子兩端凸出的小方形稱為榫、柱上鑿出可將榫插入的孔為卯。遺址中所發現的兩種木構銜接法,令人驚歎不已,至 今仍為木工工藝所沿用。一是企口板,企口可將兩塊木板拼接在一起而不露縫隙,遺址中發現的企口板兩側各有一道企口,可與另一塊側邊削薄的木板相接,如今的木質地板還是用這方法拼接。另一是銷釘孔,帶銷釘孔的榫和樑柱的卯垂直相交,用銷釘栓住,榫頭就不會從卯口脱出了。河姆渡遺址的建築技術,可説已為中國木結構建築打下了基礎。

河姆渡文化編結紡織

河姆渡出土的紡輪、兩端削有缺口的卷布棍梭形器和機刀等,據推測這些可能屬於原始織布機附件,顯示新石器時代人們已由手工編織發明了原始的機械。

河姆渡文化原始音樂

1973年河姆渡遺址進行了第一次發掘,出土了一批外形類似竹管狀的骨器45件,用鳥禽類肢骨中段製成,長5~12.3釐米不等,中空,器身略弧曲,在凸弧的一側開挖有圓孔。1977年的第二次發掘中,又出土一批這類骨器,兩次發掘數相加一共164件,這類骨器叫做“哨”。
它們大致分兩類:單孔類和兩孔及以上類。出土單孔類的有浙江桐鄉羅家角、河南長葛石固、江蘇吳江梅堰、甘肅永靖大何莊等遺址;出土兩孔及以上類的有浙江蕭山跨湖橋、河南舞陽賈湖、河南汝州中山寨、青海諾木洪搭裏他裏哈等遺址。
河姆渡出土骨哨 河姆渡出土骨哨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骨哨數量之多、年代之久遠,引起社會各界的濃厚興趣和廣泛關注。1979年,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呂驥等對河姆渡骨哨進行了測試,認為河姆渡骨哨是我國最古老的樂器,是現代六孔竹笛的雛形和所有管樂器的鼻祖。
河姆渡文化遺存中的多孔骨哨一可誘捕飛禽走獸,二可作樂器,將有孔的一段放入嘴裏輕吹,同時抽動腔內肢骨,就可以吹出簡單的樂曲,發出各種不同音律。素有江南笛王之稱的原浙江省音樂家協會主席趙松庭先生曾在博物館吹奏了這支多孔骨笛。
1985年,劉士鉞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刊物《音樂考古學報》中介紹了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骨笛,後又在德國漢諾威舉辦的第三屆國際音樂考古會議上以《河姆渡骨笛》為題宣讀論文,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樂器的國家之一,比其它國家早約三千年,在國際上引起很大的反響。 [24] 
河姆渡第四期文化遺存中發現的陶壎,體呈鴨蛋形,一端有橢圓孔,被認定為我國最早的陶壎。此外,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還有20多件用整段木材剜空的木筒,器壁均勻。近半數內壁不同部位鑿有凸脊,有的嵌以木柄,對其敲擊時所發音響會產生高低變化,屬於當時的一種打擊樂器。 [25] 

河姆渡文化經濟宗教

用穀米酒麴釀酒是中國人的獨創,河姆渡出土的中國最古老酒器——,把中國酒文化的歷史推到了六千年之前,比古埃及人釀造葡萄酒要早一千年。河姆渡氣候濕潤,農業發達,水量充沛,釀成穀物酒的條件是成熟的,酒器中的盉,就是用來盛酒、調酒和温酒的專用器皿。
雙鳥舁日 雙鳥舁日
河姆渡的陶盉,在20餘年前出土在第三文化層。高度15釐米,口徑8釐米,用夾砂灰紅陶燒成,温度約一千度,盉的胎壁薄而勻,表面光潔,且施有灰紅色陶衣,色彩豔麗而有變化,有的還有火炙痕。除了垂囊式外,還有圓底單把盉、罐狀盉、帶把三足盉等。在丈亭鎮鯔山遺址上,又發現了一件非常完整的6000年前陶盉,且是垂囊式,這是與先進陶灶的相配套,標誌着人類文明的進步,否則只能做成三足盉才能在盉下燃火加熱,因此將這種樣式命名為河姆渡式陶盉。 [12] 
河姆渡文化圖騰崇拜習俗,奉行的是太陽、鳥為主體的圖騰崇拜,兼有蛇崇拜,是先人崇拜對象和部族象徵標記的圖騰。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雙鳥舁日”,從迄今考古和民俗學發現來看,是人類最早創造的具有完整形象的太陽神
鯗架山發現的一處人工填埋的紅燒土台遺址,直徑達3.4米,祭壇周圍有零星的陶器,這説明這一處極有可能是河姆渡人的祭壇。六個同心圓應該象徵着太陽,代表的是天,而鳥作為飛翔的使者,一方面是天與人之間交際的使者,另一方面是太陽昇起、落下的運載工具,所反映的是河姆渡先民對於太陽的崇拜以及以鳥為圖騰的敬仰。 [9] 

河姆渡文化重要遺存

河姆渡文化稻穀

河姆渡遺址兩次考古發掘中,在第四文化層上部發現大面積的稻穀、稻稈、稻葉和木屑、葦編構成的稻穀堆積層,平均堆積厚度20~50釐米,最厚處超過100釐米。剛出土時稻穀外形完好,色澤金黃,少數稻穀連外殼的隆脈、稃毛及芸尖仍清晰可辨。
經農史學家多次抽樣鑑定認為是人工栽培水稻,是一個類粳、類秈及中間型等各種粒型的亞洲栽培稻雜合羣體。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穀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在世界考古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不僅為研究我國稻作農業的起源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而且糾正了中國栽培水稻是從印度阿薩姆傳遞過來的傳統説法,有力地證明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國家。
河姆渡文化稻穀
河姆渡文化稻穀(2張)
2004年的夏天,對田螺山遺址開展了第一期300平方米文化堆積層的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較完整的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文物。發掘過程中,人們發現黑褐色的土層中,時不時閃現出一些金黃色的小顆粒,但很快它們就變成了泥土的顏色,這正是植物考古學家苦苦尋覓的古代稻穀。
經過前後5次的發掘,並對文化層的泥土進行淘洗之後,考古工作者得到大約幾十萬顆碳化稻米,數量之大,保存之好,在世界史前遺址中是十分罕見的,説明此時在田螺山已經開始大面積種植栽培稻。這為農業起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證據,同時也帶來了一些疑問,如此大量的囤積,當時的人們是如何種植水稻,提高產能的呢。
發掘過程中,散落在地層當中的數十件特殊骨制物品引起了考古人員的注意,這就是農業起源發展過程中一次重要技術革命的關鍵所在——骨耜。這些骨耜看上去很像現代的鍁或鏟,它的主要用途是鬆土。
這些都表明,河姆渡人已經脱離了刀耕火種的落後狀態,發展到使用成套稻作生產工具普遍種植水稻的階段,它的稻作農業耕作形態堪稱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發達的耜耕農業。
2009年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期刊。可以説,見證了水稻作為一個主要糧食作物的誕生,以及中國稻作文明的起源。 [29-30] 

河姆渡文化木構建築遺蹟

河姆渡遺址兩次考古發掘,在第二、三、四文化層都發現了木建築遺蹟,尤以第四文化層最為密集和壯觀,總數在千件以上。主要木構件有木樁、圓木、長方形木材、帶丫叉的柱子和地板。
考古學家和古建築專家對遺蹟和木構件分析後認為,河姆渡的房屋是以一排排樁木為支架,上面架設大小梁承托地板,構成高於地面的架空基座,再於其上立柱、架樑、蓋頂的幹欄式建築。在垂直相交的構件接點上,使用榫卯結構技術。把中國出現榫卯木作技術的時間從金屬時代前推了3000多年。
河姆渡文化建築
河姆渡文化建築(4張)
河姆渡遺址發掘中共發現29排木樁,分析至少有6棟以上建築。根據木樁的排列與走向分析,當時的房屋呈西北———東南走向。從單體看,當時普遍採用連間長房子形式,其中最長一棟房屋面寬達23米以上,進深7米,房屋後檐還有寬1米左右的走廊過道。
這棟房子可能是一個家族的住宅,房子的門開在山牆上,朝向為南偏東5°~10°。它在冬天能夠最大限度利用陽光取暖,夏季則起到遮陽避光的作用,因而被現代人所繼承。河姆渡時期的房屋建築佈局合理、設計科學、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條件,使之有利人類的生活和居住。
除建築外,在遺址第二文化層還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早的水井遺蹟。水井構築於直徑約6米的鍋形水坑底部,用邊長2米的四排木樁圍成一個方形井壁,再在井口套上一個方木框作為圍護。水坑四周還設有圓形柵欄,大概作護岸之用。河姆渡文化時期,居址周圍河沼遍佈,但水體與海水相通,致使鹽份升高、苦鹵而不堪飲用。所以水井的出現是人類為提高生活質量所作的努力,是人類本質所使然。

河姆渡文化人體遺骸

河姆渡遺址考古發掘沒有發現氏族公共墓地,只發現了27座零星墓葬。較完整的骨架僅13具。1978年3月,第二次考古發掘結束後,人類學家韓康信潘其風先生曾到發掘現場,對他們的年齡、性別、體形、人種作出鑑定。其中未成年的兒童9具,成年人4具。在4個成年體中,只有一具頭骨(M23)比較完整,另一具接近成年的頭骨(M17)也很完整。
M23頭骨出自第三文化層,上頜兩邊外後部分殘缺,蝶骨大部破失,顱基兩側前部、左顴弓中段、右鼻骨下端、左右額骨顴突及兩眶內壁等處都有程度不等的殘缺。經粘補後,整個顱面部分基本完好。上下頜牙齒除右上第三臼齒殘失和右下第三臼齒生前脱落以外,其餘各齒保存。整個頭骨呈灰褐色。
頭骨碩大,頭骨的各項主要長、寬徑在大型頭骨範圍。眉弓發育較顯著,前額後傾適中,眶上緣較鈍,顴骨和顴弓寬大,乳突和乳突上嵴嶺大而發達,枕外隆凸和枕外嵴比較粗顯,額、頂結節欠顯著。下頜厚大,髁狀突很寬,下頜角稍外翻。頭骨的男性特徵明顯,年齡估計約在25~30歲。
河姆渡文化人體
河姆渡文化人體(2張)
M17頭骨也出自第三文層,頭骨和下頜完整。M17頭骨纖小,額、頂結節發達,前額膨突,眉弓不發育,眶上緣較鋭,眶口面積相對較大,梨狀孔短而寬,乳突很小,枕外隆凸缺乏,顱後部向後隆突,下頜角較大,裸狀突很小,下頜枝內翻,尖形頦, 整個頭骨表面光滑,面部形態稚弱。這些特徵表示M17是接近成年的女性個體,年齡約在14~15歲左右。
M23和M17頭骨的顱指數分別為72.7和70.3,屬長顱類型,另一具女性頭骨M27也是較長的菱形顱。中國黃河流域從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居民的頭骨普遍屬中顱類型(78.2~80.45),南方新石器居民的頭骨多長顱型(73.1~73.4)。
M23的顱高絕對值很高,顱長高指數(77.81)也在高顱型(75.0以上)範圍。M17的顱高在女性顱高的中到大之間, 其顱長高指數(71.4)屬正顱型。兩個頭骨的顱高都大於顱寬,尤其M23的顱高比顱寬大10毫米,寬高指數(106.9和101.6)在狹顱(98以上)範圍內。
在面部測量方面,M23和M17的上面指數皆屬中面型。下面部水平扁平度用顴上頜角或鼻棘下點高度指數測 定。M23的顴上頜角(124°)比華北新石器至青銅時代各組(128.4°~137.4°)和南方的三個組(127.3°~138°)都小。M23、M17的面角屬中頜面型,鼻面角大體上在正頜型下限和中頜型上限之間。
用皮爾遜的顱容量公式測得M23的顱容量是1692.6毫升,這個數值比用同一公式得到的柳江人(1484.1)和101號山頂洞人(1591.6)的都大。M23顱容量的增大,主要和顱高的增大有關。
按照遺骸主要骨骼長度,用中國現代人身長特徵換算身高。M23,身高為169~170釐米。M17,身高為152~157釐米。 [32] 

河姆渡文化主要器物

河姆渡文化陶器

河姆渡文化陶器
河姆渡文化陶器(8張)
河姆渡遺址是中國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中陶器出土最多、復原率最高的遺址之一,兩次考古發掘,出土陶片40萬件之多,完整的和可復原的陶器佔總出土器物的1/6左右,已獲得完整器和復原器1221件。出土陶器中最具特色的是早期的夾碳黑陶,這是河姆渡先民有意識地在陶土中摻和了炭末,主要是為了減少陶土粘性,提高成品率
陶器的種類很多,主要有釜、罐、盆、盤、缽、豆、盉、甑、鼎等,按使用功能可以分為炊煮器、飲食器儲存器、汲水器。較為特殊的有灶和盉兩種。陶灶形似簸箕,內壁有3個乳釘狀足,為安放釜而設置。陶灶發明後,解決了木構建築內煮炊防火問題,是後世南方居民一直使用的缸灶的前身。
陶盉形似酒壺,前有沖天管狀嘴,後為喇吹口,中間以扁平半耳環連結。器壁內外打磨光滑,製作精細,今 天看仍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多數專家認為這是一種酒器。

河姆渡文化玉器

河姆渡出土玉器
河姆渡出土玉器(4張)
1978年,考古學家在河姆渡遺址中,發掘出玦、管、珠、璜、餅、丸、墜等20件玉器,是迄今為止在長三角地區發現最早的玉器。河姆渡出土的玉器以純色為主,極少有夾雜天然花紋,為數不多的幾件玉器質地細膩,表面光滑,造型精緻,紋理細膩精緻,色彩柔和美麗,具有一定的透光性、一定的硬度,叩擊能生清音。
玦是一種帶缺口的玉石飾品,一般垂掛於耳部,長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是東亞地區玦飾的重要分佈區之一,先民製作和垂掛玉石玦的歷史也非常久遠,時間上僅次於興隆窪文化 [26-27] 

河姆渡文化石器

河姆渡文化石器
河姆渡文化石器(5張)
河姆渡先民使用的石器工具基本上是由自己製作的,石器的原料大多就近取材,運用打製、磨製、線切割、鑽孔、刻劃技術製作成型。河姆渡石器的製作工序以生產工具中的石斧和人體裝飾品中的瑩石塊為代表。
新石器時代的原始居民一般以磨製石器作為主要的生產工具。然而,河姆渡先民卻大量地使用骨、木器,石器所佔比例甚少。數量和種類都不算豐富,共出土874件。按功能分,主要是生產工具和裝飾品兩大類。生產工具有斧、錛、鑿三種,器形較小,磨製不精,尚留有不少打擊和琢制的痕跡。大多屬於砍伐樹木和加工木構件的工具,有的可作為農具和加工骨、木的工具。其它的石器還有礪石和馬鞍形石塊、石球,後二種可能是穀物和硬殼果實的脱殼工具。 [33] 

河姆渡文化骨器

河姆渡文化骨器
河姆渡文化骨器(2張)
出土的骨器有3000多件,是河姆渡先民的重要生產工具,按使用功能分為骨耜、骨箭頭骨鑿骨錐骨針、骨哨、骨鐮、骨魚鏢管狀針等,以骨耜最具特色。
骨耜取材於大、中型哺乳類動物的肩胛骨。耜的外形基本保持原骨的自然形狀,上端厚而窄,下端刃部薄而寬。骨面正中有一道豎向淺槽,下端呈圓舌形,其兩側有兩個平行的長方孔,上端有一橫穿方銎。是為綁紮豎向木柄而設計的。這種製作方法為河姆渡文化遺址所特有。骨耜通體光滑,有的刃部因長久與土壤磨擦而殘缺或形成雙叉、三叉式。這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農業生產工具。遺址出土骨耜有170件之多,與數量巨大的稻穀堆積物相對應,説明河姆渡農業已從採集進入到耜耕生產階段。

河姆渡文化木器

木器共300多件,大多出土於第四文化層,説明距今7000年前,木器已被廣泛用於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木器製作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世界最古老木碗 世界最古老木碗
最為重要的木器是紡織工具和木槳。紡織工具有木(陶)紡輪、齒狀器、木機刀、卷布棍、圓木棒、尖頭小棒、木(骨)匕等。紡織專家認為是踞織機的零件。有了紡織,説明河姆渡先民已脱離茹毛飲血的野蠻生活,進入初具文明的歷史階段。
木槳共8件,採用整塊木料加工製作而成,柄部為圓形,槳葉呈柳葉形。有槳必有船,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就划槳行舟,用於捕撈和鄰近氏族之間的交通往來。
2020年7月23日,在寧波井頭山遺址考古現場,出土了一隻8300年前的木碗,而這隻木碗或為全世界最古老的木碗。它的碗口比今天家用吃飯的碗稍大,碗底不太平整但能立住。縱向排列着一條條輕微的木紋,呈流線型,可能是石器打磨的痕跡。在碗的口沿有一截彎耳形的柄,像一隻小耳朵。當時的先人可能在這截彎耳形的柄上穿上繩子,或將其掛起來或隨身攜帶。其被發現前埋藏於地下9米的深處,在地下沉睡了8300年。 [28] 

河姆渡文化原始藝術品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原始藝術品不僅數量大,而且題材廣,造型獨特,內容豐富多彩。主要表現 在象牙雕刻、陶器紋飾上面,尤其是一些象牙雕刻器,線條流暢,造型美觀,令人歎為觀止。
牙雕鳳鳥匕形器 牙雕鳳鳥匕形器
(1)象牙雕刻藝術。蝶形器8件,以扁平的象牙片磨製而成,因形同平展的蝴蝶而命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雙鳥朝陽”紋象牙碟形器,長16.6釐米,寬5.9釐米,厚1.1釐米,上半部殘缺,底端也稍殘。正面中間陰刻5個大小不等的同心圓,外圓上端刻有熊熊的火焰紋,象徵太陽的光芒,兩側各有一隻引昂勾喙鷙鳥擁載太陽,器物邊緣還錐刻羽狀紋。整件器物圖像佈局嚴謹、雕刻技術嫺熟、形象逼真傳神、寓意耐人尋味,是河姆渡原始藝術的精品。
鳥形圓雕4件。其中有一件完整器長15.8釐米,寬3.4釐米,厚0.8釐米,柄端雕出俯首的鳥頭,圓目勾喙,似鷹類猛禽,中間為鳥身和翅膀,背面平整,陰刻短直線和斜線組成的圖案,兩側也有斜線和彎月形短線,羽毛感強烈。腹部較厚,有橫向突脊,其上有透孔,作穿繩佩掛之用。尾部扁長,略成圓弧。這些精緻的藝術品雖是氏族的共同財產,但只有氏族首領才有權利使用。
(2)陶器刻畫作品。刻劃於陶器口沿和腹部,內容包括太陽、月亮、花草樹木、魚鳥蟲獸等,畫面簡潔舒展,風格樸實而又生機盎然,既反映了河姆渡先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也折射出先民期望風調雨順、農業豐收的內心世界。代表作品有魚藻紋陶盆、稻穗紋陶盆、豬紋陶缽五葉紋陶塊等。這些帶有刻畫藝術的陶器,出土時基本完整,即使是碎片,也是原地壓碎,可以拼復完整,説明河姆渡先民對它們特別珍重,應是祭祀用品,推測原始宗教意識已在先民中萌芽。
(3)人體裝飾品。有璜、管、珠、環、餅等。珠、環等飾品大多用玉和瑩石製成,在陽光下閃爍着淡綠的光彩,晶瑩美麗。還有一些以獸類獠牙犬牙魚類脊椎骨製成的裝飾品。

河姆渡文化經濟狀況

河姆渡文化的發現表明,新石器時代中期寧波的農業經濟家畜飼養都比較發達 [8]  。在河姆渡遺址的大面積範圍內,普遍發現了稻穀遺存,有的地方稻穀、稻葉、稻殼等交互混雜,形成 0.2—0.5 米厚的堆積層,最厚處超過 1 米。稻類遺存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都是中國遠古各氏族文化遺存中所罕見的。經鑑定,主要屬於栽培稻秈亞種晚稻型水稻,是世界上目 前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對於探討中國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農業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義。
遺址中發現了大批農業生產工具,其中有代表性的農具是翻耕土地的骨耜,僅河姆渡一處就出土上百件。骨耜採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製成,肩臼處一般穿鑿橫銎,骨質較薄者則無銎而將肩臼部分修磨成半月形。在耜冠正面中部刻挖豎槽,並在其兩側各鑿一孔。還發現了安裝在骨耜上的木柄,下端嵌入槽內,橫銎裏穿繞多圈藤條以縛緊,頂端做成丁字形或透雕三角形手孔。此外,還出土了很少的木耜、穿孔石斧、雙孔石刀和長近 1 米的舂米木杵等農業生產和穀物加工工具。
家畜主要有豬和狗。破碎的豬骨和豬牙齒到處可見,並發現捏塑的體態肥胖的陶豬和在黑陶缽上刻劃的豬圖飾。有一件陶盆上同時刻劃着稻穗和豬的圖像,具體而生動地反映出家畜飼養依附於農業生產的實際情況。許多骨耜是用水牛的肩胛骨製作的,説明水牛當時已被馴養。
河姆渡部落的原始手工業也是比較發達的,在經濟生活中起一定的作用。製陶業、紡織業骨器製作、竹木器加工都比較進步。這一帶的氏族先民燒製的陶器,以夾炭黑陶最富特點。尤其在早期,種類比較單一,無論炊具還是炊食器一律都是夾炭黑陶,胎泥純淨,含鐵量僅為 1.5%左右,以大量的稻殼、莖葉碎末為羼和料,工藝技術上還比較原始。稍晚出現了一些夾砂紅陶和褐陶。各種器物均為手製,不甚規整,據測試,燒成温度在 800—900℃,在缺氧的還原焰中燒製而成。陶器的胎質比較粗厚疏鬆,重量較輕,吸水性強,比較容易破碎,到了晚期,基本上仍用手製,但有些器物已經用慢輪進行修整,出現了三足器、袋足器等較為複雜的新產品。有些陶器火候較高,燒成温度已達到 1000℃左右。

河姆渡文化文化分佈

1981年,河姆渡遺址發掘以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河姆渡文化的分佈範圍開展調查,21世紀在基本建設中也發現了一些重要遺址,至今在寧波市共發現河姆渡文化遺址49處,其中以姚江兩岸最密集,共有31處。
近幾年考古發掘的重要遺址有丈亭鎮鯔山遺址三七市鎮田螺山遺址、慈城鎮傅家山遺址。這三處遺址位於河姆渡以北10公里之內,文化內涵和河姆渡遺址一致,僅有少量文物是首次發現。如田螺山遺址發現北方遺址經常出土的高達90釐米的深腹罐,這是南北文化交流還是自己創造發明,引起考古界的爭論(河姆渡與田螺山之間在遠古時期是一片)。不管怎樣,這些遺址發現發掘,豐富了河姆渡文化內涵,説明河姆渡遺址並不是孤立的,早在8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寧波這塊富饒的土地上勞動生息,為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10-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