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稻作農業

鎖定
稻作農業是農學術語,對栽培稻的耕種。現代植物學、遺傳學、農學的研究已經揭示出,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經人工培育馴化以後,改變其遺傳性狀而來的。
中文名
稻作農業
研    究
植物學、遺傳學、
改    變
遺傳性狀
栽    培
普通野生稻經人工培育

稻作農業基本信息

普通野生稻是一種多年生的可食用植物,栽培稻則是一種一年生的糧食作物。要把普通野生稻培育馴化成栽培稻,其中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尤其是在人類歷史的初期,生產力水平還十分原始的情況下,這個過程更要漫長。那麼,我們的遠古祖先是在什麼情況下、什麼時候、如何把野生稻培育馴化成栽培稻的呢?1994年中美聯合考古發掘了江西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兩個遺址以及大約同一時期湖南省的考古學家在湖南道縣玉蟾巖遺址的發掘,都為探索稻作農業的起源提供了初步線索。仙人洞是一個洞穴遺址,其附近的吊桶環是一個臨時營地兼作獵物屠宰場的自然巖棚。在這兩地的發掘發現了三個時期的堆積。舊石器時代晚期只見於吊桶環下層(即J~O層),碳14測年未校正數據約在公元前1.8萬年以後。中石器時代(或歸屬舊石器晚期之末)包括吊桶環中層(即F~1層)和仙人洞下層。以上兩個時期主要出土打製石器,未見磨製石器,也無陶器。新石器時代早期包括吊桶環上層(即B~E層)和仙人洞上層,碳14測年約公元前1.4萬~前9000年(未校正),最大的變化是新出現少量的磨製石器或局部磨製石器,特別是新出現了較多陶器。其顯著的特點是栽培稻、磨製石器和陶器共存。

稻作農業生產情況

同時還提取了兩地三個時期的野生稻植硅石,結合花粉分析,從中可以看出仙人洞和吊桶環先民從採集野生稻到學會人工栽培水稻的漫長變化過程。在中石器時代的吊桶環中層內G層,驟然出現有大量野生稻植硅石。仙人洞下層也發現有野生稻植硅石。説明這時人們大量採集野生稻成為其食物來源的主要部分。到新石器時代早期,仙人洞上層出土有近似栽培稻的植硅石。特別是吊桶環上層內自下而上各小層野生稻和栽培稻植硅石的比例變化更能説明問題,由下部E、D層稻屬植硅石野生稻、栽培稻大約各佔一半,至中部C層的栽培稻植硅石比野生稻的多得多,上部B層出土大量稻屬植硅石可能都屬栽培稻)。由吊桶環逐層的稻屬植硅石分析顯示,在中石器時代人們已採集野生稻,從零星到大量存在。到新石器時代早期開始出現栽培稻時仍繼續大量採集野生稻,兩者比重隨年代發生此長彼落的變化,直至完全取代野生稻。估計經歷時間達數千年之久。這些發現對稻作農業的起源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玉蟾巖也是一個洞穴遺址。地層堆積厚1.5米,共分6層,2層之下為文化層。1993、1995年進行了兩次發掘,測定年代約為公元前1.2萬—前l萬年,發現有燒火堆,以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為主的打製石器,骨錐、鏃、鏟、鈎和角鏟之類的骨角器,在文化層低層出土少量火候低、厚胎的夾砂粗陶器(復原一件繩紋敞口尖底的釜形器),大量半石化的陸水生動物遺骸和植物果核等。最重要的是還在近底層發現公元前l萬年左右的稻穀4枚,經鑑定兼有野、秈、粳稻綜合特徵,為演化中的最原始的古栽培稻類型。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實物標本。同時,土樣分析表明也存在水稻硅酸體,説明已開始少量栽培最原始的水稻。這一發現對探討史前稻作農業的起源具有重要價值。
從以上考古發現可以初步看出中國史前稻作農業起源的概略線條。從大約公元前l萬年前的全新世氣候轉暖的時期起,普通野生稻廣泛生長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為人們提供了天然穀類食物。如在吊桶環、仙人洞遺址所看到的,中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大量採集野生稻為食。經長期的採集實踐,人們初步熟悉了野生稻的生長規律,逐漸對野生稻進行人工干預,但並未達到把野生稻馴化的程度。到新石器時代早期,正是在對野生稻的反覆人工選擇的基礎上,野生稻的遺傳性狀逐步被改變,初步馴化成功,基本形成稻屬栽培種,即原始栽培稻。原始栽培稻兼備秈稻、粳稻和野生稻的特徵,是一種由野生稻向現代栽培稻演化中的古栽培稻類型,在演化史上具有一個亞種的全部特點。
吊桶環和仙人洞發現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水稻植硅石資料也告訴我們,遠古先民在初步掌握培育栽培稻的技術以後,相當長時期內仍不同程度地繼續採集食用野生稻,由開始時人工栽培稻比重可能比較微弱處於輔助地位,逐漸到栽培稻超過野生稻以至佔據絕對優勢的主導地位。可見,稻作農業起源於人們對野生稻的培育馴化。掌握了人工培育馴化野生稻的技術以後,栽培稻的種植才有可能進行,史前稻作農業的起源也才能有最基本的條件和基礎。中國的史前先民對野生稻的馴化早在中石器時代就開始了,野生稻的初步馴化成功標誌着新石器時代的到來,新石器時代早期階段是史前稻作農業的起源階段。
中國是亞洲栽培稻起源地之一,它與另一個亞洲栽培稻起源地南亞(以印度為中心)是兩個各自獨立起源和演化的系統。中國在玉蟾巖發現的栽培稻穀殼實物和吊桶環發現的栽培稻植硅石,都是世界上目前已知同類最早的實例。就中國範圍來講,根據目前的線索綜合考慮,可以認為長江中下游地區應是中國稻作農業起源地的範圍。在環境氣候條件相似、文化底藴接近的廣大稻作起源區中,除上述吊桶環、玉蟾巖一類的山間小盆地或河谷地帶遺存外,也有可能在平原、湖濱、低丘陵地區的新舊石器過渡時期遺存中,存在着走向農業的另一條道路,如在洞庭湖西北澧陽平原發現的新舊石器過渡時期遺存就是一個線索(5)。最終,匯聚在幾個自然條件優越、文化基礎深厚、發展較先進的考古學文化的區塊中,形成多元發展交互作用的幾個稻作農業起源與發展中心。目前的稻作農業考古發現顯示新石器時代早期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最為突出,成為史前稻作農業起源取得最大成就的一個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