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鎖定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其前身為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調查組,1962年與浙江省博物館歷史部合署辦公。歷任所長為楊晨鐘、王士倫、劉軍、曹錦炎李小寧。現任所長劉斌。截至2012年,在編人員58人(專業技術人員54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人員37人。4名專業人員入選了“151”工程第三層次培養人才,1名入選了浙江­省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人才專家)。
中文名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類    別
研究所
成立於
1979年
所在國家
中國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職責

本所主要承擔浙江省地上、地下文物的保護工作,負責考古調查、發掘與研究任務。在配合基本建設的前提下,堅持以科研為主,緊緊圍繞浙江新石器時代考古、瓷窯址考古、吳越文化研究等優勢課題開展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尤其是在探索中華文明起源方面,其成績更為學術界所矚目。先後開展了餘姚河姆渡遺址,餘杭反山墓地、瑤山祭壇、匯觀山祭台、莫角山大型建築基址,湖州錢山漾遺址,桐鄉羅家角遺址,嘉興馬家浜遺址、南河浜遺址,遂昌好川墓地,蕭山跨湖橋遺址,紹興印山越國王陵、坡塘306號墓,長興便山土墩墓羣,杭州雷峯塔遺址,以及越窯、龍泉窯、南宋官窯等的重要考古發掘。其中多項發掘工作被評為各年度“全國考古十大發現”,或獲得國家文物局的田野考古獎。特別是“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餘杭良渚文化遺址羣的調查與發掘”、“南宋龍泉窯遺址的勘探與發掘”,更獲得“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的殊榮。此外,在地上文物的保護和古建築的維修設計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績。如湖州飛英塔、武義延福寺、海寧海神廟、紹興古纖道、杭州胡雪巖故居的維修工程設計,以及蒼南蒲壯所城、良渚遺址羣六處展示點的保護規劃設計等,均獲得專家好評。 [1]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要榮譽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已出版學刊(不定期)四期,主編的《河姆渡文化研究》、《良渚文化研究》、《浙江考古精華》、《世紀雷峯》、《好川墓地》、《印山越王陵》等也已出版。尚有多部考古發掘報告即將問世。該所1985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國文物博物館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2022年7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項目管理部被評為浙江省文化和旅遊系統先進集體。 [2]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機構職能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為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所屬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機構規格為正處級,事業編制61名。設所長1名,專職副書記1名,副所長3名。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主要職責是:
(一)承擔全省文物保護及考古調查、發掘與研究。
(二)開展考古文物的臨時保管、修復、研究、闡釋。
(三)開展考古學術研究和省級對外交流合作。
(四)組織、協調世界文化遺產日常監測和檔案資料收集。
(五) 開展全省考古工作業務指導。
(六)承擔考古相關業務培訓、人才培養及文物鑑定、遺址公園和古建築修建方案技術論證等社會服務。
(七)承擔考古數字化應用系統開發運行和業務協同集成工作。 [3]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要負責人

方向明,男,漢族,1967年5月出生,一直供職於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浙江省文物鑑定委員會第五、第六屆委員,浙江省考古學會副會長,中國考古學會公共考古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現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主持工作)。分管項目管理部、史前考古室、商周考古室、漢唐宋元考古室、水下考古中心、科技考古室、信息資料和文物保管部、保衞科。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