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曹锦炎

浙江大学教授
百科已开放本人编辑服务,若您为词条本人可免费认领词条,解锁低门槛编辑特权
立即前往
曹锦炎,1981年10月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研究生毕业,师从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于省吾教授。曾任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岗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长期以来从事文物考古及古文字研究和教学工作,出版专著近二十部,发表论文近二百篇。专著曾获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浙江省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论文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二等奖。
先后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浙江省突出贡献专家,浙江省151人才;担任国家八部委“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浙江书法研究大系》《浙江印学文献集成》首席专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3]
中文名
曹锦炎
出生地
浙江省湖州市
出生日期
1949年
毕业院校
吉林大学
代表作品
《浙江文物》
职    称
教授

人物经历

播报
编辑
1981年12月至2000年7月供职于浙江省博物馆
1984年担任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
1988年9月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脚纸家奖。
1992年1月获省笑市探特殊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1992年10月获国务院突出贡献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嘱夜重备台套。
1993年12月被评聘为文博研究馆员。
1994年8月获文化部部优陵享润束秀专家称号。
1996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页骗1人才工程。
1997年4月应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邀请,赴台湾作短期学术交流。
1997年至1998年两度应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邀请,担任访问研究员(前后时间共一年零二个月),协助饶宗颐教授,从事"甲骨文全文电子资料库计画"的甲骨榆几辨文研究、整理及建库工作。
2000年8月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晚遥。
2001年12月应日本金泽大学文学部的邀请,赴日本作短期学术访问。

出版专著

播报
编辑
他一直从事文博工作,致力于古文字、青铜器研究及博物馆陈列工作,并长期主持浙江省博物馆新馆的业务工作,策划、主持新馆的陈列。已出版专著(包含合著、主编)十余种,发表论文八十馀篇。论文《释 》曾获1988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长期在杭州大学(1998年并入浙江大学)历史系文博专业开设古文字、中国青铜器两门主课。

学术兼职

播报
编辑
浙江省甲骨文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名誉会长 [4]

出版图书

播报
编辑
  • 作者名称 曹锦炎
    作品时间2002-7-1
    《古代玺印》是2002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曹锦炎。
  • 作者名称 曹锦炎
    作品时间2017-8
    《古玺通论》对古代玺印从时代、形制分类、文字释读、国别隶属等及其与篆刻艺术形成、发展之关系详作论证,并对二十世纪的古玺研究作了历史回顾。考释有力,颇多创见,深入浅出,资料丰富,有较高的学术与艺术价值。
  • 作者名称 曹锦炎
    作品时间2006-12-1
    《甲骨文校释总集(全20卷)》是2006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曹锦炎 / 沈建华。
  • 作者名称 曹锦炎
    作品时间2015-9
    《良渚玉工》是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2015年9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邓聪、曹锦炎。
  • 作者名称 曹锦炎
    作品时间2007-11
    《吴越历史与考古论集》是2007年11月文物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曹锦炎。
  • 作者名称 曹锦炎
    作品时间2007-9
    《城市主题文化与世界名城崛起》是2007年9月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付宝华。本书以古典城市主题文化视角解密了世界名牌城市形成和崛起的原因,从中找出了世界名牌城市崛起的内在逻辑和规律,通过仔细入微的科学论证和循序渐进的逻辑推理,使古典城市主题文化的概念被清晰地提炼出来,成为世界名牌城市...

著作目录

播报
编辑

甲骨文

【专著】
1. 《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合作),中华书局,1988年2月。
2. 《殷墟甲骨刻辞类纂》(合作),中华书局,1989年1月。
3. 《新编甲骨文字型类表》(与沈建华合作编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1年12月。
【论文】
01. 《释甲骨文北方名》,《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3期。
02. 《论卜辞中的示》,《研究生论文集刊》1983年1期。
03. 《读甲骨文?记》,《上海博物馆集刊》弟4辑,1987年。
04. 《浙江省博物馆新藏甲骨文字》,《文物》1990年5期。
05. 《甲骨文地名构形试析》,《殷都学刊》1990年3期。
06. 《从甲骨刻辞论殷历中的两个重要问题》,《西泠艺丛》1990年4期。
07. 《甲骨合文研究》,《古文字研究》19辑,1992年。
08. 《甲骨文中的桑蚕丝帛》,《古今丝绸》1995年1期。
09. 《说卜辞中的延尸》,《徐中舒先生百年旦辰纪念文集》,巴蜀书社,
1998年10月。
10. 《中甲刻辞-武丁时代的另一种记事刻辞》,《东南文化》1999年5期。
11. 《甲骨文合文新释》,《古文字研究》,22辑,2000年。

金文

【专著】
01. 《商周金文选》,西泠印社,1990年3月。
02. 《东周鸟篆文字编》(与张光裕合编),香港翰墨轩,1994年9月。
03. 《鸟虫书通考》,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6月。
【论文】
01. 《绍兴坡塘出土徐器铭文及其相关问题》,《文物》1984年1期。
02. 《篓君盂小考》,《中原文物》1985年2期。
03. 《平阴鼎盖考释》,《考古》1985年7期。
04. 《东陲鼎盖考释》,《古文字研究》14辑,1986年。
05. 《北山铜器新考》,《东南文化》1988年6期。
06. 《 编钟明文释议》,《文物》1989年4期。
07. 《吴越青铜器铭文述编》,《古文字研究》17辑,1989年。
08. 《盱眙南窑铜壶新出铭文考释》,《东南文化》1990年1、2期(合)。
09. 《吴季子剑铭文考释》,《东南文化》1990年4期。
10. 《关于宜侯矢簋铭文的几点看法》,《东南文化》1990年5期。
11. 《程桥新出铜器考释及相关问题》,《东南文化》1991年1期。
12. 《从青铜器铭文论吴国的国名》,《东南文化》1991年6期。
13. 《楚公逆鎛铭的复原与新释》,《江汉考古》1992年2期。
14. 《舒城九里墩鼓座铭文补释》,《中国文字》新17辑,1993年。
15. 《越王剑补释》,《国际百越文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16. 《越王嗣旨不光剑铭文考》,《文物》1995年8期。
17. 《浙江省博物馆新入藏越王者旨于赐剑笔谈》,《文物》1996年4期。
18. 《鸟虫书研究(三篇)》,《纪念于省吾先生旦辰百年文集》,吉林大学出版
社 ,1996。
19. 《跋古越阁新藏之州句剑铭文》,《第三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1997年。
20. 《"能原"鎛铭文初探》,《东方博物》第一辑,1997年。
21. 《再论"能原"鎛》,《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3期。
22. 《新见越王兵器及相关问题》,《文物》,2001年1期。

战国文字

【专著】
01. 《古玺通论》,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年3月。
02. 《黄宾虹古玺印释文选》(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5年12月。
【论文】
01. 《关于〈爰 两考〉一文的商榷》(合作),《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4期。
02. 《释 》(合作),《吉林大学学报》,1981年2期。
03. 《释 》,《史学集刊》1983年3期。
04. 《关于三晋兵器的若干问题》,《古文字论集》,《考古与文物丛刊》(二),1983年。
05. 《释战国陶文中的" "》,《考古》,1984年1期。
06. 《读〈先秦货币文编〉?记》,《中国钱币》,1984年2期。
07. 《楚帛书〈月令〉篇考释》,《江汉考古》,1985年1期。
08. 《战国玺印文字考释〈三篇〉》,《考古与文物》,1985年4期。
09. 《岣?碑研究》,《文物研究》5辑,1989年。
10. 《先秦货币铭文释读拾掇》,《浙江金融》,1987年增刊。
11. 《关于先秦货币铭文的若干问题》,《中国钱币》,1992年2期。
12. 《包山楚简中的"受期"》,《江汉考古》,1993年1期。
13. 《古玺文字中的"="符》,《印学论坛》(西泠印社建社90周年论文集),西泠印社,1993年。
14. 《战国古玺考释(三篇)》,《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1993年。
15. 《释楚国的几方烙印》,《江汉考古》,1994年2期。
16. 《上相邦玺考》,《中国文物报》1995年12月17日。
17. 《关于真山出土的"上相邦玺"》,《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2期。
18. 《望山楚简文字新释(四则)》,《东方博物》第四辑,1999年。
19. 《释兔》,《古文字研究》20辑,2000年。

文史考古

【专著】:
01. 《浙江文物》(合作),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
02. 《浙江七千年》(合作),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9月。
03. 《黄宾虹文集》(与卢辅圣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6月。
【论文】:
01. 《越王姓氏新考》,《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3期。
02. 《浙江鄞县出土的春秋时代铜器》,《考古》,1984年8期。
03. 《春秋初期越为徐地说新证》,《浙江学刊》,1987年1期。
04. 《浙江出土商周青铜器的初步认识》,《东南文化》,1989年6期。
05. 《姜娘子铜炉辩伪》,《中国文物报》,1990年5月3日。
06. 《华安仙字潭摩崖石刻性质浅议》,《福建华安仙字潭摩崖石刻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年。
07. 《赵之谦〈朱笔堂判卷〉跋》,《书法丛刊》25期,1991年。
08. 《南明官印集释》(合作),《东南文化》,1992年3、4期(合)。
09. 《王安石及其〈字说〉》,《浙江学刊》,1992年6期。
10. 《〈越绝书〉"戈船"释义》,《文史》36辑,1992年。
11. 《马王堆帛书〈易经〉?记》,《马王堆汉墓研究文集》,湖南出版社,1994年。
12. 《元鲜于必强墓铭考》(合作),《书法丛刊》,1995年1期。
13. 《隋唐官印的认识和研究》,《中国古玺印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0年3月。 [1]

获奖情况

播报
编辑
1988年9月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 [2]
1992年1月获省特殊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1992年10月获国务院突出贡献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4年8月获文化部部优秀专家称号。
1996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