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人體裝飾品

鎖定
在大約距今四五萬年左右,也就是考古學舊石器時代的晚期,遠古人類從最古老的直立人進化到晚期智人的新階段。這時的人類已走近了現代人的行列,其長相和身材都同現代人沒有多大的差別。考古學家認為:假如有這麼一種人還活在世界上的話,給他們穿上現今我們穿的衣服,和我們並肩走在大街上,沒有人會驚異地多看他一眼。那麼,他們是如何打扮自己的呢?
中文名
人體裝飾品
外文名
The human body adornment
屬    性
裝飾品
歷史時間
在大約距今四五萬年左右

人體裝飾品歷史發現

1963 年,在山西朔縣峙峪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一件有鑽孔的石墨飾物。碳 14 測定的年代距今約 28000 年左右,這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人體裝飾品。但它的形狀不完整,看不出是一件什麼東西,而且僅此一件,也無法瞭解當時遠古人類的裝扮。然而,在北京山頂洞人遺址發現的一些原始裝飾品,卻為我們提供了真實的依據。
山頂洞人遺址位於世界聞名的北京人遺址周口店的龍骨山頂上。這是一個洞中有洞的洞穴,被分成上下二室。上室在洞內東部一個垂直的陡崖上,在這裏發現有剛剛出生的嬰兒頭骨、骨針、裝飾品和少量石器等遺物。鐘乳石的地面中部還有一堆灰燼,讓人想起山頂洞人圍坐在這堆篝火旁烤食獸肉和製作裝飾品的情景。下室在洞內西半部,發現有三具完整的人頭骨和一些體骨,人頭骨周圍撒有赤鐵礦粉,這裏可能是山頂洞人埋葬死者的地方。
在山頂洞發現的人類化石,有完整的頭骨及殘片、上下顎骨及體骨等至少包括 7 個人類個體。其中既有男性也有女性,既有超過 60 歲的老人,也有成年男女,還有少年和剛剛出生的嬰兒。似乎是一個原始氏族家庭的成員。他們都屬於晚期智人階段的原始蒙古人種,是我們黃種人的遠古祖先。
山頂洞人以狩獵採集和捕魚為生。他們狩獵的對象,既有森林動物,也有山地草原動物。而捕魚則擴大了他們生活的來源,使食物有了較穩定的保證。根據發現的一件鯇魚眼上骨的大小推斷,他們已能捕撈長達 80 釐米的大魚,反映了漁獵水平的提高。從發現的動物化石判斷,他們生活在更新世晚期的末期。碳 14 測定距今約 18000 年。
山頂洞人重要的文化遺物有骨針和裝飾品。骨針保存較好,除了針眼稍有殘破外,整個骨針完整無缺。長約 8.2 釐米,只有火柴棍粗細,通體磨製光滑。從殘留的針眼可以看出,它是用尖利的石器挖成的。這件骨針的發現,説明山頂洞人已經懂得了縫製衣服,儘管他們縫製的可能是獸皮。自從發明了骨針,才算真正有了縫紉能力,在人類文化史上又邁進了一大步。
最為重要的就是裝飾品的發現,山頂洞人的裝飾品包括鑽孔石珠、鑽孔小礫石、穿孔獸牙、穿孔海蚶子貝殼、鑽孔鯇魚骨和刻溝骨管六種。
鑽孔的石珠最精巧,為白色石灰岩製成,近似扁平四方形或多角形。一面被磨平,中間琢出一小孔,另一面呈漏斗狀孔,孔邊緣由於長期佩戴被磨得很光滑。石珠表面染有赤鐵礦的紅色。均發現於 102 號女性頭骨附近,是一種頭部佩戴的裝飾品。
鑽孔小礫石,為黃綠色火成岩製作,橢圓形,兩面扁平,一面被磨光,形狀較規整。中部從兩面對鑽一孔,孔邊緣染成紅色,對鑽得相當準確,這隻有人類智慧發展到相當水平時才能辦到。正像考古學家所説:無論誰看到它,都會喜愛的。因為它非常像現代婦女項下的那顆“雞心”①。
穿孔獸牙以貛的犬齒最多,其次是狐犬齒,鹿犬齒和門齒,虎門齒,鼬犬齒等。這些獸牙形狀各異,有像彎角狀的、筆尖狀的,還有鑽頭形的、扁平葫蘆形的,等等。孔都是用鋭利的尖狀器從牙根處兩面對挖而成,許多孔由於長期佩帶已磨出亮光。穿孔獸牙也是一種佩戴在頭上的裝飾品。可以想見,串在一起的時候,垂墜着的是一排黃色光亮的齒冠,走動起來,齒冠相互碰撞磨擦,還會發出誘人的聲響;如果再與白色或紅色的石珠串在一起,那情景一定非常動人、非常美觀。
穿孔海蚶子貝殼的扇形殼面,凸起一道道平行的圓稜,因而也呈現出一道道溝槽。孔穿在尖嘴處,是在石頭上磨出來的,有的因佩帶使用,孔已被磨光,有的還保留着原來磨出的粗糙邊緣。這種貝殼的裝飾品,在我國及世界各地許多史前遺址中都常有發現,表明遠古人類都有以它作裝飾品的習俗。
一件在邊緣上有鑽孔的鯇魚眼上骨,像一朵莖杆肥壯的蘑菇。魚骨表面還用赤鐵礦染上了紅色。這種用魚眼骨做成的裝飾品在世界上尚不多見。
刻溝骨管是用禽類腿骨製成。其中最大者有 3.8 釐米長,最短的有 2 釐米長。它們的外表面磨得很光滑,上刻一至三個不等的橢圓形短溝槽。
① 賈蘭坡:《山頂洞人》,龍門聯合書局 1951 年版,第 65 頁。
山頂洞人上述裝飾品的發現,表明他們已經知道將同一類型的東西加以貫串,把不同的形象變成相同形象,具有了最初的形式美。這些質料不同、形狀各異的裝飾品色彩也比較豐富,很大一部分裝飾品的穿孔都發紅色,這可能是由於系裝飾品的帶子被赤鐵礦染過的緣故。如果我們把山頂洞人的裝飾品全部串在一起,該是怎樣的情景呢?一根紅帶子上,穿着白色的或紅色的石珠,黃色和白色的獸牙與骨管,還有黃綠色的小礫石以及白色的貝殼,難道不是一串美麗的項鍊嗎?
可以認為,山頂洞人對色彩已經有了認識,而且最先認識的應該是紅色。這不僅表現在他們的裝飾品上染的紅色,以及他們埋葬死者時在人頭附近撒下的赤鐵礦粉,而且從遺址中發現的赤鐵礦碎塊也可以看出來。這些赤鐵礦碎塊最大的可達 20 釐米長,分別在不同地點發現的兩塊竟能對接在一起,並能看出人工打製的痕跡。有的赤鐵礦碎塊邊角很光圓,似是經磨擦後形成的。在遺址中還發現有一件扁圓形的石灰岩礫石,其表面也有紅色的痕跡,可能是磨製赤鐵礦粉的磨石。過去人們認為,山頂洞人的赤鐵礦塊是來自北京以北近 180 公里的宣化市。但考古學家在龍骨山以東約 1 公里的周口店村南頭的土石中,也曾發現同山頂洞遺址相同的顆粒狀赤鐵礦碎塊,因此認為,遠在 18000 年前的山頂洞人已在此開土採礦作染料了①。
俄國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曾説過:紅色是一切野蠻人非常喜愛的顏色②。我們從山頂洞人的裝飾品上看到的正是如此。而且,紅色很可能是史前人類最先認識的顏色。這如火似血的顏色早就給了他們深刻的印象和刺激,當獵獲到第一隻獵物的時候,當第一堆篝火燃起的時候,當共同生活的親人死去的時候,他們對這種顏色是多麼熟悉。正是從紅色開始,我們的遠古祖先開始有了最初的美感。
也許山頂洞人佩帶裝飾品的目的,並不單純是為了審美的需要。有人認為,那些用獸牙、蚌殼和石頭製成的原始裝飾品,是力量和勇敢的象徵;也有人認為,原始人佩帶裝飾品的目的是為了吸引異性的注意。然而不管怎樣,這些在我們現代人看來,並非是一種審美的動機,也許在山頂洞人的眼中正是一種美的標誌。因為不同時代、甚至不同人對美有着不同的認識和理解,有不同的審美標準,即使是現代人之間審美的內容和形式也各不相同,更何況遠古的原始人類呢。
山頂洞人裝飾品的出現並不是孤立的,與山頂洞人同時期的其它一些遺址中也發現有類似的人體裝飾品。如在河北陽原虎頭梁遺址,就發現有一件穿孔的小石珠和兩件穿孔貝飾,甚至還有一件用鴕鳥蛋皮做成的穿孔小珠。類似的鴕鳥蛋皮小珠,在寧夏靈武縣水洞溝遺址也有發現。在舊石器時代晚期,中國遠古人類普遍有了裝飾自己的意識,原始藝術已經產生。
① 賈蘭坡:《中國大陸上的遠古居民》,天津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第 127 頁。
② 普列漢諾夫:《論藝術》(沒有地址的信),三聯書店 1973 年 2 月版,第 145 頁。

人體裝飾品其他信息

但是,除了上述原始的人體裝飾品外,中國至今還沒有發現過舊石器時代其它更令人激動的原始藝術品。在山西朔縣峙峪遺址發現的刻劃骨片,有的考古學家認為是峙峪人有意識刻劃的,是表現他們獵取羚羊的狩獵圖。但從刻劃骨片本身所提供的證據看,把它作為原始藝術品的理由似不夠充分。另外,自五十年代以來,中國許多地區不斷髮現巖畫藝術,這又很容易使人聯想到歐洲舊石器時代晚期洞穴藝術中的巖畫。如有的考古學家認為內蒙陰山地帶某些巖畫中出現了只有當地舊石器時代才有的鴕鳥形象,因而推測其年代可早到舊石器時代晚期。然而,中國已知巖畫的年代都很難找到確鑿的證據。從巖畫題材的廣泛來看,不僅有各種奔跑的動物和射獵、圍獵等場面,還有騎馬放牧、駕車出行、鬼怪神靈、日月星辰等內容,推測它們大部分都是古代少數民族遊牧人的作品,而不像是遠古時代的原始藝術。中國尚未發現如歐洲舊石器時代晚期那樣豐富的原始藝術品,是否就意味着中國晚期智人同歐洲晚期智人的智力水平有差距呢?事實並非如此。中國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打製石器比歐洲最早的阿布維利手斧的年代還要早。而且,從山頂洞人裝飾品上的鑽孔、刻溝和造型等現象看,中國舊石器時代晚期應有原始的雕刻技藝是非常可能的。中國之所以尚未發現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原始藝術品,特別是巖畫藝術,可能是由於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所造成的不同審美形式的原因。歐洲的舊石器時代巖畫,主要發現於法國的比利牛斯山區和多爾多涅山區,以及西班牙的北部山區等地,那些地方多高大險峻的山脈和發育良好的天然山洞,而中國廣大內陸地區,尤其是黃河和長江中下游流域,多是平原、溝壑和河流、湖泊,這些不同的地理條件培養了原始人類不同的審美需求。中國舊石器時代的原始藝術可能更多的不是以巖畫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但也並不否認會有舊石器時代的巖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