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吟誦

鎖定
吟誦,是中華文化中一個古老而優良的傳統。自從有了“書”,就有了“讀書”。讀書的方法有歌、唱、吟、詠、誦、念、哦、嘆、哼、呻、諷、背等等,統稱為“讀”,也就是今天所謂的“吟誦”。
吟誦是漢詩文傳統讀法的統稱,是中華傳統讀書法,在古代就叫做“讀”。古代文獻上所謂“讀書”、“讀書人”、“讀書聲”等等,這個“讀”字就是今天所謂的“吟誦”。
吟誦對於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大的意義。吟誦是中華經典的學習和傳承方式。今天我們用西方式的朗讀朗誦來學習中華經典,不僅難記難背,無趣無味,而且很難理解其深層的內涵和言外之意。吟誦不僅是古詩文形式的活態,吟誦的聲音還是我們體會古詩文韻味的載體,吟誦的讀法也是我們理解古詩文言外之意的途徑。學習任何文化都有與之相配的方法,就像用拳擊的方法學不會太極拳一樣,學習中華經典,也必須使用其固有的方法,就是吟誦。
20世紀以來,在西方讀法的影響下,產生了現代“朗讀”“閲讀”。為避免混淆,學術界探討另用新詞代替“讀”。1941年,葉聖陶首先用“吟誦”來統稱漢詩文的傳統讀法。1950年,吟誦作為古詩文的基本教學方法進入了新中國第一版統編語文教材。2009年,首都師範大學趙敏俐徐健順等向國家語委提交報告,建議把漢詩文的傳統讀法改稱“吟誦”。後來由中宣部、教育部、國家語委批覆,確定名稱為“中華吟誦”,簡稱“吟誦”。
中文名
吟誦
分    類
有格律者、無格律者
釋    義
依字聲調行腔韻來讀詩文或散文
出    處
《晉書·儒林傳·徐苗
拼    音
yín sòng
注    音
ㄧㄣˊ ㄙㄨㄙˋ [1] 

吟誦相關概念

古代對於吟誦的概念、説法很多,內涵外延也不完全統一。現在我們對吟誦進行了相對比較規範的定義和分類。
吟誦是吟詠與讀誦的合稱。“吟詠”指有旋律的讀法,“讀誦”指沒有旋律的讀法,合稱“吟誦”。
讀誦,又分為基礎讀誦和精細讀誦兩種。基礎讀誦是指讀準字音、讀對讀法,字音的高低長短要正確,也就是在平讀的基礎上分出上中下、長中短來。精細讀誦是指在基礎讀誦之上,對於詩文的細節進行琢磨,對於詩文的思想情感深入體會,精準調整每個字的讀法,最後讓這首詩的讀誦只適合這首詩,成為個性化的讀誦,其中既包含着這首詩本身的特點,又包含着自己的理解的個性化。基礎讀誦和精細讀誦的區別,有似於朗讀和朗誦的區別。此外,精細讀誦如果配樂的話,用於展演,可以稱之為配樂精細讀誦,就像配樂朗誦一樣。
吟詠,又分為基礎吟詠和度曲吟詠。基礎吟詠是指讀準字音、讀對讀法,依字行腔不倒字,字音的高低長短、旋律的基本框架要正確,也就是在平調的基礎上分出上中下、長中短來,在不同高度的平調之間互相串接。度曲吟詠是指在基礎吟詠之上,對於詩文的細節進行琢磨,對於詩文的思想情感深入體會,精準調整每個字的讀法,最後讓這首詩的吟詠只適合這首詩,成為個性化的吟詠,其中既包含着這首詩本身的特點,又包含着自己的理解的個性化。從基礎吟詠到度曲吟詠的這個過程,古人稱之為“讀書”,又叫“涵詠”,從音樂的角度來説就是“度曲”。古人所謂“讀書”,並非只讀一遍,而是讀很多遍,每次讀法也不是完全一樣,而是每次都有變化,每次都在揣摩思考,逐步貼近作者的原意,最後達到情通作者。正如朱熹所説“大抵觀書先需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這就是從基礎吟詠到度曲吟詠的過程。此外,如果度曲吟詠配上伴奏,用於展演,可以稱之為配樂度曲吟詠,簡稱“樂吟”。沒有配樂的叫“清吟”。

吟誦範圍界定

吟誦,即漢詩文的傳統讀法統稱,與今天的朗讀、朗誦、唱歌的區別,主要有三個:
第一,吟誦大部分是有旋律的。漢語是旋律型聲調語言。世界上所有的聲調語言的民族,其詩文都是天然可唱的。漢語的詩詞文賦也是如此。這些吟誦調是每個地方、每個人都不一樣的,甚至同一個人也不是固定的。當然,也可以沒有旋律地讀誦。
第二,不管有沒有旋律,這些各自不同的吟誦又都共同遵守統一的讀法規則。讀法就是每個字、每句話的長短高低、輕重緩急。讀法影響含義,讀法錯則理解錯。古詩文是有全體相對統一固定的讀法的,下屬不同的文體又有一些各自不同的讀法,但是在每一種文體內部,讀法是統一的。朗讀、朗誦、歌唱是完全按照讀者個人的理解來決定讀法的,而所謂“誦讀”則是一字一拍沒有讀法的。
第三,吟誦從吐氣發聲的方法,到思想內容的理解,到神韻氣象的表達,都是中華詩教文統的體現。當今的朗誦、唱歌,是受到西方文化影響的藝術形式。吟誦首先不屬於藝術範疇,而是屬於教育範疇,是詩教的形式。所以吟誦不是表演,也不是娛樂,而是教育。要麼教育自己,要麼教育他人。

吟誦相關發展

吟誦古代的“讀”

吟誦,在古代叫做“讀”,它是中華文化教育最基本的學習和教學方法,是中國古代教育體系的基石之一。
吟誦 吟誦
古人讀書有很多種方式。“歌”和“唱”都是有旋律的。今天,西南地區、山東、河南很多地方的老先生,還是把讀書叫做“唱書”,吟誦調稱為“唱書歌子”。“誦”和“念”一般指沒有旋律的方式,但有時也指有旋律的讀法。不管有旋律還是沒有旋律,其讀法,即每個字的長短高低、輕重緩急,是基本一致的。一般來説,“唱”的聲音要更大一些。“吟”和“詠”特指拖長音的讀法,不管有沒有旋律,只要拖長音去讀,都可以叫“吟”或“詠”。一般説來,“吟”的聲音更小一些。“哦”和“嘆”一般指加襯字、嘆詞的方式,比如“牀前呀~~明月光啊~~我疑是地上霜啊~~”。“哼”和“呻”一般指讀給自己聽的方式,旁邊沒有別人。“諷”是先秦的説法,指背誦。後世多用“背”這個概念。
古人讀書又有很多種狀態。比如朗與默、急與緩、高與低、恬與苦、細與慢、生與熟、密與疏等等。古人説起讀書,問問是先説狀態,再説方式,這樣就有了朗歌、朗唱、朗誦、朗念、朗吟、朗詠、朗哦、朗嘆……默歌、默唱、默誦、默唸、默吟、默詠、默哦、默嘆……朗與默之間還有個“微”,於是有微歌、微唱、微誦、微念、微吟、微詠、微哦、微嘆……等等。
古人讀書有如此豐富多彩的方式,而這些豐富多彩的方式又有一個統稱,叫做“讀”。比如朱熹讀書法》:“學者讀書,須要斂身正坐,緩視微吟,虛心涵詠,切己體察。”坐、吟、詠、察,都是讀書的具體方法,而統稱為“讀”。沈德潛説詩晬語》:“詩者以聲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揚抗墜之間。讀者靜氣按節,密詠恬吟,覺前人聲中難寫,響外別傳之妙,一齊俱出。”“密詠恬吟”的人稱為“讀者”。當代語言學家呂叔湘《中小學語文教學問題》:“講到讀書,中國的傳統是講讀的,特別是古文有一定的念法,一定的腔調。”“念法”和“腔調”都是“讀”這個概念的具體形式。
現在我們就是把古代的讀法統稱“讀”這個概念,改名為“吟誦”,所以吟誦的定義是:漢詩文傳統的讀法統稱。

吟誦先吟後寫

漢詩文,基本上是先吟後寫的。所以古代基本上見不到“寫詩”這個詞,古人一直説“作詩”。文也一樣,不説“寫文”,而説“作文”,直至今日。今天把“作詩”改叫“寫詩”,“作曲”改叫“寫歌”,卻把“作文”叫做“寫作文”,“作文”成了個名詞,不合邏輯,不可思議。
還可以看看更早的文獻:
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 神人以和。——《尚書·舜典
故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説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禮記·樂記》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行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詩大序》
這裏説的都是詩歌的創作過程,詩就是心之聲,從頭到尾,就是從心志到吟詠的過程,都是聲音的創作,根本沒有提書寫的參與。
唐詩是吟出來的。李白:“吟詩作賦北窗裏,萬言不值一杯水”,“吟”與“作”互文,“吟詩作賦”就是“作詩吟賦”,很明顯,詩賦都是“吟”着“作”出來的。。杜甫:“此身飲罷無歸處,獨立蒼茫自詠詩”,是指自己作詩;“病減詩仍拙,吟多意有餘”,則説的更清楚。白居易:“我愛霓裳君合知,發於歌詠形於詩。君不見我歌雲‘驚破霓裳羽衣曲’,又不見我詩云‘曲愛霓裳未拍時’。”此處明確説《長恨歌》是“歌詠”,又説張籍作詩“日夜秉筆吟,心苦力亦勤。”。盧延讓:“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方幹:“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崔塗:“朝吟復暮吟,只此望知音。”杜荀鶴: “四海無寸土,一生惟苦吟。” “生應無輟日,死是不吟時。”許棠:“萬事不關心,終朝但苦吟。”徐鉉:“年少支離奈命何?悲秋懷舊苦吟多。”孟郊:“一生空吟詩,不覺成白頭。”這些都是説用吟誦來創作。
所以説,漢詩文首先是聲音的作品。在一般情況下,創作完成的時候,還完全停留在口頭上。文字只是用來記錄下來而已。少數的時候,聲音和文字是共同參與創作的,這就是邊寫邊作的情況。這種情況,古代有些專門的詞:援筆立成、一揮而就、文不加點等等,都是用來形容天才。只有天才才能做到上來就寫,凡人豈能如此?凡人都是先吟詠,反覆修改,滿意之後,才付之筆墨的。還有個詞叫“出口成章”,形容吟詠創作時速度很快。這麼快的速度就可以“援筆立成”了,可見當聲音和文字同時參與創作時,還是聲音在前、文字在後的。
“寫”着創作修改,和“吟”着創作修改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吟”時要更多地考慮聲音的含意。在口語中,聲音本身的含意也許不太突出,音質字義是最主要的,但是“吟”是拉長聲音的,一旦聲音被拉長,一切就都變了。作者和聽者都會關注到、體會着這些“陌生化”的聲音,漢詩文聲音的意義就被放大、強化了,出現了超逸於字義之外的意義。漢詩文的含意,就變成了文字意義和聲音意義兩大部分的組合。古代文學理論長期以來過於忽視聲音的意義,這就造成了漢詩文的含意難以被完全理解、徹底闡明。古代文學研究今後應該多多關注漢詩文聲音的意義。
更重要的是,音韻還是用來表達意義的手段。在創作的時候,詩人拉長聲音吟誦,聲音本身的特徵就被放大。聲音是高的還是低的,是強的還是弱的,是長的還是短的,是開的還是閉的,這些都會影響表達的含意。如果與詩人要表達的含意不符,詩人就會改這個聲音。他可能是有意識地修改,也可能只是憑感覺,但是無意識不等於無道理。以聲音為載體的創作,一定會有一部分含意在音韻之中。
因為古詩文是吟誦着創作出來的,所以最好也吟誦着欣賞、學習和傳承。這樣,創作和欣賞都遵守同樣的讀法規矩,才能理解文意,情通古人。不然,很多含意將會丟失,很多理解將不完整。
清代大詩人袁枚説:
文曰作,詩曰吟,可知音節之不可不講。(《隨園詩話》)
桐城派古文大家劉大櫆説:
神氣者,文之最精處也;音節者,文之稍粗處也;字句者,文之最粗處也。然餘謂論文而至於字句,則文之能事盡矣。 (《論文偶記》)
但是,聲音的特徵,也並非在字句上毫無體現,如果明白吟誦的規矩,則可一目瞭然,所以劉大櫆又説:
蓋音節者,神氣之跡也;字句者,音節之矩也。神氣不可見,於音節見之;音節無可度,以字句度之。 (《論文偶記》)
這個前提,就是要明白吟誦的規矩,明白漢詩文是如何讀的,如何作的。
桐城派的另一位大家姚鼐則説:
大抵學古文者,必要放聲疾讀,又緩讀,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終身作外行也。……詩、古文各要從聲音證入,不知聲音,總為門外漢耳。(《與陳碩士》)
曾國藩説:
文與文相生而為字,字與字相續而成句,句與句相續而成篇。口所不能達者,文字能曲傳之。故文字者,所以代口而傳之千百世者也。……所貴乎聖人者,謂其立行與萬事萬物相交錯而曲當乎道,其文字可以教後世也。吾儒所賴以學聖賢者,亦藉此文字以考古聖之行,以究其用心之所在。然則此句與句續,字與字續者,古聖之精神語笑胥寓於此。差若毫釐,謬以千里。辭氣之緩急,韻味之厚薄,屬文者一不慎,則規模立變,讀書者一不慎,則魯莽無知。
這就是説,聖賢之道雖賴文字以傳,然而字與字之間、句與句之間的關係,是無形的,是千變萬化的。這些關係直接影響到含意,影響到對文字背後的精神的理解,是學習者最要注意的。所以,一定要讀,而且是按照規矩讀,才能把這層關係讀出來。文字上是看不出來的。
因為古詩文基本上是先吟後寫的,所以我們欣賞和學習的時候,也應該是吟誦的。只有讀法正確的吟誦,才能帶來感性體會,而且是正確的感性體會,所以要多讀。

吟誦發展沿革

在古代,吟誦的方法規矩,是以符號的形式直接寫在蒙館學館的課本上的。此外還有讀音、專有名詞、寫法、評點等多種符號,統一稱為“圈點符號”,密密麻麻的印在課本的字裏行間。古代的小學生,先要學習詩詞文賦經典蒙學的讀法。等到學會以後,到了經館階段,課本中就把這些符號撤掉了,所以古代成人讀的是幾乎沒有標點符號的書。這套圈點符號,是發源於先秦,成熟於隋唐,定型於兩宋,大興於明清的。中華民國成立之後,其教育部統編的國文教材,仍然延續使用這套符號進行教學。
1928年,蔣介石國民黨政府上台,蔡元培任教育部長,其統編國文教材中,取消了圈點符號,代之以西式標點。從此才有了古詩文現在的標點符號,實際上抹殺了古詩文固有的讀法系統。比如説韻字不再拖長,而代之以西方語言式的停頓。
1931年,葉聖陶先生和夏丏尊先生相遇,兩人創辦了《中學生》雜誌,開始研討國文教學法。他們把讀法符號從古代的圈點符號中提取出來,再加以簡化,這樣形成了現代吟誦符號,後來寫進了《文心》一書中。
1941年,葉聖陶先生和朱自清先生合作撰寫了《精讀指導舉隅》和《略讀指導舉隅》。在“前言”中,葉聖陶先生確立了“語文”和“吟誦”兩大概念,並且設計了語文課的教學七環節。其中“吟誦”是第五個環節,並且有四個環節裏都有吟誦。吟誦成為語文的基本教學法。
1948年,葉聖陶先生、朱自清先生、呂叔湘先生合作撰寫了《開明文言讀本》,在其“導言”裏詳細敍述了吟誦教學法。
1950年,葉聖陶先生主持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版語文教材的編寫工作,在其前言部分,直接推薦《開明文言讀本導言》的吟誦教學法為古詩文的基本教學法。
1953年,因為“學蘇”思想的影響,古詩文退出了語文教材,關於吟誦的段落也被迫刪去。從此古詩文沒有了自己的教學法。教古詩文跟教白話文一樣教。1956年以後,語文教材一度恢復古詩文,著名的“景山學校實驗”也重新引進了吟誦方法並取得了成功,但是後來古詩文再度退出語文教材。1977年以後,語文教材又逐步恢復了古詩文篇目,但是由於編寫者已經不瞭解吟誦了,這次吟誦沒有跟着古詩文一起迴歸語文。
2009年,吟誦的迴歸終於迎來了希望。中宣部、教育部、國家語委發現並支持了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對吟誦的研究工作,成立了國家語委主管的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吟誦分會,進行傳統吟誦的搶救傳承和普通話吟誦的研發、推廣工作。
2010年,首師大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華吟誦的搶救整理與研究”。2019年結項,共採錄了1000餘名吟誦老先生,整理了數百萬字文獻,在此基礎上總結了吟誦的規律,研發了普通話吟誦,並進行了大量的宣傳、培訓、交流工作。採錄工作至今仍在自費進行。
2015年,李克強總理兩次對吟誦工作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教育部和文化部予以支持。
2016年,吟誦被列入教育部、國家語委“十三五”工作規劃:“支持吟誦的搶救、研究和傳承工作。”吟誦工作上升為國策。
2017年,教育部教材局支持首師大為統編語文教材配備全套教學資源。
2018年,吟誦被正式列入“中華經典誦讀工程”。首師大入選教育部首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專門負責“中華古詩文吟誦和創作”。
2019年,吟誦進入統編語文教材和教學參考書。
2020年, 國家語委中華“誦寫講”活動文件明確規定:所有中華經典誦讀活動,都可以使用吟誦輔助。中國語文報刊協會吟誦教學法專業委員會成立,與中國教育電視台聯合推出“中華經典吟誦”公益實驗項目。
2021年,首師大獲得國家語委重點課題“古詩文吟誦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推廣”。

吟誦主要分類

吟誦可以分為傳統吟誦、普通話吟誦、客家話吟誦 [2] 

吟誦傳統吟誦

傳統吟誦是指我們今天採錄和蒐集到的老先生們的吟誦。他們基本上是在20世紀三十、四十年代因為各種機緣上了私塾,或者得到了家傳而學到的吟誦。他們使用的都是民國時期上溯到清代的當地方言文讀語音系統。由於學習時間較短,吟誦的水平參差不齊,大多數也不能涵蓋所有文體,但是這是傳統吟誦最後的、留下的聲音了,具有重大的學術和文化價值。這些吟誦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古詩文的聲音原貌的遺存,裏面有各種地方音樂的因素,而且其中還包含着代代相傳的,也有老先生個人的對古詩文作品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啓示意義。另外,這些傳統吟誦對於中國的語言學、音樂學、文學、歷史學、教育學和國學的基礎理論研究也有重要的材料價值和啓示意義。

吟誦普通話吟誦

普通話吟誦就是用普通話進行的吟誦。吟誦自古就有雅言的傳統,讀書都是用文讀語音。所以,在今天用普通話吟誦就是在傳承吟誦的傳統。
普通話吟誦基本上用的是普通話的語音,不僅聲母、韻母要符合普通話的語音標準,聲調也要使用普通話的聲調,否則就叫做“倒字”。吟誦是不允許倒字的。現在某些傳統吟誦的學習者,用普通話套傳統吟誦的曲調,結果聲母韻母雖然是普通話的,但是聲調往往不一致,這也不是普通話吟誦。
普通話吟誦的方法與傳統吟誦一脈相承,並無二致,只是語音改用了普通話語音。但是,普通話吟誦也有個別的字音發音與普通話的拼音注音不完全一致,叫做“文讀語音”。
使用文讀語音也是吟誦的傳統方法之一。雖然歷朝歷代的吟誦都是基本使用當代的民族共同語,但是噹噹代雅言讀音嚴重妨礙了含義的理解時,就會部分地恢復古音,但是隻恢復有問題的讀音部分,使之恢復模擬的古音,不是讀音的全部都恢復。比如:
入聲讀短。入聲字仍然讀普通話的讀音,只是讀短。因為入聲字的語音含義大部分來自短促,所以恢復讀短就可以體會到基本的語音含義。
協韻從寬。對於韻字的讀音發生了重大改變的情況,影響了對詩句情緒的理解,就恢復韻的讀音。比如“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要文讀為“xiá”,這是因為這首詩押“麻(a)韻”,表達了開朗的情緒,如果讀為“xié”,就失去了這種感覺。但是唐朝也沒有“x”這個聲母,當時“斜”的聲母是s,但是吟誦並不恢復s的讀法,因為這個聲母在這裏對於詩句含義的表達意義不大。所以,“xiá”這個音既不是古音也不是今音,它是一個人造的音,目的是為了體會詩句的含義,為了學習和傳承傳統文化。不過,這不是普通話的另外一個讀音,而是屬於語用現象。就像普通話的三聲變調一樣,在標記拼音的時候,“斜”字仍然標記為“xié”,但是在註釋中可以註明,在實際讀的時候,應該讀為“xiá”。
此外,文讀語音還有破讀從傳、格律讀準等情況。
自從有了普通話,就有了普通話吟誦的嘗試。葉嘉瑩陳炳錚張本義、陳少松、陸襄、戴學忱等很多老吟誦家都曾經做過普通話吟誦。2009年,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接受了中宣部、國家語委的任務,成立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吟誦分會,主要工作是“傳承傳統吟誦、推廣普通話吟誦”,開始成體系地、規範地進行普通話吟誦的研發。
如今,普通話吟誦已經有了完整的理論體系、方法規範,出版了一系列的理論書籍和普及讀物、教材教參等。基本的中華經典、蒙學、詩詞文賦名篇,都已經有了普通話吟誦錄音、圖譜、伴奏、鑑賞、課件和微課等一系列的教學資源。許多吟誦在中央電視台和各大媒體播出,在大中小學廣為流傳,成為一種既傳統又嶄新的藝術形式
全國大批大中小學幼兒園的教師在實踐吟誦教學方法,上千萬的大中小學生接觸到了吟誦,其中很多學生開始學習吟誦,運用這種方法來學習古詩文,效果顯著。在不久的未來,吟誦一定能夠正式迴歸課堂,成為學習古詩文和創作詩詞的必備手段。

吟誦客家話吟誦

吟誦自先秦以來,已有二千多年曆史,隨着漢人南遷,形成客家話吟誦。用客家話吟古詩特別能表達原作韻味,因為客家話保留了漢語古音,特別是入聲
依字行腔
客家話吟誦嚴格依字行腔,不但把每個字讀音準確,而且含義要表達清楚。歌唱則不同,可以倒字,即依歌曲旋律音程的走向,字的聲調可能相異:聲調向上的字往下唱,或聲調向下的字往上唱,字依腔行了。例如,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電影插曲《四季歌》詞“春季到來柳滿窗……”,吟誦為“春季、到來——柳滿、窗——”,依字行腔,誦讀得字正腔圓。但歌唱則不同,字依腔行,根據曲的音調節奏把“季”“來”“滿”分別唱成“嘰”“賴”“曼”了。 [1]
仄聲短促平聲拉長
客家話保留了古漢語的入聲。所以,客家話有六聲: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陰入、陽入。吟誦時,仄聲字(包括上聲、去聲、陰入、陽入)要短促;平聲字(陰平、陽平)要長亮寬闊,韻腳甚至要拖長升降。如上例中的“來”“窗”。
依義行調
所謂依義行調,就是按照詩詞的含義來安排吟誦的聲調情緒,輕重緩急,喜怒哀樂,即根據情緒和事情的好壞大小來説話。
例如,李白《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是李白被流放夜郎途中,到達白帝城遇赦時創作的。他心情非常愉快,詩寫得流暢飄逸,自然天成。所以吟誦要用悠揚、輕快的語調,把其含義演繹完整。
區別於朗誦
與朗誦不同,朗誦用語音説給別人聽,只有節奏,沒有旋律,是公開場合的表演;吟誦則用樂音給自己讀,有節奏,也有旋律,是自我的學習、欣賞。
無固定曲調
沒有固定曲調,其基調適用於所有詩文。吟誦是讀給自己聽,是藝術化的讀書,是生活藝術;歌曲是一詞配一曲,唱給別人聽的,是生活中的娛樂或欣賞,是表演藝術 [2] 

吟誦吟誦方法

吟誦是關於字音的高低長短、輕重緩急的定性不定量的讀法系統,而且有音樂性,是言外之意的主要載體。讀法承載着意義。因而吟誦的關鍵是代代相傳的讀法規矩,也就是吟誦的方法。
吟誦的規矩是由漢語的特點自然而形成的,更重要的是這些規矩是有涵義的,它直接影響到對詩文的理解和傳承。

吟誦判斷標準

判斷是否是吟誦的標準就是讀法。符合吟誦讀法的就是吟誦,否則無論有無旋律、有無伴奏、動聽與否、用什麼語音,都不是吟誦。這些讀法,也就是吟誦的方法。
所有的古詩文都遵循的讀法有:
依字行腔、依義行調、入短韻長、文讀語音、腔音唱法。
依字行腔,就是吟誦時要讀準字音,每個字的聲音走向要與聲調方向相符,不能倒字。
依義行調,就是吟誦時每個字、每句話的高低長短,要按照文意來安排。具體的方法分為字讀法、句讀法和篇讀法(文氣)三個層次。字讀法的口訣:長是延展、高是強調、短是決絕、低是感慨、快是氣勢、慢是回味、輕是温柔、重是明確、中是陳述等。句讀法主要是根據句型(疑問句感嘆句陳述句等)判斷句子讀法的高低快慢。篇讀法主要是根據文意關係,判斷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的讀法關係。
入短韻長,就是入聲字要讀短,韻字要拖長。入聲是古代的一個短促的聲調,普通話裏沒有了。入聲字往往表達了快速或者決絕的情緒,對於理解詩意非常重要,因此要按照普通話的語音讀得短一些來體會。吟誦教材裏對入聲字都是標記出來的。朱立俠著有《入聲字辨別法大全》。吟誦培訓會教大家如何簡單地辨認入聲字。
文讀語音,就是普通話吟誦一般是用普通話語音的,但是在普通話語音嚴重妨礙了含義表達的時候,可能會恢復部分古音。比如前面説的入聲字讀短,就是為了表達出入聲字的情緒,而保持普通話的讀音,只是讀法上變短,這個短促的特徵就是入聲字的古代語音特徵之一。
腔音唱法,就是吟誦時使用的唱法,是中華傳統的唱法,包括髮音是以橄欖型為主的,音高、音強、音質都處在不停地變化之中,音型尤其是尾腔表達着豐富的含義,發音方式需要靠前咬字,身體搖曳以輔助發音等等。
以上五個規矩是所有的漢詩文的吟誦都遵守的。這些規矩是與漢詩文緊密一體的。沒有了這些規矩,漢詩文就變成了純文字,不再是傳統的聲音-文字一體化的漢詩文了。

吟誦讀法規矩

然後就是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讀法規矩。這些規矩與特定文體也是緊密一體的。沒有了這些規矩,那種文體也就變成了純文字的結構。不按照規矩去讀,它的聲音實際上就與它的文字結構形成了矛盾,這種文體就變質了。這些規矩比較重要的有:
平長仄短、平低仄高、對稱旋律;
這是近體詩詞文賦的讀法規矩。
平長仄短,就是偶位平聲字(一聲和二聲的字)和韻字要拖長,其他的字讀短。
平低仄高,就是偶位平聲字(一聲和二聲的字)要讀低,偶位仄聲字(三聲和四聲的字)要讀高,奇位字跟後面的偶位字一起高或者一起低。
對稱旋律,就是近體詩吟詠時,句和句的旋律框架一般呈現對稱狀態
模進旋律:
這是古體詩詞文賦的讀法傳統。
模進旋律,就是古體詩吟詠的時候,旋律框架一般呈現模進狀態,也就是整體推高或者降低的情況。也許這條算不上規矩,個人可以在短詩的旋律上有比較大的創造性,但是一般説來,長詩如果不模進,實際上很難吟誦。
虛實重長;
這是文賦的讀法規矩。
虛實重長,就是古文吟誦的時候,講究實字、虛字、入聲字的區分,講究短、平、重、長四種讀法。一般説來,虛字多重讀,實字多平讀。實字中的邏輯重音字也要重讀。重中之重就要長讀。比如很多語氣詞和句末的重讀字。這是古文的字讀法。古文還有句讀法,即古人所謂“文氣”,即句句關係、段段關係。抓住文氣,體會文氣,才能真正明白古文的言外之意。
此外,不同的文體還有一些小的讀法規矩,比如文賦,散句緩讀,排比疾讀。各種文體,比如四言詩楚辭體、樂府、歌行、詞、曲等等,還各有規矩,比如歌行的均勻四拍,詞牌的旋律結構等等。

吟誦讀法含義

吟誦的方法,即古詩文的讀法,對於古詩文的含義有重大的影響。也就是説,吟誦給了我們聲音的解碼鑰匙,打開了通向詩意深層的大門。
既然古詩文是聲音的藝術,聲音的高低長短就承載着意義,而古詩文的讀法有規矩的,是自古以來就有符號記錄的。所以,吟誦破解了或者説是重現了古詩文的聲音的意義。
學習古詩文的時候,首先要關注它的韻。韻的最大的分類是開口韻與閉口韻韻腹是aoe的是開口韻,iuü的是閉口韻。入聲字都應該看成是閉口韻的。對此徐健順總結了一個口訣:
開是開朗,閉是收斂。
比如《夜雨寄北》《相思》《遊子吟》都是閉口的韻,《山行》《出塞》《哥舒歌》都是開口的韻,因為情緒是收和放的區別。《觀滄海》只看表面文字,是那麼雄壯的氣勢,可是用的韻是i,還是上聲的,細小親密。所以這首詩是思索,是悟道,不是一味的豪邁。《靜夜思》只看表面文字,是那麼的憂鬱,可是用的韻是ang。它的創意來源於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那首詩就是押i韻,可是李白卻押了開口度最大的ang,開闊向上。所以這首詩首先是遙遠、孤獨、蒼茫,而不僅僅是憂鬱。
換韻就是換情緒,以此來看古詩的分段和詩思結構最為清楚。《木蘭辭》由入聲韻開場,壓抑痛苦;然後是雄壯的庚韻,下定決心,慷慨激昂;然後是尤韻,憂愁綿長;然後是微韻,飄蕩稀薄;然後是陽韻,得勝回鄉;最後是支韻,細膩細緻,是仔細分辨的感覺。《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開場是餚豪韻,大聲呼叫的感覺;然後轉入聲韻,全是痛苦嘆息;然後轉刪韻,大開口而低收,又開闊又穩重,所以是風雨不動安如山;最後又轉入聲韻,這次不是痛苦嘆息了,而是發誓,決絕堅定。
所以押韻給了我們最明顯的結構線索。關注韻,就像給古詩照X光一樣。
讀法更有意義。關於讀法,也有一個口訣:
長是延展,高是強調。
這是最基本的讀法口訣,也就是讀法與含義的關係口訣。此外還有短是決絕,低是感慨,快是氣勢,慢是回味等。但是最重要的是長是延展、高是強調。抓住這兩點,就抓住了讀法的關鍵,古詩文的大義就顯露出來了。
怎樣運用這個方法呢?就是碰到拖長的字,就考慮這個字的含義延展了。怎樣延展?延展有三種情況:時間、空間、思緒。比如“君問歸期未有期”,兩個“期”拖長,這就是時間的延展,遙遙無期;“巴山”拖長,就是空間的延展,巴山太大了;“秋”拖長,就是思緒的延展,回味這個“秋”字,就會明白這個意象的意思是回家。秋季是回家的季節。
《絕句》吟誦 《絕句》吟誦
強調的分析方法,可以藉助邏輯學,A不是非A。遇到強調的地方,就要考慮為什麼要強調這個呢?一定是因為它不是那個。把“非A”是什麼想明白就行了。比如“共剪”讀高,強調“共剪”,也就是強調“不是不共剪”,那麼“不共剪”是什麼情況?就是分離的情況,所以強調“共剪”就是強調不是不在一起,也就是強調“在一起”。“卻話”讀高,強調“卻話”,也就是強調“不是不卻話”,那麼“不卻話”又是什麼?就是當下,還沒有成為話題的時候,所以強調“卻話”就是強調擺脱現狀。
以杜甫的《絕句》為例。
第一句,“兩個”讀高,強調的是“兩個”而不是“黃鸝”。強調“兩個”是什麼意思?就是強調“不是不是兩個”。“不是兩個”那是幾個?就是一個或者多個。這又是什麼意思?很簡單,一個就是太孤單,多個就是太鬧。“兩個”就是正正好,成雙成對。所以強調“兩個”就是強調幸福美滿。“鸝”拖長,這就是黃鸝的鳴叫聲,它叫起來就是“哩哩哩哩哩哩”的,這是時間的延展。“鳴翠柳”讀高,強調“不是不翠的柳”,“不翠的柳”就是枯黃的柳,也就是強調“不是枯柳”,所以是強調生機盎然。
第二句,“行”拖長,就是白鷺很多的意思。“白鷺”讀高,就是強調是“白鷺”,“不是不是白鷺”,“不是白鷺”就是白鶴、白鷗等別的鳥了。白鷺這個意象的意思是富裕安詳。因為白鷺是水鳥,常在水田旁邊棲息。有水田的地方,就是魚米之鄉,所以白鷺一出現,往往就是生活富裕安詳的意思,比如“西塞山前白鷺飛”,所以“桃花流水鱖魚肥”。“青天”拖長,所以天很大,很藍,那一天沒有云彩,晴空萬里。這也是一個意象,意思是一切都好。
第三句,“含”拖長,説明西嶺在窗子的畫面中很小,距離很遠,這是空間的延展。“西嶺”讀高,強調“西嶺”,也就是強調“不是不是西嶺”,“不是西嶺”就是“北嶺”,因為在成都,可以遙望看見西嶺和北嶺,但是西嶺和北嶺不同。北嶺就是劍門關那邊,西嶺卻是橫斷山脈,山那邊是吐蕃。唐朝跟吐蕃一直在打仗,當時剛剛停下來。所以強調“西嶺”就是強調戰爭。“秋”拖長,就是千秋很長的意思。“千秋”也是一個意象。自從孔子作《春秋》,“千秋”就是指歷史,而“千年”是指時間。這裏説的是歷史,在歷史上,吐蕃和中原王朝一直在爭鬥。“雪”讀高,強調“雪”,“雪”這個意象是覆蓋的意思,掩埋。什麼都掩埋在歷史中了。強調“雪”就是強調戰爭結束了。這是杜詩的一個特點,經常在平常的閒適中想起國家民族身世,這就是家國情懷
第四句,“門泊”讀高,就是強調“不是門不能泊”,“門不能泊”是怎麼回事?就是船來不了。為什麼來不了?因為戰爭,交通阻斷了。現在戰爭結束了,船可以過來了。“吳”拖長,可感到東吳之遠。“萬里”讀高,強調路程之遠。“萬里”這個意象,是非常遙遠、人力難及的意思。“船”拖長,就是船從很遠的地方來的感覺。
這首詩的詩思結構至此就非常清楚了:天氣這樣好,萬物都美好,戰爭結束了,我要回家了。起承轉合的結構也很清楚。
這首詩作於杜甫後期草堂。在此前一年,他還在外漂泊時,安史之亂結束了,他作了《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中説:“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洛陽。”當時就定了第二年春天回家的打算,還定了路線,即從長江走,穿過三峽,由荊州上岸,北上經過荊門、襄陽、南陽到洛陽。作《絕句》的時候,正是第二年春天,他回到了成都草堂,準備出發。只是他已經不在蜀北而在成都了,所以就沒有必要穿巴峽了,而是由重慶登船進長江。後來他也果然是循着這條路線走的,只是可惜最終也沒有回到家鄉,而是死在了路上。
吟誦給理解詩歌提供了聲音的意義。打開了聲音的大門,就可以繼續深入了,結合意象、主題、知人論世,就可以理解詩意了。沒有聲音,沒有聲音的分析和感受,永遠只能徘徊於字面,無法理解詩的言外之意,對於詩永遠是“門外漢”了。
除了押韻和格律,吟誦還揭示了聲調組合、聲母以及不同文體的聲音的含義,及其對於古詩文含義的深刻影響。

吟誦吟誦教學法

吟誦教學法,指的是在當代學校中使用普通話吟誦的教學方法。使用吟誦進行教學,無論教的對象和內容是什麼,都是吟誦教學。吟誦教學的方法就是吟誦教學法。
吟誦本身就是一個學習過程。古人總是反覆吟誦很多遍,但是每一遍都不一樣,都在根據資料、討論和獨立思考進行調整,反覆琢磨作者的情態心境,並非重複誦讀。所以朱熹説:“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這個過程就是今天語文課的教學過程,只不過古人是用聲音為載體而已。
吟誦本來是古詩文教學的基本教學法,是貫穿教學過程的教學方法,但是今天面對師生普遍不會吟誦、甚至不甚瞭解吟誦的情況,要從零做起,循序漸進。
吟誦教學法分為零基礎、基本、整體、創作四種教學法。零基礎吟誦教學法是所有吟誦教學都應該經歷的階段。基本吟誦教學法是大多數老師長期使用的主要的教學方法。整體吟誦教學法是骨幹教師使用的教學方法。創作吟誦教學法是個別帶社團、教才藝課的老師使用的教學方法。
吟誦教學法可以有不同的層次、不同的類型、不同的特點,但總之是使用了吟誦的方法。吟誦教學法應該是古詩文教學的基本方法,並且也是一種高質量和高效率的方法。
目前,有很多學者和教師獲得了各種國家、省部級和市級吟誦教學課題,有大量的吟誦教學法成果問世。每年都有很多博碩士論文取吟誦教學法為研究對象,有很多吟誦教學法方面的著作、論文、校本教材等出版發表。

吟誦白話詩文吟誦

葉聖陶先生在設計語文課的時候,並沒有把吟誦作為古詩文的獨有教學方法,而是把吟誦放在了整個語文教學的層面上來設計,提出:白話詩文也要吟誦。
葉聖陶先生在《文心》中設計了一套白話詩文的吟誦符號,後來在《精讀指導舉隅》直至其主持新中國第一版語文教材的編寫工作,都是把吟誦作為語文教學的基本方法的。語文的每節課,都是從吟誦出發進行教學又反覆回到吟誦內化理解的過程。葉聖陶先生要求小學生從開始學習語文,就要在書上畫出吟誦符號,掌握每句話的高低長短,要抑揚頓挫地讀課文,形成漢語書面語的語感,這是語文的基本素養
現在的語文課,往往是一字一頓地均勻地平讀,葉聖陶先生稱之為“宣讀”,這是為了識字的需要。但是宣讀之後,就要吟誦。吟誦才是真正地讀課文。現在的語文書上往往要求帶感情地朗讀課文,但卻沒有指出帶感情地朗讀具體方法是什麼。吟誦對於字音的高低長短、句子的輕重緩急的判斷,自有一套口訣方法。這樣抑揚頓挫地讀起來,才能真正讀出課文的思想感情。這些方法對於朗讀朗誦也至關重要。
除了讀法,白話詩歌還可以用吟誦的方法歌唱,形成一種新的現代音樂形式。徐健順發起了白話詩歌吟誦活動,創編了《鄉愁》《再別康橋》《走吧》《雨巷》《歡樂》《沁園春·精靈腳丫》等一系列的白話詩歌吟誦作品,帶動了全國很多老師和學生創編白話吟誦。2015年第三屆“中華吟誦周”設立了“白話詩歌吟誦”專場演出。這項活動也引起了音樂教育界和流行歌曲界的重視。越來越多的音樂家和歌手開始參與這項活動。音樂創編也是中小學音樂課的課標,但是用西方音樂的方法很難做到。吟誦卻可以從幼兒園開始就教學生做音樂創編,效果顯著。因此,白話詩歌吟誦也成為音樂課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吟誦吟誦譜

學習吟誦,一定要學會使用吟誦譜。吟誦譜又分為文字譜、符號譜、聲調譜、唱腔譜和文氣譜,其共同特點是腔、調分記,一目瞭然。
    文字譜 文字譜
1. 文字譜:以文字的高低長短排列表示吟誦的樂音關係,這個關係是定性不定量的。
符號譜 符號譜
2. 符號譜:是以平仄等吟誦符號來標記讀法的,這個讀法也是定性不定量的。
這套符號的發明者是葉聖陶先生和夏丏尊先生,由於當時是豎排版的,今天使用不方便,因此由首師大吟誦工作團隊徐健順、朱立俠等改編為橫排符號。這套符號在改編時考慮到了現在鍵盤打字的方便性,也參考了古代的讀法符號,可以直接打出來,不需要插入符號,而且涵蓋詩詞文賦各種文體,橫排豎排都可使用。一共只有十個,簡單易用。
仄聲字用(∣),入聲字用(!),這樣既體現出了入聲也是仄聲的一種,又表達出了入聲短促的特徵。一三五字的平聲字用短橫(-),二四六字的平聲字用中橫(——),韻字用長橫(———)。這樣,符號的長短表示讀音的長短,符號的上沿表示讀音的高低。入短韻長、平長仄短、平高仄低等近體詩吟誦的基本規則就大致體現出來了。吟誦起來就很方便。讀者一眼就可以看出,“依”字短而“山”字長,“山”字低而“盡”字高,“白日”兩字又高又短又重。
這樣,近體詩只用三個符號,就可以表達出長短、高低、輕重三個讀法性質。對於初學者來説,有這三個符號就基本可以正確地吟誦了。
吟誦符號還有上(√)、去( \ )、仄( < )三種韻字符號,後者表示不同聲調的仄韻的通押現象。古文還有長讀(~)、重讀(· )符號,一共是八種符號。
吟誦符號,又叫吟誦格律譜,是吟誦譜的一種,主要用來標記格律、入聲字、韻字的讀法。
聲調譜 聲調譜
3. 聲調譜:以聲調符號來表示唱法,每個字的唱法都是其聲調走向,字和字之間有高低長短關係,即可以體現出調。這個譜也是定性不定量的,但是如果把高低關係放進音律線中,也可以形成有絕對音高的樂譜。另外,聲調譜可用直線表示聲調,用曲線表示尾腔。
唱腔譜 唱腔譜
4. 唱腔譜:以傳統的腔音方式進行歌唱的示意譜,也可以是定性不定量的,也可以是具體到絕對音高的。
5. 文氣譜:主要用於古文,標記字與字、句與句之間的高低、長短、快慢關係,即古人所謂“文氣”的主體。

吟誦價值意義

吟誦學術價值

吟誦的研究,不僅對於吟誦本身的傳承和發展非常重要,而且,由於吟誦是幾乎一個未經西方理論染指過的文化領域,所以它對於我們瞭解古代文化的真相也非常重要,由此對於語言學、音樂學古代文學、教育學、歷史學、國學的基礎理論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啓示意義。
對於語言學來説,吟誦揭示了語音的意義。按照西方語言學之父索緒爾的“任意性原則”,語音是任意的,與語義沒有關係。但是,中國的傳統音韻學訓詁學卻堅持“聲訓”的傳統,一直認為語音與語義有密切的關係。儘管索緒爾説其理論只適用於拼音文字的語言,但是中國現代語言學卻全面引進西方語言學理論解釋漢語,造成了對漢語語音語義關係的漠視甚至否定。吟誦的研究,揭示了不同的韻、不同的聲調、甚至不同的聲母對於古詩文含義的不同作用,為研究漢語語音與語義的關係奠定了基礎。徐健順著有《漢語音義表》,可視為這方面研究的初步成果。
對於音樂學來説,吟誦也是揭示漢語音樂詞曲關係的主要材料。中國現代音樂幾乎是全面引進西方音樂,甚至在記錄、研究、傳承中國傳統音樂的時候,也使用西方的記譜法分析法,作曲、演唱也使用西方音樂方法,結果對中國傳統音樂的傳承造成了全局性破壞。吟誦揭示了依字行腔、依義行調的漢語傳統作曲法,可以實現人人都可編曲、人人即興編曲,而這正是古代中國人民音樂生活的原貌。吟誦界所使用的腔、調分記的記譜法,是真正適合漢語這種聲調語言的記譜法,由此才有可能實現漢語音樂的深入研究和傳承發展。只有恢復對吟誦的學習,傳統音樂的傳承發展才有方法有模式,中國音樂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
此外,徐健順通過大量的文獻和實物研究,提出了上古音樂的旋律生成模式,即“四聲對五音”的方法,由此可以解釋上古為什麼沒有樂譜的問題,乃至後世的很多音樂發展問題。用“四聲對五音”模擬恢復的上古音樂,如《詩經》音樂等,既讓人們感受到了上古音樂的基本風貌,又可以對重章疊句、迴環反覆和押尾韻等上古詩歌現象的學理豁然開朗。
吟誦對於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至關重要。中國古代文學學科一直把研究重點放在文學史的研究上,對於文學作品的鑑賞比較忽略,因為鑑賞方法也來自西方文論,基於白話翻譯,沒有多少學術內涵。吟誦揭示了古詩文聲音的意義,包括文體、押韻、入聲、格律、聲母、聲調組合、詞牌旋律框架等各個方面對於古詩文含義的影響,從而打通了古詩文鑑賞的途徑,讓古詩文的鑑賞迴歸到中華詩教文統的正路上。以上理論研究成果,請參照徐健順《吟誦概論》《古詩文開門》。
吟誦又是中華經典的學習方法。吟誦的教學方法、步驟,對於傳統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啓示意義。葉聖陶先生説:
“原來國文和英文一樣,是語文學科,不該只用心與眼來學習;須在心與眼之外,加用口與耳才好。吟誦就是心、眼、口、耳並用的一種學習方法。從前人讀書,多數不注重內容與理法的討究,單在吟誦上用工夫,這自然不是好辦法。現在國文教學,在內容與理法的討究上比從前注重多了;可是學生吟誦的工夫太少,多數只是看看而已。這又是偏向了一面,丟開了一面。惟有不忽略討究,也不忽略吟誦,那才全而不偏。吟誦的時候,對於討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瞭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法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學習語文學科,必須達到這種境界,才會終身受用不盡。”(《精讀指導舉隅》)
吟誦對於國學研究也有重要的價值。吟誦揭示了詩詞文賦的創作目的乃是修身,不是藝術,而是屬於教育的範疇。古代的大學包括經、史、子、文,文指詩詞文賦,是把經史子的思想落實到自身的重要途徑。詩詞文賦不屬於藝,跟琴棋書畫不是一個範疇。詩詞文賦是古代儒士的必修功課,是完成大學的必由之徑,是日常生活的基本方式,是儒士每天修身反省、感悟天道的主要方式。古代詩教文統的核心理論著作是劉勰的《文心雕龍》。今天的國學研究往往把詩詞文賦放在藝術的範疇內,而很多詩人又把詩詞文賦與國學割裂開,這些看法都是有問題的。吟誦證明了古代文人的詩詞文賦創作的首要目的是自我教育,是修身養性,是聞道勵志。

吟誦教育價值

吟誦,是自古以來學習中華經典和詩詞文賦的基本方法,今天它仍然有着重要的教育價值。在今天的大中小學,學習古詩文基本上沒有方法,跟學習白話文是基本一樣的。古詩文教學的基礎是所謂的白話翻譯,先把古詩文翻譯成白話文,然後就按照白話文的方式進行教學和學習了。這樣是很難理解古詩文的言外之意,也很難真正掌握古詩文的。
吟誦的復興,其意義在於找回了中華經典傳承的方式,也就找回了古詩文教學的固有的方法。
吟誦對於當代教育的重要價值如下:
1. 激發興趣
吟誦恢復了漢詩文本來的美麗的聲音形式,使得學生們重新喜愛上了古詩文。
2. 加強記憶
吟誦有旋律和節奏,首先很好聽,並且吟誦包涵了對詩文的理解,按照詩文的聲韻規律進行,因而形成了高記憶率和低遺忘率的結合。
3. 即興創編
吟誦的基本規矩是依字行腔、依義行調,也就是即興編唱自己的歌。吟誦首先能夠讓我們回到中華文化的傳統,即興編唱自己的歌,自然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吟誦是漢語音樂的創作方法。漢語音樂的旋律是從語言裏來的。所以吟誦在音樂課上,會教授和鼓勵學生們自己創編音樂。這是中華音樂走出自己的道路的根本關鍵。
4. 正音識字
漢字是音形義一體的意象整體,與西方拼音文字理性的學習不同,漢語的識字是感性的活動。吟誦正是按照漢語漢字的規律去識字,是識字正音的科學方法,吟誦識字的有效性已經有實驗證明了。
吟誦是漢詩文的傳統讀法,而讀法對含義是有影響的,讀法中承載着意義,讀錯就會理解錯,因而是正確理解古詩文含義的基礎之一。由此出發,可以回到中華詩教文統,脱離西方文論的藩籬,對古詩文進行深度、全面的解讀鑑賞。徐健順老師總結其為“一向九維”古詩文鑑賞方法,推出了“古詩文聲義通解”系列課程。
6. 開啓創作
因為漢詩文本來就是吟誦着創作、吟誦着傳承的,所以以吟誦的方式學習,就是以漢詩文固有的方式學習。如此一來,今天古詩文學習的很多難題就迎刃而解。比如古詩文的語感文體、語法問題,尤其是音韻和格律的問題,都變得有趣而簡單。會吟誦就很容易學會創作,可以終生作詩,把作詩修身作為自己的生活方式之一。
吟誦有助於心理和智力治療,譬如自閉症、多動症孤獨症腦癱智力低下語言障礙等等;另外吟誦也可以對生理方面有養生和治療的作用;吟誦還是身體的活動,是一種自然的舞蹈,對於預防頸椎、腰椎等疾病顯然能起點作用。讓眼睛的水晶體保持彈性,讀書的時候適當地動起來,預防近視
8. 涵養氣質
吟誦是中華文化精神傳承和人格培養的途徑之一。道理的講解屬於理性的成面,而內在氣質的涵養則需要外在形式來感化。吟誦屬於讀書的形式,它與人生態度的薰陶培養有關。吟誦時不只是要明白道理,更要體味聖賢的語氣、神態、表情,進而體悟聖賢的精神、境界、氣象,要化身為聖賢,所以是要“玩味”的,所以其目的是“涵養氣質”。

吟誦傳承保護

吟誦搶救採錄

我們把現存的老先生們的吟誦稱之為“傳統吟誦”,或者“方言文讀吟誦”。
傳統吟誦都是使用當地的方言文讀語音系統的,不是方言土語,而是方言中的雅言,可以理解為近現代時期當地的官話
目前全國和海外僅存的會吟誦的老先生,應該在數千人的規模。他們的年齡一般都在90歲以上。他們分散在各地民間,其中有文化名人,也有退休工人、農民。他們讀過私塾,或者有家傳,所以會吟誦。讀私塾的時長一般都是數年,甚至有不足一年的。採錄到讀私塾最長的一位老先生是湖南益陽的百歲老人,讀過15年私塾。這個文化程度在古代基本相當於童生,還未到秀才。因為現存的老先生都是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讀的私塾,那個時代已經沒有完整的私塾了。
首都師範大學徐健順吟誦工作團隊自2004年開始蒐集吟誦、採錄老先生,並發動和培訓了全國很多志願者共同參與搶救性採錄吟誦的工作。2010年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華吟誦的搶救整理與研究”(首席專家:趙敏俐教授)。2016年結項。迄今為止,共採錄和蒐集了1100多位老先生的吟誦音視頻和相關資料。2021年,在國家出版基金資助下,由現代出版社出版了其中400位老先生的採訪文字實錄《中華吟誦田野調查研究》。更多的採訪實錄和音視頻將於今後陸續出版。
目前全國各省除個別邊遠省區之外,幾乎都有會吟誦的老先生。海外也有一些會吟誦的華人,比如在馬來西亞越南等。韓國和日本也有漢詩文吟誦的傳承。中國台灣也有很多吟誦的傳承。吟誦是可以把漢文化圈團結在一起的一項文化活動。曾經舉行過三屆的“中華吟誦周”就是韓國、日本、台灣和東南亞歐美多地區愛好中華文化人士的盛會。
目前採錄得到的吟誦,其水平參差不齊。一般來説,文化程度較高的老先生其吟誦也相對更規範。但由於大多數老先生的私塾學習時間較短,所以吟誦大多數以蒙學、近體詩為主。古體詩、古文、駢文、八股文的吟誦相對較少。但是現存的吟誦還是能夠為我們勾勒出古代漢詩文吟誦的概貌。
採錄老先生的吟誦,不僅讓我們聽到傳統的聲音,感受傳統吟誦的韻味,而且很多傳統吟誦所透露出的作品理解,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與老先生面對面,也可以感受到傳統文人的那種温柔敦厚又剛正不阿的氣象,對於採錄人員來説是難得的受教育機會
傳統吟誦亟待搶救!現存的老先生們的吟誦,是我們能夠直接聽到的古詩文的最後聲音了!而且每天都在消逝!採錄吟誦是一項專業的學術活動,需要遵守《中華吟誦採錄規範》的要求,由3人小組配合進行。但是目前採錄缺乏經費支持,只能依靠志願者的熱情和自費進行。

吟誦政策扶持

吟誦工作一直是在政府政策的指導下進行的。與吟誦相關的政策有:
200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佈《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在社會教育中,廣泛開展吟誦古典詩詞、傳習傳統技藝等優秀傳統文化普及活動。”
2008年,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國家語委等六部委聯合發起“中華經典誦讀”活動。2009年,國家語委“中華誦”活動正式引進吟誦。2010年,首都師範大學趙敏俐教授和南開大學葉嘉瑩教授獲得國家社會科學重大項目“中華吟誦的搶救整理與研究”。2010年,國家語委主管的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成立吟誦分會。
2015年,李克強總理兩次對吟誦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指出:“葉嘉瑩等老先生身體力行推動中國古典詩歌吟誦活動令人感動。這有益於延續中華文化傳統,讓人們,尤其是後來人在瞭解國故的過程中,體會中華文化的精髓,以弘揚我民族文化的優秀元素。請教育部、文化部予以必要支持。請教育部並送首師大的同志們,相關部門要支持做好吟誦工作,使中華經典為更多人,特別是青少年所熟知、所喜愛。”
2016年,吟誦被列入教育部、國家語委“十三五”工作規劃:“支持吟誦的搶救、研究和傳承工作。”吟誦工作上升為國策。
2017年,教育部教材局專門出函,支持首都師範大學為統編語文教材配備全套教學資源
2018年,吟誦被正式列入國家語委《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實施方案》。首都師範大學和上海大學入選教育部首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專門負責“中華古詩文吟誦和創作”。
2019年,吟誦進入統編語文教材和教學參考書。
2020年, 國家語委中華“誦寫講”活動文件明確規定:所有中華經典誦讀活動,都可以使用吟誦輔助。2021年延續此政策。中國語文報刊協會吟誦教學法專業委員會成立,與中國教育電視台聯合推出“中華經典吟誦”公益實驗項目。
2021年,首師大獲得國家語委重點課題“古詩文吟誦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推廣”。首師大獲得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吟誦也是其工作任務之一。首都師範大學向40多所開設吟誦課程的高校頒發了“吟誦實驗高校”的牌匾。

吟誦吟誦工作

吟誦工作一直是在政府政策的指導下進行,同時在民間有大量的志願者在艱苦努力宣傳推廣吟誦。
吟誦的工作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 吟誦採錄。目前仍有一些吟誦老人散落民間,未經採錄。每位老人的吟誦都彌足珍貴,是世間絕響,很有可能是那個地區傳承了幾千年的讀書聲的活態材料。但是採錄缺乏經費,目前是以首師大工作團隊組織各地誌願者的方式堅持進行。
2. 吟誦研究。吟誦的學術研究尚未引起學術界的普遍關注。吟誦本身的研究需要更多學者的介入,以便從各個角度深入學理。吟誦對於音韻學、音樂學、古代文學、歷史學、教育學、國學的基礎理論的發展更具有啓發意義,尤其有待有識之士開掘。目前吟誦研究主要以首都師範大學團隊為核心展開,尤其是徐健順做出了比較重要的貢獻。
3. 吟誦教學。古詩文一向是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而部編語文教材大幅提高了古詩文的篇目數量。吟誦教學法正是中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的突破之道。目前首師大開展的“中華經典吟誦”實驗區、校項目,正在全國中小學推廣展開。同時,有近百所高校也開展了吟誦教學,開設了吟誦課程,培養會吟誦的大學生、研究生,並且在首師大的組織下編寫了統一的教材《高等院校普通話吟誦教程》。
4. 吟誦藝術。吟誦的方法中依字行腔、依義行調、腔音唱法等,也是整個漢族傳統音樂的基本方法。因此吟誦藝術有三個方向,一個是普通話吟誦的藝術規範、特色的確立,使其成為一門古老而嶄新的藝術種類。目前吟誦專委會已經推出吟誦藝術等級考試標準。一個是用吟誦的方式去傳承漢族傳統的戲曲、曲藝、民歌,將會使之煥發新的風采。一個是用吟誦的方式去研發創作白話歌曲,使中國流行音樂回到傳統文化的軌道上。此外,古琴吟誦,即用古琴為自己的吟誦即興伴奏,也是一項古老的技藝,正在普通話吟誦藝術中得到發揚光大。
5. 吟誦交流。吟誦是漢文化圈的共同文化遺產。在海外很多地區,漢詩文吟誦都流傳不絕。因此,吟誦不僅是海外華人的凝聚力量,也是日本、韓國和很多東南亞國家對漢文化認同的一種方式。吟誦的文化交流活動對於促進漢文化圈國家人民的友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6. 吟誦推廣。吟誦的社會認知度低是吟誦推廣的最大障礙。很多人都不知道吟誦的存在,以為自古以來漢詩文就是朗誦或者誦讀的。所以,吟誦的宣傳和推廣特別重要。現在,全國各地成立了百餘家吟誦學會,大中小學有上萬所學校開展了吟誦教學活動,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新華網中國網等大媒體不斷報道和播出吟誦。廣東藍態傳統文化基金會還成立了“中華吟誦公益基金”以支持這些活動。

吟誦相關資料

吟誦相關著述

吟誦的公益資源,分為文獻、網絡資源、培訓、活動、基金等幾個方面。
吟誦的古代文獻比較分散,沒有專門論述吟誦的書籍。首都師範大學吟誦工作團隊於2018年在中華書局出版了《吟誦古代文獻彙編(第一輯)》和《吟誦現代文獻彙編(第一輯)》,是目前最系統的文獻材料。但是還有很多材料未能收錄,今後還會陸續編輯出版。
民國時期,對吟誦研究最着力者是葉聖陶先生。其著作《文心》《精讀指導舉隅》《開明文言讀本》都有專章論述吟誦。此外,朱自清、夏丏尊、呂叔湘、趙元任等學者也各有著述。其中趙元任先生從音樂角度對吟誦的多篇論文尤為重要。
20世紀80年代以後,關於吟誦的研究不絕如縷。陳少松教授的《古詩詞文吟誦研究》多次修訂再版,葉嘉瑩、華鍾彥、秦德祥、張本義、陸襄、華鋒等人也都有著述發表。台灣地區的王更生、潘麗珠、王偉勇、邱燮友陳新雄等教授也不斷地研究總結和推廣吟誦,尤其是李炳南先生著有《吟誦常則》,對台灣吟誦的發展影響深遠。
首都師範大學吟誦工作團隊自2004年開始吟誦採錄和研究工作,從此吟誦局面煥然一新。2010年趙敏俐教授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華吟誦的搶救整理與研究”,2018年結項,建設了“中華吟誦資料庫”,共收錄了1100多位老先生的吟誦音視頻,還有大量的吟誦文獻、照片和文物。2021年,其中的400位老先生的採訪實錄《中華吟誦田野調查研究》(11冊,趙敏俐主編)由現代出版社出版。更多的實錄和音視頻今後也將陸續整理出版。此外冷衞國主編了《吟誦作品選》,朱立俠著有《唐調吟誦研究》《傳統吟誦概述》等著作。

吟誦資源推廣

徐健順在大量採錄的基礎上對傳統吟誦進行了系統研究,並着力研發了普通話吟誦。徐健順著有《吟誦概論》《普通話吟誦教程》《吟誦教學法》《中華經典誦讀吟誦指南》,並主編了《小學生的吟誦課》《中學生的吟誦課》《高等院校普通話吟誦教程》《我愛吟誦》《經典吟誦》《中華經典吟誦》《詩詞吟誦》等多種類的吟誦教材,形成了比較系統的普通話吟誦教學理論體系,在全國大中小學推廣,影響廣泛。在此基礎之上,還撰寫和研發了古詩文聲義通解、古詩文開門、如何讀懂一首詩、中華文化精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體系與方法等方面的書籍和課程。
首都師範大學吟誦工作團隊長期以來在“中華吟誦網”向全國的吟誦愛好者們提供大量的吟誦公益資源,包括各種吟誦文獻、吟誦研究成果、吟誦音視頻、普通話吟誦集錦、吟誦教學資源、吟誦培訓公益網課等等。
提供吟誦公益資源比較重要的吟誦微信公眾號有:吟誦堂、吟誦教學、普通話吟誦。視頻號有:吟誦堂、億吟誦。
開明出版社出版的《中華經典吟誦》系列讀本(1-9年級)有吟誦文字譜與賞析,配有兒童吟誦和伴奏,是最普及的吟誦讀本。此外,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我愛吟誦》系列讀本是使用吟誦符號的讀本,青島出版社的《經典吟誦》系列讀本是經典原著帶吟誦符號的讀本。開明出版社的“語文吟誦教學系統”是按照教育部要求,為部編語文教材配備的全套吟誦電子教學資源,是目前吟誦教學資源的集大成者

吟誦開展培訓

首都師範大學吟誦工作團隊一直向社會免費提供一套“吟誦電子學習資料”,並且隨時更新,在各種培訓、活動和網絡上,提供下載地址。
普通話吟誦的培訓分為基礎(3天學會吟誦)、初級(3天學會吟誦教學)、中級(分為吟誦藝術、詩詞創作、古詩文鑑賞、傳統文化教育、吟誦教學法、傳統吟誦與吟誦研究六個系列,各14天)、高級(研究生教育)四個等級。中國語文報刊協會吟誦教學法專業委員會還配有普通話吟誦等級考試和吟誦教師等級測評、吟誦教學成果等級測評。
重要的吟誦活動有:中華吟誦周、全國吟誦大會、吟誦教學觀摩交流大會、大學生吟誦節、葉聖陶語文吟誦思想學術研討會等。
吟誦教學實驗區主要有:北京市、中山市、西寧市、青島市、朝陽市、金華市、重慶市等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