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動詞

(詞類)

鎖定
動詞(verb),和名詞是人類語言中最早出現的、不可或缺的兩個基本詞類。從原則上説,任何語法範疇都可以通過名詞與動詞的結合得到表達。
動詞的類型可分為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助動詞。及物動詞最主要的語法特點是能帶受事賓語,還能作定語。不及物動詞經常單獨作謂語,一般不帶受事賓語。助動詞就是輔助性動詞,處於謂語動詞或謂語形容詞之前,表示可能、意願、應該及被動意義並對動詞進行限定。 [13]  [16]  [34]  [40] 
名詞和動詞不僅相互對立,而且還相互轉化。動詞、形容詞有時也可以轉而指稱本體名詞。名詞亦可轉而作動詞使用。或有形式標記(如「者」「所」),或無形式標記。 [17-18] 
中文名
動詞
外文名
verb
簡    寫
v.
讀    音
dòng cí

動詞漢語的動詞

漢語絕大部分動詞都可以採取二分法的原則,把它們分為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兩類。其劃分的標準,就是依據動詞和賓語的關係這一基本原則。這是最簡單,也是最穩妥的辦法。但是,這種辦法也並非萬能的,如對待「助動詞」這類詞就顯得很無奈。助動詞在句中的作用和副詞很相似,但它並不是副詞。因此,在上古漢語動詞分類問題上,也只好將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與助動詞分開,使之鼎足而三。及物動詞最主要的語法特點是能帶受事賓語,還能作定語。不及物動詞經常單獨作謂語,一般不帶受事賓語。助動詞就是輔助性動詞,處於謂語動詞或謂語形容詞之前,表示可能、意願、應該及被動意義並對動詞進行限定。 [13]  [16]  [34]  [40] 

動詞及物動詞

及物動詞是意義內向的動詞,涉及名物,最主要的語法特點是能帶受事賓語,主要表示行為動作直接觸及、支配或影響他物。姚振武將其分為及物性行為動詞和及物性心理感受動詞兩大類。及物性行為動詞,如「侵、戌、逐、徵、擒、俘、攻、擊、殺、伐、斬、追、射、獲、飲、食、見、望、聽、觀、知、問、聞、告、語、言、賜、授」等。及物性心理感受動詞,如「愛、惡、畏、恐、怨、恨、思、念、謀、慮、圖」等。 [13]  [34] 
周生亞則將及物動詞有細分為以下十五類:
  • 1.動作動詞
動作動詞是表示具體動作的動詞。動作動詞可以帶對象賓語、結果賓語工具賓語。如:
①予石,百獸率舞。(《尚書·堯典》)
②西子蒙不潔,則人皆鼻而過之。(《孟子·離婁下》)
③於後,公乃詩以貽王。(《尚書·金滕》)
④二十一年春,天王將無射。(《左傳·昭公二十一年》)
⑤若舟,汝弗濟,臭厥載。(《尚書·盤庚》)
⑥赤也,帶立於朝。(《論語·公冶長》)
例①②,「石」「鼻」,對象賓語。例③④,「詩」、「無射」(鍾名),結果賓語。例⑤⑥,「舟」「帶」,工具賓語。 [13] 
  • 2.行為動詞
行為動詞是表示比較抽象活動的動詞。行為動詞可以帶對象賓語和原因賓語。如:
①予不爾善。(《尚書·盤庚》)
②叔孫武叔仲尼。(《論語·子張》)
③知者不人,亦不言。(《論語·衞靈公》)
④鄭人有相與年者。(《韓非子·外儲説左上》)
例①②,「善」「仲尼」,對象賓語。例③④,「人」「言」「年」,原因賓語。 [13] 
  • 3.感知動詞
感知動詞是表示感覺、認知的動詞。感知動詞可以帶對象賓語和主謂結構賓語。如:
①格爾眾庶,悉朕言。(《尚書·湯誓》)
其所以,其所由,其所安。(《論語·為政》)
③厥子不稼穡之艱難,乃逸。(《尚書·無逸》)
④介葛盧牛鳴。(《左傳·僖公二十九年》)
例①②,「朕言」「其所以」「其所由」「其所安」,對象賓語。例③④,「稼穡之艱難」「牛鳴」,主謂結構賓語。 [13] 
  • 4.心理動詞
心理動詞是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心理動詞也可以帶對象賓語和主謂結構賓語。如:
①我後不我眾。(《尚書·湯誓》)
②退而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論語·為政》)
③晉侯大厲被髮及地,搏膺而踴。(《左傳·成公十年》)
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例①②,「我眾」「其私」,對象賓語。例③④,「大厲被髮及地,搏膺而踴」「夫子輔吾志」,主謂結構賓語。 [13] 
  • 5.言語動詞
言語動詞是表示言語活動的動詞。言語動詞可以帶對象賓語、主謂結構賓語和引述賓語。如:
①子不怪力亂神。(《論語·述而》)
②王何必利?(《孟子·梁惠王上》)
③陳司敗昭公知禮乎?(《論語·述而》)
④子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論語·公冶長》)
⑤古人有言曰:「人無於水監,當於民監。」(《尚書·酒浩》)
⑥子在川上:「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子罕》)
⑦子子夏:「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論語·雍也》)
⑧右御冶工言王:「臣聞人主無十日不燕之齋…」(《韓非子·外儲説左上》)
例①②,「怪力亂神」「利」,對象賓語。例③④,「昭公知禮」「子產有君子之道四」,主謂結構賓語。例⑤⑥,「人無於水監,當於民監」「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引述賓語。例⑦⑧,「子夏」「王」「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臣聞人主無十日不燕之齋」,對象賓語和引述賓語的結合式。 [13] 
  • 6.稱謂動詞
稱謂動詞是表示稱呼的動詞。稱謂動詞可以帶對象賓語和説解賓語。説解賓語是對對象賓語的一種解釋。如:
①於後,公乃為詩以貽王,名之《鴟鴞》。(《尚書·金膝》)
②邦君之妻,君夫人。(《論語·季氏》)
③君取於吳,為同姓,之吳孟子。(《論語·述而》)
④請京,使居之,之京城大叔。(《左傳·隱公元年》)
⑤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左傳·隱公元年》)
⑥匡章,通國皆不孝焉。(《孟子·離婁下》)
例①②,「之」是對象賓語,「鴟鴞」「夫人」是説解賓語。例③④,「之」是對象賓語,「吳孟子」「京城大叔」是説解賓語。例⑤⑥,對象賓語「之」略而不用,「寤生」「不孝」是説解賓語。 [13] 
  • 7.施與動詞
施與動詞是表示對客觀對象有所給予的動詞。施與動詞一般都能帶兩個對象賓語,一個是近賓語,一個是遠賓語,因此施與動詞也可稱為「雙賓動詞」。如:
①天乃禹洪範九疇。(《尚書·洪範》)
②冉子之粟五秉。(《論語·雍也》)
③(賊)遂幽其妻,曰:「餘而大璧。」(《左傳·襄公十七年》)
④陽貨瞰孔子之亡也,而孔子蒸豚。(《孟子·滕文公下》)
例①一④,「禹」「之」「餘」「孔子」,近賓語;「洪範九疇」「粟五秉」「而大璧」「蒸豚」,遠賓語。 [13] 
有時,遠賓語不僅是單項的,也可以是多項的。如:
①用賚爾秬鬯一卣、彤弓一、彤矢百、盧弓、盧矢百、馬四匹。(《尚書·文侯之命》)
②公賜季友汶陽之田及費。(《左傳·僖公元年》)
例①②,「爾」「季友」,近賓語;「秬鬯一卣」以下及「汶陽之田及費」,遠賓語。 [13] 
有時,遠賓語前加上介詞「以」字,可以變成補語狀語。如:
①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論語·子路》)
②濟洹之水,瓊瑰。(《左傳·成公十七年》)
③王後之鞶鑑之。(《左傳·莊公二十一年》)
④堯天下舜,有諸?(《孟子·萬章上》) [13] 
有時,近賓語後置,前面加一個介詞「於」字,變成補語。如:
①矧今天周邦。(《尚書·大誥》)
②昔者有生魚鄭子產。(《孟子·萬章上》) [13] 
有時,這個「於」字也可不用,但結構性質不變。如:
①天毒災荒(於)殷邦。(《尚書·微子》)
②飲先從者酒,醉之,竊馬而之(於)子常。(《左傳·定公三年》) [13] 
  • 8.承受動詞
承受動詞是表示承接、受理的動詞。承受動詞的動作施向與施與動詞正好相反,一般説來,也只能帶對象賓語。如:
①太保介圭,上宗同瑁,由阼階隮。(《尚書·顧命》)
②王國百年。(《尚書·呂刑》)
③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雍也》)
④今有人人之牛羊而為之牧之者。(《孟子·公孫丑下》)
例①一④,「介圭」「同瑁」「國」「其憂」「人之牛羊」,對象賓語。 [14] 
承受動詞常與處所補語搭配使用,表示對象賓語來自何人、何處。如:
①正月上日,文祖。(《尚書·堯典》)
②子之不得子噲。(《孟子·公孫丑下》) [14] 
  • 9.求取動詞
求取動詞是表示需求、索取的動詞。求取動詞可以帶對象賓語。如:
①人惟舊,器非舊,惟新。(《尚書·盤庚》)
②王其德之用,天永命。(《尚書·召誥》)
③三軍可帥也,匹夫不可志也。(《論語·子罕》)
④十二月,鄭人堵狗之妻。(《左傳·襄公十五年》) [14] 
求取動詞也常和處所補語搭配使用,表示對象賓語來自何人、何處。如:
①乃罪多,參在上,乃能天?(《尚書·西伯戡黎》)
②晉人以垂棘之璧與屈產之乘道於以伐虢。(《孟子·萬章上》) [14] 
「介圭」
上古漢語裏,求取動詞也可用一個兼詞」字把對象賓語「之」字和其後的介詞「於」字兼代起來。如:
①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論語·公冶長》)
②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孟子·離婁上》) [14] 
  • 10.使令動詞
使令動詞是具有使令意義的動詞。使令動詞一般都要帶「兼語」。兼語可以是名詞,也可以是代詞。兼語的賓語性質遠大於它的主語性質,因此它實際上是使令動詞的對象賓語。 [14]  如:
命汝作納言。(《尚書·堯典》)
②子路使子羔為費宰。(《論語·先進》) [14] 
兼語後的動詞可以是及物動詞,也可以是不及物動詞,甚至還可以是個連動結構。如:
①鄭人使其北門之管。(《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②為巨室則必使工師大木。(《孟子·梁惠王下》)
③王眾悉於庭。(《尚書·盤庚》)
④子使漆雕開。(《論語·公冶長》)
⑤王來承保乃文祖受命民。(《尚書·洛誥》)
⑥(公)子封車二百乘以京。(《左傳·隱公元年》) [14] 
兼語如果是代詞「之」字,這個「之」可用可不用,但以不用為常。如:
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孟子·萬章上》)
②文王聞之,喟然而嘆,故拘之於牖里之庫百日,而欲令之死。(《戰國策·趙策三》)
③我乃劓珍滅之,無遺育,無( )易種於茲新邑。(《尚書·盤庚》)
④請京,使( )居之,謂之京城大叔。(《左傳·隱公元年》) [14] 
  • 11,趨向動詞(甲)
趨向動詞(甲)是表示具有一定運動方向的及物動詞。趨向動詞(甲)常帶處所賓語。如:
①子曰:「由也堂矣,未入於室也。」(《論語·先進》)
②故不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荀子·勸學》)
③人性之善也,猶水之下也。(《孟子·告子上》)
④赤子匍匐將井,非赤子之罪也。(《孟子·膝文公上》)
⑤子太廟,每事問。(《論語·八佾》)
⑥川淵深而魚鱉之。(《荀子·致士》)
⑦子衞,冉有僕。(《論語·子路》)
⑧虢公醜京師。(《左傳·僖公五年》)
⑨盤庚作,惟河以民遷。(《尚書·盤庚》)
⑩醉者百步之溝,以為蹞步之澮也。(《荀子·解蔽》)
①齊師敗績,逐之,三華不注。(《左傳·成公二年》)
②王乃牽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之。(《莊子·説劍》)
例①②,「升」「登」,表上向。例③④,「就」「入」,表下向。例⑤⑥,「入」「歸」,表內向。例⑦⑧,「適」「奔」,表外向。例⑨①,「涉」「越」,表橫向。例①②,「周」「環」,表環向。 [14] 
值得注意的是,上古漢語裏,趨向動詞(甲)和處所賓語之間,一般是不加「於」字的,但是有時候也是可以加的。這種「於」字看似介詞,實際上仍具有明顯的動詞性質,或釋「往」,或釋「至」,當視具體語境而定。如:
①盤庚遷於殷,民不適有居,率籲眾感出矢言。(《尚書·盤庚》)
②古我先王將多於前功,適於山。(《尚書·盤庚》)
③吾聞出於幽谷遷於喬木者,未聞下喬木而入於幽谷者。(《孟子·滕文公上》)
④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孟子·盡心下》)
例③④,《孟子》兩例,「於」原作「於」。此處「於」,用同「於」。 [14] 
  • 12.變化動詞
變化動詞是表示事物發展變化的動詞。變化動詞只能帶結果賓語。如:
①惟汝自毒。(《尚書·盤庚》)
②臣朕股肱耳目。(《尚書·皋陶謨》)
③女君子儒,無小人儒。(《論語·雍也》)
④離婁之明,公輸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方圓。(《孟子·離婁上》)
例①一④,「毒」「股肱耳目」「君子儒」「小人儒」「方圓」,結果賓語。 [14] 
上古漢語,「為」有時或可置於另一動詞之後,組成複音變化動詞,然後再續接結果賓語。如:
①其神化為黃熊。(《左傳·昭公七年》)
②象日以殺舜為事,立為天子則放之。(《孟子·萬章上》) [14] 
有時在兩個動詞之間也可先插進對象賓語,然後再續接結果賓語。如:
①東彭蠡。(《尚書·禹貢》)
趙衰卿,讓於欒枝、先軫。(《左傳·僖公二十七年》) [14] 
  • 13.判斷動詞
判斷動詞是表示句子主語賓語可以構成判斷關係的動詞。上古漢語的中期和後期,語言中已經產生了判斷動詞的個別用例,但這也只是源頭濫觴而已。如:
①桀溺日:「子誰?」(子路)曰:「仲由。」(《論語·微子》)
②左師日:「誰君夫人?餘胡弗知?」(《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③俄又復得一,問人日:「此何種也?」對日:「此車軛也。」(《韓非子·外儲説左上》)
④此必豫讓也。(《史記·刺客列傳》)
例①一④,「為」「是」,如果不承認是判斷動詞,是難以解釋的。但是上古文獻中,有些「是」字句還應仔細研究。 [14]  如:
⑤乃卜三龜,一習吉。啓籥見書,乃並吉。(《尚書·金滕》)
例⑤,「是」是判斷詞無疑。但《金滕》一文,行文平易,恐非西周作品,更非周公所作,因此有的學者懷疑此篇或是春秋或戰國時人的「述古之作」。聯繫上例③④,此説或是。 [14] 
  • 14.類比動詞
類比動詞是表示主語賓語具有比喻關係的動詞。類比動詞只能帶類同賓語。類同賓語雖指明主語和賓語是不同客體,但彼此間仍存在某種共性。如:
①二十有八載,帝乃殂落,百姓喪考妣。(《尚書·堯典》)
②有無,實虛。(《論語·泰伯》)
③小國之仰大國也,百穀之仰膏雨焉。(《左傳·襄公十九年》)
④怒而飛,其翼垂天之雲。(《莊子·逍遙遊》)
例①一④,「喪考妣」「無」「虛」「百穀之仰膏雨」「垂天之雲」,類同賓語。 [14] 
  • 15.存現動詞(甲)
存現動詞(甲)是表示人或事物存在與否或有無的及物動詞。存現動詞(甲)常帶施事賓語。施事賓語是指語法上的賓語是事實上的主語(主體)。 [35] 
如:
①井仁焉。(《論語·雍也》)
②庖肥肉,廄有肥馬。(《孟子·滕文公下》)
③魯君子者,斯焉取斯?(《論語·公冶長》)
④當是時也,內怨女,外曠夫。(《孟子·梁惠王下》)
例①一④,「有」表示存在,「無」就是不存在。「仁」「肥肉」「肥馬」「君子」「怨女」「曠夫」,施事賓語。 [14] 
由「有」構成的存現句,「有」字下常常續接一個「兼語」成分。如: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述而》)
②鄭有叔詹、堵叔、師叔三良為政。(《左傳·僖公七年》)
③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孟子·公孫丑下》) [14] 
殷商時期的存現動詞有兩個:有、亡。例如:
①辛已卜,我貞:我有事?十月(《甲骨文合集》21663)
②貞:…甲辰其有至艱?(《合集》7187正)
③貞:鹿?有鹿?二告(《合集》5775)
其鹿?(《合集》893)
存現動詞除可帶體詞性成分作賓語外,也可帶謂語性成分作賓語。例如:
①王不隹不若?(《合集》376正)
②甲戌卜,古貞:其出?(《合集》3829)
③壬子卜,㱿貞:𢀛方出,隹我有作禍?壬子卜,㱿貞:𢀛方出,不隹我作禍?(《合集》6087)
④貞:我其來?(《合集》19382)
其至?(《合集》775反)
不過謂詞性成分一旦作存現動詞的賓語,便指稱化了,例如「有不若」,便是「有不若之事嗎」的意思了。 [35] 
甲骨文刻辭中,「有」和「亡」是一對意義相反的存現動詞。「其」修飾動詞時,一般直接放在動詞前。但在修飾「有」和「亡」時,位置卻比較特別,一般放在「有」之前,「亡」之後。例如:
①己酉卜,㱿貞:危方其禍?
己酉卜,㱿貞:危方其禍?(《合集》8492)
②貞:其來?
貞:其來?(《合集》17079)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沈培認為,「亡」雖為動詞,但為否定義,所以當「亡」與副詞「其」組合時,受「否定副詞+其+VP」句式類推作用的影簪,便出現在「其」字之前。 [35] 
至西周時期,「有」、「亡」繼續使用:
①夏氏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尚書·湯誓》)
鰥在下,曰虞舜。(《尚書·堯典》)
③降餘魯多福疆。(土父鍾,西周晚期)
④皇天斁。(毛公鼎,西周晚期)
但「亡」逐漸減少,代之以「無」,二者是通假關係:
①梁其萬年彊(疆)。(梁其鍾,西周晚期)
②今殷其淪喪,若涉大水,其津涯。(《尚書·微子》)
至東周以後,表存現的「亡」就很少見了。
存現動詞「有」一直使用在現代漢語之中。「有」在殷商時多是表示客觀情況的存在,至西周,其意義則擴展為領有、保有。例如:
①在武王嗣文作邦,闢氒慝,撫有四方。(大盂鼎,西周早期)
②予曷其極卜?敢弗於從,率寧人指疆土?(《尚書·大誥》)
「撫有四方」即佔有四方。「有指疆土」即保有指定的疆土。 [35] 
「有」的否定,殷商時只有「亡」,西周時期則新出現了「罔有、未有、無有、不有」等。例如:
罔有逸言,民用不變。(《尚書·盤庚上》)
②予未有知,思日贊贊襄哉。(《尚書·皋陶謨》)
③凡厥庶民,無有淫朋。(《尚吾·洪範》)
④爾不克敬,爾不啻不有爾土,予亦致天之罰於爾躬。(《尚書·多士》)
其中「罔有」入東周以後就很少見,「未有、無有、不有」等則一直使用到西漢:
①鄭之從楚,社稷之故也,未有貳心。(《左傳》宣公十二年)
②其明年,東巡海上,考神仙之屬,未有驗者。(《史記·孝武本紀》)
③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於此,將為戮乎?(《左傅》成公二年)
④入海求蓬萊,終無有驗。(《史記·孝武本紀》)
不有廢也,君何以興?(《左傅》僖公十年)
不有居者,誰守社稷?不有行者,誰捍牧圉?(《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⑦庸知我國人不有以我情告鄭者乎?(《史記·秦本紀》)
這種表達形式的多樣化,與上古漢語語法範疇表達形式多樣化的總進程是一致的。 [35] 

動詞不及物動詞

不及物動詞是意義內向的動詞,不能帶賓語,能帶賓語而未帶賓語的動詞不能叫不及物動詞。姚振武將其分為不及物行為助詞、不及物心理感受助詞、非自主不及物助詞等,如「來、往、進、出、退、趨、上、下、馳、走、拜、祭、吊、誓、悦、憂、懼、喜、感、恥、怒、卒、薨、崩、疾(生病)、娩、雨、旱、災、荒、動、壞、覆、流、墜」等。 [34] 
周生亞將上古漢語的不及物動詞分為以下四類:
  • 1.趨向動詞(乙)
趨向動詞(乙)是表示具有一定運動方向的不及物動詞。趨向動詞(乙)後可以帶處所補語時間補語,也可以不帶,作零位。如:
①揖讓而,下而飲。(《論語·八佾》)
②衞將軍文子見曾子,曾子不。(《韓非子·説林下》)
③樹則糞本。(《荀子·致士》)
④利足而迷,負石而,是天下之所棄也。(《荀子·非十二子》)
⑤世子自楚,復見孟子。(《孟子·滕文公上》)
⑥妻適市,曾子欲捕彘而殺之。(《韓非子·外儲説左上》)
⑦王若曰:「哉,封,勿替敬典。」(《尚書·康誥》)
⑧鄉人飲酒,杖者,斯矣。(《論語·鄉黨》)
⑨三人,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
⑩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孟子·梁惠王上》)
例①②,「升」「起」,表上向。例③④,「落」「墜」,表下向。例⑤⑥,「反」「來」,表內向。例⑦⑧,「往」「出」,表外向。例⑨⑩,「行」「走」,表橫向。 [15] 
以上所引諸例,補語均屬零位。但也有不少趨向動詞(乙)可以帶處所補語或時間補語。如:
①馬驚而不行,其子下車牽馬,父子(下)推車。(《韓非子·外儲説右下》)
②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論語·微子》)
③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則至於豐。(《尚書·召誥》)
④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論語·鄉黨》)
例①②,「車」「父母之邦」,處所補語。例③④,「六日乙未」「三日」,時間補語。 [15] 
有的處所補語前還可以加介詞。如:
①惟五月丁亥,王來自奄,至於宗周。(《尚書·多方》)
②夏五月,公遊於申池。(《左傳·文公十八年》) [15] 
  • 2.居止動詞
居止動詞是表示居處、休止的動詞。居止動詞常帶處所補語時間補語,不帶者為少數。如:
①君北海,寡人南海,風馬牛不相及也。(《左傳·僖公四年》)
②曾子武城,有越寇。(《孟子·離婁下》)
③羣終日,言不及義。(《論語·衞靈公》)
④神莘六月。(《左傳·莊公三十二年》)
例①②,「北海」「南海」「武城」,處所補語。例③④,「終日」「六月」,時間補語。 [15] 
處所補語前也可以加介詞「於」字。如:
①曷至哉,雞棲於塒。(《詩經·王風·君子于役》)
②子路宿於石門。(《論語·憲問》)
③三年春,曲沃武公伐翼,次於陘庭。(《左傳·桓公三年》)
④士止於千里之外,則讒諂面諛之人至矣。(《孟子·告子下》) [15] 
居止動詞之後,不帶任何成分,作零位者,較少見。如:
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論語·先進》)
②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與鹿豕遊。(《孟子·盡心上》) [15] 
  • 3.存現動詞(乙)
存現動詞(乙)是表示人或事物存在與否或有無的不及物動詞。存現動詞(乙)可以帶處所補語時間補語,也可以不帶任何成分,作零位。如:
①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莊子·讓王》)
②禹之法猶,而夏不世王。(《荀子·君道》)
③人皆有兄弟,我獨。(《論語·顏淵》)
④其言雖教,謫之實也,古之也,非吾也。(《莊子·人間世》)
例①一④,「見」「存」「亡」「有」等動詞後不帶任何成分。 [15] 
存現動詞(乙)後也可帶處所補語或時間補語。如:
①周公二年,則罪人斯得。(《尚書·金滕》)
②鄭公子忽在王所。(《左傳·隱公七年》)
處所補語前也可加介詞「於」字。如:
①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孟子·盡心上》)
②無定理,非在於常所,是以不可道也。(《韓非子·解老》) [15] 
  • 4.狀態動詞
狀態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感知、心理和言語等意義並處於自然狀態的動詞。狀態動詞雖然是由及物動詞轉化而成,但它並不是及物動詞。也就是説,它不是省略賓語的及物動詞,而是處於自然狀態就能完整表達句意的不及物動詞。 [15] 
狀態動詞的後面可以續接補語,但更多情況下是零位。如:
①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論語·微子》)
②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已。(《孟子·梁惠王上》)
③惠子因説:「不可不也。」(《韓非子·內儲説上》)
④罔罪爾眾,爾無共。(《尚書·盤庚》)
⑤八佾於庭。(《論語·八佾》)
⑥食不,寢不。(《論語·鄉黨》)
例①一③,「追」「為」「察」,源自及物動詞。例④一⑥,「怒」「舞」「語」「言」,源自不及物動詞。 [15] 
上古漢語裏,不論是及物動詞,還是不及物動詞,當它們充當定語狀語時,實際上都是處於一種自然狀態,應認為這也是狀態動詞。如:
①高宗肜日,越有雄。(《尚書·高宗彤日》)
肉不出三日。(《論語·鄉黨》)
③退而有志,不欲變,故不受也。(《孟子·公孫丑下》)
④君子無求飽,居無求安。(《論語·學而》)
而知之者,上也;而知之者,次也。(《論語·季氏》)
⑥夫蚓,食槁壤,飲黃泉。(《孟子·滕文公下》)
例①一③,「雊」「祭」「去」,作定語。例④一⑥,「食」「居」「生」「學」「上」「下」,作狀語 [15]  『』
不及物動詞,就是不涉及名物的動詞,動詞的位置後面沒有受事賓語。
意義內向的動詞,可分為不及物行為勳詞、不及物心理感受動詞、非自主不及物動詞等,如“來、往、進、出、退、趨、上、下、馳、走、拜、祭、吊、誓、悦、憂、、喜、感、恥、怒、卒、薨、崩疾(生病)、娩、雨、旱、災、荒、動、壞、覆、流、墜”等。

動詞助動詞

助動詞,就是輔助性動詞,處於謂語動詞或謂語形容詞之前,表示可能、意願、應該及被動意義並對動詞進行限定。因為表示可能義和願望義是其常用項,因此這類動詞又叫「能願動詞」。《馬氏文通》稱之為「助動字」。馬氏説:「(動字)有不記行而惟言將動之勢者,『可』『足』『能』『得』等字,則謂之『助動』,以其常助動字為功也。助動字也。」又説「『可』『足』『能』『得』,助動字也。不直言動字之行,而惟言將動之勢,故其後必有動字以續之者,即所以言其所助之行也。」這裏是從意義、結構兩大方面,給助動詞下了比較準確的定義。 [16]  [40] 
就漢語助動詞產生而言,應當説,大部分助動詞都是由動詞分化而成(小部分來自形容詞)。這種分化,主要是從上古漢語中期開始的。因此,文獻中,常常看到動詞與助動詞並存的現象。請比較:
己復禮為仁。(《論語·顏淵》)(克:動詞,剋制。)
②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救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克:助動詞,能。)
①(赤)對曰:「非曰之,願學焉。」(《論語·先進》)(能:動詞,勝任,在…方面能做到。)
②君補過,袞不廢矣。(《左傳·宣公二年》)(能:助動詞,能夠。)
①蒲城人慾戰,重耳不。(《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可:動詞,認可。)
②虞公貪利其璧與馬而欲許之,宮子奇諫曰:「不許。」(《韓非子·十過》)(可:助動詞,可以。)
①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之,不處也。(《論語·里仁》)(得:動詞,獲得。)
②今秦王使臣斯來而不見。(《韓非子·存韓》)(得:助動詞,能。)
①子曰:「力不者,中道而廢,今女畫。」(《論語·雍也》)(足:形容詞,足夠。)
②彼天子固然,其無怪。(《戰國策·趙策三》)(足:助動詞,值得。)
①請盟,齊侯不。(《左傳·文公十六年》)(肯:動詞,同意。)
②吾已召之矣,丙怒甚,不來。(《韓非子·內儲説上》)(肯:助動詞,願意。)
①苟子之不,雖賞之不竊。(《論語·顏淵》)(欲:動詞,貪求。)
②王行之,則盍反其本矣?(《孟子·梁惠王上》)(欲:助動詞,想,想要。)
①管仲,曾西之所不為也,而子為我之乎?(《孟子·公孫丑上》)(願:動詞,羨慕。)
②臣昔者不知所以治鄴,今臣得矣,請璽,復以治鄴。(《韓非子·外儲説左下》)(願:助動詞,願意。)
①夫子之雲不亦乎?(《論語·子張》)(宜:形容詞,適宜,自然。)
②是以惟仁者在高位。(《孟子·離婁上》)(宜:助動詞,應當。)
①子夏之門人小子,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論語·子張》)(當:動詞,擔當。)
②為人臣不忠,死;言而不當,亦當死。(《韓非子·初見秦》)(當:助動詞,應當。) [16] 
上古漢語助動詞,依據意義,可以分為四類:A.表可能,B.表意願,C.表應當,D.表被動。
  • 發展
在殷商時期,助動詞很不發達,大概只有「克」和「肩」兩個。例如:
①癸卯卜:其克𢦒周?(《合集》20508)
②壬子卜,貞:亞克興有疾?
弗其克。(《合集》13754)
李明引襲錫圭説,認為例①是問能否戰勝(找)周。例②「克興有疾」意為能分擔王疾,其「興」義為「同」。 [36] 
①己巳卜,肩入。
不肩入。(《合集》22259)
②辛酉卜:𡚵肩出。(《合集》22322)
裘錫圭認為,殷商時期的「肩御」、「肩出」、「肩往」等,其「肩」都可訓為「克」。《説文解字》:「克,肩也。」姚孝遂認為,「克」之本義為肩任,引申為能、為成、為堪、為勝。 [36] 
至西周時期,「肩」基本消失。而助動詞逐步增多,有「敢、肯、克、能、可、義(宜)」等,已基本具備了上古時期助動詞的三個類別。例如:
①孫孫子子毋忘伯休。(縣妃簋,西周中期)
②厥子乃弗播,矧獲?(《尚者·大誥》)
③王曰:「令眔奮,乃至。」(令鼎,西周早期)
④我不不眔縣伯萬年保。(縣妃簋,西周中期)
⑤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向避,其猶撲減。(《尚書·盤庚上》)
⑥懋父令日:「(宜)播。」(師旂鼎,西周中期)
東周以後,助動詞進一步增加,表意願的增加了「願、欲、忍、屑、憖」等;表能可的增加了「可以、得、獲、可得、堪、克能、克堪、足、足以」等:表事理的增加了「當」。
下面分別説明各類助動詞的性質。
一、意願類
1.敢、肯、忍、屑、
「𠭖」,今作「」,《説文》:「𠭖,進取也。從𠬪古聲」,其甲骨文象雙手持幹刺野豬之形,是個動詞,指侵犯、干犯。用例如《國語·吳語》雲:「寡人帥不腆吳國之役,遵汶之上,不左右,唯好之故」。助動詞「敢」,來源於動詞「」, [40]  表示有膽量做某種事,分別用在陳述句反問句中。用在陳述句中多為否定式,否定詞有「不」、「莫」等。「敢」在西周金文中已很常見,直至西漢一直沿用不衰。例如:
對揚天子丕期魯休。(大克鼎,西周晚期)
②效不不萬年夙夜奔走揚公休。(效卣,西周中期)
③予曷不於前寧人攸受休畢?(《尚書·大誥》)
④上好禮則民莫不敬。(《論語·子路》) [36] 
用於反問句,東周以後常有語氣詞「乎」等相呼應。如:
①小人不犯不祥,古之制也,吾違諸乎?(《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第二十二章)
「肯」表示願意。用於陳述句和疑問句。例如:
①此邦之人,不我毅。(《詩經·小雅·黃島》)
②先生病矣,苦於山林之勞,故乃見於寡人。(《莊子·徐無鬼》)
③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堂,矧肯構?(《尚者·大誥》)
④客為寡人來靖郭君乎?(《戰國策·齊一》) [36]  [40] 
「忍」用在動詞前,表示動作行為是施動者所能忍受的或者是所願意做的,常與「不」連用,表示不能容忍或不願意。如:
①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見其死;聞其聲,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孟子·梁惠王上》)
②孟舒知士卒罷敝,不出言。(《史記·田叔列傳》)
「忍」的意義和用法一直延續到現代漢語之中。 [36] 
「屑」經常與「不」構成「不屑」,表示輕蔑。例如:
①宴爾新婚,不我以。(《詩經·邶風·穀風》)[「不我屑以」意思是不屑於要我。]
②鬒髮如雲,不屑髢也。(《詩經·郵風·君子偕老》)[「髢」,加假髮。] [36] 
」較少見,與「願」的意思比較接近。例如:
①不遺一老,俾守我王。(《詩經·小雅·十月之交》)
②鈞將皆死,使吾君開勝與之死也以為快。(《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戰國晚期以後幾乎不見用。
2.願、欲
「願」和「欲」是一對既互相區別,又緊密聯繫的助動詞。「願」表示施事者的主觀意願。這種意願的實現,往往需要所交談的對象(當事者、與事者或受事者)的配合或其他客觀條件的允許,下面舉例説明。
①納我而無二心者,吾皆許之上大夫之事,吾與伯父圖之。(《左傳》莊公十四年)
②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願藉子殺之。」(《墨子·公輸》)
③酒醴之味,金石之弊,夫子無與焉。(《晏子春秋·內篇諫上》第六章)
④公望見晏子,下而急帶日:「夫子何為遽?國家無有故乎?」晏子對曰:「不亦急也。雎然,嬰有復也。」(《晏子春秋·內篇諫上》第二十三章)
⑤騫,周室之賤史也,不量其不肖,事君子。(《晏子春秋·內篇問下》第三十章)
例①~③是施事者希望當事者如何如何,例④~⑤是施事者為自己向對方請願。例(4)的「嬰願有復也」,意思是「我希望(向您)稟報」,對方充當與事。例⑤「願事君子」的「君子」是指交談的對方(晏子),充當受事。 [36] 
有時施事者出於客氣,也用「願」:
①諸侯之事,百官之政,寡人以請子。(《晏子春秋·內篇諫上》第六章)
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以上各例,都是君王對臣下提出要求,依事理不一定要徵得臣下同意,其用「願」,是把自己放在與對方商量的位置,使語氣顯得客氣委婉,表面上依然是需要對方配合。 [36] 
「欲」本義表示施事者即將獨立做出他想做的行為,無需任何配合商量。例如:
報之德,吳天罔極。(《詩經·小雅·蓼莪》)
②晉平公伐齊,使範昭往觀焉。(《晏子春秋·內篇雜上》第十六章)
這種「欲」佔用例的大多數。
本義的「欲」有一個前提,即施事者願意實行該動作行為。也就是説,「欲」的前提是「願」,「欲」包含着「願」,如果不「願」,就根本談不上「欲」。所以有些「欲」也由此有了「願」的含義,用這樣的「欲」時,與用「願」一樣,施事者往往需要對方的同意或配合,姑且稱為「欲2」,而把上面所顯示的「欲」稱為「欲1」。「欲2」等同於「願」。「欲2」的例子如:
①君見之,召之,則不往見之,何也?(《孟子·萬章下》)
②三國之兵深矣!寡人割河東而講,何如?(《韓非子·內儲説上》)
③三君皆其國之安。(《晏子春秋·外篇第八》第三章)
以上各例的「欲」都只是「欲2」,「願」的意思,可以換成「願」。
正因為有「欲2」,所以,戰國晚期以前,「願」沒有否定形式,即沒有「不願」這樣的形式。「欲」有否定式「不欲」,它們全都相常於「不願」,
例如:
①夫靈山固以石為身,以草木為發。天久不雨,發將焦,身將熱,彼獨不雨乎?祠之何益?(《晏子春秋·內篇諫上》第十五章)
②劫人以兵甲,威人以眾強,故天下不其強。(《晏子眷秋·內篇間上》第五章)
③以其家貨養寡人,不其淫侈也。(《晏子春秋·內篇雜上》第十五章)
④雖然,君子獨不富與貴乎?(《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第十六章)
也就是説否定式中的「欲」全都是「欲2」。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事實。「欲1」表示即將做出某種動作行為,本身是不可能有否定式的。一否定,其意義就必然轉化為「不願」。例如「晉欲攻齊」表示晉即將攻齊,如果是否定式「晉不欲攻齊」,則必然表示晉不打算、不願意攻齊,不可能有別的選擇。「不欲」的「欲」一概是「欲2」這一事實從反面説明,把「欲」區分為「欲1」、「欲2」是正確的。 [36] 
因為「不欲」在語義上全面等於「不願」,所以在《晏子春秋》中只有「不欲」,沒有「不願」。其他先秦及西漢典籍,考察結果如下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戰國中期以前,「欲」佔絕對優勢,其後也佔有相當的優勢。「願」很少甚至於沒有,是因為「願」的範疇可以由「欲」來表達。這一時期只有「不欲」,沒有「不願」。戰國晚期,「不願」開始出現,但比例很低。 [36]  [37] 
二、能可類
1.克、堪、克堪
助動詞「克」、「堪(戡)」分別來源於動詞「克(尅)」、「堪(戡)」,後二者在「勝」、「勝任」義上是同義詞。《爾雅·釋詁》:「剋、堪,勝也。」又:「勝、勘,克也。」由此引申,又都是克服、戰勝、平定之義。例如:
①汝黜乃心,施實德於民。(《尚書·盤庚上》)
②既商二年,王有疾,弗豫。(《尚書·金滕》)
③西伯既黎,祖伊恐,奔告於王。(《尚書·西伯戡黎》)
④惟新陟王,畢協賞罰,定厥功,用敷遺後人休。(《尚書·顧命》)
再進一步引申,就有了「能可」義了:
①癸卯卜:其𢦒周?(《合集》20508)
②嗚呼!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自抑畏。(《尚書·無逸》)
③惟爾多方,罔顧之。(《尚書·多方》)
有時甚至「克堪」並用:
惟我周王,靈承於旅,克堪用德,惟典神天。(《尚書·多方》) [37] 
2.克、能
助動詞「能」本來是動詞,「勝任」之意。例如:
①吾少也賤,故多鄙事。(《論語·子罕》)
②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知能而不所不能。(《莊子·知北遊》)
由此發展,便有了能可之義,逐漸成為助動詞了。助動詞「克」與「能」二者意義接近,都表示「有能力」、「條件許可」等。請看下例:
①雀克入邑。
雀弗其克入。(《合集》7076正)
惟文王尚修和我有夏。(《尚者·君奭》)
②爾敏,天惟畀矜爾。(《尚書·多士》)
③故我至於今,受殷之命。(《尚書·酒誥》)
④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容之。(《尚書·秦誓》)
⑤犖有力焉,投蓋於稷門。(《左傳》莊公三十二年)
⑥人誰無過?過而改,善莫大焉。(《左傅》宣公二年) [37] 
否定式,二者的否定詞都是「不」。例如:
①惟夏之恭多士,大不克明保享。(《尚書·多方》)
②汝亦罔不克敏典,乃由裕民。(《尚書·康誥》)
③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離婁上》)
④我不能不眔縣伯萬年保。(縣妃簋,西周中期)
「克」與「能」意思和用法差不多,因此偶爾可以“克能」並用。例如:
①周其有髭王,亦克能修其職,諸侯服享,二世共職。(《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克」與「能」主要是歷時替代關係。「克」最古老,見於殷商時期,「能」出現於西周金文,以後逐步增多,大約至戰國中期以後,「克」完全淡出,而為「能」所替換。 [37] 
3.可、能
表能可的「可」,一般是對受事者承受來自外界的動作行為作出估計或認定。因此「可」的賓語如果是及物助詞,主語則一般是受事成分,這是「可」字句的主要特點。西周時期「可」已多見,直到西漢仍很常用。舉例如下:
①子日:「殷因於夏禮,所損益,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知也。」(《論語·為政》)
②範昭歸以報平公日:「齊未伐也。」(《晏子春秋·內篇雜上》第十六章)
③式爾,有厥罪小,乃不不殺。(《尚書·康誥》)
④臣聞古者之士,與得之不與失之,與進之不與退之。(《晏子春秋·內篇諫上》第八章)
⑤人性有賢不肖,學乎?(《晏子春秋·內篇間下》第六章)
⑥地動乎?(《晏子春秋·外篇第七》第二十一章)
⑦今推殷墜厥命,我其不大監撫於時?(《尚書·酒誥》)
⑧文子曰:「有人不難以死安利其國,無愛乎?」(《國語·晉語八》)
以上例①為肯定句,例②、③為否定句,例④為介詞結構作「可」的賓語,例⑤、⑥為是非問句,例⑦、⑧為反問句。因為受事成分處在主語位置,所以「可」很少帶動賓結構賓語 [37] 
「可」帶動賓結構賓語,大致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動詞可以帶雙賓語,其中一個賓語處於「可」前主語位置,另一個賓語便只能處於「可」後動賓結構(或介賓結構)賓語的位置了。例如:
①我不不監於有夏,亦不可不監於有股。(《尚書·詔誥》)
②三軍奪帥也,匹夫不奪志也。(《論語·子罕》)
這種「可」,可以認為是「可」的基本用法的變體。另一種情況,「可」是「可以」的省略,請看下例:
①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義,下有長率之倫,內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敵,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祿。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無君臣之義,下無長率之偷,內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敵。(《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十四章)
這一例的「不可威敵」,「可」似乎帶動賓結構賓語,但前有「可以威敵」,顯示「可」與「可以」在同樣的意義上交互出現,説明這種「可」是「可以」的省略,其意義相當於「能」,與「可」的基本用法有別。 [37] 
有時賓語是形容詞性成分,主語便是該成分所評價的對象。這時句子主要採取兩種形式,一是形容詞性成分直接作「可」的賓語,這種形式比較少見。例如:
①天之變,彗星之出,庸悲乎?(《晏子春秋·外篇第七》第二章)
②嬰聞汩常移質,習俗移性,不不慎也。(《晏子春秋·內篇雜上》第二十三章)
另一種辦法就是主要動詞用「可謂」的形式,例子較多。如:
①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學而》)
②晉國無亂,諸侯無闕,可謂良矣。(《左傅》昭公元年)
③先王之道,禮樂可謂盛矣。(《史記·樂者》) [37] 
「可」還可以獨用,獨用的「可」表示允許,常常有「應該」、「合適」等主觀評價的意思,類似表肯定的形容詞。例如:
①子封曰:「矣。厚將得眾。」(《左傅》隱公元年)
②公曰:「不。先君以寡人為賢,使主社稷。若棄德不讓,是廢先君之舉也,豈曰能賢?」(《左傳》隱公三年)
③若出於東方,觀兵於束夷,循海而歸,其也。(《左傅》僖公四年)
④予欲殺二子者以説於上帝,其乎?(《晏子春秋·內篇諫上》第十二章)
如最後一例,君王殺臣下,客觀上本不存在可以不可以的問題,因此「其可乎?」實際上是間應該不應該,合適不合適。表意願還是表允許有時並不好區分,因為意願只是在能可基礎上的一種延伸。 [37] 
「能」是對施事者對外採取行動的能力的估計或認定。因此與“可」相比較,「能」的最大特點就是能以動賓(或介賓)結構及其各種擴展式作為賓語,這種動賓(或介賓)結構的賓語一般是受事成分。例如:
①知人則哲,官人。(《尚書·皋陶謨》)
②是以管子以齊國免於難,而以吾先君參乎天子。(《晏子春秋·內篇問上》第七章)
③汝弗使有好於而家,時人斯其辜。(《尚書·洪範》)
④寸之管無當,天下不足之以粟。
⑤是以雖事惰君,使垂衣裳,朝諸侯。(《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五章)
⑥且嬰之於靈公也,盡復而不立之政。(《晏子春秋·外篇第七》第十九章)
以上例②是「介—賓—動—補」結構作賓語,例④是「動賓—補」結構作賓語,例⑤是兼語式(省略的)作賓語,例⑥是雙賓語結構作賓語。這些用法,「可」字均未見。 [37] 
「能」還可以帶單獨的動詞作為賓語。例如:
⑦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達,是不容。(《尚書·秦誓》)
⑧夷吾不守,盟而行。(《左傳》僖公六年)
⑨當是時,盛君之行不進焉。(《晏子春秋·內篇諫上》第十六章)
⑩景公登路寢之台,不終,而息乎陛。(《安子春秋·內篇辣下》第十八章)
以上例⑦、⑧賓語為及物助詞,例⑨、⑩賓語為不及物動詞。各例的「能」都不能換為「可」,因為語義上不能相容。
「能」偶爾還帶形容詞賓語,但很少見。如:
①君固無勇,而又聞是,弗久矣。(《左傳》襄公十八年)
「能」有時也可單獨使用。例如:
①潘崇曰:「能事諸乎?」曰:「不。」「能行乎?」曰:「不。」「能行大事乎?」日:「曰。」(《左傳》文公元年)
②公曰:「子之道若此其明,亦能益寡人之壽乎?」對曰:「。」(《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第四章)
「可」和「能」,雖然都是表示可能性,但所關涉的動作行為的方向不一樣。「可」表示由外向內,「能」表示由內向外,所以二者在句中一般不能互換。這是需要注意的。 [37] 
4.可以
助動詞「可以」是由助動詞「可」與介詞「以」由於經常鄰接使用凝結而成的,問題是它們是何時凝結為一個詞的,似乎還沒有明確的答案。
最早的「可以」見於《尚書》:
①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二公日:「我其為王穆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尚書·金滕》)
如果僅從語感上看,這似乎已經像助動詞了。但先秦介詞「以」意義和用法極為靈活多樣,並不能排除這一例的結構為「可+以…」的可能。《詩經》裏「可以」多見,在大、小《雅》部分,可以見到如下的例句:
①它山之石,可以為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嗚》)
②挹彼注茲,可以餴饎…挹彼注茲,可以濯罍…挹彼注茲,可以濯溉。(《詩經·大雅·泂酌》)
這些例子中的「以」也都不能排除介詞的可能。但是到了《國風》中,卻有了這樣的句子:
③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飢。(《詩經·陳風·衡門》)
「衡門之下」是處所成分。介詞「以」與處所成分似乎是不相容的。因此這一例的「以」已經非常虛了,「可以」可能已經非常接近助動詞。及至《論語》之中,便有了這樣的句子:
①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論語·述而》)
②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論語·雍也》)
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這些句子中「以」已經完全虛了,「可以」肯定是地地道道的助動詞了。
助動詞「可以」戰國中期以前多表示動作由內向外,且多以賓語受事動賓結構作為賓語,所以,其性質一般來説相當於「能」,而不相當於「可」。例如,「紀人伐夷」(《左傳》隱公元年)這樣的話,在戰國中期以前,如果要變換説法,是可以説成「紀人能伐夷」或「紀人可以伐夷」的,但不能説成「紀人可伐夷」。反過來,「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在戰國中期以前是不能説成「五十者可衣帛矣」、「七十者可食肉矣」的。但戰國中期以後,這種區別逐漸模糊了。例如《史記》中就出現了這樣的話:「伯禹為司空,可美帝功。」(《史記·五帝本紀》)如果在戰國中期以前,這樣的話似乎只能説成「伯禹能美帝功”或「伯禹可以美帝功」。 [38] 
《晏子春秋》大約為戰國中期的作品,其「可以」共55例,有49例是以動賓結構作為賓語,相當於「能」。例如:
①巨可以補國,細可以益晏子者,三百篇。(《晏子春秋·內篇雜上》第二十六章)
②從君之慾,不可以持國。(《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十一章)
③子之宅近市,湫隘囂塵,不可以居。(《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第二十一章)
④嬰聞古之能行道者,世可以正則正,不可以正則曲。(《晏子春秋·內篇問下》第二十五章)
這説明在《晏子春秋》時代,「可以」與「可」的界限總體依然是明晰的,只有極少數「可以」相當於「可」的現象。這提示二者的區別開始模糊,這種模糊後世逐漸加劇了。
「可」和它的否定式「不可」都可獨用,即單獨回答間題。例如:
①予欲殺二子者以説於上帝,其可乎?會譴、梁丘據日:「。」(《晏子春秋·內篇諫上》第十二章)
②吾所得者少,不可。(《韓非子·十過》)
「可以」沒有此種用法。這是「可以」的一個明顯特徵,它顯然與「以」的前身是介詞有直接的關係。
5.得、獲、能
「得」的本義很實在,是「獲得」、「得到」的意思,可以帶各種體詞賓語。如:
①求乃人,乃弗。(曶鼎,西周中期)
②凡民自罪,寇攘奸宄,殺越人於貨,暋不畏死,罔弗憝。(《尚書·康誥》)
③求仁而仁,又何怨!(《論語·述而》)
但當「得」的賓語是謂詞時,語義便有模糊的傾向。如:
①民有三患:飢者不食,寒者不衣,勞不得息。(《墨子·非樂上》)
這一句一連三個「得」,「不得食」、「不得衣」的「得」顯然是及物動詞,則「不得息」的「得」也應為及物動詞,「不得息」是得不到休息的意思。但同時卻有了表能可的含義,因為「得不到休息」也就意味着「不能休息」。 [38] 
有時甚至能見到動詞「得」向助動詞「得」過渡的痕跡:
子曰:「聖人,吾不而見之矣;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而見之矣;見有恆者,斯可矣。」《論語·述而》
這一例的幾個「得」均表能可,其中「得見」意義和語法是一致的,而「不得而見」意義和語法卻不一致:「不得」是「不能」的意思,本不應與連詞發生關係,連詞「而」本是連接及物動詞的,這裏還保留着,説明這個「得」意義雖變過來了,但語法上還拖着一條尾巴,於是留下了嬗變的痕跡。 [38] 
與「能」一樣,「得」也能帶動賓結構賓語。但「能」是重在對施事者自身能力的估計或認定,而「得」則重在表客觀的許可。以《晏子春秋》為例加以説明:
①平公曰:「聞子大夫數矣,今通見。」(《晏子春秋·內篇問下》第十五章)
②此鼠所以不可殺者,以社故也。(《晏子春秋·內篇問上》第九章)
以上例①是對結果的許可,例②是對條件的許可。在這種典型的例子裏,「得」不能換成「能」。與此相應,在典型的對施事者能力的估計或認定的句子裏,「能」也不能換成「得」。例如:
①不能愛邦內之民者,不能服境外之不善。(《晏子春秋·內篇間上》第一章)
②寸之管無當,天下不能足之以粟。(《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一章)
以上的「能」有比較明顯的「能力」的含義,所以不能換為「得」。再如:
①羣臣皆得畢其誠,讒諛安得容其私?(《晏子春秋·外篇第七》第十四章)
②比死者勉為樂乎!吾安能為仁而愈黥民耳矣?(《晏子春秋·內篇諫上》第八章)
例①的「安得」表示條件的許可,例②的「安能」表示的是能力,二者不能互換。
不過,因為一定的許可也往往意味着一定的能力,一定的能力也往往意味着一定的許可,所以「得」和「能」在一些非典型場合界限又不是很明晰。請比較下列例句:
①其行公正而無邪,故讒人不入。(《晏子春秋·內篇問上》第五章)
②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潤濕,不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十四章)
例①的「讒人不得人」,理解為讒人沒有條件入也行,理解為讒人沒能力入也行。例②的「不能及」、「不能人」也一樣,其「能」可以換成「得」而句意不變。
上面所討論的「得」和「能」,在現代漢語普通話裹只用「能」來表示。例如:
①我們今天聚在一起,真是很不容易。
②小張遊一千米。
例①表示客觀的許可,相當於上面所討論的「得」;例②的「能」表示主觀的能力,相當於上面所討論的「能」。 [38] 
與「得」具有同樣的獲得義的「獲」,也經歷了與「得」相似的虛化過程。「獲」作為及物動詞,極為古老:
聝四千八百二聝。(小盂鼎,西周早期)
當「獲」帶動詞或動詞短語作賓語時,「獲」在動賓語義關係中也同樣產生出了表示「能夠」義的助動詞用法。例如:
②臣願盡醉而死。(《囡語·晉語四》)
③民之主也,縱惑不疚,肆侈不違,流志而行,無所不疚,是以及亡而不追鑑。(《國語·晉語一》)[韋昭注:「鑑,鏡也。言不得復追鏡前世善敗以為戒也。」]
④晉之別縣不唯州,誰治之?(《左傳》昭公三年)[杜預注:「言縣邑既別甚多,無有得追而治取之。」]
這些用為助動詞的「獲」,都表示「客觀條件許可」
「得」、「獲」兩個本屬及物動詞的同義詞,在與後續於它們的動詞性成分不斷重複的結合中,最終都孕育了「能夠」義,從而虛化出助動詞的用法來。 [38] 
「得」、「獲」在虛化出助動詞的用法之後,往往可以替換使用。比較下面各組例子:
a.肥也不聞命,無乃罪乎?(《國語·魯語下》)
逢執事之不閒,而未得見;又不聞命,未知見時。(《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d.若歸骨於楚,死且不朽。(《國語·楚語上》)
歸骨於晉,猶子則肉之,敢不盡情?(《左傳》昭公十三年)
c.是寡君不事君也。(《左傳》成公八年)
小事大,未事焉。(《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從以上各組句子的比較中可以看出,「得」、「獲」是句法功能和語義功能幾乎相同的兩個可替換詞。「獲」不及「得」使用頫率高,至戰國末年,助動詞「獲」已很少見了。 [38] 
6.足、足以
助動詞「足」來源於形容詞「足」。形容詞「足」本是「充足」的意思:
①益之以霢霂,既優既渥,既霑既,生我百轂。(《詩經·小雅·信南山》)
②百姓,君孰與不?百姓不,君孰與?(《論語·顏淵》)
當形容詞「足」用作謂詞的修飾語(狀語)時,就有了產生「足夠」義的可能。例如:
③是四國者,專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左傳》昭公十二年)
④戰而不捷,參之肉其食乎?(《左傳》宣公十二年)
⑤要之眾不用也,知無能謀也。(《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以上各例的「足」(或「不足」)都是「足夠」(或「不夠」)的意思。但從事理上説,「足V」(或「不足V」)往往意味着「能夠V(或「不能夠V」)。如例(5)的「不足用」,也就意味着“不能用」(「不足用」是「不能用」的原因),所以才可以和下一句的「無能謀」並舉。其實「無能謀」改成「不足謀」,句子的意思也是一一樣的。「足」的「能夠」義便由此產生。 [38]  例如:
⑥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畏也已!(《論語·子罕》)
⑦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觀也已。(《論語·泰伯》)
⑧噫!斗筲之人,何算也!(《論語·子路》)
⑨故人主必將有便嬖左右信者,然後可。(《荀子·君道》)
這就是助動詞了。助動詞「足」同時有一種價值判斷的意藴,有「值得」(或「不值得」)的意思。例如同是「足畏」,例(3)是足夠強大,足夠使人害怕的意思。而例⑥則是不值得害怕的意思。這便是十足的助動詞了。 [38] 
助動詞「足以」的產生,當是由於「足」經常直接修飾包括介詞「以」的「以V」結構,久而久之,使得「足以」得以凝結,「以」完全虛化所導致的。助動詞「足以」相當於「足」。例如:
⑩子日:「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論語·患問》)
⑪禍猶未也,未足以懲君。(《左傳》僖公二十一年)
以上例(10)的「不足以」表「不值得」,例(11)的「未足以」表「不能夠」。 [39] 
三、事理類
1.宜
助動詞「宜」為「適宜」、「適合」、「應該」的意思。這個詞比較古老,在西周金文中就已存在。例如:
鞭汝千。(𠑇匜,西周晚期)
其後也經常使用:
為君,有恤民之心。(《左傳》莊公十一年)
昔者嬰之所以當誅者賞,今所以當賞者誅。(《晏子春秋·內篇雜上》第四章)
今六國復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為帝,不可。為王如故,便。(《史記·秦始皇本紀》) [39] 
「宜」還經常處在主謂短語的前面或後面,表示評價。例如:
①夫子之雲,不亦乎!(《論語·子張》)
②秦穆之不為盟主也哉!(《左傳》文公六年)
以上處在主謂短語後面
君王之慾殺女而立職也。(《左傳》文公元年)
②失禮途命,其為禽也。(《左傳》宣公元年)
一以上處在主謂短語前面
「宜」有時還與「所」字組成「所」字結構:
①左右善,則百僚各得其所宜。(《晏子春秋·內篇問上》第三十章)
②待其來者而正之,因時之所宜而定之。(《國語·越語下》) [38] 
2.當
」,《説文》:「田相值也。」後泛指兩兩相當。進而逐步引申出掌管、承當、面對等及物動詞義。如:
①子夏之門人小子,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論語·子張》)
仁,不讓於師。(《論語·衞靈公》)
③下臣不幸,屬戎行,無所逃隱。(《左傳》成公二年)
④養生者,不足以大事,惟送死可以大事。(《孟子·離婁下》)
以上均為「當」的及物動詞用法。因掌管、承當、面對也就往往意味着「應當」、「應該」,「當」的助動詞義及用法便由此引申虛化來的。如:
①人無於水監,於民監。(《尚書·酒誥》)
②公享,卿宴,王室之禮也。(《左傳》宣公十六年)
③今臣使楚,不從此門入。(《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第九章)
④言人之不善,如後患何?(《孟子·離婁下》)
⑤古公日:「我當有興者,其在昌乎?」(《史記·周本紀》)
「當」也可單獨作謂語,表示評價,這時其性質略近於形容詞。例如:
①苟可法於國,而善益於後世,則父死亦矣,妾為之收亦宜矣。(《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章)
②乃命有司,申嚴百刑,斬殺必,毋或枉橈。枉橈不當,反受其殃。(《禮記·月令》)
作為助動詞,「宜」與「當」的意義接近,用法則略有區別。「當」不能放在主謂短語前面表示評價,這是它與「宜」的區別之一。例如,「宜君王之慾殺女而立職也」(《左傳》文公元年)就不能説成「當君王之慾殺女而立職也。」
以上關於助動詞「當」產生原因及過程,從目前掌握的實際用例來看,反倒是助動詞用法在前,及物動詞用法在後,這是需要注意的。 [39] 

動詞動詞的語法

及物動詞最主要的語法特點是經常帶受事賓語。例如:
①吉方亦侵我西鄙田。(《甲骨文合集》6057)
②王叀羨令五族戍羌方。(《合集》28053)
③武徵商。(利簋,西周早期)
④魏安整王攻趙救燕。(《韓非子·有度》)
⑤武王殺紂。(《莊子·盜蹠》)
聽其言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⑦陳亢退而喜日:「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論語·季氏》)
賜之千金。(《莊子·説劍》)
授之以政。(《論語·子路》)
愛共叔段,欲之。(《左傅》隱公元年)
⑪燕人畏鄭三軍。(《左傅》隱公五年)
思小惠忘大恥。(《左傅》僖公二十七年) [34] 
及物動詞還可以作定語。例如:
①景公之嬖妾嬰子死。(《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十一章)
②故官無廢法,臣無隱忠。(《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十二章)
積邪在於上,蓄怨藏於民。(《晏子春秋·內篇問上》第十一章)
④故察士不比周而進。(《晏子春秋·內篇間上》第十四章) [34] 
不及物動詞經常單獨作謂語,一般不帶受事賓語。例如:
①壬子卜,㱿貞:𢀛方,隹我有作禍?(《合集》6087正)
②祭伯。(《左傅》隱公元年)
③我能,寇亦能,不如伐府。(《左傅》文公十六年)
④師退,次於召陵。(《左傳》僖公四年)
⑤嗇夫,庶人。(《左傅》昭公十七年)
⑥子大叔。(《左傳》昭公十六年)
⑦叔孫穆子食慶封,慶封泛。穆子不。(《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⑧鄭印段如晉。(《左傳》昭公二年)
⑨王乃徇師而,曰:…(《尚潛·泰誓中》)
以上不及物行為動詞 [34] 
①國人皆,唯子良愛,曰:…(《左傅》宣公九年)公怒。(《左傳》隱公五年)
②駟氏,駟乞欲逃,子廑弗遣。(《左傳》昭公十九年)始皇悦。(《史記·秦始皇本紀》)
③及其調和諧合,鳥獸盡,而況懷五常,含好惡,自然之勢也?(《史記·樂普》)
以上不及物心理感受動詞
①辛亥卜,今日?允雨。(《合集》12922)
②汝肇不。(錄伯載簋蓋,西周中期)
③公子。(《左停》隱公五年)
④夫人姜氏。(《左傅》莊公二十一年)
⑤宋公,太子茲父固請曰:…(《左傳》僖公八年)
⑥鄭大旱,使屠擊、祝款、登柎有事於桑山。(《左傅》昭公十六年)
一以上非自主不及物助詞 [34] 
不及物動詞還可以作定語、狀語。例如:
①以飛鳥犯先王之禁,不可。(《晏子春秋·內篇諫上》第二十四章)
②公使汝養馬而殺之,當死罪一也。(《晏子春秋·內篇諫上》第二十五章)
③景公走狗死。(《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十三章)
④公聞之而怒曰:…(《晏子春秋·內篇諫上》第六章)
伏匿隱處,不幹長上。(《晏子春秋·內篇問上》第二十二章)
耀啄北海,頸尾咳於天地乎?(《晏子春秋·外篇第八》第十四章)
以上例(1)~(3)不及物動詞作定語,例(4)~(6)不及物動詞作狀語。 [34] 
凡是動詞,在句中必有所關涉。動詞的其他關涉對象,如時間、處所、方式(或憑藉)、原因等,都能作為賓語。及物動詞還能帶工具賓語。下面舉例説明。
①丙戊卜,㱿貞:翌丁亥我狩寧?貞:翌丁亥勿狩寧?(《合集》11006)
②臣聞之:賜人主之前者,瓜桃不削,橘柚不剖。(《晏子春秋·內篇離下》第十一章)
③子亦首聞請葬人主之宮者乎?(《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十章)
以上及物動詞帶處所賓語
①弦章諫日:「君欲飲酒七日七夜,章願君廢酒也。」(《晏子春秋·內篇諫上》第四章)
②且引且戰,連鬥八日。(《史記·李將軍列傳》)
攻數日,屠之。(《史記·大宛列傳》)
一以上及物助詞帶時間賓語
①壬寅,子卜:御母小宀羊?(《合集》21805)
②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孟子·離要下》)[趙岐注:蒙不潔,以不潔汗巾帽而蒙其頭面。]
③褚師出,公戟其手,曰:「必斷而足。」(《左傳》哀公二十五年)[楊伯峻注:「以手叉腰如戟形。」]
一以上及物動詞帶工具賓語
①貞:禱婦好於父乙?(《合集》2634)
②伯氏不出而圖吾君?伯氏苟出而圖吾君,申生受賜而死。(《禮記·檀弓上》)
③叔孫太傅稱説引古今,以死爭太子。(《史記·留侯世家》)
一以上及物動詞棉原因賓語
①夫人將使公田孟諸而殺之。(《左傅》文公十六年)
死長安即葬長安,何必來葬為!(《史記·吳王濞列傳》)
—以上不及物動詞帶處所賓語
①魯道有蕩,齊子發夕。(《詩經·齊風·載驅》)[毛傳:發夕,自夕發至旦。]
②文王之行,至今為法,可謂象之。(《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以上不及物動詞帶時間賓語
①無始亂,…無驕能。(《左傅》定公四年)
②上通九天,激厲至精。(《淮南子·覽冥訓》)[高誘注:以精誠感之。]
一以上不及物動詞帶方式、憑藉賓語
①於是叔輒哭日食。(《左傅》昭公二十一年)
②世子曰:「不可,君安驪姬。」(《槽記·檀弓上》)
③應侯因謝病,請歸相印。(《戰國策·秦三》)
一以上不及物動詞帶原因賓語 [34] 
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最主要的區別在意義上。用法上區別不很嚴格,只有一些傾向性區別,即:及物動詞經常帶受事賓語,不及物動詞經常單獨作謂語,一般不帶受事賓語,但作「使動」用時,不及物動詞的賓語有一部分可以理解為受事。相應地,及物動詞有時也可以單獨作謂語,甚至也可有使動用法,這時又與不及物動詞甚至形容詞相接近了。正如呂叔湘所説:「一個具體的行為必須系屬於事物,或是隻系屬於一個事物,或是同時系屬於兩個或三個事物。系屬於兩個或三個事物的時候,通常有施和受的分別:只系屬於一個事物的時候,我們只覺得這麼一個動作和這麼一件事物有關係,施和受的分別根本就不大清楚。」 [34] 
下面分別舉例説明。
動詞的使動用法,雖常見於不及物動詞,但及物動詞有時也有此用法。不及物動詞帶本體名詞賓語,通常是「使動用法」,這一點一般語法書都會作為該類動詞的語法特點而講到。但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卻歷來重視不夠,需重點説明。
1.不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
①戊寅,子卜:丁歸在川人?(《合集》21661)
②伐無罪之國,以怒明神。(《晏子春秋·內篇諫上》第二十二章)
勞其力而疲之。(《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一章)
④以兵降城,以眾圓財,不仁。(《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三章)
⑤晏子退,公令出斬竹之囚。(《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三章)
⑥威當世而服天下,時耶?(《晏子春秋·內篇問上》第一章)
⑦孰為高台,病人之甚也。(《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十八章)
⑧廣為台榭,殘人之墓。(《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十章)
⑨故尊其位,重其祿。(《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十四章)
⑩吾仗兵而卻三里者再。(《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十四章)
⑪君裂地而封之。(《晏子春秋·內篇間上》第十九章)
以上「歸在川人」意即「使在川人歸」,「怒神明」就是使神明發怒,「勞其力」就是使其力勞頓,其餘可類推。 [34] 
2.及物助詞的使動用法
①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第十八章)
②晏子飲景公酒,令器必新。(《晏子春秋·內篇雜上》第十四章)
③故魯工不知寒温之節,輕重之量,以害正生,其罪一也。作服不常,以笑諸侯,其罪二也。用財無功,以怨百姓,其罪三也。(《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十三章)
④君歡然與子邑,必不受以恨君,何也?(《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第二十章)
⑤今見戮於刖跪,以辱社稷。(《晏子春秋·內篇雜上》第十一章)
⑥今孔丘盛聲樂以侈世,飾絃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禮,趨翔之節以觀眾。(《晏子春秋·外篇第八》第一章)
⑦其適遇淫君,外內頗邪,上下怨疾,動作辟違,從欲厭私,高台深池,撞鐘舞女,斬刈民力,輸掠其聚,以成其違。(《晏子春秋·外篇第七》第七章)
例①的「食之」意即是「使之(使者)食」意即的意思。 [34]  下面一例是「食」的「及物動」用法:
⑧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泄其過。君子食之,以平其心。(《晏子春秋·外篇第七》第五章)
同樣的「食之」,在例①裹是使動,在例⑧裏則是「及物動」。例③的「怨百姓」是「使百姓怨」的意思。下面一例「怨吾君」的「怨」則是「及物動」用法:
⑨百姓聞之必怨吾君。(《晏子春秋·內篇諫上》第二十五章)
例⑤的「辱社稷」是使社稷遭辱的意思。下面一例「辱之」的「辱」則是「及物動」用法:
⑩晏要,齊之習闢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第十章)
例⑥的「觀聚」即「使眾」,也就是展示於聚的意思。下面一例的「觀吾政」則是「觀」的「及物動」用法:
⑪晉大國也,使人來將觀吾政。(《晏子春秋·內篇雜上》第十六章)
例⑦的「撞鐘」是「使鍾撞」的意思,其結構關係與「舞女」是一樣的。 [34] 
再看以下幾例:
⑫朱公長男競持其弟喪歸。至,其母及邑人盡哀之,唯朱公弼笑,曰:「吾固知必殺其弟也!彼非不愛其弟,顧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與我俱,見苦,為生難,故重棄財。」(《史記·越王句踐世家》)
⑬沛公從百餘騎因項伯面見項羽。(《史記·樊酈滕灌列傳》)
嘗人,人死;食狗,狗死。(《呂氏春秋·上德》)
⑮外連衡而鬥諸侯。(《史記·陳涉世家》)
聽人以言,樂於鐘鼓琴瑟。(《荀子·非相》)
「毅」顯然是一個很典型的及物動詞,如「武王殺紂」(《莊子·盜蹠》)。但例⑫的「殺其弟」是指「朱公長男」的行為導致其弟被殺,為使動關係。其餘諸例中的相關「及物動詞+賓語」,也都是使動關係。以上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各例,涉及「食、飲、嘗、撞、殺、關、聽、笑(譏笑)、怨、恨、辱、觀」等,已包括及物動詞的主要類型。因此,儘管從數量上看,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比不及物動詞的使勤用法少得多,但從理論上説,「使動用法」不宜成為區別及物動詞與不及物動詞的依據。 [34]  [35] 
3.及物動詞單獨作謂語
①齊兵大。(《戟國策·齊一》)
②六國回闢,食戾無厭,虐殺不已。(《史記·秦始皇本紀》)
③胡、貉數侵掠,獨佔辰星,辰星出入躁疾,常主夷狄。(《史記·天官者》)
④君,焉歸?(《左傅》昭公十年) [35] 

動詞名詞與動詞的轉化

名詞與動詞的同一性問題,是語言學的核心問題之一。動詞和名詞不僅相互對立,而且還相互轉化。對立,人所共知;轉化,卻歷來認識不夠。不明白轉化,就不可能認識名動關係的實質,從而也不可能真正認識名詞和動詞的對立。 [17] 
  • 一、動—賓框架內的名詞—動詞關係
名詞和動詞是人類語言中兩種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詞類,承擔着人類思維、交際中活動中指稱陳述這種最基本的方式和功能。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從一開始就是聯繫語法形式來研究哲學範疇的。他認為,每一個不是複合的(比如「白的人」)詞——即單一的詞,總是各表下列十個範疇中的一種, [17]  即:
範疇名稱
舉例
本體
人、馬
數量
二尺長、三尺長
性質
白的、懂法語的
關係
二倍、一半、較大
地點
在市場裏、在某個地方
時間
昨天、去年
姿態
躺着、坐着
狀況(具有)
穿鞋的。武裝的
動作
開刀、灼燒
遭受
被開刀、被灼燒
這十個範疇並不是並列的,其中「本體」佔有特殊的位置,它指現度世界不依賴任何其他事物而獨立存在的各種實體及其所代表的類,其他範疇則只存在於本體之中,是本體的屬性,附屬於本體。 [17] 
語言的結構(語法)反映了現實世界的結構,即本體表現為主語,本體的屬性(其他九個範疇)表現為謂語,從而構成一個判斷。因此,主語總是和名詞相聯繫,謂語總是和動詞、形容詞相聯繫。這就是傳統語法的基礎。 [17] 
世界上其實只有本體,而語言中的「本體名詞」是對它的指稱,動詞、形容詞等謂詞則是對它的陳述。因此,動詞、形容詞有時也可以轉而指稱本體名詞即所謂「轉指」;相應,本體名詞有時也可以轉而表達陳述(也可稱為「轉述」),就是很自然的了。這是人類語言普遍的、必然的現象。 [17] 
名詞與動詞的相互轉化,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有的語言,如印歐語,強烈傾向於加上形式標誌;有的語言則強烈傾向於不加,甚至完全沒有任何形式標誌,如殷商時代的漢語。沒有形式標記的「轉指」和「轉述」現象,體現了名、動關係的本質,將與語言本身相始終。」
有「形式標誌」的「轉指」和「轉述」則是歷史發展的產物,也一定會在歷史發展中消失。在它存在期間也不可能做到絕對的全覆蓋,總會有不用形式標誌的「馬腳」,這是名、動本質調系所決定的。
正如薩丕爾所言:「最簡單的,至少是最經濟的,表達某種語法觀念的方法,是把兩個或更多個詞排成一定的次序,聯結起來,而絕不改變這些詞本身。」「關係原先不用外表形式表達,只是暗含在順序和節奏裏説出來。換句話説,關係是直覺地感到的,是從本身也在直覺平面上活動的動力因素裏『泄漏出來』的。」「把詞序和音勢看做原始的、表達一切造句關係的方法,而把某些詞和成分的現有關係價值看做由價值轉移引起的後起情況,這樣的看法有貼冒險,但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空想。」
名詞、動詞的無標記相互轉化,是人類語言的普遍現象,也是理解名、動調系的核心概念之一。據姚振武考察,古代漢語,尤其是殷商時期漢語,也許是最能體現名詞、動詞上述本質關係的語言。 [17] 
(1)轉指
所謂「轉指」,即動詞、形容詞有時也可以轉而指稱本體名詞。在殷商時期,動詞、形容詞發生轉指,是沒有任何形式標記的。例如:
:本為動詞,戍守之義,如「貞:勿呼雀戍?」(《合集》3227)後轉指衞戍者,如「戍其歸,呼踏,王弗每?」(《合集》27972)
射:本為動詞,射箭之義,如:「王其射?」(《合集》27902)後轉指射箭者,如「貞:令多射衞?」(《合集》33001)
——以上是轉指施事
:本為動詞,放牧之義,如「左告曰:□往芻自益,十人□二。」(《合集》137)後轉指為所放牧的牲畜,如「旬□二日乙卯,允□來自光,氏羌芻五十。」(《合集》94)
伐:殺伐之義,如「貞:王勿令□以眾伐邛方?」(《合集》28)後轉指所殺伐的人牲,如「貞:御於父乙,皿三牛、冊(上冊下口)三十伐、三十宀羊?」(《合集》886)
一一以上是轉指受事 [17] 
西周以降,動詞性成分發生轉指,開始有了形式標記,這就是「者」和「所」。「者」附着於動詞性成分之後,而「所」附着於動詞性成分之前。具體規律是,如果「者」附着於單個動詞之後為「V者」,V是SVO句型的V,Subject(主語)、Verb(謂語)、Object(賓語),「V者」既可能指稱施事(主語),也可能指稱受事(賓語)。 [17]  例如:
莫敖使徇於師曰:「諫者有刑!」
——(《左傳》桓公十三年)
今夕何夕?見此粲者
——(《詩經·唐風·綢繆》)
這是指稱施事的例子。又如:
初,武城人或有因於吳竟田焉,拘鄫人之漚菅者,曰:「何故使吾水滋?」及吳師至,拘者道之,以伐武城,克之。
——(《左傳》哀公八年)
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第十章)
這是指稱受事的例子,拘者即被拘束的人,縛者即被束縛的人。
如果「者」附着於動詞性詞組「VO」之後,則一定指稱施事。例如:
譖人者,亦已大甚。
——(《詩經·小雅·巷伯》)
女子,從人者也。
(《左停》僖公元年)
如果動詞性詞語是「SV」,其轉指如果要採用形式標記,則只能用「所」,形成「S所V」,不能用「者」。轉指的對象一定是「O」。例如:
今汝聒聒,起信險膚,予弗知乃所訟
(《尚書·盤庚上》)
神所憑依,將在德矣。
(《左傳》僖公五年)
事實上,「所」只能用於「SV」。只是其中的「S」有時期顯,有時隱。 [17] 
動詞性成分轉化為名詞性成分,西周以降雖然有了形式標記,但不用形式標記而轉化的基本性質依然保留着,並延續下去。轉化的對象與用形式標記的完全相同。例如:
(1)惟我下民秉為,惟天明畏。
——(《尚書·多士》)
(2)朕不肩好貨
——(《尚書·盤庚下》)
(3)勿辯乃司民湎於酒。
——(《尚書·酒誥》)
以上例(1)是「SV」轉指受事「O」,「我下民秉為」即「我下民所秉為」之義。例(2)、(3)是「VO」轉指施事「S」,「好貨」即「好貨者」:「司民」即「司民者」。再如:
晏子怪而問之,以實對。
——(《晏子春秋·內篇雜上》第二十五章)
故明王之任人,諂諛乎左右,阿黨不治乎本朝。
——(《晏子春秋·內篇問上》第二十四章)
以上的「御」和「諂諛」,轉指從事該行為動作的人(施事)。即御者,駕御車馬的人,即車伕。諂諛即諂諛者,諂媚阿諛的人,即小人。
是則隱君之也。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第十二章)
民之無義,侈其衣服飲食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第二十五章)
以上的「賜」和「飲食」,則轉指這種動作的受事。賜即所賜,賜予的物品。飲食即所飲食,喝的飲品,吃的食物。 [18] 
有形式標記的轉指,都是名詞化了的轉指。沒有形式標記的轉指,分為兩種情祝,一是名詞化了,例如上面所列舉的殷商時期的「戍」、「射」、「芻」、「伐」等,其特點是可以受數量成分或指代成分的修飾,還可以收入辭典等。另一種只是臨時活用,尚未名詞化。例如:
(1)且古聖王畜私不傷行,斂不失愛。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十一章)
(2)晏子對曰:「嬰腳拒不道,惡不祥。」
——(《晏子春秋·外篇第八》第十二章)
(3)文王慈惠殷聚,收恤無主
——(《晏子春秋·內篇問下》第十七章)
(4)刑無罪,夏商所以滅也。
——(《晏子春秋·內篇上》第十二章)
(5)上妄説邪,故好惡不足以導眾。
——(《晏子春秋·外篇第八》第二章)
(6)晏子曰:「晏與君異。」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一章)
(7)既奪人,又禁其葬,非仁也。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第十一章)
(8)公日:「善乎!晏子之也。」
——(《晏子春秋·外篇第八》第八章)
(9)肆心傲聽,不恤民,非義也。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第十一章)
(10)修道以要利,得而返邪者弱。
——(《晏子春秋·內篇間上》第二十三章)
以上例(1)~(4)轉指施事,實現轉指的動詞與該動詞加上「者」性質是一樣的,如例(1)的「死」即「死者」,剩餘類推。例(5)~(10)轉指受事,實現轉指的動詞與該動詞加上「所」性質是一樣的,如例(5)的「好」、「惡」即「所好」、「所惡」,剩餘類推。
非名詞化的轉指與名詞化的轉指發生機理是一樣的,前者如果經常、反覆出現,得到了語言社會的廣泛認可.也就轉化為後者了。 [18] 
(二)轉述
名詞轉而作動詞用,在迄今為止的漢語發展史中一直存在,且沒有產生任何形式標記。最早的例子,如:
目:本義為人眼。如「貞:王其疾目?」(《合集》456正)用為動詞,表監視義。如「貞:乎目邛方?」(《合集》6194)
魚:本為名詞,魚。如「癸卯卜,大+豕獲魚?其三萬不…」(《合集》10471)又用作動詞,義為捕魚(魚的動詞義後來分化出「漁」字)。如如「王魚?」「勿魚?」(《合集》667反)
黍:本義為黍子。如「貞:登黍?/勿登黍?」(《合集》235)又用作動詞,義為種黍子。如「貞:惠小臣令眾黍?」(《合集》12)
田:本義為農田。如「土方侵我田,十人。」(《合集》6057反)用為動詞,義為種田。如「丁亥卜,令眾□田,受禾?」(《合集》31969)
雖然沒有形式標記,但這並不意味着名詞性成分用如動詞,理論上有什麼特殊的限制。袁仁林《虛字説》曰:「凡實皆可虛,凡死皆可活,但有用不用之時耳。從其體之靜者隨分寫之,則為實為死,從其用之動者以意遣之,則為虛為活。」
袁氏所謂「實字」、「死字」,大致相當於今之名詞;「虛字」、「活字」大致相當於今之動詞。袁氏還舉例脱:「『耳』、『目』,體也,死實字也;『視』、『聽』,用也,半虛半實字也。『耳而目之』句,配以『而’』字『之』字,則死者活,實者虛矣。口中『耳目』,而意已『視聽』矣。」
袁氏進一步指出:「虛用活用,亦非修辭者勉強杜撰如此。蓋天地間虛實恆相倚,體用不相離,至靜之中而有至動之理,凡物皆然。」這是古人對名、動關係的表述,中國曆來有「體用」之説,與亞里士多德的「範疇説」大致相當。古今中外,都不約而同地用這樣的學説來解釋語言現象,只是由於所根植的語言「土壤」不同,二者側重點有所不同。或是側重於「分析」,或是側重於「綜合」。 [18] 
名詞性成分用為動詞性成分,也可以表達廣泛的語義關係。
(1)體用。名詞用為動詞後,詞義轉為該名詞所表示的事物的用途:
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瑟耳。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秦恐王之變也,故以垣雍王也。
——(《戰國策·魏三》)
日,並天下者也。
——(《戰國策·趙三》)
(2).工具。表示以這種名詞作為工具進行的動作:
采菽采菽,之。
——(《詩經·小雅·采菽》)
公子怒,欲之。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從左右,皆之。
——(《左傳》成公二年)
將入門,其馬,曰:…
——(《論語·雍也》)
十七年,春,晉侯使郤克徵會於齊,齊頃公婦人使觀之。
——(《左傅》宣公十七年)
起行酒,至武安,武安席日:「不能滿觴。」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停》)
投之一骨,輕起相者,何則?
——(《戰國策·秦三》)
(3).處所。以動作發生的處所表示動作:
高祖被酒,夜澤中,令一人行前。
——(《史記·高祖本紀》)
大饗之禮,尚玄酒,而腥魚。
——(《史記·樂者》)
周諺有之,匹夫無罪,璧其罪。
——(《左傳》相公十年)
(4).方向。以動作的方向、趨向表示動作及其趨向:
思而不懼,其周之乎?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寡人之從君而西也,亦晉之妖夢是踐。
——(《左傳》信公十五年)
公在乾侯,言不能內也。
——(《左傳》昭公三十一年)
於是左右既殺軻。
——(《史記·刺客列傳》)
(5).時間。以動作進行的時間表示助作:
古人有言曰:牝雞無
——(《尚書·牧誓》)
朝日,夕月,則揖。
(《史記·孝武本紀》)
右尹子革,王見之。
——(《左傳》昭公十二年)
公之未於齊也,齊侯欲以文姜妻鄭大子忽。
——(《左傳》桓公六年)
(6).以結果表示動作:
王不聽諫,後三年吳其乎!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味之難,越亂,故楚南察瀨湖而江東。
——(《戰國策·楚一》)
美哉禹功,明德遠矣。微禹,吾其乎?
——(《左傳》昭公元年)
宋人皆之。
——(《左傳》莊公十二年)
(7).模凝。用這個名詞形象地類比跟這個名詞的特徵、用途、形狀等有關的動作: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而攻之而不勝。
——(《孟子·公孫丑下》)
湯湯洪水滔天,浩浩山。
——(《史記·五帝本紀》)
褚師出,公其手。
——(《左傳》哀公二十五年)
以山東之險,以河曲之利。
——(《戰國策·秦四》)
(8).方式。以動作行為的方式來表示這個動作:
夫子將有異志,不君矣。
——(《左傳》昭公十七年)
過其友曰,孟營君我。
——(《戰國策·齊四》)
若不朝夕見,誰能之。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以物名之。」]
如齊王之不信趙,而小人奉陽君也。
——(《戰國策·燕二》)
(9).以受事表示動作,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是以受事表示動作及其受事:
——(《合集》667反)
王其
——(《合集》9516)
丁酉卜,爭貞:今春王勿
——(《合集》9518)
庶羣自,腥聞在上。
——(《尚書·酒誥》)
夫子之在此也,猶燕之於幕上。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以霸。
——(《史記·項羽本紀》)
遂伐鄭,將納公子瑕,於桔柣之門,瑕覆於周氏之汪。
——(《左傅》僖公三十三年)
吳人曰:「宋百牢我,魯不可以後宋,且魯牢晉大夫過十,吳王百牢,不亦可乎?」
——(《左傳》哀公七年)「分析」
(靈公)三十八年,孔子來,祿之如魯。
——(《史記·衞康叔世家》)
譬如捕鹿,晉人之,諸戎掎之。
——(《左傳》襄公十四年)
[賓語「之」指鹿,而「角」是屬於鹿的。]
崔氏其宮而守之,弗克。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孔穎達《正義》:「謂新築女牆而守之。」
「魚」是捕獲的對象,於是就用它來表示捕魚的行為。「酒」是喝的對象,於是用它來表示喝酒。「黍」是栽種的對象,所以用它表示栽黍的行為。其餘例可類推。 [19] 
第二種是以受事表示動作行為,語義上不包含受事,所以通常可以帶賓語。如:
使各居其宅,其田。
——(《説苑·貴德》)
(10).以行為標準來表示行為、動作:
君子謂宋共姬:「而不婦,女待人,婦義事也。」
——(《左傳》襄公三十年)
段不,故不言弟。
——(《左傳》隱公元年)
以上名詞性成分用為動詞性成分各項及例句,其分類雖或有可商,但已足以顯示名詞「活用」為動詞的常見性及其在語義類型上的廣泛性。在這個「活用」的過程中,有的名詞最終固定為動詞,這就是兼類詞。有的則半途而廢。這是同一進程中的正常現象。 [19] 
名詞既然用為動詞,那麼它也像真正的動詞一樣,具有了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為動用法的功能。
(1).使動用法
我疆我理,南東其畝。
——(《詩經·小雅·信南山》)
今欲並天下,凌萬乘,詘敵國,制海內,元元,臣諸侯,非兵不可。
——(《戰國策·秦一》)
桓公解管仲之束縛而之。
——(《韓非子·難一》)
齊桓公合諸侯而異姓。
——(《史記·晉世家》)
故扁鵲不能白骨。
——(《鹽鐵論·非鞅》)
(2).意動用法
餘弗其婦侄子?
——(《合集》21065)
珠玉者,殃必及身。
——(《孟子·盡心下》)
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決使道,不如吾聞而之也。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爾欲吳王我乎?
——(《左傅》定公十年)
(3).為動用法
妣歲,亡尤?
——(《合集》22583)
坎坎我。
——(《詩經·小雅·伐木》)
與其戍周,不如之。
——(《左傳》昭公三十二年)
齊頃公婦人,使觀之。
——(《左傳》宣公十七年)
女死,必於殽之巖唫之下。我將女於是。
——(《轂梁傳》僖公三十三年)
「賓妣歲」,為妣歲舉行賓祭。「鼓我」,為我而擊鼓。「城之」,為之築城。「帷夫人」,為婦人拉帷幕。「屍女」,為你收屍。
漢語動詞性成分轉化為名詞性成分,因為有形式標記,所以是十分自由的;而名詞性成分轉化為動詞性成分缺乏形式標記,所以是不自由的。形式標記的這種不平衡分佈,是完全正常的。沒有形式標記,應理解為「尚未出現」,而不是不能出現。就好比一個人,也許一輩子都沒有機會當工人或作軍人,但他穿上工裝就可以是工人,穿上軍裝就可以是軍人,因為它有這個潛質。古漢語中有「魚肉百姓」的説法,「魚肉」用作動詞。但似乎沒有「牛馬百姓」的説法,其中並沒有什麼一定之規,只能説是約定使然。如果有一天,發明出一種形式標記,標示在「魚肉」、「牛馬」一一類的名詞前,表示其動詞化,從而使它們獲得帶賓語的自由,這也是順理成章的。 [19] 
在英語中就有名詞性成分動詞化的標記「ize」。例如:
woman(婦女)→womanize(追求女色)
sympathy(同情心)→sympathize(同情,表同情)
system(系統)→systemize(系統化)
organ(組織)→organize(組織起來)
上述名詞、動詞的互相為用,充分提示了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繫。難以想象,兩個只有對立,沒有統一的對象之間,會有這麼密切的、成規律性的對應現象。然而過去學界關於這種現象的理論解釋卻極為薄弱。 [19] 
  • 二、其他語法位置上的名—動轉化
「名—動」統一的一面不僅體現在「動—賓」框架內,在其他語法位置上也同樣可以體現。上面的例句中實際上已包含一些這方面的情況,下面再分別作一簡單的描述。
(一)名詞作謂語
(1).名詞作謂語表示與該名詞相關的動作行為
餘又致我考我母令,琱生則堇圭
——(五年召伯虎簋,西周晚期)
古人有言日:牝雞無
——(《尚書·牧誓》)
公薨不,故也。隱之,不忍也。
——(《穀梁傳》隱公十一年)
「堇圭」常作為贈送的槽物,於是也用來表示贈送堇圭的行為。「雞」是早晨叫的,於是用「晨」來表示雞叫。「地」是事件發生的處所,於是用「地」來表示記載事件發生處所的行為。 [20] 
(2).名詞作謂語表示與該名詞相關的狀態特徵
初,宋芮司徒生女子,赤而,棄諸堤下。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論語·雍也》)
且是人也,蜂目豺聲,忍人也,不可立也。
——(《左傳》文公元年)
有神人面鳥身若瑾,搤矢有苗之祥。
——(《墨子·非攻下》)
叔魚生,其母視之,曰:「是虎目豕喙鳶肩牛腹,溪壑可盈,是不可饜也,必以賄死」遂不視。
——(《國語·晉語八》)
彼徒我,所遇又阨,以什共車,必克。
——(《左傳》昭公元年)
九土所資,或,或或漁,如冬,水舟陸車,默而得之,性而成之。
——(《列子·湯問》)
北國之人鞨巾,中國之人冠冕而
——(《列子·湯問》)
天子雕弓,諸侯彤弓,大夫黑弓,禮也。
——(《荀子·大略》)
天子山冕,諸侯玄冠,大夫裨冕,士章弁,禮也。
——(《荀子·大略》)
(3).名詞作謂語以説明與該名詞相關的性質
名詞的概念中本來就有「性質」的因素,例如父子,其概念不僅是血緣關係,還包含一套行為準則;士農工商,也不僅僅是不同的職業,還包含各自的行為規範。之為觚,是有其特定的式樣以及依附於此式樣的其他附加義的。所以,名詞有可能用來作謂語以説明性質。 [20] 
名詞作謂語以説明性質,一種是主語、謂語為兩個相同的單音節名詞,並列出現,後一個説明前一個的性質。這種名詞多為父子、兄弟、君臣、夫婦之類,其否定式是將否定詞「不」加在作謂語的名詞之前,形成「N不N」。例如: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父。」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論語·顏淵》)
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始則終,與天地同理,與萬世同久,夫是之謂大本。…君、父、兄,一也;農、工,一也。
——(《荀子·王制》)
子日:「觚不觚,觚哉,觚哉!」
——(《論語·雍也》)
另一種是後一個名詞與其主語不同形,也不是並列出現,這種作謂語的名詞,其「性質」意一般比較明顯,無需與主語兩兩並列就可以彰顯。例如:
己酉卜:亞賓其唯
[己]酉卜:亞稱其唯
——(《合集》22301)
已,予惟小子,若涉淵水,予惟往求朕攸濟。
——(《尚者·大誥》)
田車既好,四牡孔
——(《詩經·小雅·吉日》)
肉食者,未能遠謀。
——(《左傳》莊公十年)
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
——(《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子南,也。
——(《左傳》昭公元年)
伍子胥父誅於楚,挾弓而去楚,以幹闔閭。闔閭曰:「之甚,勇之甚。」
——(《公羊傳》定公四年)
甲午,宋大災。宋伯姬卒,待姆也。君子謂宋共姬:「而不婦,女待人,婦義事也。」
——(《左傳》襄公三十年)
作謂語的名詞,有的後來轉為了形容詞,例如「鄙」原是指「邊遠地區」,由此而有「粗俗」、「淺陋」義,用久了便成了形容詞。「阜」原意為「土山」,由此而有「高大」義,用久了也變成了形容詞。
古漢語名詞用如動詞缺乏形式標記,有時就用其他語法手段作為補充。這種手段主要有兩種,一是用如動詞的名詞通常並列出現,二是名詞之間經常加上連詞「而」或「且」等。其中並列出現是一個比較強勢的條件,它類似於一種強調和提頓,意在提醒對方:這裏的「名」用的是其概念中的「謂」的因素。例如,「毛」、「角」是生出的,所以可用來表示「生毛」、「長角」;「冕」和「裳」是供人穿戴的,所以可用來表示「戴冕」和「穿裳」,如此等等。 [20] 
「而」、「且」等在句中幾乎是事門用來連接動詞的,用在名詞之間,其作用差不多相當於動詞化的形式標記。不過,無論是並列出現還是用連詞「而」、「且」,抑或二者同時使用,都沒有絕對的強制性。使用這些手段,動詞化的意味自然較為顯明些,但是不使用也不是絕對不可以。這從上面的例句中已可以看出。名詞的動詞化,必要條件是名詞要處於謂語的位置上,雖然這尚不是充分條件。其他條件都不是絕對必需的。 [20] 
(二)名詞作狀語
名詞作狀語是古漢語的一個特點,具體情況如下。
(1).比凝動作的狀態特徵,有「像(如、若、似)一樣」之義。如:
經始勿亟,庶民來。
——(《詩經·大雅·靈喜》)
立而啼。
——(《左傳》莊公八年)
今漁父杖拏逆立,而夫子曲要折,言拜而應,得無太甚乎?
——(《莊子·漁父》)
[「曲要」,曲腰。「磬折」,像石磐之形一樣折身。]
行而趨,是子張氏之賤儒也。
——(《荀子·非十二子》)
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
——(《戰國策·秦一》)
項羽、劉季、陳勝、吳廣等州郡各共興軍聚眾,爭天下。
——(《史記·南越列傳》)
丁壯號哭,老人啼。
——(《史記·循吏列傅》)
天下之士集,魚鱗雜遝,熛至風起。
——(《史記·淮陰侯列傳》)
痛哉言乎!人頭鳴。
——(《史記·秦始皇本紀》)
右挈黿頭,躍而出。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十四章)
今之所謂「山呼海嘯」、「龍騰虎躍」也屬此類。
(2).表示動作行為的工具,有「用(以)…」之意。如:
王呼內史駒命師全父。
——(師父鼎,西周中期)
晉、楚不務德而爭。
——(《左傳》宣公十一年)
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列子·湯問》)
吳王出勞軍,即使人殺吳王。
——(《史記·吳王濞列傳》)
江南耨。
——(《史記·平準書》)
方言》:「戟謂之鏦。」「鏦殺吳王」,意即「以戟刺殺吳王」。「火耕水耨」,意即以火耕,以水耨。今之所謂「刀耕火種」、「車載斗量」也屬此類。 [21] 
(3).表示動作行為的憑據,有「依照(按照)…」、「像對待…般地」一類意思。這一類狀語多由抽象名詞承擔。如:
吳越受令,荊楚惛憂,莫不服。
——(《晏子春秋·內篇問上》第七章)
今有人於此.不人危城,不處軍旅。
——(《韓非子·顯學》)
公子為人仁而下士,士無賢不肖皆謙而交之。
——(《史記·魏公子列傳》)
失期,皆斬。
——(《史記·陳涉世家》)
[「法皆斬」,按法皆斬。]
齊將田忌善而待之。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客待之」,像待客一樣待他。]
(莊生)以廉直聞於國,自楚王以下皆尊之。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而坐須賈於堂下,置莝豆其前,令雨黥徒夾而食之。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範、中行氏皆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至於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
——(《史記·刺客列傳》)
(4).處所、方位、時間名詞作狀語,這些詞因與動作的關係更為密切,所以更常用作狀語。例如:
上古居而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
——(《周易·繁醉下》)
夫田氏,國門擊柝之家。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第十章)
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教之,願以異日。
——(《戰國策·秦一》)
遷其民於臨洮,將軍死。
——(《史記·秦始皇本紀》)
王令呂伯曰:「以乃師比毛父。」
——(班簋,西周中期)
莊公終任勇力之士,西伐晉,取朝歌。
——(《晏子春秋·內篇問上》第二章)
狂者走,逐者亦走。
——(《淮南子·説山訓》)
享其名,臣利其實。
——(《晏子春秋·內篇問上》第四章)
家不求而足,事君不因人而進。
——(《晏子春秋·內篇問上》第二十六章)
子大夫日夜責寡人,不遺尺寸。
——(《晏子春秋·外篇第八》第十六章)
大智不形,大器成,大音希聲。
——(《呂氏春秋·樂成》)
方位詞常與名詞結合構成表處所的短語以作狀語,表示動作發生的處所。如:
孟譽君待客坐語,而屏風後常有侍史,主記君所與客語,問親戚居處。
——(《史記·孟嘗君列傳》)
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
——(《史記·汲鄭列傳》)
有時表示與動作行為有關的範圍。如:
此時孟嘗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無雙。
——(《史記·孟嘗君列傳》)
魏惠王兵數破於齊秦,國內空。
——(《史記·商君列傳》)
有的名詞不帶方位詞作賓語也可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向。如:
袁盎刺絳候之驕矜。
——(《鹽鐵論·相刺》)
[「面刺」,當面批評。]
時間詞也可與其他成分構成名詞短語,以作狀語。如:
高祖是駕,入都調中。
——(《史記·高祖本紀》)
五月丙戌,地動,其蚤食時復動。
——(《史記·孝景本紀》)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史記·項羽本紀》)
以上各例的時間詞語表示動作發生的時點。又如:
效不敢不萬年夙夜奔走揚公休。
——(效卣,西周中期)
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論語·先進》)
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
——(《史記·項羽本紀》)
晝夜哭,七日七夜不絕其聲。
——(《史記·伍子胥列傅》)
以上各例表示動作行為延續的時段。
(5).數詞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次數。如:
變,藥亦變。
——(《呂氏春秋·察今》)
此所謂裂之道也。
——(《史記·張儀列傳》)
一死生乃知交情。富,乃知交態。賤,交情乃見。
——(《史記·汲鄭列傳》)
(6).名詞重疊作狀語。如:
項氏世世為楚將。
——(《史記·項羽本紀》)
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
——(《史記·項羽本紀》) [21] 
(三)名詞作定語
在古漢語裏,名詞作定語的情況相當豐富。名詞定語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種。
(1).表示人事物的狀態或性質
用一事物比擬另一事物。如:
眉。
——(《詩經·衞風·碩人》)
[(音秦),是一種像蟬似的小蟲,寬廣方正。]
且是人也,目而聲,忍人也。
——(《左傳》文公元年)
秦王為人,準,長目,摯鳥膺,聲,少恩而虎狼心。
——(《史記·秦始皇本紀》)
有使者色而形,光上照天。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用某器物所用的材料來表示其性質。如:
我姑酌彼罍。
——(《詩經·周南·卷耳》)
[「金罍」是青銅所制的酒器。古人凡金屬都可以叫「金」。]
裘蒙戎。
——(《詩經·邶風·旄丘》)
[「狐裘」,狐皮製作的襖。「蒙戎」猶蓬鬆,柔軟貌。]
用某器物所捕的對象來表示器物的性能。如:
肅肅罝。
——(《詩經·周南·兔罝》)
[「罝」,即罟,用以捕捉野生動物的網。「兔罝」就是捕兔的網。]
魚網之設。
——(《詩經·邶風·新熹》)
(2).表示身份、職業或人、事、物的時間、處所等。例如:
輿人之誦曰:…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子有軍事,人無乃不給於鮮?
——(《左傳》宣公十二年)
南越反,拜為樓船將軍。
——(《史記·酷吏列傳》)
臣有息女,願為季箕帚妾。
——(《史記·高祖本紀》)
以表時間的詞或短語作定語,表示人、事、物的時間特徵,這種用法漢以後漸多。如:
呂太后者,高祖微時妃也。
——(《史記·呂太后本紀》)
五月子者,長與户齊,將不利其父母。
——(《史記·孟營君列傳》)
[「五月子」,指五月份生的孩子。]
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史記·項羽本紀》)
有時以處所詞或短語位於中心語前,表示人、事、物的特徵。如:
老父相呂后曰:「夫人天下貴人。」
——(《史記·高祖本紀》)
公平生數言魏其、武安長短,今日廷論,局趣效轅下駒,吾並斬若屬矣。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扁鵲以其言飲藥三十日,視見垣一方人,以此視病,盡見五藏癥結。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垣一方人」,牆那邊的人。]
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自經於樹,死者相望。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傅》)
[「道樹」,道路邊的樹。]
3.表示修飾語與被修飾語之間的領屬關係。例如:
臣不蔽,簡在心。
——(《論語·堯日》)
毋廢命。
——(《左傳》宜公十二年)
瞽叟愛後妻子,常欲殺舜。
——(《史記·五帝本紀》)
以專名作定語,表示領屬關係的較多。如:
田氏祖於庭。
——(《列子·説符》)
王歸相國印,…齊兵必罷。
——(《史記·呂太后本紀》)
以地方專名作定語,既表領屬關係,也可表住所。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列子·渴周》)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列子·渴問》)
以地方事名修飾物品,表領闊關係同時表某地特產。如:
臣在大夏時,見邛竹杖、布。
——(《史記·大宛列傅》)
烏孫馬好,名日「天馬」;及得大宛汗血馬,益壯。
——(《史記·大宛列傳》)
[「汗血」修飾「馬」,「大宛」修飾「汗血馬」。]
表領屬關係,修飾語與被修飾語之間常加「之」。如:
鄭國難,不可虞也。
——(《左傳》昭公四年)
君信蠻夷之訴以絕兄弟國。
——(《左傳》昭公十三年)
秦王知以己故而歸燕之十城,亦必喜。
——(《史記·蘇秦列傳》)
(四)動詞作主語、賓語
動詞能夠不經任何形式變化而直接作主語賓語,這是漢語尤其是古漢語的一個特點。動詞作主語、賓語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動詞語義不變,處在主語、賓語位置上,隨即指稱化,即指稱該動詞所代表的事件本身,這種指稱化稱為「自指」。動詞作這種主語、賓語很自由。 [22]  例如:
(1)賦斂如攝奪,誅戮如仇讎。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第二章)
(2)有益也,亦有損。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第七章)
(3)不德而有功,必及君。
——(《晏子春秋·內篇問上》第二章)
(4)溺者不問,迷者不問路。
——(《晏子春秋·內篇雜上》第二十章)
(5)王曰:「何坐?」曰:「坐。」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第十章)
(6)使古而無,何如?
——(《晏子春秋·內篇諫上》第十八章)
(7)三者皆憂也,故不敢以侍坐。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九章)
例(1)~(3)是動詞作主語,其中例(3)的主語是不及物動詞。例(4)~(7)是動詞作賓語,其中例(6)、(7)的賓語是不及物動詞,例(7)是不及物動詞作介詞賓語。
另一種情況是,動詞在主語、賓語的位置上已轉而指稱該與動詞相關的對象,諸如施事、受事、與事、工具等。這種情況稱為「轉指」。轉指是動詞的一項基本功能。關於「轉指」,在「動—賓框架內的名詞—動詞關係」一節裏已論及。 [22] 
上述動詞、名之間種種無形式標記的相互轉化,從本質上説,屬於人類語言固有的現象,任何時期都不可避免。但從表面看,有的殷商、西周未見(或少見),而只見(或多見)於東周以後。這很可能是由於材料所限。從整體上看,殷商、西周時期的材料相對較少,句式也相對單調,所以體現豐富多彩的「動—名」相互關係的機會相對較少。例如同一個「子」,殷商時期只有意動用法,而東周以後既有意動用法,也有使動用法。這很可能是材料受限所致。殷商時期很可能既有意動用法,也有使動用法,只是殷商時期使動用法沒有反映出來。因此,在上面的論述中,往往沒有拘泥於表面材料的多寡而排列「歷時」順序,那樣做可能反而會掩蓋事情的實質。 [22] 
與此相關,東漢以後的一些注家,對於先秦典籍中名詞、動詞互相轉化的現象往往加以註釋,孫良明據此認為至東漢時期這些相互轉化的現象已經消失少。對此,姚振武認為,隨着時代的不同,名詞、動詞互相轉化現象所表現的廣度和影響的深度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有些具體用例在不同的時代會產生隔膜,需要註釋,是很自然的。不能以此證明這種轉化已消失。這種轉化即便在現代漢語中也未消失,而且具有能產性,何況古代。 [22] 

動詞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的轉化

(一)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的相互轉化,是漢語動詞歷史發展的核心內容
最早提出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相互轉化問題的,是著名語言學家王力王力在寫《漢語語法史》時,把原來的《漢語史稿》(中冊)的《動詞的發展》內容擴展為《動詞(上)》 和《動詞(下)》兩個部分,其中的《動詞(下)》就明確提出來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的相互轉化問題。王先生説:「在歷史發展中,確實有些不及物動詞變成了及物動詞,還有些及物動詞變成了不及物動詞」,並列出「去」「往」「至」「問」 四個動詞,作了重點分析。 [23] 
周生亞認為漢語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的相互轉化問題,是具有體制性或結構性的深刻變化。這種變化從上古漢語時已經開始。根據周生亞的觀察,由不及物動詞發展為及物動詞是主流,而由及物動詞發展為不及物動詞是次要的,並且情況也不十分明朗。下面,就對這些問題作出重點分析。 [23] 
  • 1.不及物動詞變為及物動詞
漢語句法發展的最基本的規律有三條,即擴展律、緊縮律和易位律(或稱「交換律」)。所謂「擴展律」,講的是漢語句子在發展中,不斷擴展結構,使短句變成長句,使簡單結構變成複雜結構,以適應交際的需要,使表達日臻完善。 [23] 
漢語發展中,部分動詞由不及物動詞發展為及物動詞,大概就是受到擴展律影響的結果。及物動詞是要帶賓語的,而賓語的情況又是千差萬別,這就勢必使句子變得日益複雜。漢語動詞由不及物動詞發展為及物動詞的內在因素是以詞義變化為基礎的。 [23] 
縱觀漢語歷史,由不及物動詞發展為及物動詞的主要有以下三類動詞:
(1)零賓動詞→及物動詞。
零賓動詞就是不帶賓語的純粹不及物動詞。零賓動詞帶上賓語,就變為及物動詞。這種變化的前提條件就是動詞詞義的變化。請比較:
笑:
①既見覆關,載載言。(《詩經·衞風·氓》)(笑:零賓動詞,一種喜悦表情,歡笑。)
②以五十步百步則何如?(《孟子·梁惠王上》)(笑:及物動詞,譏笑。)
行:
①三人,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行:零賓動詞,行走。)
②日月之,則有冬夏。(《尚書·洪範》)(行:零賓動詞,運行。)
③先其言,而後從之。(《論語·為政》)(行:及物動詞,踐行。)
④王欲王政,則勿毀之矣。(《孟子·梁惠王下》)(行:及物動詞,推行。) [23] 
出:
①諸侯廟門俟。(《尚書·顧命》)(出:零賓動詞,走出。)
②鳳鳥不至,河不圖。(《論語·子罕》)(出:及物動詞,出現。)
③先生何為此言也?(《孟子·離婁上》)(出:及物動詞,説出。)
④肉腐蟲,魚枯生蠹。(《荀子·勸學》)(出:及物動詞,生出。)
⑤公慎氏其妻。(《荀子·儒效》)(出:及物動詞,趕走。)
⑥今秦號令而行賞罰。(《韓非子·初見秦》)(出:及物動詞,發出。)
⑦秦特鋭師取韓地而隨之。(《韓非子·存韓》)(出:及物動詞,派出。)
⑧(有人)髻中疏示(李)重。(《世説新語·賢媛》)(出:及物動詞,拿出,出示。) [23] 
去:
衞地如魯地,於是有災,魯實受之。(《左傳·昭公七年》)(去:零賓動詞,從…地方離開。)
②什一,關市之徵,今茲未能。(《孟子·滕文公下》)(去:及物動詞,去掉。)
③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則之否乎?(《孟子·公孫丑下》)(去:及物動詞,開除。) [23] 
走:
①棄甲曳兵而。(《孟子·梁惠王上》)(走:零賓動詞,逃走。)
②渴馬見圃池,去車池,駕敗。(《韓非子·外儲説右下》)(走:及物動詞,跑向…地方。)
③此邯鄲道也。(《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走:及物動詞,通向。) [23] 
立:
①二人雀弁執惠,於畢門之內。(《尚書·顧命》)(立:零賓動詞,站立。)
②稱爾戈,比爾幹,爾矛,予其誓。(《尚書·牧誓》)(立:及物動詞,豎立。)
③先君舍與夷而寡人。(《左傳·隱公三年》)(立:及物動詞,確立君位。)
其子,不為比。(《左傳·襄公三年》)(立:及物動詞,推舉。)
⑤漢博士之官。(《論衡·明雩》)(立:及物動詞,設立。) [23] 
恐:
①邦人大。(《尚書·金滕》)(恐:零賓動詞,驚恐。)
②吾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論語·季氏》)(恐:及物動詞,擔心。)
③其出入為流言,驚駭吏民。(《墨子·迎敵祠》)(恐:及物動詞,恫嚇。) [23] 
(2)含賓動詞→及物動詞。
含賓動詞,是指除去表面具有動詞本身的意義外,又同時含有其後賓語意義的一種不及物動詞。總之,含賓動詞就是指同時含有動賓兩種意義的一種不及物動詞。這種動詞主要是使用在上古漢語裏,但語言發展又可以證明:當這種動詞喪失了兼含隱性賓語的特性後,其後又可續接賓語,變成真正的及物動詞。 [23]  請比較:
①上宗日:「!」(《尚書·顧命》)(饗:含賓動詞,享用福酒。)
②來假來,降福無疆。(《詩經·商頌·烈祖》)(饗:含賓動詞,享用祭品。)
③神而民聽。(《國語·周語上》)(饗:含賓動詞,享用祭品。)
朋酒,日殺羔羊。(《詩經·豳風·七月》)(饗:及物動詞,享用。)
⑤明主尚賢使能而饗其盛。(《荀子·臣道》)(饗:及物動詞,享有。)
⑥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史記·項羽本紀》)(饗:及物動詞,用酒肉犒勞。)
⑦魏武入荊州,烹以饗士卒,於時莫不稱快。(《世説新語·輕詆》)(饗:及物動詞,用酒肉犒勞。) [23] 
①先歸復所,後者。(《左傳·昭公十三年》)(劓:含賓動詞,割鼻子。)
②使趙高傅胡亥而教之獄,所習者非斬劓人,則夷人之三族也。(《漢書·賈誼傳》)(劓:及物動詞,斬殺。)
③昔周用肉刑,刖足劓鼻。(晉·葛洪:《抱朴子·用刑》)(劓:及物動詞,割去。) [23] 
①宣子而撫之,日:「事吳敢不如事主!」(《左傳·襄公十九年》)(盥:含賓動詞,洗手。)
②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皆去一形之垢,其實等也。(《論衡·譏日》)(盥:及物動詞,洗。)
③焚香禮真像,盥手披靈編。(唐·陸龜蒙:《引泉》)(盥:及物動詞,洗。) [23] 
使
①宋人使來告命。(《左傳·隱公五年》)(使:含賓動賓,使使,派遣使者。)
②項梁已破東阿下軍,遂追秦軍,數使使趣齊兵,欲與俱西。(《史記·項羽本紀》)(使:及物動詞,派遣。)
③甲子,使使者奉策。(《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使:及物動詞,派遣。) [23] 
①予發曲局,薄言歸。(《詩經·小雅·采綠》)(沐:含賓動詞,洗頭髮。)
②病得之沐發未乾而卧。(《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沐:及物動詞,洗。)
③良久,乃沐頭散發而出。(《世説新語·簡傲》)(沐:及物動詞,洗。) [23] 
①曹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薄而觀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浴:含賓動詞,洗身。)
②新沐者必彈冠,新者必振衣。(《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浴:含賓動詞,洗身。)
③每浴佛,輒多設飲飯,佈施於路。(《後漢書·陶謙傳》)(浴:及物動詞,洗。) [23] 
靧:
①五日,則燂湯請浴,三日具沐,其間面垢,燂潘請。(《禮記·內則》)(靧:含賓動詞,洗臉。)
②北齊盧士深妻,崔林義之女,有才學,春日以桃花靧兒面。(唐·虞世南:《史略》)(靧:及物動詞,洗。) [23] 
①舜讓於德,弗。(《尚書·堯典》)(嗣:含賓動詞,繼承君位。)
②太姒嗣徽音,則百斯男。(《詩經·大雅·思齊》)(嗣:及物動詞,繼承。)
③子產而死,誰其嗣之?(《左傳·襄公三十年》)(嗣:及物動詞,繼承。) [23] 
①王,殺、禋,鹹格,王入太室裸。(《尚書·洛誥》)(賓:通「儐」,含賓動詞,迎賓或迎神。)
於東序,一獻,無介語可也。(《禮記·文王世子》)(儐:含賓動詞,迎接賓客。)
③侯氏用束帛、乘馬儐使者,使者再拜受。(《儀禮·覲禮》)(儐:及物動詞,迎接。) [23] 
①於是申息之北門不。(《左傳·文公十六年》)(啓:含賓動詞,開門。)
②然我往,必不敢啓門。(《左傳·定公十年》)(啓:及物動詞,打開。)
③秦啓關而聽楚使。(《戰國策·秦策二》)(啓:及物動詞,打開。)
以上所引,共10組33例。這些例句足以説明含賓動詞在上古漢語裏的真實存在,並且也是構成不及物動詞的重要內容。 [23] 
(3)活用動詞→及物動詞。
活用動詞,是指具有特殊動賓關係的動詞。所渭「活用」,這裏是藉助一般的説法。因為這類動詞的詞義變化,往往缺乏詞義演變的歷史基礎,只是具有臨時性質,所以稱為「活用」。所謂「特殊動賓關係」,是指謂語動詞和其賓語之間具有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為動用法和向動用法等種種語法關係。 [23] 
上古漢語的「活用動詞」,主要是由不及物詞構成的,小部分來自名詞和形容詞。上古漢語「活用動詞」向及物動詞的靠攏,是漢語由不及物動詞向及物動詞歷史演變過程中所帶來的一種及物化效應。因此必須從語言發展角度來重新審視「詞類活用」問題。 [24] 
漢語活用動詞向及物動詞演變,主要出現在上古漢語裏。具體類別有四:
甲、使動詞→及物動詞。如:
①天休於寧王,我小邦周。(《尚書·大誥》)
②求也退,故之。(《論語·先進》)
③莊公寤生,姜氏。(《左傳·隱公元年》)
④吾欲輔重耳而之晉,何如?(《韓非子·十過》)
⑤聞太子不幸而死,臣能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24] 
使動詞的這種用法,甲骨文裏就已經存在。如:
①兇+十不其來。(《乙》,7203)
②…巳卜,王祖丁,羊+匕…庚。(《佚》,678)
③癸未卜,一卜。(《佚》,220)
④貞:來辛酉王亥。(《粹編》,76) [24] 
上古漢語有部分名詞或形容詞也具有這種使動用法。當名詞或形容詞具備這種用法時,應承認它們已變成了動詞。如:
①天其我命於茲新邑。(《尚書·盤庚》)
②疾,君視之,首,加朝服,拖紳。(《論語·鄉黨》)
③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之。」(《論語·子路》)
①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骨也。(《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⑤項王雖霸天下而諸侯,不居關中而都彭城。(《史記·準陰侯列傳》) [24] 
乙、意動詞→及物動詞。如:
①敏而好學,不下問。(《論語·公冶長》)
②公送葬,諸侯莫在,魯人之,故不書,諱之也。(《左傳·成公十年》)
③御者且與射者比。(《孟子·滕文公下》)
④孟嘗君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戰國策·齊策四》) [24] 
上古漢語的名詞或形容詞也有用為意動詞者。如:
①其在祖甲,(祖甲)不惟王,舊為小人。(《尚書·無逸》)
②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我。」(《戰國策·齊策四》)
③孔子登東山而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④左右以君之也,食以草具。(《戰國策·齊策四》) [24] 
丙、為動詞→及物動詞。
為動詞,是指謂語動詞為其賓語而動的動詞。為動詞與其賓語含有一種目的關係。為動詞也多來自不及物動詞。如:
①既而之。(《左傳·隱公元年》)
②邴夏齊侯,逢醜父為右。(《左傳·成公二年》)
③利之所在,民之;名之所彰,士之。(《韓非子·外儲説左上》)
④伏清白以直兮,固前聖之所厚。(《楚辭·離騷》) [24] 
丁、向動詞→及物動詞。
向動詞是指謂語動詞向其賓語而動的動詞。向動詞與其賓語含有一種施向關係。向動詞也多來自不及物動詞。如:
①夫知保抱攜特厥婦子,以哀天。(《尚書·召誥》)
②孔子退,(陳司敗)巫馬期而進之。(《論語·述而》)
③遂真姜氏於城顆,而之日:「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左傳·隱公元年》)
④上內史曰:「公平生數言魏其武安長短,今日廷論,局趣效轅下駒,吾並斬若屬矣!」(《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例①,「籲天」,向天呼告。例②,「揖巫馬期」,向巫馬期作揖。例③,「誓之」,對之(姜氏)發誓。例④,「怒內史」,對內史發怒。 [24] 
到了中古漢語,漢語不及物動詞向及物動詞的演變有加快的趨勢。這主要體現在兩點上:
第一,由於詞義的歷史變化,大批的零賓動詞,即純粹的不及物動詞,轉化為及物動詞。請比較:
①若死而可,當與之同歸。(《世説新語·賞鑑》)(作:零賓動詞,起身,活過來。)
②高坐道人不漢語。(《世説新語·言語》)(作:及物動詞,講,説。)
③(愚人)而是念。(《百喻經·愚人集牛乳喻》)(作:及物動詞,產生。) [24] 
①初雲當留婢,既定將去。(《世説新語·任誕》)(發:零賓動詞,出發。)
②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忽火。(《世説新語·雅量》)(發:及物動詞,發生。)
③貧人見已,心大歡喜,即便之。(《百喻經·寶篋鏡喻》)(發:及物動詞,打開。) [24] 
①丞相見長豫輒,見敬豫輒嗔。(《世説新語·德行》)(喜:零賓動詞,喜悦,高興。)
②庾公大小兒對。(《世説新語·言語》)(喜:及物動詞,喜歡,欣賞。) [24] 
①劉尹在郡,臨終綿惙,聞閣下祠神鼓舞,正色日:「莫得淫。」(《世説新語·德行》)(祀:零賓動詞,祭祀。)
②我能使爾求子可得,當須天。(《百喻經·婦女欲更求子喻》)(祀:及物動詞,祭祀。)
③立性兇暴,多行煞戮,不信佛法,好鬼神。(《洛陽伽藍記·凝玄寺》楊注,卷五)(祀:及物動詞,祭祀。) [24] 
①及渠成而水不。(《後漢書·王梁傳》)(流:零賓動詞,流動。)
②(桓公)攀枝執條,泫然淚。(《世説新語·言語》)(流:及物動詞,流淌,流下。)
③宜之海外,以正風教。(《世説新語·任誕》)(流:及物動詞,流放。) [24] 
①長老相傳,此湖塞,天下亂;此湖,天下平。(《宋書·五行志三》)(開:零賓動詞,有水流動。)
②及帳,乃見吐睡從橫。(《世説新語·假譎》)(開:及物動詞,掀開。)
③神軌、季明等見長樂王往,遂門降。(《洛陽伽藍記·永寧寺》楊注,卷一)(開:及物動詞,打開。) [24] 
①當時名士,王、裴子弟悉。(《世説新語·文學》)(集:零賓動詞,集合,聚會。)
②歆蠟日嘗子侄燕飲。(《世説新語·德行》)(集:及物動詞,邀集。)
③昔有愚人,將會賓客,欲牛乳,以擬供設。(《百喻經·愚人集牛乳喻》)(集:及物動詞,儲存。) [24] 
①光和末,黃巾。(《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起:零賓動詞,興起。)
②(姜)岐堅卧不。(《後漢書·橋玄傳》)(起:零賓動詞,起身。)
③晉明帝欲池台,元帝不許。(《世説新語·豪爽》)(起:及物動詞,修建。)
④(陳仲弓)未至發所,道聞民有在草不子者,回車往治之。(《世説新語·政事》)(起:及物動詞,舉,撫育。) [24] 
①吾今死矣,子可。(《世説新語·德行》)(去:零賓動詞,離開。)
②(稻)將熟,又水。(《齊民要術·水稻》,卷二)(去:及物動詞,排放。)
③如彼女人不忍近痛,便欲眼,乃為長痛。(《百喻經·婦女患眼痛喻》)(去:及物動詞,剜掉。) [24] 
①帝自捉刀牀頭。(《世説新語·容止》)(立:零賓動詞,站立。)
②吾欲功於河北。(《世説新語·言語》)(立:及物動詞,建樹。)
③景明中,比丘道恆靈仙寺於其上。(《洛陽伽藍記·法雲寺》楊注,卷四)(立:及物動詞,修建。) [24] 
①家無餘財,諸子易衣而,並日而食。(《後漢書·周章傳》)(出:零賓動詞,出門,出行。)
②白蘭黃金、銅、鐵。(《宋書·鮮卑吐谷傳》)(出:及物動詞,出產。)
③我此篋者,能一切衣服、飲食、牀褥、卧具資生之物。(《百喻經·毗舍闊鬼喻》)(出:及物動詞,變出。) [24] 
①仲尼而不答。(《列子·仲尼》,卷四)(笑:零賓動詞,喜笑。)
②高祖大。(《宋書·王曇首傳》)(笑:零賓動詞,喜笑。)
③時諸人等王無智。(《百喻經·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笑:及物動詞,嘲笑。) [24] 
①后稷乎巨跡,伊尹乎空桑。(《列子·天瑞》,卷一)(生:零賓動詞,出生。)
②太后使人檢視,根遂詐死,三日,目中蛆,因得逃竄。(《後漢書·杜根傳》)(生:及物動詞,生出。)
③(絡秀)遂伯仁兄弟。(《世説新語·賢媛》)(生:及物動詞,生育出。)
④此之樹上,將美果,汝能食不?(《百喻經·斫樹取果喻》)(生:及物動詞,結出。) [24] 
「籲天」
第二,活用動詞的複音化,強化了不及物動詞向及物動詞轉化的歷史進程。中古漢語,單音節詞的複音化趨勢是不可逆轉的。這一趨勢,也催生了一大批覆音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的產生。如:
①父文孫,明曉天官風角秘要。(《後漢書·方術列傳上》)
②堅輔以禮義,乾改悔前過。(《後漢書·宗室四王三侯列傳》)
③時有象三頭至江陵城北數里,攸之自出格殺之。(《宋書·沈攸之傳》)
④淳之少有高尚,愛好墳籍,為太原王恭所稱。(《宋書·隱逸傳》)
⑤五子哀戀,思念其母。(《世説新語·方正》)
⑥樂亦不復剖析文句。(《世説新語·文學》)
親近邪友,習行非法。(《百喻經·為二婦故喪其兩目喻》)
以上例①一⑦,「明曉」「改悔」等,均是複音及物動詞。 [24] 
又如:
①先主定蜀之際,山寇攻縣,縣長捐家逃亡。(《三國志·蜀書·張嶷傳》)
②當時吏職,何能悉理;論議之徒,豈不喧譁?(《後漢書·朱浮傳》)
③(質)無所歸,乃入南湖逃竄,無食,摘蓮啖之。(《宋書·臧質傳》)
④藍田驚喜。(《世説新語·假譎》)
⑤(賢臣)夜中呻喚,甚大苦惱。(《百喻經·人説王縱暴喻》)
⑥合座官寮道俗,禮拜和尚,無不嗟嘆。(唐·法海:《六祖壇經》)
⑦響發之時,山峯振動。(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以上例①一⑦,「逃亡」「喧譁」等,均是複音不及物動詞。 [24] 
在這複音化進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活用動詞的複音化問題。活用動詞複音化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促使使動詞、意動詞等迅速消亡,加快了漢語動詞及物化的歷史進程。
複音活用動詞的及物化是以單音活用動詞的及物化為前提的。如:
①光武之曰:「卿勿妄言!」(《後漢書·馮異傳》)
②下不火,扇之不已,云何得冷?(《百喻經·煮黑石蜜漿喻》)
③諸葛亮之死也,遺令葬於其山,因即地勢,不墳墓。(《水經注·沔水》,卷二十七)
④春鋤地,夏為除草。(《齊民要術·種穀》,卷一)
⑤律設大法,禮人情。(《後漢書·卓茂傳》)
⑥漢室微弱,閹豎朝。(《後漢書·皇甫嵩傳》)
⑦裴曰:「自可君雅志。」(《世説新語·雅量》)
⑧那得方頭看此邪?(《世説新語·政事》)
例①一⑧,「止」「起」等均不必再看作是使動詞,它們已經是及物化了,應認作是及物動詞。 [24] 
又如:
①數年中,恩化大行,百姓其政,流民越江山而歸者以萬數。(《三國志·魏書·劉馥傳》)
②時隴西李元謙雙聲語。(《洛陽伽藍記·凝玄寺》楊注,卷五)
③往來者,皆此樹非凡,或謂當出貴人。(《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④時人見之,深生嗤笑,未曾有。(《百喻經·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⑤晉國盜。(《列子·説符》,卷八)
⑥王本自有一往雋氣,殊自之。(《世説新語·文學》)
⑦桓公其意而不責也。(《世説新語·規箴》)
例①一⑦,「樂」「怪」等,也不必再認作是意動詞。 [25]  又如:
①百姓之,二百餘年不輟。(《列子·黃帝》,卷二)
②後主既鄧艾,斌詣會於涪,待以交友之禮。(《三國志·蜀書·蔣琬傳》)
③它人能令疏親,臣不能使親疏,以此陛下。(《世説新語·方正》)
其婦故,不肯棄之,是以不語。(《百喻經·崦米決口喻》) [25] 
例①一④,「號」「降」等,也不必再認作是為動詞或向動詞。
至於複音活用動詞的及物化,中古漢語中也不乏其例。如:
分裂郡國,斷截地絡。(《後漢書·隗囂傳》)
②韓鼓之聲,震動天地。(《宋書·王玄謨傳》)
③先生何為顛倒衣裳?(《世説新語·言語》)
④我父小來,斷絕淫慾,初無染污。(《百喻經·嘆父德行喻》)
⑤爾時遠人既受敕已,堅強其意,向師子所。(《百喻經·五百歡喜丸喻》)
⑥其寺東有太尉府,西對永康裏,南界昭玄曹,北鄰御史台。(《洛陽伽藍記·永寧寺》楊注,卷一)
⑦遠近聞者,鹹歎服之。(《後漢書·陳寔傳》)
⑧篆自以宗門受莽偽寵,慚愧漢朝,遂辭歸不仕。(《後漢書·崔駰列傳》) [25] 
  • 2.及物動詞變為不及物動詞
如果説不及物動詞變為及物動詞是受漢語句法擴展律影響的結果,那麼及物動詞變為不及物動詞,則必然是受漢語句法緊縮律支配所致。因為前者變化的結果是擴展了結構空間,而後者是縮小了結構空間,兩者動向剛好相反。
這兩種變化是不平衡的,語言中及物動詞變為不及物動詞的用例很少。及物動詞,由於表達需要,臨時省去賓語的仍屬及物動詞,不是及物動詞變為不及物動詞。 [25] 
據周生亞觀察,在上古漢語中,確有部分及物動詞的用法很值得注意:及物動詞與其對象賓語之間常常加一個「於」字。這個介詞「於」,在後人看來完全是多餘的。如何解釋這種現象?周生亞認為這種結構中的動詞已由及物動詞變為狀態動詞,而狀態動詞是屬於不及物動詞的。這就是及物動詞變為不及物動詞的核心內容。這種現象,主要是出現在上古漢語裏,且使用頻率不低。上古漢語裏,以前期的文獻中用得最多,如《尚書》就是如此。如:
①左不攻於左,汝不恭命;右不攻於右,汝不恭命。(《尚書·甘誓》)
②盤庚教於民。(《尚書·盤庚》)
③故天降喪於殷,罔愛於殷,惟逸。(《尚書·酒誥》)
④庶獄,庶慎,文王罔敢知於茲。(《尚書·立政》)
⑤往敷求於殷先哲王,用保又民。(《尚書·康誥》)
⑥不協於極,不罹於咎,皇則受之。(《尚書·洪範》)
⑦用鹹戒於王,曰:「王左右常伯、常任、準人、綴衣、虎賁。」(《尚書·立政》) [25] 
《尚書》中這類句子,動詞後的「於」字有時也可換為「乎」或「在」。如:
①能哲而惠,何憂璀兜?(《尚書·皋陶謨》)
②若德裕乃身,不廢在王命。(《尚書·康誥》)
《尚書》中狀態動詞這種用法並不是孤立的,甲骨文中早已存在。如:
①宜伐於大乙。(《京》,3974)
②子漁疒目,福告於父乙。(《佚》,524)
祝於母庚。(《鐵》,127.1)
④…祀於父乙一牛。(《陳》,42)
例①,「伐」,祭名,用人牲之祭。例②,「告」,祭名,同「祰」,告祭。例③,「祝」,祭名,禱告,以言語告神求福。例④,「祀」,祭祀。 [25] 
到了上古漢語中後期及中古漢語時,狀態動詞的這種用法也一直存在着。如:
①(詩)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
②求也為季氏宰,無能改於其德,而賦粟倍他日。(《孟子·離婁上》)
③心疑於不以天子禮葬公。(《論衡·感類》)
④又居宅離水七八十步,夏時詣水中,澡灑手足,窺於園圃。(《三國志·魏書·管寧傳》)
⑤神通之相,放大光明,照於東方萬八千土,悉見彼佛國界莊嚴。(《法華經·從地湧出品》,卷五)
⑥但願明公威德加於四海。(《後漢書·鄧寇列傳》)
⑦我與前人同買於汝,云何獨爾?(《百喻經·五人買婢共使作喻》)
⑧楚王捕逐於子,捉獲賞賜千金,隱匿之人,誅身滅族。(變文《伍子胥變文》)
以上就是周生亞對漢語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相互轉化的論述。 [25] 

動詞時體語法範疇的形成和發展

時(tense)和體(aspect)都是一種語法範疇,是動詞語法特點的總的歸類。「時」説的是通過一定的語法形式來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體」説的是通過一定的語法形式來表示動作行為所處的一種狀態。周生亞認為,漢語是既有「時」,又有「體」的一種語言,只不過動詞的這種「時」與「體」有它自己的特殊表達方式而已。 [26] 
  • 1.漢語動詞「時」的表達
從上古漢語起,漢語動詞就有時的語法範疇。就是到了中古和近古漢語,其表達系統也基本如此。漢語動詞時的表達,主要是藉助詞彙手段,而不是構詞手段。具體説,主要是藉助時間名詞或時間副詞來表達時的語法範疇的。
從古至今,漢語時間名詞或時間副詞都是為表達動詞的時間概念而產生、而存在的,它們不是為句子服務的。就上古漢語而言,其前期,動詞時的表達,主要是藉助時間名詞來完成的,這在甲骨文中看得十分明顯。反過來説,時間副詞在甲骨文中卻十分罕見。 [26] 
楊逢彬認為,甲骨文中只有兩個時間副詞,一個是「卒」,另一個是「氣」。陳夢家曾明確指出:「卜辭關於時間的指稱有『三時』之別。」陳夢家説的「三時」,指的就是「過去」、「現在」和「未來」。與這些時間概念相對應的時間名詞是「昔日」「之日」「之夕」「之月」(表過去);「今月」「今旬」「今夕」「今日」「今歲」「今秋」「今世」「今祀」「茲月」「茲旬」「茲夕」(表現在);「羽日」「羽夕」「來日」「來夕」「來歲」「來世」「生月」(表未來)。 [26] 
到了上古漢語中期和後期,亦即春秋戰國和兩漢時代,漢語動詞時的表達系統已經確立。其表達公式有二:一是「時間名詞+動詞/形容詞/句子」,二是「時間副詞+動詞/形容詞」。 [26]  如:
矣,楊柳依依。(《詩經·小雅·采薇》)
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論語·泰伯》)
③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論語·微子》)
④門已閉矣。(《左傳·哀公十五年》)
⑤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若眉睫之間,吾因以得汝矣。(《莊子·康桑楚》)
業入而不捨,每更為失。(《莊子·庚桑楚》)
例①一⑦,「昔」「昔者」「嘗」「已」「既」「向」「業」等等,表示動詞的過去時。 [26] 
又如:
①今我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②昔歲入陳,今茲入鄭,不無事矣。(《韓非子·外儲説左下》)
③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論語·季氏》)
④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將調絲,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為螻蟻食也。(《戰國策·楚策四》)
⑤閔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詩經·周頌·閔予小子》)
⑥我思舜,正鬱陶。(《史記·五帝本紀》)
例①一⑥,「今」「今茲」「方」「方將」「正」等等,表示動詞的現在時。 [26] 
又如:
①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論語·泰伯》)
②今吾尚病,病癒,我且往見。(《孟子·滕文公上》)
③兩君之士皆未憖也,明日請相見也。(《左傳·文公十二年》)
④信方斬,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所詐…」(《史記·準陰侯列傳》)
翌日親登嵩高,御史乘屬,在廟旁吏卒鹹聞呼萬歲者三。(《漢書·武帝紀》)
例①一⑤,「將」「且」「明日」「方」「翌日」等等,表示動詞的將來時。 [26] 
兩漢以後,到了中古漢語,漢語動詞的表時系統與先秦幾乎沒有什麼區別,所差的只有詞彙增減而已。當然,漢語動詞「時」的表達也不是任何時候都要藉助時間名詞或時間副詞來完成的,有時什麼都不需要,只憑借上下語言環境就可以確定了。有人將這種情況稱為「零形式」。具體情況應具體分析,這就是漢語的靈活性。 [26] 
  • 2.漢語動詞「體」的表達
從上古漢語算起,漢語動詞雖有時的語法範疇,卻無體的語法範疇。漢語動詞,在很長時間裏有時無體。動詞「體」的概念,是很晚才建立起來的。為什麼那麼長時間有時無體?漢語動詞的時和體到底是什麼關係?這些都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論問題。 [26] 
(1)漢語動詞「體」的歷史描寫。
甲、完成體
表示動詞完成體的最標準的語法標誌,就是在動詞後面加上動態助詞「了」字。動詞的完成體是表示動作進行的狀態已經完成或結束。動態助詞「了」的詞義演變起點是表終了義的動詞「了」字。 [27] 
上古漢語前期和中期的文獻裏,均無發現這種「了」字。至東漢《説文解字》,收有「了」字,但這個「了」是「了戾」的「了」,與終了義無關。《説文》雲:「了,也。」段注云:「尥,行脛相交也。牛行,腳相交為尥。凡二物、二股或一股結糾紾縛,不直伸者曰了戾。」「了戾」就是糾結、纏繞的意思,是個狀態形容詞。 [27] 
後三國魏張揖撰《廣雅》,收有「尥」字。《廣雅·釋詁》雲:「了、、已,也。」王念孫説:「闋者,《文選·七命》注引《倉頡篇》雲:『闋,訖也。』《燕禮》雲:『主人答拜而樂闋。』」「樂闋」,就是奏樂終止,因此「了」「闋」「已」均有「訖」義。「了」的終了義,始見文獻是西漢宣帝時王褒寫的《僮約》:「晨起早掃,食了洗滌。」但是,總的來看,表終了義的「了」,雖然始見於上古漢語後期,可使用頻率卻很低。甚至可以説,整個中古漢語前期和中期都很少使用,直到中古漢語後期,即唐五代時才逐漸多起來。(或許是因為史料不如中古漢語後期多,尚未大量進入書面語言。) [27] 
如:
①亮數出軍,儀常規畫分部,籌度糧谷,不稽思慮,斯須便。(《三國志·蜀書·楊儀傳》)
②一手持蟹鰲,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一生。(《世説新語任誕》)
③齋吃茶。(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二)
④事早還,莫令憂慮。(變文《伍子胥變文》) [27] 
「了」由一個動詞虛化為動態助詞,是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這個語法化過程大體分為三步:
第一步:動詞+(終了義)動詞「畢」「竟」「訖」「了」等,構成動補結構動補短語)。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動補結構仍是詞和詞的結合,而不是動補式合成詞,因此從語法功能上看,「畢」「竟」「訖」「了」只是表示前面動詞的一種結果,補充説明前面動詞所代表的動作行為的終結或完成。如:
①及瓊卒歸葬,稚乃負糧徒步到江夏赴之,設雞酒薄祭,哭畢而去。(《後漢書·徐稚傳》)
②國主不任其苦,於是到泉所酌水飲之,飲畢便狂。(《宋書·袁粲傳》)
③我已飲竟,水莫復來。(《百喻經·殺羣牛喻》)
④戴乃畫《南都賦》圖,範看畢諮嗟,甚以為有益。(《世説新語·巧藝》)
⑤王看竟,既不笑,亦不言好惡。(《世説新語·雅量》)
⑥崇視訖,以鐵如意擊之,應手而碎。(《世説新語·汰侈》)
⑦我等聞已,皆共修學。(《法華經·化城喻品》,卷三)
言已,忽然不現,還到彼國。(《維摩詰經·菩薩行品》,卷下)
⑨翰省訖,語「今且去,明可便呈。」(《宋書·吉翰傳》)
薅訖,決去水,曝根令堅。(《齊民要術·水稻》,卷二) [27] 
例①一⑩,「畢」「竟」「已」「訖」等等都是同義詞,因此「飲畢」又可説成「飲竟」,「看畢」又可説成「看競」「視訖」。 [27] 
南北朝時期,極少用「了」字。偶有用者,「了」亦與「畢」「竟」「已」「訖」無異。請比較:
鉸了,更洗如前。(《齊民要術·養羊》注,卷六)
鉸訖,於河水之中淨洗羊,則生白淨毛也。(《齊民要術·養羊》,卷六) [27] 
「動+畢/竟/已/訖」這一格式,整個中古漢語時期都是這樣沿用下去的。直到唐五代,又增加個「卻」字。「卻」與「畢」「竟」「已」「訖」基本同義,這只是詞彙更替問題,不是語法問題。如:
舞畢,因謝曰:「僕實庸才,得陪清賞,賜垂音樂,慚荷不勝。」(唐·張鷟:《遊仙窟》)
②三人議畢,即俟晨去。(《祖堂集》,卷五)
言競,身亡。(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④惠問已,即識大意。(唐·法海:《六祖壇經》)
⑤太子聞已,歡喜非常。(變文《八相變》)
⑥老人言訖,走出寺門。(變文《廬山遠公話》) [27] 
浴訖,端坐長往。(《祖堂集》,卷六)
⑧十娘見詩,並不肯讀,即欲燒卻。(唐·張鷺:《遊仙窟》)
⑨大師曰:「佛殿前一搭草,明晨粥後剗卻。」(《祖堂集》,卷四)
值得注意的是,只是到了唐五代,亦即中古漢語後期,語言中「動+了」這一動補格式才逐漸多起來。應強調的是,這時的「了」仍是動詞,還不是動態助詞。如:
①願聞先聖教者,各須淨心,聞了願自除迷,於先代悟。(唐·法海:《六祖壇經》)
②老宿雲:「初造此菩薩時,作了便裂,六遍捏作,六遍頹裂。」(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③拖出軍門,斬了報來。(變文《韓擒虎話本》)
④軍官食了,便即渡江。(變文《伍子胥變文》)
整個中古時期,這種「了」都是十足的動詞,因為它們前面仍可接受副詞修飾。如. [27] 
①祠謁既訖,當南禮大江。(《後漢書·張禹傳》)
②昔有一人與他婦通,交通未竟,夫從外來。(《百喻經·摩尼水竇喻》)
辭違已了,(惠能)便發向南。(唐·法海:《六祖壇經》)
④子胥哭已了,更復前行。(變文《伍子胥變文》)
第二步:動詞+賓語+(終了義)動詞「畢」「競」「已」「訖」「了」等,構成動賓補結構。
這一語法格式,主要是從中古漢語中期開始的,此後一直沿用下去,直至唐宋時代。如:
讀策畢,太尉奉上璽綬,即皇帝位,年十三。(《後漢書·孝安帝紀》)
②胡飲酒畢,引佩刀自刺,不死,斬首送京邑。(《宋書·鄧豌傳》)
③(謝公)看書竟,默然無言。(《世説新語·雅量》)
④爾時,五百阿羅漢於佛前得授記已,歡喜踴躍。(《法華經·五百弟子授記品》,卷四)
⑤小兒面患皴者,夜燒梨令熟,以糠湯洗面訖,以暖梨汁塗之,令不皴。(《齊民要術·種紅藍花、梔子》注,卷五)
⑥餘讀詩訖,舉頭門中,忽見十娘半面。(唐·張鷟:《遊仙窟》)
⑦神秀上座,題此偈畢,歸房卧,並無人見。(唐·法海:《六祖壇經》)
⑧每稱名竟,皆唱:「唯願慈悲,哀愍我等…」(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二)
⑨子胥聞此語已,即知是船人之子。(變文《伍子胥變文》)
⑩第三日早,若水等詣軍前謝國相訖,若水曰:「某等昨日嘗以國事上冒台嚴…」(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靖康大金山西軍前和議錄》,卷五十五) [27] 
到了唐五代,「動+賓+了」這一格式才逐漸多起來,但其中的「了」字,仍然是動詞。如:
①大師説法了,韋使君、官寮、僧眾、道俗,贊言無盡,昔所未聞。(唐·法海:《六祖壇經》)
②大師説偈已了,遂告門人曰:「汝等好住,今共汝別。」(唐·法海:《六祖壇經》)
唸佛了,打槌隨意,大眾散去。(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二)
④照儀已破,今未除者,唯是天下寺舍,兼條流、僧伲都未了,卿等知否?(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⑤(子胥)作此語了,遂即南行。(變文《伍子胥變文》)
答語已了,留船即去。(變文《伍子胥變文》) [27] 
第三步:「動詞+了+賓語」,是「了」演變為動態助詞的最終語法格式。
「了」虛化為動態助詞,唐五代時已萌芽,北宋時已有所發展,而最終完成當在南宋時代。如:
①各請萬壽暫起去,見了師兄便入來。(變文《難陁出家緣起》)
②且依了義教,猶有相親分。(《祖堂集》,卷四)
③北朝自行遣了蕭扈、吳湛,括怎生得知?(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④學者用了許多功夫,下頭須落道了,是人異教。(《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
但是這一時期,作為表示動作完成體的動態助詞「了」字,還不十分穩定:當用「了」時,也有用「卻」的,這説明對「了」的選擇,並未最後確定。如:
①我舜子小,失卻阿孃,家裏無人主領。(變文《舜子變》)
②貪看天上月,忘卻室中燈。(《祖堂集》,卷十五)
③僧眾才集,和尚關卻門便歸丈室。(《祖堂集》,卷十九)
④後來蕭禧已受卻聖旨,更無商量,遂改臣等作回謝。(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三)
但到了南宋時代,「了」已徹底虛化為動態助詞「了」字。「了」作為漢語動詞完成體的語法標誌,已正式完成。如:
①某嘗嘆息,以為此數人者,但求文字言語聲響之工,用了許多工夫,費了許多精力,甚可惜也。(《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②似啞子吃了黃柏,教我苦在肚皮裏。(《張協狀元》,第五十三出)
③婆婆忘了你容儀。(《張協狀元》,第五十三出)
至於到了近古漢語中期,動態助詞「了」已得到廣泛應用。 [27]  如:
①志若有了志向,心便有個主張,不妄動了。(元·許衡:《魯齋遺書·大學直解》,卷四)
②誰知母親還了香願,在房店中已自死了。(元·無名氏:《小孫屠》,第十四出)
③偉王看了郭威背上杖瘡,便不疑他。(元·無名氏:《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平話上》)
④與達達廝殺,多搶得人馬,唐太宗將自騎的馬與了他,做光祿大夫。(《皇明詔令·戒論管軍官敕》) [28] 
⑤我這兩個小廝,不想走到這窮子墳上,帶了窮氣回去。(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二折)
⑥我今日放鷹,得了一個野雞。(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27] 
動態助詞「了」產生之後,遇到「動詞+了+○」句式,這種「了」既是動態助詞,也是句末語氣助詞,它是兼具兩種助詞性質的。 [27] 
①李靖來雲:「御筆皇帝見了,與諸郎君商量,亦不多也。」(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茅齋自敍》,卷十四)
②譬如人有大寶珠失了,不著緊尋,如何會得?(《朱子語類·訓門人》)
③頭髮剪了,終須再長。(《張協狀元》,第二十出)
但當遇到「動詞+了+賓語+了」句式時,這説明句末語氣助詞已徹底從動態助詞「了」中分化出來,兩種「了」的語法性質是不一樣的:一個是動態助詞,是表示動詞完成體的;一個是句末語氣助詞,是表示全句語氣的。如:
①今見看《詩》,不從頭看一過,雲:「且等我看一個,卻看那個。」(《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②某之説卻高了,移這位置。(《朱子語類》,卷十六)
③這店裏都閉門子,怕有甚麼人來?(《老乞大》) [27] 
乙、持續體
漢語動詞,不論是持續體,還是進行體,都是從動詞「着」演變過來的。動詞的持續體,表示動詞所處的狀態正在持續、延長。動態助詞「着」的詞義演變起點是表示附着義的動詞「着」字。「着」,今音zhuó,形本作「著」,為行文方便起見,今一律作「着」。「着」,動詞,有觸及、附着、依附、放置諸義。 [29]  如:
①秋七月戊戌,楚子與若敖氏戰於皋滸。伯棼射王,汏輈及鼓跗,於丁寧。(《左傳·宣公四年》)
②宅舍附地之體,列宿天之形。(《論衡·祀義》)
③且口乎體,口之動與體俱。(《論衡·雷虛》)
④客至,屏當未盡,餘兩小簏,背後。(《世説新語·雅量》)
例①,「着」,觸及。例②,「着」,附着。例③,「着」,依附。例④,「着」,放置。「着」進一步引申,其穿戴義、執着義也可叫「着」。如:
①太傅時年七八歲,青布褲。(《世説新語·德行》)
②(山羌)不知之,應在手者於腳上,應在腰者返頭上。(《百喻經·山羌偷官庫衣喻》)
③武帝着邪道,不識正法。(唐·法海:《六祖壇經》)
但是,應當知道,作為動態助詞「着」的詞義演變起點應是動詞「着」的附着義。動態助詞「着」,作為動詞持續體的語法標誌,其語法化過程有以下三步:
第一步:動作動詞+着+處所補語。
「動作動詞+着+處所補語」,這是動詞「着」虛化為動態助詞的起始性結構。在這種結構中,「着」是個實實在在的動詞,「着」和前面動詞的語法關係屬於並列結構。動作動詞所表示的具體動作,要藉助「着」落實在具體處所上,因此「着」有安置義,「着」後又必須有處所補語。如:
①又舍利佛,十方世界所有諸風,菩薩悉能吸着口中,而身無損,外諸樹木,亦不摧折。(《維摩詰經·不思議品》,卷中)
②今進不赦其命,退不彰其罪,閉着囹圄,使自引分,四方觀國,或疑此舉也。(《三國志·魏書·高柔傳》)
③蒼頭子密等三人因寵卧寐,共縛着牀。(《後漢書·彭寵傳》)
④藍田愛念文度,雖長大,猶抱着膝上。(《世説新語·方正》)
⑤候實開,便收之,掛着屋裏壁上,令蔭幹,勿使煙燻。(《齊民要術·種茱萸》,卷四)
⑥而彼仙人尋即取米及胡麻子,口中含嚼,吐着掌中。(《百喻經·小兒爭分別毛喻》) [29] 
例①一⑥,諸句中的「着」,絕不可釋為介詞「在」。它是個實實在在的動詞,表安置義。「着」的這一用法,直到中古漢語後期,仍然如此。如:
⑦從京將來聖教功德幀及僧服等,都四籠子,且寄着譯語宅裏。(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⑧舜得母錢佯忘,安着迷囊中而去。(變文《舜子變》)
之所以認定這類結構中的「着」仍是動詞,並與前面動詞構成並列關係,是因為語言中還存在「動作動詞+賓語+着+處所補語」這樣的結構。如:
①遂就牀縛之,將出到界,自解其綬以系督郵頸,縛之着樹,鞭杖百餘下,欲殺之。(《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裴注)
②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擔鬼着肩上,急執之。(《搜神記》,卷十六)
③譬如寫水着地,正自縱橫流漫。(《世説新語·文學》)
掐心着泥中,亦活。(《齊民要術·種蘭香》,卷三)
⑤我今寧可截取其鼻着我婦面上,不亦好乎?(《百喻經·為婦貿鼻喻》) [29] 
第二步:非動作動詞十着十對象賓語。
「非動作動詞+着+對象賓語」,這是動詞「着」虛化為動態助詞的中介性結構。在這類結構中,由於對象賓語的引進,使得「着」與其前面動詞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已由原來的並列結構變成動補式合成詞。這樣,就促使「着」的詞義已相當虛化了。曹廣順認為,這類結構在漢譯佛經中已經出現了。如:
①迦彌尼鬼者着小兒樂着女人。(《童子經唸誦法》,《大藏經》,卷十九)
②不留心於無明,貪着世間。(《大寶積經》,卷九十三,《大藏經》,卷十一)
曹廣順又説:「『着』字表示這些動作附着在這些對象上,因此就隱含有一種動作持續或獲得結果的意思。但從意義和詞性上看,這些『着』仍都是動詞。」例①②,「樂着」「貪着」,不論是看成動補式合成詞,還是看成動補式詞組,都可商議,但「樂着」「貪着」,已不可能再是個並列結構,否則「着」的虛化路線是很難設計的。在唐以前,即中古漢語的前期和中期,「非動作動詞+着+對象賓語」這類句式是很少見的。這樣的語言信息也就預示着動態助詞「着」很難在唐以前發生。如:
①諸子幼稚,未有所識,戀着戲處,或當墮落,為火所燒。(《法華經·譬喻品》,卷二)
②凍樹者,凝霜封着木條也。(《齊民要術·黍穄》注,卷二)
③而諸比丘不奉佛教,貪求利養,詐現清白,靜處而坐,心意流馳,貪着五欲,為色、聲、香、味之所惑亂。(《百喻經·奴守門喻》) [29] 
第三步:可持續動詞十着十(對象賓語)。
「可持續動詞+着+(對象賓語)」,這是動詞「着」虛化為動態助詞的終端性結構。蔣紹愚説:「『着』的歷史變化,是和『着』前面的動詞性質有關的。」
所謂「動詞性質」,這不僅同動詞的詞義有關,而且也必然同動詞的分類有關。就動詞的狀態而言,「着」前的動詞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可持續動詞,另一類是不可持續動詞。前類多由行為動詞、心理動詞及感知動詞等動詞充當;後類多由動作動詞充當。
當「着」前動詞由可持續動詞充當時,就要藉助「着」,把這種狀態施及「着」後的對象賓語上。這種「傳導」的結果是必然使「着」的詞義、詞性也發生變化:由原來的附着義變為持續義,其詞性也由實實在在的動詞變為一個動態助詞。當「着」變成動態助詞之後,它和前面動詞的語法關係也隨之而變:既不是並列關係,也不是補充關係,而是附綴於動詞之後的附加關係,雖然它並不是動詞的構詞成分。 [29] 
一般認為,漢語動詞的持續體從晚唐五代起正式形成之後,就一直沿用下去。如:
①太子年登拾玖,戀着五欲。(變文《八相變》)
②鳳池雲:「守着合頭,則出身無路。」(《祖堂集》,卷六)
③曾點底,鬚子細看他是樂個甚底,是如何地樂,不只是聖人説這個可樂,便信着他。(《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④不如上國,追尋着丈夫。(《張協狀元》,第三十出)
⑤洪義心腸,倒大來乖劣,專等着劉知遠。(《劉知遠諸宮調》,第二)
⑥所以君子常常要存着這心,以檢求其身。(元·許衡:《魯齋遺書·大學直解》,卷四)
⑦你每回去行着好勾當,休污了父親的好名。(明·劉仲璟:《遇恩錄》)
⑧鍾會是魏元帝時人,做司徒,教他提調關中的軍馬,卻要謀反,只怕着鄧艾一個人,不曾反裏。(《皇明詔令·戒諭管軍官敕》) [29] 
動詞的持續體形成之後,如果「着」後面的賓語是個零位,那麼句子的動詞就常常由狀態動詞充當。狀態動詞説的就是一種狀態,是可以持續的。如:
①(黃雀)見他宅舍鮮淨,便即穴白佔着。(變文《燕子賦》一)
②百理具在,平鋪放着。(《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
③你我直迷着,那言語煞有意,來者使臣卻也敢向前覆事,也不可得。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紹興甲寅通和錄》,卷一六二)
④閒時也須思量着。(《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⑤孩兒且放心着。(《張協狀元》,第二十七出)
⑥做好的事,着人學着。(元·貫雲石:《孝經直解》)
⑦眾軍每讚歎着。(《皇明詔令·諭武臣恤軍敕》)
⑧恁每都在這裏歇着。(明·劉仲璟:《遇恩錄》)
⑨他都在地上跪着,進馬怎麼行得?(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⑩你且住着。(《老乞大》) [29] 
丙、進行體
漢語動詞的進行體和持續體本來就是一根藤上的兩個瓜,兩者密不可分。周生亞認為動詞的進行體來源於動詞的持續體,其產生時間應與持續體相同或稍後,其演化路線也應與持續體相同。前面説過,就動詞的狀態而言,「着」前面的動詞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可持續動詞,另一類就是不可持續動詞。這不可持續動詞多由動作動詞充當。動作動詞,一般説來,其動作是不可持續的。不可持續就是説動詞所呈現的狀態是短暫的。這樣一來,動詞後面的“着”字,只能表示這種狀態是正在進行着,而不可能是持續的。如:
①淨能都不忙懼,收氈蓋着死女子屍,釘之內四角,血從氈下交流,看人無數。(變文《葉淨能詩》)
②後母一女把着阿爺:「煞卻前家歌(哥)子,交與甚處出坎(頭)?」(變文《舜子變》)
③巖雲:「如無燈夜把着枕子。」(《祖堂集》,卷五)
④先生曰:「公常常縮着一隻手,是如何?」(《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⑤如戰陳廝殺,擂着鼓,只是向前去,有死無二,莫便回頭始得。(《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⑥悠悠的品着鷓鴣,雁行般但舉手都能舞。(元·關漢卿:《詐妮子調風月》,第四折)
⑦莫想青涼傘兒打,休指望坐騎着鞍馬。(《劉知遠諸宮調》,第二)
⑧皇甫殿直一隻手捽着僧兒狗毛,出這棗槊巷,徑奔王二哥茶坊前來(明·洪鞭:《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⑨我拿着馬,你淨手去。(《老乞大》)
©我的官人洗手時,遞着揩手的手帕時,好歹也説得一句話。(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由以上引例可知,説漢語動詞的進行體也是產生於晚唐五代應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到了宋代以後,才更加成熟、更加普遍而已。漢語動詞的進行體與持續體有時也是很難分清的。凡是能持續的動詞,其狀態也往往正在進行,但反過來卻不一定。因此,當「狀態動詞+着+○」句式出現的時候,就可以認定動態助詞「着」,既是持續體,也是進行體的語法標誌。 [30] 
丁、經歷體
動詞的經歷體,是表示動作行為曾是一種經歷、體驗,同時也表明這種經歷、體驗已成為過去。動詞經歷體的典型語法標誌是在動詞後加上動態助詞「過」字。「過」,原本也是個動詞,本義就是經過,所以《説文》曰:「過,度也。」文獻用例如:
①子擊磬於衞,有荷蕢而孔氏之門者。(《論語·憲問》)
②(姜氏)將行,哭而市曰:「天乎,仲為不道,殺嫡立庶。」(《左傳·文公十八年》)
③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其門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動態助詞「過」,其語法化過程也主要有以下三步:
第一步:趨向動詞+過+處所賓語。
「趨向動詞+過+處所賓語」,「過」是個動詞,它和前面動詞的語法關係是並列結構。但這種句式在上古漢語是很難找到的,它主要是從中古漢語開始的。如:
①有縣農行過舍邊,仰視,見龍牽車。(《搜神記》,卷三)
②八月丙寅,京師大風,蝗蟲飛過洛陽。(《後漢書·孝安帝紀》)
③王子猷行過吳中。(《世説新語·簡傲》)
這種句式,甚至到了中古漢語後期及近古漢語時仍能見到。如:
④使君得對,趨過蕭牆,拜舞叫呼萬歲。(變文《韓擒虎話本》)
⑤張軫帶了本朝銀牌,走過南界,須先以見還。(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燕雲奉使錄》,卷十五)
⑥半陂泊,根尋到天晚,夜深不敢依門户,跳過牆來見新婦。(《劉知遠諸宮調》,第二)
例①②,「行過」「飛過」,就是「行而過」「飛而過」。下分析同。 [30] 
第二步:非趨向動詞+過+○
「非趨向動詞+過+○」,這是動詞「過」虛化為動態助詞的中介性結構。動詞「過」的詞義虛化,實際上是從它前面動詞的“非趨向化”開始的。動詞的「非趨向化」,也就是詞義的泛化,因此要求「過」的後面也不再續接處所賓語。但是,這種中介性結構,「過」仍當認為是個動詞,它和前面動詞的關係,應是一種動補關係,「過」表示一種趨向或結果。如:
①遠公對曰:「賤奴念得一部十二卷,昨夜總念過。」(變文《廬山遠公話》)
②丞相遂令人用番書譯過,共傳看後大喜。(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紹興甲寅通和錄》,卷一六二)
③當時史官已被高祖瞞過。(《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
④想經禮,聖人平日已説底都一一理會了,只是變禮未説,也須逐一問過。(《朱子語類·訓門人》) [30] 
第三步:非趨向動詞十過十對象賓語。
「非趨向動詞+過+對象賓語」,這是動詞「過」虛化為動態助詞的終端性結構。這種句子中的「過」,已徹底虛化:它不再表示動作的空間移動或趨向,而只是表示前面的動詞所具有的一種狀態,而這種狀態就是指該動詞所體現的曾經有過的一種經歷或體驗。因此,「過」和前面動詞的語法關係,既不是並列關係,也不是動補關係,而只是附綴於動詞之後的附加關係。在這種情況下,「過」的後面可以再續接對象賓語。如:
①穎又顧臣評日:「前來侍讀説道,鴻和爾大山、天池子曾有北朝國信使帶過聖旨去定了界至,怎生道不知國信使是誰?」(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②那張介元教請過員夢先生。(《張協狀元》,第四齣)
③鬧中(躲)器械,扯得兜毛(鍪)側。(《劉知遠諸宮調》,第十二)
④你休説此話,我方才告過官人,乞了半日假,扶你去太醫家討些藥吃。(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三折)
「非趨向動詞+過+對象賓語」這種句式主要出現在宋代以後,因此周生亞斷定:動態助詞「過」產生在宋代。 [30] 
以上就是對漢語動詞「體」的粗略的歷史描寫。從論述中可知,動態助詞「了」「着」「過」的產生和發展,並不是同處於一個歷史平面之上的。與「了」「着」相比,「過」的發展始終處於弱勢地位。究其根本原因,恐怕同動詞的經歷體與完成體的相互關係有關。這個問題,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漢語動詞時體語法範疇的表達,周生亞主張限定在三時四體的範圍之內。「三時」是指過去時、現在時和將來時;「四體」是指完成體、持續體、進行體和經歷體。有的著作把動詞「體」的範圍擴充得很寬,混淆了詞法和句法的界限,這不太可取。如把「動+起/起來」稱為「起始體」,「動一動」稱為「嘗試體」,「動+來+動+去」稱為「反覆體」,「動+了+動」稱為「間歇體」,以及「動+下下來」稱為「終止體」,等等,這些説法都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30] 
(2)漢語動詞「體」形成的歷史機制。
説漢語動詞「體」形成的歷史機制,其實就是討論動詞「體」的產生的歷史條件問題。這個條件,可以從兩大角度去觀察:一是從外部來説,漢語動詞「體」是從「時」的語法範疇發展出來的;二是從內部來説,動詞「體」的產生有其本身的詞義條件和結構條件。 [30] 
先説第一點。漢語動詞「體」的概念來源於「時」的概念,漢語動詞先有「時」,後有「體」。上古漢語沒有「體」的語法標誌,中古漢語前期和中期也沒有。漢語動詞「體」的產生主要是從中古漢語後期和近古漢語前期才開始的。語法範疇是指概括成類的語法意義的總和。漢語動詞由時的語法範疇,過渡到時體語法範疇共存狀態,是動詞表達上的一大進步。有的學者認為,「時」是從過程角度認識動詞的,因而有過去時、現在時和將來時;「體」是從一個點上,即從情態或情貌上關注動詞的一種狀況,因而有完成體、持續體、進行體和經歷體等等。這話是很有道理的。總之,漢語「時」與「體」的關係,是應很好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30] 
再説第二點。
漢語動詞「體」的產生也有其內部條件。概括起來,就是三點:
第一,「了」「着」「過」置於動詞之後,是動態助詞產生的首要的結構條件。
前面説過,當「了」「着」「過」最初單用時,都是典型的單音節動詞。但是當它們處於另一個動詞之後,一起充當謂語的時候,就為後來的詞義虛化找到了一個起始性的結構位置。
這個位置是十分優越的:由於它們是處於另一個動詞之後,不論與前面的動詞是並列關係或補充關係,都不會成為語義的關注焦點;但當它們後面再出現其他句子成分時,卻又成為夾在兩種成分之間的「傳導性」或「中介性」的成分。然而,正是這樣的身份,卻很容易使「了」「着」「過」的詞義和功能都發生變化。 [30] 
第二,「了」「着」「過」前面動詞的詞彙意義和動詞類型的變化,都為動態助詞的產生提供了語義條件。
如「動作動詞+着+處所補語」結構,當「着」前動詞不再由動作動詞充當時,「着」也就失去了安置義,詞義進一步虛化,「着」後的成分也發生了變化,由處所補語變為對象賓語。又如「趨向動詞+過+處所賓語」結構,當「過」前動詞不再由趨向動詞充當時,「過」也不再表示趨向動作,詞義開始虛化,最後變成只是表示動作所處一種經歷狀態的語法標誌。 [30] 
第三,「了」「着」「過」後再續接賓語,是動態助詞產生的關鍵結構條件。
「了」「着」「過」最終演變為動態助詞,其中有一個共同環節,就是「了」「着」「過」後面都可以帶上對象賓語。「了」「着」「過」後面續接賓語的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促使它們和前面的動詞結合得更緊,並在「傳導」動詞的作用時又悄悄地改變了自己的詞義和結構功能。如「讀策畢」「看書競」「唸佛了」等結構,賓語「策」「書」「佛」顯然阻隔了動詞和「畢」「競」「了」的結合。但是當賓語處於終了義諸動詞之後,這些動詞詞義也開始變化了,並最終整合成一個「了」字:由一個實實在在的動詞,最後虛化成一個表示完成體的語法符號。 [30] 

動詞判斷動詞的產生和發展

判斷動詞也叫「系詞」或「判斷詞」,因為從邏輯上看,「是」字是構成主賓兩項判斷關係的「聯繫詞」。但從語法上説,「系詞詞」或「判斷詞詞」的詞性屬於動詞,所以不如直接稱之為「判斷動詞」來得更直接、更明白。之所以把判斷動詞單獨提出來加以敍述,是因為判斷動詞十分重要:它不僅從無到有(就主要形式「是」字句而言),而且它的出現也帶來了相關的詞法變化和句法變化。 [31] 
  • 1.判斷動詞「是」的產生和發展
對漢語來説,有兩個詞常用為判斷動詞,一個是「為」字,一個是「是」字。這裏重點説「是」字。判斷動詞「是」的產生和發展,可分為三個時期:產生期(先秦兩漢時期)、發展期(魏晉南北朝時期)和成熟期(隋唐五代及近古時期)。 [31] 
甲、產生期
判斷動詞「是」字,戰國末期已經產生。如:
①俄又復得一,問人曰:「此何種也?」(《韓非子·外儲説左上》)
②韓魏之縣也,魏得韓以為縣,則衞、大梁、河外必安矣。(《戰國策·魏策三》)
③此是欲皆在為王,而憂在負海。(《戰國策·中山策》)
《史記》《論衡》中,也產生了少量的判斷動詞「是」字。如:
①天子識其手書,問其人,果偽書。(《史記·封禪書》)
②客人不知其商君也。(《史記·商君列傳》)
③此必豫讓也。(《史記·刺客列傳》)
④夜夢見老父曰:「餘是所嫁婦人之父也。」(《論衡·死偽》)
⑤夫孔子雖去「不及地尺」,但言「如雨」,其謂賞之者,皆星也。(《論衡·説日》)
⑥如以鬼死人,則其薄葬非也。(《論衡·薄葬》) [31] 
產生期的判斷動詞「是」字,使用上的特點是:
第一,頻率很低,絕大部分名謂判斷句仍以不用「是」字為常。
如《韓非子》一書,「是」字用為判斷動詞者,僅有一例。又如《史記》一書,有人統計過,「是」字用為判斷動詞者最多是七例,而沒有任何問題,經得起推敲的也僅有五例而已。
第二,結構上,判斷動詞「是」字還不能完全獨立,常與句末語氣助詞「也」字相呼應。有些「是」字,是判斷動詞還是指示代詞,有時又難以確定。如:
①巫嫗、弟子女子也,不能白事。(《史記·滑稽列傳》)
②龜者天下之寶也。(《史記·龜策列傳》)
乙、發展期
發展期判斷動詞「是」字,使用上的特點是:
第一,使用頻率明顯增加。
如《搜神記》中,據周生亞統計,有判斷句460句,其中使用「是」字的就有84句,約佔總數的18.3%。除《搜神記》外,其他文獻的使用頻率也不低。具體用例如:
①(來敏)姊夫黃琬劉璋祖母之侄。(《三國志·蜀書·來敏傳》)
②此我子,我之所生。(《法華經·信解品》,卷二)
③我李君通家子弟。(《後漢書·孔融傳》)
④我鮮卑,無姓。(《宋書·張暢傳》)
⑤我李府君親。(《世説新語·言語》)
⑥礦麥,此今馬食者。(《齊民要術·大小麥》注,卷二)
第二,結構上,多半不再與句末語氣助詞「是」字相呼應,並且也較為普遍地接受副詞修飾,從而也就限定了「是」字的詞性變化。
唐鈺明統計,兩漢時《毅梁傳》《新語》等十部文獻,東漢時《漢書》《潛夫論》等十二部文獻,魏晉時《六度集經》《生經》等六部文獻,南北朝時《眾經撰雜譬喻經》《過去現在因果經》等四部文獻,「是」字句的「也」字煞句率分別為80%,28.8%,19%和4%. [31] 
唐鈺明的統計數據足以説明判斷動詞「是」逐步走向獨立而失去了對句末語氣助詞的依賴。具體用例如:
①是以蕭何建武庫、太倉,皆要急,然猶非壯麗。(《三國志·魏書·陳羣傳》)
②今此幼童,皆吾子,愛無偏黨。(《法華經·譬喻品》,卷二)
③(倫)即作湯二升,再服,須臾,吐出三升許蟲,頭赤而動,半身猶生魚膾。(《後漢書·方術列傳》)
④今在近路,正諸人歸身之日。(《宋書·武帝紀中》)
⑤東巖西谷,又剎靈之圖。(《水經注·清水》,卷九)
⑥實良醫,與我女藥,能令卒長。(《百喻經·醫與王女藥令長大喻》)
⑦彪亦南人。(《洛陽伽藍記·景寧寺》楊注,卷二) [31] 
第三,否定判斷句中,出現了「非是」代替「非」的明顯趨勢。如:
①虜兇狡情狀可見,自關中再敗,皆是帥師違律,非是內有事故,致外有敗傷。(《宋書·鄭鮮之傳》)
②我以欲得彼之錢財,認之為兄,實非是兄。(《百喻經·認人為兄喻》)
③如彼外道,偷取佛法,著己法中,妄稱己有,非是佛法。(《百喻經·估客偷金喻》)
④郎君,兒生非是家人,死非家鬼。(變文《秋胡變文》) [31] 
⑤臣恐此藥非是真藥,臣擬試之。(變文《葉淨能詩》)
丙、成熟期
成熟期判斷動詞「是」字,使用上的特點是:
第一,使用頻率很高。尤其在接近口語的作品中,「是」字句用得相當普遍。如:
①燈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唐·法海:《六祖壇經》)
②登州唐國東北地極,去楚州一千百餘里。(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③此病野狐之病。(變文《葉淨能詩》)
④我病兒。(變文《八相變》)
⑤什摩處某甲住處?(《祖堂集》,卷十八) [31] 
第二,一般説來,這一時期名謂判斷句和「是」字判斷句是很少並存的,但個別用例仍然存在。請比較:
①佛,覺;法,正;僧,淨。(唐·法海:《六祖壇經》)
②燈光之體,光燈之用。(唐·法海:《六祖壇經》)
①登州,大唐東北地極。(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②登州唐國東地極,去楚州一千百餘里。(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而這種現象在中古漢語前期和中期,是極為普遍的。請比較:
①公主,女之尊稱。(《搜神記》,卷十四)
②南邊坐人南鬥。(《搜神記》,卷三)
①佛身,即法身。(《維摩詰經·方便品》,捲上)
②十善菩薩淨土。(《維摩詰經·佛國品》,捲上)
①豐隆,雷公。(《水經注·河水》,卷一)
②山東名高平,亮宿營處。(《水經注·沔水》,卷二十七)
①桓郎,桓範。(《世説新語·賢媛》)
②謝中郎王藍田女婿。(《世説新語·簡傲》)
①太傅李延實,莊帝舅。(《洛陽伽藍記·秦太上君寺》楊注,卷二)
②掘故井得石銘,雲漢太尉荀彧宅。(《洛陽伽藍記·建中寺》楊注卷一) [31] 
第三,否定判斷句中,「不是」已普遍代替「非是」,並且「是」「不是」常常對立出現。如:
①下官笑日:「不是百獸率舞,乃是鳳凰來儀。」(唐·張警:《遊仙窟》)
②見説被送來者不是唐叛人,但是界首牧牛、耕種百姓枉被捉來。(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③太子是出世之尊,不是凡人之數。(變文《八相變》)
④和尚莫來,此間不是好道,此是地獄之路。(變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
⑤為復是心,為復不是心?(《祖堂集》,卷三) [31] 
第四,判斷動詞「是」字,到了隋唐五代已經衍生出許多新的用法,這也是“是”字用法日趨成熟的表現。如:
(1)「是」+動詞/動詞性詞組,「是」表示確認。如:
①從前惡行,一時自性若除,即懺悔。(唐·法海:《六祖壇經》)
②鳥是有情,水及樹豈有情乎?(《祖堂集》,卷三)
(2)「是」+形容詞/形容詞性詞組,「是」表示確認。如:
①白莊耳內,忽聞人説江州廬山有一化城之寺中,甚富貴,施利極多,財帛不少。(變文《廬山遠公話》)
②地獄最苦。(《祖堂集》,卷五)
到了近古漢語,這種用法也是如此。如:
③既欲講和,須至誠,不可奸詐。(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紹興甲寅通和錄》,卷一六三)
④也如曾子,平日用工極子細。(《朱子語類·訓門人》)
(3)「是」+句子,「是」表示確認。如:
①楊堅舉目忽見皇后,心口思量:「我今日莫逃得此難。」(變文《韓擒虎話本》)
你下牒言我,共你到頭無益。(變文《燕子賦》一) [31] 
(4)「是」表示存在。如:
①重閣於峻崖上建立,四方涯面盡花樓寶殿。(唐·[日]門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②善慶思惟畢,滿目淚。(變文《廬山遠公話》)
③渾身眼。(《祖堂集》,卷五)
(5)「是」+名詞,「是」表示「凡是」,無例外。如:
人皆老,貴賤亦同。(變文《廬山遠公話》)
②一脈不調,病俱起。(變文《廬山遠公話》)
(6)「是」+「是」字判斷句,第一個「是」表確認。如:
你兩個僧便是某甲朋友。(《祖堂集》,卷十四)
②是甚人?即大名將是韓熊男。(變文《韓擒虎話本》)
句式(6)實際是上面句式(3)的擴展。句首「是」或可換成「即」或「只」(疑是「即」之通假字),仍表確認,作用相同。如:
這個不污染底諸佛之所護念。(《祖堂集》,卷三)
我便佛弟難陁。(變文《難陁出家緣起》) [32] 
(7)「是」+被動句,「是」表示加強被動語氣。如:
①令諸道進年十五歲童男童女心膽,亦是被道士誑惑也。(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這種句式,中古漢語中期時就已經產生了。如:
②今定是為賊所畏不?(《宋書·劉勔傳》)
(8)「是」+名詞/動詞+「是」+名詞/動詞,「是」表示選擇。如:
①阿孃迷悶之間,乃問女?(變文《廬山遠公話》)
②且容問天池神堂到了北朝地土,南朝地土?(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③蕭扈、吳湛帶去聖旨,不知有文字,為復只口説?(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31] 
2.判斷動詞「是」產生的語法流程
(1)關於判斷動詞“是”產生的四種説法。
判斷動詞「是」是如何產生的?「是」的產生的語義基礎、語法框架又是什麼?這些問題至今學術界仍無定論。關於判斷動詞「是」的來源問題,就目前所知,主要有以下四種説法:
甲、來自指示代詞「是」字。
這一説法,最早是由王力提出來的。王力説:「『是』字是由指示代詞發展為系詞的。發展的過程是這樣:在先秦時代,主語後面往往用代詞『是』字復指,然後加上判斷語。…無論是這種情況或那種情況,『是』字經常處在主語和謂語中間,這樣就逐漸產生出系詞的性質來。」 [32] 
乙、來自形容詞「是」字。
洪成玉認為上古漢語「形容詞『是』的意義,是對事物表示肯定」,「同它相對的是『非』」,「判斷詞『是』的意義,是對事物表示確認」,「同它相對的也是『非』」,由於判斷詞「是」和形容詞「是」的詞彙意義、語法功能十分接近,因而「從形容詞『是』逐漸產生出判斷性質的『是』是自然的。」 [32] 
丙、來自副詞「是」字。
這一提法較早。洪心衡曾認為判斷動詞(系詞)「是」字是由表示確認意義的副詞「是」演變過來的,與指示代詞「是」復指功能無關。 [32] 
丁、來自「主+動+賓」語法結構的類化。
石毓智、李訥認為漢語判斷動詞「是」字產生的語法環境就是語言成分類化的基本機制。兩人將這一語法框架概括為下列公式:話題(Topic),回指的「是」(anaphor)+説明(comment)。他們認為,按照漢語絕大多數動詞句的模式,應當是SVO(主十動十賓)結構,而「話題+是+説明」的模式顯然是缺乏謂語動詞的,因此處於這種語法框架中的「是」字最終被「類化」為判斷動詞。 [32] 
以上諸説均有可商榷之處。復指説的問題是,用於復指的指示代詞「是」字,它本身就是主語,並不是「處在主語和謂語中間」,再説「是」的復指功能又如何變為判斷功能,也説不明白。形容詞説的問題是,兩者的語法框架根本不同。形容詞「是」「非」作謂語,經常處於句末,而非主謂之間。在這種情況下,形容詞「是」又是如何變為判斷動詞「是」的也説不明白。副詞説的根本問題是有點本末倒置。副詞「是」應當是判斷動詞「是」產生之後的用法引申,它不會出現在判斷動詞「是」產生之前。類化説實際是復指説的翻版。漢語動詞句的SVO結構是怎麼把「回指」的「是」「類化」成判斷動詞的,也是語焉不詳。 [32] 
針對上述説法,周生亞提出一種新的解釋,即功能傳導説。
(2)判斷動詞「是」的產生是源自判斷動詞「為」的功能傳導。
對於這一命題,論述如下:第一,首先必須承認,上古漢語判斷動詞「為」「是」已經產生。即上古漢語中後期已經產生了兩種判斷句:「為」字句和「是」字句,且「為」字句又早於「是」字句而存在。「為」最早本是個動作動詞。依據甲骨文字形,「為」的本義當是以手牽象從事勞作之意。不過,在甲骨文裏,「為」的詞義已經抽象化了,可釋作「作為」,如「丁未卜,投貞:我賓」(《南明》,145)。到了春秋戰國時代,「為」義進一步虛化,表示判斷義已經產生。如:
①長沮曰:「夫執輿者誰?」子路曰:「孔丘。」(《論語·微子》)
②餘伯鰷;餘,而祖也。(《左傳·宣公三年》)
③爾爾,我我,雖祖袒裸裎於我側,爾焉能浼我哉?(《孟子·公孫丑上》)
④丈人歸,酒醒而消其子曰:「吾汝父也,豈謂不慈哉?」(《呂氏春秋·疑似》)
⑤俱一水,源從天涯,或濁或清,所在之勢使之然也。(《論衡·率性》)
⑥始皇知左右洩其言,莫知誰,盡捕諸在旁者皆殺之。(《論衡·語增》) [32] 
兩漢以後,中古漢語時期,這種「為」字句也經常出現。如:
①此《法華經》最難信難解。(《法華經·授學無學人記品》,卷四)
②天生萬物,唯人貴。(《列子·天瑞》,卷一)
③帝日:「百官貪污佞邪者誰?」(《後漢書·周舉傳》)
④白麻子雄麻。(《齊民要術·種麻》賈注,卷二)
⑤凡種穀,雨後佳。(《齊民要術·種穀》,卷一)
⑥佛言:「我今問汝,天下眾生樂?」(《百喻經·引言》)
⑦其人當時悔不急去,懊惱之情,甚極苦。(《百喻經·地得金錢喻》)
⑧太子半國之君。(變文《伍子胥變文》)
但是,與「為」字句不同的是「是」字句在戰國末期雖然產生,卻用得很少,即便是兩漢時期,也是如此。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判斷動詞「是」字產生在「為」字之後。為避免重複,這裏不再引證例句。 [32] 
第二,「是」「為」連用,是「為」字功能傳導的結構條件。
這一點非常重要。指示代詞「是」,作主語,復指上文;判斷動詞「為」作謂語,緊接其後,這是「為」促使「是」改變詞性的最佳語言環境。所謂「功能傳導」,就是指判斷動詞「為」對「是」的影響所及。「是」「為」連用,在先秦,是從《論語》開始的。如:
①老而不死,是為城。(《論語·憲問》)
②有王者起,必來取法,是為王者師也。(《孟子·滕文公上》)
③五甲首而隸五家,是最為眾強長久。(《荀子·議兵》) [32] 
這種句式,從上古漢語後期起較為多用。如:
①禺京處北海,禺虢處東海,是為海神。(《山海經·大荒東經》,卷十四)
②試復以屋中堂而坐一人,一人行於屋上,其行中屋之時,正在坐人之上,是為屋上之人與屋下坐人相去三丈矣。(《論衡·説日》)
③遂廢少帝為弘農王而立協,是為獻帝。(《後漢書·皇后紀下》)
④無利無功德,是為出家。(《維摩詰經·弟子品》,捲上)
⑤十四日,車駕入城,大赦天下,改號為建義元帝,是為莊帝。(《洛陽伽藍記·永寧寺》楊注,卷一)
「是」「為」經常連用,判斷動詞「為」字是很容易把自己的判斷作用「傳導」給代詞「是」字的,使其改變詞性,變為判斷動詞。以下諸例,也許會有説服力。如:
①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鯀。(《山海經·海內經》,卷十八)
②亦復不知何者火,何者舍,云何失,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法華經·譬喻品》,卷二)
③居士,父母妻子,親戚眷屬,吏民知識,悉為是誰?(《維摩詰經·佛道品》,卷中)
④汝等師為是誰?誰之弟子?(《法華經·妙莊嚴王本事品》,卷七)
例①,「是」「為」連用,很像一種過渡形式,釋「是」為代詞有些困難。例②,「是」「為」均是判斷動詞,所以才同義互舉。例③④,正因為「是」「為」已同是判斷動詞,所以又可以「為」「是」連用,同作謂語。 [32] 
「是」「為」連用的句式,有時「為」字也可省略不用。在這種情況下,「是」字倒很像是一個詞性已經變化了的判斷動詞。如:
①夫出家者,無彼無此,…若能如此,( )真出家。(《維摩詰經·弟子品》,捲上)
②四生者,( )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是為四生。(變文《廬山遠公話》)
③師雲:「( )阿誰?」對曰:「良欽。」(《祖堂集》,卷十六) [32] 
第三,指示代詞「是」的代詞性質是它轉換詞性的語義基礎。
如果説「是」「為」連用,「為」的功能傳導是「是」詞性轉換的外部條件,那麼代詞性質就是「是」的轉換詞性的語義基礎,亦即其內部條件。「是」本來是個形容詞,這點沒錯。因此《説文》説:「正,是也」,「是,直也」,這是遞訓例。
但是,指示代詞「是」和形容詞「是」未必有什麼詞義聯繫。可以説,幾乎所有代詞都是假借而來的,「是」字也不例外。因此在判斷動詞「是」的產生問題上,沒有必要和形容詞「是」扯在一起。應注意到,當指示代詞「是」作主語並用於復指時,這個功能本身就含有動詞因素在內。這是由代詞性質決定的。代詞的性質是指別而非代替。指別就是確認、強調,就是非此即彼。從邏輯學角度來分析,判斷就是對思維對象有所斷定的一種思維形式,判斷的質,就是對思維對象作肯定或否定的斷定。判斷動詞「是」,是表示肯定判斷的聯繫詞;具有指別作用的指示代詞「是」,當其作主語並用於復指時,也是很容易把指別的兩端聯繫起來,作出斷定。指別就是斷定,斷定就是判斷,因此指示代詞「是」演變成判斷動詞「是」,是有其內在的因素的。 [32] 
(3)「…是也」判斷句是「是」字判斷句的變體形式。
在上古漢語後期,中古漢語前期,漢語判斷句中又產生了一種新的表達形式,即「…是也」句式(「是也」或作「是已)。在此之前,「是」字判斷句已經產生,因此這種句式實際是「是」字句的一種變體形式。 [33]  如:
①少頃,當東郭牙至,管仲曰:「此必是已」,乃令賓延而上之,分級而立。(《論衡·知實》)
②唇齒之喻,豈唯虞虢,温與野王即是也。(《三國志·魏書·司馬朗傳》)
③爾時妙光菩薩,豈異人乎?我身是也;求名菩薩,汝身是也。(《法華經·序品》,卷一)
這種句式使用頻率不是很高。到了中古漢語中後期也有用的。如:
①將見幸,薄姬曰:「妾昨夢青龍據妾心。」高帝曰:「我是也,吾為爾成之。」(《宋書·符瑞志上》)
②武婆者,則天皇是也。(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33] 
有時句末語氣助詞「也」字也可不用。如:
①妙莊嚴王豈異人乎?今華德菩薩。(《法華經·妙莊嚴王本事品》,卷七)
②虜既人,兵刃交至,問曰:「青州刺史沈文秀何在?」文秀厲聲日:「身。」(《宋書·沈文秀傳》)
③何名六門?眼、耳、鼻、舌、身、意。(唐·法海:《六祖壇經》)
④百顏經宿,自知不得,入堂問:「昨日二頭陁何在?」師日:「某甲。」(《祖堂集》,卷六)
龍國富將這種句式稱為「特殊判斷句」,並將其表達格式概括為「NP2+NP1+是(是也)」。
古代「…是也」句式共有三種:第一種是「是」為形容詞。如:
①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論語·陽貨》)
②掩之誠是也,則孝子仁人掩其親,亦必有道矣。(《孟子·滕文公上》)
③既使我與若辯矣,若勝我,我不若勝,若果是也,我果非也?(《莊子·齊物論》)
④己誠是也,人誠非也,則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荀子·榮辱》) [33] 
第二種是「是」為指示代詞。如:
①取之而燕民悦,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②濡濡者,豕蝨是也。(《莊子·徐無鬼》)
③則聖人之得勢者,舜禹是也。(《荀子·非十二子》)
④毀廉求財,犯刑趨利,忘身之死者,盜蹠是也。(《韓非子·忠孝》)
第三種是「是」字本身就是個判斷動詞。上古漢語的中期,只有前兩種形式,而沒有第三種形式。第三種形式始見於《論衡》,因而可以斷定:這第三種形式與判斷動詞「是」的產生無關。中古漢語後期和近古漢語時,「…是也」句式中的「也」可以不用「是」前還可接受副詞修飾,這更證明「是」字是個判斷動詞。如:
①舜有親阿孃在堂,樂登夫人便是。(變文《舜子變》)
②師問:「阿那個是闊梨主人公?」對日:「祗對和尚即是。」(《祖堂集》,卷六)
③老夫王員外便是。(元·無名氏:《小張屠焚兒救母》,楔子)
④小生孫蟲兒的便是。(元·無名氏:《殺狗勸夫》,楔子)
近古漢語裏,甚至還有兩種「是」字句套用的情況,這些都是句法問題,如:
①益戒雲:「到底來是不肯商量便是也。」(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②妾身是開封府上廳角妓李瓊梅的便是。(元·無名氏:《小孫屠》,第三齣)
③我是本衞一個隊長是也。(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一折) [33] 

動詞英語的動詞

動詞特徵

“動詞”表示人或事物的動作、存在、變化的詞,如: 走(walk)、笑(laugh)、有(have)、在(lie)、看(see)、寫(write)、飛(fly)、落(land)、保護(protect)、開始(start)、起來(wake)、上去(up)。
中文動詞通過“V不V”形式構成選擇疑問句。相當於英文的“V or not”
有些具有具體的持續時間的動詞可以重疊,表示“試着做一下該動作”或“暫時做一下該動作”例如:
看——看看、想——想想
試——試試、講——講講
學習——學習學習、批評——批評批評
討論——討論討論、休息——休息休息
單音節重疊動詞可以額外加動詞“看”(如“試試看”)表示“嘗試一下該動作(並觀察會發生什麼)”。
這種詞法結構一般在英語裏翻譯成“虛義動詞(take/have/make)+表示動態的名詞(a shot/a bite/a break)”
英語中動詞通常充當句子的謂語或後接描述性補語充當謂語中心,表示主語的動作、存在、變化,或主語對賓語的動作,態度。如“他來了。”("He arrived")(不及物,表示主語的動態)“我們熱愛祖國”("We love our motherland")(主語跟着賓語,表示主語對賓語的態度)
動詞可以受副詞“不”修飾。只有少數表心理活動的動詞和一些能願動詞能夠前加程度副詞,例如能説“很怕他”、“很喜歡他”、“很羨慕他”。

動詞分類

  • 按句義成分
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心理活動或存在變化等的詞。例如:
表示動作行為:説、看、走、聽、笑、拿、飛翔、跑、吃、唱、喝、敲、坐、吆喝、盯、踢、聞、摸、批評、宣傳、保衞、學習、研究、進行、開始、停止、禁止
表示存在變化:在、死、有、等於、發生、演變、發展、生長、死亡、存在、消滅、消失
表示心理活動:想、愛、恨、怕、想念、打算、喜歡、希望、害伯、擔心、討厭、覺的、思考
表示判斷:是、為、乃
表示可能意願必要(助動詞):能、能夠、會、可以、願、願意、肯、敢、要、應當、應該、配、值得、寧可
表示趨向(趨向動詞):上、下、進、出、回、開、過、起、來、上來、下來、進來、出來、回來、開來、過來、起來、去、上去、下去、進去、出去、回去,開去、過去
表示發展動詞:如生長、枯萎、發芽、結果、產卵;
英語中按照動詞的意義可以分為實義動詞系動詞助動詞
實義動詞是具體地表示動作行為,存在,心理活動的動詞。其中有一類趨向動詞可以單獨作謂語,如“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來”。還經常用在別的動詞或形容詞後邊表示趨向,作趨向補語。如“拿<出>一本書”、“拿<出來>一本書”、“拿<出>一本書<來>”。
示例:表示動作行為:説(say)、看(see)、走(walk)、聽(listen)、笑(laugh)、拿(take)、飛翔(fly)、跑(run)、吃(eat)、唱(sing)、喝(drink)、敲(knock)、坐(sit)、吆喝(yell)、盯(stare)、踢(kick)、聞(smell)、摸、批評、宣傳、保衞、學習、研究、進行、開始、停止、禁止
系動詞是後接描述性的補語,描述主語狀態的詞。漢語中構成判斷句的系詞“是”,“乃”等詞可以認為和英語的系動詞“to be”作用類似。但是漢語的形容詞可以直接作謂語修飾主語,如“他很帥”,這時沒有必要遷就英語“He is handsome”而寫成“他是帥的”。
系動詞可以細分為:
(1)狀態系動詞
用來表示主語狀態,只有be一詞,例如:
He is a teacher. 他是一名教師。(is與補足語一起説明主語的身份。)
(2)持續系動詞
用來表示主語繼續或保持一種狀況或態度,主要有keep,rest,remain,stay,lie,stand,例如:
He always kept silent at meeting. 他開會時總保持沉默。
This matter rests a mystery. 此事仍是一個謎。
(3)表像系動詞
用來表示"看起來像"這一概念,主要有seem,appear,look,例如:
He looks tired. 他看起來很累。
He seems (to be) very sad. 他看起來很傷心。
(4)感官系動詞
感官系動詞主要有feel,smell,sound,taste,例如:
This kind of cloth feels very soft.
這種布手感很軟。
This flower smells very sweet.
這朵花聞起來很香。
(5)變化系動詞
這些系動詞表示主語變成什麼樣,變化系動詞主要有become,grow,turn,fall,get,go,come,run.
例如:
He became mad after that. 自那之後,他瘋了。
She grew rich within a short time. 她沒多長時間就富了。
(6)終止系動詞
表示主語已終止動作,主要有prove,turn out,表達"證實","變成"之意,例如:
The rumor proved false. 這謠言證實有假。
The search proved difficult. 搜查證實很難。
His plan turned out a success. 他的計劃終於成功了。(turn out表終止性結果)
助動詞是一系列協助實義動詞構成語法功能的動詞。在英語中被助動詞“協助”的實義動詞要使用非限定結構。漢語只使用助詞協助完成動詞的時態,語態,語氣。其間包含情態動詞(情態助動詞)。
實義動詞以外的動詞按照特性還能進一步細分,見下文“非實義動詞總括”。
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心理活動或存在變化等的詞。例如:
表示判斷:是、為、乃
表示可能、意願、必要(助動詞):能、能夠、會、可以、願、願意、肯、敢、要、應當、應該、配、值得、寧可
  • 論元數量
根據動詞要用的論元個數將其分為以下幾類:
零論元動詞(無主語動詞)。漢語中表示天氣的動詞可以不帶主語和賓語,寫成“下雨了/下雪了”等。大部分印歐語系語言沒有這種用法,表示天氣變化時需要抽象主語“it”。
單論元動詞不及物動詞)。只描述主語的動作,動向,狀態等,不需要賓語。
雙論元動詞(及物動詞)。描述主語對賓語所做的動作,所持的態度等。系動詞也是雙論元動詞,其不需要賓語,但是需要描述性的表語描述主語的狀態。
三論元動詞。包括雙及物動詞和雙重及物動詞:
雙及物動詞是需要賓語和間接賓語的動詞,也叫“Give動詞”。例如:
She gave me a piece of cake.
她給了我一塊蛋糕。“我”是間接賓語,“一塊蛋糕”是直接賓語
雙重及物動詞是需要賓語和描述性補語的動詞,通常是“覺得”,“認為”等表示態度的動詞。也叫“Consider動詞”
The young couple considers the neighbors wealthy people.
小兩口覺得鄰居家很富裕
“覺得”這個動詞需要“鄰居家”這個直接賓語和“富裕的家庭”這個描述性的補語。注意英語句子中"Wealthy People"是名詞短語。
四論元動詞。有些動詞同時需要直接賓語,間接賓語和補語三種論元,如有些涉及到交易的動詞需要“甲方”,“乙方”,“交易品”,“交易額”共計四個論元。例如:
"Pat1sold Chris2a lawnmower3for $204"
其中“Pat”是主語,“Chris”是直接賓語,“Lawnmower”是間接賓語,“For 20$”是介賓短語作為補語。
三、動詞的語法特點
1.一部分動詞可以重疊,表示“動作短暫”或“嘗試”的意思,是時態的表示法
單音節動詞重疊形式是:AA
看——看看、想——想想
試——試試、講——講講
雙音節動詞重疊形式是:ABAB
學習——學習學習、批評——批評批評
討論——討論討論、休息——休息休息
這種詞法結構一般在英語裏翻譯成“表示試做的助動詞(take/have/make)+表示動態的名詞(a shot/a bite/a break)”
動詞比較複雜,有的需要加以説明。 [1] 
1.動詞“是”
I.“是”用在名詞前邊是動詞,這種“是”常常表示主語“等於什麼”或“屬於什麼”。例如“魯迅就是周樹人”、“牛是反芻動物”、“他是個開車的”、“是他救了我”;此外,“這一年,人家都是豐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沒吃的了”等裏面的“是”仍是動詞,作謂語。
II.“是”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表示肯定,含有“的確”、“實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語氣副詞,作狀語,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這樣做〔是〕好”。這種語氣也有隱含的“但是”意味,尤其是在“是”之前重複需用的狀語的情況下,如“這樣好〔是〕好”,即使説話者不特地説明,也有“‘這樣做’有隱患,但是不便説出或一時想不到”的意思。
2.動詞“有”
“有”在口語中當做副詞是港台地區形成的語言習慣。閩南語中用“有”表示完成時態,台灣閩南語吸收了閩南語中的這一表達,形成了“有”字句。
隨着港台文化產品的流行,這種語言逐漸被大陸地區所熟知。其使用例如下:
“有”作副詞的説法
大陸地區通行的説法
請問,這裏有賣鋼筆嗎?
請問,這裏有鋼筆賣嗎?
李光有在嗎?
李光在嗎?/李光在不在?
李老師有教過你嗎?
李老師教過你嗎?/李老師曾經教過你嗎?
有受傷嗎?
受傷沒有?/受傷了嗎?
3.助動詞
助動詞是指動詞中能放在“不X不”(不敢不)格式裏的詞。助動詞可以作謂語,如“這樣做可以不可以”、“完全可以”。但它們經常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作狀語,表示動作者的主觀意願和表示可能性、必要性等。例如“我們一定[要]堅持原則”、“春天到了,天氣[應該]暖和了”。
4.趨向動詞
趨向動詞可以單獨作謂語,如“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來”。還經常用在別的動詞或形容詞後邊表示趨向。作趨向補語,如“拿<出>一本書”、“拿<出來>一本書”、“拿<出>一本書<來>”。

動詞英語

(1) 四類句中功能
分別是:實義動詞(Notional Verb)、系動詞(Link Verb/Copular Verb/Copula)、助動詞(Auxiliary Verb)、情態動詞(Modal Verb)。
説明:有些情況下,有些動詞是兼類詞例如:
We are having a meeting. 我們正在開會。(having是實義動詞。)
He has gone to New York. 他已去紐約。 (has是助動詞。)
(2)其後帶有多少賓語
分別是:及物動詞(Transitive Verb)、不及物動詞(Intransitive Verb)、雙及物動詞(Ditransitive Verb)、雙重及物動詞(Double Transitive Verb),前兩者縮寫形式分別為vt. 和vi.,後兩者詞典中一般只當做及物動詞,語言學家也用Vg(“Give”型動詞)和Vc(“Consider”型動詞)描述後兩者。
同一動詞有時可用作及物動詞,有時可用作不及物動詞。例如:
She can dance and sing.
她能唱歌又能跳舞。(sing在此用作不及物動詞。)
She can sing many English songs.
她能唱好多首英文歌曲。(sing用作及物動詞。)
(3) 根據是否受主語的人稱和數的限制
分別是:限定動詞(Finite Verb)、非限定動詞(Non-finite Verb)例如:
She sings very well.
她唱得很好。(sing受主語she的限制,故用第三人稱單數形式sings。)
She wants to learn English well.
她想學好英語。to learn不受主語she的限制,沒有詞形變化,是非限定動詞。
説明:英語中共有三種非限定動詞,分別是:動詞不定式(Infinitive)、動名詞(Gerund)、分詞(Participle)。
(4)根據語素中詞的個數
分別是:單字詞(One-Word Verb)、短語動詞(Phrasal Verb)、動詞短語(Verbal Phrase)例如:
The English language contains many phrasal verbs and verbal phrases.
英語裏有許多短語動詞和動詞短語。(contains是單字動詞。)
Students should learn to look up new words in dictionaries.
學生們學會查字典。(look up是短語動詞。)
The young ought to take care of the old.
年輕人應照料老人。(take care of是動詞短語。)
(5)五種形態
分別是:原形(Original Form)、第三人稱單數形式(Singular Form in Third Personal)、過去式(Past Form)、過去分詞(Past Participle)、現在分詞(Present Participle)。

動詞屈折形態

屈折語中,動詞通常根據“時態-體-情態”(Tense–aspect–mood)進行屈折(日語也進行屈折,稱為“活用”)。
Tense指動作發生的時間(過去,現在,將來),Aspect指動作發生所佔時間的情況(直陳(經常地連續發生),進行,完成;部分歐洲語言有“未完成體”,如法語),Mood(Modality)表示動詞所表達的疑問,肯定,祈使等語態。
在這三個概念之中:
  • 時態和體通常發生交叉,構成“一般現在時”,“過去完成時”等時態。
  • 不是所有的屈折語言都有所有的屈折條件。例如英語沒有未完成體,德語沒有進行體,現代印歐語言很少用屈折表示情態等。
時態屈折的例子見詞條“時態”。英語的動詞不根據情態屈折,日語的“命令形”和德語的命令式是情態屈折的例子。

動詞非實義動詞

  • 系動詞
系動詞亦稱聯繫動詞(Link Verb),作為系動詞。有些不具詞義;有些具有詞義,但不能單獨用作謂語,後邊必須跟表語(亦稱補語),構成系表結構説明主語的狀況、性質、特徵等情況。
説明:
有些系動詞又是實義動詞,該動詞表達實義時,有詞義,可單獨作謂語,例如:
Food goes bad in summer.
He went to school at six.
(1)狀態系動詞
用來表示主語狀態,只有be一詞,例如:
He is a teacher. 他是一名教師。(is與補足語一起説明主語的身份。)
(2)持續系動詞
用來表示主語繼續或保持一種狀況或態度,主要有keep,rest,remain,stay,lie,stand,例如:
He always kept silent at meeting. 他開會時總保持沉默。
This matter rests a mystery. 此事仍是一個謎。
(3)表像系動詞
用來表示"看起來像"這一概念,主要有seem,appear,look,例如:
He looks tired. 他看起來很累。
He seems (to be) very sad. 他看起來很傷心。
(4)感官系動詞
感官系動詞主要有feel,smell,sound,taste,例如:
This kind of cloth feels very soft.
這種布手感很軟。
This flower smells very sweet.
這朵花聞起來很香。
(5)變化系動詞
這些系動詞表示主語變成什麼樣,變化系動詞主要有become,grow,turn,fall,get,go,come,run.
例如:
He became mad after that. 自那之後,他瘋了。
She grew rich within a short time. 她沒多長時間就富了。
(6)終止系動詞
表示主語已終止動作,主要有prove,turn out,表達"證實","變成"之意,例如:
The rumor proved false. 這謠言證實有假。
The search proved difficult. 搜查證實很難。
His plan turned out a success. 他的計劃終於成功了。(turn out表終止性結果)
  • 助動詞
最常用的助動詞有:be,have,do,shall,will,should,would 協助主要動詞構成謂語動詞詞組的詞叫助動詞(Auxiliary Verb)。被協助的動詞稱作主要動詞(Main Verb)。
助動詞自身沒有詞義,不可單獨使用,例如:
He doesn't like English. 他不喜歡英語。
doesn't是助動詞,無詞義;like是主要動詞,有詞義。
(2) 助動詞協助主要動詞完成以下功用,可以用來:
a. 表示時態,例如:
He is singing. 他在唱歌。
He has got married. 他已結婚。
b. 表示語態,例如:
He was sent to England. 他被派往英國。
c. 構成疑問句,例如:
Do you like college life? 你喜歡大學生活嗎?
Did you study English before you came here? 你來這兒之前學過英語嗎?
d. 與否定副詞not合用,構成否定句,例如:
I don't like him. 我不喜歡他。
e. 加強語氣,例如:
Do come to the party tomorrow evening. 明天晚上一定來參加晚會。
He did know that. 他的確知道那件事。
  • 基本助動詞
基本助動詞基本助動詞只有三個:be,do,have,他們沒有詞彙意義,只有語法作用,如協助構成進行體完成體被動態,否定句,疑問句等。例如 He is giving a lecture. 他在作報告He has made a plan. 他已經訂了計劃The small animals are kept in the cages. 小動物都關在籠子裏。He doesn't smoke.他不抽煙。
  • 半助動詞
功能介紹 在功能上介乎主動詞和助動詞之間的一類結構,稱為半助動詞。常見的半助動詞有be about to,be due to,be going to,be likely to,be meant to,be obliged to,be supposed to,be willing to,have to,seem to,be unable to,be unwilling to等。
  • 情態動詞
情態助動詞包括will(would),shall(should),can(could),may(might),must,need,dare,ought to,used to,had better後接原形不定詞
英語的情態動詞無論主語人稱和數是什麼樣都不會屈折變化德語等其他語言的情態動詞會隨着主語的人稱/性/數屈折變化,例如動詞wollen(英語will,將會)根據人稱會變成:Ich will/Du willst/Er·Sie(三單陰)·Es will/Wir wollen/Ihr wollt/Sie(三複/敬語) wollen。
兩個情態動詞不能連用。中文:他將能夠及時完成此事。(誤)He will can finish it in time(正)He will be able to finish it in time(be able to是一個實義的動詞短語,從而可以與表示“會”的情態動詞“will”連用)
英語表示猜測的情態動詞有“一肯一否三不定(must一肯,must not一否,can,could,would三不定。)”
  • 短語動詞
動詞加小品構成的起動詞作用的短語叫短語動詞(Phrasal Verb)。例如:
Turn off the radio. 把收音機關上。(turn off是短語動詞)
短語動詞的構成基本有下列幾種:
(1) 動詞+副詞,如:back out;
(2) 動詞+介詞,如:look into;
(3) 動詞+副詞+介詞,如:look forward to。構成短語動詞的副詞和介詞都統稱為小品詞(Particle)。
  • 虛意動詞
有幾個及物動詞可以和許多名詞一道使用表示動作,這類動詞稱為虛意動詞(Delexical Verbs),最常見的是以下幾個:
have可以跟:
bath , bathe , celebration , chat ,conversation ,cry ,dance ,discussion ,dislike, dispute 等.
give可以跟:
account ,advice, analysis, answer ,approval ,beating, blow , chuckle, clean ,consent 等.
take可以跟:
Action , bath , break , care , chance, charge , control,effect ,examination , exercise 等.
make可以跟:
advance , answer, apology , appeal , appearance, arrangements,arrest ,appointment , attack 等. [2] 

動詞動詞活用

動詞不作謂語使用的情況稱為動詞活用。歐洲語言的非謂語動詞通常採用它的不定式或分詞形式(現在分詞過去分詞)。漢語的動詞可以直接移到名詞的位置當做謂語以外的成分使用。

動詞非謂語動詞

在句子中充當除謂語以外的句子成分的動詞形式叫做非謂語動詞。非謂語動詞分為三種形式:不定式,動名詞,和分詞(分詞包括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
(1)不定式
時態\語態 主動 被動
一般式 to do to be done
完成式 to have done to have been done
(2)動名詞
時態\語態 主動 被動
一般式 doing being done
完成式 having done having been done
(3)分詞
時態\語態 主動 被動
一般式 doing being done
完成式 having done having been done
否定形式:not +不定式, not + 動名詞, not + 現在分詞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動詞名詞變動詞

原詞
派生詞
語源
origin(起源)
originate(起源)
拉丁語過去分詞結尾-atus [3] 
body(實體)
embody(使實體化)
前綴en-後接輔音同化 [4] 
height(高)
heighten(增高)
英語本族詞 [5] 
patron(庇護人)
patronize(庇護)
希臘語-izein [6] 

動詞動詞變動詞

原詞
派生詞
語源
rise(起立)
arise(起立)
-
measure(測量)
admeasure(分配)
拉丁語ad [7] 
smear(誹謗)
besmear(中傷)
by的非重音形式 [8] 
compose(組成)
decompose(分解)
拉丁語de [9] 
like(喜歡)
dislike(討厭)
拉丁語dis- [10] 
get(得到)
forget(忘記)
英語本族語 [11] 
doubt(懷疑)
misdoubt(懷疑)
-
arrange(安排)
prearrange(預先安排)
拉丁語prae [12] 

動詞形容詞變動詞

原詞
派生詞
語源
rustic(鄉村的)
rusticate(下鄉)
拉丁語過去分詞結尾-atus [3] 
bitter(苦的)
embitter(使苦)
前綴en-後接輔音同化 [4] 
dark(暗的)
darken(使變暗)
英語本族詞 [5] 
legal(合法的)
legalize(合法化)
希臘語-izein [6] 
參考資料
  • 1.    黃伯榮 廖序東.現代漢語增訂五版 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0 11
  • 2.    張道真.張道真實用英語語法.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年:139-140
  • 3.    -ate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引用日期2023-04-16]
  • 4.    em-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引用日期2023-04-16]
  • 5.    -en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引用日期2023-04-16]
  • 6.    -ize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引用日期2023-04-16]
  • 7.    ad-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引用日期2023-04-16]
  • 8.    be-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引用日期2023-04-16]
  • 9.    de-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引用日期2023-04-16]
  • 10.    dis-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引用日期2023-04-16]
  • 11.    for-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引用日期2023-04-16]
  • 12.    pre-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引用日期2023-04-16]
  • 13.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79-82
  • 14.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83-87
  • 15.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87-90
  • 16.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90-93
  • 17.    姚振武.上古漢語語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60-63
  • 18.    姚振武.上古漢語語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64-65
  • 19.    姚振武.上古漢語語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66-70
  • 20.    姚振武.上古漢語語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70-72
  • 21.    姚振武.上古漢語語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72-75
  • 22.    姚振武.上古漢語語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75-79
  • 23.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92-97
  • 24.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97-102
  • 25.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103-105
  • 26.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105-107
  • 27.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108-113
  • 28.    朱培培. 《皇明詔令》白話勅令語法研究[D].武漢大學,2020.
  • 29.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113-117
  • 30.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117-121
  • 31.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121-126
  • 32.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127-132
  • 33.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132-134
  • 34.    姚振武.上古漢語語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51-56
  • 35.    姚振武.上古漢語語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57-59
  • 36.    姚振武.上古漢語語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79-84
  • 37.    姚振武.上古漢語語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84-89
  • 38.    姚振武.上古漢語語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89-94
  • 39.    姚振武.上古漢語語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95-97
  • 40.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134-13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