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盥,漢語二級 [5]  ,讀作盥(guàn),會意。小篆字形,從臼( jiù),舂米用的器具,從水,從皿(表示與器皿有關)。合起來表示:以手承水沖洗而下流於盤(皿)。本義指洗手 [4] 
中文名
拼    音
guàn
部    首
筆畫數
16
筆順編號
3211253451125221
四角號碼
77102
繁    體

漢字演變

盥
演變如圖1 [1] 
圖1盥 圖1盥

漢字釋義

盥guàn [2] 
〈動〉
(1)(會意。小篆字形,從臼(jiù),舂米用的器具,從水,從皿(表示與器皿有關)。合起來表示:以手承水沖洗而下流於盤(皿)。本義:洗手)
(2)同本義 [wash one's hands]
盥,澡手也。從臼水臨皿。――《説文
奉匜沃盥。――《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宣子盥而撫之。――《左傳·僖公十九年》
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易·觀卦》
鹹盥漱。――《禮記·內則》
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論衡·譏日》
安夫人(袁可立母)妊時,數盥水,見金鯉盪漾盎中。——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3)如:盥手(洗手);盥沐(洗臉);盥帨(洗手後用的擦手布)
(4)洗滌 [wash]
述盡心視湯藥,飲食心嘗而後進,衣不解帶不盥櫛者累旬。――《南史·謝裕傳》附謝述
(5)又如:盥櫛(洗臉梳頭;洗理);盥浣(洗滌);盥溉(洗滌);盥滌(洗滌);盥濯(洗滌)
(6)除;淨 [clean]。如:盥溉(指除去[罪過,積習等]);盥滌(清除)
盥guàn
〈名〉
(1)古代洗手的器皿 [washbasin]
承姑奉盥,訓子停機。――北周·庾信《周安昌公夫人鄭氏墓誌銘》
(2)又如:盥盆(盥洗之盆)
(3)祭名。灌祭。酌酒澆地降神 [sacrificial rites with drink]。如:盥事(古代灌祭禮儀);盥獻(灌祭進獻);盥饋(謂侍奉尊者盥洗及進膳食)
guàn ㄍㄨㄢˋ
(1)澆水洗手,泛指洗:盥洗。盥漱。
(2)洗手器皿:“承姑奉盥”。明《袁可立晉秩兵部右侍郎誥》:“葉沼沚之芳猷,茂頻繁之雅韻。晨昏奉盥,承尊孝以無違;拮据力操,治閫嚴而有則。”

常用組詞

盥漱
guànshù
[wash one's face and rinse one's mouth] 洗漱
盥洗
guànxǐ
[wash one's hands and face] 洗手、臉
guànxǐshì
[washroom;lavatory;toilet;powder room] 裝有盥洗、廁所設備的房間

英文翻譯

wash;

古籍解釋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玩切,音貫。《説文》澡手也。《增韻》以盤水沃洗曰盥。《易·觀卦》盥而不薦。《注》盥,將祭而潔手也。《左傳·僖二十三年》奉匜沃盥。《禮·鄉飲》《酒義》盥洗揚觶。《魏書·武帝紀》臨祭就洗,以手擬水而不盥。
又《集韻》灌祭也。或作灌。《正韻》通作祼果。
又《廣韻》古滿切《集韻》《韻會》《正韻》古緩切,𠀤貫上聲。義同。 《説文》從臼水臨皿。《正字通》澡滌者兩手掬水。象形。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