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敢(拼音:gǎn)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雙手持武器捕捉野獸,以會有膽識與勇氣之意 [2]  。“敢”可表有膽量、勇於進取。“敢”也可用作謙詞,有冒昧之義。 由冒昧義可引申為侵犯、冒犯義。“敢”還可用作反語,相當於“不敢”“豈敢”。
中文名
拼    音
gǎn
部    首
五    筆
NBTY [3] 
倉    頡
MJOK [3] 
鄭    碼
XCMO [3] 
筆    順
橫折、橫、豎、豎、橫、橫、提、撇、橫、撇、捺
字    級
一級(2470) [1] 
平水韻
上聲二十七感 [4] 
注音字母
ㄍㄢˇ
異體字
𠭖、𢽤、𢽿、𢼿、𣪏、𣆸、𪠬
總筆畫
4+7(部首+部首外)
統一碼
基本區-6562
四角碼
1844₀
造字法
會意字形聲字
結    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文字溯源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5]
“敢”字具體產生於何時尚不明確。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據圖1釋為“敢”。這個字形描繪了一個驚心動魄的打獵場景。字形的下面是一隻手,也就是“又”字,這隻手握着獵叉,猛地刺向上面的野豬,也就是倒寫的“豕”字。這個場景表示獵殺野豬時,人們勇敢進取。捕捉野豬是非常勇敢又有膽量的行為,所以“敢”字的本義指“有勇氣、有膽量”。
入周以後,金文作圖2,豕形與狩獵工具虛化為線條。大概嫌原形過長,左邊的“口”疑即狩獵工具的訛變。這樣一變,成了過渡形體,所會之意已經模糊,導致後來書寫時,越變離原形越遠。在圖3的金文中,左下表示田網的主要部件成了“甘”。上部完全不是豕字了。圖4的金文又在圖3金文的基礎上省去左下構件中的一點作“口”。戰國文字(圖5-7)將表豕的構件寫成“彐”,中間一斜曲畫分成兩段,一段與“口”組合後再加一橫畫為“古”,另一段與“又”組合,《説文解字》古文“𢽤”(圖9)據此演變而來。將表豕的構件寫成“彐”,中間一曲畫與“又”組合為“殳”,“甘”兩端向下拉長,便成了籀文(圖10,𣪏)。殳、攴義近而互通,隸書(圖11、12)、楷書(圖13)則承此文字形而來。將表豕的構件寫成“爪”,保持古文中的“古”不變,右邊作“又”,便成了篆文(圖8)。 [2]  [6]  [7] 
由本義引申,“敢”指敢於做某事,即有勇氣、有膽量做某事,作助動詞,如“敢想敢説、敢作敢為”。但這個“敢”有完全相反的兩種解釋,一是敢,一是不敢、安敢、豈敢的意思。這是完全相反的兩種解釋,人稱兩端詞。所謂兩端,一是勇於為也,一是怯於為也。前者歸於實詞,後者歸於虛詞(即虛詞中副詞)。如《史記·項羽本紀》:“會其怒,不敢獻。”又如《召王諫厲王止謗》:“王弗聽,於是國人莫敢出言。”其中“敢”都是動詞。勇於為的意思,加了“不”或“莫”,才是不敢。敢也是表敬副詞,如《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再如杜甫《歲苒》詩:“濟時敢愛死。”兩句中的“敢”都是不敢、豈敢之意。 [6]  [19] 
一個“敢”字為何能作兩種完全不同而且相反的解釋。清人顧炎武在《日知錄》卷三十二中説:“敢”作“豈敢”“不敢”“安敢”解釋,是語急所致,就是説話説快了,就把“豈敢”“不敢”“安敢”説成“敢”了。他還舉了《左傳·莊公二十二年》中話説,“敢辱高位,以速官謗”。這就是説“豈敢接受這樣的高位,而且很快地招來官員的指責呢?”這裏“敢”屬於表敬的副詞一類。
還有一種表敬副詞,表示冒昧的意思,也稱冒昧之詞。實際上,就是一種謙虛的説法。如“敢問尊姓大名”的“敢”有請的意思,《中山狼傳》:“敢乞一言而生”,求你説一句話來救我的命。《左傳·殽之戰》“敢犒從者”,是説要慰勞貴國的軍隊。這類句子中的“敢”字,一般説只是表示謙虛,沒有對應的詞好譯。它原來具體的意思,已不明顯,或已消失。 [19]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gǎn
動詞
助動詞。有勇氣、有膽量做某事。
dare to
《尚書·湯誓》:“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巴金《真話集·懷念魯迅先生》:“為了真理,敢愛,敢恨,敢説,敢做,敢追求。”
敢於;膽敢;豈敢;敢作敢當
〈文言〉侵犯;冒犯。

《國語·吳語》:“遵汶之上,不敢左右,唯好之故。”

〈文言〉助動詞。不敢;豈敢。

《尚書·盤庚上》:“予敢動用非罰?”

〈文言〉肯,願意。

晉·陶潛《榮木》詩:“脂我名車,策我名驥,千里雖遙,孰敢不至。”

助動詞。表示有把握做出某種判斷。
of course
汶石《風雪之夜·春節前後》:“你説這話,真該打嘴!以後再不敢這樣胡説!”

形容詞
有勇氣,有膽量的。
bold;
courageous
漢·賈誼《過秦論》:“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
《荀子·非十二子》:“齊給速通,不爭先人,剛毅勇敢,不以傷人。”
勇敢;果敢
〈文言〉果斷。

漢·劉勰《文心雕龍·比興》:“擬容取心,斷辭必敢。”

副詞
〈文言〉大概;莫非;恐怕;或許。
about
宋·蘇軾《虔守霍大夫見和複次前韻》:“敢因逃酒去,端為和詩留。”
魏巍《東方》第一部第十章:“你走得這麼急,敢是世道有點不平妥吧?”

〈文言〉謙辭。表示自己的行為冒昧。

《儀禮·士虞禮》:“敢用潔牲剛鬣。”
蔣士銓《第二碑·賡韻》:“敢問兩兄名姓。”

一定。

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一摺:“恁時節您看我敢青史內標名載!”

正,正好。

《抱妝盒》第四摺:“敢可便抱定妝盒,背卻宮娥,疾行前去。”


參考資料: [8-10]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敢作“𠭖”。

説文解字

【卷四】【𠬪部】古覽切(gǎn)
𠭖,進取也。從𠬪古聲。
𣪏,籀文𠭖。
𢽤,古文𠭖。 [11] 

説文解字注

“𠭖,進取也。從𠬪”注:猶從手也。
“古聲”注:古聲在五部。敢在八部。此於雙聲合韻求之。古覽切。
“𣪏,籀文𠭖”注:彐蓋亦爪也。冃音冒。用爪用殳冒而前也。今字作敢,𣪏之隸變。 [12] 

廣韻

古覽切,上敢見 ‖敢聲談1部(gǎn)
敢,勇也。犯也。《説文》作𠭖,進取也。古覽切。七。 [13] 

康熙字典

【卯集下】【攴部】 敢;部外筆畫:8
古文:𠭖、𢽤、𣪏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並古覽切,音䇞。《説文》進取也。《九經字樣》:𠭖從𠬪。𠬪,上下相付持也。隸變作敢。《書·益稷》:誰敢不讓,敢不敬應。又《盤庚》:敢恭生生。疏:有人果敢奉用進進於善言,好善不倦也。
又《儀禮·士虞禮》敢用絜牲剛鬣。注:敢,冒昧之辭。疏:凡言敢者,皆是以卑觸尊,不自明之意。
又《博雅》:敢,衂也。《廣韻》:勇也,犯也。《增韻》:忍為也。 [14]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3]

書寫演示

“敢”的筆畫順序 “敢”的筆畫順序
【規範提示】左半部7畫,首筆是㇕(橫折),末筆橫改提。
【寫法】❶左右寬窄相當,左旁頂部低,底部“攵”高。❷左旁第二筆橫和末筆提的右端抵豎中線;框內上短橫在橫中線。❸“攵”,首筆和第三筆的撇尖都伸向左旁側;撇、捺相交於橫中線下方,底部撇高捺低。 [15]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k
ɑm
王力系統
k
am
董同龢系統
k
ɑm
周法高系統
k
am
李方桂系統
k
amx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ɑm
北魏後期北齊

ɑm
齊梁陳北周隋

ɑm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k
ɑm
擬音/王力系統

k
ɑm
擬音/董同龢系統

k
ɑm
擬音/周法高系統

k
ɑm
擬音/李方桂系統

k
âm

參考資料: [16-17] 

韻書集成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韻系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四十九敢

開口呼
全清
古覽切
kɑm
集韻
𠭖
上聲
四十九𠭖

開口呼
全清
古覽切
kɑm
禮部韻略


上聲






古覽切

增韻


上聲






古覽切

中原音韻

上聲
監鹹


開口呼

全清

kam
中州音韻


上聲
監鹹






葉甘上聲

洪武正韻

上聲
二十一感


全清
古覽切
kam
分韻撮要

陰上
第三十一甘敢紺蛤








參考資料: [18] 

方音彙集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發音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kan
214
上聲

官話(北方官話)
濟南
kæ̃
55
上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kæ̃
53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kan
42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kan
53
上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kæ̃
24
上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kæ̃
42
上聲

晉語
太原
kæ̃
53
上聲

吳語
蘇州
52
上聲

吳語
温州
ky
45
陰上

湘語
長沙
kan
41
上聲

湘語
雙峯
kæ̃
31
上聲

贛語
南昌
kɔn
213
上聲

客家話
梅縣
kam
31
上聲

粵語
廣州
kɐm
35
陰上

粵語
陽江
kɐm
21
上聲

閩語
廈門
kam
51
上聲
文讀
閩語
廈門
kan
51
上聲
白讀
閩語
廈門
kã
51
上聲
白讀
閩語
潮州
kã
53
陰上

閩語
福州
kaŋ
31
上聲

閩語
建甌
kɔŋ
21
上聲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18]  、《漢語方音字彙》 [20]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1-31]
  • 2.    徐中舒著.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14.01:457
  • 3.      .漢典[引用日期2018-11-17]
  • 4.    平水韻 二十七感  .搜韻[引用日期2020-01-31]
  • 5.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
  • 6.    何金松著.漢字文化解讀[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07:659-660
  • 7.    顏煦之 編著.一字一世界FGH[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5.01:76
  • 8.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5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470
  • 9.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422
  • 10.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3[M]: 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1568
  • 11.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550
  • 12.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20-01-31]
  • 13.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332
  • 14.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420
  • 15.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103
  • 16.    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2-02]
  • 17.    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2-02]
  • 18.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1-31]
  • 19.    紀德裕編著.漢字拾趣[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02:294-295
  • 20.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23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