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副詞

(漢語副詞)

鎖定
副詞,是詞類的一種,屬於虛詞,主要由屬於實詞動詞形容詞的詞義虛化而成,個別副詞也有由代詞虛化而成的,亦有少量副詞假借動詞或形容詞而成,可分為時間副詞、範圍副詞、否定副詞、程度副詞、關係副詞、狀態副詞、語氣副詞、連接副詞八類。語法方面主要作狀語,修飾作謂語的動詞、形容詞,部分程度副詞亦可在動詞、形容詞後作補語 [1]  [3]  [14] 
中文名
副詞
外文名
adverb
類    別
詞彙
縮    寫
adv.

副詞副詞的產生

周生亞設想,原始或遠古漢語里名動可能同形同源,到後來,由於語言發展,名詞動詞才從音節語言中分化出來,形成了名動語法對立。由於名動最早是同形同源關係,所以名詞、動詞在漢語詞類產生的次序中是同屬一個歷史層次的,即同屬一級詞類。再後來,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實際上也都是由名詞衍生而成,所以它們都應列為二級詞類。再往後,副詞主要是由動詞、形容詞或代詞衍生而來的,所以它應屬於三級詞類。副詞雖屬封閉性詞類,但其用法卻十分複雜。就其產生而言,總體上看,有兩大源頭:一是來自實詞詞義的引申,二是來自實詞詞義的假借。 [1] 

副詞實詞的詞義引申

古代副詞,多半是由動詞或形容詞的詞義虛化而成,個別副詞也有由代詞虛化而成的。具體説,有以下諸多渠道:
(1)動詞→副詞。如:
韔二弓,竹閉緄縢。(《詩經·秦風·小戎》)(交:動詞,交錯。)
②我入自外,室人遍摧我。(《詩經·邶風·北門》)(交:副詞,交互。)
③風雨如晦,雞鳴不。(《詩經·鄭風·風雨》)(已:動詞,停止。)
④道之不行,知之矣。(《論語·微子》)(已:副詞,已經。)
⑤君子止,錦衣狐裘。(《詩經·秦風·終南》)(至:動詞,來到。)
高謂之天,下謂之地,宇中六指謂之極。(《荀子·儒效》)(至:副詞,極,最。)
⑦鴻飛遵陸,公歸不。(《詩經·豳風·九罭》)(復:動詞,回來。)
⑧晉侯假道於虞以伐虢。(《左傳·僖公五年》)(復:副詞,又,再。)
例①, 「」,《説文》:「交,交也。」段注:「交脛謂之交,引申之為凡交之稱。」交的甲骨文正象一個人雙脛交叉之形,是動詞。《小戎》「交二弓」,是説兩支弓箭左右交叉地插入弓袋之中。例②, 「交」,交替,副詞,此義顯然是由交錯、交互義引申而來。 [1] 
「交」的字形演變 「交」的字形演變
例③, 「已」,鄭箋雲:「已,止也」,是個動詞。例④, 「已」,已經,副詞。動作行為停止了,即表示動作行為已經完成,成為過去,由此而引申已經義。 [1] 
例⑤, 「至」,甲骨文之形象矢落地之形,所以「至」有義,是個動詞。《説文》釋「至」為「鳥飛從高下至地也」,誤。例⑥, 「至」,極,副詞。「至」的到義,引申可指達到極點,再引申則有極義,變成副詞。 [1] 
「至」的字形演變 「至」的字形演變
例⑦, 「復(復)」,《説文》:「復,往來也」,是動詞。《説文》「復」「復」是兩個字,「往來」就是往返。甲骨文「復」「復」是一個字,均作「復」,如「貞:侯徝不其」(《庫》,1565)。詩《九罭》「公歸不」,「不復」就是一去不返,不再回來,用的都是本義。例⑧, 「復」,又,再,副詞。「復」由往返義,可引申指動作行為的重複,進而可引申指表示動作行為的重複義,就變成副詞。 [1] 
(2)形容詞→副詞。如:
①顯君子,莫不令德。(《詩經·小雅·湛露》)(允:形容詞,誠信,誠實。)
②卜雲其吉,終然臧。(《詩經·鄘風·定之方中》)(允:副詞,確實,實在。)
③覯閔既多,受侮不。(《詩經·邶風·柏舟》)(少:形容詞,數量不多。)
④吾知其所由來矣,姑待我。(《左傳·僖公七年》)(少:副詞,稍稍。)
⑤江之矣,不可方思。(《詩經·周南·漢廣》)(永:形容詞,長。)
⑥詩曰:「孝子不匱,錫爾類」,其是之謂乎?(《左傳·隱公元年》)(永:副詞,永遠地。)
⑦無產而有心者,惟士為能。(《孟子·梁惠王上》)(恆:形容詞,經常的,固定不變的。)
⑧人過,然後能改。(《孟子·告子下》)(恆:副詞,經常。)
例①, 「允」,《説文》:「允,信也。」段注:「《釋詁》《毛傳》皆曰:『允,信也。』」信即誠信,是個形容詞。例②, 「允」,確實,果然,副詞。「允」由誠實義,引申指確實義,非常自然。定之方中,「終然允臧」,「允」表示對判斷真實性的確認,義為「確實」,是副詞。 [1] 
例③, 「少」,《説文》:「少,不多也」,是個形容詞。段注:「不多則小,故古少小互訓。」甲骨文「少」「小」,同文異構,「少」未必是形聲字。如「壬戌卜,甲子雨」(《人》,2389),「少雨」即小雨。上古漢語,「少」屬審母,宵部,開口三等字,擬音為〔ɕio〕; 「小」屬心母,宵部,亦開口三等字,擬音為〔sio〕,可知兩字音近。例④, 「少」,音shāo,由不多義引申稍微義,表示程度輕,是個副詞。 [1] 
「少」「小」的字形演變 「少」「小」的字形演變
例⑤, 「永」,本義是指水流長,是形容詞。例⑥, 「永」,永遠地或永久地,指時間長,是副詞。 [1] 
例⑦, 「恆」,《説文》:「恆,常也。」「常」就是永久的,固定不變的,是形容詞。例⑧, 「恆」,經常,表示動作行為屢次發生,是個副詞。 [1] 
(3)名詞→動詞→副詞。如:
①嗟我懷人,寘彼周。(《詩經·周南·卷耳》)(行:名詞,道路。)
②三人,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行:動詞,行走。)
③民勝其地務開,地勝其民者事徠,開則倍。(《商君書·算地》)(行:副詞,將。)
④御衽於奧,媵衽良席在東,皆有枕,北。(《儀禮·士昏禮》)(止:名詞,同「趾」,足。)
⑤譬如為山,未成一簣,,吾也。(《論語·子罕》)(止:動詞,停止。)
⑥仁義,先王之蘧廬也,可以一宿而不可久處。(《莊子·天運》)(止:副詞,只,僅。) [1] 
例①, 「行」,《説文》:「行,人之步趨也。」段注:「步,行也;趨,走也,二者一疾一徐,皆謂之行,統言之也。」這不是「行」的本義。「行」的本義當是道路,是個名詞。甲骨文「行」之形,正象四通八達的街衢。古代「行」作道路解,音hánɡ。詩《卷耳》「寘彼周」,「行」即大路。 [1] 
「行」的字形演變 「行」的字形演變
例②, 「行」,行走,動詞。「行」(xíng)當由「行」(hánɡ)引申而來:大路叫「行」(hánɡ),在路上行走的動作叫「行」(xíng)。上古時代,名詞「行」,動詞「行」,兩音十分接近:「行」(hánɡ),匣母,陽部,開口一等字,擬音為〔ɤaŋ〕; 「行」(xíng),匣母,陽部,開口二等字,擬音為〔ɤeaŋ〕。在遠古漢語,這兩個詞也許就是名動同形同源。 [1] 
例③, 「行」,將,副詞。「開則行倍」,是説只要荒地被來民開墾,結果人力、物力將成倍增長。「行」的將義,由動詞行走義引申而成。人之行走,必有起始,由此而引申將要義是很容易的,所以後代「行」「將」可以連用。 [1] 
例④, 「止」,即「趾」,為名詞。甲骨文「止」之形,正象腳趾之形,如「貞:疒,隹有蚩」(《林》,2.9.7)。「疒止」即「疾趾」,是説患上腳病。《士昏禮》「北止」,意思是「腳朝北」,「止」即「趾」義。 [1] 
「止」的字形演變 「止」的字形演變
例⑤, 「止」,停止,動詞。腳趾是用於走路的,走路則有行有止,所以「止」引申出停止義,也是很自然的。例⑥, 「止」,只,僅,表限定,副詞。「止」的限定義,顯然是由「止」的停止義引申而成。 [1] 
(4)名詞→形容詞→副詞。如:
①客至,諸門户皆令鑿而慕。(《墨子·備城門》)(孔:名詞,孔洞。)
德之容,唯道是從。(《老子》第二十一章)(孔:形容詞,大。)
③酒既和旨,飲酒偕。(《詩經·小雅·賓之初筵》)(孔:副詞,甚,非常。)
④(文公)二十七年,伐南山大梓,豐大。(《史記·秦本紀》)(特:名詞,公牛。)
⑤維此奄息,百夫之。(《詩經·秦風·黃鳥》)(特:形容詞,傑出的。)
⑥而彭祖乃今以久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莊子·逍遙遊》)(特:副詞,特別,獨特。) [1] 
例①, 「孔」,《説文》:「孔,通也。」段注:「通者,達也。」《説文》將「孔」釋為一個動詞,非本義。孔的金文之形,陳初生説:「高鴻縉謂孔字象小兒食乳形。林義光謂『本義當為乳穴,引申為凡穴之稱(象乳形,[插圖]就之,以明乳者孔也。)』」林氏之説可從。《備城門》「冪孔」或作「幕孔」,意思是指把孔洞掩蓋起來,「孔」當以本義視之。 [1] 
「孔」的字形演變 「孔」的字形演變
例②, 「孔德」,大德,「孔」為形容詞。孔洞多在實體上借外力而形成,「孔」「空」當屬同源,因而引申有義。例③, 「孔」,甚,很,表示程度深,副詞,由「孔」的大義引申而來。 [1] 
例④,「特」,《説文》:「特,樸特牛父也,從牛,寺聲。」段注改為:「特,特牛也,從牛,寺聲。」「特牛」就是公牛,名詞。例⑤,「特」,傑出,優秀,是個形容詞。公牛,有力好鬥,充滿活力,「特」用為形容詞,顯然是後起的。例⑥,「特」,特別,獨特,副詞,顯然是由「特」的傑出義引申而成。 [1] 
(5)動詞→形容詞→副詞。如:
①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左傳·僖公二十四年》)(鹹:動詞,終,成。)
②(聲)窕則不。(《左傳·昭公二十一年》)(鹹:形容詞,遍。)
③四罪而天下服。(《孟子·萬章上》)(鹹:副詞,皆,全。)
④女心傷悲,及公子同歸。(《詩經·豳風·七月》)(殆:動詞,怕。)
⑤民今方,視天夢夢。(《詩經·小雅·正月》)(殆:形容詞,危險。)
⑥離外之患,而天不靖晉國,將啓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殆:副詞,恐怕,大概。) [1] 
例①, 「鹹」,甲骨文象斧鉞之形,該是個動詞,同「殺」義有關。「殺」表示要終結生命,因而「鹹」有終結、完成義。「二叔之不鹹」,即指管蔡二叔不能善終。例②, 「鹹」,遍,形容詞。「窕則不」,是説聲音過於纖細,能聽到的人就不會周遍。「鹹」的周遍義,當是由「鹹」的終結、完成義引申而成。例③, 「鹹」,皆,全,表範圍限定,副詞,顯然是由「鹹」的周遍義引申而來。 [1] 
「鹹」的字形演變 「鹹」的字形演變
例④, 「殆」,恐懼,動詞。例⑤, 「殆」,危險,形容詞。「殆」由心理上的恐懼義,引申指事物的危殆義,很自然。例⑥,「殆」,恐怕,大概,副詞。「恐怕」「大概」都是猜度之詞,顯然是由疑惑義、危殆義引申而來。 [1] 
(6)數詞→動詞→副詞。如:
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一:數詞,一個。)
②諸侯不可。(《戰國策·秦策一》)(一:動詞,統一,聯合。)
③王事適我,政事埤益我。(《詩經·邶風·北門》)(一:副詞,全,都。)
④子聞之曰:「,斯可矣。」(《論語·公冶長》)(再:數詞,兩次。)
⑤過言不,流言不極。(《禮記·儒行》)(再:動詞,重複,再現。)
⑥龜至,君再欲殺之,欲活之。(《莊子·外物》)(再:副詞,又。) [1] 
例①, 「一」,數詞,一個,表示最小的正整數。例②, 「一」,統一,動詞。例③, 「一」,全,都,副詞。 [1] 
例④, 「再」,兩次,數詞。例⑤, 「再」,重複,動詞。「過言不再」,是説講錯的話不能再講。例⑥, 「再」,又,副詞,表示動作行為的重複,是由「再」的動詞義引申而成。 [1] 
(7)名詞→代詞→副詞。如:
①貞:有疒,隹有蚩。(《乙》,6385)(自:名詞,鼻子。)
②多行不義必斃。(《左傳·隱公元年》)(自:代詞,自己。)
③不為政,卒勞百姓。(《詩經·小雅·節南山》)(自:副詞,親自。)
④秦王之時,人葅子,利不足也。(《淮南子·齊俗訓》)(或:名詞,同「域」,邦國。)
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論語·為政》)(或:代詞,有的人。)
⑥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是之亡也。(《論語·陽貨》)(或:副詞,或許。) [1] 
例①, 「自」,《説文》:「自,鼻也,象鼻形。」「自」,名詞,甲骨文正象鼻形。「疒自」,意思是説患上鼻疾,「疒」即「疾」,用為動詞。例②, 「自」,指稱自己,代詞。人皆有鼻,所以「自」很容易引申為己稱代詞。例③, 「自」,親自,副詞。「自」的親自義,顯然是由「自」的己稱義引申而來。 [1] 
「自」的字形演變 「自」的字形演變
例④, 「或」,同「域」,名詞。「或」「域」古今字。甲骨文亦「或」「」同字,均作「或」。「或人」即「域人」,亦即「國人」。例⑤, 「或」,有的人,代詞。「或」作為代詞,有兩個特點,一是不確指,二是表限定。古代的「或」,不論是指「域」(區域),還是指「國」(城郭邦國),都是有一定區限、範圍的。有了範圍就有了限定,因此名詞「或」和代詞「或」是詞義引申關係而不是假借關係。例⑥, 「或」,或許,副詞,表示對判斷不能肯定,因此副詞「或」顯然又是由無定代詞「或」引申而來。 [1]  [2] 

副詞實詞的詞義假借

藉助實詞詞義的假借,這是古代副詞產生的另一重要途徑。這類副詞不是很多,但確實存在。詞義假借的根本條件在於音同或音近,而與詞義引申無關。以詞義假借方式而產生的副詞主要有兩類:
(1)名詞→副詞。如:
①學而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不:副詞,表未然否定。)
②雖速我訟,不女從。(《詩經·召南·行露》)(亦:副詞,也。)
其乘屋,其始播百穀。(《詩經·豳風·七月》)(亟:副詞,快,趕快。)
④多行不義從自斃,子待之。(《左傳·隱公元年》)(姑:副詞,姑且。)
⑤故人生之為見,若者必死。(《荀子·禮論》)(苟:副詞,苟且。)
⑥他日求見孟子。(《孟子·滕文公上》)(又:副詞,表示動作重複或繼續。) [2] 
例①, 「不」,甲骨文象花萼之形。《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箋雲:「承華者曰,不當作。柎,鄂足也。鄂足得華之光明,則韡韡然。……古聲不柎同。」(按:「柎」,今本《十三經注疏》作「拊」,據阮氏《校勘記》改。) [2] 
「不」的字形演變 「不」的字形演變
上古「不」「柎」讀音十分相近:「不」,古屬幫母,之部,合口三等字,擬音為〔pǐuə〕; 「柎」,古屬幫母,魚部,合口三等字,擬音為〔piua〕。由此可知,「鄂不」即「萼柎」,亦即「鄂(萼)足」,就是花托。「不」後為否定副詞,正是假借名詞「不(柎)」而為之。 [2] 
例②, 「亦」,《説文》:「亦,人之臂亦也,從大,象兩亦之形。」許慎解釋是對的。《説文》:「,亦下也。」段注:「亦腋,古今字。」甲骨文中「亦」早已借為副詞,如「旬壬寅雨,甲辰雨」(《乙》,2691)。 [2] 
「亦」的字形演變 「亦」的字形演變
例③, 「亟」,《説文》:「亟,敏疾也,從人、口、又、二。二,天地也。」《説文》的解釋已不是本義,而是假借義。亟,甲骨文象一個人字,上下各有一橫,表示上極至頂,下極至踵,乃極點之意,因此可知「亟」當為「」之初文。「亟」用於急速義、頻數義,均是假借而成。亟,古屬見母,職部,開口三等字,擬音為〔kǐək〕;極(極),古屬羣母,職部,開口三等字,擬音為〔gǐək〕,兩字聲母僅清濁有別。 [2] 
「亟」的字形演變 「亟」的字形演變
例④,「姑」,《説文》:「姑,夫母也。」段注:「《釋親》曰:『婦稱夫之父曰舅,稱夫之母曰姑。』」「姑」作副詞,有姑且義,也是假借為之。 [2] 
例⑤, 「苟」,草名,名詞。《説文》:「苟,艸也。」段注:「孔注《論語》雲:『苟,誠也。』鄭注《燕禮》雲:『苟,且也,假也』,皆假借也。」「苟」,用於苟且義,當然亦屬假借用例。 [2] 
例⑥, 「又」,右手,名詞。《説文》:「又,手也,象形。」段注:「此即今之右字。」「又」作為副詞,非本義引申,而是詞義假借的結果。 [2] 
(2)動詞→副詞。如:
①事未可成,成惡名。(《左傳·襄公二十七年》)(祗:副詞,恰好。)
②叟不遠千里而來,亦有以利吾國乎?(《孟子·梁惠王上》)(將:副詞,將要。)
知而言為不智。(《戰國策·秦策三》)(弗:副詞,不。)
④雖有台池鳥獸,能獨樂哉?(《孟子·梁惠王上》)(豈:副詞,難道。)
⑤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荀子·勸學》)(則:副詞,僅。)
⑥天下無誅伐,則諸侯之相暴也見。(《呂氏春秋·蕩兵》)(立:副詞,立即,立刻。)
例①, 「」,《説文》:「祗,敬也,從示,氐聲」,可知「祗」原為動詞。「祗成惡名」,「祗」,正好恰好,副詞,是詞義假借而成。 [2] 
例②,「將」,《説文》:「將,帥也。」段注:「帥當作『𧗿』。行部曰:『𧗿,將也』,二字互訓。《儀禮》《周禮》古文『𧗿』多作『率』,今文多作『帥』。」可知「將」之本義是率領,是個動詞。「將」作副詞,表將要,亦是假借為之。 [2] 
例③, 「弗」,《説文》:「弗,矯也。」段注:「矯,各本作撟,今正。」又云:「矯者,揉箭箝也,引申為矯拂之用。」「弗」,甲骨文正象箭桿被繩纏繞矯正之形,可知「弗」原為動詞。「弗」用為否定副詞,是詞義假借而成。 [2] 
「弗」的字形演變 「弗」的字形演變
例④, 「豈」,《説文》:「豈,還師振樂也。」段注:「《公羊傳》曰:『出曰祠兵,入曰振旅。』《周禮·大司樂》:『王師大獻,則令奏愷樂。』注曰:『大獻,獻捷於祖。愷樂,獻功之樂。』」由此可知,「豈」當是「愷」之初文,「豈」「愷」古今字。愷,和樂,動詞。「豈」,作為副詞,是詞義假借的結果。 [2] 
例⑤, 「則」,金文從鼎從刀,是個動詞,象在鐘鼎上刻畫銘文。如《驫羌鍾》説:「用明則之於銘,武文鹹剌(烈),永枼(世)母(毋)忘」,「則」正是刻畫之意。副詞「則」,是詞義假借的結果。 [2] 
「則」的字形演變 「則」的字形演變
例⑥,「立」,《説文》:「立,住也。」段注改「住」為「」。「侸」,音義同「豎」。又《説文》:「侸,立也。」可知「立」的本義是豎立,動詞。副詞「立」的立刻義,也是詞義假借的結果。 [2] 

副詞副詞的分類

實詞一樣,虛詞也需要分類研究。上古漢語的副詞分類有八,分別是時間副詞、範圍副詞、否定副詞、程度副詞、關係副詞、狀態副詞、語氣副詞、連接副詞。 [3] 

副詞時間副詞

時間副詞是表示謂語動詞產生、進行、持續或完成的時間的詞,常見的時間副詞有「既」「已」「嘗」「曾」「方」「正」「將」「且」「其」等等。如:
見君子,不我遐棄。(《詩經·周南·汝墳》)
②今乘輿駕矣,有司未知所之。(《孟子·梁惠王下》)
③孔子為委吏矣。(《孟子·萬章下》)
④失民心而立功德者,未之有也。(《呂氏春秋·順民》)
⑤於是陳蔡睦於衞。(《左傳·隱公四年》)
⑥我思舜,鬱陶。(《史記·五帝本紀》)
⑦國不堪貳,君若之何?(《左傳·隱公元年》)
⑧今吾尚病,病癒,我往見。(《孟子·滕文公上》)
⑨徯我後,後來無罰。(《孟子·滕文公下》)
例①—④, 「既」「已」「嘗」「曾」,表示過去時。例⑤⑥, 「方」「正」,表示現在時或持續時。例⑦—⑨, 「將」「且」「其」,表示將來時。 [3] 

副詞範圍副詞

範圍副詞是表示對人、事物或動作、行動所涉及的範圍、數量等內容來加以總括限定的詞。常見的範圍副詞有「鹹」「皆」「悉」「俱」「唯」「獨」「僅」「但」等。如:
①徒御嘽嘽,周邦喜。(《詩經·大雅·崧高》)
②今儒墨稱先王兼愛天下,則視民如父母。(《韓非子·五蠹》)
③晉師起,將至矣。(《左傳·宣公十五年》)
④父母存,兄弟無故,一樂也。(《孟子·盡心上》)
⑤無非無議,酒食是議。(《詩經·小雅·斯干》)
⑥民知兕虎之有爪角也,而莫知萬物之盡有爪角也。(《韓非子·解老》)
⑦市南門之外甚眾牛車,可以行耳。(《韓非子·內儲説上》)
⑧天子所以貴者,以聞聲,羣臣莫得見其面,故號曰朕。(《史記·李斯列傳》)
例①—④, 「鹹」「皆」「悉」「俱」,表示總括。例⑤—⑧, 「唯」「獨」「僅」「但」,表示限定。 [3] 

副詞否定副詞

否定副詞是表示對謂語加以否定的詞。上古漢語否定副詞,可分為陳述否定、判斷否定、描寫否定、選擇否定、正反否定和禁止否定六類。
陳述否定常用的否定副詞有「不」「未」「弗」等。如:
①漢有遊女,可求思。(《詩經·周南·漢廣》)
②我見力不足者。(《論語·里仁》)
③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得則死。(《孟子·告子上》) [3] 
「非()」經常用於判斷否定。如:
來貿絲,來即我謀。(《詩經·衞風·氓》)
②子曰:「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論語·先進》) [3] 
「不」「非」也經常用於描寫否定。如:
①非所謂踰也,貧富同也。(《孟子·梁惠王下》)
②輕辭天子,高也,勢薄也。(《韓非子·五蠹》) [3] 
「否(不)」經常用於選擇否定。如:
①子皮欲使尹何為邑,子產曰:「少,未知可。」(《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②趙主父使李疵視中山可攻也。(《韓非子·外儲説左上》) [3] 
「否(不)」也經常用於正反否定。如:
①人涉,卬須我友。(《詩經·邶風·匏有苦葉》)
②王曰:「,吾何快於是?」(《孟子·梁惠王上》)
③孔子對曰:「也,夔非一足也。」(《韓非子·外儲説左下》) [3] 
表示禁止否定的否定副詞,先秦經常用「」「」兩個詞。如:
①大侵小。(《左傳·襄公十九年》)
②王請疑。(《孟子·梁惠王上》) [3] 

副詞程度副詞

程度副詞是表示謂語動詞、形容詞所體現的動作、行為或性質、狀態所達到的某種水平或狀況的詞。先秦程度副詞常用的詞有「少」「稍」「頗」、「甚」「彌」「頗」、「極」「至」「最」等。如:
①吾知其所由來矣,姑待我。(《左傳·僖公七年》)
②勃恐,不知置辭,吏侵辱之。(《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③僕雖怯懦,欲苟活,亦識去就之分矣。(漢·司馬遷:《報任安書》)
④其室則邇,其人遠。(《詩經·鄭風·東門之》)
⑤仰之高,鑽之深。(《論語·子罕》)
⑥絳侯得釋,盎有力。(《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⑦高祖曰:「豐吾所生長,不忘耳。」(《史記·高祖本紀》)
⑧故安之世,法如朝露。(《韓非子·大體》)
⑨然惠施之口談,自以為賢。(《莊子·天下》)
例①—③, 「少」「稍」「頗」,稍微,多多少少,表示程度的約略級(初級)。例④—⑥, 「甚」「彌」「頗」,很,更加,非常,表示程度的比較級(中級)。例⑦—⑨, 「極」「至」「最」,表示程度的極至級(高級)。 [3] 

副詞關係副詞

關係副詞是指主語發出的動作、行為能施及主客雙方或其中一方,並體現出相互關係的詞。關係副詞所體現的關係有互動、偏指和協同三種。上古漢語,常見的關係副詞有「相」「相與」「共」「同」「並」等等。如:
①道不同,不為謀。(《論語·衞靈公》)
②布衣相與交,無富厚以利,無威勢以相懼也。(《韓非子·五蠹》)
③胡不畏,先祖於摧。(《詩經·大雅·雲漢》)
④乃如之人兮,逝不好。(《詩經·邶風·日月》)
⑤(其妻)與其妾訕其良人而泣於中庭。(《孟子·離婁下》)
⑥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膠鬲,皆賢人也,相與輔相之,故久而後失之也。(《孟子·公孫丑上》)
⑦天下苦秦久矣。(《史記·淮陰侯列傳》)
⑧我心傷悲兮,聊與子歸兮。(《詩經·檜風·素冠》)
⑨堯時十日出,堯上射九日。(《論衡·對作》)
例①②, 「相」「相與」,表示互動關係。例③④, 「相」,表示偏指關係。例⑤—⑨, 「相」「相與」「共」「同」「並」,表示協同關係。 [3] 

副詞狀態副詞

狀態副詞是指用來表示動作、行為的重複、連續、頻次或呈現某種狀態、方式的詞。上古漢語常見的狀態副詞有「復」「又」「亦」「數(shuò)」「屢」、「漸」「稍」「猶」「固」「徐」「疾」等等。如:
①陟則在巘,降在原。(《詩經·大雅·公劉》)
②(孟武伯)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論語·公冶長》)
③河東兇然。(《孟子·梁惠王上》)
④秦挑戰,趙兵不出。(《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顧爾僕,不輸爾載。(《詩經·小雅·正月》)
例①—⑤, 「復」「又」「亦」「數」「屢」,是表示重複、連續、頻次的狀態副詞。 [3] 
又如:
①今田常之為亂,有見矣,而君不誅。(《韓非子·外儲説右上》)
②項王乃疑范增與漢有私,奪其權。(《史記·項羽本紀》)
③往者不可諫,來者可追。(《論語·微子》)
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知王之不忍也。(《孟子·梁惠王上》)
行後長者謂之弟,行先長者謂之不弟。(《孟子·告子下》)
例①—⑤, 「漸」「稍」「猶」「固」「徐」「疾」,是表示程度、方式的狀態副詞。 [3] 

副詞語氣副詞

語氣副詞是指常置於謂語之前,具有表達語氣作用的詞。上古漢語,常見的語氣副詞有「乃」「即」「實」、「其」「豈」「寧」、「其」「蓋」「莫」、「乃」「竟」「果」等等。如:
①無傷也,是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②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其子弟。(《左傳·襄公八年》)
③此二人者,弒寡君。(《左傳·隱公四年》)
例①—③, 「乃」「即」「實」,是表示確認的語氣副詞。 [3] 
又如:
①其行千里,誰不知?(《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敢定居,一月三捷。(《詩經·小雅·采薇》)
③十人而從一人者,力不勝、智不若耶?(《戰國策·趙策三》)
例①—③, 「其」「豈」「寧」,是表示反問的語氣副詞。 [3] 
又如:
①修己以安百姓,堯舜猶病諸?(《論語·憲問》)
②今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言語漏洩,則職女之由。(《左傳·襄公十四年》)
③文,吾猶人也。(《論語·述而》)
例①—③, 「其」「蓋」「莫」,是表示推測的語氣副詞。 [3] 
又如:
①先生不羞,有意欲為收責於薛乎?(《戰國策·齊策四》)
②及呂后時,事多故矣,然平自脱,定宗廟,以榮名終,稱賢相。(《史記·陳丞相世家》)
③暮而大亡其財。(《韓非子·説難》)
例①—③, 「乃」「竟」「果」,是表示預料的語氣副詞。 [3] 

副詞連接副詞

連接副詞是指常置於謂語之前,具有連接作用的詞。上古漢語常見的連接副詞有「既」「又」「且」「乃」「則」「愈」「且」「況」等。如:
破我斧,缺我斨。(《詩經·豳風·破斧》)
②喪亂既平,寧。(《詩經·小雅·棠棣》)
來之,安之。(《論語·季氏》)
興,佔我夢。(《詩經·小雅·斯干》)
⑤故人主弊而大臣重。(《韓非子·孤憤》)
⑥臧獲羞與之同名矣,世俗乎?(《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例①②, 「既」「又」「既」「且」,表並列關係的連接副詞。例③④,「既」「則」「乃」「乃」,表順接關係的連接副詞。例⑤, 「愈」「愈」,表遞進關係的連接副詞。例⑥, 「且」「況」,表讓步關係的連接副詞。 [3] 

副詞副詞的發展

副詞時間副詞的發展

漢語時間概念或時的語法範疇的表達,主要是靠兩類詞來完成的:一是時間名詞,二是時間副詞。時間名詞和時間副詞是兩類不同的詞,不能混而不分。有的學術著作,把「今夕」「今歲」「翌」「來月」等等都定為「時間副詞」,這是欠妥的。 [4] 
漢語時間副詞是經常放在謂語動詞之前來表示動作行為發生、進行、持續或完成的時間概念。時間副詞的發展,涉及以下三個內容:時間名詞和動詞時的表達、時間副詞和動詞時的表達、時間副詞和動詞體的表達。
  • 時間名詞和動詞時的表達
上古漢語前期,甲骨文金文中時間副詞並不發達,而有的著作把甲骨文中的時間副詞定為十多個,這是十分可疑的。甲骨文裏,把「之日」「之夕」這類時間名詞短語置於謂語動詞之前,就可以表示動詞的過去時。如:
之日獸,允[兇+丅]。(《丙編》,284)
之夕允不雨。(《前》7.14.3)
例①, 「獸」通「狩」。「允[兇+丅]」即「允擒」,是驗辭。「獸」「[兇+丅]」都是過去時。例②, 「允不雨」,是驗辭,「雨」,降雨,是過去時。 [4] 
甲骨文中,經過序辭和驗辭中的干支對比,亦可判定動詞的過去時。如:
③壬申卜、𣪎貞:圃[兇+丅]麋?丙子陷,允[兇+丅]二百又九。(《合集》,10344)
例③, 「丙子」日是「壬申」占卜日後的第四天,所以「陷」「[兇+丅]」應該是過去時。 [4] 
甲骨文中,如果動詞前加上「今日」「今夕」等時間名詞短語,就可以表示動詞的現在時。如:
①辛巳卜,今日[罒+丂]鳳?(《屯南》,2772)
今夕啓,不啓?(《粹編》,649)
例①, 「[罒+丂]鳳」讀作「寧風」。寧,止。例②, 「啓」,天晴雨止。「[罒+丂]」「啓」,當是現在時。 [4] 
甲骨文中如果表示動詞的將來時,就在時間名詞或干支名前再加上「翼(翌)」或「來」、「生」等動詞。如:
①丁亥卜,殻貞:庚寅㞢於大庚?(《乙編》,6664)
②壬午卜,乙酉,雨不雨?(《合集》,21065)
③辛未卜,夬貞:王於七月入於商。(《前》,2.1.2)
例①, 「庚寅」是占卜日「丁亥」後的第三天。「㞢(侑)」,祭,用於將來時。例②, 「乙酉」是占卜日「壬午」後的第三天,「雨」,動詞,用於將來時。例③, 「生七月」即指未來的七月,動詞「入」亦用於將來時。 [4] 
  • 時間副詞和動詞時的表達
從上古漢語中期開始,大量傳世文獻都可以證明,時間副詞已是漢語動詞表達時的語法範疇的主要手段。這種時的語法範疇可以分為三種:過去時、現在時和將來時。 [4] 
(1)過去時。
過去時又有長時制和短時制之分。
長時制是指已發生的動作行為到説話時為止,已經歷了較長時間。長時制常用的時間副詞有「既」「已」「業」「終」「卒」「竟」「嘗」「常」「曾」等等。如:
①殷墜厥命,我有周受。(《尚書·君奭》)
②(紀)信曰:「漢王出矣。」(《史記·項羽本紀》)
③良為取履,因長跪履之。(《史記·留侯世家》)
④其後(成都王)以敗亡。(《搜神記》,卷七)
⑤數日,狗自暴死,無纖芥之異。(《搜神記》,卷十八)
⑥遂罷追,(鄭)玄以得免。(《世説新語·文學》)
⑦兩人有德於項梁,是以項王信任之。(《史記·項羽本紀》)
⑧項伯殺人,從良匿。(《史記·留侯世家》)
⑨先世伐大樹,得大蛇殺之。(《搜神記》,卷三) [4] 
過去時的短時制,是指已發生的動作行為到説話時為止,僅經歷了短暫時間。短時制常用的時間副詞有「立」「即」「尋」「聊」「方」「才」「向」「暫」「且」「剛」等等。如:
①沛公至軍,誅殺曹無傷。(《史記·項羽本紀》)
②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入見沛公。(《史記·項羽本紀》)
③(慄)栽者雖生,死矣。(《齊民要術·種慄》,卷四)
④高祖笑曰:「以戲卿爾。」(《宋書·臧質傳》)
⑤光武初,平諸夏,未遑外事。(《後漢書·南匈奴傳》)
⑥波利入,窟門自合,於今不開。(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從閣下過,見令史受杖。(《世説新語·政事》)
⑧廣騰而上胡兒馬,因推墮兒,取其弓,鞭馬南馳數十里。(《史記·李將軍列傳》)
⑨妹夫,你坐一坐,我去勸他。(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
⑩你出門,他也上馬去了。(元·關漢卿:《救風塵》,第四折) [4] 
大約從中古漢語起,用於過去時短時制的時間副詞,出現一大批複音詞,這也是值得注意的。如:
①上時未有所擬,倉卒曰:「我已用王鴻。」(《宋書·武二王傳》)
②鬼聞其語,尋即遠避。(《百喻經·毗舍[插圖]喻》)
③瓛怪問之,乃曰:「向來未着衣帽故也。」(《顏氏家訓·兄弟》,卷一)
④五祖自送能於九江驛,登時便悟。(唐·法海:《六祖壇經》)
遂即進步向前,合掌鞠躬。(變文《廬山遠公話》)
⑥遂將缽盂一照,叫「天王」一聲,當下火滅。(《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
適才趙盼兒使人來説,宋引章已有休書了。(元·關漢卿:《救風塵》,第四折)
⑧把適來我寄在這裏包兒還公公。(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隨即寫回書,收留高俅在府內做個親隨。(《水滸傳》,第二回)
卻才俺打的那漢是誰?(《水滸傳》,第五回)
⑪所以方才你一説這寶玉,我就猜着了八九也是這一派人物。(《紅樓夢》,第二回)
⑫便發籤差公人立刻將兇犯家屬拿來拷問。(《紅樓夢》,第四回) [4] 
(2)現在時。
動詞的現在時是指動作行為説話時正在發生或進行。古代動詞的現在時沒有長時制和短時制的區別。動詞現在時常見的時間副詞有「方」「正」「鎮」「適」「見(現)」「在」等等。如:
①趙西憂秦,南憂楚,其力不能禁我。(《史記·陳涉世家》)
②(薛)安都從徵關、陝、至臼口,夢仰頭視天,見天門開。(《宋書·薛安都傳》)
③驀忽心閒,小樓東欄杆倚。(《張協狀元》,第十三出)
④此衣可值一枚金錢。(《百喻經·為惡賊所劫失[插圖]喻》)
⑤上客任何官?(唐·張鷟:《遊仙窟》)
⑥他父親秦邦業任營繕司郎中。(《紅樓夢》,第八回)
⑦王教頭棄家逃,子母不知去向。(《水滸傳》,第二回) [4] 
現在時也常使用一些複音時間副詞。如:
①到溪,恰遇祖師正當説法時,便禮拜祖師。(《祖堂集》,卷三)
恰好是二十四個月日。(《張協狀元》,第四齣)
③似此三日,山前行正在州衙門前立,倒斷不下。(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④説有石總兵領人馬巡邊,見在大同住紮。(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4] 
(3)將來時。
動詞的將來時是指説話時動作行為將要發生。
動詞的將來時也有長時制和短時制之分。
長時制是指動作行為將要發生,但還有一段時間。長時制常見的時間副詞有「其」「且」「行」「將」等等。如:
①若之何以病敗君之大事也?(《左傳·成公二年》)
②今吾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我豈有所失哉?(《史記·魏公子列傳》)
③目痛小疾,亦自愈。(《搜神記》,卷五)
④何以得位而夢棺器,得財而夢矢穢?(《世説新語·文學》) [4] 
中古漢語以後,將來時的長時制也常常使用一些複音時間副詞。如:
①丞相翹須厲色,上坐便言:「方當乖別,必欲言其所見。」(《世説新語·規箴》)
②大司馬方將外固封疆,內鎮社稷,必無若此之慮。(《世説新語·言語》)
③本期善果,不知將來反獲其殃。(《百喻經·灌甘蔗喻》)
④且教他看文字,撞來撞去,將來自有撞着處。(《朱子語類·訓門人》) [4] 
將來時的短時制,是指動作行為瞬間即將發生,時間很短。短時制常用的時間副詞有「立」「即」「方」「且」「尋」等等。如:
①王大怒,欲誅偃師。(《列子·湯問》)
②若聞鼓聲,出勿留。(《搜神記》,卷二)
③袁紹圍太祖於官渡,太祖糧盡。(《三國志·魏書·賈詡傳》)
④正熱,不堪相見,君可去。(《宋書·王敬弘傳》)
⑤凡五穀種子,浥鬱則不生,生者亦死。(《齊民要術·收種》,卷一) [4] 
這類短時制,也可使用一些複音時間副詞。如:
①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臨會時,當頓𤛓取。(《百喻經·愚人集牛乳喻》)
②若是人問閨閣,立便道姓道名。(《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
③他若肯時,老身即便依從。(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三折)
④要好趁這個遺漏人亂時,今夜就走開去,方才使得。(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第八卷)
⑤連日身上不好,見了姑娘彼此傷心,暫且不忍相見。(《紅樓夢》,第三回) [4] 
漢語時間副詞有時加在動詞之上,表示動作行為的發生、發展的時間經常處於持續狀態之中,這樣的時間副詞也可看成是表示現在時。表持續的常用的時間副詞有「常」「恆」「終」「素」「輒」「鎮」等等。如:
①(羽)每至陰雨,骨疼痛。(《三國志·蜀書·關羽傳》)
②尚之在家,着鹿皮帽。(《宋書·何尚之傳》)
③頭語尾言:「我在前,何以卒爾?」(《百喻經·蛇頭尾共爭在前喻》)
④(園)客不娶。(《搜神記》,卷一)
⑤王平子不知眉子。(《世説新語·識鑑》)
⑥張負女孫五嫁而夫死,人莫敢娶。(《史記·陳丞相世家》)
⑦兩個雙飛,雙雙來,算何時似你?(元·無名氏:《小孫屠》,第三齣) [4] 
中古以後,動詞持續時使用的時間副詞,似乎以用複音詞為常。如:
①道慶兇險暴橫,求欲無已,有失其意,輒加捶拉,往往有死者,朝廷畏之如虎狼。(《宋書·黃回傳》)
②娘子向來頻盼少府,若非情想有所交通,何因眼脈朝來頓引?(唐·張鷟:《遊仙窟》)
③主人從來發心,長設齋飯,供養師僧,不限多少。(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二)
④若一向恃強,務欲併吞,但恐天理不能如此。(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靖康城下奉使錄》,卷二十九)
⑤其沿邊城寨自來系廣屯兵馬之處。(宋·彭百川:《太平治跡統類》,卷八)
尋常讀《大學》未有所得,願請教。(《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⑦誰想蔡婆婆常常着人來説,要小生女孩兒做他兒媳婦。(元·關漢卿:《竇娥冤》,楔子)
⑧他是個不愛財的名將,家道貧寒,時常到村店中吃酒。(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第八卷)
⑨靈公暴虐無道,趙宣子每每把正直的言説諫他。(《皇明詔令·戒諭管軍官敕》) [4] 
  • 時間副詞和動詞體的表達
由上論述可知,漢語時間副詞,從上古漢語中期開始,直到近古漢語的漫長時間裏,對動詞時的表達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和西方語言相比,漢語動詞本身雖無表時的形態標誌,但不能因此而斷定漢語動詞就沒有時的語法範疇。各個民族語言都有各自的特點,重視這些特點的發掘,就是尊重語言事實。值得注意的是,到了中古漢語後期和近古漢語前期,亦即五代和兩宋時代,漢語體的語法範疇已正式形成。 [5] 
「體」講的是動詞所處的一種狀態,「時」講的是動詞發生的時間,這兩者雖屬不同的語法範疇,但彼此仍互有關聯。應肯定地説,自漢語動詞後面可以加上「了」「着」「過」這些動態助詞之後,動詞前面的時間副詞的使用頻率就已大大減少了。但這並不能完全排除語言中仍能找到兩者間相互照應的表達形式。如:
①孩兒,休要大驚小怪,畢竟事(已)成了。(元·無名氏:《小孫屠》,第十齣)
②小人是個好漢,官司既已,一世也不走。(《水滸傳》,第七回)
③賈瑞聽了,身半邊。(《紅樓夢》,第十一回)
④賈母因問黛玉念何書,黛玉道:「『四書』。」(《紅樓夢》,第三回)
⑤寶玉看罷,笑道:「這個妹妹我的。」(《紅樓夢》,第三回)
春晝喧,麗日和。(元·無名氏:《小張屠焚兒救母》,第二折)
⑦王七殿直的老婆抱着三歲的孩子,正在窗前吃棗糕,引耍子。(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⑧你嚐嚐(常常)跟我,等至十二年二月初一日下午。(明·錢謙益:《牧齋初學集》,卷一〇四)
⑨今年是上京給他兒子捐官,在他家住呢。(《紅樓夢》,第十回)
當動詞後面出現「了」「着」「過」這些動態助詞之後,動詞前再加上時間副詞,有時會感到有些多餘。因此語言中,這些時間副詞也可省而不用。如:
①一人(死,何時再生?變文《廬山遠公話》)
②緣有孫陁羅是妻,容顏殊勝,時為(戀這妻。變文《難陁出家緣起》)
③每月讀書,只是(讀了,便不知將此心在體會,所以説得來如此疏。《朱子語類·訓門人》)
例①, 「死了」前不必加「已」字。例②, 「戀着」前不必加「正」字。例③,「讀過」前也不必加「曾」字。 [5] 

副詞範圍副詞的發展

範圍副詞起源很早,甲骨文中已經存在。向熹説:「甲骨卜辭中沒有範圍副詞」,這個結論是值得商量的。周生亞認為,甲骨文中可確認為範圍副詞的有四個詞:「皆」「同」「唯」「專」。這四個詞,基本上反映出了上古漢語範圍副詞的語法類型,已初步形成了一個系統。上古漢語的範圍副詞,可分為兩類:表總括的範圍副詞、表示限定的範圍副詞。 [6] 
  • 表示總括的範圍副詞
表總括的範圍副詞是指對主語所表示的人、事物,或對主語發出的動作行為所涉及的範圍有所總括。這類範圍副詞數量最多,佔絕大多數,其常用的形式有「皆」「鹹」「盡」「具(俱)」「悉」「畢」「胥」「並(並)」「全」「都」「總」「了」「渾」等等。 [6] 
表總括的範圍副詞,基本上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對主語所表示的人、事物的範圍進行總括,二是對謂語所涉及的動作行為的範圍進行總括。這種用法,從上古漢語開始,直到近古漢語,基本如此。如:
①豚眔羊用。(《甲》,675)
②子貢問曰:「鄉人好之,何如?」(《論語·子路》)
③鄭玄家奴婢讀書。(《世説新語·文學》)
④爾時眾人聞其此語,大嗤笑。(《百喻經·渴見水喻》)
⑤眾人皆笑。(唐·張鷟:《遊仙窟》)
⑥那太公年近六旬之上,鬚髮白。(《水滸傳》,第二回)
例①—⑥, 「皆」,表示對主語涉及範圍的總括。
又如:
①若夫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生於人之情性者也。(《荀子·性惡》)
②眾乃伏。(《史記·項羽本紀》)
③凡事應慎密。(《宋書·武三王傳》)
④東西兩門,亦如之。(《洛陽伽藍記·永寧寺》,卷一)
⑤(冉)閔躬率趙人誅諸胡羯,無貴賤男女少長斬之,死者二十餘萬,屍諸城外,悉為野犬豺狼所食。(《晉書·載記第七》)
⑥髻高花匼匝,人見睥睨。(唐·寒山子:《寒山詩·洛陽》,第六十)
⑦此是妄心,亦是法縛。(《神會語錄》)
例①—⑦, 「皆」,表示對謂語涉及範圍的總括。 [6] 
①用明則之於銘,武文剌(烈),永枼(世)母(毋)忘。(《驫羌鍾》)
②徒御嘽嘽,周邦喜。(《詩經·大雅·崧高》)
③樹之詐慝以取其國家,外內服。(《左傳·襄公四年》)
④家人不知。(《搜神記》,卷十九)
⑤眾掩口而笑。(《宋書·武二王傳》)
⑥時人聞已,便生怪笑,作此言。(《百喻經·三重樓喻》)
例①—⑥, 「鹹」,表示對主語涉及範圍的總括。
又如:
①王誥,何易三十朋。(《何尊》)
②天地車輪,終則復始,極則復反,莫不當。(《呂氏春秋·大樂》)
③盡具識之,有問對。(《三國志·吳書·宗室傳》)
④諸將意沮,莫能奮。(《宋書·袁粲傳》)
⑤凡人之信,唯耳與目,耳目之外,致疑焉。(《顏氏家訓·歸心》,卷五)
⑥我見求法之人,不如此。(《神會語錄》)
例①—⑥, 「鹹」,表示對謂語涉及範圍的總括。 [6] 
①周禮在魯矣。(《左傳·昭公二年》)
②錢在此中。(《宋書·沈慶之傳》)
③世人傳南能北秀,未知根本事由。(唐·法海:《六祖壇經》)
④人人盤雙足,個個擎拳合掌。(《樸通事》)
例①—④, 「盡」,表示對主語涉及範圍的總括。 [6] 
又如:
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②須臾之間,驢破之。(《百喻經·僱倩瓦師喻》)
③此坊南街盡是墟墓。(《續幽怪錄》)
④門上一把鎖鎖着,鎖上是蜘蛛網。(《水滸傳》,第六回)
例①—④, 「盡」,表示對謂語涉及範圍的總括。 [6] 
具(俱)
①事成功立,上下富。(《荀子·富國》)
②魏其、武安好儒術。(《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③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來會坐。(《維摩詰經·佛國品》,捲上)
④子敬,子敬,人琴亡。(《世説新語·傷逝》)
例①—④, 「俱」,表示對主語涉及範圍的總括。 [6] 
又如:
①雖與之學,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
②令項伯言沛公不敢倍項羽。(《史記·留侯世家》)
③卿等忠勤在事,吾乃悉。(《宋書·恩倖傳》)
④一損損,一榮榮。(《紅樓夢》,第四回)
例①—④, 「具(俱)」,表示對謂語涉及範圍的總括。 [6] 
①晉師起,將至矣。(《左傳·宣公十五年》)
②從人追馬,至暮不返。(《搜神記》,卷四)
③自餘雜香菜不列者,種法與此同。(《齊民要術·種蘭香》,卷三)
④不經信宿,長安兩市百姓,知玄睹觀內一客道士解醫療魅病,兼有符籙之能。(變文《葉淨能詩》)
例①—④, 「悉」,表示對主語涉及範圍的總括。 [6] 
又如:
①雖然,臣願言所聞,唯大王裁其罪。(《韓非子·初見秦》)
②今佛國土嚴淨現。(《維摩詰經·佛國品》,捲上)
③(冉)閔知胡之不為己用也,班令內外趙人,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拜牙門。(《晉書·載記第七》)
④入海之法,我知之。(《百喻經·口誦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例①—④, 「悉」,表示對謂語涉及範圍的總括。 [6] 
①師入,眾知之。(《左傳·哀公二年》)
②下有桀蹠,上有曾史,而儒墨起。(《莊子·在宥》)
③上嘗於內殿宴飲,朝貴至,唯不召鮮之。(《宋書·鄭鮮之傳》)
例①—③, 「畢」,表示對主語涉及範圍的總括。 [6] 
又如:
①若有疾,惟民其棄咎。(《尚書·康誥》)
②麾之以肱,來既升。(《詩經·小雅·無羊》)
③石崇廁,常有十餘婢侍列,皆麗服藻飾,置甲煎粉、沈香汁之屬,無不備。(《世説新語·汰侈》)
例①—③, 「畢」,表示對謂語涉及範圍的總括。 [6] 
「胥」,作為範圍副詞,上古漢語裏使用頻率較低,且主要用於總括主語範圍,兩漢以後少見。如:
①爾之教矣,民效矣。(《詩經·小雅·角弓》)
②人知生之樂,未知生之苦。(《列子·天瑞》)
③多偶、自專、乘權、症立四人相與遊於世,如志也。(《列子·力命》) [6] 
「並(並)」「全」「都」「總」「了」「渾」這些範圍副詞,主要是使用在中古漢語裏,用法也各有不同。
並(並)
「並」,主要表示總括謂語所指範圍。如:
①父善琴書,(戴)顒傳之。(《宋書·隱士傳》)
②王石軍與王敬仁、許玄度善。(《世説新語·規箴》)
③東台、南台去中台,五十來裏。(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④此事是出聖意。(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6] 
「並」也有用於總括主語所及範圍者,但用例不是很多。如:
①仁義使我身名全。(《列子·説符》)②家子女醜陋。(《搜神記》,卷五)
③上嘗冬月噉甘,嘆其形味劣。(《宋書·武二王傳》)
④知遠入舍不及百日,丈夫、丈母亡。(《劉知遠諸宮調》,第一) [6] 
「全」,也是主要表示總括謂語的範圍副詞。如:
①種者,梨熟時埋之。(《齊民要術·插梨》,卷四)
②或因家世餘緒,得一階半級,便自為足,忘修學。(《顏氏家訓·勉學》,卷三)
③契丹無道,我已殺敗,應系契丹州城是我家田地。(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燕雲奉使錄》,卷四)
④每日讀書,心不在上,只是要自説一段文義便了。(《朱子語類·訓門人》) [6] 
「都」雖產生於中古時期,但並不常用。「都」作為範圍副詞,主要用於近古漢語裏。「都」用於總括主語範圍的用例如:
①弟子未解,阿彌那得已解?(《世説新語·文學》)
②其瓜聚在十字巷中。(《齊民要術·種瓜》,卷二)
③師放下衣缽便問訊二人,二人不顧視。(《祖堂集》,卷四)
④諸侯每來,褒姒見了大笑。(元·許衡:《魯齋遺書·直説大學要略》,卷三)
⑤楊官人謝了,眾人去。(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楊温攔路虎傳》)
⑥眾小廝在丹墀侍立。(《紅樓夢》,第七回) [6] 
「都」用於總括謂語範圍的用例如:
①而積年之疾,一朝除。(《列子·周穆王》)
②袁宏始作《東征賦》,不道陶公。(《世説新語·文學》)
③北土風俗,不行此。(《顏氏家訓·風操》,卷二)
④又無大人,是三歲孩兒。(《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
⑤德是人心有。(元·許衡:《魯齋遺書·直説大學要略》,卷三)
⑥從前是誤疑也。(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6] 
「總」,表示總括謂語範圍是其主要用法。如:
①向前地獄之中,是女人應得相見。(變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
②見遍野是大蟲,張牙利口,來吞金陵。(變文《韓擒虎話本》)
③吃了多少藥,花了多少錢,不見一點效驗兒。(《紅樓夢》,第七回)
「總」用於表示總括主語範圍的是次要用法。如:
①雖有五男兒,不好紙筆。(晉·陶淵明:《責子》)
②十一月十五日,黃昏月蝕,入夜月體沒,渾不見。(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③獄卒數萬餘人,是牛頭馬面。(變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 [6] 
「了」只能用於表示總括謂語範圍,並常與「不」「無」配合使用。如:
①遂開户,大小悉入,了不與人相承。(《搜神記》,卷十四)
②父雖憐憫,善言誘諭,而諸子等樂著嬉戲,不肯信受,不驚不畏,了無出心。(《法華經·譬喻品》,卷二)
③(王)戎湛然不動,了無恐色。(《世説新語·雅量》)
④元寶如其言,至靈台南,了無人家可問。(《洛陽伽藍記·大統寺》楊注,卷三) [6] 
「渾」也是主要用於表示謂語總括。如:
①因循過時光,是痴肉臠。(唐·寒山子:《寒山詩·世有》,第二四〇)
②將士夜深睡着,不知漢將入偷營。(變文《漢將王陵變》)
③弓鞋窄小,如襯水金蓮。(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楊温攔路虎傳》) [6] 
  • 表示限定的範圍副詞
表示限定的範圍副詞是指對主語所代表的人、事物,或對主語發出的動作行為加以限定的詞。
表限定的範圍副詞起源很早,如「」「(唯)」在甲骨文金文中就已廣泛應用。有的古文字學者將「叀」「隹(唯)」定性為「語詞」、「語氣詞」或「語氣副詞」,周生亞認為都不夠準確。「叀」音huì,讀如「唯」,即可認為是「唯」的通假字。甲骨文中,「叀」「隹(唯)」可同時出現在對貞的卜辭之中。「叀」「隹(唯)」古音十分接近。「叀」當屬匣母,支部,合口四等字,擬音為〔ɤiue〕; 「隹(唯)」為喻母,微部,合口三等字,擬音為〔ʎiuəi〕,可知兩字讀音相去不遠。 [7] 
「叀」「隹(唯)」在甲骨文、金文中主要有三種用法:一是對主語所代表的人、事物加以限定;二是對謂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加以限定;三是加在時間名詞之前,對特定的時間概念加以限定。如:
①貞:王正□方。(《鐵》,118.2)
②壬寅卜,殻貞:□方出,我有禍。(《續》,3.10.2)
朕有慶,每(敏)揚王休於尊簋。(《大豐簋》)
王龏(恭)德谷(裕)天,順我不敏。(《何尊》)
例①—④,為第一種用法。
又如:
①衣王田至於帛,王田。(《周原》,27)
②癸亥卜,□貞:南至,王受又。(《佚》,314)
③王鄉酉,尹光邐,各。(《乙亥父丁鼎》)
④今我即井稟於文王德。(《大盂鼎》)
例①—④,為第二種用法。
又如:
①癸丑上,貞:今歲受禾?弘吉。才八月,王八祀。(《粹編》,896)
②壬子卜,𡧊貞:今一月,用三白羌於丁?(《合集》,293)
甲子朝,歲鼎克,昏夙又商。(《利簋》)
八月初吉,(王)才宗周。(《班簋》)
例①—④,為第三種用法。 [7] 
上古漢語中期以後,表限定的範圍副詞,其基本用法都是從甲骨文、金文時代傳承下來的,但也有所發展。其發展,主要體現在兩點上:
(1)範圍副詞既能限定主語,也能限定謂語。
這類範圍副詞常見的形式有「唯(惟、維)」「獨」「但」等。如:
唯(惟、維)
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
②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豈羣臣賴之?(《左傳·宣公二年》)
③無恆產而有恆心者,士為能。(《孟子·梁惠王上》)
④方今秦雄天下。(《戰國策·趙策三》)
羊子玄有一白牛,不肯借。(《搜神記》,卷三)
此導師,中用祀天。(《百喻經·殺商主祀天喻》)
高力士不信是仙藥。(變文《葉淨能詩》)
⑧天上天下,我獨尊。(宋·圜悟克勤:《碧巖錄》,卷一)
例①—⑧, 「唯(惟)」,限定主語的用例。 [7] 
又如:
①齊人所懼,恐他將之來,即墨殘矣。(《史記·田單列傳》)
②桀紂重利而輕道,是以亡。(《列子·説符》)
③兄弟分財,曇首取圖書而已。(《宋書·王曇首傳》)
④昔有一人,其婦端正,有鼻醜。(《百喻經·為婦貿鼻喻》)
知打大臠,除此百無能。(唐·寒山子:《寒山詩·箇是》,第一三八)
⑥波上見一人,唱謳歌而撥棹。(變文《伍子胥變文》)
願和尚教某甲解脱法門。(《祖堂集》,卷二)
有次子賈政,自幼酷愛讀書,為人端方正直。(《紅樓夢》,第二回)
例①—⑧, 「唯(惟)」,限定謂語的用例。 [7] 
「獨」加在謂語前表限定,這是它的主要用法。如:
①入齊,聞淖齒而不聞齊王。(《韓非子·外儲説右下》)
②至是一章,以子貢激之,何哉?(《論衡·問孔》)
③世尊於授記中,不説我名。(《法華經·勸持品》,卷四)
④諸從事各奏二千石官長得失,至(頤)和無言。(《世説新語·規箴》)
⑤良地非宜晚,早亦無害。(《齊民要術·種穀》注,卷一)
⑥忽一日排筵,請國舅王愷。(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7] 
「獨」也可加在主語前表限定,這是次要用法。如:
①申子曰:「視者謂明,聽者謂聰。」(《韓非子·外儲説右上》)
②所患,呂產,今已誅,天下定矣。(《史記·呂太后本紀》)
③漢王之將,韓信可屬大事。(《漢書·張良傳》)
④天上人間,我無勝。(變文《八相變》)
⑤都昏蔽了,文王能明自家明德。(元·許衡:《魯齋遺書·大學直解》,卷四)
那太君,還是命根子一般。(《紅樓夢》,第二回) [7] 
「但」作為範圍副詞,主要是使用在兩漢以後。「但」加在謂語前表限定,這是它的主要用法。如:
①時(王)觀有一子而又幼弱。(《三國志·魏書·王觀傳》)
②其腰已上,生肉如人;腰已下,有枯骨。(《搜神記》,卷十六)
③桑榆之光,理無遠照,願朝陽之暉,與時並明耳。(《世説新語·規箴》)
④世人讀書者,能言之,不能行之。(《顏氏家訓·勉學》,卷三)
⑤所言除者,除妄心。(《神會語錄》)
見門安塑像,户列名花。(《宣和遺事》) [7] 
「但」用於主語前表限定,是次要用法。如:
①雌雞欲化為雄,一身毛皆似雄,頭冠尚未變。(《搜神記》,卷六)
②此自是可節之物,嗜者不能立志裁割耳。(《宋書·武三王傳》)
擒虎三杖在身,拜跪不得,乞將軍不怪。(變文《韓擒虎話本》)
④你不知道,來告狀的,就是我衣食父母。(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 [7] 
(2)範圍副詞只能限定謂語。
這類範圍副詞,常見的形式有「止」「祇」「袛」「只」「正」「政」「徒」「特」「直」「僅」等等。 [7] 
止/祇/衹/祗/只
「止」「」「」「只」,這幾個詞古代音近,可以通用。「止」多用於上古、中古漢語,「只」多用於近古漢語。如:
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處。(《莊子·天運》)
②無損於魯,而為名,不如歸之。(《左傳·哀公十三年》)
③雖殺之無益,益禍耳。(《史記·項羽本紀》)
④若作惡,自滅族耳。(《三國志·魏書·鍾會傳》)
⑤求索得駁狗,無白者。(《搜神記》,卷三)
⑥韓康伯數歲,家酷貧,至大寒,得襦。(《世説新語·夙惠》)
⑦今年請道士,不請僧也。(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⑧諸方有殺人之刀,且無活人之劍。(《祖堂集》,卷十一)
⑨別無兒男,有一女,小字勝花。(《張協狀元》,第二十一出)
⑩自古道:「不怕官,怕管。」(《水滸傳》,第二回) [7] 
正/政
「正」或作「政」,作為範圍副詞,兩個詞使用不廣。「正」「政」,古均屬照母,耕部,開口三等字,擬音為 [ȶǐeŋ]。「只」「祇(祇、祗)」,古亦同屬照母,支部,開口三等字,擬音為〔ȶǐe〕。由此可推論:「正」「政」和「只」「祇(隻、祗)」,或可因方音而實現的「陰陽對轉」。 [7] 
「正」「政」用於表限定謂語的用例如:
①吾處世無才能,圖作大老子耳。(《宋書·沈曇英傳》)
②天下要物,有《戰國策》。(《世説新語·讒險》)
③殷覬病困,看人見半面。(《世説新語·規箴》)
④若無茇而種瓜者,地雖美好,得長苗直引,無多盤歧,故瓜少子。(《齊民要術·種瓜》,卷二)
見慈母獨坐空堂,不知兒來。(變文《秋胡變文》) [7] 
」作範圍副詞多於上古、中古漢語。用例如:
①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無益,而又害之。(《孟子·公孫丑上》)
②王好其言,不能用其言。(《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③汝知樂天知命之無憂,未知樂天知命有憂之大也。(《列子·仲尼》)
④不東南之美,實為海內之秀。(《世説新語·言語》)
⑤士君子之處世,貴能有益於物耳,不高談虛論,左琴右書,以費人君祿位也。(《顏氏家訓·涉務》,卷四)
⑥諸公來聽説話,某所説亦不出聖賢之言,然聽之亦不濟事,須是便去下工夫始得。(《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7] 
「特」用於限定謂語的用例如:
①今楚國雖小,絕長續短,猶以數千裏,豈百里哉?(《戰國策·楚策四》)
②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與嬰兒戲耳。」(《韓非子·外儲説左上》)
③此羣盜鼠竊狗盜耳,何足置之齒牙間?(《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④今反相食,陰陽相侵,豈日月之眚哉?(《搜神記》,卷六) [7] 
「直」用於限定謂語的用例如:
①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好世俗之樂耳。(《孟子·梁惠王下》)
②烏與燕鬥者,老鈴下耳。(《搜神記》,卷三)
③上曰:「是我家衰耳。」(《宋書·王曇首傳》)
④吾無所憂,是清虛日來,滓穢日去耳。(《世説新語·言語》) [7] 
「僅」表示限定謂語,常與數量短語搭配使用,表示數量少。如:
①四戰之後,趙亡卒數十萬,邯鄲存。(《戰國策·齊策一》)
②於是吾得三士焉,以正吾身,以定天下。(《荀子·堯問》)
③(徐)爰已過淮,得免。(《宋書·張暢傳》)
④(裴子野)家素清貧,時逢水旱,二石米為薄粥,得遍焉。(《顏氏家訓·治家》,卷一) [7] 

副詞否定副詞的發展

否定副詞是古代副詞系統中的一個重要類別。否定副詞起源很早,甲骨文中就已得到比較廣泛的應用,這可能同卜辭要表達的內容有關。
甲骨文中,應用最多的有兩類否定副詞:一是用於陳述否定的否定副詞,如「」「」;二是用於禁止否定的否定副詞,如「」「」。
上古漢語的否定副詞,主要有六種用法:陳述否定、判斷否定、描寫否定、選擇否定、正反否定和禁止否定。為節省篇幅,下面僅談一談陳述否定、判斷否定、選擇否定和禁止否定四種用法的歷史發展問題。 [8] 
  • 陳述否定
陳述否定是指在陳述句中,在謂語動詞前加上否定副詞並進行否定的句子。
上古漢語中,用於陳述否定的否定副詞,常見者有「不」「未」「弗」「無」「莫」五個詞。下面分開敍述。
(1)「不」和「未」。
「不」和「未」是五個否定副詞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兩個詞。「不」「未」之所以能形成語法對立,不在於同質的否定陳述而在於異質的時的表達。
「不」主要用於未然否定,而「未」主要是用於已然否定。這種語法對立,也正是這兩個詞賴以存在的最基本的理由。
「不」用於未然否定,是指它所否定的動作行為尚未成為事實。這一用法,古今如此。如:
①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知也。」(《論語·公冶長》)
②孔子飲盜泉之水。(《論衡·問孔》)
③晉元帝人主,尚能感王導之諫,終身復飲酒。(《宋書·武三王傳》)
④修梵寺有金剛,鳩鴿入,鳥雀不棲。(《洛陽伽藍記·修梵寺》,卷一)
⑤大師語,自淨心神。(唐·法海:《六祖壇經》)
⑥牛吃欄邊草。(《祖堂集》,卷五) [8] 
「未」用於已然否定。已然否定是指「未」所否定的動作行為已經發生,成為既定事實。如:
①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丘達,不敢嘗。」(《論語·鄉黨》)
②宣子出山而復。(《左傳·宣公二年》)
③楊公娶。(《搜神記》,卷十一)
④蘇秦時,有佛法。(《洛陽伽藍記·大統寺》楊注,卷三)
讀十卷書,強把雌黃筆。(唐·寒山子:《寒山詩·三五》,第二三〇)
⑥師出家時,入京選官去。(《祖堂集》,卷十五) [8] 
正因為「未」是用於已然否定,所以對於已經發生,但説話者本人並未參與的動作行為就用「未嘗」或「未曾」來否定。這一用法,從上古漢語到近古漢語都是如此。如:
①軍旅之事,未嘗學也。(《論語·衞靈公》)
②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孟子·公孫丑上》)
③臣未嘗聞身治而國亂者也。(《列子·説符》)
④我自昔來,未嘗從佛聞如是説。(《法華經·方便品》,卷一)
未嘗得官職,不解秉耒耜。(唐·寒山子:《寒山詩·雍容》,第一二九)
⑥某甲未嘗遊天台,你自但去。(《祖堂集》,卷三) [8] 
值得注意的是,到了近古漢語,表示已然否定的「未」,又被更加口語化的「沒」「沒有」所取代。與此相應的是,「未嘗」「未曾」也被「沒曾」「不曾」所取代。如:
①這幾日見添病,也沒見大好。(《紅樓夢》,第十一回)
②客犯了事,我家人沒有犯事,為甚的不唱?(《儒林外史》,第五十回)
③兩年腳不曾出門。(《張協狀元》,第四齣)
④天沒曾着大明皇帝死,我們怎麼害他死?(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⑤你今年怎麼京城不曾去?(《樸通事》) [8] 
還有,更值得注意的是,一種語法格式的確立也要有一個過程。從上古漢語開始,「不」「未」的語法對立並非一開始就是如此,處理問題一定要有歷史眼光,從發展中去解析問題。如「不」用於已然否定,「未」用於未然否定,這不是語法本身的混亂,而是歷史語法發展中必然要遇到的情況。如:
①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死。」(《論語·憲問》)
②齊有亂,果城而還。(《左傳·僖公十六年》)
③朕亦焉知天地之表有大天地者乎?(《列子·湯問》)
④王(荊州)曰:「有此舅,焉有此甥?」(《世説新語·賞譽》)
⑤俗間儒士,涉羣書,經緯之外,義疏而已。(《顏氏家訓·勉學》,卷三)
⑥(小師)對曰:「某甲將刀子來。」(《祖堂集》,卷五)
⑦走了這一晚,遇着一處村坊,那裏投宿是好?(《水滸傳》,第二回)
例①—⑦, 「不」與「未」字相當,用於已然否定。 [8] 
又如:
①子曰:「可也,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論語·學而》)
②見兔而顧犬,為晚也。(《戰國策·楚策四》)
③皋陶造刑辟之制,不為不賢;孔丘居司寇之任,為不仁。(《世説新語·政事》)
④時人信,遂問寺之由緒。(《洛陽伽藍記·建陽裏》楊注,卷二)
⑤神仙之事,可全誣。(《顏氏家訓·養生》,卷五)
⑥人間八百歲,抵半宵長。(唐·寒山子:《寒山詩·惡趣》,第九十)
⑦燕呢喃雕樑上對話,知它訴着何意?(元·無名氏:《小孫屠》,第三齣)
例①—⑦, 「未」與「不」字相當,用於未然否定。 [8] 
(2)「不」和「弗」。
「不」「弗」作為否定副詞,出現較早,甲骨文時代均已產生,而且用法上並無本質不同。這種情況甚至在金文和《尚書》中也基本如此。如:
①貞:雨?(《合集》,12417)
②壬子卜,今日雨,雨?(《粹編》,670)
③我受年?(《粹編》,865)
④□□卜,我受年。(《粹編》,874)
⑤唯孚車克以,衣焚。(《多友鼎》)
⑥三年靜東或,亡成[目+尤](尤)。(《班簋》)
⑦敃天疾畏,司餘小子及。(《毛公鼎》)
⑧王用[臣+王+言](忘)聖人之後。(《師望鼎》)
⑨惟四月,哉生魄,王懌。(《尚書·顧命》)
⑩我後恤我眾。(《尚書·湯誓》)
⑪予知乃所訟。(《尚書·盤庚》)
⑫王子出,我乃顛隮。(《尚書·微子》) [8] 
上古漢語前期,這種「不」「弗」混用的例子,不能簡單地歸為文字通假問題,應從詞源學、語法史角度作更深入的探討。從詞源上看,王力認為上古漢語的「」「」都是由「不」分化出來的滋生詞。這樣,就可以説「不」「弗」是同源字 [8] 
可以設想,最初當「弗」由「不」分化出來不久,尚不能形成語法對立,因此「不」「弗」使用上往往混而不分。但是到了上古漢語中期以後,由於語言發展,「不」「弗」的語法關係已發生了巨大變化,即「不」「弗」雖然均可用於陳述否定,但「不」否定的謂語動詞帶不帶賓語是自由的,而「弗」所否定的謂語動詞卻以不帶賓語為常。「不」「弗」的語法對立是相當明顯的。如: [8] 
①百爾君子,知德行。(《詩經·邶風·雄雉》)
②文子聞之,終身聽琴瑟。(《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③豺虎食,投畀有北。(《詩經·小雅·巷伯》)
知而言,不智。(《韓非子·初見秦》)
⑤城小而固,勝之不武,勝為笑。(《左傳·襄公十年》)
⑥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與,則請除之。(《左傳·隱公元年》)
⑦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得則死。(《孟子·告子上》)
⑧然則國亂將治與?曰:國亂而治之者,非案亂而治之之謂也。(《荀子·不苟》)
據周生亞統計,先秦傳世文獻,除《尚書》外,在《詩經》《論語》《左傳》《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等七部文獻中,「弗」否定的動詞共有474例,其中屬於及物動詞帶賓語的僅11例,而屬於及物動詞不帶賓語的竟多達428例。但是到了中古漢語,這種區別日益消亡,「弗」已變成一個古語詞,「不」「弗」合流的趨勢十分明顯。 [8] 
應認為,「不」「弗」這種合流是漢民族共同語形成、發展的必然結果。魏晉南北朝時代,接近口語的文獻中,已經很少用「弗」了。如以《搜神記》《世説新語》兩書為例:兩書「不」用於陳述否定的用例計1466次,而「弗」僅出現5次。這五例是:
①後治瘡方差,而引鏡自照,見吉在鏡中,顧而見。(《搜神記》,卷一)
②爾夫婦相愛不已,若能使冢合,則吾阻也。(《搜神記》,卷十一)
③如信,請嗅之。(《搜神記》,卷二十)④王弗悟,遂雜進之。(《世説新語·尤悔》)
⑤及桓遷荊州,將西之間,意氣甚篤,奕之疑。(《世説新語·簡傲》) [8] 
由以上引例可知,到了中古漢語,「弗」的使用率不僅很低,而且用法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弗」否定的動詞,既可以是及物動詞,也可以是不及物動詞;「弗」所否定的及物動詞,既可以帶賓語,也可以不帶賓語。潘允中説:「中古以後,『弗』『不』又回覆到最初用法,完全可以交替,而且『不』漸漸取『弗』而代之,除了仿古主義的文學語言以外。」「回覆」一詞,用得欠妥。不是「回覆」,而是發展。上古漢語前期「不」「弗」混用和中古漢語「不」「弗」合流,是性質上完全不同的兩回事情,不能混而不分。其實到了上古漢語後期(兩漢時代),「不」「弗」已經產生了合流的苗頭。如:
①我方先君後臣,因謂王即用鞅,當殺之。(《史記·商君列傳》)
②靈公召之,獨予羹。(《史記·鄭世家》)
③數月,坐法去,後家居長安,長安中諸公莫稱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④及至關,寧成側行送迎,然縱氣盛,為禮。(《漢書·酷吏傳》) [8] 
如果再往前追溯,這種變化從戰國時代的中末期就已經開始了。如:
①始吾敬子,今子,魯囚也,吾敬子矣。(《左傳·莊公元年》)
②中程者賞,中程者誅。(《韓非子·難一》)
③故其好之也一,其好之也一。(《莊子·大宗師》)
④知之者同於義而異於俗,知之者異於義而同於俗。(《韓非子·奸劫弒臣》) [8] 
(3)「無」和「莫」。
上古漢語裏,用於陳述否定的還有兩個否定副詞:「無」和「莫」。這不是主流。如「無」可用於未然否定,相當於「不」:
①嗣守文武大訓,敢昏逾。(《尚書·顧命》)
②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加諸人。(《論語·公冶長》)
③公曰:「庸,將自及。」(《左傳·隱公元年》)
④韓安得聽乎?(《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又如「無」也可用於已然否定,相當於「未」:
①今爾指告予,顛隮,若之何其?(《尚書·微子》)
②我隱乎爾。(《論語·述而》)
③有叔如此,不如有。(《史記·陳丞相世家》)
兩漢以後,中古漢語也有襲用上述用法者。如:
①法有我,離我垢故。(《維摩詰經·弟子品》,捲上)
②由此釋然,復疑慮。(《世説新語·言語》)
③執此杖者,怨敵歸服,敢與諍。(《百喻經·毗舍[插圖]鬼喻》)
④見我頭上有發毛,謂為是石,以梨打我頭破乃爾。(《百喻經·以梨打破頭喻》)
⑤哲宗皇帝晏駕,有太子。(《水滸傳》,第二回) [9] 
又如「莫」,用於未然否定,相當於「不」:
①求諸侯,如勤王。(《左傳·僖公二十五年》)
②方今為將軍計,如案甲休兵。(《史記·淮陰侯列傳》)
③始皇知左右泄其言,知為誰,盡捕諸在旁者皆殺之。(《論衡·語增》) [9] 
「莫」用於已然否定的用例很少,上古漢語裏尚未發現。但兩漢以後,「莫」用於未然否定和已然否定的用例,則偶爾有之。如:
①同疾者多,固有覺者。(《列子·周穆王》)
②羣臣為之請,能得。(《宋書·申恬傳》)
③夫無者,誠萬物之所資,聖人肯致言,而老子申之無已,何邪?(《世説新語·文學》)
④諸人有言者。(《世説新語·文學》)
能造我家,謂言最幽野。(唐·寒山子:《寒山詩·快搒》,第二十四)
若易服,裝扮做個秀才儒生,臣等裝為僕從,自後載門出市私行。(《宣和遺事》) [9] 
「無」「莫」用於陳述否定,應將「無」「莫」視為「不」「未」的通假形式。「無」「莫」,兩字均屬明母,一為魚部合口三等字,擬音為 [mǐua];一為鐸部開口一等字,擬音為 [mak]。兩字當屬陰入對轉。因此,「莫」亦可以「無」為中介,與「不」「未」發生通假關係。 [9] 
  • 判斷否定
判斷否定是指判斷句中,在謂語前加上否定副詞並進行否定的句子。用於判斷否定的否定副詞,最常見的是「非(匪)」和「不」。
上古漢語裏,「非(匪)」可以直接加在名詞性謂語前構成判斷否定。如:
①我心石,不可轉也。(《詩經·邶風·柏舟》)
②雖在縲紲之中,其罪也。(《論語·公冶長》)
③無惻隱之心,人也。(《孟子·公孫丑上》)
④康子聖人也,操行猶有所失。(《論衡·問孔》)
兩漢以後,中古漢語裏這一用法也得到繼承。如:
①此大法也。(《三國志·魏書·張遼傳》)
②子吾友也。(《世説新語·德行》)
③吾汝父,汝吾兒。(《洛陽伽藍記·菩提寺》楊注,卷三)
④畫棟吾宅,青林是我家。(唐·寒山子:《寒山詩·畫棟》,第三〇一)
⑤吾聖人,經事多矣。(變文《伍子胥變文》) [9] 
「非」也可加在動詞性謂語前構成否定判斷。如:
不説子之道,力不足也。(《論語·雍也》)
②吾偷晉而有二心。(《左傳·昭公十六年》)
③臣有畏而不敢言也。(《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④相捐之道,不相哀也。(《列子·楊朱》)
⑤河東有三萬户,皆欲為亂也。(《三國志·魏書·杜畿傳》) [9] 
到了中古漢語前期和中期,當判斷動詞「是」大量產生之後,表示否定判斷的「非」字就被「非是」代替了;與此同時,到了中古漢語後期和近古漢語,「非是」又被「不是」代替,這個變化線索是十分明顯的。如:
①虜兇狡情狀可見,自關中再敗,皆是帥師違律,非是內有事故,致外有敗傷。(《宋書·鄭鮮之傳》)
②如彼外道,偷取佛法,著己法中,妄稱己有,非是佛法。(《百喻經·估客偷金喻》)
③如禪師是秀禪師同學,又非是傳授付囑人,不為人天師,天下不知聞,有何承稟,充為六代?(《神會語錄》)
④臣恐此藥非是真藥。(變文《葉淨能詩》)
⑤此非是講和之語,意在強取物耳。(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靖康城下奉使錄》,卷二十九)
⑥來者非是二舅,乃李四叔沙三。(《劉知遠諸宮調》,第三)
例①—⑥,以上為「非是」例。 [9] 
又如:
①下官笑曰:「不是百獸率舞,乃是鳳凰來儀。」(唐·張鷟:《遊仙窟》)
②非心非佛,亦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祖堂集》,卷三)
③我又不是都統制,朝廷又不曾有文字交我管他懣。(《王俊首嶽侯狀》)
④哥哥,兄弟不是鬼,是人。(元·無名氏:《小孫屠》,第十九出)
⑤告觀察,不是別人,是宋四。(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⑥那漢道:「你不是林沖?」(《水滸傳》,第十一回)
例①—⑥,以上為「不是」例。 [9] 
前面説過,依王力的意見,「否(不)」「弗」都是由「不」分化出來的滋生詞。實際上,「非(匪)」也應當是屬於這一變化系統的。上古漢語的否定副詞,從語音上看,可分為兩大系統:屬於幫母的有「不」「否(不)」「弗」「非」「匪」「棐」等六個詞;屬於明母的有「無」「未」「微」「毋」「勿」「莫」「罔」「亡」「靡」「末」「蔑」等十一個詞。兩組合計,共十七個詞。 [9] 
這十七個詞,實際是把通假形式都計算在內了,顯得很紛繁雜亂。如果能再從語源角度來考察一下,也許問題線索更明晰一些。在幫組,如果承認「不」是源詞,那麼「非」肯定就是滋生詞了。「不」上古屬幫母、之部、合口三等字,擬音為 [pǐuə],而「非」屬幫母,微部,合口三等字,擬音為 [pǐuəi]。由此可知,「非」「不」讀音十分相近,當屬之微旁轉。「非」既然是「不」的滋生詞,依發展程序,自然是「不」字在前,「非」字在後。 [9] 
但是否定判斷句,為什麼「不是」在後,「非是」在前呢?周生亞認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否定副詞「不」的主要語法功能是用於陳述否定和描寫否定,而把判斷否定的功能留給了「非」字去承擔了。但隨着語言發展,當「不」「非」合流之後,「非是」自然又為「不是」所代替。 [9] 
在否定判斷句的發展中,還有一個問題是值得關注的,這就是否定判斷句的疑問式問題。表判斷否定的「非」字,如果遇上疑問句,這個「非」字就不僅是表示判斷否定,而且還帶有猜測疑問語氣,意同「莫非」。如:
①汝豫讓邪?(《史記·刺客列傳》)
②若吾故人乎?(《史記·項羽本紀》)
③君段中兵邪?(《宋書·武三王傳》)
④(瞽叟)語後妻曰:「非舜子乎?」(變文《舜子變》) [9] 
單用一個「莫」字,也可表示「莫非」之意。這個「莫」,是個語氣副詞,有大約、大概之義,用於猜測語氣。如:
①子曰:「文,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論語·述而》)
②王陵心口思惟:「遭項羽毒手?」(變文《漢將王陵變》)
③和尚此間有真金與人不?(《祖堂集》,卷三)
④師與保福遊山次,保福問:「古人道妙峯頂,只這個便是不?」(《祖堂集》,卷十) [9] 
這類句子,到了近古漢語裏,更常用的形式是「莫非」「莫非是」或「莫不」「莫不是」。如:
莫非不第了羞歸鄉里?(《張協狀元》,第三十出)
②可早來到也,左右接了馬者,莫非是伊尹賢士麼?(元·鄭光祖:《伊尹耕莘》,第二折)
③(滕大尹)便問王保道:「你莫非挾仇陷害麼?」(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④你手裏拿着刀,莫非來刺殺下官?(《水滸傳》,第七回)
例①—④,為「莫非」「莫非是」例。 [9] 
又如:
①和尚今往何處?莫不是再往西天取經否?(《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
②你莫不枉相思,枉受苦,枉煩惱?(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四)
③茶博士道:「官人莫不病起來?」(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楊温攔路虎傳》)
④阿哥,你莫不是史家村甚麼九紋龍史大郎?(《水滸傳》,第三回)
例①—④,為「莫不」「莫不是」例。 [9] 
「莫非是」「莫不是」也可省略為「莫是」。如:
①我昨夜夢中見一神人,入我宅內,今日見此生口,莫是應我夢也?(變文《廬山遠公話》)
②僧雲:「莫是西邊去摩?」(《祖堂集》,卷十八)
莫是學士不曾見彼處地形?(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④法師曰:「此莫是蟠桃樹?」(《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
⑤你胡説,(狀元)莫是成都府人,姓張名葉?(《張協狀元》,第二十八出) [9] 
  • 選擇否定
選擇否定是指句子結尾綴以否定副詞「否(不)」或「不(否)」表示選擇的句子。關於選擇否定句的發展問題,應注意以下五個問題: [10] 
(1)選擇否定句的產生,應追溯到甲骨卜辭的正反對貞。
前面説過,「不(否)」的產生,從詞源上説,應視為「不」(bù)的滋生詞,但選擇否定句的產生又涉及句子結構問題。選擇否定句的產生,追本溯源,不能不提到最初的甲骨卜辭的正反對貞句。如:
①壬午卜,來乙酉雨不雨?(《合集》,21065)
②戊辰卜,爭貞:其?貞:不雨?(《丙》,93)
③己未卜,爭貞:王亥我?貞:王亥不我㣇(《丙》,3)
④丙辰卜,㱿貞:我黍年?丙辰卜,㱿貞:我其受黍年?四月。(《合集》,9950正)
⑤貞:王邑帝若?貞:勿作帝若?(《丙》,93)
例①②,對比可知,「雨不雨」這類句子不是反覆問,而是一種選擇問。有的著作把這類句子歸為「是非問句」,可能有些不妥。又如「貞:其[雨]?貞:?」(《合集》,12571),這裏正反對貞所尋求的答案不是是非對錯問題,而是要求對心存疑問作出一種選擇。 [10] 
(2)漢語的反覆問句產生於漢代。
如果把上述的這種選擇複句緊縮在一個句子裏,這就是所謂的反覆問句了。漢語的反覆問句產生在上古漢語後期,亦即兩漢時代。如:
①卜往擊盜,當見不見?(《史記·龜策列傳》)
②卜追亡人當得不得?(《史記·龜策列傳》)
賢不賢,才也;遇不遇,時也。(《論衡·逢遇》)
④揚子云曰:「遇不遇,命也。」(《論衡·命祿》)
這種反覆問句,兩漢以後,文獻中也繼承下來。如:
①吾打汝,痛不痛?(唐·法海:《六祖壇經》)
②未審生之與滅可滅不可滅?(《神會語錄》)
③未審心與性為別不別?(《祖堂集》,卷三)
④特地來問小姐親事,許不許?(元·關漢卿:《詐妮子調風月》,第三折) [10] 
説是反覆問句,實際上仍是一種選擇句,因為「動不動」中仍可插入選擇連詞「與」字。如:
⑤臣等到北外,或有事節可以對彼當面理會,未審許與不許?(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三)
⑥聿興雲:「不知皇帝知與不知?」(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紹興甲寅通和錄》,卷一六二)
如果這種反覆問句失去疑問語氣,那就是純粹的選擇問句了。這種選擇問句,加不加選擇連詞「與」字,並無本質區別。如:
①由此言之,人受氣命於天,卒不卒,同也。(《論衡·氣壽》)
②國相曰:「夢不夢,臣所不能辨也。」(《列子·周穆王》)
③諸比丘,是人所經國土,若點不點,盡抹為塵,一塵一劫。(《法華經·化城喻品》,卷三)
④趙良嗣回,許定燕京,更不論夾攻不夾攻,如自取得,亦與本朝,甚荷厚意,可依例赴王黼處計議。(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燕雲奉使錄》,卷十一)
⑤只合驅之以義,管它從不從。(《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 [10] 
在近古漢語裏,反覆問句的這種選擇連詞或可不用,而用上語氣詞「也」「耶」「那」「麼」等等,但選擇意義不變。如:
①聿興雲:「沈元用今在不在?」(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紹興甲寅通和錄》,卷一六二)
②未知是不是?(《張協狀元》,第三十出)
③可是中不中?(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
④吃得飽不飽?(《老乞大》)
⑤咱們點看這果子、菜蔬整齊不整齊?(《老乞大》) [10] 
(3)表示選擇否定的「否(不)」,先秦兩漢時代已經產生。
所謂選擇否定,是指在兩個具有並列關係的詞、詞組或句子中作出抉擇,肯定一個,否定另一個,這被否定的一方就可用一個「否」字來表示。如:
①子皮欲使尹何為邑,子產曰:「少,未知可否。」(《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②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左傳·宣公二年》)
③未知中否,請嘗薦之。(《莊子·天地》)
④趙主父使李疵視中山可攻不也。(《韓非子·外儲説左上》)
⑤趙王使使者視廉頗尚可用否。(《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例①—⑤,由引例可知,上古漢語的中後期,「否(不)」主要是用於陳述句中的詞或詞組之後。但是到了中古漢語、近古漢語以後,「否(不)」就逐漸演變為附綴於疑問句的末尾,這是「否(不)」用法上的重大發展。這一用法的變化是從中古漢語開始的。如:
①卿知吾來意?(《搜神記》,卷十)
②世尊,少病少惱,安樂行?(《法華經·從地湧出品》,卷五)
③或問:「漁師得魚賣?」(《宋書·隱逸傳》)
④尊君在?(《世説新語·方正》)
⑤卿有兒死?(《洛陽伽藍記·菩提寺》楊注,卷三)
⑥遠法師問:「禪師解?」(《神會語錄》)
⑦臣願將陛下往月宮遊看,可?(變文《葉淨能詩》) [10] 
這種變化,實際上《史記》已開其端。如:
①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子去寡人之楚,亦思寡人?(《史記·張儀列傳》)
這種變化是連貫的,從中古一直延續到近古。如:
①卿知吾來意?(《搜神記》,卷十)
②汝等見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法華經·五百弟子授記品》,卷四)
③義康曰:「弟子有還理?」(《宋書·武三王傳》)
④君能屈志百里?(《世説新語·言語》)
⑤池傍有樹?(《百喻經·偷犛牛喻》)
⑥江南有露葵?(《顏氏家訓·勉學》,卷三)
⑦(五祖)問:「是汝作偈?」(唐·法海:《六祖壇經》)
⑧妻雲道:「識我?」(變文《醜女緣起》)
⑨汝信色是空?(《祖堂集》,卷三)
⑩陛下還識此人?(宋·圜悟克勤:《碧巖錄》,卷一)
⑪你知法度?(《水滸傳》,第七回) [10] 
處於詞、詞組或句末的「不(否)」或「否(不)」,仍是表示選擇問的,因為在這種詞、詞組、句子與「不(否)」「否(不)」之間仍可插入選擇連詞「與」或其變寫形式「以」「已」。如:
①太祖問羣下,可伐不?(《三國志·魏書·劉曄傳》)
②假其剋捷,不知足南抗懸瓠,北捍長社不?(《宋書·劉勔傳》)
③此人向我道「家中取食」,不多喚人來捉我否?(變文《伍子胥變文》)
④放卿入楚救其慈母,救得否?(變文《漢將王陵變》)
⑤夫人曾讀《法華經》否?(變文《廬山遠公話》)
⑥目連良久而言:「識一青提夫人否?」(變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 [10] 
(4)「否(不)」用於選擇否定,它所否定的動詞屬於未然否定;如果句末用「未」,則表示已然否定。如:
①君除吏已盡?(《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②肅將入閤拜,權起禮之,因謂曰:「子敬,孤持鞍下馬相迎,足以顯卿?」(《三國志·吳書·魯肅傳》)
③至市,(曄)問綜曰:「時欲至?」(《宋書·范曄傳》)
④卿家痴叔死?(《世説新語·賞譽》)
⑤(梵志)問曰:「佛泥洹?」(《百喻經·引言》)
⑥靈樹果子熟也?(宋·圜悟克勤:《碧巖錄》,卷一)
⑦王婆道:「乾孃,宅裏小娘子説親也?」(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窟鬼癩道人除怪》,第十四卷) [10] 
中古漢語後期和近古漢語時期,處於句末的「未」也可換作「無」「沒」「沒有」。「未」「無」「沒」,古代均屬明母字。如:
①既是巡營,有號也?(變文《漢將王陵變》)
②師問尼眾曰:「汝婀爺還在也?」(《祖堂集》,卷五)
③宋四公道:「二哥,幾時有道路也?」(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④你這店裏草料都有阿?(《老乞大》)
⑤近日都可有新聞沒有?(《紅樓夢》,第二回) [10] 
(5)唐宋時代,處於反詰疑問句和猜度疑問句末尾的「否(不)」或「不(否)」,具有強烈的語氣化趨向。如:
①佛問須菩提:「為多?」(變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經文》)
②師與保福遊山次,保福問:「古人道妙峯頂,只這個便是?」(《祖堂集》,卷十)
例①②,一個是反詰疑問句,一個是猜度疑問句。在這兩種疑問句中,再把「否(不)」或「不(否)」解釋成否定副詞,意義上有些困難,因為這類句子中的「否(不)」或「不(否)」,顯然具有十分強烈的語氣化趨向。 [10] 
「否(不)」處於反詰疑問句末,這種用法早在中古漢語裏就已經存在。如:
①是長者等予諸子珍寶大車,有虛妄?(《法華經·譬喻品》,卷二)
②伊可以形色加人?(《世説新語·方正》)
不過,更值得關注的是用在猜度疑問句中的「否(不)」或「不(否)」字。因為這種猜度疑問句,往往就是一個否定結構。「否(不)」或「不(否)」續接在這樣否定結構之後,久而久之,就喪失了否定意義而具有強烈的語氣詞味道。請對比以下的《五燈會元》中的句子:
①我在江西時,曾見一僧,自後不知消息,莫是此僧?(宋·普濟:《五燈會元·馬祖一禪師法嗣》,卷三)
②乃逆而問曰:「莫是投子山主?」(宋·普濟:《五燈會元·翠微學禪師法嗣》,卷五)
③深山無人,因何有菜隨流,有道人居?(宋·普濟:《五燈會元·馬祖一禪師法嗣》,卷三)
④和尚此間有真金與人?(宋·普濟:《五燈會元·六祖大鑒禪師法嗣》,卷五) [10] 
前面説過,單用「莫」或「非」,均有「莫非」義,表猜度。單用「不」,也有這種用法。如:
①此人向我道「家中取食」,多喚人來捉我以否?(變文《伍子胥變文》)
②吳王曰:「萬兵少以?」(變文《伍子胥變文》)
例①, 《敦煌變文校注》雲:「『以否』,猶言『與否』,表示疑問語氣。……又『不多』云云,謂『莫非再多叫人來』,『不』表示『豈不』『莫非』之意。下文『萬兵不少以不』,亦其例。」注中釋「不」為「莫非」是對的,但釋為「豈不」欠妥,因為「莫非」「豈不」所表語氣不同,語義乖舛,不當並列。 [10] 
總之,處於句末,用於選擇否定的「否(不)」或「不(否)」,由否定副詞演變為句末語氣助詞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有兩條:一是句式條件;二是語音條件。句式條件是指反詰疑問句或猜度疑問句;語音條件是指「否(不)」、「不(否)」和「不」(bù)的語音對立。 [10] 
先秦時期,「不」(bù)和「否(不)」同屬幫母,之部,合口三等字,所差的僅是平上聲調有別。這種情況,可以説一直維持到中唐以前。但到了晚唐、五代時期,「不」(bù)和「否(不)」的讀音發生了重大變化:「不」(bù)雖然仍屬幫母字,但是「否(不)」已變為非母字了,並且可以説,「不」(bù)和「否(不)」的語音分化過程和「否(不)」的語氣化過程幾乎是同步的。 [10] 
  • 禁止否定
禁止否定是指要求不要進行或中斷某種正在進行的動作行為的一種否定句式。
上古漢語常用於禁止否定的否定副詞有「毋」「勿」「無」;中古漢語常用於禁止否定的否定副詞有「莫」「勿」「休」;近古漢語常用於禁止否定的否定副詞有「休」「莫」「別」等等。下面分別敍述之。 [11] 
(1)「」「」「」。
上古漢語裏,「毋」「勿」「無」是最常用的表示禁止否定的否定副詞。「無」本是個動詞,後演變為否定副詞,而「毋」「勿」當是以「無」為源詞的滋生詞。
否定副詞「毋」「勿」產生很早,甲骨文中已經存在。甲骨文中「毋」「勿」同形,同以「母」字出之,金文亦如此。不過「毋」「勿」兩詞的使用頻率並不平衡,「勿」的頻率遠遠高於「毋」字,這種情況幾乎延續整個先秦時期。甲骨文,乃至後來的西周金文中,其用法並無本質區別,兩詞否定的動詞帶不帶賓語都是自由的。如:
①貞:呼吳曰:「以豕。」(《合集》,8981)
②貞:又,六月。(《粹編》,329)
③癸酉卜,爭貞:王逆𢀛方,上下弗若,不我其受□?(《合集》,6201)
④王入,入?(《合集》,914正)
⑤女弗帥用先王乍明井。(《毛公鼎》)
⑥用明則之於銘,武文威剌(烈),永枼(世)忘。(《[插圖]羌鍾》)
⑦王曰:「盂,若敬乃正,法朕令。」(《大盂鼎》)
⑧侯氏從告之曰:「枼萬至於[台+辛]孫子,或俞改。」(《秦命鎛》) [11] 
例①⑤, 「毋」否定的及物動詞帶賓語。例②⑥, 「毋」否定的及物動詞不帶賓語。例③⑦, 「勿」否定的及物動詞帶賓語。例④⑧, 「勿」否定的及物動詞不帶賓語。 [11] 
在傳世文獻中,「毋」的使用以《詩經》為最早;「勿」的使用以《尚書》為最早。《尚書》(包括今古文《尚書》),以及後來的《孟子》《莊子》,均有「勿」無「毋」。相反,否定副詞「無」的使用頻率卻是相當的高。 [11] 
據周生亞統計,就(今文)《尚書》《詩經》《論語》《左傳》《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八部文獻而言,「無」的使用頻次是418次,而「毋」是55次,「勿」是142次。如何解釋這一現象?周生亞認為這是因為「毋」「勿」均以「無」為源詞,是它們剛從「無」中分化出不久所致。 [11] 
唯其分化不久,不僅「毋」「勿」尚不能形成語法對立,而且致使「無」必然仍要承受「毋」「勿」的語法功能,因此《尚書》中常用「無」來兼代「毋」「勿」兩詞就不足為奇了。
從語音上看,「無」「毋」「勿」古音相近,這也為它們通用提供了依據。「無」,古屬明母,魚部,合口三等字,擬音為 [mi-ua]; 「毋」,古亦明母,魚部,合口三等字,擬音亦 [miua];「勿」,古屬明母,物部,合口三等字,擬音為 [miuət]。郭錫良説:「書面語脱離口語的內在原因是由於書面語具有相對的保守性,而書面語的保守性又往往是由於仿古造成的。」這一分析是正確的。上古漢語,「無」與「毋」「勿」通用,這種用例俯拾即是。如:
①明聽朕言,荒失朕命。(《尚書·盤庚》)
②公曰:「嗟,人譁,聽命。」(《尚書·費誓》)
③碩鼠碩鼠,食我黍。(《詩經·魏風·碩鼠》)
④將子怒,秋以為期。(《詩經·衞風·氓》)
⑤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為小人儒。」(《論語·雍也》)
⑥孟懿子問孝,子曰:「違。」(《論語·為政》)
⑦往踐乃職,逆朕命。(《左傳·僖公十二年》)
⑧二三子淹久。(《左傳·宣公二年》)
⑨女慎,攖人心。(《莊子·在宥》)
⑩默,汝言。(《莊子·田子方》)
例①③⑤⑦⑨, 「無」用同「」。例②④⑥⑧⑩, 「無」用同「」。 [11] 
兩漢以後,文獻中「無」與「毋」「勿」仍有通用者,這不妨認為是古代用法的殘留或是有意仿古之筆。如:
①願將軍疑。(《三國志·魏書·賈詡傳》)
②楊朱曰:「子撲矣,子亦猶是也。」(《列子·説符》)
③今當復活,慎葬也。(《搜神記》,卷十五)
④密泥塞屋牖,令風及蟲鼠入也。(《齊民要術·作豉法》,卷八)
⑤汝曹必輕議也。(《顏氏家訓·文章》,卷四)
⑥寄語食肉漢,食時逗遛。(唐·寒山子:《寒山詩·寄語》,第二六九)
⑦您小年有這膽氣,他日可負「威」之名也。(《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平話上》) [11] 
「毋」「勿」形成語法對立是從《詩經》開始的。這是因為在傳世文獻中,「毋」始見於《詩經》,並與「勿」在用法上有着明顯區別。這種區別,主要有兩點:
第一,「毋」否定的動詞以帶賓語為主,「勿」否定的動詞以不帶賓語為主,兩詞在多數情況下不能相互取代。如:
教猱升木,如塗塗附。(《詩經·小雅·角弓》)
②以吾一日長乎爾,吾以也。(《論語·先進》)
③大侵小。(《左傳·襄公十九年》)
④絕其望,破其意,使人慾之。(《韓非子·王道》) [11] 
」否定的動詞,不帶賓語的多為不及物動詞,屬於及物動詞的是極少數。如:
①城濮之役,王思之,故使止子玉曰:「死!」不及。(《左傳·文公十六年》)
②王言曰:「先生言矣。」(《韓非子·內儲説上》)
或匄奪。(《左傳·昭公十六年》)
④楊朱曰:「子擊也,子亦猶是。」(《韓非子·説林下》) [11] 
與「毋」不同的是,「勿」否定的動詞以不帶賓語為常。根據周生亞的統計,「勿」否定的動詞帶賓語的是30例(其中及物動詞30例,不及物動詞0例),而不帶賓語的卻多達112例(其中及物動詞81例,不及物動詞31例)。這説明春秋戰國時期,「毋」「勿」的用法確實存在重要區別。如:
①蔽芾甘棠,伐。(《詩經·召南·甘棠》)
②己所不欲,施於人。(《論語·顏淵》)
③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喜。(《論語·子張》)
④王曰:「殺,吾退。」(《左傳·宣公十二年》)
⑤眾曰:「出!」(《左傳·哀公二十六年》)
⑥王請疑。(《孟子·梁惠王上》)
⑦效死去。(《孟子·梁惠王下》) [11] 
第二,「毋」「勿」語法對立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毋」可以單獨結句而「勿」不行。如:
①貞:,惠小[宀+羊]。(《合集》,24566)
②辛亥卜,□貞:其又於……貞,。(《合集》,25053)
③子曰:「,以與爾鄰里鄉黨乎!」(《論語·雍也》) [11] 
説到「毋」「勿」的語法對立,以前有種合音説需要在這裏提一提。
合音説認為「勿」否定的動詞之所以不帶賓語,是因為「勿」是「毋」加「之」的合音字。這種説法是不能成立的:
一是「毋」「勿」雖同屬明母,但是「勿」卻是一個入聲字,屬物部,而「之」屬之部,兩字韻母不合;
二是不符合語法事實。事實是商和西周時期,「毋」「勿」用法無別或基本無別,兩詞不能構成語法對立。
再説即使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勿」所否定的動詞並非絕對不能帶賓語(其中包括「之」字賓語)。這就從根本上動搖了「勿=毋+之」這一公式的合理性。如:
①王欲行仁政,則毀之矣。(《孟子·梁惠王下》)
②已矣,言之矣。(《莊子·人間世》)
③思物而物之,孰與理物而失之。(《荀子·天論》) [11] 
到了上古漢語後期,即兩漢時代,「毋」「勿」用法又再度趨同。到了中古漢語,「毋」「勿」合流就更加明顯,這已成不可逆轉之勢。如:
①昭雎曰:「王行,而發兵自守耳。」(《史記·楚世家》)
②梁掩其口,曰:「妄言,族矣!」(《史記·項羽本紀》)
行苛政。(《漢書·宣帝紀》)
④足支一歲以上,可時赦,收農民租。(《漢書·食貨志上》)
例①②, 「毋」,依先秦用法,當以「勿」代之。例③④, 「勿」,依先秦用法,當以「毋」代之。 [11] 
又如:
①逢天晦芒,毋恐驚,後且大昌。(《搜神記》,卷十四)
道見吾書。(《搜神記》,卷五)
③定伯曰:「新死,不習渡水故耳,怪吾也。」(《搜神記》,卷十六)
學汝兄,汝兄自不如伊。(《世説新語·品藻》)
例①, 「毋」,依先秦用法,「毋」當作「勿」。例②—④, 「勿」,依先秦用法,「勿」當作「毋」。 [11] 
(2)「莫」「勿」「休」。
隨着語言發展,到了中古漢語,表禁止的否定副詞最常用的有三個詞,即「莫」「勿」「休」。
「莫」,作為表禁止的否定副詞,上古漢語中期已開其端,但使用頻率很低。「莫」,上古屬明母,鐸部,開口一等字,擬音為[mak]。王力認為「莫」也是「無」的滋生詞。 [11] 
「莫」作為一個否定副詞,最初當是由動詞「莫」分化出來的,而動詞「莫」又可能是動詞「無」的方言變體。因為「無」屬明母,魚部,合口三等字,擬音為 [miua],「無」「莫」當是魚鐸陰入對轉。「莫」用為動詞,《詩經》已有其例。如:
赤匪狐,黑匪烏。(《詩經·邶風·穀風》)
②慼慼兄弟,遠具爾。(《詩經·大雅·行葦》)
例①,陳氏《傳疏》雲:「莫,無也。」例②,鄭箋雲:「莫,無也。」「莫」,作為表禁止的否定副詞,在(今文)《尚書》《詩經》《論語》《左傳》《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八部文獻中,僅有10例,即《詩經》1例,《莊子》4例,《荀子》5例。由此斷定,「莫」的禁止否定用法產生於戰國時代。如:
①德音違,及爾同死。(《詩經·邶風·穀風》)
為盜,為殺人。(《莊子·則陽》)
③臣下職,遊食。(《荀子·成相》)
潘允中認為表禁止的「莫」「開始於漢代」,日本漢學家太田辰夫認為表禁止的「莫」「是從六朝開始使用的」,這些斷代時間都太晚了。 [11] 
兩漢時代,「莫」的表禁止用法雖有繼承,但用例仍然很少。如:
①秦惠王車裂商君以徇,曰:「如商君反者!」(《史記·商君列傳》)
②其去剛卯以為佩,除刀錢勿以為利。(《漢書·王莽傳》)
到了中古漢語,「莫」有取代「毋」「勿」的趨勢,它所否定的動詞帶不帶賓語都是自由的,這實際上就是對「毋」「勿」用法的繼承。如:
①君有急病見於面,多飲酒。(《三國志·魏書·方技傳》)
②教住住,教洗洗。(《搜神記》,卷三)
③維摩詰言:「止止,阿難,作是語。」(《維摩詰經·弟子品》,捲上)
④妻雲:「罪人,阿家念。」(《宋書·范曄傳》)
⑤卿作強口馬,我當穿卿鼻。(《世紀新語·文學》)
⑥汝愁也,我教汝出。(《百喻經·駝甕俱失喻》)
⑦十娘曰:「少府看兒!」(唐·張鷟:《遊仙窟》)
⑧和尚成佛時,忘弟子。(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11] 
中古漢語裏,「毋」「勿」合流之後,先是「勿」取代「毋」,使「毋」變成一個古語詞。如《搜神記》《世説新語》兩書中,《搜神記》中的「毋」僅2次,而「勿」卻是18次;《世説新語》中「毋」是0次,而「勿」卻是15次。這些數據足以説明問題了。 [11]  [12] 
在「」取代「」之後,它又有被新生的「」所取代的趨勢,因此文獻中才常常出現「毋」「勿」、「毋」「莫」或「勿」「莫」搭配使用的例子。如:
①謹守成皋,則漢欲挑戰,慎與戰,令得東而已。(《史記·項羽本紀》)
②汝等怖,得退還。(《法華經·化城喻品》,卷三)
③默往,阿難,勿謗如來,使異人聞此粗言。(《維摩詰經·弟子品》,捲上) [12] 
值得注意的是,到了唐代又產生一個新的表禁止的否定副詞「休」字。如:
①洛陽宮殿化為烽,道秦關百二重。(唐·杜甫:《諸將》,其三)
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唐·李商隱:《寄令狐郎中》)
③勸你去來,莫惱他閻老。(唐·寒山子:《寒山詩·勸你》,第二八五) [12] 
(3)「休」「莫」「別」。
到了近古漢語,作為表禁止的否定副詞,主要有三個詞:「休」「莫」「別」。
「休」雖產生於唐代,但應用並不廣泛。「休」比較廣泛使用是宋代以後的事。「休」的產生,脱離幫明兩系範圍,它很可能是以方言詞的資格進入到共同語的。如:
①此事且論。(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燕雲奉使錄》,卷十一)
②勸的省時,你歡喜;勸不省時,煩惱。(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
③你去燒香,帶喜孫去。(元·無名氏:《小張屠焚兒救母》,第二折)
取笑,若嫁得這個官人,可知好哩。(明·馮夢龍:《警世通言·一窟鬼癩道人除怪》,第十四卷)
⑤客人拜,且請起來。(《水滸傳》,第二回)
⑥老先生,這樣説。(《紅樓夢》,第二回) [12] 
近古漢語裏表禁止的「莫」字,是從中古漢語裏繼承下來的。如:
①郎君們亦輕信。(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燕雲奉使錄》,卷四)
②我師訝西路寂寞,此中別是一天。(《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
③逢橋須下馬,有渡爭先。(《張協狀元》,第一齣)
瞞天地瞞心,心不瞞人禍不侵。(元·無名氏:《小孫屠》,第十九出)
⑤你問,不教把與你。(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⑥那漢笑道:「你胡説。」(《水滸傳》,第十一回) [12] 
正因為「莫」「休」都是近古漢語裏表禁止的常用詞,所以語言中兩詞也經常搭配使用。如:
想青涼傘兒打,指望坐騎着鞍馬。(《劉知遠諸宮調》,第二)
②妹子,怕。(元·關漢卿:《救風塵》,第四折)
③兄弟,怕,則他是第十三個頭領,山兒李逵。(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 [12] 
關於「別」字,宋元時期已經產生「別」字,而普遍應用當在明清時期。如:
①今學者亦多來求病根,某向他説:「頭痛灸頭,腳痛灸腳,病在這上,只治這上便了,更討甚病根也。」(《朱子語類·訓門人》)
引逗出半點兒風聲。(元·鄭光祖:《㑳梅香》,第一折)
③在這裏想家,要什麼吃的,什麼玩的,只管告訴我。(《紅樓夢》,第三回)
④好姐姐,千萬告訴人。(《紅樓夢》,第六回) [12] 
從中古漢語開始,直到近古漢語,否定副詞「不」「未」「毋」「勿」「休」「莫」「別」也可和助動詞「得」「要」結合來表達禁止否定,這也是值得關注的語言事實。如:
①拘之軍下,禁其故人莫得與通。(《三國志·魏書·田疇傳》)
②汝等莫得樂住三界火宅。(《法華經·譬喻品》,卷二)
③(劉尹)正色曰:「莫得淫祀!」(《世説新語·德行》)
④初酘之時,十日一酘,不得使狗鼠近之。(《齊民要術·法酒》,卷七)
⑤我當為汝作好方便,使汝得之,勿得愁也。(《百喻經·田夫思王女喻》)
不要求佛果,識取心王主。(唐·寒山子:《寒山詩·男兒》,第一六三)
⑦假饒卿雖自權軍,不得與隨(隋)家交戰。(變文《韓擒虎話本》)
不要塞耳藏睛,靈光迥[光+夭]。(《祖堂集》,卷五)
不要放箭,是來講和。(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紹興甲寅通和錄》,卷一六二)
不要討甚病根。(《朱子語類·訓門人》)
⑪此亦無他,只是覺得不當思慮底便莫要思。(《朱子語類·訓門人》)
⑫孩兒你休要淚漣漣,我與你報仇冤。(《張協狀元》,第三十二出)
⑬你莫要應。(《張協狀元》,第四十二出)
⑭火速解審,毋得違誤片刻者。(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
⑮婆婆也,你莫要背地裏許了他親事。(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
⑯孩兒,我與你説,若見哥哥,不要大驚小怪。(元·無名氏:《小孫屠》,第十四出)
未要去,還有人裏。(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⑱(趙正)教宋四公:「未要説我姓名,只道我是你親戚。」(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⑲那和尚搖手道:「不要高聲。」(《水滸傳》,第六回)
⑳既然如此,客人休要煩惱。(《水滸傳》,第二回)
不得做聲,我都聽得你説底話。(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第三十七卷)
休得連累了英雄。(《水滸傳》,第二回)
㉓你每大小休要出去唱言。(明·錢謙益:《牧齋初學集》,卷一〇四)
別要蓋什麼房子,不要蓋,盡勾也。(《樸通事》) [12] 
這裏最值得關注的是,「別」也可與「要」結合,説成「別要」。「別要」就是「不要」。太田辰夫説:「有人認為它是『不要』的簡縮形式,但這是不正確的。它也可以説成『別要』,恐怕是從本來意義的『別(另外)』引申而來,成為委婉的禁止意義。」 [12] 

副詞程度副詞的發展

漢語程度副詞,可以分為三級:約略級(初級)、比較級(中級)和極至級(高級)。上古漢語前期,甲骨文、金文中程度副詞都不發達,這很可能同漢語形容詞能否充當謂語的歷史發展有極大關係。縱觀程度副詞的歷史發展,古今變化不是很大,不同的多是詞彙的歷史更迭而已。 [13] 
  • 約略級程度副詞
古代表約略級的程度副詞,常見的詞有「稍」「稍稍」、「略」「略略」「約略」、「微」「微微」「些微」「些須」、「小」「小小」「少」、「差」「僅」「才」等等。
稍/稍稍
「稍」「稍稍」,表示程度輕微。如:
①(周)勃恐,不知置辭,吏侵辱之。(《漢書·周勃傳》)
②視其面有色,捫心下温。(《搜神記》,卷十五)
稍稍出着一砂盆中熟研,以水沃,攪之。(《齊民要術·種紅藍花、梔子》,卷五)
④西台、北台去中台近。(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⑤若見識稍高,讀書多,議論高人,豈不更做得好文字出。(《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13] 
略/略略/約略
「略」「略略」「約略」,都有略微的意思,表示程度輕。如:
①(夫人)本有風氣之疾,頻年增動,多枕卧。(北周·庾信:《周驃騎大將軍李夫人墓誌銘》)
②草率具盤餐,約略施粉黛。(宋·梅堯臣:《元日》)
有些小銀子,權當酒錢。(元·無名氏:《小孫屠》,第十一出)
④三藏回頭看時,果是他的物件,並不曾失落,心才放下些。(《西遊記》,第十三回)
⑤(賈母)説着攜了黛玉的手又哭起來,眾人都忙相勸慰,方略略止住。(《紅樓夢》,第三回) [13] 
表示略微義的「略」,如和否定副詞「不」「無」合用,則表示徹底否定,意為「絲毫不」「一點也不」「毫無」「全無」。如:
①趙雲身自斷後,軍資什物,略無所棄。(《三國志·蜀書·趙雲傳》裴注)
②兄子濟每來拜墓,略不過叔,叔亦不候。(《世説新語·賞譽》) [13] 
微/微微/些微/些須
「微」「微微」「些微」「些須」,均為稍微之意,表示程度輕微。如:
①欲內相存之言,則必以美名明之,而見其合於私利也。(《韓非子·説難》)
②桓玄既篡位後,御牀陷,羣臣失色。(《世説新語·言語》)
③(襲人)把手去他頭上一摸,覺得微微有些發燒。(《紅樓夢》,第八十二回)
④(黛玉)想起往日之事,不免流下淚來,些微談了談,便催寶玉去歇息調養。(《紅樓夢》,第五十八回)
⑤黛玉道:「不曾讀書,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紅樓夢》,第三回) [13] 
小/小小/少
「小」「小小」「少」,亦稍微之意,均由形容詞引申而來。如:
①其為人也有才,未聞君子之大道也。(《孟子·盡心下》)
②居士,世尊身有疾,當用牛乳,故來至此。(《維摩詰經·弟子品》,捲上)
有忤意,輒追奪之。(《宋書·武三王傳》)
④微解藥理,小小和合,居家得以救急,亦為勝事。(《顏氏家訓·雜藝》,卷七)
⑤太后之色解。(《戰國策·趙策四》)
⑥婦人住,但笑不言。(《搜神記》,卷十八)
⑦王在湓城時,為三千人將,年逾四十,不如意,猶捶撻之,故能成其勳業。(《顏氏家訓·教子》,卷一) [13] 
差/僅/才
「差(chā)」「僅」「才」,有略微、僅僅之意,表示程度輕微或嫌數量小。如:
①今耳目聞見,與人無別;遭事睹物,與人無異,賢一等爾,何以謂神而卓絕?(《論衡·知實》)
②欲言而請畢事者千有餘人,於是吾得三士焉,以正吾身,以定天下。(《荀子·堯問》)
③拔高陵樹二千株,石碑動。(《搜神記》,卷六)
④常以二十口家,奴婢盛多,不可出二十人,良田十頃,堂室蔽風雨,車馬僅代杖策。(《顏氏家訓·止足》,卷五)
⑤人跡罕及,鳥路通。(唐·張鷟:《遊仙窟》) [13] 
  • 比較級程度副詞
古代表示比較級的程度副詞數量最多。這裏説的「比較」,也只是相對於約略級和極至級而言的一個大概值。除了兩極,凡處於中間狀態者均為比較級,即所謂比上不足而比下有餘也。古代比較級程度副詞常見的形式有「甚」「孔」「殊」「太(大)」「頗」「彌」「尤」「滋」「愈(俞)」「更」「雅」「特」「偏」「較」「煞」「忒」「很」等等。 [14] 
「甚」,上古漢語裏已經產生,使用頻率很高。兩漢後,中古漢語、近古漢語均沿用之。「甚」限制的謂語動詞形容詞均可充當。如:
①齊人將築薛,吾恐。(《孟子·梁惠王下》)
②公子貧,馬甚瘦,王何不益之馬食?(《韓非子·內儲説下》)
③裏中社,平為宰,分肉食均。(《史記·陳丞相世家》)
④夜有一女子,容色美。(《搜神記》,卷十九)
⑤(荏子麻)雀嗜之,必須近人家種矣。(《齊民要術·荏蓼》注,卷三)
⑥公主容色美麗,綜敬之。(《洛陽伽藍記·龍華寺》楊注,卷二)
⑦良久思惟,難。(唐·法海:《六祖壇經》)
⑧其計善。(變文《葉淨能詩》)
⑨雷聲大,雨點全無。(《祖堂集》,卷十二)
⑩聖人語言實。(《朱子語類·訓門人》) [14] 
和其他程度副詞相比,「甚」在使用上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甚」限制的動詞,可以是心理動詞;二是「甚」也可置於謂語動詞之後,作補語。如:
①王曰:「吾慚於孟子。」(《孟子·公孫丑下》)
②或言與呂布同謀,眾懼。(《三國志·魏書·荀彧傳》)
③高祖不説,良久乃答之。(《宋書·鄭鮮之傳》)
④遠和尚及大眾歡喜。(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⑤寶玉看了,不明白。(《紅樓夢》,第五回)
例①—⑤, 「甚」修飾的是心理動詞。 [14] 
又如:
①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戰國策·齊策一》)
②齊中大夫有夷射者,御飲於王,醉而出,倚於郎門。(《韓非子·內儲説下》)
③公叔病。(《史記·商君列傳》)
④而言「靡有孑遺」,增益其文,欲言旱也。(《論衡·藝增》)
⑤高祖怒。(《宋書·武三王傳》)
例①—⑤, 「甚」置於動詞後作補語 [14] 
「孔」作為程度副詞,主要用在《尚書》《詩經》裏,使用頻率不高,(今文)《尚書》也僅有三例。金文中已出現「孔」字,用例也不多。如:
①元鳴皇。(《沇兒鍾》)
②四海會同,六府修。(《尚書·禹貢》)
③昊天昭,我生靡樂。(《詩經·大雅·抑》) [14] 
「殊」,甚,很,表示程度較高。如:
①老臣今者不欲食。(《戰國策·趙策四》)
②良大驚,隨目之。(《史記·留侯世家》)
③夢明察。(《搜神記》,卷十)
④家有一李樹,結子好,母恆使守之。(《世説新語·德行》)
⑤精神爽爽,形貌極堂堂。(唐·寒山子:《寒山詩·精神》,第一八四) [14] 
太(大)
甲骨文「太」「大」同形。「太」當是「大」的分化字。《詩經·大雅·雲漢》「太」「大」混用:二章「旱既大甚」,下三、四、五、六、七章均作「旱既太甚」。這種分化,大約到了戰國時代已經定型。
「大」,依甲骨文字形,當指大人(與幼兒相對),是個名詞,後引申為形容詞和副詞。副詞「太」,當由副詞「大」引申而成。如:
①昊天幠,予慎無辜。(《詩經·小雅·巧言》)
②居簡而行簡,無乃簡乎?(《論語·雍也》)
例①, 「大」,唐石經作「泰」,是為通假。例②, 「大」,同「太」。 [14] 
兩漢以後,「太」沿用下去,應用較廣。如:
①卿重,將非鬼也。(《搜神記》,卷十六)
②君飲過,非攝生之道,必宜斷之。(《世説新語·任誕》)
③汝作頭大,作項極小。(《百喻經·梵天弟子造物因喻》)
④十娘曰:「少府亦應飢。」(唐·張鷟:《遊仙窟》)
⑤或嫌褲窄,或説衫長。(唐·寒山子:《寒山詩·我在》,第二二三)
⑥金蓮三寸輕盈,言談舉止多風韻。(元·無名氏:《小孫屠》,第九齣) [14] 
上古漢語前期和中期,「頗」是個形容詞,指偏頗,很難發現作副詞的用例。副詞「頗」當由形容詞「頗」引申而來。
程度副詞「頗」,大約產生在兩漢時代,而最初當以約略級用法為主,意為稍微,略微。如:
①僕雖怯懦,欲苟活,亦識去就之分矣。(漢·司馬遷:《報任安書》)
②涉淺水者見蝦,其深者察魚鱉,其尤甚者觀蛟龍。(《論衡·別通》)
兩漢以後,「頗」多用於比較級,義為甚,很。如:
①望子芳香,流聞數里,有神驗。(《搜神記》,卷五)
②高祖少事戎旅,不經涉學,及為宰相,慕風流。(《宋書·鄭鮮之傳》)
③我有一兒,年已十七,曉書疏。(《顏氏家訓·教子》,卷一)
④是時大師至彼寺門説法,集眾多。(《祖堂集》,卷三)
⑤家中有些錢財。(元·關漢卿:《竇娥冤》,楔子) [14] 
彌/尤/滋/愈(俞)/更
」「」「」「)」「」,這幾個程度副詞均源自上古漢語,中古漢語沿用之,表示程度加深加重。如:
①仰之高,鑽之堅。(《論語·子罕》)
②若是,則弟子之惑甚。(《孟子·公孫丑上》)
③是故得地而權輕,兼人而兵弱。(《荀子·議兵》)
④不與,則棄前功,而後受其禍。(《戰國策·韓策一》)
⑤(張)蒼本好書,無所不觀,無所不通,而善律歷。(《史記·張丞相列傳》)
⑥武安由此驕。(《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⑦涉獵書籍,善左氏《春秋》,精於倉雅訓詁,好是正文字。(《三國志·蜀書·來敏傳》)
⑧截梁聲急。(《搜神記》,卷十七)
⑨後衰劣,卒復還死焉。(《搜神記》,卷十五)
⑩湛忿怒。(《宋書·侯景仁傳》)
⑪熟耕如麻地,不厭熟,縱橫七遍善。(《齊民要術·種姜》,卷三)
⑫季布聞言心大,僕跟多時受苦辛。(變文《捉季布傳文》)
⑬然大者緊要。(《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14] 
雅/特/偏/較
「雅」「特」「偏」「較」,都是中古漢語新產生的常見的程度副詞。如:
①此諸葛恪好騎乘。(《三國志·吳書·諸葛恪傳》)
②尚之好文義,從容賞會,甚為太祖所知。(《宋書·何尚之傳》)
③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秀。(《世説新語·容止》)
④縣有龍泉水,可以砥礪刀劍,堅利。(《水經注·沅水》,卷三十七)
⑤武烈太子能寫真,坐上賓客,隨宜點染,即成數人。(《顏氏家訓·雜藝》,卷七)
⑥冰雪鶯難至,春寒花遲。(唐·杜甫:《人日》之一) [14] 
煞/忒/很
」「」「很」,都是近古漢語裏最常用的程度副詞。「煞」或作「」,雖起源於唐五代,但主要應用卻在近古漢語裏。如:
①桂老猶全在,蟾深未忙。(唐·盧延讓:《八月十六夜月》)
②初出塵,絕離染,習種性根浮淺。(變文《維摩詰經講經文》四)
③前後北朝州縣交驗賊𧿛,送還逃走軍人文牒多,便是界至去處。(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④某有話要與諸公説。(《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⑤(老兒)衣服齊整,手把定筇竹柱杖。(《劉知遠諸宮調》,第一)
⑥僧兒見了,可喜歡。(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14] 
值得注意的是,「煞」也可用在謂語動詞或形容詞之後作補語,表示程度深。如:
①人家父母恩偏,於女男邊倍憐愛。(變文《父母恩重經講經文》一)
②春未到,雪裏先開,風流。(宋·辛棄疾:《洞仙歌·紅梅》)
③近來憔悴人驚怪,為別後,相思。(宋·柳永:《迎春樂》) [14] 
」,是近古漢語新產生的程度副詞,意為太,過於,表示已超過所期望的程度。如:
①你急性,且聽我言。(《張協狀元》,第二十出)
②佳人趕着到房中,壁燈昏,着金釵再挑,光焰分明。(《劉知遠諸宮調》,第一)
③一個個忺新,一個個不是人。(元·關漢卿:《詐妮子調風月》,第一折)
④秋胡戲妻,他那老婆狠毒些。(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一折)
⑤吳學究道:「你卻也狡猾!」(《水滸傳》,第五十四回)
⑥寶玉,你婆婆媽媽的了。(《紅樓夢》,第十一回) [14] 
「很」或作「」,作為程度副詞起源很晚,現存史料中,在元代之前,找不到確切的用例。如:
①唐太宗是唐家好底皇帝。(元·吳澄:《吳文正集·經筵講義》,卷九十)
②有那等守護賢良老秀才,他説的來利害。(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
③果要千金,也不打緊,只是我大孺人專會作賤人。(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
④王夫人道:「很是」。(《紅樓夢》,第十一回)
「很」或「狠」也可置於動詞後作補語。如:
①我大膽的了。(《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
②嫂子天天也悶的。(《紅樓夢》,第十二回) [14] 
  • 極至級程度
副詞古代表示極至級的程度副詞數量最少,比較典型的詞只有三個:「極」「至」「最」。
極/至
「極」「至」,作為程度副詞,均見於戰國末期。如:
①行賢而不用於君,此非明主之所臣也。(《韓非子·外儲説右上》)
②其質美,物不足以飾之。(《韓非子·解老》)
③先王之索賢人,無不以也,賤,勞。(《呂氏春秋·求人》)
④執一者,貴也。(《呂氏春秋·為欲》) [15] 
兩漢以後,中古漢語和近古漢語,「極」的使用頻率較高,而「至」次之。兩詞修飾謂語動詞和謂語形容詞均可,但似乎以修飾謂語形容詞者居多。如:
①沛父兄諸母故人日樂飲歡,道舊故為笑樂。(《史記·高祖本紀》)
②吞舟之魚,不遊枝流;鴻鵠高飛,不集污池。何則?其(志)遠也。(《列子·楊朱》)
③山高谷深,為艱險。(《三國志·魏書·鄧艾傳》)
④漢武帝鑿昆明池深,悉是灰墨。(《搜神記》,卷十三)
⑤王延,性孝。(《搜神記》,卷十一)
⑥若令月中無物,當明邪!(《世説新語·言語》)
⑦何平叔美姿儀,面白。(《世説新語·容止》)
⑧甘蔗甜。(《百喻經·灌甘蔗喻》)
⑨醫方之事,取妙難。(《顏氏家訓·雜藝》,卷七)
⑩衞氏兒可憐,鍾家女醜。(唐·寒山子:《寒山詩·天下》,第九十三)
⑪大花巖寺十二院,僧眾多。(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⑫某嘗喜那鈍底人,他若做得工夫透徹時,好。(《朱子語類·訓門人》)
⑬今欲理會這個道理,是天下第一難之事。(《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⑭我這裏離梁山近。(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
⑮模樣又標緻,言談又爽利,心機又深細。(《紅樓夢》,第二回) [15] 
值得注意的是,「極」還可以充當謂語動詞或謂語形容詞的補語,而「至」卻無此用法。如:
①如自知未足,倦晝寢,是精神索也。(《論衡·問孔》)
②又以鹽投之,水鹹,則鹽不復消融。(《齊民要術·常滿鹽、花鹽》,卷八)
③昔有一乳母抱兒涉路,行道疲,睡眠不覺。(《百喻經·小兒得歡喜丸喻》)
④金字法花,小字法花,精妙也。(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⑤雨村拍手笑道:「是!」(《紅樓夢》,第二回) [15] 
在極至級程度副詞中,與「極」「至」相比,「最」的用法變化較大。上古漢語中期,「最」已產生。如:
①故農之用力苦而贏利少,不如商賈、技巧之人。(《商君書·外內》)
②然惠施之口談,自以為賢。(《莊子·天下》)
③老臣賤息,舒祺少,不肖。(《戰國策·趙策四》)
④齊王問曰:「畫孰難者?」(《韓非子·外儲説左上》) [15] 
兩漢以後,中古漢語、近古漢語裏「最」一直延續下去,使用頻率很高,且以修飾謂語形容詞為主。如:
①諸子中,(趙)勝賢。(《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②當此之時,髡心歡,能飲一石。(《史記·滑稽列傳》)
③魯衞,天下賢之國也。(《論衡·知實》)
④君臣之義,義之重。(《三國志·吳書·張温傳》)
⑤鄖山蠻強盛。(《宋書·沈慶之傳》)
⑥《毛詩》何句佳?(《世説新語·文學》)
⑦何以故?為從尊、貴處來。(《神會語錄》)
⑧中間有一詩好,如《白駒》是也。(《朱子語類·訓門人》)
⑨四時春光美。(元·無名氏:《小孫屠》,第二齣)
⑩若如此,好。(《水滸傳》,第四回) [15] 
當然,「最」也可以加在動詞或動詞性謂語之前。如:
’①趙襄子怨智伯,漆其頭以為飲器。(《史記·刺客列傳》)
②論其班列,韓居上。(《三國志·蜀書·費詩傳》)
③班氏有高名。(《宋書·范曄傳》)
④此中是難測地。(《世説新語·雅量》)
⑤世間何事堪嗟,盡是三途造罪楂。(唐·寒山子:《寒山詩·世間》,第一九八)
⑥和尚曰:「你無知。」(《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
⑦屯種養蠶,是好勾當。(《皇明詔令·諭天下武臣敕》)
⑧我怕薰香。(《紅樓夢》,第八回) [15] 
「最」也可引申為名詞,表示同類事物中居於首位者。如:
①畿在河東十六年,常為天下。(《三國志·魏書·杜畿傳》)
②王孝伯在京,行散至其弟王睹户前,問古詩中何句為?(《世説新語·文學》) [15] 

副詞關係副詞的發展

古代關係副詞可分為三類:一是表互動的關係副詞,二是表偏指的關係副詞,三是表協同的關係副詞。下面就分別談一談它們的發展問題。
  • 表互動的關係副詞
表互動的關係副詞,是指這種副詞表示動作、行為能施及或關涉到主客雙方,其中常見的形式有「相」「交」「互」「廝」「交相」「交互」「共相」「更互」「遞互」「相與」等等。如:
①兄及弟矣,式好矣。(《詩經·小雅·斯干》)
②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及也。(《左傳·僖公四年》)
③兩家交怒攻。(《史記·楚世家》)
④管夷吾、鮑叔牙二人友甚戚。(《列子·力命》)
⑤兩院之眾往來聽。(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⑥如今辭別了,休説後頭再不見,山也有逢的日頭。(《老乞大》)
⑦素日咱們都是敬,今日忽然提起這些事來。(《紅樓夢》,第七十九回) [16] 
表互動的關係副詞,發展中也產生了不少複音詞,這一過程貫穿了上古、中古、近古之始終。如:
①不令兄弟,交相為瘉。(《詩經·小雅·角弓》)
②晉楚之從,交相見也。(《左傳·昭公四年》)
③鄭人有相與爭年者。(《韓非子·外儲説左上》)
④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⑤心各勇鋭,互相推排,竟共馳走,爭出火宅。(《法華經·譬喻品》,卷二)
⑥信都令家,婦女驚恐,更互疾病,使輅筮之。(《搜神記》,卷三)
⑦虔不覺驚應,遂相與友善。(《世説新語·文學》)
⑧夏天將作衫,冬天將作被。冬夏遞互用,長年只這時。(唐·寒山子:《寒山詩·我今》,第八十二)
⑨夫婦和諧,互相心託,方才無事。(《皇明詔令·御製軍人護身敕》) [16] 
  • 表偏指的關係副詞
表偏指的關係副詞,是指主語所發出的動作行為只涉及主方或客方一方的副詞。因此,這類詞雖為副詞,卻帶有一定的指代性。古代表偏指的關係副詞,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相」字。「相」可用於已稱、對稱和他稱。
上古漢語裏,「相」是從表示他稱開始的。後來這一用法也一直沿用下去。如:
①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吹也。(《莊子·逍遙遊》)
②春秋時禍敗之始,戰國愈復增其荼毒。秦漢無以逾越,乃更加其怨酷。(漢·趙壹:《刺世疾邪賦》)
③若有行人經過其者,皆以長繩引,猶故不免。(《搜神記》,卷十二)
④庾公臨去,顧語鍾後事,深以委。(《世説新語·方正》)
⑤孔君平疾篤,庾司空為會稽省之,問訊甚至,為之流涕。(《世説新語·方正》)
例①, 「相」,指代「野馬」「塵埃」。例②, 「相」,指代「戰國」。例③,「相」,指代「行人」。例④, 「相」,指代「鍾(雅)」。例⑤, 「相」,指代孔君平「疾篤」之事。以上諸例「相」,均用於他指。 [16] 
到了中古後期及近古漢語,也有沿用這一用法者。如:
①六代承,連綿不絕。(《神會語錄》)
②(賈母)説着攜了黛玉的手又哭起來,眾人都勸慰,方略略止住。(《紅樓夢》,第三回)
例①, 「相」,指代達摩等六代高僧相傳的「一領袈裟」。例②, 「相」,指代「賈母」。 [16] 
從中古漢語起,這種偏指用法,又增加了新的用法,即「相」亦可用於自指和對指,這是一個重要的變化。如這一用法,在《搜神記》中得到明顯的反應。據周生亞統計,《搜神記》中用於偏指的「相」字共計53次,而其中用於他指的有13次,而用於自指和對指的就有40次。 [16] 
「相」,用於自指的用例如:
①(婦人)曰:「公有殺意。」(《搜神記》,卷十六)
②王大將軍既反,至石頭,周伯仁往見之,謂周曰:「卿何以負?」(《世説新語·方正》)
③渠未撩撥,嬌從何處來?(唐·張鷟:《遊仙窟》)
④慮恐平王捕逐,為此星夜涉窮途。(變文《伍子胥變文》)
⑤是我夫,不識,見着我忙閉了門。(《張協狀元》,第三十五出)
例①, 「相」,婦人自指。例②, 「相」,王大將軍自指。例③, 「相」,十娘自指。例④, 「相」,伍子胥自指。例⑤, 「相」,奴家自指。 [16] 
「相」用於對指的用例如:
①爾時使者疾走往捉,窮子驚愕,稱怨大喚:「我不犯,何為見捉?」(《法華經·信解品》,卷二)
②嘗因論事不合旨,義康變色曰:「自今以後,我不復信!」(《宋書·沈演之傳》)
③王把其手曰:「事克,當用為荊州。」(《世説新識·識鑑》)
④秀攜曰:「為人所發,今日復活,在華林園中,主上故遣我來問。」(《洛陽伽藍記·菩提寺》楊注,卷三)
⑤高俅道:「煩引進。」(《水滸傳》,第二回)
例①, 「相」,用於對指,指「使者」。例②, 「相」,指「沈演之。」例③,「相」,指「楊朗」。例④, 「相」,指死者之父「崔暢」。例⑤, 「相」,指「院公」。 [16]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古漢語裏,「相」的這種用法,有時謂語動詞之後又出現所指別的對象賓語。如:
①大嫂,可憐見,伴奴家去走一遭。(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三折)
②官人道:「我煩你則個。」(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③這三件物事,煩你送去適間問的小娘子。(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④那老兒道:「老漢到曉得三分,特來報員外。」(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例①, 「相」「奴家」所指同,用於自指。例②—④, 「相」「你」「員外」所指同,均用於對指。 [16] 
  • 表協同的關係副詞
表協同的關係副詞,是指一種表示主客雙方的動作行為一起進行的副詞。古代表協同的關係副詞,常見的形式有「共」「同」「俱」「並」等等。發展中,從近古漢語起,同時也出現一批表協同的複音關係副詞。
表協同的單音節關係副詞的用例如:
①惠而好我,攜手行。(《詩經·邶風·北風》)
②既見君子,坐鼓瑟。(《詩經·秦風·車鄰》)
③君命寡人恤社稷之難。(《左傳·隱公五年》)
④雖與之學,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
⑤昔者十日出,萬物皆照。(《莊子·齊物論》)
⑥魏、韓、趙滅晉,分其地。(《史記·趙世家》)
⑦夫人情性,生於陰陽。(《論衡·本性》)
⑧魯公扈、趙齊嬰二人有疾,請扁鵲求治。(《列子·湯問》)
⑨兩男子笑,調弄之。(《搜神記》,卷五)
⑩今文殊師利與大眾來。(《維摩詰經·文殊師利問疾品》,卷中)
⑪劉尹與桓宣武聽《禮記》。(《世説新語·言語》)
⑫華歆、王朗乘船避難。(《世説新語·德行》)
⑬羣胡笑,四座歡。(《世説新語·政事》)
⑭一根上必十數條生,止留一根強者,餘悉掐去之。(《齊民要術·種榆、白楊》注,卷五)
⑮妻妾遂貨刺客,伺醉而殺之。(《顏氏家訓·治家》,卷一)
⑯講第四卷欲終,有卅餘僧聽。(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⑰日日飲,尤強似嫦娥不嫁人。(元·無名氏:《小孫屠》,第三齣)
⑱兩個人入酒店裏來。(明·馮夢龍:《警世通言·一窟鬼癩道人除怪》,第十四卷) [16] 
表協同的複音關係副詞,常見的形式有「一齊」「一發」「一同」「廝共」「同共」「一道」「共同」等等。如:
①闔院一齊上來,於和尚前收過。(《祖堂集》,卷四)
②十三日,行數里,午前見胡騎十人,望見繪等,一發叫呼,奔馬前來,矢下如雨。(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紹興甲寅通和錄》,卷一六二)
③我如今見説,它家裏婆婆和孫大、孫二一同出去燒香。(元·無名氏:《小孫屠》,第十齣)
④自嫁事郭和後,丈夫日勤耕稼,婦女夜事績織,廝共生活,應當官司繇役。(《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平話上》)
⑤(母子)投奔着常武安家裏,收留同共作活。(《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平話上》)
⑥趙正入那浴堂裏洗面,一道烘衣裳。(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⑦先來拜見晁頭領,共同商議。(《水滸傳》,第五十八回) [16] 

副詞狀態副詞的發展

狀態副詞,有的著作稱之為「情態副詞」。古代狀態副詞可分為兩個小類:一是表示動作行為重複、頻率的狀態副詞,二是表示動作行為狀態、方式的狀態副詞。 [17] 
  • 表示重複、頻率的狀態副詞
表示重複、頻率的狀態副詞,上古漢語裏已經產生,常見的形式有「仍」「又」「屢」「亦」「復」「重」「更」「數(shuò)」等等,如:
①鋪敦淮濆,執醜虜。(《詩經·大雅·常武》)
②亂之生,君子信讒。(《詩經·小雅·巧言》)
③御人以口給,憎於人。(《論語·公冶長》)
④先君何罪?其嗣何罪?(《左傳·文公七年》)
⑤晉侯假道於虞以伐虢。(《左傳·僖公五年》)
⑥君子不傷,不禽二毛。(《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⑦虞不臘矣,晉不舉矣。(《左傳·僖公五年》)
⑧太后曰:「丈夫愛憐其少子乎?」(《戰國策·趙策四》)
⑨(天根)復問。(《莊子·應帝王》)
⑩魚失於淵而不可得也。(《韓非子·內儲説下》)
⑪外侵欺,則兵起。(《韓非子·解老》)
⑫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挑戰,趙兵不出。(《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17] 
兩漢以後,除「數」外,這些詞也多半繼承下來。如:
①然則天地物也。(《列子·湯問》)
②明日,(季咸)與之見壺子。(《列子·黃帝》)
③止,舍利弗,不須説。(《法華經·方便品》,卷一)
④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惟願説之,惟願説之。」(《法華經·方便品》,卷一)
⑤我欲至宛市。(《搜神記》,卷十六)
⑥隆安初,兵革起。(《宋書·臧質傳》)
⑦(郭世道)生而失母,父娶。(《宋書·孝義傳》)
⑧覆命工匠鑄新瓶。(《洛陽伽藍記·永寧寺》,卷一)
⑨永安二年三月,此像復汗,士庶往觀之。(《洛陽伽藍記·平等寺》楊注,卷二)
⑩父怒,逐之。(《顏氏家訓·後娶》,卷一)
⑪我住在村鄉,無爺無娘。(唐·寒山子:《寒山詩·快哉》,第七十一)
⑫遊戲不覺暮,見狂風起。(唐·寒山子:《寒山詩·相喚》,第五十)
⑬皇帝夜夢見一神人送龍肝來。(變文《葉淨能詩》)
⑭太子遣車匿,卻往問再三。(變文《八相變》)
⑮(先生)正色曰:「只教讀《詩》《書》便好。」(《朱子語類·訓門人》)
⑯如人身上有塵垢,今日洗了,明日洗。(元·許衡:《魯齋遺書·直説大學要略》,卷三)
⑰趙正道:「嫂嫂,添五個。」(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17] 
中古漢語以後,表示動作重複、頻率的狀態副詞,有些是新生詞,常見的有「還」「再」「也」「卻」。如:
①尋而王敦謀逆,攻京師。(《搜神記》,卷七)
②妾身未損,可以生,還為夫婦。(《搜神記》,卷十五)
③劉下邳頻來,必當有意。(《宋書·劉康祖傳》)
④日曝之,熱盛,即成鹽,永不窮盡。(《齊民要術·常滿鹽、花鹽》,卷八)
⑤不能片時藏匣裏,暫出園中自隨。(北周·庾信:《鏡賦》)
⑥我在西國久住香山,今到此間見香山。(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⑦何當共剪西窗燭,話巴山夜雨時。(唐·李商隱:《夜雨寄北》)
⑧今夜且去,明夜來。(變文《漢將王陵變》)
⑨舜子上樹[扌+適](摘)桃,阿孃到樹底。(變文《舜子變》)
⑩太子問:「何名叫僧?」(變文《八相變》)
⑪今年是春選之年,媽媽與你選個有才有貌底官人,共成姻契。(《張協狀元》,第十七出)
⑫引章,你要嫁人時,全憑這張紙是個照證。(元·關漢卿:《救風塵》,第四折)
⑬那七國之君不用,孔子來魯國教三千徒弟。(元·許衡:《魯齋遺書·直説大學要略》,卷三)
⑭太公問智深:「要飯吃麼?」(《水滸傳》,第五回)
⑮你外頭有火伴麼?(《老乞大》)
⑯趙正道:「我吃了藥,吃饅頭。」(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⑰小二哥,你如何在這裏?(《水滸傳》,第十回) [17] 
關於新生詞「也」字,「也」作為狀態副詞,與之相當的,在上古漢語裏是「」字。但是,作為狀態副詞,「也」和「亦」在詞源上卻沒有任何關係。
關於副詞「也」的來源,目前有兩種意見:一是認為來源於「亦」字,二是認為是由語氣詞「也」字變來的。這兩種説法均無太多的根據。在上古漢語裏,「也」字是個語氣助詞,是個虛詞,不能充當句子成分,缺乏功能身份,而「亦」主要是用作副詞,兩個詞在意義上、功能上都不搭界。在這種情況下,説副詞「也」來源於副詞「亦」或語氣詞「也」,是毫無道理的。 [17] 
周生亞認為,副詞「也」的產生和應用,是假借副詞「亦」的結果。具體説,這種變化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第一,語音上,「亦」「也」兩詞必須相同或相近,這是古代詞義假借的首要條件。根據王力的《漢語語音史》,構擬出「亦」「也」兩詞的上古、中古和近古的音值,並作成下表:
「亦」「也」音值構擬表 「亦」「也」音值構擬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由於受到介音 [i]的影響,「亦」「也」的聲母,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由舌面前的邊音 [ʎ](喻母)變為發音部位相同的半元音 [j](喻四)。這樣,「亦」「也」的發音就更接一些,所差的僅是韻尾不同,一為陰聲,一為入聲。由此可以斷定,中古漢語時期,「也」由語氣助詞借為副詞,義同「亦」,這是有其語音根據的。 [17] 
第二,詞義上,從發展上説,「亦」到了中古,乃至近古漢語,已逐漸變為一個古語詞,而具有相同詞義、語法功能的「也」字卻得到了強勢發展,兩者正好形成續接或互補關係。這也正好解釋了副詞「也」字產生於中古而卻於近古才廣泛應用的原因。 [17] 
由上面的音值構擬表中也可以看出,到了蒙元時期,由於入聲的消失,「亦」已變為陰聲字,「亦」「也」讀音更加接近,致使「亦」「也」語義徹底融合,並最終「也」完全取代「亦」字。有的學者,通過對中古、近古「亦」「也」使用頻率的考察,也可看出兩詞的消長變化情況。下面是根據李宗江、楊榮祥的考察成果,製成下表:
「亦」「也」使用頻率比較表 「亦」「也」使用頻率比較表
第三,功能上,「亦」「也」必須具備同類的語法功能。「也」要具備「亦」字的語法功能,就必須改變詞性,由語氣助詞變為副詞。而要改變詞性,首先必須改變詞義。前面説過,上古漢語裏,「亦」「也」在詞源上沒有任何關係。但是到了中古漢語,由於兩詞讀音較近而產生了詞義通假關係,並且隨着語言發展,作為語氣助詞,「也」字的使用頻率也逐漸走低而最終被淘汰。在這種情況下,「也」的假借義就變成了常用義,其詞性也由語氣助詞變為副詞。 [17] 
  • 表示狀態、方式的狀態副詞
表示狀態、方式的狀態副詞,上古漢語裏使用頻率較高的有兩個詞:「」和「」。兩漢以後,又多出一個「仍」字。這三個詞,在中古、近古漢語裏也多半延續下去。如:
①蔓草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左傳·隱公元年》)
②今吾病,病癒,我且往見。(《孟子·滕文公上》)
③女大發。(《搜神記》,卷三)
④長文小,載著車中。(《世説新語·德行》)
⑤九月末收葉,留根取子。(《齊民要術·蔓青》,卷三)
⑥道北二柱,至今存。(《洛陽伽藍記·明懸尼寺》楊注,卷二)
⑦庾肩吾常服槐實,年七十餘,目看細字,鬚髮黑(《顏氏家訓·養生》,卷五)
⑧日上巖暗,煙消谷昏。(唐·寒山子:《寒山詩·六極》,第二十九)
⑨煞人處目驗見在,敢拒張?(變文《葉淨能詩》)
⑩説(猶)未了,便到獅子林。(《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
⑪如今代善早已去世,太夫人在。(《紅樓夢》,第二回) [18] 
中古漢語以後,產生了一大批新生的狀態副詞。其中常見的單音節狀態副詞有「」「」「故」「唐」「忽」「頓」「固」「素」「自」「猛」等等。如:
①伯牙遊於泰山之陰,逢暴雨,止於巖下。(《列子·湯問》)
②從郡至倭,循海岸水行,歷韓國,東,到其北岸狗邪韓國,七千餘里。(《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
③然其所止,在本處,下劣之心,亦未能捨。(《法華經·信解品》,卷二)
④如彼愚臣,毀他目也。(《百喻經·破五通仙眼喻》)
⑤永安年中,胡煞豬,豬唱乞命,聲及四鄰。(《洛陽伽藍記·景寧寺》,卷二)
⑥此疑釋。(《顏氏家訓·勉學》,卷三)
⑦君臣無常分矣。(《顏氏家訓·文章》,卷四)
⑧(裴子野)家清貧。(《顏氏家訓·治家》,卷一)
⑨男女之禮,有尊卑。(唐·張鷟:《遊仙窟》)
⑩智深正問間,聞得一陣香來。(《水滸傳》,第六回) [18] 
其中複音狀態副詞常見者有「忽忽」「啾然」「自然」「忽然」「安然」「忽地」「忽爾」「坦然」「默然」「乍然」「依然」「猛可」「依舊」「一向」「奮然」等等。如:
①虜使復問:「何為忽忽杜門絕橋?」(《宋書·張暢傳》)
②唯王丞相啾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世説新語·言語》)
③潛移暗化,自然似之。(《顏氏家訓·慕賢》,卷二)
忽然心裏愛,不覺眼中憐。(唐·張鷟:《遊仙窟》)
⑤行至寺東門外,見一僧人於禪庵之內,安然而坐。(變文《廬山遠公話》)
忽地一朝,別聞惡事。(變文《歡喜國王緣》)
忽爾一朝夫至,遣妾將何申吐?(變文《秋胡變文》)
坦然寂靜,即是大道。(唐·法海:《六祖壇經》)
⑨遠法師,默然不言。(《神會語錄》)
乍然抵此,未及請禮。(《張協狀元》,第二十四出)
⑪見子災危扶取君,依然足下起祥雲。(《張協狀元》,第九齣)
⑫(那大漢)猛可裏抬頭覷。(元·睢景臣:《高祖還鄉》)
⑬若不隨順他,依舊要勒死我。(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
⑭(合哥)擔起擔子便走,一向不歇腳,直入城來。(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第三十七卷)
⑮霸王見樊噲奮然威怒,用心看着樊噲。(《皇明詔令·戒諭管軍官敕》) [18] 
那些表示動作行為速度、方式的詞也該屬於狀態副詞。如:
①諸將曰:「發兵阬豎子耳。」(《史記·陳丞相世家》)
②作是念已,走而去。(《法華經·信解品》,卷二)
③何慧文始謀同逆,其母禁之不從,母乃攜女歸江陵嫁之。(《宋書·鄧琬傳》)
④人情轉離,將士逃散。(《宋書·鄧琬傳》)
⑤卞(範之)便開帳拂褥,羊(孚)上大牀,入被須枕。(《世説新語·寵禮》)
⑥王亦不與語,前哭,甚慟。(《世説新語·傷逝》)
⑦祖光祿少孤貧,性至孝,常為母炊爨作食。(《世説新語·德行》)
⑧至春桃始動時,徐徐撥去糞土,皆應生芽。(《齊民要術·種桃柰》,卷四)
⑨歌聲繞梁,舞袖轉。(《洛陽伽藍記·景樂寺》,卷一)
⑩(平等寺)堂宇宏美,林木蕭森,平台複道,顯為世。(《洛陽伽藍記·平等寺》,卷二)
⑪武皇簡文,躬自講論。(《顏氏家訓·勉學》,卷三)
⑫擒虎得兵,進軍便起,迅速不停。(變文《韓擒虎話本》)
⑬蕃王聞語,連忙下馬。(變文《韓擒虎話本》)
⑭兩三番後,此心磨刮出來,便漸漸堅定。(《朱子語類·訓門人》)
⑮他説今日好日辰,送女兒到我家來。(元·關漢卿:《竇娥冤》,楔子)
⑯哥哥,你上緊趁熱吃,休等得冷了無滋味。(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三折)
⑰兩家妻小都到府前,滕大尹兀自坐在廳上,專等回話。(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18] 

副詞語氣副詞的發展

語氣是一種語法範疇。漢語語氣的表達,不僅要藉助語調,還可藉助語氣助詞和語氣副詞。藉助語調的句子,可以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 [19] 
由於語氣的表達,還可藉助語氣助詞和語氣副詞,因此語氣的表達也同情態有關。情態或叫情志,是指説話人對所陳述內容的一種態度,因此語氣副詞的分類與根據語調所作的句子分類並不相當。
依據情態,漢語語氣副詞可以分為四類:一是表確認的,二是表疑問的,三是表推測的,四是表預料的。 [19] 
  • 表確認的語氣副詞
表確認就是一種肯定判斷。上古漢語表確認的語氣副詞,常見的形式有「必」「誠」「固」「本」「乃」「即」「其」等等。如:
①人無遠慮,有近憂。(《論語·衞靈公》)
②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③擐甲執兵,即死也。(《左傳·成公二年》)
④察其始而無生。(《莊子·至樂》)
⑤左右曰:「歌夫『長鋏歸來』者也。」(《戰國策·齊策四》)
⑥梁父楚將項燕。(《史記·項羽本紀》)
⑦子勉之,吾不復見子矣。(《左傳·成公十六年》)
例①—④, 「必」「誠」「固」「本」,強調或確認事情發展的必然結果或本來面貌。例⑤⑥, 「乃」「即」,加強肯定判斷。例⑦, 「其」,表示對意志的確認。 [19] 
四類語氣副詞中,表確認類的最多。中古和近古漢語中,表確認的語氣副詞不僅詞彙量大增,而且表達上也更加細緻。如:
①孫氏與孤為唇齒。(《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②人自量,為難。(《世説新語·方正》)
③死生有命,富貴由天。(唐·寒山子:《寒山詩·死生》,第二二四)
④其觀本來破落,令修造嚴麗,天子頻駕幸。(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⑤不知聖賢之心,不如此。(《朱子語類·訓門人》)
⑥我道是誰,原來是妹夫。(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
⑦那女學生,不忍離親而去。(《紅樓夢》,第三回)
例①—⑦, 「本」「固」「元(原)」「本來」「原來」「原」,表示對事物本來情況的確認。 [19] 
又如:
①吾晝為僕虜,苦苦矣;夜為人君,其樂無比。(《列子·周穆王》)
②此三公者,一代之偉人也。(《三國志·魏書·鍾繇傳》)
③色是空。(《維摩詰經·不二法門品》,卷中)
④汝等怨王澤不浹,請命無所,今併為虜盡力,便是本無善心。(《宋書·柳元景傳》)
⑤唸經是閒事。(變文《廬山遠公話》)
⑥這裏便是行館。(《張協狀元》,第二十四出)
⑦史進道:「是那人。」(《水滸傳》,第三回)
⑧這是我才回的那個老老了。(《紅樓夢》,第六回)
例①—⑧, 「則」「乃」「即」「便」「正」「就」,表示對判斷的確認,具有明顯的加強語氣的作用。 [19] 
又如:
①治國譬如治家,耕問奴,織訪婢。(《宋書·沈慶之傳》)
②鄭鮮必當自來。(《宋書·鄭鮮之傳》)
③我滅度後,欲供我全身者,起一大塔。(《法華經·見寶塔》,卷四)
④阿平故當最劣。(《世説新語·品藻》)
⑤以賢父御孝子,得終於天性。(《顏氏家訓·後娶》,卷一)
⑥和上答:「總合説禪教化眾生。」(《神會語錄》)
⑦這處便是悟做文章,合當如此。(《朱子語類·訓門人》)
⑧灑家是個死的人。(《水滸傳》,第四回)
⑨這畜生合該作死,看他來了怎麼樣。(《紅樓夢》,第十一回)
第①—⑨, 「當」「必當」「應」「故當」「合」「總合」「合當」「該」「合該」,表示根據以往經驗,客觀情況理應如此。 [19] 
還有,「必」「必須」「必應」「當須」「定」「必定」「定必」「必當」「一定」等等,也應歸為此類副詞。如:
①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有漢川矣。(《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②(慄)埋必須深,勿令凍徹。(《齊民要術·種慄》賈注,卷四)
③與我無物,必應有「無物」。(《百喻經·索無物喻》)
④我能使爾求子可得,當須祀天。(《百喻經·婦女欲更求子喻》)
⑤明公是陶朱公大兒耳。(《顏氏家訓·風操》,卷二)
⑥供養佛僧消滅障,來生必定禮龍花。(變文《醜女緣起》)
⑦它恁地英俊,定必佔魁名。(《張協狀元》,第二十六出)
⑧是以君子在上,必當用其所同。(元·許衡:《魯齋遺書·大學直解》,卷四)
⑨今日晚或未必來,明日想一定來的。(《紅樓夢》,第十回) [19] 
此外,還有「實」「的」「的應」「着實」「的實」「委」「斷然」「端的」「委的」等等,都是表示客觀情況真實可信,都應歸為此類副詞。如:
①此我子,我其父。(《法華經·信解品》,卷二)
②無為無事人,逍遙快樂。(唐·寒山子:《寒山詩·我見》,第二四七)
③但將此書通入,有補益者。(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④今既六遍造,六遍皆摧裂,的應不稱大聖之心。(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⑤今若據先生之説,便如此着實下工夫去。(《朱子語類·訓門人》)
⑥其被髮人又問雲:「的實..有文字照驗無?」(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⑦趙盼兒,我問你,這保親的是你麼?(元·關漢卿:《救風塵》,第四折)
⑧料得蒼天如有意,斷然不負讀書人。(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
⑨這師父端的非凡。(《水滸傳》,第七回)
⑩高賊委的手高。(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19] 
  • 表疑問的語氣副詞
這裏説的「表疑問」,是包括反詰語氣在內的。語氣副詞,上古漢語裏早已存在。上古漢語表疑問的語氣副詞,最常見的形式有「」「其」「幾(qǐ)」「獨」「寧」「乃(迺)」等幾種形式。
「其」「幾」,當是「」一音之轉,都是原詞的變寫形式。如:
不夙夜,謂行多露。(《詩經·召南·行露》)
②欲加之罪,無辭乎?(《左傳·僖公十年》)
③或主彊直,難不生?(《左傳·襄公三十年》)
④王不見夫蜻蛉乎?(《戰國策·楚策四》)
⑤十人而從一人者,力不勝,智不若耶?(《戰國策·趙策三》)
⑥人相我當刑而王,是乎?(《史記·黥布列傳》)
⑦且帝能為石人邪?(《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19] 
這些詞基本可以分為兩組:一是「見」組字,二是「泥」母字。前者如「幾」(見)、「豈」(溪)、「其」(羣);後者如「寧」(泥)、「乃(迺)」(泥)。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則是「豈」「寧」兩個詞,尤其是「豈」字,它在中古、近古漢語裏都沿用下去。如:
①文王笑曰:「我當復不知此耶?」(《三國志·魏書·鍾會傳》)
②天下有此年少?(《搜神記》,卷十八)
③大丈夫可不知轉禍為福邪?(《宋書·臧質傳》)
④人可使婦無褌邪?(《世説新語·德行》)
⑤石在氣中,能獨運?(《顏氏家訓·歸心》,卷五)
⑥白髮會應生,紅顏長保?(唐·寒山子:《寒山詩·騮馬》,第四十七)
⑦皆稱鴻和爾大山腳下為界,不分白?(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⑧我丈夫不在家,可私出閨門?(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一折) [19] 
關於表疑問的語氣副詞的範圍問題,有的學者把這一範圍劃得很寬,即把作狀語疑問代詞都劃在「疑問副詞」之列。其理由是「因為它們不是詢問人、事、物或處所,不用作句中主語或賓語,而是用作狀語,表示『為什麼』『怎麼』或反詰」。這是個老問題。這個理由是不能成立的,因為這樣就把詞類和其功能關係絕對化了,能作狀語的並非都是副詞。 [19] 
  • 表推測的語氣副詞
上古漢語表推測的語氣副詞,常見的形式有「蓋」「或」「」等等。如:
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論語·里仁》)
②得其門者,寡矣。(《論語·子張》)
③離外之患,而天不靖晉國,將啓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④列禦寇,有道之士也。(《莊子·讓王》)
⑤吾聞聖人之相,先生乎。(《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⑥世俗聞之,皆以為然,如實論之,虛言也。(《論衡·書虛》) [20] 
兩漢以後,這些詞都傳承下去,同時又增加了「略」「幾(jī)」「敢」「庶幾」「無乃」「將無」「或可」「大抵」「萬一」「可是」「多敢」「約莫」等複音語氣副詞。如:
①先日所用,今棄之;今之所棄,後用之。(《列子·説符》)
②吾試化其心,變其慮,庶幾其瘳乎!(《列子·周穆王》)
③今賊圍甚密,眾人皆言不可,卿意雖壯,無乃實難乎。(《三國志·吳書·太史慈傳》)
④今操芟夷大難,已平矣。(《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⑤(此)趙王倫篡亂之應也。(《搜神記》,卷六)
⑥民雖吳人,為傖鬼。(《世説新語·排調》)
⑦公徐曰:「如此,將無歸?」(《世説新語·雅量》)
⑧此或可萬一冀耳。(《世説新語·規箴》)
⑨春耕者十不收五,誤人耳。(《齊民要術·旱稻》注,卷二)
⑩眼若在者,痛(或)不痛。(《百喻經·婦女患眼痛喻》)
⑪空守章句,但誦師言,施之世務,無一可。(《顏氏家訓·勉學》,卷三)
大抵古人讀書與今人異。(《朱子語類·訓門人》)
萬一遲留大段日久,至時須有處置。(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三)
⑭山兒,這樁事我還不曾點差,你可是要去?(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
⑮我想起來了,你敢是趙盼兒麼?(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三折)
多敢是不得生還了。(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三折)
約莫初更時分,只聽得山邊鑼鳴鼓響。(《水滸傳》,第五回) [20] 
  • 表預料的語氣副詞
預料與推測不同。
推測是指根據已有的經驗去測度未知的結果,而這種判斷又多有主觀色彩,沒有完全把握;而預料或叫預測,是指重在強調事先推測客觀事物出現的結果,而這個結果可能是希望看到的,也可能是不希望看到的。
如果結果與預料的一致,就用「果」「果然」「恰好」來表示;如果不一致,就用「曾」「乃」「竟」「直」「卻」「倒」「偏」「竟乃」「竟自」「卻到(倒)」等詞來表示。 [20] 
前者如:
①晉侯在外十九年矣,而得晉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②俄而王與犀首計,曰:「吾欲攻韓,奚如?」(《韓非子·外儲説右上》)
③使人問之,豫讓也。(《史記·刺客列傳》)
兩漢以後,除「果」繼續使用外,還常用「果然」「恰好」等複音詞來表示。如:
①其後有東關之敗。(《三國志·魏書·王肅傳》)
②賊追兵至,騎數萬匹。(《宋書·武三王傳》)
③王時即遣親信往看,如其言。(《百喻經·五百歡喜丸喻》)
果然血飛上白練,六月下雪,三年不雨。(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
⑤擺起來恰好一卓(桌)子。(明·錢謙益:《牧齋初學集》,卷一〇四)
⑥過往人看了,果然是個莽和尚。(《水滸傳》,第五回) [20] 
後者如:
①爾何比予於管仲?(《孟子·公孫丑上》)
②先生不羞,有意欲為收責於薛乎?(《戰國策·齊策四》)
③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為此蕭艾也?(《楚辭·離騷》)
④白起為秦將,南征鄢郢,北阬馬服,攻城略地,不可勝計,而賜死。(《史記·項羽本紀》) [20] 
兩漢以後,除了這些詞可繼續使用外,又增加了「卻」「倒」「偏」「竟乃」「竟自」「卻到(倒)」等詞。如:
①以君之力,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列子·湯問》)
②如是小屋容受此高廣之座。(《維摩詰經·不思議品》,卷中)
③禁庭尊秘之處,今賤人入。(《搜神記》,卷七)
④如此人,不得四十。(《世説新語·傷逝》)
⑤喻如彼人,畏其二足,加其八。(《百喻經·比種田喻》)
⑥恭張口以手指舌,竟乃不言。(《洛陽伽藍記·平等寺》楊注,卷二)
⑦星有墜落,為石矣。(《顏氏家訓·歸心》,卷五)
⑧林幽聚鳥,溪闊本藏魚。(唐·寒山子:《寒山詩·茅棟》,第二十七)
⑨你個竇天章恁的威風大,且受我竇娥孩兒這一拜。(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
⑩他見我這日出門時節,竟自悻悻然去了。(元·關漢卿:《金線池》,第二折)
⑪這婆娘要對副(付)我,卻到(倒)吃我擺番(翻)。(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⑫京師人口順,不叫高二,都叫他做高毬。(《水滸傳》,第二回)
⑬熙鳳道:「我先料着了。」(《紅樓夢》,第三回)
⑭長子賈赦襲了官,為人也中平。(《紅樓夢》,第二回) [20] 

副詞連接副詞的發展

正像表達語氣不一定都要藉助語氣助詞一樣,漢語句子中能起到連接作用的也不一定都得靠連詞。從功能上説,由於連接副詞只能作狀語,因此它所連接的語法單位多半是句子而不是詞語 [21] 
上古漢語,連接副詞不是很多,而且有的又和連詞糾纏不明,但也不能因此而否定連接副詞的存在。古代連接副詞的發展,有以下兩個問題要注意:
(1)從用詞上看,上古漢語的連接副詞,以單用式居多,而且是一詞多用。如:
①不見子充,見狡童。(《詩經·鄭風·山有扶蘇》)
’②於是項梁教籍兵法,籍大喜。(《史記·項羽本紀》)
③晏子解之,孔子曉。(《論衡·知實》)
④人至知之,聖人不能先知。(《論衡·知實》)
例①, 「乃」猶「卻」,表轉折。例②, 「乃」猶「則」,表順接。例③,「乃」猶「才」,表因果。例④, 「乃」猶「才」,表條件 [21] 
類似的例子還有:
①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惡之。(《左傳·隱公元年》)
②今日不雨,明日不雨,有死蚌。(《戰國策·燕策三》)
③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可耳。(《史記·淮陰侯列傳》) [21] 
上古漢語裏,如果兩個連接副詞搭配使用,即合用式,則主要是使用在並列句中。如:
①喪亂既平,寧。(《詩經·小雅·常棣》)
欲其生,欲其死,是惑也。(《論語·顏淵》)
③(北宮)奢聞之,琢,復歸於樸。(《莊子·山木》)
④水載舟,則覆舟。(《荀子·哀公》)
⑤襄子迎孟琰而拜之,喜。(《韓非子·十過》) [21] 
兩漢以後,合用式連接副詞也多半用於並列句中。如:
①今人非智勇,加其士卒甚怯,千里步涉,人馬罷困。(《三國志·吳書·朱桓傳》)
②論跡殊,原心異也。(《宋書·隱逸傳》)
③(陳)憲戰,矢石無時不交。(《宋書·文九王傳》)
④護弊成好,毀是成非。(唐·寒山子:《寒山詩·推尋》,第九十八) [21] 
(2)中古漢語和近古漢語裏,連接副詞的合用式得到進一步發展。
它們不僅是連接副詞和連接副詞搭配使用,而且連接副詞也可和連詞搭配使用,這就促使了連接副詞的連詞化。催生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漢語複句在發展中由意合法到形合法的演變。
連接副詞的合用式用於並列句的如:
右烈考,右文母。(《詩經·周頌·雝》)
育,比予於毒。(《詩經·邶風·穀風》)
東封鄭,欲肆其西封。(《左傳·僖公三十年》)
仁,是人主之寶也。(《荀子·君道》)
⑤士死者過半,而所殺傷匈奴亦萬餘人,戰。(《史記·李將軍列傳》)
⑥口務在明言,筆務在露文。(《論衡·自紀》)
⑦(甘)寧已觀劉表,慮不遠,兒子劣,非能繼業傳基者也。(《三國志·吳書·甘寧傳》)
⑧昔有一人,頭上無毛,冬大寒,夏患熱。(《百喻經·治禿喻》)
例①—⑧,合用式用於並列句 [21] 
又如:
宣,而無永嘆。(《詩經·大雅·公劉》)
來之,安之。(《論語·季氏》)
③駝死已,剝其皮。(《百喻經·估客駝死喻》)
例①—③,合用式用於順接句。
又如:
①寺北有囉汜池,夏有水,冬竭矣。(《洛陽伽藍記·長秋寺》楊注,卷一)
雖然小,三千大千世界,在裏許。(《祖堂集》,卷十六)
昏愚,亦自覺得與前日不同,方始有個進修底田地。(《朱子語類·訓門人》)
雖然出去便回程,房兒裏好悽清。(元·無名氏:《小孫屠》,第十齣)
例①—④,合用式用於轉折句。 [21] 
又如:
①庾風姿神貌,陶便改觀。(《世説新語·容止》)
②汝勿言其使,無他,厚相報。(《世説新語·假譎》)
③下官是客,觸事卑微,避風塵,為幸甚。(唐·張鷟:《遊仙窟》)
④蕭禧承認黃嵬大山北面為界,明知元不以雪山、黃嵬山、牛頭山照望為界之意。(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一)
只要教百姓快活,便是自己快活一般。(元·許衡:《魯齋遺書·直説大學要略》,卷三)
⑥朕欲要抬舉你,有邊功,可升遷。(《水滸傳》,第二回)
例①—⑥,合用式用於條件句。 [21] 
又如:
使遂蚤得處囊中,穎脱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百歲後,是屬有可信者乎?(《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聞索酒,便出。(《宋書·鄧琬傳》)
④骨法如此,若有不驗,便是相書誤耳。(《宋書·沈攸之傳》)
例①—④,合用式用於假設句。 [21] 
又如:
庶矣,何加焉?(《論語·子路》)
有麋狍,又且多鹿。(《管子·地員》)
非徒危身,又且危父。(《韓非子·外儲説左下》)
④此非特無術,又乃無行。(《韓非子·六反》)
⑤小鋤者,非直省功,谷倍勝。(《齊民要術·種穀》注,卷一)
⑥夏至後者,匪唯淺短,皮輕薄。(《齊民要術·種麻》注,卷一)
⑦才高明,則陷溺深。(《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
例①—⑦,合用式用於遞進句。 [21] 
又如:
①且庸人羞之,於將相乎?(《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生不得與郗郎同室,死不同穴?(《世説新語·賢媛》)
縱使黃金積到天半,亂採(綵)墮似丘山,新婦有戀心?(變文《秋胡變文》)
④既是順義軍有公文認下是南朝地方,便住坐五百年,是北人不合來侵入南界地分住坐。(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例①—④,合用式用於讓步句。 [21] 
又如:
①與其不孫也,寧固。(《論語·述而》)
②我寧受劍而死,不為逆胡所污。(《洛陽伽藍記·龍華寺》楊注,卷二)
例①②,合用式用於選擇句。 [21] 

副詞副詞發展三問題

綜合以上副詞史的論述,漢語副詞的歷史發展,有以下三個問題應引起注意:
  • 在各個歷史時期,尤其是在中古、近古漢語階段都產生了一批新詞
這些新詞,有的是從歷史上繼承下來的,在新時期獲得了新的用法;有的則是純粹的新生詞。如:
①演之嘗作讓表,未奏,失本,(吳)喜一見,即便寫赴,無所漏脱,演之甚知之。(《宋書·吳喜傳》)(經:曾,曾經。)
②若市買者,先宜塗治,勿便盛水。(《齊民要術·塗甕》,卷七)(便:立即。)
③法師把金鐶杖遙指天宮,大叫「天王救難」!(《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當:當即。)
④小子忍飢得法,肚飢時,緊縛了腰,一番腰緊,便噯一噯。(《張協狀元》,第二十四出)(才:剛,剛剛。)
⑤我從來除死無大災。(元·無名氏:《小張屠焚兒救母》,第二折)(從來:一向。)
⑥嬸孃,你姪兒雖説年輕,卻是他敬我,我敬他,沒有紅過臉兒。(《紅樓夢》,第十一回)(從:從來,一向。)
例①—⑥,為時間副詞例。 [21] 
又如:
①王夷甫尚玄遠,常嫉其婦貪濁。(《世説新語·規箴》)(雅:很,非常。)
②(謝公)謂此句有雅人深致。(《世説新語·文學》)(偏:很,特別。)
③吳公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後漢書·吳漢傳》)(差:略微,大體上。)
大雪也。(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二折)(好:很,非常。)
⑤大官人如何認真?(《水滸傳》,第九回)(忒:非常,特別。)
⑥今春新騸了的,十分壯的馬。(《老乞大》)(十分:很,非常。)
恐姨父管束,不得自在。(《紅樓夢》,第四回)(生:非常,特別。)
例①—⑦,為程度副詞例。 [21] 
又如:
①吾與而君言,汝何為者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乃:僅,只。)
②我年老大,而汝少壯,汝常作時,無有欺怠,瞋恨怨言,都不見汝有此諸惡。(《法華經·信解品》,卷二)(都不:全不。)
了不異人意。(《世説新語·文學》)(了不:毫不,全無,一點也不。)
④(裴)遐戲,不時為飲,司馬恚,因曳遐墜地。(《世説新語·雅量》)(正:只。)
⑤既失人身,空無所獲。(《百喻經·貧人燒粗褐喻》)(空無:毫無。)
⑥人生衣以覆寒露,食以塞飢乏耳。(《顏氏家訓·止足》,卷五)(趣:通「取」,僅。)
⑦軍國經綸,略無施用。(《顏氏家訓·勉學》,卷三)(略無:毫無,全無。)
⑧王留政教,佛演真宗,皆是十二部尊經,是釋迦梁津。(變文《廬山遠公話》)(總:都。)
⑨天下學道者,皆往決疑,問真宗旨,被普寂禪師倚勢唱使門徒拖出。(《神會語錄》)(並:全。)
⑩我一月關一石五斗米,尚不肯背了主人。(《皇明詔令·戒諭管軍官敕》)(只:僅。)
例①—⑩,為範圍副詞例。 [21] 
又如:
①我向莊中吃打罵無休,怎生交俺子母窮守?(《劉知遠諸宮調》,第十一)(廝:相,互相。)
②喚酒保買杯酒和肉來,四個一就吃了。(《新編五代使平話·梁史平話上》)(一就:一起。)
③你去安排些食物,一就與我關了外門。(元·無名氏:《小孫屠》,第十齣)(一就:一起,順便,順手。)
④看見師父輸了焦懆,一發都上來要打那承局。(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楊温攔路虎傳》)(一發:一起,一塊兒。)
⑤這契寫時,一總寫麼,分開着寫?(《老乞大》)(一總:一起。)
例①—⑤,為關係副詞例。 [21] 
又如:
①劉家你怕。(《劉知遠諸宮調》,第十一)(休:不要。)
怕,怕,我的兒。(《紅樓夢》,第八回)(別:不要。)
別是不來了,又凍我一夜不成?(《紅樓夢》,第十二回)(別是:怕是,可不要。)
例①—③,為否定副詞例。 [21] 
又如:
①王封我矣,吾不受也。(《列子·説符》)(亟:屢次。)
②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説是《法華經》,我為聽是經故,而來至此。(《法華經·見寶塔品》,卷四)(快:趕快。)
③既知不能逾己,共諸生敍其短長。(《世説新語·文學》)(稍:漸漸地。)
④甘蔗極甜,若壓取汁,灌甘蔗樹,甘美必甚。(《百喻經·灌甘蔗喻》)(還:又,再。)
⑤既不相著,復失其鼻,使其婦受大苦痛。(《百喻經·為婦貿鼻喻》)(唐:徒勞地,白白地。)
⑥相公前世作一個商人,他家白莊是一個商人。(變文《廬山遠公話》)(也:表示兩事相同。)
⑦國主(王)聞心痛切,朝臣知了淚摧摧。(變文《歡喜國王緣》)(乍:突然。)
⑧顏容瘦惡,恰似肚裏有事,有事説。(《祖堂集》,卷四)(但:儘管。)
⑨次過大蛇嶺,見大蛇如龍,亦無傷人之性。(《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且:又。)
⑩有不是我口裏説的説話,他每添上時,爾便來説。(明·劉仲璟:《遇恩錄》)(胡:胡亂地。)
⑪史大郎,自渭州別後,你一向在何處?(《水滸傳》,第六回)(一向:一直。)
⑫正發呆時,聽得「當」的一聲,又若金鐘銅磬一般,倒嚇得不住的展眼兒。(《紅樓夢》,第六回)(陡:突然地。)
例①—⑫,為狀態副詞例。 [21]  [22] 
又如:
①人言汝勝我,不如我。(《世説新語·方正》)(定:肯定,表確認。)
②劉曰:「卿且去,當取卿共詣撫軍。」(《世説新語·文學》)(正:必,一定,表確認。)
③義季素嗜酒,自彭城王義康廢后,遂為長夜之飲,少醒日。(《宋書·武三王傳》)(略:大約,表估計。)
④世隆怒曰:「卿亦死!」(《洛陽伽藍記·平等寺》楊注,卷二)(合:該,一定,表確認。)
⑤凡此諸人,皆其翹秀者,不能悉記,大較如此。(《顏氏家訓·文章》,卷四)(大較:大體上,表估量。)
⑥但請阿郎勿懷憂慮,無此事。(變文《廬山遠公話》)(的:的確,表肯定。)
朕無天分?(變文《漢將王陵變》)(莫:莫非是,表推測。)
⑧且如一百件事,理會得五六十件了,這三四十件雖未理會,也大概可曉了。(《朱子語類·訓門人》)(大概:大體上,表估量。)
⑨喚多時悄無人應,我心內早猜有別人取樂。(《宣和遺事》)(管:管保,表確認。)
⑪林沖看了,尋思道:「是柴大官人麼?」(《水滸傳》,第九回)(敢:恐怕,可能,表猜測。)
⑫又行過去,只聽得人喝麼麼六六,約摸也有五六人在那裏擲骰。(明·馮夢龍:《喻世喻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約摸:大約,表估計。)
⑬賈母説:「是呢!」(《紅樓夢》,第十一回)(可:可不是,表認可。)
例①—⑬,為語氣副詞例。 [22] 
  • 在發展中也產生了一大批覆音副詞
這些複音副詞,有的結合得比較緊密,有的結合得還比較鬆散。結合緊密的,當然是詞;結合鬆散的,也不妨看成是詞與詞的臨時組合。如:
①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②有懸水三十仞,圜流九十里,魚鱉弗能遊,黿鼉弗能居,有一丈夫方將厲之。(《列子·説符》)
③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維摩詰經·佛國品》,捲上)
④迦葉,當知如來亦復如是。(《法華經·藥草喻品》,卷三)
⑤餘更又贈詩一首。(唐·張鷟:《遊仙窟》)
⑥因此袈裟,南北道俗極甚紛紜,常有刀棒相向。(《神會語錄》)
⑦可笑五陰窟,四蛇同共居。(唐·寒山子:《寒山詩·可笑》,第二七三)
⑧滿村都喜,唯只有洪信、洪義夫婦氣沖沖。(《劉知遠諸宮調》,第一)
⑨在人間曾結下死生緣,今日鬼窟中又還相見。(明·朱有燉:《團圓夢》,第四折)
例①—⑨,為並列式例(兩詞素或詞同義組合)。 [22] 
又如:
①其中又復生白犢,其父又復令其子問孔子。(《列子·説符》)
②諸佛國土,亦復皆空。(《維摩詰經·文殊師利問疾品》,卷中)
③既得出家,還復念其妻子眷屬世間之事,五欲之樂。(《百喻經·水火喻》)
①(李廣)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史記·李將軍列傳》)
②有一日,親母下世,著麻,未拋姊,又更被人謗,其僧不能觀得。(《祖堂集》,卷三)
①今者四眾,鹹皆有疑。(《法華經·方便品》,卷一)
②(江)秉之少孤,弟妹七人,並皆幼稚。(《宋書·良吏傳》)
③親友來餟酹者,一皆拒之。(《顏氏家訓·終制》,卷七)
遂便破戒,多作不善,爾乃頓出。(《百喻經·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②虎狼滿道,遂即張弦。(變文《伍子胥變文》)
①爾時毗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詰,已曾供養無量諸佛。(《維摩詰經·方便品》,捲上)
②朔州地分往前已經定奪。(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一)
①天下難得之貨,鹹悉在焉。(《洛陽伽藍記·宣陽門》,卷三)
②時諸世人,卻後七日,聞其子死,鹹皆嘆言:「真是智者,所言不錯。」(《百喻經·婆羅門殺子喻》)
①二月,冰解地幹,燒而耕之,仍即下水。(《齊民要術·水稻》,卷二)
②而彼仙人,尋即取米及胡麻子,口中含嚼,吐著掌中。(《百喻經·小兒爭分別毛喻》)
③江南文制,欲人彈射,知有病累,隨即改之。(《顏氏家訓·文章》,卷四)
①推尋世間事,仔細總皆知。(唐·寒山子:《寒山詩·推尋》,第九十八)
②滿營軍健,都皆喜悦笑無休。(《劉知遠諸宮調》,第三)
①瓦師歡喜,即便賣與。(《百喻經·僱倩瓦師喻》)
②若是人問閨閣,立便道姓道名。(《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
恰好是二十四個月日。(《張協狀元》,第四齣)
②自己也有個伴讀的朋友,正好發憤。(《紅樓夢》,第八回)
①娘子向來頻盼少府。(唐·張鷟:《遊仙窟》)
②鴻和爾大山自來系北朝地土。(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①林沖答道:「恰才與拙荊一同來間壁岳廟裏還香願。」(《水滸傳》,第七回)
卻才只道老漢引甚麼郎君子弟,在酒樓上吃酒,因此引莊客來廝打。(《水滸傳》,第四回)
方才馮紫英來看我。(《紅樓夢》,第十回)
①其祖轉輪聖王與一百大臣及餘百千萬億人民,皆共圍繞,隨至道場。(《法華經·化城喻品》,卷三)
②諸人鹹共嘆之。(《世説新語·言語》)
③貴勝年少如(嶠)和、裴(楷)、王(濟)之徒,並共言詠。(《世説新語·政事》)
④左太沖絕醜,亦復效潘岳遊,於是羣嫗齊共亂唾之。(《世説新語·容止》)
以上各組亦為並列式例(兩詞素或詞一同一異)。 [22] 
又如:
①晉鄙嚄唶宿將,往恐不聽,必當殺之,是以泣耳,豈畏死哉?(《史記·魏公子列傳》)
②此兒胸中當必無膏肓之疾。(《世説新語·文學》)
①廣乃遂從百騎往馳三人。(《史記·李將軍列傳》)
②遠公既蒙再三邀請,遂乃進步而行。(變文《廬山遠公話》)
復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門,而復狹小,……」(《法華經·譬喻品》,卷二)
②劍歌已了,更復前行。(變文《伍子胥變文》)
①小苟聞撫之死,即便奔散。(《宋書·臧質傳》)
②軍官食了,便即渡江。(變文《伍子胥變文》)
①昔有大富長者,左右之人,欲取其意,皆盡恭敬。(《百喻經·蹋長者口喻》)
②晉朝四十二寺,盡皆湮滅,唯此寺獨存。(《洛陽伽藍記·寶光寺》楊注,卷四)
且又聞之,生而知之者上,學而知之者次。(《顏氏家訓·勉學》,卷三)
②你的媳婦後生年少,又且坐得十分嬌媚。(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三折)
①才始似出頭,又卻遭沉溺。(唐·寒山子:《寒山詩·可畏》,第二一五)
②今天子寵幸你,卻又密地與賈奕打暖。(《宣和遺事》)
以上各組亦為並列式例(兩詞素或詞排序相反)。 [22] 
又如:
①居歲餘,賓客門下舍人稍稍引去者過半。(《史記·平原虞卿列傳》)
②道慶兇險暴橫,求欲無已,有失其意,輒加捶拉,往往有死者,朝廷畏之如虎狼。(《宋書·黃回傳》)
③支徐徐謂曰:「身與君別多年,君義言了不長進。」(《世説新語·文學》)
④近看瞑然不見,以手摩之,唯有石壁,漸漸卻行,始見其相。(《洛陽伽藍記·凝玄寺》楊注,卷五)
⑤小府初到此間,五嫂會些頻頻相弄。(唐·張鷟:《遊仙窟》)
⑥能禪師是的的相傳付囑人。(《神會語錄》)
⑦昔時可可貧,今朝最貧凍。(唐·寒山子:《寒山詩·昔時》,第一五八)
⑧(白衣婦人)微微含笑,問師一行,往之何處?(《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
⑨學者常常令道理在胸中流轉。(《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⑩亞娘,定定與小二討做老婆。(《張協狀元》,第十一出)
⑪周舍,那宋引章明明有丈夫的,你怎生還賴是你的妻子?(元·關漢卿:《救風塵》,第四折)
剛剛討藥的這人,就是救那婆子的。(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
⑬以後事發,越越要連累我。(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
⑭我家頗頗有些錢鈔。(明·朱有燉:《團圓夢》,楔子)
⑮況這些年來,你舅舅、姨娘兩處每每帶信捎書接咱們來。(《紅樓夢》,第四回)
例①—⑮,為重疊式例。 [22] 
又如:
①天下已定,我固當亨。(《史記·淮陰侯列傳》)
②人有信者未必智,智者未必仁。(《論衡·問孔》)
③此必定死,轉更惶怖,悶絕躃地。(《法華經·信解品》,卷二)
④阿平若在,當復絕倒。(《世説新語·賞譽》)
⑤谷田必須歲易。(《齊民要術·種穀》,卷一)
⑥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以後,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顏氏家訓·勉學》,卷三)
⑦今晨太子散悶,愁憂更加轉極。(變文《八相變》)
⑧才生三日,進與大王,大王才見之時,非常驚訝。(變文《醜女緣起》)
⑨臣與陛下邀得一個飲流,此席的畢(必)歡矣。(變文《葉淨能詩》)
⑩渾家好容貌,生得十分俏。(元·高文秀:《黑旋風》,楔子)
例①—⑩,為偏正式例。 [22] 
又如:
①使臣卒然填溝壑,是事之不可知者三也。(《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②且臣位任過重,一階兩級,自然必至。(《宋書·范曄傳》)
③江山遼落,居然有萬里之勢。(《世説新語·言語》)
④船師遇病,忽然便死。(《百喻經·口誦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⑤財主突然死,爭共當頭哭。(唐·寒山子:《寒山詩·我見》,第二三三)
⑥師豁然大悟。(《祖堂集》,卷十五)⑦其僧惘然而退。(宋·圜悟克勤:《碧巖錄》,卷一)
既然不是你,與我打那婆子。(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
⑨東觀西望,猛然聽得遠遠地鈴鐸之聲。(《水滸傳》,第五回)
⑩那小廝俱肅然退出。(《紅樓夢》,第三回)
例①—⑩,為附綴式例(~+然)。 [22] 
又如:
①人有枯梧樹者,其鄰父言枯梧之樹不祥,其鄰人遽而伐之。(《列子·説符》)
既而呼左右曰:「移我遠客。」(《宋書·張敷傳》)
③袁虎率而對曰:「運自有廢興,豈必諸人之過?」(《世説新語·輕詆》)
④嘗因行散,率爾去下舍,便不復還。(《世説新語·德行》)
⑤三更三點,忽爾卒亡。(變文《葉淨能詩》)
例①—⑤,亦為附綴式例(~+而/爾)。 [22] 
又如:
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勿復憂慮。(《法華經·信解品》,卷二)
②玄謨猶自可,宗越更殺我。(《宋書·王玄謨傳》)
③若遇七賢,必自把臂入林。(《世説新語·賞譽》)
④既無所獲,徒自勞苦。(《百喻經·斫樹取果喻》)
⑤然前六餅,唐自捐棄,設知半餅能充足者,應先食之。(《百喻經·欲食半餅喻》)
⑥二十日,洛中草草,猶自不安,死生相怨,人懷異慮。(《洛陽伽藍記·永寧寺》楊注,卷一)
閒自訪高僧,煙山萬萬重。(唐·寒山子:《寒山詩·閒自》,第一六六)
⑧終歸不免死,浪自覓長生。(唐·寒山子:《寒山詩·縱你》,第七十七)
⑨楊堅聞語,猶自疑或(惑)。(變文《韓擒虎話本》)
⑩我枉自經了許多師家,原來不值半分。(《水滸傳》,第二回)
例①—⑩,亦為附綴式例(~+自)。 [22]  [23] 
  • 複句形合法的發展,促進了連接副詞的連詞化的進程
這個問題,上面已粗略地談過,這裏再稍作補充。複句中,有的連接副詞可以單獨使用,稱之為單用式;有的連接副詞和連接副詞,或連接副詞和連詞搭配使用,稱之為合用式。
可以認定,中古漢語以後,這種合用式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這一進程中,漢語連接副詞的連接作用越來越凸顯出來,具有強烈的連詞化傾向。如:
①子生孫,孫生子。(《列子·湯問》)
②曄利其財寶,受其文藝。(《宋書·范曄傳》)
③王看竟,不笑,不言好惡。(《世説新語·雅量》)
復殺駝,復破甕。(《百喻經·駝甕俱失喻》)
⑤郢州有糧,襄陽府有糧,可吃一年。(《王俊首嶽侯狀》)
⑥口是心,心是口。(《朱子語類·訓門人》)
⑦洪義笑,洪信忍。(《劉知遠諸宮調》,第二)
⑧俺哥哥則(見)俺便便罵。(元·無名氏:《殺狗勸夫》,楔子)
例①—⑧,為並列句例。 [23] 
又如:
①華子悟,大怒。(《列子·周穆王》)
②漢元帝宮人多,令畫工圖之。(《世説新語·賢媛》)
懷貪心,便是三毒不除。(《洛陽伽藍記·崇真寺》楊注,卷二)
相睹已,知非鬼。(《百喻經·人謂故屋中有惡鬼喻》)
⑤(他老子)吃的幾口,便死了。(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
⑥殿下用此人,留在宮中伏(服)侍殿下。(《水滸傳》,第二回)
例①—⑥,為順接句例。 [23] 
又如:
①吾爵高,吾志下;吾官大,吾心小。(《列子·説符》)
②又棗膏昏鈍,甲煎淺俗,非唯無助於馨烈,乃當彌增於尤疾也。(《宋書·范曄傳》)
③時謂此卒非唯有智,且亦達生。(《世説新語·任誕》)
非直奸人慚笑而返,狐狼自息望而歸。(《齊民要術·園籬》,卷四)
不但自失其利,使餘人失其道業。(《百喻經·為惡賊所劫失[插圖]喻》)
⑥我則異於是,明眼底,當面謾他。(《朱子語類·訓門人》)
例①—⑥,為遞進句例。 [23] 
又如:
然,吾必請其下者。(《列子·湯問》)
②(李)老枝枯,子不細。(《齊民要術·種李》,卷四)
③寺東有靈台一所,基趾頹,高五丈餘。(《洛陽伽藍記·大統寺》,卷三)
雲改嫁,居英宅。(《洛陽伽藍記·法雲寺》楊注,卷四)
屬北界,因何是南朝修葺?(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既然出家,如何先破了酒戒,亂了清規?(《水滸傳》,第四回)
例①—⑥,為轉折句例。 [23] 
又如:
①百年厭其多,久生之苦也乎?(《列子·楊朱》)
②色物、牝牡弗能知,何馬之能知也?(《列子·説符》)
③以我此物,賙濟一國猶尚不匱,何況諸子?(《法華經·譬喻品》,卷二)
好尚不可為,其況惡乎?(《世説新語·賢媛》)
⑤自古天子尚且避醉漢,何況老僧乎?(《水滸傳》,第四回)
⑥一死尚然不懼,何況酒肉乎?(《水滸傳》,第二回)
例①—⑥,為讓步句例。 [23] 
又如:
有諸佛,能知之。(《法華經·方便品》,卷一)
依此法,不必別種早、晚及中三輩之瓜。(《齊民要術·種瓜》注,卷二)
③燥耕雖塊,一經得雨,地粉解。(《齊民要術·耕田》注,卷一)
貧道若得一寺舍伽藍住持,以免風霜,便是貧道所願也。(變文《廬山遠公話》)
⑤眾人一見,便知楊堅合有天分。(變文《韓擒虎話本》)
⑥今一旦不肯顧已前契義誓好,便先舉兵,不道南朝許大世界軍民事力。(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茅齋自敍》,卷二十三)
例①—⑥,為條件句例。 [23] 
又如:
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莊嚴。(《維摩詰經·佛國品》,捲上)
②明日不更改,有示之以弱。(《宋書·沈攸之傳》)
③春既多風,不尋勞,地虛燥。(《齊民要術·耕田》注,卷一)
無主一工夫,所講底義理無安著處,都不是自家物事。(《朱子語類·訓門人》)
去打華陽縣時,從史家村過。(《水滸傳》,第二回)
例①—⑤,為假設句例。 [23] 
參考資料
  • 1.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391-396
  • 2.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397-399
  • 3.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309-404
  • 4.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404-409
  • 5.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409-411
  • 6.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411-416
  • 7.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416-421
  • 8.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421-426
  • 9.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426-430
  • 10.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431-436
  • 11.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436-441
  • 12.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442-445
  • 13.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445-450
  • 14.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447-452
  • 15.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452-454
  • 16.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455-459
  • 17.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459-463
  • 18.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463-465
  • 19.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465-469
  • 20.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469-472
  • 21.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472-477
  • 22.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478-483
  • 23.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484-48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