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介詞

(漢語介詞)

鎖定
介詞是詞類的一種,屬於虛詞,主要由作為實詞動詞引申而成,是具有引介作用的詞,它通過把其賓語引介給謂語,藉以表達謂語動詞所涉及的時間、處所、方式、目的及對象等各種語法關係。依其用法,可以分為時間介詞、處所介詞、對象介詞、工具介詞、原因介詞、比較介詞、被動介詞七類。 [1]  [3] 
中文名
介詞
外文名
preposition
釋    義
表達謂語動詞所涉及的時間、處所、方式、目的及對象等各種語法關係

介詞介詞的產生

介詞是具有引介作用的詞。它通過把其賓語引介給謂語,藉以表達謂語動詞所涉及的時間、處所、方式、目的及對象等各種語法關係。從詞類產生的順序而言,介詞主要是由動詞引申而成,所以仍應劃為二級詞類。 [1] 
關於介詞的產生,可以從兩個角度來進行觀察:

介詞動詞引申、虛化而成

第一,從詞源學角度來説,介詞幾乎全部是由動詞引申、虛化而成。引申,講的是詞義變化的脈絡;虛化,講的是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的語法化過程。 [1] 
介詞來源於動詞,這條變化線索是十分明顯的。如:
」這個詞,最早見於甲骨文,是指人的鼻子,是個名詞,如「貞:有疒自,隹有蚩」(《乙》,6385)。「自」由名詞進而引申為代詞,再進一步引申為副詞。但是,介詞「自」絕對不是直接由代詞或副詞引申而成,必當另有來源。這個來源就是動詞。 [1] 
方言》有云:「鼻,始也。獸之初生謂之鼻,人之初生謂之首。梁益之間,謂鼻為初或謂之祖。」晉郭璞注云:「鼻、祖皆始之別名也。」戴震《疏證》雲:「案:《廣雅》『鼻,始也』,義本此。」「自」「鼻」古今字。由此可知,「自」古代當另有一引申義為始義,是個動詞。如:
①法者,王之本也;刑者,愛之也。(《韓非子·心度》)
例①, 「愛之自」即「愛之始」。日本漢學家太田方説:「『自』古『鼻』字。《方言》:『鼻,始也。獸之初生謂之鼻,梁益之間謂鼻為初或謂之祖。』上文『治之首也』,此雲『愛之自也』,變文耳。」動詞「自」,再進一步引申,經過一個語法化過程,就可變為一個介詞。 [1] 
介詞「自」,強調的是時間或處所的起始之點,義為「從」或「自」,如:
②吾衞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論語·子罕》)
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韓非子·顯學》)
例①②, 「自」,介詞,義為「從」或「自」,一表處所之始,一表時間之始。 [1] 
説文》有「」字,無「由」字。《説文》:「繇,隨從也。」段注云:「古繇、由通用,一字也。」又《爾雅·釋詁》雲:「由,自也。」郭璞注云:「自猶從也。」又郝氏《義疏》雲:「《説文》雲:『自,始也』,又云:『鼻也』,鼻亦始也。人生自鼻始,百體由之,故借為自此至彼之義。」 [1] 
介詞「由」,當是從動詞「由」的經由引申而來。如:
①子曰:「誰能出不户?」(《論語·雍也》)
②有澹台滅明者,行不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論語·雍也》)
③他日,(孟子)由鄒之任,見季氏;平陸之齊,不見儲子。(《孟子·告子下》)
堯舜至於湯,五百有餘歲。(《孟子·盡心下》)
例①②, 「由」,動詞,義為經由、經過。例③④, 「由」,介詞,義為「從」「自」,一表處所之始,一表時間之始。 [1] 
《説文》同時收有「從」「從」兩字。今「從」字是由「」簡化而來。《説文》:「從,隨行也。」又云:「從,相聽也。」「從(從)」,甲骨文諸形,指兩人同向而行,一前一後,義為相從,相隨。「從」,當是「從」的本字。 [1] 
從
介詞「從」,當由動詞「從(從)」的隨從引申而來。如:
孫子仲,平陳與宋。(《詩經·邶風·擊鼓》)
②禹避舜之子於陽城,天下之民之。(《孟子·萬章上》)
③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牆,台上彈人而觀其避丸也。(《左傳·宣公二年》)
④我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維摩詰經·觀眾生品》,卷中)
例①②, 「從」,動詞,跟從,跟隨。例③④, 「從」,介詞,義為「自」,一表處所之始,一表時間之始。在先秦,介詞「從」表時間義,用例很難找到。此種用法,蓋始於中古漢語。 [1] 
「於」,甲骨文的諸形,從字形分析上看,尚不能明晰地識別「於」的本義所指。《甲骨文字典》説:「於象大圓規,上一橫畫象定點,下一橫畫可以移動,從弓表示移動之意。」「表示移動之意」,這句話很重要。 [1] 
於
「於」在甲骨文中,常見的動詞義就是去往義,表示到……地方去或去到……地方。「於」的此項動詞義,也許正是從「大圓規」「表示移動」的意義引申而來。《説文》:「於,於也,象氣之舒於,從從一。一者,其氣平之也。」這種解釋,顯然不符合「於」的本義。 [1] 
「於」在甲骨文中作為動詞,表示去往義,確切無疑。後來,介詞「於」的各種語法意義,均是由此引申虛化而成。郭錫良説:「在甲骨文中,『於』字用作介詞類型也有多種,它是由『去到』義動詞虛化而成的。它應該是先用來介紹行為的處所,再擴展到介紹行動的時間和動作涉及的對象。」文獻中,「於」「」往往通用,以下不作區分。如:
①貞:王龏𠂤?(《小屯·殷虛文字丙編》,3)
②君子役,不知其期。(《詩經·王風·君子于役》)
③予惟以爾庶邦伐殷逋播臣。(《尚書·大誥》)
④蘧伯玉使人孔子,孔子曰:「夫子何為乎?」(《論衡·問孔》)
例①—④, 「於」,動詞,均為去往義。 [1] 
如果強調的是動作行為的起始點,這種「於」則引申為「自」,是個介詞,表示處所。如:
①宜民宜人,受祿天。(《詩經·大雅·假樂》)
②初,鄭武公娶,曰武姜。(《左傳·隱公元年》)
如果強調的是動作行為的歸結點,則這種「於」就用在動詞後,引申指「到」,仍是個介詞,表示處所。如:
①盤庚遷於殷,民不適有居。(《尚書·盤庚》)
②葛之覃兮,施於中谷。(《詩經·周南·葛覃》)
③元咺歸於衞,立公子瑕。(《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④吾聞出於幽谷遷於喬木者,未聞下喬木而入於幽谷者。(《孟子·滕文公上》)
例①—④, 「於」,介詞,均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行為的歸結點,義為「到」。以上諸例,正確的翻譯應是「遷到」「延伸到」「回到」「遷到」。從語法上説,「於」雖為介詞,但其動詞的味道仍然很濃。 [1] 
「於」的這一用法,如果用來表示時間,則強調的仍然是時間運行的歸結點,仍含有「到」義。如:
①自我不見,於今三年。(《詩經·豳風·東山》)
②朕即位十三年於今。(《史記·封禪書》)
正因為「到」「於」同義,所以兩詞也可以連用。如:
①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論語·季氏》)
「於」表示處所義,進一步引申,則可表示對象義。如:
①癸巳貞:既尞嶽。(《殷契佚存》,146)
②有懷衞,靡日不思。(《詩經·邶風·泉水》) [1] 
「以」,《説文》形作「」,釋為「用」,是個動詞。甲骨文「㠯」諸形,本是農具「」的象形,為「耜」的初文。金文「㠯」諸形與甲骨文相似。又甲骨文諸字,正象人用耜勞作之形,金文訛變,此為後世篆文所本,形作「以」(參閲《甲骨文字典》,第1592~1593頁)。 [1] 
㠯
因「㠯(耜)」與「以」古音相近:「㠯」,古為邪母,之部,開口三等字,擬音為〔ziə〕;「以」,古為喻母,之部,開口三等字,擬音為〔ʎiə〕。兩字韻母相同,因此假「㠯」為「以」。
《説文》釋「㠯」為「用」,可知説的是假借義。「以」,本是人用「㠯()」勞作之形,因此生有「用」義,是個動詞。甲骨文中,「以」已用為動詞,義為率領,文獻中也不乏其例。如:
①我辭禮矣,彼則之。(《左傳·襄公十年》)
②宮之奇其族行,曰:「虞不臘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左傳·僖公五年》) [1] 
介詞「以」的諸多用法都是由「以」的動詞義引申而來。如:
杙抉其傷而死。(《左傳·襄公十七年》)
②是月也,天子乃之日祈谷於上帝。(《呂氏春秋·孟春》)
例①②, 「以」,介詞,一表工具義,一表時間義。 [1] 
「為」,繁體作「為」,《説文》釋為「母猴」,這是誤解。「為」,甲骨文作[插圖]形,金文作[插圖]形,均象以手牽象而助役之形,因此「為」有「做」「作」諸義,是個動詞。如:
醴,烝畀祖妣。(《詩經·周頌·豐年》)
②臣聞七十里政於天下者,湯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為
介詞「為」(wèi)的諸多用法也都是由「為」(wéi)的動詞義引申而來。如:
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②嬴聞如姬父人所殺。(《史記·魏公子列傳》)
例①②, 「為」,介詞,一引出對象,釋為「替」;一引出施事者,釋為「被」。 [1] 
「與」繁體作「與」,今簡作「與」。今本《説文》同時收有「與」「與」兩字。「與」「與」不同義。《説文》:「與,黨與也,從與。」段注云:「會意,共舉而與之也,舁與皆亦聲。」又《説文》:「與,賜予也,一勺為與,此與予同意。」 [1] 
與
「與(與)」的金文之形,象兩手共持一物,有受授之意。此或如段注所言「共舉而與之」之意。由此可知,給予當是「與(與)」的本義。如:
①將欲奪之,必固之。(《老子》第三十六章)
②(重耳)出於五鹿,乞食於野人,野人之塊。(《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1] 
介詞「與」,顯然是由動詞「與」引申而成。如:
①執子之手,子偕老。(《詩經·邶風·擊鼓》)
②得其心有道,所欲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孟子·離婁上》)
例①②,「與」,介詞,一引出對象,表偕同,釋為「和」或「同」;一引出對象,表承受,釋為「為」(wèi)或「替」。 [1] 
向
《説文》:「向,北出牖也,從宀從口。」段注:「《豳風》:『塞向瑾户』,毛曰:『向,北出牖也。』……引申為向背字,經傳皆假鄉為之。」甲骨文「向」之形,正象於壁上鑿開的户牖之形,可知《説文》的解釋是對的。
「向」由名詞動詞,再到介詞,發展線索十分明晰:「向」,向北之窗,名詞;向背之向,趨向,歸向,動詞;再引出對象義,表示所向,介詞。如:
①穹室燻鼠,塞瑾户。(《詩經·豳風·七月》)
②今西伯昌,人臣也,修義而人之。(《韓非子·外儲説左下》)
③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莊子·秋水》)
④於是元王日而謝,再拜而受。(《史記·龜策列傳》)
例①, 「向」,名詞,向北之窗。例②, 「向」,動詞,歸向,歸服。例③④,「向」,介詞,表所向,對着。 [1] 
甲骨文金文裏都沒有「在」字。動詞「在」,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均借「才」為之,用的是假借義。《説文》:「才,艸木之初也,從|上貫一,將生枝葉也。一,地也。」段注:「引申為凡始之稱。」才的甲骨文、金文諸形,正象草木初生,冒出地表之形,所以《説文》的釋義是對的。 [2] 
才
甲骨文、金文「才」用為動詞、介詞的用例如:
①其父甲,王受又。(《殷契粹編》,335)
②癸丑卜,貞:今歲受禾?弘吉,八月。(《粹編》,896)
③辛未,王,易又事利金。(《利簋》)
④佳九月,王宗周令盂。(《大盂鼎》) [2] 
又《説文》:「在,存也,從土,才聲。」段注:「存,恤問也。……『在』之義,古訓為存問,今義但訓為存亡之存。」其實,「在」的本義當是存在,存問義、審察義都是存在義的引申義。「在」表存在或處在的用例如:
①朕位七十載。(《尚書·堯典》)
②關關雎鳩,何之洲。(《詩經·周南·關雎》)
③父,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學而》)
④祭神如神。(《論語·八佾》)
例①—④, 「在」,均為動詞 [2] 
介詞「在」,都是由動詞「在」引申而成。如:
①王命周公後,作冊逸誥,十有二月。(《尚書·洛誥》)
②子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子罕》)
例①, 「在」,介詞,表時間。例②, 「在」,介詞,表處所。 [2] 

介詞語言結構擴張的結果

第二,從語言環境來説,介詞的產生也是語言結構擴張的必然結果。
漢語動詞,在組詞造句中,其作用始終處於中心位置。隨着語言的發展,由於表達的需要,是必然要帶來句子結構的擴張。句子有了謂語動詞,就必然要產生説明謂語動詞的時間、處所、目的、方式、原因等種種語法關係的詞語。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介詞的產生也正是為了滿足這種語法關係表達上的需要。 [2] 
馬建忠説:「凡虛字用以連實字相關之義者,曰『介字』。」又説:「介字雲者,猶為實字之介紹耳。……泰西文字,若希臘、辣丁,於主賓兩次之外,更立四次,以盡實字相關之情變,故名代諸字各變六次。中國文字無變也,乃以介字濟其窮。」由此可知,馬氏在《馬氏文通》中建立介字的根據是參考了西方語法「格」的理論。 [2] 
馬氏發現「漢語沒有格語法範疇,要表達上述種種語法關係,主要靠介字。正如馬氏所言:『中國文字無變也,乃以介字濟其窮。』」馬氏的論述,準確地抓住了漢語的本質特點,是精闢的。 [2] 
但是,應該知道,任何一種語法體系都是對固有的語言結構規律的理解或解釋。因此,討論漢語介詞的產生,除了要關注詞義演變的脈絡外,還應注意到表達需要這條線索。介詞結構的產生是有其歷史過程的,從無到有,這就是發展。請比較:
①丙辰卜,𣪎貞:我弗其受黍年?四月。(《甲骨文合集》,9950正)
②丙辰卜,旅貞:翼丁巳,𠱿於中丁衣亡[止+它]?才八月。(《粹編》,224)
於乙亥用?(《合集》,22214)
④甲戌卜,貞:翌乙亥㞢於且乙,三牛?(《合集》,1520)
⑤庚午卜,內貞:王勿乍邑𠮹𢆶,帝若?(《小屯·殷虛文字丙編》,93)
⑥□醜卜,爭貞:我宅𢆶邑,大甲𡧊帝若?(《丙》,147)
⑦壬子卜,𡧊貞:叀今一月,用三白羌於丁?(《合集》,293)
⑧庚子卜,㞢父乙羊九?(《合集》,21065)
⑨貞:㞢於且乙,告?(《合集》,6610正)
⑩丙申卜,𣪎貞:來乙巳[酉+彡]下乙?(《小屯·殷虛文字乙編》,6664)
例①②,時間名詞「四月」「八月」,一用介詞,一不用介詞。例③④,干支紀日詞「乙亥」,一用介詞,一不用介詞。例⑤⑥,代詞「𢆶」,名詞性詞組「𢆶邑」,一用介詞,一不用介詞。例⑦⑧,數名詞組「三白羌」「羊九」,一用介詞,一不用介詞。例⑨⑩,名詞性詞組「且乙」「下乙」,一用介詞,一不用介詞。 [2] 
以上這些甲骨文資料足以説明,表時間或處所的「才(𠮹)」,表時間或對象的「於」,表工具或憑藉的「用」,並非一開始就必須加上去。這充分説明介詞結構的產生是有其發展過程的。 [2] 

介詞介詞的分類

上古漢語介詞,依其用法,可以分為以下七類:時間介詞、處所介詞、對象介詞、工具介詞、原因介詞、比較介詞、被動介詞。 [3] 

介詞時間介詞

賓語引介謂語以表示時間意義的詞叫時間介詞。
上古漢語時間介詞主要有「於」「自」「逮」「當」「由」「及」「比」「在」「方」「以」「至」「到」等等。如:
①自我不見,今三年。(《詩經·周南·葛覃》)
②凡雨,三日以往為霖。(《左傳·隱公九年》)
夜,至於齊,國人知之。(《左傳·哀公六年》)
武王邑姜方震大叔,夢帝謂己:「餘命而子曰虞,將與之唐……」(《左傳·昭公元年》)
周而來,七百有餘歲矣。(《孟子·公孫丑下》)
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孟子·盡心上》)
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孟子·梁惠王下》)
⑧韓秦強弱,今年耳。(《韓非子·存韓》)
此時也,堯安在?(《韓非子·難一》)
⑩公將某日薨。(《呂氏春秋·知接》)
春,果病。(《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⑫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祠,明而終。(《史記·樂書》) [3] 

介詞處所介詞

賓語引介給謂語以表示處所意義的詞叫處所介詞。
上古漢語常用的處所介詞主要有「在」「自」「及」「於(於)」「乎」「由」「緣」「從」「至」「循」等等。表範圍,實際是表處所意義的引申,引例不另列。如:
①魚在藻,有頒其首。(《詩經·小雅·魚藻》)
②有朋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③師冕見,階,子曰:「階也。」(《論語·衞靈公》)
④齊鄭盟石門。(《左傳·隱公三年》)
⑤王坐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孟子·梁惠王上》)
⑥是故知命者不立巖牆之下。(《孟子·盡心上》)
⑦他日鄒之任見季子。(《孟子·告子下》)
⑧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木而求魚也。(《孟子·梁惠王上》)
⑨故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牽也。(《荀子·解蔽》)
⑩候吏者,追臣境上,不及而止。(《韓非子·外儲説左下》)
⑪荊人弗知,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餘人。(《呂氏春秋·察今》) [3] 

介詞對象介詞

把賓語引介給謂語以表示謂語動詞所涉及的人或事物等對象意義的詞叫對象介詞。
上古漢語常用的對象介詞主要有「於(於)」「及」「與」「為」「以」「比」「由」等等。如:
①言私其豵,獻豜公。(《詩經·豳風·七月》)
②德音莫違,爾同死。(《詩經·邶風·穀風》)
朋友交而不信乎?(《論語·學而》)
人謀而不忠乎?(《論語·學而》)
⑤王鞏伯宴,而私賄之。(《左傳·成公二年》)
⑥古之人,得志,澤加民。(《孟子·盡心下》)
⑦寡人恥之,願死者一灑之。(《孟子·梁惠王上》)
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孟子·離婁下》) [3] 

介詞工具介詞

把賓語引介給謂語以表示工具意義的詞叫工具介詞。表憑藉,實際是表工具意義的引申,引例不另列。上古漢語,常用的工具介詞主要有「因」「以」「將」「用」「按(案)」「循」等等。如:
①天子建德,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左傳·隱公八年》)
②許子釜甑爨,鐵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③蘇秦始連橫説秦惠王曰:「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戰國策·秦策一》)
④為人臣者,重賦斂,盡府庫,虛其國以事大國,而其威求誘其君。(《韓非子·八奸》)
⑤執後以應前,法以治眾。(《韓非子·備內》)
⑥人臣令而從事,法而治官,非謂重人也。(《韓非子·孤憤》) [3] 

介詞原因介詞

把賓語引介給謂語以表示原因意義的詞叫原因介詞。上古漢語常用的原因介詞主要有「以」「為」「用」「由」等等。如:
①叔豫曰:「國多寵而王弱,國不可為也」,遂疾辭。(《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②天行有常,不堯存,不桀亡。(《荀子·天論》)
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荀子·性惡》)
④項羽此始為諸侯上將軍。(《史記·項羽本紀》) [3] 

介詞比較介詞

把賓語引介給謂語以表示比較意義的詞叫比較介詞。上古漢語常見的比較介詞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於」,另個是「於」。古代「於」「於」是兩個字,發音也不同,現一律簡化為「於」。
作為比較介詞,上古漢語前期可以用「於」;到了中期以後,多用「於」,不用或少用「於」。如:
①古我先王將多前功,適於山。(《尚書·盤庚》)
②季氏富周公。(《論語·先進》)
③楚弱晉,晉不吾疾也。(《左傳·襄公十一年》)
④天下莫強秦楚,今聞大王欲伐楚,此猶兩虎相與鬥。(《史記·春申君列傳》) [3] 

介詞被動介詞

把賓語引介給謂語以表示被動意義的詞叫被動介詞。上古漢語被動介詞,常見的也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於」字,另個是「為」字。「為」表示被動意義是後起的,最初是個助動詞,後變為介詞,是個新生詞。如:
①郤克傷矢。(《左傳·成公二年》)
②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人。(《孟子·滕文公上》)
③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卒天下笑。(《戰國策·趙策三》)
④願君留意臣之計,否,必二子所禽。(《史記·淮陰侯列傳》) [3] 

介詞介詞的發展

介詞時間介詞的發展

(1)前面説過,甲骨文時代,時間名詞的前面並不一定需要介詞的引介才能同謂語動詞發生聯繫。但是到了上古漢語中後期,產生了時間介詞之後,情況已有所不同。這些時間介詞,依據其詞義特點和具體用法,可以分為三類,並且這些類別,就是到了中古、近古時代也都得到了延續。如:
A類:時間介詞(表起始)+賓語。如: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②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史記·項羽本紀》)
③天地之性,自古有之。(《論衡·書虛》)
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壟斷焉。(《列子·湯問》)
由此大富,宅遂清寧。(《搜神記》,卷十八)
⑥去後皆見白雲起,從旦至暮。(《搜神記》,卷一)
自古執筆為文者,何可勝言?(《顏氏家訓·文章》,卷四)
自小上花台,做子弟。(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
從幾時來到?(《老乞大》)
⑩因他從小兒跟着太爺出過三四回兵,從死人堆裏把太爺背出來了,才得了命。(《紅樓夢》,第七回) [4] 
B類:時間介詞(表終止)+賓語。如:
①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論語·季氏》)
比及宋,手足皆見。(《左傳·莊公十二年》)
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孟子·公孫丑下》)
及項梁渡淮,信杖劍從之,居戲下,無所知名。(《史記·淮陰侯列傳》)
及受堯之禪,年已長,智已衰。(《列子·楊朱》)
於時日已向暮,行人斷絕,不敢復進。(《搜神記》,卷十六)
到延熹二年,冀舉宗合誅。(《搜神記》,卷六)
比曉,虜騎夾發,賴秀縱兵力戰,虜乃退還虎牢。(《宋書·魯爽傳》)
⑨太保居在正始中,不在能言之流。(《世説新語·德行》)
⑩凡作魚醬肉醬,皆以十二月作之。(《齊民要術·作醬等法》,卷八)
⑪上書陳事,起自戰國,逮於兩漢,風流彌廣。(《顏氏家訓·省事》,卷五)
⑫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紅樓夢》,第二回) [4] 
C類:時間介詞(表當時)+賓語。如:
方此時也,堯安在?(《韓非子·難一》)
會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史記·項羽本紀》)
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史記·陳涉世家》)
④少頃,當東郭牙至,管仲曰:「此必是已。」(《論衡·知實》)
方其荒於酒也,不知世道之安危,人理之悔吝。(《列子·楊朱》)
會王弘、華、曇首相系亡,景仁引湛還朝,共參政事。(《宋書·侯景仁傳》)
值祥私起,空斫得被。(《世説新語·德行》)
值天大雨,屋舍淋漏,水土俱下,墮其眼中。(《百喻經·為二婦故喪其兩目喻》)
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後裾,食則同案,衣則傳服。(《顏氏家訓·兄弟》,卷一)
⑩下宮當見此詩,心膽俱碎。(唐·張鷟:《遊仙窟》)
值得注意的是,這C類,上古漢語裏並不常見,是中古漢語以後才逐漸發展起來的。 [4] 
(2)和上面相關聯的,就是中古漢語以後,上述A、B、C三類介詞,其賓語後面又常常綴以表示時限名詞,擴充了時間狀語結構,使表達更加細緻而精密。如:
A類:時間介詞(表起始)+賓語+後/之後/已(以)後/來/已(以)來/上。如:
之後,範氏門徒路遇乞兒馬醫,弗敢辱也,必下車而揖之。(《列子·黃帝》)
②我十二年,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維摩詰經·觀眾生品》,卷中)
建義已後,京師頻有大兵,此戲遂隱也。(《洛陽伽藍記·景樂寺》,卷一)
自從出家,漸得養生趣。(唐·寒山子:《寒山詩·自從》,第七二〇)
一從會昌元年已來,經功德使通狀請歸本國,計有百餘度。(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一自鵝山成道,迄至於今。(《祖堂集》,卷七)
已後,門人更不取閉。(《祖堂集》,卷二)
⑧不知孔孟以後,千數百年間,讀書底更不子細把聖人言語略思量。(《朱子語類·訓門人》)
⑨如伏羲、神農、黃帝,有天地以來,為頭兒立這個教人的法度。(元·許衡:《魯齋遺書·直説大學要略》,卷三)
⑩母親二十守寡,經今六十二歲。(元·無名氏:《小張屠焚兒救母》,楔子)
女兒嫁去之後,並不與他往來。(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二折)
,薛家母女就在梨香院住了。(《紅樓夢》,第四回) [4] 
B類:時間介詞(表終止)+賓語+/時/後/之後/已(以)來/時候。如:
得藥,王要莫看。(《百喻經·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其死,諸子爭財,兄遂殺弟。(《顏氏家訓·治家》,卷一)
及至登極已來,全無子息。(變文《葉淨能詩》)
比及聞秦以來,將李松召保疏放。(《元典章·前集刑部》)
⑤但世人一見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後,味同嚼蠟。(《儒林外史》,第一回)
了早飯時候,為頭的申祥甫帶了七八個人走了進來,左殿上拜了佛。(《儒林外史》,第二回)
掌燈,鳳姐卸了妝,來見王夫人。(《紅樓夢》,第七回) [4] 
C類:時間介詞(表當時)+賓語+時/之時。如:
佛現此國土嚴淨之,寶積所將五百長者子,皆得無生法忍。(《維摩詰經·佛國品》,捲上)
②此杖輕重不定,有重,百人不舉;值有輕時,一人勝之。(《洛陽伽藍記·凝玄寺》楊注,卷五)
③唯鬒髮,行住須努力。(唐·寒山子:《寒山詩·浩浩》,第六十四) [4] 
(3)到了中古漢語,隨着大量複音詞的產生,漢語介詞也產生了一定數量的複音介詞。其中就包含了複音時間介詞。複音時間介詞,上述的A、B、C三類詞中,蓋以A、B兩類居多。如:
A類:
自從到此天台境,經今早度幾冬春。(唐·寒山子:《寒山詩·自從》,第二一二)
一自遁寒山,養命餐山果。(唐·寒山子:《寒山詩·一自》,第一七一)
自從一別音書絕,憶君愁腸氣欲絕。(變文《伍子胥變文》)
一自夫人受戒皈,命終身謝見無期。(變文《歡喜國王緣》)
自從一見曹溪後,了知生死不相干。(《祖堂集》,卷三)
自從你前辰去了,直等到日色昏暮。(《劉知遠諸宮調》,第二) [4] 
B類:
比及剪遍,初者還復,週而復始,日日無窮。(《齊氏要術·種葵》,卷三)
②若以理慎護,及至霜下葉幹,子乃盡矣。(《齊民要術·種瓜》,卷二)
比至七月,耕數遍。(《齊民要術·種葱》,卷三)
比及數歲,可省笞罰。(《顏氏家訓·教子》,卷一)
及至冠婚,體性稍定,因此天機,倍須訓誘。(《顏氏家訓·勉學》,卷三)
及至問著他那裏是好處,元不曾識。(《朱子語類·訓門人》)
及至見人,口裏則説道俺做好公事。(元·許衡:《魯齋遺書·直説大學要略》,卷三)
比及你賣布的其間,我買些羊,到涿州地面賣去。(《老乞大》) [4] 
C類:
會當被縛,手不能堪芒也。(《世説新語·規箴》)
會值其夫聘使鄰國,婦密為計,造毒藥丸,欲用害夫。(《百喻經·五百歡喜丸喻》)
適會此日嶽神在廟中闕第三夫人,放到店中,夜至三更,使人娶之。(變文《葉淨能詩》)
適值我婆婆患病,着小婦人安排羊肚湯兒吃。(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
適值江西寧王反亂,各路戒嚴。(《儒林外史》,第八回) [4] 

介詞處所介詞的發展

古代處所介詞的發展,應注意五個問題:
(1)上古漢語處所介詞,根據其詞義特點和具體用法,可以分為五類。這五類詞,其用法在中古和近古漢語裏都得到了延續。如:
A類:處所介詞(表起始)+賓語。如:
①有命自天,命此文王,於周於京。(《詩經·大雅·大明》)
②至湖,望見車騎從西來。(《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③夫人生於人,非生於土也。(《論衡·書虛》)
④后稷生乎巨跡,伊尹生乎空桑。(《列子·天瑞》)
⑤吾從道場來。(《維摩詰經·菩薩品》,捲上)
⑥王恭從會稽還,王大看之。(《世説新語·德行》)
⑦僕從汧隴,奉使河源。(唐·張鷟:《遊仙窟》)
⑧功德自心作,福與功德別。(唐·法海:《六祖壇經》)
⑨老人從何而來?(變文《舜子變》)
⑩大哥,你從那裏來?(《老乞大》) [5] 
B類:處所介詞(表所向)+賓語。如:
①秦伯素服郊次,鄉師而哭。(《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②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莊子·秋水》)
③汝等語人如有不能自決了者,向彼決疑,必是不可思議,即知佛法宗旨。(《神會語錄》)
④(新婦)含笑即歸向家,與夫相見。(變文《秋胡變文》)
⑤良臣等親見人馬出楊州東門,(往)瓜州去。(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紹興甲寅通和錄》,卷一六二)
⑥我向前打那抬轎的小廝道:「你這等欺我。」(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
⑦上馬往那裏去?(《樸通事》) [5] 
C類:處所介詞(表經由)+賓語。如:
①太保承介圭,上宗奉同瑁,阼階隮。(《尚書·顧命》)
②若出於東方,觀兵於東夷,循海而歸,其可也。(《左傳·僖公四年》)
③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孟子·萬章下》)
④是歲,長沙有人死,經月復活。(《後漢書·獻帝紀》)
⑤承之緣路收合士眾,得精兵千人。(《宋書·蕭思話傳》)
⑥廿二日,粥後傍北台東腹,向東北邐迤下坂,尋嶺東行廿裏許,到上米普通院。(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5] 
D類:處所介詞(表終止)+賓語。如:
①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孟子·公孫丑上》)
②堯禪天下,虞舜受之,作為食器,斬山木而財之,削鋸修其跡,流漆墨其上,輸之於宮以為食器。(《韓非子·十過》)
③引錐其股,血流至足。(《戰國策·秦策一》)
④故放魚於川,縱獸于山,從其性命之慾也。(《論衡·自然》)
⑤楊朱南之沛,老聃西遊於秦。(《列子·黃帝》)
⑥將來之世,入於地獄。(《百喻經·醫治脊僂喻》)
⑦昔有野人,來至田裏。(《百喻經·比種田喻》)
⑧忽有一客買柴,遂領惠能至於官店。(唐·法海:《六祖壇經》)
⑨恐驢踏着,移於碾東北房門東放下。(《元典章·前集刑部》)
⑩那邢夫人答應了,遂帶着黛玉和王夫人作辭,大家送至穿堂。(《紅樓夢》,第三回) [5] 
E類:處所介詞(表存在)+賓語。如:
①王在在鎬,豈樂飲酒?(《詩經·小雅·魚藻》)
②昔者海鳥止於魯郊,魯侯御而觴之於廟。(《莊子·至樂》)
③舜南治水,死於蒼梧。(《論衡·書虛》)
④楊朱遊於魯,舍於孟氏。(《列子·楊朱》)
⑤孔子自衞反魯,息駕乎河梁而觀焉。(《列子·説符》)
⑥義康在安成讀書。(《宋書·武二王傳》)
⑦卿一宗在朝有幾人?(《世説新語·規箴》)
⑧昔有一獼猴持一把豆,誤落一豆在地,便舍手豆,欲覓其一。(《百喻經·獼猴把豆喻》)
⑨不自見己過,如豬在圈卧。(唐·寒山子:《寒山詩·三界》,第三三五)
⑩巖頭和尚嗣德山,在鄂州唐寧住。(《祖堂集》,卷七)
⑪使了自己好金銀,將你撇在這搭裏。(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二折)
⑫我怎麼坐在這裏?(《儒林外史》,第三回) [5] 
(2)從上古漢語起,A、B、C、D、E五類介詞之後的賓語,其後還可綴以方位名詞。這樣,就使得表處所的介詞結構更具獨立性,動介更加分明,句子的表達也更加細緻而縝密。如:
A類:處所介詞(表起始)+賓語+上/下/中/間/頂/上頭/底下/裏/內/外。如:
望木者,十仞之木若箸,而求箸者不上折也。(《荀子·解蔽》)
②吳王觀,見且斬愛姬,大駭。(《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③有一人石壁出,隨煙燼上下,眾謂鬼物。(《列子·黃帝》)
④於時微雪,(孟)昶窺之,嘆曰:「此真神仙中人!」(《世説新語·企羨》)
⑤彈棋始魏宮。(《世説新語·巧藝》)
⑥爾時此人過,聞作是語,更生瞋恚。(《百喻經·説人喜瞋喻》)
向東直下半里地,峻崖有窟,名為那羅延窟。(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⑧陵母楚營乘一朵黑雲,空中慚謝皇帝。(變文《漢將王陵變》)
⑨教人的勾當,先這孝道生出來。(元·貫雲石:《孝經直解·開宗明義》,第一)
⑩那誠意、格物、致知都上頭做根腳來。(元·許衡:《魯齋遺書·直説大學要略》,卷三)
⑪鄭屠大怒,兩條忿氣腳底直衝到頂門。(《水滸傳》,第三回) [5] 
B類:處所介詞(表所向)+賓語+中/內/裏/外/上/下/邊。如:
①你發跡後,俺呷三鬥三升釅醋。(《劉知遠諸宮調》,第二)
②你枌陰權且歇波!(元·無名氏:《小張屠焚兒救母》,第二折)
③見一個耍蛾兒來往,烈焰飛騰。(元·關漢卿:《詐妮子調風月》,第三折)
④那廝鼻中殘涕着我這耳根噴。(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
⑤一棒小腿打着,李貴叫一聲,辟然倒地。(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楊温攔路虎傳》)
⑥李吉解那搭膊,只一抖,那封回書和銀子都抖出來。(《水滸傳》,第二回)
⑦自此,聚的錢不買書了,託人買些胭脂鉛粉之類,學畫荷花。(《儒林外史》,第一回)
⑧雨村看道:「天也晚了,仔細關了城,我們慢慢進城再談,未為不可。」(《紅樓夢》,第二回) [5] 
C類:處所介詞(表經由)+賓語+中/上。如:
①今日到來,經由我村過,卻不拿你,到放你過去。(《水滸傳》,第二回)
②那日清早,才坐在那裏,只見許多男女,啼啼哭哭,過。(《儒林外史》,第一回) [5] 
D類:處所介詞(表終止)+賓語+前/中/上/下/裏/裏面/面前。如:
①爾時,五百阿羅漢得授記已,歡喜踴躍,即從座起,到於佛前,頭面禮足,悔過自責。(《法華經·五百弟子授記品》,卷四)
②昔有人乘船渡海,失一銀釪,墮。(《百喻經·乘船失釪喻》)
③譬如野幹,在,風吹枝折,墮其脊上,即便閉目,不欲看樹。(《百喻經·野幹為折樹枝所打喻》)
④上界帝釋密降銀錢伍百文,入。(變文《舜子變》)
⑤尋來尋去,尋到灶前,只見渾家倒。(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⑥趙正是平江府人,會弄水,打一跳,跳溪水。(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⑦那人到茶坊裏面坐下。(《水滸傳》,第三回)
⑧茶博士點個泡茶,放史進面前。(《水滸傳》,第三回) [5] 
E類:處所介詞(表存在)+賓語+上/下/中/邊/前/後/前後/裏/內/外/中間。如:
①在家每夜常行腳,家人竊異之,而莫曉其意。(《宋書·顧覬之傳》)
②初在青州,常所用銅鬥,覆在藥廚下,忽得二死雀。(《宋書·蕭思話傳》)
③母王夫人聽之。(《世説新語·文學》)
④樹而多子,此必苦李。(《世説新語·雅量》)
⑤宣武與簡文、太宰共載,密令人輿前後鳴鼓大叫。(《世説新語·雅量》)
⑥慎勿大豆地雜種麻子。(《齊民要術·種麻子》,卷二)
⑦不能裁斷,便二婦中間,正身仰卧。(《百喻經·為二婦故喪其兩目喻》)
⑧世宗作蓬萊山。(《洛陽伽藍記·建春門》,卷一)
⑨不得已,廬,旦入而灑掃。(《顏氏家訓·後娶》,卷一)
⑩惠可立,其夜雪下至惠可要,惠可立不移處。(《神會語錄》)
⑪這人姓王名冕,諸暨縣鄉村住。(《儒林外史》,第一回) [5] 
(3)隨着語言發展,中古漢語以後,處所介詞的用法有所擴展,即介詞由表處所義向表範圍義迅速擴展。應指出,這個過程從上古漢語末期已經開始。如:
①項氏世世將家,有名楚。(《史記·項羽本紀》)
②民勇公戰,怯私鬥,鄉邑大治。(《史記·商君列傳》)
③孔子稱命,孟子言天,吉凶安危,不在人。(《論衡·自紀》)
④發白齒落,用精學。(《論衡·書虛》)
⑤子貢倦學,告仲尼曰:「願有所息。」(《列子·天瑞》)
⑥準之兼明孔傳,贍文辭。(《宋書·王準之傳》)
⑦時人目庾中郎:「善於託大,長自藏。」(《世説新語·賞譽》)
⑧(李)彪、(常)景出儒生,居室儉素。(《洛陽伽藍記·正始寺》楊注,卷二)
⑨如來減度之後,眾聖潛形像法中。(變文《廬山遠公話》)
⑩果然英雄出少年,到省試,高高中了。(《儒林外史》,第七回) [5] 
(4)隨着語言發展,大約從中古漢語後期開始,直到近古漢語,又產生許多新的處所介詞。這些新生的處所介詞,在A、B、C、D、E各類中都有反映。如:
A類:①道安答曰:「遠公上足弟子云慶和尚處得來。」(變文《廬山遠公話》)(向:從。)
②當時孔子為魯君不用,魯國便去周流齊、蔡、趙、宋、陳、楚、衞七國。(元·許衡:《魯齋遺書·直説大學要略》,卷三)(就:從。)
③趙正道:「少待則個」,脊背上取將包裹下來。(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就:從。)
④王千户背後來,扯了我一把刀兒。(《樸通事》)(打:從。)
⑤因年至五旬時尚無兒女,便着養生堂抱了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紅樓夢》,第八回)(向:從。)
⑥你這邊繞到後衙門上找就是了。(《紅樓夢》,第六回)(打:從。)
⑦周瑞家的內忙迎出來,問:「是那位?」(《紅樓夢》,第六回)(在:從。) [5] 
B類:
①斐方向壁卧,聞王使至,強回視之。(《世説新語·容止》)(向:朝着。)
②夫人聞説,遂向山中,禮拜此僧,乞延壽命。(變文《歡喜國王緣》)(向:朝着。)
③繪等答:「在楊州,來時卻往鎮江去,不見得有多少軍馬。」(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紹興甲寅通和錄》,卷一六二)(往:向。)
④徽宗聞言甚喜,即時同高俅、楊戩望李氏宅來。(《宣和遺事》)(望:通「往」,向。)
⑤一個一個的大團子往天井裏滾。(《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往:向。)
⑥這裏是五路總頭,是打那條路去好?(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第八卷)(打:朝,向。)
⑦魯智深跳將起來,尋了包裹,跨了戒刀,拿了禪杖,拽開腳手,投東京往走。(《水滸傳》,第五回)(投:朝,向。)
⑧一日,日中時分,王冕從母親墳上拜掃回來,只見十幾騎馬竟投他村來。(《儒林外史》,第一回)(投:朝,向。)
⑨一個太醫看我小肚皮上使一針。(《樸通事》)(看:朝,向。)
⑩因感傷懷抱,酒保借筆硯來,乘着一時酒興,向那白粉壁上寫下八句五言詩。(《水滸傳》,第十一回)(問:向。)
⑪皇甫殿直拿箭簝子竹,妮子腿上便摔,摔得妮子殺豬也似叫。(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去:朝,向。)
⑫魯達大怒,叉開五指,那小二臉上只一掌,打的那店小二口中吐血。(《水滸傳》,第三回)(去:朝,向。) [6] 
C類:
①有常州無錫懸(縣)令張令將妻及男女華嶽神前過。(變文《葉淨能詩》)(於:從,經,由。)
②蟲兒街上過來,眾人言道:「孫大郎與孫二似一個印合脱下來的。」(元·無名氏:《殺狗勸夫》,楔子)(打:從,經,由。)
③因此梁山經過,有我八拜交的哥哥晁蓋,知某有難,領僂羅下山將解人打死,救某上山。(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打:從,經,由。)
④那日清早,才坐在那裏,只見許多男女,啼啼哭哭,街上過。(《儒林外史》,第一回)(在:從,經,由。)
⑤府縣老爺們,大凡那裏過,都要進來磕頭。(《儒林外史》)(往:從,經,由。) [6] 
D類:
①吳王即令急使,市中迎召賢臣。(變文《伍子胥變文》)(向:到。)
②使人聞喚,下馬離鞍,前禮拜。(變文《葉淨能詩》)(向:到。)
③殺父殺母,佛前懺悔;殺佛殺祖,什麼處懺悔?(宋·圜悟克勤:《碧巖錄》,卷一)(向:到。)
④宋四公夜至三更前後,金梁橋上四文錢買兩隻焦酸餡,揣在懷裏。(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向:到。)
⑤楊三官人這岳廟燒香,參拜了獻台上社司、部署。(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楊温攔路虎傳》,第一回)(到:往。)
⑥這是你鳳姐姐的屋子,回來你好這裏找他去。(《紅樓夢》,第三回)(往:到。) [6] 
E類:
①至八日,(諸像)以次入宣陽門,閶闔宮前受皇帝散花。(《洛陽伽藍記·景明寺》,卷三)(向:在。)
②每夜見赤光行於堂前,如此者非一。光明所掘地丈餘,得黃金百斤。(《洛陽伽藍記·大統寺》楊注,卷三)(向:在。)
③見一女子,水側浣衣。(唐·張鷟:《遊仙窟》)(向:在。)
④夜至三更,不令人見,遂向廊下中間壁上題作呈心偈,欲求於法。(唐·法海:《六祖壇經》)(向:在。)
⑤隱士遁人間,多山中眠。(唐·寒山子:《寒山詩·隱士》,第二六八)(向:在。)
⑥忽因一日,在於山間,白莊於東嶺之上安居,這公兩坡上止宿。(變文《廬山遠公話》)(向:在。)
⑦兄弟之子已孤,與他人言,孤者前,呼為兄子弟子,頗為不忍。(《顏氏家訓·風操》,卷二)(對:在。)
⑧淨能見苦推辭,皇帝前乃作色怒:「思此道士,終須議斬首。」(變文《葉淨能詩》)(對:在。)
⑨箭既離弦,不東不西,雕前翅過。(變文《韓擒虎話本》)(況:通「向」,在。)
⑩梁普通八年到此土來,少林寺裏冷坐地,時人喚作壁觀婆羅門。(《祖堂集》,卷十三)(向:在。)
⑪此處便是分水嶺,不向此中為界,更何處為界?(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向:在。)
⑫只是説謊不着實的人聖人面前不敢盡意説他那妄誕的虛辭。(元·許衡:《魯齋遺書·大學直解》,卷四)(向:在。) [6] 
(5)同時間介詞一樣,處所介詞在發展中也出現一些複音處所介詞,但是數量不是很多,還不足以形成一種趨勢或傾向。如:
①惟願世尊,在於他方,遙見守護。(《法華經·勸持品》,卷四)
②阿姊見成親,心裏喜歡非常,到於宮中,拜賀父母。(變文《醜女緣起》)
③也先太師在於地名九十九個海子放鷹。(明·哈銘:《正統臨戒錄》)
④次日,到於宣府,住歇一日。(明·哈銘:《正統臨戒錄》)
⑤那牛車走行了,來的力猛,足有四五千斤,車轂恰好打從膀子上過。(《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⑥賈母有了年紀的人,打從寶玉病起,日夜不寧,今又大痛一陣,已覺頭暈身熱。(《紅樓夢》,第九十八回) [6] 

介詞對象介詞的發展

漢語對象介詞最為豐富。關於對象介詞的發展問題,以下兩點值得注意:(1)從一詞多用、一用多詞到專詞專用。(2)
  • 從一詞多用、一用多詞到專詞專用
古代漢語虛詞,從使用上説,有兩個最顯著的特點:一是一詞多用;二是一用多詞。前者,在上古漢語裏是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後者,多半是屬於發展中的問題,即老詞老用法同新詞新用法有着歷史性的重疊。 [7] 
虛詞是漢語非常重要的語法手段。從理論上説,專詞專用或一詞一用應是最為合理的。但事實是,很難做到這一點。任何一種語言規律都很難是模式化地複製出來。
不過,從大量的語言事實中,也不難發現,隨着語言的歷史發展,隨着語言表達精密度的日益提高,漢語規範的趨勢總是存在的。
漢語對象介詞,古代最常用的形式有「於(於)」「與」「共」「同」「和」「跟」「為(wèi)」「替」「向」「從」「問」「對」諸詞。而這些詞,最常見的用法有表直指、表對待、表協同、表承受和表所向等等。 [7] 
(1)一詞多用。如:
於(於):表直指、表對待、表所向
①古之人,得志,澤加民。(《孟子·盡心上》)
②沛公居山東時,貪財貨,好美姬。(《史記·項羽本紀》)
③採玉者心羨玉。(《論衡·超奇》)
④住在一面,欣樂瞻仰二世尊。(《法華經·從地湧出品》,卷五)
⑤菩薩云何觀眾生?(《維摩詰經·觀眾生品》,卷中)
⑥才情過所聞。(《世説新語·賞譽》)
⑦牧羊之人,未見婦,聞其已生,心大歡喜,重與彼物。(《百喻經·牧羊人喻》)
⑧我與前人同買汝,云何獨爾?(《百喻經·五人買婢共使作喻》)
⑨今誰念汝,苦痛哭蒼天?(唐·寒山子:《寒山詩·婦女》,第七十三)
⑩楚王捕逐子,捉獲賞賜千金。(變文《伍子胥變文》)
例①—⑩,介詞「於」表直指,即「於」前動詞所體現的動作、行為直接觸及賓語所體現的人或事物上。 [7] 
古代漢語的及物動詞,如果帶賓語,在正常情況下,賓語前是不加「於」字的。如果加了「於」字,這説明是及物動詞在向不及物動詞(狀態動詞)轉化的過程中展現出了一種自我「弱化」現象。加了「於」字,就弱化了動詞和賓語之間的語義聯繫,使動詞逐漸變為一種狀態動詞。(詳見「動詞」詞條之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的轉化2.及物動詞變為不及物動詞)。 [7] 
又如:
①且矯魏王令,奪晉鄙兵以救趙,趙則有功矣,於魏則未為忠臣也。(《史記·魏公子列傳》)
②荊軻之閭,何罪秦而盡誅之?(《論衡·語增》)
③凡夫佛法有返覆,而聲聞無也。(《神會語錄》)
汝則好,我則嫌。(《祖堂集》,卷十四)
例①—④,介詞「於」表對待。 [7] 
又如:
①(吳起)嘗學曾子,事魯君。(《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②王公子問桓君山以揚子云。(《論衡·超奇》)
③晏平仲問養生管夷吾。(《列子·楊朱》)
④老成子學幻尹文先生,三年不告。(《列子·周穆王》)
⑤陳元方子長文,有英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決,諮太丘。(《世説新語·德行》)
⑥(王)繪艴然,私良臣曰:「如此則使人並無責任,吾輩何辜?」(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紹興甲寅通和錄》,卷一六一)
例①—⑥,介詞「於」表所向。 [7] 
以上是對象介詞「於(於)」的三種用法。在發展中,至少第一種用法已遭徹底淘汰,至於第二、第三種用法,後來也多為「對」「對於」「向」所代替,趨於專詞專用。 [7] 
與:表協同、表承受、表所向
①秦皇帝東遊,良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史記·留侯世家》)
②年五十擊壤於路,豎子未成人者為伍,何等賢者?(《論衡·藝增》)
③黃帝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列子·黃帝》)
④大事可沈慶之參決。(《宋書·武三王傳》)
⑤元寶子淵同戍三年,不知是洛水之神也。(《洛陽伽藍記·大統寺》楊注,卷三)
⑥昔有父子伴共行。(《百喻經·為熊所[插圖]喻》)
⑦吾在益州,數人同坐,初晴日冕,見地上小光。(《顏氏家訓·勉學》,卷三)
⑧(北台東北腳)向東四十餘里,便東台西腳相連。(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⑨從前可惜伊供炭米,今朝卻別人歡。(《宣和遺事》)
⑩若是死時,你們同死,活時同活。(《水滸傳》,第三回)
例①—⑩,介詞「與」表協同。 [7] 
又如:
①譬如五人共買一婢,其中一人語此婢言:「我浣衣。」(《百喻經·五人買婢共使作喻》)
②其寺諸尼,帝城名德,善於開導,工談義理,常入宮太后説法。(《洛陽伽藍記·胡統寺》,卷一)
③卿有何計,朕煞之?(變文《葉淨能詩》)④喚來與老僧洗腳。(《祖堂集》,卷十八)
⑤我爹和娘要教你我做老婆。(《張協狀元》,第十二出)
⑥張千,你我掌上燈。(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
⑦我見你家艱難,好心來你保這頭親事。(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一折)
⑧我們吃了時,他將些去。(《老乞大》)
⑨哥哥我做主報仇。(《水滸傳》,第五回)
⑩另取出一件中衣,寶玉換上。(《紅樓夢》,第六回)
例①—⑩,介詞「與」表承受。 [7] 
又如:
①姚觀察道:「他彈壓,不可交亂,恐壞了這軍人馬。」(《王俊首嶽侯狀》)
②孩兒,我你説:「若見哥哥,不要大驚小怪。」(元·無名氏:《小孫屠》,第十四出)
③萬秀娘移步下來,款款地搖覺尹宗道:「哥哥,有三二句話哥哥説。」(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第三十七卷)
④二人驚懼,我磕頭。(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例①—④,介詞「與」表所向。 [7] 
以上是對象介詞「與」的三種用法。發展中,第一種用法後為更口語化的「和」字代替;第二種用法被「為」(wèi)字代替;第三種用法後為更口語化的「對」或「向」字代替。事實證明,總的發展趨勢也是專詞專用。 [7] 
(2)一用多詞。如:
表協同:與/共/同/和/跟
①臣將軍戮力而攻秦。(《史記·項羽本紀》)
②明日,列子之見壺子。(《列子·黃帝》)
③安帝之崩也,高祖使韶之帝左右密加酖毒。(《宋書·王韶之傳》)
④顧悦簡文同年,而發蚤白。(《世説新語·言語》)
⑤(惠可)遂菩提達摩相隨至嵩山少林寺。(《神會語錄》)
⑥此山諸山亦不同。(變文《秋胡變文》)
⑦好個闍梨,為什摩卻畜生作伴子?(《祖堂集》,卷十八)
⑧五月二十九日,北朝皇帝皇子各變服來帳前。(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例①—⑧, 「與」字例。 [7] 
又如:
①僱汝除糞,我等二人,亦汝作。(《法華經·信解品》,卷二)
②榆生,草俱長,未須料理。(《齊民要術·種榆、白楊》,卷五)
③我今汝極成親愛,便為一體,更無有異。(《百喻經·牧羊人喻》)
④昔吾嘗人談書,言及王莽形狀。(《顏氏家訓·勉學》,卷三)
⑤下官不能賭酒,十娘賭宿。(唐·張鷟:《遊仙窟》)
⑥子胥領兵越兵交戰,殺越兵夫,橫屍遍野。(變文《伍子胥變文》)
⑦所謂君一夜話,勝讀十年書。(《朱子語類·訓門人》)
⑧楊官人道:「我敢都頭使棒。」(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楊温攔路虎傳》)
例①—⑧, 「共」字例。 [7] 
又如:
①四顧晴空裏,白雲鶴飛。(唐·寒山子:《寒山詩·閒遊》,第一六七)
②日舜弼遊屏山歸,因説山園甚佳。(《朱子語類·訓門人》)
③阿骨打雲:「敢去時煞好,來早我家使臣前去。」(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茅齋自敍》,卷十三)
④去時着母親去,歸時只有獨自(歸)。(元·無名氏:《小孫屠》,第十四出)
⑤次日,也先差伯顏帖木兒等,自領人馬聖駕到大同。(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⑥朱貴林沖上了岸。(《水滸傳》,第十一回)
⑦我今便你一齊到婁府去。(《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⑧你先你寶叔叔過去罷。(《紅樓夢》,第十一回)
例①—⑧, 「同」字例。 [7] 
又如:
①風雷若順,此人發跡,定您也做官寮。(《劉知遠諸宮調》,第一)
②我媳婦兒説知,我往城外賽盧醫家索錢去也。(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
③我向這破窯中月待黃昏。(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一折)
④我你説的話,如今怎的?(明·錢謙益:《牧齋初學集》,卷一〇四)
⑤我你從小夫婦,你去後,何曾有人我吃酒?(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帖和尚》)
⑥殿下在庭心裏小黃門踢氣毬,你自過去。(《水滸傳》,第二回)
⑦你方才這梅玖是同門麼?(《儒林外史》,第七回)
⑧少什麼東西只管他説就是了。(《紅樓夢》,第三回)
例①—⑧, 「和」字例。 [7] 
又如:
①因何認得他?我比先曾一個閒漢去投奔他,因此我認得。(《水滸傳》,第十八回)
②我明兒也要剃了頭,他作姑子去呢。(《紅樓夢》,第七回)
③婆子笑道:「我們只在太太屋裏看屋子,不大太太姑娘出門,所以姑娘們都不大認得。」(《紅樓夢》,第八十二回)
④什麼王八旦的客,有膽子的出來三爺碰碰,沒膽子的替我四個爪子一齊望外扒!(《老殘遊記》,第十九回)
例①—④, 「跟」字例。 [7] 
以上表協同的對象介詞,「與」,產生於上古漢語,中古漢語也一直沿用;「共」「同」,主要產生和應用於中古漢語;「和」「跟」,主要產生和應用於近古漢語裏。 [7] 
其中的「跟」,作為介詞,產生得最晚。「跟」,原為動詞,有跟從義。《水滸傳》《紅樓夢》中的介詞「跟」,仍帶有點兒「跟從」味道,如上例①—③所示。孫錫信説:「『跟』虛化為純粹的介詞,即不帶『跟從』義,如『跟他説話』的『跟』,是現代漢語中完成的。」這話是很有道理的。 [7] 
表承受:與/為(wèi)/替/給/饋
①昔有一人,貧窮困乏,他客作,得粗褐衣而被著之。(《百喻經·貧人燒粗褐衣喻》)
②子胥得聞此語,即魚人看船。(變文《伍子胥變文》)
③皇帝聞奏,拍按(案)大驚:「寡人詔張良。」(變文《漢將王陵變》)
老僧造個無縫塔。(《祖堂集》,卷三)
我請夫人出來。(《張協狀元》,第四十二出)
⑥你我取幾瓶酒去。(《宣和遺事》)
⑦望大人小人做主咱。(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
⑧我肚裏餓,崔大夫我買點點心來吃。(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第八卷)
⑨我你尋一個門當户對的好女婿罷。(明·朱有燉:《團圓夢》,楔子)
⑩你去房中將息,我你去拿那賊禿來。(《水滸傳》,第六回)
例①—⑩, 「與」字例。 [7]  [8] 
又如:
人謀而不忠乎?(《論語·學而》)
②夫乘不肖人於勢,是虎傅翼也。(《韓非子·難勢》)
③廣陵人召平,於是陳王徇廣陵,未能下。(《史記·項羽本紀》)
④泗水無知,孔子卻流,天神使之。(《論衡·書虛》)
⑤紀渻子周宣王養鬥雞。(《列子·黃帝》)
⑥吾當汝分別解説。(《法華經·方便品》,卷一)
⑦魏明帝外祖母築館於甄氏。(《世説新語·言語》)
⑧吾太原王報仇,終不歸降。(《洛陽伽藍記·永寧寺》楊注,卷一)
⑨昨來何以至,吾暫時出。(唐·寒山子:《寒山詩·有鳥》,第二十六)
⑩弟子身患風疾,諸和尚弟子懺悔。(《祖堂集》,卷二)
⑪早辰(晨)臨鸞此情傷,我為爹來不為娘。(《張協狀元》,第二十出)
⑫我你改了名,喚做郭威。(《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平話上》)
例①—⑫, 「為」字例。 [8] 
又如:
①為他作保見,他説道理。(唐·拾得:《拾得詩·世上》,第十三)
②秀秀道:「當日眾人都你喝采:『好對夫妻!』你怎地到忘了?」(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第八卷)
③為是小二哥不識字,央我他抄了半個月。(《水滸傳》,第十八回)
④陸書吏,你我寫一個狀子。(《樸通事》)
⑤母親他理理衣服。(《儒林外史》,第一回)
⑥行李鋪蓋也叫他們你送出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七回)
例①—⑥, 「替」「給」「饋」例。 [8] 
以上表承受的對象介詞,「與」當是從動詞的施與義虛化而成。介詞「與」,主要產生、應用於中古漢語。「為」,作為介詞,上古漢語時已經產生,此後中古、近古漢語裏,「為」的表承受用法也都繼承下來。「替」的表承受用法產生於唐代,是從動詞替代義虛化而成。「饋」的表承受用法,可能是「給」的變體,而「給」用為表承受的對象介詞,恐怕是明清以後的事了。 [8] 
表所向:於(於)/為(wèi)/向/從/對/問/與/同/和
①禱爾上下神祇。(《論語·述而》)
②逢蒙學射羿。(《孟子·離婁下》)
③釁社,告紂之罪天及殷民。(《史記·魯周公世家》)
④(湯)祈福上帝。(《搜神記》,卷八)
⑤是時太子語車匿,付囑再三,將頭冠以獻父王。(變文《八相變》)
例①—⑤, 「於(於)」字例。 [8] 
又如:
①良他人言,皆不省。(《史記·留侯世家》)
②維摩詰言:「唯,舍利佛,為須彌燈王如來作禮,乃可得坐。」(《維摩詰經·不思議品》,卷中)
③此中人語云:「不足外人道也。」(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④梁元帝嘗吾説:「昔在會稽,年始十二,便已好學。」(《顏氏家訓·勉學》,卷三)
⑤何得默然而不言,並不妾説一句半句之偈?(變文《廬山遠公話》)
例①—⑤, 「為」字例。 [8] 
又如:
①父每念子,與子離別五十餘年,而未曾人説如此事。(《法華經·信解品》,卷二)
②竣在彭城,嘗親人敍之。(《宋書·顏竣傳》)
③有人張華説此事。(《世説新語·德行》)
④五嫂回頭笑十娘曰:「朝聞鳥鵲語,真成好客來。」(唐·張鷟:《遊仙窟》)
⑤吾汝説,世人生死事大。(唐·法海:《六祖壇經》)
⑥我有一個句子,來嘗人説。(《祖堂集》,卷四)
⑦其羣胡遂向前,舉斧以刃某等,意欲加害。(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紹興甲寅通和錄》,卷一六二)
⑧今學者亦多來求病根,某他説:「頭痛灸頭,腳病灸腳,病在這上,只治這上便了,更別討甚病根也。」(《朱子語類·訓門人》)
⑨母親又他説秦老許多好處。(《儒林外史》,第一回)
⑩看了,因仙姑道:「敢煩仙姑引我到那各司中游玩遊玩,不知可使得麼?」(《紅樓夢》,第五回)
例①—⑩, 「向」字例。 [8] 
又如:
①(韓信)常人寄食飲,人多厭之者。(《史記·淮陰侯列傳》)
②又迦葉,十方無量菩薩,或有人乞手足耳鼻、頭目髓腦、血肉皮骨、金銀琉璃……(《維摩詰經·不思議品》,卷中)
③(徐光)人乞瓜,其主勿與。(《搜神記》,卷一)
④我昔逃逝至此,遂女子求餐。(變文《伍子胥變文》)
⑤今只一面去,又不曾著力,如何可得?(《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例①—⑤, 「從」字例。 [8] 
又如:
子罵父,則是無禮。(《世説新語·方正》)
②淨能便皇帝書符,吹向空中,當時化為神,便乃昇天。(變文《葉淨能詩》)
③(女)便老宿坐,又教弟坐。(《祖堂集》,卷三)
④臣等到北外,或有事節可以彼當面理會,未審許與不許?(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三)
⑤然我七人,只是鬼説話。(《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
⑥洪義父不言昨日務中相打之事。(《劉知遠諸宮調》,第一)
⑦孩兒你竇娥説,做些羊肚兒湯與婆婆吃。(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
⑧(王進)娘説知此事,母子二人抱頭而哭。(《水滸傳》,第二回)
例①—⑧, 「對」字例。 [8] 
又如:
①有宰相璟宗奏曰:「陛下何不葉淨能求雨?」(變文《葉淨能詩》)
②這裏有一個竇秀才,從去年我借了二十兩銀子,如今本利該四十兩。(元·關漢卿:《竇娥冤》,楔子)
③宋江哥哥是我舊交的朋友,我他討一個護臂去。(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
④郭威道:「好,只值得五百錢,咱討五百錢還你,你買得。」(《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平話上》)
⑤可憐他那媳婦十分孝順,家中艱難,我賒了一壺酒,要到墳上去祭他公公。(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二折)
⑥灑家也不殺你,只要你買酒吃。(《水滸傳》,第四回)
⑦等我他要扇子去。(《西遊記》,第五十九回)
⑧范進一面自綰了頭髮,一面郎中借了一盆水洗洗臉。(《儒林外史》,第三回)
例①—⑧, 「問」字例。 [8] 
又如:
①我今日特來娘子賀喜則個。(元·無名氏:《小孫屠》,第九齣)
②楊三官人楊員外唱個喏,員外回頭。(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楊温攔路虎傳》)
③銘啼哭了,進氈帳爺爺磕頭。(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④王進放下擔兒,他施禮。(《水滸傳》,第二回)
⑤兩位鄉紳出來,和尚拱一拱手,魏相公送了出去。(《儒林外史》,第四回)
⑥兩人拜了佛,和尚施禮。(《儒林外史》,第七回)
⑦你既大遠的來了,又是頭一遭兒我張口,怎麼叫你空回去呢?(《紅樓夢》,第六回)
⑧你祖宗九死一生掙下這個家業,到如今不報我的恩,反我充起主子來了。(《紅樓夢》,第七回)
例①—⑧, 「與」「同」「和」例。 [8] 
以上表所向的對象介詞,「於(於)」「為」雖然產生較早,但由於容易與「於(於)」「為」其他用法相混,後來就被淘汰了。
「向」「對」,作為介詞,都是新生詞。這兩個詞,都是由動詞的朝向義、面對義虛化而成。「向」的產生時間比「對」要早,大約中古漢語前期已經產生,而「對」到了中古漢語後期,面對義才徹底消失。
介詞「問」,主要產生、應用於近古漢語,方言性很強,後來也被淘汰了。
「從」表所向,雖然起源較早,但應用不廣,後被淘汰。至於「與」「同」「和」,由於易與它們的表協同用法相混,所以它們的表所向用法也沒有得到發展。 [8] 
  • 對象介詞發展中的用法擴展
同處所介詞一樣,對象介詞發展中也存在一個用法擴展問題。如:
對象介詞「與」,最通常的用法就是表協同。這種用法上古漢語時代早已存在,並且在中古、近古漢語裏也得到繼承。 [9] 
「與」作為一個動詞,在上古漢語裏,最重要的意義有兩項:一是表參與,二是表施予。對象介詞「與」的協同義,顯然是由動詞的參與義虛化而成。請比較:
①將恐將懼,維予女。(《詩經·小雅·穀風》)(與:動詞,和……在一起。)
②國受其福,祝、史焉。(《左傳·昭公二十年》)(與:動詞,參與。)
③我心傷悲兮,聊子同歸兮。(《詩經·檜風·素冠》)(與:介詞,和,跟,表協同。) [9] 
到了近古漢語裏,對象介詞「與」又產生了一種新的用法,表所向。這一用法,顯然是由表協同用法擴展而成。如:
①(王)俊到時,何澤更不俊相揖,便起向燈影裏處潛去。(《王俊首嶽侯狀》)(與:介詞,朝,向,表所向。)
②二人驚懼,我磕頭。(明·哈銘:《正統臨戎錄》)(與:介詞,朝,向,表所向。)
③璩公歸去,婆婆説了。(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第八卷)(與:介詞,對,向,表所向。) [9] 
上古漢語裏,動詞「與」的另一重要意義即表施與,而對象介詞「與」的表承受用法顯然是由此虛化而成。請比較:
①將欲奪之,必固之。(《老子》第三十六章)(與:動詞,給予。)
②欲大叔,臣請事之。(《左傳·隱公元年》)(與:動詞,給予。)
③得其心有道,所欲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孟子·離婁上》)(與:介詞,為,替,表承受。)
④今子我取之,而不我治之。(《韓非子·外儲説左上》)(與:介詞,為,替,表承受。) [9] 
兩漢以後,這一用法也一直繼承下去。如:
①譬如五人共買一婢,其中一人語此婢言:「我浣衣。」(《百喻經·五人買婢共使作喻》)(與:介詞,為,替,表承受。)
子娶婦,自納為妃,共子爭妻,可不慚於天地?(變文《伍子胥變文》)(與:介詞,為,替,表承受。)
③穎審聽之,便向座旁高思裕番語數句,如有共記之意。(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與:介詞,為,替,表承受。)
④俺師父是智真長老,俺取了個諱字,因灑家姓魯,喚作魯智深。(《水滸傳》,第五回)(與:介詞,為,替,表承受。) [9] 
到了近古漢語裏,介詞「與」的表承受用法,又進一步虛化為表被動、表命令用法,這顯然也是一種語法意義的擴展。如:
①和尚是高人,莫他所使。(《祖堂集》,卷二)(與:介詞,為,被,表被動。)
②此人即系推病在家,快我拿來!(《水滸傳》,第二回)(與:介詞,為,給,表命令。) [9] 
對象介詞「為」(wèi)是由動詞「為」(wéi)引申而成。
上古時代,「為」是個動詞,有「做」「作」諸義,後引申為介詞,表承受。請比較:
綌,服之無斁。(《詩經·周南·葛覃》)(為:動詞,製作,織成。)
②王之都者,臣知五人焉。(《孟子·公孫丑下》)(為:動詞,治理。)
③子華使於魯,冉子其母請粟。(《論語·雍也》)(為:介詞,為,替,表承受。)
④庖丁文惠君解牛。(《莊子·養生主》)(為:介詞,為,替,表承受。) [9] 
介詞「為」的這一用法,中古、近古漢語也一直傳承下去。如:
①有異人過之,其掌火。(《搜神記》,卷一)(為:介詞,為,替,表承受。)
②嘉母辭自求質錢,子還責。(《宋書·何承天傳》)(為:介詞,為,替,表承受。)
③眾生若有大疑,來彼山間,汝破疑,同見佛世。(唐·法海:《六祖壇經》)(為:介詞,為,替,表承受。)
④你我朝廷辦事,就是不顧私親,也還覺得於心無愧。(《儒林外史》,第六回)(為:介詞,為,替,表承受。) [9] 
大約從中古漢語起,介詞「為」又引申出表所向、表目的一些新的用法,這些都是表承受用法的擴展。如:
①(張)漢直乃前父拜。(《搜神記》,卷十七)(為:介詞,向,對,表所向。)
②我為法來,非牀坐。(《維摩詰經·不思議品》,卷中)(為:介詞,為了,表目的。)
③公曰:「今年破賊,正奴。」(《世説新語·惑溺》)(為:介詞,為了,表目的。)
名利故,至七日頭,自殺其子,以證己説。(《百喻經·婆羅門殺子喻》)(為:介詞,為了,表目的。)
⑤韓既有學,忍笑吾説之。(《顏氏家訓·名實》,卷四)(為:介詞,向,對,表所向。)
⑥遠公便眾宣揚《大涅槃經》義。(變文《廬山遠公話》)(為:介詞,向,對,表所向。)
⑦法師答言:「奉唐帝敕命,東土眾生往西天取經作大福田。」(《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為:介詞,為了,表目的。)
⑧使人棄父母,棄性命前來,只講和,為國家。(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紹興甲寅通和錄》,卷一六二)(為:介詞,為了,表目的。) [9] 
上古漢語裏,「和」最早應是個形容詞,義為平和、和諧,後引申為動詞,有匯合、連帶諸義。如:
①神之聽之,終且平。(《詩經·小雅·伐木》)(和:形容詞,和諧。)
②師克在,不在眾。(《左傳·桓公十一年》)(和:形容詞,協調,一致。)
③陰陽而萬物得。(《禮記·郊特性》)(和:動詞,匯合,結合。)
④紫芽嫩茗枝採,朱橘香苞數瓣分。(唐·元稹:《貶江陵途中寄樂天》)(和:動詞,加上,連帶。) [9] 
動詞「和」的加上義,進一步引申,則為介詞的協同義、連同義和所向義。如:
①母親哥哥説一聲,就教送出路上去便回。(元·無名氏:《小孫屠》,第十齣)(和:介詞,和,跟,表協同。)
②侯興把一把劈柴大斧頭,推開趙正房門,見被蓋着個人在那裏睡,被和人,兩下斧頭,砍做三段。(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和:介詞,連,表連同。)
③兩邊過路的人都立住了腳,那店小二也驚的呆了。(《水滸傳》,第三回)(和:介詞,連,表連同。)
④兩公子他施禮。(《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和:介詞,向,對,表所向。)
例②—④,介詞「和」的表連同、表所向,都是它的表協同用法的擴張。 [9] 
介詞「和」的表連同用法,也許是受新生介詞「連」影響的結果。近古漢語新生介詞「連」,最基本的用法有兩種:一是加在句子開頭,引出主語,表強調,但這種「連」字,動詞的味道仍然很強。如:
①他自是轉,那上面磨子、篩籮一齊都轉,自不費力。(《朱子語類·總訓門人》)(連:介詞,連同,表強調。)
②莫説自己許了他,你也許了他。(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連:介詞,連同,表強調。)
③大尹教監中放出兩家的老婆來,都面面相覷,沒處分辯,大尹也委決不下。(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連:介詞,連,表強調。)
④眾人一頓罵道:「田主人,你婆子都有主兒了!」(《儒林外史》,第四回)(連:介詞,連,表強調。) [9] 
二是加在前置賓語的前頭,也表強調。如:
①若能讀書,就中卻有商量,只他這個也無,所以無進處。(《朱子語類·訓門人》)(連:介詞,連,表強調。)
②朝廷着高崇文去剿捕,……他家小房族及他的黨乾淨都殺了。(《皇明詔令·戒諭管軍官敕》)(連:介詞,連,表強調。)
③你怎的帽子都弄不見了?(《儒林外史》,第十二回)(連:介詞,連,表強調。)
④一時觸犯了這樣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性命也難保呢!(《紅樓夢》,第四回)(連:介詞,連,表強調。) [9] 

介詞工具介詞的發展

關於古代工具介詞的發展,應當關注兩個問題:(1)、從表工具到表憑藉。(2)從表工具到表處置。
  • 從表工具到表憑藉
上古漢語裏,用於工具義、憑藉義的介詞主要有「以(已)」「將」「用」「因」「循」「按(案)」等幾個詞,其中最常用的是「以」字。
古代工具介詞都來源於動詞。如:
①之子歸,不我。(《詩經·召南·江有汜》)(以:動詞,用,顧及。)
②無大車,維塵冥冥。(《詩經·小雅·無將大車》)(將:動詞,趕車。)
③割雞焉牛刀?(《論語·陽貨》)(用:動詞,使用。)
④為高必丘陵,為下必川澤。(《孟子·離婁上》)(因:動詞,藉助。)
⑤臨君周邦,率大卞,燮和天下,用答揚文武之光訓。(《尚書·顧命》)(循:動詞,遵循。)
⑥故籍之虛辭則能勝一國,考實形不能謾於一人。(《韓非子·外儲説左上》)(按:動詞,考核。) [10] 
工具介詞的最基本的用法,就是通過引介工具賓語,指明謂語動詞實施時所賴以存在的工具或手段。工具介詞的這一基本用法,從先秦起,直到中古和近古漢語都一直存在着,只是因時代不同,詞彙形式有所更替而已。如:
①投我木瓜,報之瓊琚。(《詩經·衞風·木瓜》)
②執豕於牢,酌之匏。(《詩經·大雅·公劉》)
③許子釜甑爨,鐵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④夫天安得筆墨而為圖書乎?(《論衡·自然》)
⑤(丈夫)乃杖叩王左足。(《搜神記》,卷十五)
⑥石季倫蠟燭作炊。(《世説新語·汰侈》)
⑦三歲後,根枯莖朽,火燒之。(《齊民要術·耕田》,卷一)
⑧法華和尚聞語,遂袖內取出合子,(以)龍仙膏往頂門便枱。(變文《韓擒虎話本》)
⑨遂缽盂一照,叫「天王」一聲,當下火滅,七人便過此坳。(《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
⑩林沖手牀上摸時,只拽得一條絮被。(《水滸傳》,第十回)
⑪嚴貢生鑰匙開了箱子,取出一方雲片糕來。(《儒林外史》,第六回)
⑫又自手在桌上畫着。(《儒林外史》,第四回) [10] 
憑藉,實際是表工具用法的擴展。這一用法,上古時代已經開始,中古、近古漢語也一直延續下去。如:
賢,則去疾不足;順,則公子堅長。(《左傳·宣公四年》)
②吾聞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孟子·滕文公上》)
③何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
法而治,功而賞。(《商君書·君臣》)
⑤春夏之月有蠓蚋者,雨而生,見陽而死。(《列子·湯問》)
⑥此非常事,不得常禮斷之。(《搜神記》,卷十五)
⑦(薛)安都少勇聞,身長七尺八寸,便弓馬。(《宋書·薛安都傳》)
⑧汝師何法為禪定?(《祖堂集》,卷三)
⑨曾子指出這五件來示人,要人文王做個樣子去學他。(元·許衡:《魯齋遺書·大學直解》,卷四)
⑩你如今只送飯為由,見得它。(元·無名氏:《小孫屠》,第十四出)
⑪多感何太公看覷,幾次要女兒招我為婿。(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三折)
⑫雨村低了頭,半日説道:「你怎麼着?」(《紅樓夢》,第四回) [10] 
值得注意的是,工具介詞連同它的賓語,不僅可以放在謂語前作狀語,也可以後置作補語,這種情況當以「以」字最為突出。如:
①投我木瓜,報之瓊琚。(《詩經·衞風·木瓜》)
②為政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
③而況君子結二國之信,行之禮,又焉用質?(《左傳·隱公三年》)
④不能言語,飲食所須,託之夢。(《搜神記》,卷十五)
⑤老父在太丘,強者綏之德,弱者撫之仁。(《世説新語·政事》)
⑥選著好人做司徒,復示教人的緣由。(元·許衡:《魯齋遺書·直説大學要略》,卷三) [10] 
  • 從表工具到表處置
從上敍述中可以看到,古代的處置介詞實際是由工具介詞進一步虛化而成。正因為如此,所以向熹把唐代的處置介詞「把」「捉」等仍列為「表工具的介詞」,是有其用心的。為節省篇幅,這裏也不單列。 [11] 
漢語處置介詞,主要產生、應用於中古、近古漢語,其主要形式有三個:「以」「將」「把」。漢語處置介詞的產生與工具介詞有極大關係:
首先,不論是工具介詞,還是處置介詞,其意義變化的起始點都是由動詞的持拿義開始的;
其次,不論是工具介詞,還是處置介詞,連同它們的賓語,都是謂語動詞得以實施的條件;
最後,工具介詞和處置介詞的賓語和它們的謂語動詞後的賓語可以同時存在,即異賓異位,到後來處置介詞的賓語同謂語動詞後的賓語也可以變為同賓同位。 [11] 
漢語的處置句主要有三種形式:「以」字句、「將」字句和「把」字句。
「以」字句
「以」字句產生於上古漢語。最初的處置介詞的賓語和謂語動詞的賓語可以是異賓異位。如:
①陳子時子之言告孟子。(《孟子·公孫丑下》)
②伯楚呂郤之謀告公。(《國語·晉語四》)
③吾欲女孫予陳平。(《史記·陳丞相世家》)
④於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沛公言報項王。(《史記·項羽本紀》)
例①—④, 「以」譯為「把」或「將」最為通順,如再講成工具介詞,是十分勉強的。 [11] 
這類句子,「以」後的賓語和句中謂語動詞賓語,各自代表不同事物,這就是所謂的「異賓」;而這樣的「異賓」又分別處於介詞和謂語動詞之後,這就是所謂的「異位」。
而到了中古漢語以後,除了部分「以……為……」句式外,「以」字句逐漸演變為同賓同位,與「將」字句和「把」字句用法逐漸趨同。如:
①無穢食置於寶器,當知是比丘心之所念。(《維摩詰經·弟子品》,捲上)
②顧彥先生平好琴,及喪,家人常琴置靈牀上。(《世説新語·傷逝》)
前廳為佛殿,後堂為講室。(《洛陽伽藍記·建中寺》,卷一)
④胡水竇名為「摩尼」。(《百喻經·摩尼水竇喻》)
⑤文章當理致為心腎,氣調為筋骨,事義為皮膚,華麗為冠冕。(《顏氏家訓·文章》,卷四)
例①②, 「穢食」「琴」既是「以」的賓語,也是動詞「置」的事實上的賓語,這就是「同賓同位」。 [11] 
「將」字句
「將」字句產生在唐代,而廣泛應用是在近古漢語。
隨着語言發展,「將」字句涉及許多複雜句式,其中主要有四種情況:
(1)「將+賓+及物動詞+〇」。如:
①料理中堂,小府安置。(唐·張鷟:《遊仙窟》)
②若能聖賢言語來玩味,見得義理分曉,則漸漸覺得此重彼輕。(《朱子語類·訓門人》)
③比見浙間朋友,或自謂能通《左傳》,或自謂能通《史記》,將孔子置在一壁,卻左氏、司馬遷駁雜之文鑽研推尊。(《朱子語類·訓門人》)
④剪頭門子,後來卻把奴家罵。(《張協狀元》,第三十五出)
⑤愛的不該那歹處也;嫌的不合那好處也。(元·許衡:《魯齋遺書·直説大學要略》,卷三)
⑥你這話對伯顏帖木兒。(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⑦知縣差班頭和尚解放。(《儒林外史》,第四回) [11] 
(2)「將+賓+及物動詞+處所補語」。如:
①自從遠公於大內見諸宮常字紙穢用於茅廁之中,悉嗔諸人。(變文《廬山遠公話》)
②讀書者當此身葬在此書中,行住坐卧,念念在此。(《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③比見浙間朋友,或自謂能通《左傳》,或自謂能通《史記》,孔子置在一壁,卻將左氏、司馬遷駁雜之文鑽研推尊。(《朱子語類·訓門人》)
④來日午時,你可泊於蔣山腳下南岸第七株楊柳下相侯。(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11] 
(3)「將+賓語+動補結構+〇」。如:
①千聖小王怒發,鴛鴦湖一腳踢翻。(宋·虛堂和尚:《虛堂和尚語錄》)
②因甚着這個人勒死?(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
③(端哥)用左手醜哥舌頭扯出,用鞋錐烙訖三下。(《元典章·前集刑部》)
④霸王紀信燒死了。(《皇明詔令·戒諭管軍官敕》)
⑤(薛蟠)因恃強喝令豪奴馮淵打死。(《紅樓夢》,第四回)
⑥我緣故回明,那太爺感傷嘆息了一回。(《紅樓夢》,第二回) [11] 
(4)「將+賓語+及物動詞+賓語」。如:
①唐朝忍禪師在山東袈裟付囑與能禪師。(《神會語錄》)
②造寺、佈施、供養,只是修福,不可以為功能。(唐·法海:《六祖壇經》)
③欲往蓬萊山,充糧食。(唐·寒山子:《寒山詩·白鶴》,第三十九)
④小生出於無奈,只得女孩兒端雲送與蔡婆婆做兒媳婦去。(元·關漢卿:《竇娥冤》,楔子)
⑤(皇上)又這政老爺賜了個額外主事職銜,叫他入部習學。(《紅樓夢》,第二回)
⑥次日天未明時,劉老老便起來梳洗了,又板兒教了幾句話。(《紅樓夢》,第六回) [11] 
「把」字句
和「將」字句一樣,「把」字句也是產生於唐代而廣泛應用於近古漢語時期。「把」字句涉及的句式主要有以下五種情況:
(1)「把+賓語+及物動詞+〇」。如:
①悠然散吾興,欲青天。(唐·皮日休:《初夏楞伽精舍》)
②昨來再過上京,契丹墓墳、宮室、廟像一齊燒了。(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燕雲奉使錄》,卷四)
③一謎地殺呼高叫,貴人圍。(《劉知遠諸宮調》,第十一)
④只得𢬵卻千金買,花名籍字。(元·元名氏:《小孫屠》,第五齣)
⑤清平世界,是何道理,良人調戲?(《水滸傳》,第七回)
⑥一個鄰居早那一隻鞋尋了來,替他穿上。(《儒林外史》,第三回)
⑦老爺怎麼出身之地竟忘了?(《紅樓夢》,第四回) [11] 
(2)「把+賓語+及物動詞+處所補語」。如:
①知遠瓦懺內羹飯都潑着洪信面上。(《劉知遠諸宮調》,第十一)
神靈丟在九霄雲外。(元·無名氏:《小張屠焚兒救母》,第三折)
③那僧兒接了三件物事,盤子寄在王二茶坊櫃上。(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④智深那兩桶酒都提在亭子上。(《水滸傳》,第四回)
⑤捕盜官襲將去,到個村裏,差了一百個壯漢,將着弓箭器械,那賊圍在一個峪裏,才拿着回來。(《老乞大》) [11] 
(3)「把+賓語+動補結構+〇」。如:
①應是天仙狂醉,亂白雲揉碎。(唐·李白:《清平樂》)
②只道劉三,誰肯揪捽住?(元·睢景臣:《高祖還鄉》)
③(僧兒)到皇甫殿直門前,青竹簾掀起,探一探。(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④當時到家裏,殿直焦噪,門來關上。(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⑤咳,今日蒸氣蒸人裏,席子都捲起來。(《樸通事》)
⑥説着,不由兩人再問,關上,就進去了。(《儒林外史》,第九回) [11] 
(4)「把+賓語+動詞/形容詞+補語」。如:
①只借聖人言語做起頭,便己意接説將去。(《朱子語類·訓門人》)
②(萬秀娘)把前面話對着婆婆説了一遍。(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第三十七卷)
③府尹高俅斷了四十脊杖,迭配出界發放。(《水滸傳》,第二回)
個趙氏在屏風後急得像熱鍋上螞蟻一般。(《儒林外史》,第六回)
⑤嚴資生紅了一陣,又彼此勸了幾杯酒。(《儒林外史》,第六回)
⑥若問這方兒,真瑣碎死了。(《紅樓夢》,第七回) [11] 
(5)「把+賓語+及物動詞+賓語」。如:
①有人椿樹,喚作白栴檀。(唐·寒山子:《寒山詩·有人》,第九十六)
②皇帝當眼目心腹一般。(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③楊三官人那「未卜先知」先生占卦的事説與妻子。(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楊温攔路虎傳》)
④魯達這二兩銀子丟還了李忠。(《水滸傳》,第三回) [11] 

介詞原因介詞的發展

和其他介詞發展相比,古代原因介詞的發展,相對而言,倒顯得簡單一些。原因介詞應獨立存在,有的著作把原因介詞包括在工具介詞之中,是欠妥的。
關於古代原因介詞的發展問題,應當注意三個問題:1,應注意原因介詞使用的歷史。2,應注意原因介詞的連詞化傾向。3,應注意原因介詞的複音化趨勢。
  • 應注意原因介詞使用的歷史
層次古代原因介詞,最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個:「以」「因」「為」「由」「坐」「緣」。這幾個詞使用的歷史背景是不同的。 [12] 
「以」字主要產生、應用於先秦時代。兩漢以後,中古漢語裏用得也還算廣泛。如:
①君子不言舉人,不人廢言。(《論語·衞靈公》)
②晉人難故,欲立長君。(《左傳·文公六年》)
③左右君賤之也,食以草具。(《戰國策·齊策四》)
④千丈之堤,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突隙之煙(熛)焚。(《韓非子·喻老》)
⑤大道多歧亡羊,學者多方喪生。(《列子·説符》)
⑥此兒當兵死。(《搜神記》,卷十九)
⑦居士此室,何空無侍者?(《維摩詰經·文殊師利問疾品》,卷中)
⑧慶之年滿七十,固請辭事,上嘉其意,許之。(《宋書·沈慶之傳》)
⑨劉公幹失敬罹罪。(《世説新語·言語》)
⑩勿無草則不鋤,不鋤則科小。(《齊民要術·種蒜》賈注,卷三)
⑪太后鐘聲遠聞,遂移在宮內。(《洛陽伽藍記·龍華寺》,卷二)
⑫如被愚人,鹽美故,而空食之。(《百喻經·愚人食鹽喻》) [12] 
因/為
「因」「為」這兩個原因介詞,主要使用在中古、近古漢語裏。但在上古漢語後期,「因」「為」已出現在文獻之中。如:
①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家世得為秦將。(《史記·蒙恬列傳》)
②漢卒十餘萬人皆入睢水,睢水之不流。(《史記·項羽本紀》)
③嘻,汝非盜邪?胡而食我?(《列子·説符》)
④次嫂樊氏,疾失明。(《搜神記》,卷十一)
⑤潘(安仁)此遂作《家風詩》。(《世説新語·文學》)
⑥(王處仲)嘗荒恣於色,體之敝。(《世説新語·夙惠》)
⑦達摩語惠可曰:「汝何此間立?」(《神會語錄》)
⑧每日八人齊來,君子何後到?(變文《韓擒虎話本》)
⑨你什摩認奴作郎?(《祖堂集》,卷五)
⑩爺爺怪怒,將銘打了幾下。(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⑪休我等連累了大郎。(《水滸傳》,第三回)
⑫只寧王反叛,弟便掛印而逃。(《儒林外史》,第八回) [12] 
由/坐/緣
「由」「坐」「緣」這幾個原因介詞,用得都不是很廣,它們主要使用在中古漢語裏。其中的「坐」字,雖然是新生詞,但由於使用面很窄,壽命很短,終被淘汰。如:
①項羽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史記·項羽本紀》)
②建元六年,竇太后崩,丞相昌、御史大夫青翟喪事不辦,免。(《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此知短命夭死之人,必有邪行也。(《論衡·問孔》)
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償債耳。(《搜神記》,卷一)
⑤天下兵亂,男女氣亂而妖形作也。(《搜神記》,卷七)
⑥欣此益知名。(《宋書·羊欣傳》)
⑦(尹嘉)不孝當死。(《宋書·何承天傳》)
⑧周侯我而死,幽冥中負此人。(《世説新語·尤悔》)
⑨(郭)淮妻,太尉王凌之妹,凌事,當並誅。(《世説新語·方正》)
⑩(王子侯)此被責。(《顏氏家訓·風操》,卷二)
⑪雖地水濕而無滷泥,莓苔、軟草布稠密故,遂不會遊人汙其腳印。(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⑫煩惱從何生?愁哉苦起。(唐·寒山子:《寒山詩·乘茲》,第六十五)
⑬花徑不曾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唐·杜甫:《客至》)
⑭停車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⑮我今日齋去,是汝與我看院。(變文《難陁出家緣起》) [12] 
  • 應注意原因介詞的連詞化傾向
連詞的產生問題,詳見「連詞」詞條。這裏只是提請注意:原因介詞的連詞化也是導致連詞產生的一個重要因素。
語言發展中,原因介詞常常與連詞搭配使用,這樣的語言背景會使部分原因介詞具有連詞化傾向。如:
「由/緣……,故……」
①(顧敷)曰:「不然,當忘情不泣,不能忘情故泣。」(《世説新語·言語》)
功德使無道心,諮歸國事不蒙縱許。(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12] 
「所以……,以/由……」「由……,所以……」
①故齊所以大破者,其伐楚而肥韓魏也。(《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②凡瓜所以早爛者,皆腳躡及摘時不慎,翻動其蔓故也。(《齊民要術·種瓜》,卷二)
所以然者,其當公而執私情,處重責而懷薄義也。(《顏氏家訓·兄弟》,卷一)
④當聖德淵重,厚地所以不能載。(《世説新語·言語》) [12] 
還有某些原因介詞常常處於分句開頭,它們既像介詞,又像連詞。如:
「為/由/以/緣+分句,……」
平貧,乃假貸幣以聘。(《史記·陳丞相世家》)
臣才弱任重,以及傾撓。(《宋書·武二王傳》)
先有要,不敢起避,遂令二目俱失其明。(《百喻經·為二婦故喪其兩目喻》)
天使在此,並無歌樂,蕃家弓箭為上,射鵰落雁,供養天使。(變文《韓擒虎話本》)
他一牀樂器都會,一府里人都叫做李樂娘。(明·馮夢龍:《警世通言·一窟鬼癩道人除怪》,第十四卷) [12] 
「……,以/為+分句」
①且孔子言「天喪予」者,顏淵賢也。(《論衡·問孔》)
②夫食虎者,不敢以生物與之,其殺之之怒也。(《列子·黃帝》)
③喙長則牙多,一廂三牙以上則不煩畜,難肥故。(《齊民要術·養豬》注,卷六)
④(某乙)為隨州楊堅,限百日之內合有天分,戴平天冠不穩,與㨙(換)腦蓋骨去來。(變文《韓擒虎話本》) [12] 
  • 應注意原因介詞的複音化趨勢
原因介詞的複音化,對原因介詞的連詞化顯然有助推作用。如:
①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精神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於疾病。(《論衡·訂鬼》)
②然朽草之為螢,由乎腐也;麥之為蝴蝶,由乎濕也。(《搜神記》,卷十二)
③今雖罪人即戮,王猷載靜,養釁貽垢,實由於臣。(《宋書·武二王傳》)
④熙光因以此激之曰:「……人作犬豕相遇,而丈人慾為之死,不亦惑乎?」(《宋書·范曄傳》)
⑤日日不得聞,為此心悽愴。(唐·寒山子:《寒山詩·出身》,第一四五)
⑥良由為骨少,狗多分不平。(唐·寒山子:《寒山詩·我見》,第五十八) [12] 

介詞比較介詞的發展

古代比較介詞的發展,其脈絡也比較單純。這個脈絡,應抓住兩條線索:一是「於」字句,二是「比」字句。
  • 「於」字句
前面説過,古代「」「」是兩個字,讀音也不同,現在簡化為一個「於」字。在上古漢語裏,「於」「於」用法絕不相同。大體説來,表示比較或被動意義,一般是用「於」不用「於」。如:
①季氏富於周公。(《論語·先進》)
②仲尼豈賢於子乎?(《論語·子張》)
③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孟子·公孫丑上》)
④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慾」(《孟子·盡心下》)
⑤今君富於季孫,而齊大於魯,陽虎所以盡詐也。(《韓非子·難四》)
⑥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於百萬之師。(《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⑦桓公妻姑姊(妹)七人,惡浮於桀紂,而過重於秦莽也。(《論衡·書虛》)
⑧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禮記·檀弓下》)
例①—⑧,由引例可知,這種句子的謂語多半是由形容詞充當。 [13] 
兩漢以後,到了中古漢語,總體上看,仍維持「於」「於」用法的區別,但有的文獻已打破這種限制,「於」「於」用法有明顯的混同趨勢。如《搜神記》一書,據周生亞統計,比較介詞「於」「於」共出現5次,其中用「於」者3次,用「於」者2次。如:
①犬之報恩甚於人,人不知恩,豈如犬乎?(《搜神記》,卷二十)
②其蠶綸理厚大,異於常蠶。(《搜神記》,卷十四)
但總體而言,中古漢語裏,表比較仍以用「於」者居多。如:
①謝公清於無奕,潤於林道。(《世説新語·品藻》)
②晉時民少於今日,王侯第宅,與今日相似。(《洛陽伽藍記·建陽裏》楊注,卷二)
③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唐·李白:《蜀道難》)
④桂布白似雪,吳錦軟於雲。(唐·白居易:《新制布裘》) [13] 
  • 「比」字句
大約在中古漢語後期,即隋唐時代,漢語又產生一個新的比較介詞,這就是「比」字。
介詞「比」的產生,自然同「比」字句的產生有關,但是並非所有「比」字句的「比」字都可定義為比較介詞。上古漢語裏很難找到「比」用為比較介詞的實例。有些用於比喻句的「比」,並非介詞,而是實實在在的動詞,義為比擬、比作。如:
①既生既育,毒。(《詩經·邶風·穀風》)
②爾何曾管仲?(《孟子·公孫丑上》)
③若將文木邪?(《莊子·人間世》)
例①—③, 「比」都是動詞,義為比擬比作;句中的「於」或「於」也不是介詞,是動詞,義同「」。例①,鄭箋雲:「於,於也。既有財業矣,又既長老矣,其視我如毒螫,言惡已甚也。」這裏正是釋「於」為「如」。王引之亦云:「於,猶『如』也。《易·繫辭傳》曰:『《易》曰:「介於石,不終日,貞吉。」介如石焉,寧用終日?斷可識矣。』是介於石,即介如石也,故《漢書·汲黯傳》:『愚民安知市買長安中,而文吏繩以為闌出財物如邊關乎?』《史記》『如』作『於』。『於』與『於』古字通,故兩字皆可訓為『為』,亦皆可訓為『如』。」 [13] 
又「於」字條,王氏又云:「於,猶『如』也。」反過來説,文獻中也有「如」字訓為「於」字者,如《呂氏春秋·愛士》:「人之困窮,甚如飢寒」。「甚如飢寒」即「甚於飢寒」。甚至到了中古漢語,這種用例也不難找到。如:
④是方父蟲,匹婦考也。(《顏氏家訓·文章》,卷四) [13] 
向熹在談到中古漢語「比較句」發展時,曾將「比較句」分為「平比句」和「差比句」兩種。其中「差比句」又分為三種句式:「比」字句、「如」字句和「似」字句。 [13] 
向熹這裏所談的「比較句」,除「比」字句外,大部分都是動詞問題,而與比較介詞無關。向熹説:「六朝以後,『比』虛化為介詞,表示差比,於是一種新的比較句產生了,唐宋時代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同時又提出了公式是「甲+比+乙+説明語」,而「説明語」又「通常由形容詞擔任」。 [13] 
向熹的這種分析當然是對的,但所提供的資料僅是《世説新語》的兩條,顯然證據不足。並且其中一條大有疑問:「於是支公正講小品,開戒弟子:『道林講,汝至,當在某品中。』」(《世説新語·文學》)「比汝至」,這個「比」同比較介詞實在無關。 [13] 
周生亞等認為,「比」作為一個比較介詞,應產生於隋唐時代,宋代以來廣泛應用。如:
①蠻夷童丱,猶能以學成忠,齊之將相敬宣之奴不若也。(《顏氏家訓·勉學》,卷三)
②縉雲詎長沙,出牧猶承明主恩。(唐·劉長卿:《餞王相公出牧括州》)
③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黃花。(宋·李清照:《醉花陰》)
④此廟雖無敕額,且是威靈,比着官房,到有些廣闊。(《張協狀元》,第四十四出)
⑤他必然別人先到家。(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三折)
⑥魯達看那女子時,另是一般丰韻,不同。(《水滸傳》,第四回)
⑦新買了住宅,京裏鐘樓街的房子還些。(《儒林外史》,第一回)
⑧只要他發點好心,拔根寒毛咱們的腰還呢!(《紅樓夢》,第六回)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比」字句,其謂語可以由形容詞充當,也可以是由動詞或動詞性詞組充當,如例①④⑤所示。 [13] 

介詞被動介詞的發展

關於漢語被動介詞的發展,應注意以下四個問題:1、被動意念句當是漢語被動句的原生態形式。2、漢語被動介詞的多樣化。3、漢語被動介詞的規範化。4、漢語被動介詞的定型化。
[14] 
  • 被動意念句當是漢語被動句的原生態形式
王力在談到漢語「被動式的產生及其發展」時,是將「動詞用於被動意義」的句子排除在外的,「因為從結構形式上看,這些句子和主動句的形式毫無區別。『孫子臏腳』與『左丘失明』的結構是一樣的」。 [14] 
王力的意見的重點是看重句子的結構形式。但是,漢語被動句的產生,從無到有,總得有個起點,有個過程。被動意念句,在周生亞等看來,它就是漢語被動句的原生態,是漢語被動句的最原始形式。 [14] 
金文裏已出現這樣的句子,管燮初把它列為「受事主語」的第四種,並稱之為「習慣性的被動語氣」。如:
①麥赤金,用乍鼎。(《麥方鼎》)
②蔑歷於保,賓。(《保卣》) [14] 
例①②, 「易」均讀如「賜」,為「被賜」之意。在傳世文獻裏,這種被動意念句也不乏其例。如:
①長幼之節,不可也。(《論語·微子》)
②朽木不可也。(《論語·公冶長》)
③孫叔敖於海,百里奚於市。(《孟子·告子下》)
④昔者龍逢,比干,萇弘,子胥,故四子之貴,而身不免乎戮。(《莊子·胠篋》)
⑤彼竊鈎者,竊國者為諸侯。(《莊子·胠篋》)
例①—⑤, 「廢」「雕」「舉」「斬」「剖」「胣」「誅」等動詞均用於被動意義。 [14] 
  • 漢語被動介詞的多樣化
漢語被動介詞的多樣化,是漢語被動句的多樣化所帶來的必然結果。上古漢語裏,最常見的被動句有五種:「於」字句、「於」字句、「為」字句、「見」字句和「見……於」句。 [14] 
(1)「於」字句。
上古漢語前期,後擴展到中期,「於」字用於表示被動稍微多一些,但總的來看,表被動還是多用「於」字,少用或不用「於」字。如:
①率褱(懷)不廷方,亡不閈文武耿光。(《毛公鼎》)
②侯乍冊麥易金闢侯。(《麥尊》)
③予小子新命三王,惟永終是圖。(《尚書·金縢》)
④憂心悄悄,愠羣小。(《詩經·邶風·柏舟》)
⑤初,王姚嬖莊王,生子頹。(《左傳·莊公十九年》) [14] 
(2)「於」字句。
大約從上古漢語中期開始,「於」字多用於表示被動意義,並且是一種語言的新常態。如:
①郤克傷矢,流血及屨,未絕鼓音。(《左傳·成公二年》)
②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人。(《孟子·滕文公上》)
③夫破人之與破人,臣人之與臣人,豈可同日而言之哉?(《戰國策·趙策二》)
④靜郭君曰:「受薛於先王,雖惡后王,吾獨謂先王何乎?」(《呂氏春秋·知士》) [14] 
「於」的這種用法,兩漢以後也不乏其例。如:
①燕小弱,數困兵,今計舉國不足以當秦。(《史記·刺客列傳》)
②蚊虻之力不如牛馬,牛馬困蚊虻,蚊虻乃有勢也。(《論衡·物勢》)
③及帝晏駕,王室毒兵禍。(《搜神記》,卷七)
④君性亮直,必不容寇讎。(《世説新語·方正》) [14] 
(3)「為」字句。
「為」字用於表示被動意義,始於上古漢語中期。如:
①不酒困。(《論語·子罕》)
②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於此,將戮乎?(《左傳·成公二年》)
③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卒天下笑。(《趙國策·趙策三》)
④然則今有美堯、舜、湯、武、禹之道於當今之世者,必新聖笑矣。(《韓非子·五蠹》) [14] 
「為」字句,被動介詞「為」可以引出施動者,如例①③④所示;也可以省略施動者,如例②所示。這一用法,也可能反映出「為」由助動詞到介詞的演變線索。 [14] 
中古時期,這種句式又稍有擴展,動詞後也可以帶上賓語補語。如:
①誠令成安君聽足下計,若信者亦已禽矣。(《史記·淮陰侯列傳》)
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用者,一章無補。(《論衡·自紀》)
③因條桑斧傷而死。(《搜神記》,卷九)
④其婦上岸,便將去。(《搜神記》,卷五)
⑤此人深思,寧毒蛇螫殺,要當懷去。(《百喻經·得金鼠狼喻》)
⑥顥與數十騎欲奔蕭衍,至長社,社民斬其首,傳送京師。(《洛陽伽藍記·永寧寺》楊注,卷一)
⑦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語不擇,周逖抽腸釁鼓雲。(《顏氏家訓·教子》,卷一) [14] 
(4)「見」字句。
上古漢語中期,又產生了一種新的被動句,即「見」字句。「見」不是被動介詞,應視為助動詞。有的著作將「見」定性為介詞,是欠妥的。「見」既與被動介詞無關,本應不出列,但因被動介詞與被動句有關,所以「見」字句又不能不提出來。 [14] 
助動詞「見」的後面不能出現施動者,這一點同「於」「於」「為」完全不同。如:
①子曰:「年四十而惡焉,其終也已。」(《論語·陽貨》)
②百姓之不保,為不用恩焉。(《孟子·梁惠王上》)
③厚者為戮,薄者疑。(《韓非子·説難》)
敬愛者,人也。(《呂氏春秋·必己》)
⑤須賈大驚,自知賣。(《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⑥坑儒士,起自諸生為妖言,坑者四百六十七人。(《論衡·語增》) [14] 
(5)「見……於」句。
這種句式,應視為上(2)(4)的綜合式。作為被動標記,「見」字後既然不能出現施動者,所以它就常和「於」字句結合起來,以引出施動者。此式大約產生在戰國中期或末期。如:
①吾長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②有間,晏子齊君,出奔。(《呂氏春秋·士節》)
③(被瞻)行義於鄭,而文公也。(《呂氏春秋·上德》)
④吾嘗三仕,三君。(《史記·管晏列傳》) [14] 
  • 漢語被動介詞的規範化
到了中古漢語,隨着漢民族共同語形成趨勢的逐漸加強,語言中句式的表達也逐漸走向規範。就漢語被動句表達而言,到了中古漢語,有兩種被動句式非常強勢地登上了歷史舞台,這就是「為……所」句和「被」字句,而其他被動句式則逐漸式微而走向消亡。 [15] 
(1)「為……所」句。
「為……所」句,先秦時已經產生,但到了《史記》裏,已變成了常見句式。「為……所」句中的「為」,應視為被動介詞。「為」的作用在於引出施動者,「所+動」應視為句中的謂語成分。如:
①申徒狄諫而不聽,負石自投於河,魚鱉食。(《莊子·盜蹠》)
②德若堯禹,世少知之,方術不用,疑。(《荀子·堯問》)
③夫直議者不容,無所容則危身。(《韓非子·外儲説左下》)
④楚遂削弱,秦所,於是白起又將兵來伐。(《戰國策·秦策四》)
⑤嬴聞如姬父殺。(《史記·魏公子列傳》)
⑥雖武王擒,時亦宜殺傷十百人。(《論衡·語增》) [15] 
馬建忠在《馬氏文通》中將古代的「受動字」分為六式,其中第一種就是「為……所」句。不過,馬氏認為這種句式是個判斷句,而非被動句。如「衞太子為江充所敗」(《漢書·霍光傳》),馬氏説:「『敗』,外動也,『江充』其起詞。『所』字指『衞太子』,而為『敗』之止詞。故『江充所敗』實為一讀,今蒙『為』字以為斷,猶雲『衞太子為江充所敗之人』,意與『衞太子敗於江充』無異。如此,『江充所敗』乃『為』之表詞耳。」 [15] 
高名凱很是認可馬氏觀點,認為「為」是「系詞」,並以法文為例,説明判斷句和被動句的轉換關係。[插圖]「為……所」句,是判斷句還是被動句,這是結構分析上的大問題。 [15] 
周生亞等認為,「為」是表被動的介詞,不是判斷動詞,「所」是加在動詞前的一個助詞,也是表被動的一個標記,而非代詞。「所+動」是充當全句的謂語,而非「表詞」。如果將「為……所」句模式化,一定認為是表判斷而非表被動,那麼對以下多種變式句將無法解釋。如:
①凡國有三制,有制人者;有人之制者;有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者。(《管子·樞言》)
②員不忍稱疾避易,以見王之親越之擒也,員請先死。(《國語·吳語》)
③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史記·項羽本紀》)
④伯文,我一日誤為所召,今得遣歸。(《搜神記》,卷十五)
⑤如是分物,人嗤笑。(《百喻經·二子分財喻》)
其實馬氏的內心,對這種結構的分析也不是很託底的。這正像宋紹年所分析的那樣:「但是主系表結構不是受事主語句,同被動式畢竟是很不相同的結構。馬氏也看到了這一點;他説:『以「為」「所」二字間於句讀,雖施受如常(即為主系表),已若轉為受動之意。』一個『若』字反映了馬氏首鼠兩端的矛盾心理。」 [15] 
「為……所」句產生之後,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它主要使用在中古漢語裏。如:
①死後之名非所取也,故不及。(《列子·楊朱》)
②父儀,文帝殺。(《搜神記》,卷十一)
③是身如邱井,逼。(《維摩詰經·方便品》,捲上)
④(范曄)母如廁產之,額傷,故以磚為小字。(《宋書·范曄傳》)
⑤裴郎作《語林》,始出,大遠近傳。(《世説新語·文學》)
⑥凡五穀地畔近道者,多六畜犯,宜種胡麻、麻子以遮之。(《齊民要術·種麻子》,卷二)
⑦後延伯流矢中,卒于軍中。(《洛陽伽藍記·法雲寺》楊注,卷四)
⑧周弘正宣城王愛,給一果下馬,常服御之,舉朝以為放達。(《顏氏家訓·涉務》,卷四) [15] 
(2)「被」字句。
」字最早是個名詞,指被子。《説文》:「被,寢衣,長一身有半,從衣,皮聲。」段注云:「《論語·鄉黨篇》曰:『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孔安國曰:『今被也。』鄭注曰:『小卧被是也。』引申為『橫被四表』之『被』。」 [15] 
名詞「被」,引申為動詞,有覆蓋、施加、蒙受諸義。表被動的「被」,當是由動詞的蒙受義或遭受義引申而成。其演變過程,當是四步:
其一,「被」加在名詞代詞之前,作謂語動詞,有蒙受或遭受之義。如:
①為奸利以弊人主,行財貨以事貴重之臣者,身尊家富,父子其澤。(《韓非子·奸劫弒臣》)
②其明年,山東水菑。(《史記·平準書》) [15] 
其二,「被」加在名詞化的動詞之前,「被」仍是謂語動詞,有遭受義。這種「被」很容易誤解為表被動的介詞。如:
①國一日攻,雖欲事秦,不可得也。(《戰國策·齊策一》)
②今兄弟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辱,隨仇者,貞也。(《韓非子·五蠹》) [15] 
其三,「被」加在謂語動詞之前,表被動義,但其後尚不能出現施動者,這種「被」是助動詞,不是介詞。如:
①信而見疑,忠而謗,能無怨乎?(《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②曾子見疑而吟,伯奇逐而歌。(《論衡·感虛》)
這種句子,正因為「被」後尚不能出現施動者,所以才常同「於」字配合使用。如:
①慄腹以十萬之眾五折於外,以萬乘之國趙,壤削主困,為天下僇笑。(《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②義熙中,弟徽高祖。(《宋書·羊欣傳》) [15] 
其四,「被」後出現施動者,加在謂語動詞之前,表被動義。這時,「被」已徹底虛化為介詞。完成這個過程,當在東漢末到魏晉時代。如:
①今月十三日,臣被尚書召問。(漢·蔡邕:《被收時表》)
②瑒、楨各被太祖闢為丞相椽屬。(《三國志·魏書·王粲傳》)
③此女意在於君,被父母凌逼,嫁與劉祥。(《搜神記》,卷五)
④昨忽被縣召,夜避雨,遂誤入此中。(《搜神記》,卷十二)
例①,此例引自郭錫良的《古代漢語語法講稿》。「被」後出現施動者,就目前而言,當以例①為最早。 [15] 
介詞「被」產生之後,中古漢語裏也一直使用下去,與「為……所」句並行不悖。如:
①亮子被蘇峻害,改適江虨。(《世説新語·方正》)
②如彼愚人,被他打頭,不知避去,乃至傷破,反謂他痴。(《百喻經·以梨打破頭喻》)
③今者莊園錢物、奴婢,盡被官家收檢。(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④理短被他欺,理長不奈你。(唐·寒山子:《寒山詩·勸你》,第二三四)
⑤子胥被婦認識,更亦不言。(變文《伍子胥變文》)
⑥某甲一生功夫,將謂無人過得,今日之下,被馬大師呵責,直得情盡。(《祖堂集》,卷十四) [15] 
介詞「被」產生之後,其後賓語並非一定得出現,有時也可以省略不用。如:
①小白既立,脅魯殺子糾,召忽死之,管仲吾囚。(《列子·力命》)
②(王旻)遂囚繫、拷訊。(《搜神記》,卷三)
③羨之誅,王弘入為相,領揚州刺史。(《宋書·王韶之傳》)
④孔融收,中外惶怖。(《世説新語·言語》)
⑤既鞭已,以馬屎傅之,欲令速差。(《百喻經·治鞭瘡喻》)
⑥世隆見橋焚,遂大剽生民,北上太行。(《洛陽伽藍記·永寧寺》楊注,卷一)
⑦父兄殺,不可不讎。(變文《伍子胥變文》) [15] 
  • 漢語被動介詞的定型化
到了近古漢語,最常見、最規範的被動句式就是「被」字句,已被定型化了。如:
①彥衝此輩教壞了。(宋·大慧普覺禪師:《答劉寶學》)
②存心多物慾奪了。(《朱子語類·訓門人》)
③你與我同出路,也人欺負。(《張協狀元》,第八齣)
④大哥欲打,三傳扯住。(《劉知遠諸宮調》,第一)
⑤好一釜羹,兩顆鼠糞污卻。(宋·虛堂和尚:《虛堂和尚語錄》)
⑥幽王西番殺了,褒姒西番虜了。(元·許衡:《魯齋遺書·直説大家要略》,卷三)
⑦雁飛不到處,人利名牽。(元·無名氏:《小孫屠》,第四齣)
⑧那婦女宋四公殺了。(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⑨(王四)山風一吹,酒卻湧上來,踉踉蹌蹌,一步一[插圖]。(《水滸傳》,第二回)
⑩(黛玉)正欲下拜,早外祖母抱住,摟入懷中。(《紅樓夢》,第三回) [16] 
「被」字句,從中古到近古,最重要的發展有三點:
第一,謂語動詞後可續接賓語。如:
①禰衡魏武謫為鼓吏。(《世説新語·言語》)
②如彼愚人,他打,不知避去,乃至傷破,反謂他痴。(《百喻經·以梨打破頭喻》)
③晚際見其歸來,雹打破笠子,渾身濕而來。(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④臣父兄事君不謹,遂楚帝誅身。(變文《伍子胥變文》)
⑤九龍鹹伏,背脊筋了。(《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
⑥苗忠認得尹宗了,欲待行,他攔住。(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第三十七卷)
第二,謂語動詞後可續接多種補語。如:
①文秀三載。(《宋書·沈文秀傳》)
②殷中軍東陽,始看佛經。(《世説新語·文學》)
③武帝凡情不了,達摩此言,遂。(《神會語錄》)
④(大王)行至神廟五里以來,泥神北方大王唱一聲。(變文《八相變》)
⑤從東掃向西,又西風吹向東。(變文《難陁出家緣起》)
⑥我因八百歲時,偷吃十顆,王母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
⑦殊不知臨際父子,德山埋在荒草堆頭,至今抬身不起。(宋·虛堂和尚:《虛堂和尚語錄》)
⑧來這裏他罵得我百節痠痛。(元·關漢卿:《詐妮子調風月》,第三折) [16] 
第三,主動句式的被動化。
主動句式被動化,是指在主動句前加「被」字,表示一種遭遇或不幸。這種句式,實際是反映出了被動介詞「被」字用法的擴大化。從今天的角度來看,這種「被」字用法似乎是多餘的,像是一種「病句」,因此這種句式是一種「假被動句」。
這種假被動句起源於變文,而到了近古漢語裏又似乎變成了一種語言「時髦」。如:
①遠公當即不語,左右道:「將軍實是許他念經?」(變文《廬山遠公話》)
②二將奏曰:「漢將詐宣我王有敕,賺臣落馬受口敕之次,決鞭走過。」(變文《漢將王陵變》)
猴行者騎定馗龍,要抽背脊筋一條,與我法師結鞭子。(《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
④恰才撞到牛欄圈,待朵閃應難朵閃,一人抱住劉知遠。(《劉知遠諸宮調》,第二)
宋四公向前一捽捽住,腰裏取出刀來道:「悄悄地,高則聲便殺了你。」(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⑥問其所以,都是黃河沿上的州縣,河水決了,田廬房舍,盡行漂沒。(《儒林外史》,第一回) [16] 
這種假被動句有時也和處置句結合使用,但「被」字仍是假性的,顯得有些多餘。如:
①郭威待至二更後,郭威阿里罕殺了。(《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平話上》)
②店家不肯當與,郭威抽所執佩刀酒保及店主兩人殺死了。(《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平話上》) [16] 
在近古漢語裏被動介詞已定型化,這不是説語言中只能用「被」字,不能用其他被動介詞。事實是,近古漢語裏仍在產生新的被動介詞,如「吃(吃)」字。「吃(吃)」用於表被動,方言性質很強,但終究因為不規範而被共同語所淘汰。如:
①郭威董璋爭了這功。(《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平話上》)
②劉伯温他父子兩人都那歹臣每害了。(明·劉璟:《遇恩錄》)
③楊温那小婁羅縛將去。(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楊温攔路虎傳》)
④郭排軍他相問得無言可答。(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第八卷)
⑤那幾個老和尚智深尋出粥來,只叫得苦。(《水滸傳》,第六回)
⑥若無免帖,定然打三下。(《老乞大》) [16] 
參考資料
  • 1.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487-492
  • 2.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493-494
  • 3.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495-498
  • 4.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498-502
  • 5.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02-507
  • 6.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08-510
  • 7.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10-515
  • 8.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16-520
  • 9.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20-524
  • 10.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24-526
  • 11.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26-530
  • 12.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30-533
  • 13.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34-536
  • 14.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36-559
  • 15.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39-543
  • 16.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43-54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