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心理活動

鎖定
心理活動又稱心理現象或心理因素,是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徵的總結。一切心理活動均有其發生、發展和完成的過程,稱為心理過程,它有認識、情緒和意志三個過程。個性心理特徵即人格。 [1] 
中文名
心理活動 [2] 
外文名
Mental activity [2] 
學    科
心理學 [2] 
基本概念
心理現象或心理因素 [2] 

目錄

心理活動定義

心理活動是指通過人腦神經生理過程進行的信息識別、編碼、存儲、提取和運用的過程。亦即人腦高級神經活動產生關於外界事物映象和意義的過程。心理活動通常分為認知情感意志三個方面。三者在統一的心理活動中既相互聯繫,又相互區別。 [2] 

心理活動本質

心理活動是活動的一種。是有機體在內部條件下直接釋放的內隱性活動,或稱激活。是從事外顯活動的準備與能力。俄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謝切諾夫將心理活動看作是腦中樞發生的神經過程的主要表現。在近代心理學中,心理活動作為動力心理學的基本原理而受到重視。它代表一種心理——物理變量,即一方面代表一種物理變量,指有機體個體準備行動或耗費能力的水平,另一方面又代表心理變量,即作為緊張釋放或發生興奮時的個體經驗。 [3] 
人在睡眠時激活水平最低,覺醒時激活水平最高,在興奮的情緒狀態下,可達到高度激活水平。故心理活動是大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過程,是指人的內心活動。有人把這種內心活動的靜態表現稱為心理現象,而把它的動態過程稱為心理活動。實際上內心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動態系統,沒有必要再作此嚴格的區分。 [3] 

心理活動特點

根據心理活動受主觀控制情況,可分為意識的心理活動和無意識的心理活動,後者又稱自動的心理活動。 [2] 
意識的心理活動有三個特點: [2] 
(1)能用言語的形式將完成活動的過程描述出來; [2] 
(2)具有明確的目的性,能預先計劃達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 [2] 
(3)能在活動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自我調節和自我控制。 [2] 
一般來説,記憶、思維、情感和意志等高級心理活動是有意識的。無意識心理活動的特點是在正常情況下覺察不到,也不能進行自覺調節和有效控制。有意識的心理活動是人的心理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人與動物相區別的重要標誌。 [2] 

心理活動分類

心理活動注意

注意是指當人們的心理集中於一定的人或物時的狀態。注意是一切認識過程的開始。注意可分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無意注意是自然發生的,不需要任何努力。有意注意指自覺、有目的的注意,有時還需要一定的努力。兩者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4] 
新生兒已有無意注意,如出生後第1個月內,外界各種強烈的刺激就可引起新生兒的注意。3個月的嬰兒已能比較集中地注意人的臉及聲音,但時間短暫。嬰兒時期以無意注意為主,隨着年齡的增長、生活內容的豐富、活動範圍的擴大、語言的發展,逐漸出現有意注意。小兒注意的穩定性較差,容易分散,注意的範圍不大,注意容易轉移。5~6歲時能獨立控制自己的注意。 [4] 
培養嬰幼兒的注意力要加強注意目的性的教育,排除外來干擾,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兩者交替進行。 [4] 

心理活動記憶

記憶是指人們在過去生活實踐中經歷的事物在大腦中遺留的印跡。印跡的保持和再現,表示記憶的存在。人們如果沒有記憶,就不可能積累經驗和增長知識。記憶是複雜的心理過程,包括識記(事物在大腦中暫時聯繫的形成)、保持(事物在大腦中留下的痕跡)及回憶(聯繫的痕跡在大腦中的恢復)。 [4] 
新生兒出生後第2周出現哺乳姿勢的條件反射是最早的記憶。3~4個月開始出現對人與物的認知。5~6個月的嬰兒已能再認母親,但重現尚未出現。1歲時能再認幾日或10日前的事物,3歲時可再認幾個月以前的事,4歲時可再認1年以前的事,4歲以後可再認更久以前的事。1歲以內重現尚未出現,1歲以後出現重現,最初僅限於幾日內的事物,3歲時可以保持幾個星期,4歲時可保持幾個月,4歲後可保持更長的時間。大多數的人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只能追溯到四五歲。 [4] 
注意和記憶兩者關係密切,培養嬰幼兒的記憶要注意:①要明確識記的目的性和增強識記的積極性;②培養兒童在積極的思維過程中識記材料,弄懂了就容易記憶,弄不懂的即使暫時記牢,也容易忘記;③幫助兒童採用多種方法進行識記;④通過遊戲或活動,良好的情緒可以幫助記憶。 [4] 

心理活動思維

思維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概括的、間接的反映,是藉助語言實現的,屬認知的高級階段,是人類智力活動的核心。思維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基本界限。思維活動一般是和語言聯繫在一起的。兒童的思維是在其與周圍現實世界之間相互交往和活動中逐漸發展的。思維過程的發展經過直覺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三個階段。 [4] 
嬰幼兒以直覺行動思維為思維特點,這種思維與嬰幼兒自身的行動密切相關。嬰幼兒不能離開物體和行動而主動地計劃和思考,因而思維不具有概念性。學齡前兒童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為其特點,表現為:①具體形象性;②進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 [4] 
培養小兒的思維能力應該加強對小兒教育、學習和訓練。思維的發展總是經過直覺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的過程,教育、學習、訓練可以加速這個過程;但在方法上要採取啓發式,要結合小兒目前的知識水平,引導小兒自己去思考問題。 [4] 

心理活動想象

想象是在客觀事物的影響下,通過語言的調節,在頭腦中創造出過去未曾遇到過的事物的形象,或者將來才能成為現實的形象的思維活動。想象帶有明顯的間接性和概括性。 [4] 
新生兒沒有想象。1~2歲時由於生活經驗少,語言尚未充分發展,僅有想象的萌芽。3歲左右想象活動逐漸豐富,因而出現妄想性的遊戲,把一種物體想象為另一種物體。但總的説來,3歲左右想象內容貧乏、簡單,缺乏明確的目的,多數是片段、零散的。學齡前兒童以無意想象及再造想象為主,有意想象和創造想象正在逐步發展。無意想象有以下特點:①想象的主體多變;②想象與現實分不開,常被別人認為在説謊;③想象具有特殊的誇大性;④常常以想象為滿足。再造想象反映於各種遊戲活動中,較小年齡的小兒往往重複生活中的經驗,而創造性的內容很少。隨着生活經驗和知識的增長,許多在想象中才能獲得滿足的東西已經成為現實。因此如“過家家”這類遊戲逐漸消退,代之以競爭性遊戲。 [4] 
培養小兒的想象力,還要注意培養想象的基本技能,如寫作、繪畫、手工、做模型、朗誦、唱歌等。也可通過講故事、補畫面、提問題、由小兒自己來解決具體的問題及聽音樂等來培養小兒的想象力。 [4] 

心理活動情緒、情感

情緒是人們從事某種活動時產生的興奮心理狀態,是一種原始的簡單的情感。情緒持續時間短暫,外部表現特別顯著,容易觀察。情感是人們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時所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情感常是一種比較高級的、複雜的情緒,常與社會需要相聯繫。和情緒相比,情感持續時間較長,外部表現不顯著。 [4] 
新生兒的情緒反應,一種是愉快的,如吃飽、環境温暖;另一種是不愉快的,如飢餓、疼痛。出生2個月後愉快的情緒逐漸增加。嬰幼兒的情緒表現有以下特點:①短暫性,產生情緒的時間較短;②強烈性,微小的刺激可引起強烈的反應;③易變性,情緒可在短期內有很大改變;④真實性和外顯性,情緒毫不掩飾,完全表現在外面;⑤反應不一致,對同一刺激有時反應強烈,有時則無反應;⑥容易衝動,遇到激動的事短期內不能平靜,聽不進別人的勸告。隨着年齡的增長,情緒逐漸趨向穩定,有意識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逐漸增強。 [4] 
培養嬰幼兒良好的情緒,應為嬰幼兒創造良好的條件,如:①生活上的關心、愛護,提供營養豐富的食物,保證充足的睡眠,制定有規律的生活制度;②除了滿足生理上的需要外,還應當經常和兒童交往,並提供必需的玩具;③愉快的家庭生活,融洽的家庭氛圍,避免情緒高度緊張;④提供多樣化的活動和適當的交際機會。 [4] 

心理活動意志

意志是自覺地克服困難來完成預期的目的、任務的心理過程。新生兒沒有意志,嬰幼兒隨着語言的發展,在有意行動或抑制某些行動的時候,就出現了意志的最初形態。3歲左右,孩子出現“自己來”的行動時,是意志行動開始發展的標誌。積極的意志品質為自覺性、堅持性、果斷性和自制性。年齡越小,意志的品質表現越差。在成人教育的影響下以及語言、思維不斷髮展的過程中,上述積極的意志品質有了較大的發展。孩子的行動可以服從於別人或自己提出的要求,而不受外界環境或內部心理過程的影響,所以也同時出現有意注意、有意記憶及有意想象等。消極的意志品質為依賴性、頑固性及衝動性。 [4] 
培養嬰幼兒具有創造性的思維活動或行動,首先應從培養堅強的意志着手。培養嬰幼兒積極的意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①從小培養正確的觀點、明確的目的。培養的目的要穩定,不要隨便改變,要反覆講明,為嬰幼兒所瞭解、接受。②通過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來培養兒童的自制力。③從生活小事上培養獨立性,鍛鍊自己的意志,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④培養責任感,要有意識地讓兒童在困難的環境中鍛鍊。 [4] 

心理活動性格

性格是人們個性心理特徵的重要方面。性格和能力是個性心理特徵。性格並非先天決定,而是在後天的生活環境中形成的。但一個人的性格形成之後,就有相對的穩定性(但也有一定的可塑性)。隨着年齡的增長,人類內在的動力與外界的環境構成一系列的矛盾,如果解決了矛盾,則形成積極的個性;如果矛盾解決不了,則形成消極的個性。 [4] 
嬰幼兒期的性格尚未定型,應及早進行培養,有人認為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可以影響小兒的性格。 [4] 
參考資料
  • 1.    武廣華,臧益秀,劉運祥,高東宸,陳孝文,李培武.中國衞生管理辭典: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05
  • 2.    楊治良,郝興昌.心理學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08
  • 3.    林崇德,姜璐,王德勝,何本方,李春生,李德芳,李春生.中國成人教育百科全書 · 心理·教育:南海出版公司,1994-08
  • 4.    戴玉英,王靜.全國高等院校教材 社區重點人羣衞生保健 供臨牀醫學專業、社區護理專業、健康管理專業、全科醫生培訓使用.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08: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