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電影金雞獎

鎖定
中國電影金雞獎(Golden Rooster Award)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的電影獎項,創辦於1981年,是中國大陸電影界權威、專業的電影獎。與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並稱“華語電影三大獎”。與中國電影華表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與大眾電影百花獎合稱“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1] 
中國電影金雞獎接受在中國大陸取得上映許可證的華語電影報名,由電影界的專家組成評獎委員會,並由專家實名制投票產生獎項。
中文名
中國電影金雞獎
外文名
Golden Rooster Award
別    名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閉幕式
簡    稱
金雞獎
類    型
華語電影獎項
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創辦時間
1981年
主辦單位
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頒獎地點
福建廈門(2019年起連續五屆)
頒獎週期
每年一次(2019年起)
獎項性質
華語電影三大獎之一

中國電影金雞獎獎項沿革

1980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精神在全中國落實,思想解放的主旋律響徹了華夏大地。為了進一步推動電影創作已經呈現出來的初步繁榮,全面提高電影藝術和技術的水準,設立由電影藝術家、電影評論家參與評選的專業性電影獎的意見,順應時代的潮流不失時機地在電影界醖釀提出了。
金雞獎影后之最——潘虹 金雞獎影后之最——潘虹
1981年,在老一輩電影家們的熱心倡導和直接參與下,中國電影金雞獎正式創辦。與《大眾電影》百花獎、電影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優秀影片獎鼎足而立,成為中國影壇三大獎之一。 [4]  共設獎項23個,並規定必要時增設特別獎和榮譽獎。 [5] 
1990年,增設“最佳導演處女作獎”。
1992年起,中國電影金雞獎和大眾電影百花獎雙獎頒獎活動改辦為“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2001年,增設“最佳電視電影獎”。 [6] 
2003年,增設“最佳表演新人獎”,次年開始未再頒發過。 [7] 
2004年,取消“最佳合拍片獎”,合拍片開始有資格進行“最佳故事片”的角逐。同年增設“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8] 
金雞獎獲獎最多的導演 張藝謀 金雞獎獲獎最多的導演 張藝謀
2005年,根據中宣部頒佈的《全國性文藝新聞出版評獎管理辦法》從第25屆開始,金雞獎改為隔年舉辦,即奇數年進行評選,偶數年頒發大眾電影百花獎。金雞獎和百花獎隔年輪流評選。同年,將香港台灣電影人納入金雞獎的評選範圍。 [9] 
2011年,隨着膠片電影和數字電影界限打破,而中小成本電影市場相對較小,從第28屆金雞獎開始,取消“最佳電視電影”獎項,增設“最佳中小成本電影”。 [10] 
2013年8月,最佳編劇獎拆分為“最佳原創劇本”與“最佳改編劇本”兩項獎。 [11] 
2019年11月19日,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式在廈門閩南大戲院舉行,開幕儀式上宣佈,從2019年開始,金雞獎每年評選一次, [2]  並連續五屆在福建廈門舉辦。 [3] 
2021年,中國電影金雞獎首次設立“最佳外語片”獎。 [12] 

中國電影金雞獎獎項文化

中國電影金雞獎獎項名稱

金雞獎評獎創始於中國農曆雞年(1981年),故定名為中國電影金雞獎,以金雞啼曉激勵電影工作者為中國社會主義電影事業的興旺發達而奮發努力。 [13]  又因為安徽懷寧洪鋪鎮有“金雞碑”。“金雞碑”為戲神碑立於清雍正八年。是中國研究戲劇史的活化石,全國僅存兩座。1984年7月,懷寧縣文物普查中發現。“金雞碑”位於洪鎮鄉學堂村。碑高1.1米,寬0.75米,白色石料刻成。碑的正文為“金雞社令直之神位”,正文兩側冠“日”、“月”二字。上款“庚戌歲冬月吉旦眾生祀奉”,下款為立碑人“本社”、“信官”、“信士”、“生員”楊文堂等25人姓名。碑邊刻纏枝花紋,碑文楷書陰刻。 [14] 

中國電影金雞獎獎盃獎座

金雞獎獎盃是以昂首啼鳴的金雞雕像為模型進行倒模而成的。獎盃的重量在2公斤左右,高度則為35釐米,為鑄銅鍍金構造。因銅有着和金一樣的承重感,所以會選擇銅作為底料。銅質底座上,還專門有一塊可以鑲嵌卡片(鑲金的金屬卡)的地方,卡片上則刻上獲獎電影的名字和獲獎人的名字,所有獎項獎盃都是一樣的。因金雞獎有下“雙黃蛋”的習慣,每次獎盃製作都會多製作3個以上的獎盃。
因2010年開始,獲得金雞獎提名者,都要有提名獎盃,因此獎盃又要多製作100個左右。但提名獎盃與金雞獎盃不同,製作相對廉價,但也講求做工。 [15] 
自2019年第32屆起,金雞獎採用由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設計的新獎盃樣式,吳為山在解讀獎盃時稱其象徵着“時代精神是昂揚的、創新的,永遠大踏步前進的,也代表中國電影立於世界電影藝術之林”。屹立在廈門海峽大劇院前的金雞雕塑也採用同款設計樣式。 [33] 
中國電影金雞獎舊獎盃(2019年之前使用) 中國電影金雞獎舊獎盃(2019年之前使用)

中國電影金雞獎獎項設置

類別
獎項
備註
影片類
最佳故事片獎
1981年設置
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獎
2011年設置
最佳紀錄/科教片獎
1981年設置最佳科教片獎、最佳紀錄片獎,2020年合併。
最佳兒童片獎
1981年設置
最佳美術片獎
最佳戲曲片獎
最佳外語片獎
2021年設置
個人類
最佳導演獎
1981年設置
最佳編劇獎
最佳男主角獎
最佳女主角獎
最佳男配角獎
最佳女配角獎
最佳攝影獎
最佳美術獎
最佳音樂獎
最佳錄音獎
最佳剪輯獎
導演處女作獎
1990年設置
特別獎項
終身成就獎
2004年設置
評委會特別獎
1981年設置
已取消獎項
最佳男女配角集體獎
1982年後分設為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
最佳道具獎
1981年設置
最佳服裝獎
最佳化妝獎
最佳特技獎
最佳電視電影獎
2001年設置
最佳表演新人獎
2003年設置後取消
最佳合拍片獎
2004年取消
最佳電視電影獎
2011年取消
最佳譯製片獎
1994年設置,2003年取消
最佳科教片獎
1981年設置,2020年合併為最佳紀錄/科教片獎
最佳紀錄片獎
1、上述各片種獎評選當屆優秀影片一部,各單項獎評選當屆優秀的創作人員一名,多人合作者可一併獲獎
2、各單項獎僅以電影故事片為限(含中小成本故事片和兒童片)
備註:以上“獎項設置”統計截至2023年。參考資料: [12-13]  [16]  [45] 

中國電影金雞獎評選規則

中國電影金雞獎評獎範圍

金雞獎每兩年評選一次(2019年開始金雞獎每年評選一次 [49]  ),每屆參加各片種評獎的影片以及參加各單項獎評獎的創作人員,一般以該評獎年度攝製的作品為限,並採取報名截止日期的辦法。
申報的參評影片及單項,經主辦單位組織有關專業人員進行初選後,方能取得參評資格。 [13] 

中國電影金雞獎評選委員

金雞獎影后鞏俐 金雞獎影后鞏俐
當屆評委人選從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數據庫中產生。報中國文聯批准後,組成評選委員會。當屆參評作品的署名人員不得擔任當屆評委。為保持金雞獎的連續性,評委可以延續聘任,但連任不超過二屆;擔任過上屆評委的人數一般不超過三分之一。主辦單位負責人評委,一般不超過二人。評選委員會設主任一人(必要時可設副主任一至二人),主持評委會工作。組委會評獎辦公室協助評委會處理評獎活動的日常工作。
評委必須是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
1、拍攝過五部故事片或其他片種十部以上,具有高級職稱,且有作品在社會上引起較強烈反響的主要藝術創作者(與人合作須是第一署名者);
2、曾獲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或國際公認的電影大獎中的最佳單項獎及最佳故事片獎中的主要藝術創作者及其它片種獎的編導;
3、在電影界享有較高威望、成就顯著的評論家、事業家或教育家;
4、主辦單位的負責人。 [13] 

中國電影金雞獎評選辦法

由各電影製片單位推薦本單位參加各片種的評獎影片一至數部及各單項獎的創作人員(多人合作者可一併推薦,角色須由演員自己配音)。各單位推薦參評影片和人選時,須認真填寫影片參評申報表和單項參評申報表。
評選委員會委員有權推薦未參加評獎的影片或影片創作人員。評選委員會評議工作遵循"學術、民主、爭鳴"的方針,有權對當屆評選中發生的在評獎章程與細則中未做規定的特殊事宜做出決定,但只限當屆有效。
評選委員會的評獎分為初評和終評兩個階段。
1、初評,評選委員會對取得參評資格的影片和人選在進行認真討論後,通過無記名投票表決產生各獎項的“評委會提名名單”。
2、終評,由評選委員會採取無記名投票方式投票表決,根據投票結果產生各獎項的最佳獲獎名單。 [13] 

中國電影金雞獎宗旨風格

評獎宗旨:學術、爭鳴、民主。
評獎風格:六親不認,只認作品;八面來風,自己掌舵;不抱成見,從善如流;充分協商,顧全大局。 [14]  [27] 

中國電影金雞獎歷屆回顧

中國電影金雞獎歷屆百科

歷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年份
名稱
城市
年份
名稱
城市
年份
名稱
城市
1981
杭州市
1982
西安市
1983
福州市
1984
濟南市
1985
成都市
1986
北京市
1987
北京市
1988
深圳市
1989

1990
武漢市
1991
北京市
1992
桂林市
1993
廣州市
1994
長沙市
1995
北京市
1996
昆明市
1997
佛山市
1998
重慶市
1999
瀋陽市
2000
南寧市
2001
寧波市
2002
無錫市
2003
嘉興市
2004
銀川市
2005
三亞市
2007
蘇州市
2009
南昌市
2011
合肥市
2013
武漢市
2015
吉林市
2017
呼和浩特市
2019
廈門市
2020
廈門市
2021
廈門市
2022
廈門市
2023
廈門市
注:以上統計截至2023年 [48] 

中國電影金雞獎影片導演、男女主角

時間
屆次
最佳故事片
最佳導演
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主角
1981
第1屆
空缺
1982
第2屆
鄰居
1983
第3屆
空缺
1984
第4屆
鄉音
1985
第5屆
1986
第6屆
野山
1987
第7屆
孫中山
芙蓉鎮
1988
第8屆
老井
紅高粱
潘虹
1989
第9屆
空缺
大喘氣
1990
第10屆
空缺
1991
第11屆
焦裕祿
空缺
1992
第12屆
大決戰
王鐵成《周恩來》
1993
第13屆
1994
第14屆
鳳凰琴
1995
第15屆
1996
第16屆
紅櫻桃
1997
第17屆
1998
第18屆
安居
1999
第19屆
2000
第20屆
2001
第21屆
2002
第22屆
2003
第23屆
2004
第24屆
2005
第25屆
2007
第26屆
雲水謠
2009
第27屆
集結號
梅蘭芳
2011
第28屆
飛天
2013
第29屆
2015
第30屆
狼圖騰
2017
第31屆
2019
第32屆
2020
第33屆
奪冠
2021
第34屆
守島人
2022
第35屆
長津湖
2023
第36屆
《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
參考資料: [17]  [18-19]  [28-29]  [32]  [37-40]  [52]  [55-56] 

中國電影金雞獎配角新人

歷屆金雞獎最佳配角、新人
時間
屆次
最佳男配角
最佳女配角
最佳新演員/新導演
1981
1
未設置
1982
2
1983
3
1984
4
1985
5
1986
6
1987
7
空缺
1988
8
1989
9
空缺
1990
10
1991
11
空缺
空缺
1992
12
空缺
空缺
1993
13
空缺
1994
14
空缺
1995
15
空缺
1996
16
鄭衞莉《吳二哥請神》
1997
17
1998
18
1999
19
2000
20
空缺
2001
21
齊星《押解的故事》
2002
22
2003
23
李敏《婼瑪的十七歲》(表演)
2004
24
空缺
2005
25
2007
26
2009
27
李大為《走着瞧》
2011
28
2013
29
2015
30
2017
31
2019
32
2020
33
2021
34
2022
35
2023
36
參考資料: [18-19]  [30]  [35-36]  [51] 

中國電影金雞獎獎項之最

歷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獲獎之最
獲獎最多的影片
8項獎
孫中山
6項獎
5項獎
4項獎
提名最多的影片
12項獎
孫中山
11項獎
10項獎
芙蓉鎮
10項獎
獲得最佳女主角獎最多的女演員:潘虹(四次獲獎,其中三次為最佳女主角)
潘虹
1983年第3屆《人到中年》、1988年第8屆《》、1994年第14屆《股瘋》三次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1995年第15屆因曾3次獲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獲得特別獎
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最多的男演員:黃曉明(2次)
黃曉明
先後於2013年第29屆《中國合夥人》、2020年第33屆《烈火英雄》兩次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成為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兩次獲得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的男演員。
獲得最佳女配角獎最多的女演員:袁泉(3次)
袁泉
先後於1999年第19屆《春天的狂想》、2002年第22屆《美麗的大腳》、2020年第33屆《中國機長》三次獲得最佳女配角獎。 [20] 
獲獎最多的導演:張藝謀(十次獲獎:一次最佳攝影、一次最佳男主角、一次最佳合拍故事片、三次最佳影片、四次最佳導演)
張藝謀
作為演員1985年第5屆憑《黃土地》獲得最佳攝影獎,1988年第8屆憑《老井》獲得最佳男主角獎,作為導演於1988年第8屆《紅高粱》、1993年第13屆《秋菊打官司》、2000年第20屆《我的父親母親》三次獲得最佳影片獎,2003年第23屆《英雄》獲得最佳合拍故事片獎,個人於1999年第19屆《一個都不能少》、2000年第20屆《我的父親母親》、2003年第23屆《英雄》、2021年第34屆《懸崖之上》四次獲得最佳導演獎。 [21]  [30] 
獲獎最多的編劇:王興東『共2次』、蘇小衞『共2次』
王興東
1993年第13屆《蔣築英》、1997年第17屆《離開雷鋒的日子》兩次獲得金雞獎最佳編劇獎
蘇小衞
2002年第22屆《生活秀》、2003年第23屆《》兩次獲得金雞獎最佳編劇獎
獲獎最多的攝影:侯詠『共4次』
侯詠
1987年第7屆《孫中山》、1989年第9屆《晚鐘》、1997年第17屆《鴉片戰爭》、2000年第20屆《我的父親母親》四次獲得金雞獎最佳攝影獎。
兩次獲得金雞獎的男演員:孫飛虎(兩次配角)、趙君(兩次配角)、李保田孫淳張譯李雪健(一次配角一次主角)『共2次』
孫飛虎
1982年第2屆《西安事變》、1990年第10屆《開國大典》兩次獲得最佳男配角獎
李保田
1988年第8屆憑《人鬼情》獲得最佳男配角獎,1994年第14屆憑《鳳凰琴》獲得最佳男主角獎
趙君
1996年第16屆《吳二哥請神》、2003年第23屆《看車人的七月》兩次獲得最佳男配角獎 [57] 
孫淳
1997年第17屆憑《緝毒英雄》獲得最佳男配角獎,2011年第28屆憑《秋喜》獲得最佳男主角獎
張譯
2015年第30屆憑藉《親愛的》獲得最佳男配角獎,2021年第34屆憑藉《懸崖之上》獲得最佳男主角獎。 [30-31] 
李雪健
1991年因在電影《焦裕祿》 中的出色演繹,獲得第1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2023年第36屆,憑藉《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中飾演的姬昌獲得最佳男配角獎。 [50] 
獲得兩次獎項的女演員/女導演
1983年第3屆憑《城南舊事》獲得最佳女配角獎,2004年第24屆憑《美麗上海》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1984年第4屆憑《16號病房》最佳女配角獎,1992年第12屆憑《燭光裏的微笑》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1987年第7屆《山林中頭一個女人》、1992年第12屆《過年》兩次獲得最佳女配角獎。
1993年第13屆《秋菊打官司》、2000年第20屆《漂亮媽媽》兩次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1986年第6屆憑《野山》獲得最佳女主角獎,再於2009年第27屆憑《走着瞧》獲得最佳女配角獎。
1996年第16屆《九香》、2001年第21屆《相伴永遠》兩次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2003年第23屆憑《我的美麗鄉愁》獲得最佳女配角獎,同屆再憑《我和爸爸》獲得最佳導演處女作獎,是能在同一屆憑兩部不同電影獲得兩項金雞獎的演員(導演)。
1991年第11屆憑藉《假女真情》、2022年第35屆憑藉《媽媽!》兩度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41-42] 
獲得兩次獎項的女編劇
2002年第22屆《生活秀》、2003年第23屆《》兩次獲得金雞獎最佳編劇獎
2009年第27屆憑《清水的故事》獲得評委會編劇獎,2011年第28屆憑《歲歲清明》獲得最佳編劇獎
獲得過最佳導演獎/新導演獎的女導演
1990年第1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與謝鐵驪)《紅樓夢
1990年第1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與丈夫與李前寬)《開國大典
1998年第1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與丈夫塞夫)《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2003年第2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我和爸爸
2003年第2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暖春
2004年第2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美麗上海
2005年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我們倆
2011年第2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愛在廊橋
獲獎年齡最大的女演員:金雅琴(81歲)
金雅琴
2005年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我們倆
唯一的新人獎(演員類)獲得者:李敏
李敏
2003年第23屆組委會首次增設表演新人獎,憑《婼瑪的十七歲》獲得,而金雞獎歷史上表演類最佳新人獎也僅設這一次,所以李敏也是唯一的新人獎獲得者。
第一位獲金雞獎的港台演員:成龍
成龍
第一位獲得最佳導演獎的港台導演:陳可辛
陳可辛
2013年憑《中國合夥人》獲得第29屆最佳導演獎,同時還獲得最佳故事片、最佳男主角獎
同班同學同一屆獲獎:劉燁章子怡黃曉明趙薇
劉燁
章子怡
第2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劉燁《美人草》、最佳女主角章子怡《茉莉花開》同為中央戲劇學院96級的同班同學
黃曉明
趙薇
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黃曉明《中國合夥人》、最佳導演處女作獎趙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同為北京電影學院96級的同班同學。
李前寬
肖桂雲
1990年第10屆憑《開國大典》獲得最佳導演獎。
塞夫
麥麗絲
1998年第18屆憑《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獲得最佳導演獎。
寧才
娜仁花
寧才於2002年第22屆憑《天上草原》獲得最佳男主角,娜仁花於2011年第28屆憑《額吉》獲得最佳女主角,截至2017年第31屆他們是金雞獎史上唯一的一對影帝影后夫妻。
夏雨
袁泉
夏雨於2003年第23屆憑《警察有約》獲得最佳男主角,袁泉於1999年第19屆憑《春天的狂想》、2002年第22屆憑《美麗的大腳》、2020年第33屆憑《中國機長》先後三次獲得最佳女配角獎。
巴音
巴德瑪
巴音於1996年第16屆憑《悲情布魯克》獲得集體表演獎,巴德瑪於2015年第30屆憑《諾日吉瑪》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辛柏青
朱媛媛
辛柏青於2022年第35屆憑藉《漫長的告白》獲得最佳男配角獎,朱媛媛於2021年第34屆憑藉《我的姐姐》獲得最佳女配角獎。 [43-44] 
梁朝偉於2023年第36屆憑藉《無名》獲得最佳男主角獎,劉嘉玲於2007年第26屆憑藉《好奇害死貓》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53-54] 
獲得最多提名的女演員:徐帆(6次)
徐帆
1993年第13屆《大撒把》、1995年第15屆《永失我愛》、1999年第19屆《不見不散》、2011年第28屆《唐山大地震》、2015年第30屆《洋妞到我家》五次提名最佳女主角,此外還於2000年第20屆憑《一聲嘆息》提名最佳女配角,截至2022年第35屆仍然未曾獲獎。
獲得提名最多的男演員:朱旭(5次)
朱旭
1986年第6屆《小巷名流》、1992年第12屆《心香》、1993年第13屆《闕里人家》、2000年第20屆《洗澡》、2011年第28屆《我們天上見》五次提名最佳男主角獎,直到2018年去世也未曾獲獎,但在2011年憑藉《我們天上見》獲得評委會特別獎。 [46-47] 
參考資料: [14]  [22] 

中國電影金雞獎獎項評析

金雞獎評選的“學術、爭鳴、民主”六字方針和“六親不認,只認作品;八面來風,自己掌舵;不抱成見,從善如流;充分協商,顧全大局”三十二字原則 [34]  ,充分體現了藝術民主、學術至上的原則,是引領金雞獎的發展方向。金雞獎在電影界所具有的權威性和影響力,與六字方針和三十二字原則是分不開的。燕趙都市報 [23] 
電影工業的發展,對電影類獎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金雞獎如何在電影發展中發揮好引領和推動作用呢。回顧金雞獎的歷史,就會發現,縱然中國電影在進步,中國觀眾在提升,但金雞獎的核心內涵永遠不會過時,而且越來越能夠吸引更多主流觀點向自己的評審標準靠攏。在中國老電影人看來,金雞獎依然是中國電影情懷的歸宿,也依然是能令電影人“聞雞起舞”的所在。新華網 [24] 
金雞獎的評獎宗旨,可謂嚴謹精準充滿自律。然而每年都有媒體的質疑聲。嚴格意義上説,獎項空缺不能和評選嚴謹畫等號,不能因為端不平“這碗水”而簡單粗暴。一個權威獎項應具有鼓勵優秀作品和引領創作的作用,一個真正權威自律的獎項更不能忽視作品的影響力和社會的公信力。希望金雞獎能走穩步伐,而不被公眾直言“無力吐槽”。光明日報 [25] 
頒獎是為了鼓勵創作,讓電影節、電影獎成為電影市場、電影創作的指揮棒。但金雞獎非但沒有成為電影市場風向標,沒有成為觀眾意見和拍片潮流的傳感器,反而屢屢引起觀眾和媒體不滿。中國電影獎項其實有“梯度”之分,簡單而言,“華表”是電影政府獎,“金雞”是電影專家獎,“百花”是電影觀眾獎。三大獎項明確了自己的定位,也就要體現其功能:政府獎謀劃產業全局,藝術獎精抓專業和技術,觀眾獎評價市場和娛樂。然而,金雞獎自身定位越來越模糊,沒有獨到的眼光見解,金雞獎對創作的嘉獎也越來越滯後,如果電影評獎不能“實話實説”,獲獎名單老唱“同一首歌”,那麼這樣的獎項最終會失去生命力。成都日報 [2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